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微觀經濟學的成果

微觀經濟學的成果

發布時間:2020-12-19 12:13:33

⑴ 微觀經濟學知識點

微觀經濟學包括的內容相當廣泛,其中主要有: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包括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均衡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向:微觀經濟學研究市場中個體的經濟行為,亦即單個家庭、單個廠商和單個市場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
它從資源稀缺這個基本概念出發,認為所有個體的行為准則在此設法利用有限資源取得最大收獲,並由此來考察個體取得最大收獲的條件。在商品與勞務市場上,作為消費者的家庭根據各種商品的不同價格進行選擇,設法用有限的收入從所購買的各種商品量中獲得最大的效用或滿足。家庭選擇商品的行動必然會影響商品的價格,市場價格的變動又是廠商確定生產何種商品的信號。廠商是各種商品及勞務的供給者,廠商的目的則在於如何用最小的生產成本,生產出最大的產品量,獲取最大限度的利潤。廠商的抉擇又將影響到生產要素市場上的各項價格,從而影響到家庭的收入。家庭和廠商的抉擇均通過市場上的 供求關系表現出來,通過價格變動進行協調。
因此,微觀經濟學的任務就是研究市場機制及其作用,均衡價格的決定,考察市場機制如何 通過調節個體行為取得資源最優配置的條件與途徑。微觀經濟學也就是關於市場機制的經濟學,它以價格為分析的中心,因此也稱作價格理論。微觀經濟學還考察了市場機制失靈時,政府如何採取干預行為與措施的理論基礎。微觀經濟學是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基礎上,吸收美國經濟學家張伯侖和英國經濟學家羅賓遜的壟斷競爭理論以及其他理論後逐步建立起來的。

⑵ 微觀經濟學中的p都表示什麼

price 價格

⑶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微觀經濟學包括的內容相當廣泛,其中主要有: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包括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均衡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向:微觀經濟學研究市場中個體的經濟行為,亦即單個家庭、單個廠商和單個市場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它從資源稀缺這個基本概念出發,認為所有個體的行為准則在此設法利用有限資源取得最大收獲,並由此來考察個體取得最大收獲的條件。在商品與勞務市場上,作為消費者的家庭根據各種商品的不同價格進行選擇,設法用有限的收入從所購買的各種商品量中獲得最大的效用或滿足。家庭選擇商品的行動必然會影響商品的價格,市場價格的變動又是廠商確定生產何種商品的信號。廠商是各種商品及勞務的供給者,廠商的目的則在於如何用最小的生產成本,生產出最大的產品量,獲得取最大限度的利潤。廠商的抉擇又將影響到生產要素市場上的各項價格,從而影響到家庭的收入。家庭和廠商的抉擇均通過市場上的 供求關系表現出來,通過價格變動進行協調。因此,微觀經濟學的任務就是研究市場機制及其作用,均衡價格的決定,考察市場機制如何 通過調節個體行為取得資源最優配置的條件與途徑。微觀經濟學也就是關於市場機制的經濟學,它以價格為分析的中心,因此也稱作價格理論。微觀經濟學還考察了市場機制失靈時,政府如何採取干預行為與措施的理論基礎。微觀經濟學是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基礎上,吸收美國經濟學家張伯侖和英國經濟學家羅賓遜的壟斷競爭理論以及其他理論後逐步建立起來的。凱恩斯主義的宏觀經濟學盛行之後,這種著重研究個體經濟行為的傳統理論,就被稱為微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只是研究 對象有所分工,兩者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並無根本分歧。兩者均使用均衡分析與邊際分析,在理論體繫上,它們相互補充和相互依存,共同構成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市場出清,即資源流動沒有任何障礙;完全理性,即消費者與廠商都是以利己為目的的經濟人,他們自覺的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則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為目標,又知道如何實現最大化;完全信息,是指消費者和廠商可以免費而迅速的獲得各種市場信息。

⑷ 微觀經濟學的讀書報告

LZ,有句名言說得好,叫「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其實很好寫的 給你個思路吧~
就是先內選定一個容方向,比如我對微觀經濟學的廠商理論感興趣
然後你就講講廠商理論里都包含什麼,比如完全競爭啦、壟斷競爭啦、完全壟斷啦、寡頭壟斷啦等等,然後再說下其中的一些理論
其實也可以完全拿出某個理論來寫,比如說我就寫關於寡頭壟斷理論的幾個模型的比較(古諾模型、Bertrand模型、Stackelberg模型等等),敘述一下相關理論並進行比較,最後再寫寫自己學習之後的感想和看法~
寫的時候查查微觀課本,再去維普上搜索些文獻,隨便寫寫就兩千字了~
還是自己完成才能學到些東西啊 加油吧

⑸ 微觀經濟學是怎麼樣的

微觀經濟學包括的內容相當廣泛,其中主要有: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包括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均衡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向微觀經濟學研究市場中個體的經濟行為,亦即單個家庭、單個廠商和單個市場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數。它從資源稀缺這個基本概念出發,認為所有個體的行為准則在此設法利用有限資源取得最大收獲,並由此來考察個體取得最大收獲的條件。在商品與勞務市場上,作為消費者的家庭根據各種商品的不同價格進行選擇,設法用有限的收入從所購買的各種商品量中獲得最大的效用或滿足。家庭選擇商品的行動必然會影響商品的價格,市場價格的變動又是廠商確定生產何種商品的信號。廠商是各種商品及勞務的供給者,廠商的目的則在於如何用最小的生產成本,生產出最大的產品量,獲得取最大限度的利潤。廠商的抉擇又將影響到生產要素市場上的各項價格,從而影響到家庭的收入。家庭和廠商的抉擇均通過市場上的 供求關系表現出來,通過價格變動進行協調。因此,微觀經濟學的任務就是研究市場機制及其作用,均衡價格的決定,考察市場機制如何 通過調節個體行為取得資源最優配置的條件與途徑。微觀經濟學也就是關於市場機制的經濟學,它以價格為分析的中心,因此也稱作價格理論。微觀經濟學還考察了市場機制失靈時,政府如何採取干預行為與措施的理論基礎。微觀經濟學是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基礎上,吸收美國經濟學家張伯侖和英國經濟學家羅賓遜的壟斷競爭理論以及其他理論後逐步建立起來的。凱恩斯主義的宏觀經濟學盛 行之後,這種著重研究個體經濟行為的傳統理論,就被稱為微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只是研究 對象有所分工,兩者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並無根本分 歧。兩者均使用均衡分析與邊際分析,在理論體繫上,它們相互補充和相互 依存,共同構成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理論體系。

⑹ 微觀經濟學主要講的是什麼內容

微觀經濟學包括的內容相當廣泛,其中主要有:均衡價格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包括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和市場均衡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與福利經濟學、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

(6)微觀經濟學的成果擴展閱讀

產生發展

微觀經濟學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20世紀30年代以後,英國的羅賓遜和美國的張伯倫在馬歇爾的均衡價格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廠商均衡理論。標志著微觀經濟學體系的最終確立它的體系主要包括:均衡價格理論,消費經濟學,生產力經濟學,廠商均衡理論和福利經濟學等。

微觀經濟學的發展,迄今為止大體上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是早期微觀經濟學階段,或者說是微觀經濟學的萌芽階段。第二階段: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初葉,是新古典經濟學階段,也是微觀經濟學的奠定階段。第三階段: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觀經濟學的完成階段。第四階段:20世紀60年代至今,是微觀經濟學的進一步發展、擴充和演變階段。

通觀微觀經濟學的發展過程與全部理論,始終圍繞著價格這一核心問題進行分析,所以微觀經濟學在很多場合又被稱為「價格理論及其應用」。

⑺ 微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一部分,它分析像消費者,廠商和資源所有者這些個體的經濟行為(宏觀經濟學與之相反,它分析像國內總產品這樣的經濟總體行為)。

⑻ 微觀經濟學的感想 (1500字)

LZ,有句名言說得好,叫「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其實很好寫的 給你個思路吧~專
就是先選定一個方向屬,比如我對微觀經濟學的廠商理論感興趣
然後你就講講廠商理論里都包含什麼,比如完全競爭啦、壟斷競爭啦、完全壟斷啦、寡頭壟斷啦等等,然後再說下其中的一些理論
其實也可以完全拿出某個理論來寫,比如說我就寫關於寡頭壟斷理論的幾個模型的比較(古諾模型、Bertrand模型、Stackelberg模型等等),敘述一下相關理論並進行比較,最後再寫寫自己學習之後的感想和看法~
寫的時候查查微觀課本,再去維普上搜索些文獻,隨便寫寫就兩千字了~
還是自己完成才能學到些東西啊 加油吧

⑼ 微觀經濟學,那種產生帕累托有效的結果

一、具體研究對象不同。 不管是馬經還是西經都是研究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但是具體的研究對象不同,或者說切入點不同。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1卷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對馬克思的這一論述存有不同解釋,但是一般認為,馬經的研究對象是「生產關系」,聯系生產力來研究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結成的相互關系。 而西方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和政策問題。相對來說,馬經更側重對經濟現象背後的本質性的社會關系的分析,其建立的各種經濟范疇都反映一定的社會關系。而西經更側重對表層的經濟現象的解釋和預測,按薩繆爾森的規定,西經首要任務是對生產、失業、價格和類似的現象加以描述、分析、解釋。當然,隨著理論的發展和現實的需要,這種具體研究對象的區別也不是絕對的,而是有交叉的,西經也會涉及到制度層面的深層分析,馬經也會分析經濟運行。 二、研究框架不同。 貫徹馬經的主線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馬經正是聯系生產力來研究該矛盾中的生產關系變遷規律。馬經從商品入手,以嚴格的邏輯得出其理論大廈的基石——勞動價值論,並依商品-貨幣-資本的邏輯分析了資本的產生;隨後,把目光從生產轉向流通,剖析了資本的周轉、循環和流通過程中本質和規律;最後,老馬從整個資本主義生產的高度轉向分配領域,提出了剩餘價值理論和資本剝削的本質,並說「資本自從來到世界,從頭到腳都流著血和骯臟的東西」。在馬經那裡,以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為主線,由價值、使用價值、剩餘價值、勞動價值論、剩餘價值論等構成了其基本分析框架。 在西經體系中,以供求的現實矛盾為出發點和主線,供求理論為核心,「經濟人」假設為前提,來展開分析。依次提出彈性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企業行為理論、市場理論、分配理論等等,構成了微觀經濟學體系。大危機和國家壟斷資本的現實要求,脆生了從總體上分析宏觀經濟運行的必要,這就是宏觀經濟學體系,也是以總供求理論為核心展開的,盧卡斯革命以後,基於微觀基礎的宏觀經濟學分析成為了主流。國際經濟活動的實踐要求,使得微觀和宏觀分析體系延伸到國際經濟領域,構成了國際經濟學。可見,在以供求理論為核心的西經那裡,看不到馬經分析框架中的價值、使用價值,更看不到剩餘價值,看到的是由供給、需求、效用、成本、收益、邊際、均衡等概念構成的不同的分析框架。 三、方法論上的不同。 從19世紀20年代左右的李嘉圖悲劇以後到70年代左右的邊際革命和《資本論》的問世這段時期里,經濟思想領域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沒有一個亞當·斯密或者後來的凱恩斯式的核心人物,即使出了個約翰·穆勒,也不過是個折衷主義罷了。著名經濟學家樊剛稱這段時期為經濟學的「真空」。可以認為,李嘉圖悲劇後經濟學的這種分化路徑中,一個主要的不同在於研究方法上,或者說,經濟學說分別走上了馬經和西經的道路,這種分化是以科學研究方法的進步及其在經濟學中的應用為前提。這種研究方法的進步就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方法和邊際分析的數學方法。 從此,依哲學和數學不同的方法論,經濟學踏上了兩條不同的路,並且越走越遠,形成了兩個不同體系。當然,時至今日,這種方法論上的區別也開始走上融合,具體方法上,都遵從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方法,現代人也在為馬經的數學化不懈努力,西經細想領域中也涌現出像哈耶克這樣的哲學大師。 四、利益立場不同。 作為社會科學的經濟學,無疑具有一定的利益立場。馬經和西經是代表不同階級利益立場的學說體系。 馬經是工人階級利益的代表,企圖證明商品價值進而社會財富是工人階級的勞動創造的,被資產階級佔有和享用的財富理應歸工人階級所有。西經繼承古典主義的階級立場,為資產階級利益服務,企圖證明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關系是合理的,有利於提高效率,有利於全民福利,有利於把財富這塊蛋糕做大。即使出現了大蕭條和壟斷甚至國家壟斷,自由主義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出了個凱恩斯,呼籲國家干預,這還是在證明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合理性,沒什麼大不了,只要政府採取干預措施,就能解決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像哈耶克、弗里德曼等人更是自由主義的衛道士和資本主義私有制關系的堅決捍衛者。 五、理論形成路徑不同。 馬經基本上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兩個人合作的結果,《資本論》的真正創作時間,大概從1844年前後馬克思研究重點從哲學轉入政治經濟學開始,到1865年底,結束第三部分草稿寫作,1867年第1卷的出版,也就是20年左右的時間,加上60到70年代對第2和第3卷的寫作和修訂,大概40年左右的時間。實際上,馬克思對《資本論》核心思想的創作時間集中在1850年代到1880年代這30年的時間里。 而西經是西方國家相當多的經濟學家共同努力的成果。從1870年邊際革命興起,馬歇爾的集成,到1930年代張伯倫等人對微觀部分的最終完成,從凱恩斯對宏觀體系的開創,希克斯等人的完善,到薩繆爾森的綜合,再到貨幣主義和理性預期對自由主義的回歸,盧卡斯供給曲線對宏觀經濟學的革命,前後用了一個世紀的時間。正因為這種創作史的路徑的不同,西經比馬經經歷了更大的時空跨度,呈現流派繽紛的特點,並且西經的體系在內在邏輯上不如馬經。 六、結論不同。 以上談了幾點馬經與西經的區別。不管是具體研究對象的確定和研究框架的確立,還是研究方法的選擇,很大程度上是由立場和目標來確定的。那麼,以上種種的不同,最終匯聚到一點,就是馬經和西經關於資本主義私有制市場經濟的結論上的不同。 馬經的結論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市場經濟關系與生產力的發展不相適應,要進行革命,推翻重建。至於重建一個什麼樣的經濟關系來適應新的生產力發展,老馬似乎也不太清楚,沒有具體安排,只是提了提「科學社會主義」。總之,馬經通過對資本主義私有制市場經濟關系的辯證唯物主義分析的結論是,要推翻現有資本主義經濟關系,重建一個沒有剝削的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經濟關系。 而西經的結論相反是非革命論的,具體又有兩種表現。一種是保守派的自由主義,即自由放任主義,政府不用干預,在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引導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能自動實現帕累托效率均衡。另一種是改良派的干預主義,即反對自由放任,更反對推翻重建,倡導政府幹預的改良措施,認為,只要發揮政府這只「看的見的手」的調節作用,運用財政和貨幣政策,實行逆經濟風向的干預措施,就能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均衡。自由主義西經和干預主義西經在對待資本主義私有制市場經濟的結論上存在分歧,正是這種分歧,促進了西經思想在20世紀的不斷進步。但是,不管是自由主義的西經,還是干預主義的西經,立場上和結論上都是和馬經唱對台戲的,都是代表資產階級利益,證明資本主義制度合理性,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西經。

閱讀全文

與微觀經濟學的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疫情投訴 瀏覽:149
知識產權合作開發協議doc 瀏覽:932
廣州加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5
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管理辦法 瀏覽:455
消費315投訴 瀏覽:981
馬鞍山鋼城醫院 瀏覽:793
馮超知識產權 瀏覽:384
介紹小發明英語作文 瀏覽:442
版權使用權協議 瀏覽:1000
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表 瀏覽:884
馬鞍山候車亭 瀏覽:329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