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省教育廳研究生創新項目是哪一級
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包括國家、省、校三級立項項目,省教育廳研究生創新項目是省級項目。省級立項項目分為一般項目和重點項目,視項目需要及重要性給予不同額度的經費資助。項目資助經費一次核定,分年度撥付。
⑵ 請問是否有西南理工大學
西南理工沒有,有西南科技大學或者你聽的是 西安理工大學吧
⑶ 山東省研究生優秀科技創新成果獎獎金是多少啊每年一樣嗎
NO,都是2000
⑷ 研究生如何創新
第一:對已有的知識邊界進行突破。傳統的研究生教育通常會要求學生首先到達某個領域的知識邊界,然後通過科學的研究方法並輔助大量的實驗進行知識邊界的突破。這種創新方式需要具有扎實的知識積累,同時要有相關的研究課題進行支撐,另外還需要有專業的導師進行指導。隨著教育資源的不斷豐富,在研究生教育階段會不斷產生大量的創新,有一些創新成果也將得到轉換。
第二:生產環境下的創新。相比於研究生教育階段的創新,生產環境下的創新點往往更多,而且這些創新點往往具有非常強的落地應用性,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生產效率。生產環境下的創新往往對於行業經驗的要求更高,所以目前為了提升研究生的創新成果與生產環境相契合,不少企業專家也逐漸走進了研究生教育領域。
第三:應用模式上的創新。應用模式上的創新在當前的互聯網時代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藉助於「互聯網+」的概念,大量的傳統行業實現了運營模式上的創新,而且這種創新方式會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而不斷深入,相信在產業互聯網發展的大背景下,以互聯網為依託的創新將是創新的重要方式之一。
⑸ 創新教育教學成果展特別節目
這個學院是在鎬京一線,在西安灃渭新區大學園區。陝西服裝藝術職業學院創建於1994年,原名陝西服裝培訓學院。2002年6月,經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設置陝西服裝藝術職業學院。現設服裝系、藝術系、經濟管理系、計算機系和外語系,共有29個專業,在校生規模達7500名,辦學十四年來,為國家經濟建設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萬余名。服裝專業是學院的特色專業,也是陝西省重點專業。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學院堅持質量立校、特色發展的戰略,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學院領導班子由具有長期高等教育教學管理經驗的專家、教授組成,實現了專家治校,教授治學。學院創辦人、董事長呂明, 1992年畢業於蘇州絲綢工學院,現為陝西省服裝協會副會長、咸陽市政協委員,榮獲陝西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稱號。院長傅豐林教授,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原副校長,全國教學名師;學院現有教授39人,副教授93人,有研究生學歷者126人,這些共同構成了學院強大的領導和教師陣容。學院遵循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發展道路,加強質量監控、突出實踐教學、定向培養和訂單教育,逐步形成了「行業主導式」人才培養模式。2008年被批准為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學院多次成功舉辦了「中華杯」國際服裝設計大賽全國總決賽。教師和學生連獲多項大獎。已連續11年公開舉辦大學生畢業設計表演大賽暨教學成果展,其中有20多項學生設計作品被企業採用,近三年來,我院學生在「中華杯」國際時裝設計大賽、上海東方國際模特大賽、全國新絲路模特大賽等全國性、區域性的專業賽事中,先後獲得了9個金、銀、銅獎,8個「十佳作品獎」和8個「最具市場潛力獎」等單項獎。學院自創辦以來,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美國、義大利、澳大利亞、馬來西亞、韓國、冰島、法國等國家的多所院校建立了教育文化交流與合作關系,每年派師生去上述國家進行訪問、學習、合作交流,同時邀請外籍專家、學者來院講學,推動學院向更高水平建設與發展。學院先後被陝西省教育廳評為「陝西省明星學院」、陝西省教育系統「雙十佳」單位,被咸陽市教育局授予「社會力量辦學先進單位」和「全市民辦教育先進單位」。中國教育報2007中國教育年度總評榜中,陝西服裝藝術職業學院榮獲全國綜合實力十大品牌民辦大學和全國就業十佳民辦大學稱號。在新的形勢下,我們將繼續努力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遵循「市場化思維、國際化視野、特色化發展」的思路,實現工作重心從規模擴張到內涵發展的轉移,努力抓好兩支隊伍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我院的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為把我院辦成一所政府放心、人民滿意的全國一流服裝院校而努力。
⑹ 研究生省創新課題無法結題,會有什麼影響
課題研究通常要組建課題組,這也是集體課題基本的要求。課題組是由主持人和參與人組成,通常是課題研究難度越大,需要的人數越多,一般不超過10人。當因為不能左右的原因,課題不能結題,那隻能接受事實,課題不能結題,對於主持人來說,影響是最大的,除了不能憑借該課題評職稱加分外,還失去了差不多3-5年申報研究該組織方課題的機會。對於參與人來說,它們不是課題的總負責人,是在課題主持人的領導下開展課題研究的工作,當課題未結題,對於它們來說影響不大,比較關心的一點那就是自己參與研究的課題,不能用於評職稱,可能影響到今年的職稱晉升。
課題研究,可以說比較耗費時間精力,沒有經費的支持,也很難開展。當課題立項後,肯定得為課題結題而努力,研究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及時解決,自己解決不了,尋求外援,也要想辦法把課題順利結題。若因為時間關系,還有一次申請延期的機會。為了降低課題不能結題的風險,我們一定要做好開題論證,做好中間分析、反思等。
⑺ 陝西省最近三年的研究生分數線是多少
陝西屬於C區 參考C區國家線即可 各專業分數線不同
⑻ 西安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的科研成果
獎項名稱 成果名稱 獲獎人及成員 獲獎級別
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工程哲學與社會工程 王宏波 一等獎
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馬克思主義哲學觀研究 劉永富 一等獎
省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論「紅色經典」的經典氣質 焦垣生、胡有筍 三等獎
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新時期以來紅色經典「冷」「熱」原因探析 焦垣生、胡友筍 三等獎
第七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 中國古代文學史 李建群、李慧、劉凱 三等獎
省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中西哲學的歧異與會通 張再林 二等獎
省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信息哲學-理論、體系、方法 鄔焜 二等獎
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信息哲學的基本理論及其對哲學的全新突破 鄔焜 二等獎
第十屆優秀教材獎 自然辯證法新編 鄔焜、霍有光、陳久龍 二等獎
省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與構建工程哲學理論體系 霍有光、王宏波 三等獎
省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意義的生成與實現-《禮記》哲學思想 龔建平 二等獎
省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社會學研究中「社會結構」的涵義辨析 鄭杭生、趙文龍 三等獎
省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大眾傳播視野下文學批評的跨媒體現象分析 楊琳、李明德 三等獎
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試議墓誌銘變格破體的文學現象 李慧 三等獎
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傳媒業組織變革的理性分析 楊琳、黃蓉 三等獎
陝西省第九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獎 社會工程學及其哲學問題 王宏波 一等獎
陝西省教育工委 論思想政治教育學中的主客體范疇 盧黎歌 二等獎
陝西省第九屇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 試論人類生產和生產力的本質及其微觀結構 鄔焜 二等獎
陝西省哲學優秀成果 信息哲學-理論、體系、方法 鄔焜 特等獎
中共陝西省委保先教育活動領導小組 黨的先進性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和諧社會的根本保障 李永勝 優秀獎
中共陝西省委組織部、省委先進性辦公室 先進性教育要抓住著眼點突出著重點夯實落腳點 萇花榮 二等獎
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5周年理論徵文 論中國共產黨處理民工問題的基本經驗 任培秦 二等獎
陝西省紀念建黨85周年徵文 論毛澤東人的全面發展思想的當代價值 沈沛 三等獎
陝西省黨史研究室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對中國政治生態的影響 李秀芳 二等獎
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5周年徵文 中共政權建設的早期實踐在我國政治體制形成中的作用 張啟安 三等獎
中國藝術研究院陝西省文化廳 西安鼓樂「別子」中鼓札段、鼓點的表現形態 曹耿獻、馬西平 一等獎
《大學時代》學術教育編輯部 詩教:美育的有效途徑 黎荔 一等獎
陝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 資本的雙重屬性與經濟全球化的兩種走向 王宏波 二等獎
陝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 黑格爾哲學解讀 劉永富 一等獎
陝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 哲學的比附與哲學的批判 鄔焜 二等獎
陝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 四書集注與南宋四書學 陸建猷 一等獎
陝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 價值沖突的本質與表現 宋永平 三等獎
陝西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優秀學術成果 論當代技術創新的特點和趨勢 陳九龍 二等獎
陝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 論發明創造的途徑和方法 陳九龍 三等獎
傳媒產業化發展與傳媒理論創新高峰論壇 傳媒業組織變革的理性分析 楊琳、黃蓉 一等獎
紀念中國人民抗戰勝利60周年徵文 抗戰時期西北國統區中等教育發展狀況分析 田建軍、馬金玲 三等獎
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院 當代中國社會發展對研究生創新教育的影響 李永勝 一等獎
第三屆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成就展優秀作品獎 四大發明 賈濯非 優秀作品獎
第三屆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成就展優秀作品獎 鏡像 賈濯非 優秀作品獎
第三屆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成就展優秀作品獎 長春文化廣場時空雕塑 賈濯非 優秀作品獎
國家教學成果 國家教學成果 賈濯非 二等獎
西安交大第九屆教學成果獎 全方位深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進教學工作的創新與實踐 沈沛 一等獎
紀念中國人民抗戰勝利60周年徵文 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關於人的全面發展思想 沈沛 三等獎
陝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 價值哲學新視野 劉永富 一等獎
陝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 知識與信息的經濟 鄔焜、鄧波 一等獎
陝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 中國古代科技史鉤沉 霍有光 二等獎
陝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 信念論 張帆 二等獎
陝西省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場省哲學所涉及的理論辨析 劉永富 三等獎
陝西省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中國戲曲文化論 焦垣生 三等獎 王宏波 工程哲學與社會工程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6.3 專著
焦垣生 西部文化的當下傳播與發展論評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6 專著
霍有光 開發大西北與綢繆水安全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7.6 專著
李明德 放像與超越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7.2 專著
鍾明善 《歷代篆書名作臨寫與鑒賞一本全》 作家出版社 2006 著作
鍾明善 《歷代隸書名作臨寫與鑒賞一本全》 作家出版社 2006 著作
鍾明善 《歷代楷書名作臨寫與鑒賞一本全》 作家出版社 2006 著作
鍾明善 《歷代行書名作臨寫與鑒賞一本全》 作家出版社 2006 著作
鍾明善 《歷代草書名作臨寫與鑒賞一本全》 作家出版社 2006 著作
鍾明善 《鍾明善書畫集》 作家出版社 2006 著作
張如良 當代美學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7.12 著作
周利明 案頭畫苑.周運昌畫魚 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7.4 編著
王宏波 社會工程研究引論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7.6 主編
鍾明善 《書鄉中國》第一期 作家出版社 2006 主編
張帆 所知學的視野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7.6 主編
黨靜萍 解析與呼喚——誠信啟示錄 法律出版社 2007.12 主編
黨靜萍 迷失與重塑——網路文化下的青少年主體性研究 法律出版社 2007.12 主編
黨靜萍 自由與自製——青少年傳媒素養教育培養與教育研究 法律出版社 2007.12 主編
張如良 中國記事(李德回憶錄)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6.12 主編
張如良 虛擬認識論研究 中國文史出版社(論文集) 2006.11 主編
鄔焜 現代科學技術革命與馬克思主義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6 副主編
陸淑敏 面向價值鏈的RF2D體系架構與企業應用 科學出版社 2007.9
盧黎歌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8
盧黎歌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疑難問題解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
李紅 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研究 商務印書館 2006.7
王宏波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教師教學參考書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6
王宏波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高教出版社 2003.08
劉永富 張載官學與南冥學研究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4.9
劉永富 對話中的政治哲學 人民出版社 2004.1
李建群 價值問題研究 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2.12
鄔焜 價值哲學問題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2.12
鄔焜 信息新診論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2.12
鄔焜 哲學的比附與哲學的批判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2.12
黎荔 中國禪學 中華書局 2003
黎荔 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研究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
龔建平 中國古典哲學原著選讀 人民出版社 2005.2
龔建平 意義的生成與實現-禮記哲學思想 商務印書館 2005.11
萇花榮 社會保障概論 科學出版社 2003.08
陳九龍 創造性心理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6
黃蓉 中國古典小說鑒賞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1
李慧 中國古典小說鑒賞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1
李曉娥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6
李秀珍 政治理論考試要點與經典練習 高教出版社 2003.07
李秀珍 政治理論歷年真題解析與應試對策 高教出版社 2003.05
劉儒 全國研究生入學統考政治理論考試參考書配書-重點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8
劉儒 全國研究生入學統考政治理論歷年真題解析與應試對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6
劉儒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理論熱點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2
劉儒 全國研究生入學統考政治理論全真模擬試卷最後沖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
陸衛明 政治理論全真模擬試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1
陸衛明 政治理論考試要點與經典聯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07
陸衛明 2004年政治理論理念真題解析與應試對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05
羅軍鳳 中國古典小說鑒賞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1
羅亞萍 社會保障概論 科學出版社 2003.08
馬新文 社會保障概論 科學出版社 2003.08
吳小俠 中國古典小說鑒賞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1
楊琳 實用寫作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6
楊琳 中國古典小說鑒賞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1
張蓉 中西文化比較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9
張蓉 中國古典小說鑒賞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1
張蓉 中國古典小說鑒賞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12
趙文龍 社會保障概論 科學出版社 2003.08
⑼ 陝西省在碩士研究生方面有什麼政策調整
選拔品學兼優、綜合素質好、具有突出特長的優秀中學生...成績確定2014年自主選拔侯選考生名單,經江蘇省考試院...高考成績達到所屬科類本科第一批省錄取最低控制線,...
⑽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機電學院的科研成果
學院始終以學科建設為建設龍頭,常抓不懈,並以此帶動學院工作全面發展。學院學科建設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擁有教育部耐磨材料與技術工程研究中心、陝西省耐磨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陝西省納米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陝西省13115科技創新工程耐磨材料與技術工程中心、西建大-耐磨材料研究所、西建大-工程機械研究所、西建大-機械電子工程研究所、西建大-振動技術與利用研究所等8個研究所和研究中心。我院學科發展體現出產學研密切結合,成效顯著的特點。尤其是我院教師創辦科技型企業及新技術新產品孵化基地,實現科研成果規模化轉化,累計實現工業產值6.5億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學科具有較高的科學研究水平。近5年主持和參加國家「863」、國家「十一五」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科研項目等近100項,累計科研經費5680多萬元,其中縱向經費2720萬元,橫向科研項目達6000多萬元,先後獲得陝西省科技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陝西省發明專利一等獎等獎項10餘項,參研的科研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發表論文528篇,出版著作、教材32部,獲准專利122項,其中發明專利34項。有多項專利投入生產,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在校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400餘篇,其中SCI、EI收錄40餘篇;研究生在學期間獲國家專利20餘項;學生屢次獲得國家、學校和企業設立的各類獎學金。我院2009年博士畢業生劉道華同學在學期間,獲得各類獎學金達10餘次,由我院老師培養的2010年畢業碩士研究生劉勃同學獲陝西省優秀碩士研究生稱號。總之,學院在育人過程中,始終堅持建設我院特色鮮明的學科特點,為國家培養和輸送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