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926年北伐戰爭取得的勝利果實有哪三個
北伐的對象是:孫傳芳、吳佩孚、張作霖。 北伐的時間是:1926年至1927年 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軍閥在中國的統治,把革命推向全國。 北伐的主戰場是:湖南、湖北。(浙江、福建、上海、蘇南為次要戰場) 北伐的主要戰役有:汀泗橋、賀勝橋、武昌等戰役。 北伐勝利進軍的原因:1、革命統一戰線的領導 2、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的帶動作用。 3、各地農民群眾、工人階級的大力支持和支援。
⑵ 簡述北伐戰爭
1926年至1927年間,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的共同組織領導下進行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的革命戰爭。為了徹底推翻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約10萬人從廣東分三路正式出師北伐,蔣介石任總司令。以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為骨乾的第四軍葉挺獨立團,擔任北伐先遣隊,他們英勇善戰,獲得了「鐵軍」的光榮稱號。在我黨的領導下,廣大工農群眾對北伐戰爭給予了強有力的支援,使國民革命軍迅速地向前推進。西路軍解放了湖南,攻克了湖北武漢;中路軍解放了江西;東路軍解放了福建。1927年初,北伐軍先後擊潰北洋軍閥吳佩孚、孫傳芳等軍隊的主力,佔領了半個中國,取得了偉大的勝利。但是,正當北伐軍向前發展的緊要關頭,蔣介石、汪精衛等國民黨右派勢力在帝國主義支持下先後在上海和武漢發動「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同時,由於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的影響,黨沒有能夠採取應付突發事變正確的措施。結果,蔣介石反動集團竊取了革命果實,建立了新的軍閥統治,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以失敗告終。
⑶ 北伐戰爭的主要成果是
選擇B,因為消滅如吳佩孚和孫傳芳兩大軍閥勢力。
A:北伐戰爭是1926——1928,而第一次國共內合作於1927年結束。
C:東北易容幟正確,但完成國家統一錯誤,北伐戰爭的勝利使得國家在形式上取得統一,但實際上國民政府內外仍有不同勢力割據,造成日後發生中原大戰等連串內斗沖突。[
D:自主地位是相對於中華民國在世界局勢中的評估,北伐戰爭是針對國內局勢所採取的軍事行動,不能說對民國的自主地位有何影響。
註:這是我自己解釋的,可能不是那麼標准和官方,望採納~
⑷ 北伐戰爭 勝利 是 國共第一次合作 的 成果 嗎
北伐是失敗了……你們是怎麼學的。北伐戰爭雖然打倒了北洋軍閥,但是回社會性質還是半封建答半殖民社會。
失敗原因:
①由於當時帝國主義勢力和中國的封建軍閥、買辦、豪紳階級相勾結,使反革命力量大大超過了革命力量;
②由於當時革命陣營內的國民黨右派蔣介石,汪精衛集團在帝國主義和地主買辦階級支持下背叛了革命,使革命力量頓時遭到極大的損失,敵強我弱的局面更加嚴重;
③由於中國共產黨處於幼年時期,對中國革命的規律懂得不多,特別是北伐後期,陳獨秀的右傾投降錯誤在中央領導機關佔了統治地位,放棄了對革命的領導權,在反革命勢力向革命勢力發動突然進攻的時候,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導致了國民革命的失敗。
⑸ 北伐戰爭的成果有哪些,最終的結果是什麼
結束了北洋軍閥的統治,但是蔣介石、汪精衛叛變革命,建立起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統治。
⑹ 北伐戰爭勝利成果是什麼
結束軍閥戰亂,實現國家統一!
⑺ 北伐戰爭的最主要成果
選A
B項要在新中國成立後才完成;
C項在「東北易幟」後才算基本完成;
D項當時的華北、東北都還在張作霖手下,不能算推翻了。
⑻ 北伐戰爭何時取得的勝利
孫中山先生去世後的第二年,即1926年,廣東革命政府令十萬國民革命軍北伐,經9個月奮戰,打垮了湘、鄂。贛、閩、浙、皖、蘇數省軍閥,取得了北伐勝利。
⑼ 簡述北伐戰爭的經過及其迅速進展的原因
1、北伐戰爭
北伐戰爭是指1926年到1927年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由廣東國民政府發動的反對北洋軍閥的革命戰爭。
辛亥革命失敗後,北洋政府腐敗無能,軍閥內部派系林立,軍閥割據一方。廣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1924年,在中國共產黨的努力下,國共兩黨形成了統一戰線。1926年2月,中國共產黨在北京舉行特別會議,明確指出黨在目前的主要任務是推動廣東革命勢力向北發展。為了實現國家統一,結束軍閥割據的局面,提出出兵北伐、推翻軍閥統治的主張。6月5日,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合作組成的廣州國民政府通過出師北伐案。7月1日發表《北伐宣言》,9日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
國民革命軍決定採取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戰略方針。共產黨人葉挺領導的、以共產黨員為骨幹組成的第四軍獨立團是北伐先鋒。就在全國革命形勢不斷高漲、北伐勝利進軍之時, 1927年4月和7月,蔣介石和汪精衛先後在上海和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北伐戰爭的勝利果實被竊取。
北伐戰爭是一場規模空前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戰爭,雖然中途夭折,但這次戰爭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的統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使中國共產黨人認識到開展武裝斗爭的極端重要性,開始了創建工農紅軍、進行土地革命的新時期。
迅速進展的原因:
國民革命軍採取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戰略方針。
共產黨人葉挺領導的、以共產黨員為骨幹組成的第四軍獨立團成為北伐先鋒。
工農革命運動的蓬勃發生也為迅速進展提供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