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那有大岩桐花賣
當地花卉市場
大岩桐是苦苣苔科,大岩桐屬多年生草本,塊莖扁球形,地上莖極短,株高可達25 cm,全株密被白色絨毛。葉片對生,肥厚,有鋸齒;花頂生或腋生,花冠鍾狀,有粉紅、紅、紫藍、白、復色等色,大而美麗。蒴果,3-8月開花,夏季盛花。
栽培技術
溫度
大岩桐適宜的生長適溫是10-25℃。不同的季節又有不同的要求,1-10月間為18-25℃;10月到第2年的1月10-12℃。適宜的溫度,可使葉片生長繁茂、碧綠,花朵大而鮮艷。當植株枯萎休眠時,將球根取出,藏於微濕潤沙中。 [6]
光照
大岩桐為半陽性植物,平時要適當遮陰,避免強光直射。冬季幼苗期應陽光充足,促進幼苗健壯生長。夏季必須放在通風、具有散射光的蔭棚里精心養護。生長期光照不能太強,否則會抑制生長。開花時宜適當延長遮陽時間,利於延長花期。冬季休眠期盆土宜保持稍乾燥些,若溫度低於5℃、空氣濕度又大,會引起塊莖腐爛。在夏季,高溫多濕,對植株生長不利,需適當遮蔭,要放置在蔭棚下有散射光且通風良好的地方養護,否則極易引起葉片枯萎。供水應根據花盆干濕程度每天澆1-2次水。 [6]
澆水
大岩桐花、葉生有絨毛,一旦沾上水滴,極易腐爛,因此忌向花、葉上噴水。最好使用浸水法澆水。平時澆水要適量,過多極易造成塊莖腐爛,葉片枯黃,甚至整株死亡。夏季高溫階段,每天澆水1-2次。空氣乾燥時要經常向植株周圍噴水,增加環境的濕度。澆水要均勻,不可過干過濕,忽冷忽熱。開花期間必須避免雨淋。冬季的盆土要乾燥一點。
施肥
大岩桐喜疏鬆、肥沃而又保水良好的腐殖質土壤。宜用富含腐殖質、疏鬆的微酸性土壤栽培。常用1份珍珠岩、1份河沙和3份腐葉土加少量腐熟、曬乾的細碎家禽糞便配製。從展葉到開花前,每周施一次拉姆拉翠姆流體肥,花芽形成後需增施磷肥。施肥時切不可沾污葉面。每次施肥後,要噴清水1次,保持葉面清潔。水滴不宜長時間滯留葉片,否則會使葉片腐爛。從葉片伸展後到開花前,每隔10-15天應施稀薄的餅肥水一次。當花芽形成時,需增施一次骨粉或過磷酸鈣。
㈡ 大岩桐養殖怎麼移栽 大岩桐分苗移栽方法圖解
大岩桐可用播種、葉插、枝插和分球莖等方法來進行繁殖。
(1)分球法。
選經過休眠的2年至3年老球莖,於秋季或12月至翌年3月先埋於土中澆透水並保持室溫22℃進行催芽。當芽長到0.5厘米左右時,將球掘起,用利刀將球莖切成2塊至4塊,每塊上須帶有一個芽,切口塗草木灰防止腐爛。每塊栽植一盆,即形成一個新植株。
大岩桐也可用經過休眠的2年至3年以上的老球莖直接栽入盆中,當新芽長出後保留一個壯芽,其餘的弱芽全部抹掉。生長期保持18℃ 至23℃,每周追施淡肥水1次至2次,植株長大增加澆水量,施肥時切勿將肥水濺到葉面和芽上,否則易發生斑點,甚至會腐爛。一般栽植後3個月至4個月開花。花謝後如不留種,剪去殘花以利集中養料繼續開花和供球莖生長。
大岩桐的球莖可連續栽植7年至8年,培養好可以每年開花兩次。
(2)葉插法。
在花落後,選取優良單株,剪取健壯的葉片,留葉柄1厘米,斜插入干凈的河沙中(如使用珍珠岩和蛭石混合的基質土效果更好),葉面的1/3插在河砂中,2/3留在地表面,適當遮蔭,保持一定的濕度,在22℃左右的氣溫下,15天便可生根,小苗後移栽入小盆。
大岩桐扦插可用葉插,也可用芽插。葉插是選用生長健壯、發育中期的葉片,連同葉柄從基部採下,將葉片剪去一半,將葉柄斜插入濕沙基質中,蓋上玻璃並遮陰,保持室溫25℃和較高的空氣濕度,插後20天葉柄基部產生癒合組織,待長出小苗後移入小盆。當年只形成小球莖,休眠後再由球莖上發出新芽,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翌年6月至7月開花。
芽插則在春季種球萌發新芽長達4厘米至6厘米時進行,將萌發出來的多餘新芽從基部掰下,插於沙床中,並保持一定的濕度,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育,翌年6月至7月開花。
(3)枝插。大岩桐塊莖上常萌發出嫩枝,扦插時剪取2-3厘米長,插入細砂或膨脹珍珠岩基質中,注意遮蔭,避免陽光趨向,維持室溫18-20℃,15天即可發根。
(4)播種法
大岩桐大都自花不孕,因為它的雌蕊柱頭高於花葯,且雄蕊早熟,故自花傳粉難以孕育。為了取得優良種子,必須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方法是在開花盛期將雄蕊的花粉採下,用毛筆輕輕塗在雌蕊的柱頭上。授粉後30天至40天種子成熟,剝離種子曬晾後貯藏,隨時都可播種。種子細小,每克種子28000粒左右。播種不宜過密,播後將盆置淺水中浸透後取出,盆面蓋玻璃,置半陰處。溫度在20℃至22℃時,約兩周出苗,苗期避免強光直曬,經常噴霧,一般從播種到開花約需18周,即秋播後翌年4月至5月開花,春播於7月至8月開花。
大岩桐留種必須進行人工授粉。大岩桐的花柱高於花葯,雄蕊早熟,故自花難孕。人工授粉後,可剪取花瓣,以免花瓣霉爛影響結實。一般授粉後30~40天果實可成熟。
播種春秋兩季均可。播種前,先用將種子浸泡24小時,以促使其提早發芽。用淺盆或木箱裝入腐葉土、菜園土和細砂混合的培養土。將土平整後,均勻地撒上種子,盆底潤水後,上面蓋上玻璃。在18-20℃的濕度條件下,約10天後出苗。出苗後,讓其逐漸見陽光。當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分栽於小盆。苗期應適當遮蔭,避免陽光趨向,經常用水噴霧,以保持較高的濕度。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稀薄的餅肥水,一般播種後6個月可開花。
㈢ 請教,關於大岩桐
你不會是用的松針吧,現在正好可以換盆,裡面再加點園土吧。大岩桐不用線吸的,我想容易爛的。我的都最少天澆的呢。有的時候懶點要不有事沒空澆,還可能一周呢。你那樣太累了。
㈣ 大岩桐要怎麼栽培
大岩桐為苦苣苔科苦苣苔屬多年生球根花卉。全株有粗毛。葉通常對生,肥厚,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卵形,邊緣有鋸齒。花頂生或腋生,鍾形,花瓣絲絨狀,大而美麗。花色有青、紫、墨紅、玫紅、洋紅、大紅、白、白邊紅心、白邊藍心等色。
大岩桐喜溫暖潮濕,忌陽光直射。生長適溫18~20℃。生長期要求高溫、濕潤及半陰環境,避免雨水侵入。冬季落葉休眠,塊莖在5℃條件下可安全越冬。喜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用播種、扦插和分割球莖法繁殖。
1.播種法:為大岩桐的主要繁殖方法。播種法育苗簡便易行,生長迅速。由於大岩桐多自花不孕,故於盛花期採用人工授粉法,花後約1個月種子成熟,可於晴天採收,晾乾後收藏於乾燥處。播種春秋兩季均可進行,但以秋播為好。3月春播,至7月可見花,但往往植株較小,花少。秋播宜於9月進行,此時溫度適宜,發芽率高,苗生長亦好,翌年4~5月開花,植株大而花多。因種子細小,可用細沙拌種後再撒播,播後稍壓平,讓種子與培養土接觸良好,從盆底浸水,最後用薄膜或玻璃覆蓋,置半陰處。20℃時2~3周即可出苗,出齊後去掉覆蓋物。當苗長至3~4片葉時即可移栽,移栽後長出4~6片葉時可定植。
2.扦插法:於生長期取充實葉片,連同葉柄一起切下,稍晾乾後插於沙內,遮蔭並保溫保濕,1個月即可生根,以後逐漸形成塊莖,移栽定植。如養護良好,約4個月可開花。
3.分割球莖法:將休眠後的大岩桐塊莖埋於濕沙中,於25℃條件下,埋1~2周後,其芽眼即能萌發成新芽,把長芽的塊莖切成幾塊,使每段帶有1個芽,切口塗上草木灰,栽後少澆水,以防腐爛。栽植時,球莖頂端芽應與土齊平,不可栽得太深。至芽長3厘米時,及時剝芽,只留中央粗壯芽1個。10天後進行中耕,以後每周追肥1~2次。約5個月可開花。
大岩桐好肥,幼苗期肥液濃度要淡,隔7天施1次10%~15%腐熟肥水;生長期每隔7~10天施20%腐熟肥水。由於大岩桐葉面絨毛密生,施肥時不可將肥液沾污葉面,否則易造成葉片腐爛或發生黃斑。一般於施肥後用細噴壺沖洗,葉面或芽上不應有水珠長時間滯留。
大岩桐為半陰性植物,平時應注意適當遮蔭。冬季幼苗期應陽光充足,以促進幼苗健壯生長。生長期光線不能太強,從4月起應隨光線的增強,逐步遮去中午前後的強光,以防抑制其生長。夏天高溫潮濕季節,盆土不幹不必澆水。開花時延長遮蔭時間,以利延長花期。進入結實期後,縮短遮蔭時間,以促其種子成熟和球莖的生長發育。秋季逐漸減少澆水量,使植株逐步進入休眠。當莖葉完全枯萎時,應完全停止澆水。從盆中取出球根,埋藏於微濕的沙中。於最適貯藏溫度10~12℃下安全越冬。
㈤ 怎樣養好大岩桐
若想使大岩桐多開花,首先應選擇那些開花繁多、株型矮壯、抗病力強、生長迅速、管理容易的進口雜交一代優良品種做母株,單瓣品種較重瓣品種開花更多。育苗一般採用播種法。出苗後,要及時加強日常管理,並留意其中同時具有三枚子葉的小苗,這樣的實生苗開花往往會更多,而且具有遺傳性,可以通過無性繁殖來加以利用。
打頂催芽
傳統栽培大岩桐,一般多做小品式獨本栽培,這種栽培方法一般是盆小花少,難以達到「花團錦簇」的觀賞效果。要想改變這一狀況,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抹頂摘心,促發更多的側枝,這樣才會開出更多更好的花來。在一次栽培過程中,我意外地發現一株小苗不知不覺間競長成兩個側枝(當時疑為蟲害所致或外力所傷),結果在很小的盆中同時丌出了16朵花之多。所以摘心宜早不宜遲,及早摘心有利於早日成型、開花。摘心後,及時選留2~3個高矮一致、位置適巾的新芽。
加強肥水
傳統栽培大岩桐所用花盆實在太小,雖然也可根據長勢繼續使用口徑12厘米左右的小花盆,但最好的辦法還是及時換入更大的花盆(如口徑15~16厘米)中,以滿足其生長需要。新根遇新土,長勢會更旺,而打頂後的大岩桐由於枝繁葉茂,需肥量大,要及時追肥育壯,最好是隨水澆施。此外,還可葉面噴肥,其濃度不能超過2~3%。。據同行介紹,他將一盆未經任何打頂的大岩桐,用「卉友」牌速效肥定期噴施,也同時開出7朵花,美不勝收。
虹吸取水
大岩桐葉片肉質,表而密布絨毛,澆水時很容易弄臟葉片,導致葉片局部腐爛,成為眾病菌侵染的目標。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應利用虹吸原理,通過花盆底孔取水和供肥。這種辦法的最大好處,不僅是能有效地防止搞臟葉片,而且可使肥水得到更充分、更有效的利用,管理上十分方便。實踐中還發現,葉片上滯留水分也並非絕對不可以,只要是清水,或偶爾含有少量無機肥(含量不超過噴施濃度,即2—3‰),即使留在葉片上也無妨。事實上,我們經常用清水噴洗葉片,並無大礙,生長更好。
栽培基質
為了促進大岩桐多開花、開好花,必須養好根系。大岩桐根系纖弱,呈毛細狀,不耐水漬和粘重土。栽培用土應選用疏鬆透氣利水的栽培介質,如腐葉土、珍珠岩、泥炭、鋸末(已腐熟)、蛭石、松針、種菇廢料(已腐熟)等,肥料可用麻醬渣(已腐熟)、禽糞及復合肥等。播種用土,以素土較好,如泥炭和蛭石等。尤其是苗期,肥分越少越好,以免出現肥害(可以通過淡肥勤施的方式來完成)。
適當遮蔭
傳統栽培大岩桐多進行遮蔭養護,其不足之處是容易造成植株徒長、細弱。所以有資料介紹,將其置於陽光下,在不引起葉片灼傷的情況下,充分滿足其對光照的需求,可促株型矮壯,節問密實,開花更多。但我在實踐中發現,過分追求光照,而不考慮光照強度,葉片會出現生理性黃化,遠不如遮蔭環境下葉片碧綠光潤,生機盎然。囚此,我認為凡事要從實際出發,首先還足要適當遮蔭,在不影響正常生k的情況下,稍稍加強光照,以保證其順利安全度夏和正常生長。
開花處理
大岩制開花時,如果花朵四周的葉片妨礙花的開放,可根據需要剪掉其中部分葉片或將相關葉片剪掉半張,使花朵全部集中開放於植株頂部,形成一團花束。安全越冬人冬以後,將大岩桐種球(塊莖)保留一段無葉莖干(約3~4厘米長)並及時沙藏,保持溫度不低於5℃。越冬期間,沙上不能太濕,以防球莖腐爛。如沙土過干,應酌情噴灑少量清水,以防塊莖干癟。
待到春暖花開時節,球莖發出芽來,根據需要酌情選留2~3個位置適當、高矮協調且飽滿健壯的新芽,隨之挖出種球移栽卜盆,進入正常養護。
經過上述方法栽培的大岩恫,最多可一次開出18朵花。其中,一株用口徑12厘米花盆栽培的大岩桐,株高不逾15厘米,僅2個分枝,即同時開出16朵花來,花團錦簇,甚為美麗。
㈥ 大岩桐有哪些品種
大岩桐又名落雪尼,為苦苣苔科、大岩桐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大岩桐的植株小巧,成株為15-25cm,花朵奼紫嫣紅,非常漂亮,園藝品種也有很多。
大岩桐
大岩桐的花朵肥厚而大,卵圓形或長橢圓形,有鋸齒;葉脈間隆起,自葉間長出花梗。花頂生或腋生,花冠鍾狀,先端渾圓,5-6淺裂色彩豐富,有粉紅、紅、紫藍、白、復色等色,大而美麗。蒴果,花後1個月種子成熟;種子褐色,細小而多。
中文學名:大岩桐
拉丁學名:Sinningia speciosa Benth
別稱:六雪尼,落雪泥
界:植物界
門:Angiospermae (被子植物門)
綱:Dicotyledoneae(雙子葉植物綱)
目:唇形目 Lamiales
亞目:tongmo
科:Gesneriaceae(苦苣苔科)
屬:大岩桐屬
分布區域:現廣泛栽培,一般作溫室培養。
原產地:巴西
㈦ 大岩桐花語
岩桐有一個詩意的別名——落雪泥,它非常美麗,彷彿是從畫中來。大岩桐的花語是慾望、華麗之美。正如它的花語,當第一眼看到大岩桐的時候你會驚嘆有這么美麗的花,會永遠也忘不了它。但大岩桐還沒有真正走進千家萬戶。。。
㈧ 大岩桐折了根還能發嗎
可以的,如果還有一部分根的話,應該沒有問題。如果一點根都沒了,那沒辦法。如果有葉子的話就葉插吧。把整片葉子帶葉柄剪下,將葉柄懸泡在水裡。
冬天大概三個星期生根。夏天一星期左右就可生根。然後把生根的葉柄埋在土裡或水苔里。生根容易,生芽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兩三個月。春夏時間會短些。扦插用的葉片枯萎,生成小株。
大岩桐又叫落雪泥,花色嬌研,秀麗而又玲瓏別致,是近年頗受人們喜愛的一種室內觀賞花卉。大岩桐屬苦苣笞科,有扁球形的地下塊莖,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它原產巴西,性喜溫暖濕潤及半陰的環境,不耐寒冷,愛肥沃疏鬆的土壤,故栽培要點是:
(1)適宜的溫度。大岩桐生長適溫為1-10月為18-22℃,10月至翌年1月為10-12℃。冬季休眠期盆土宜保持稍乾燥些,若溫度低於8℃、空氣濕度又大,會引起塊莖腐爛。
(2)適當遮光。大岩桐為半陽性植物,喜半陰環境。故生長期間要注意避免強烈的日光照射;環境也不可過於乾燥。在夏季,要放置在蔭棚下有散射光且通風良好的地方養護,否則極易引起葉片枯萎。供水應根據花盆干濕程度每天澆1-2次水。
(3)適當施肥。大岩桐較喜肥,從葉片伸展後到開花前,每隔10-15天應施稀薄的餅肥水一次。當花芽形成時,需增施一次骨粉或過磷酸鈣。花期要注意避免雨淋。開花後,若培養土肥沃加上管理得當,它又會抽出第二批蕾。
(4)大岩桐葉面上生有許多絲絨般的絨毛。因此,施肥時不可沾污葉面。否則,易引起葉片腐爛。
(5)大岩桐不耐寒,在冬季,植株的葉片會逐漸枯死而進入休眠期,此時可把地下塊莖挖出,貯藏於陰涼(溫度不低於8℃)乾燥的沙中越冬。待到翌年春曖時,再用新土栽植。 播種繁殖:春、秋兩季均可播種。用腐葉土、培養土和細沙的混合土壤,經消毒後裝入播種淺盆,抹平壓實。大岩桐每克種子28000粒,播時必須均勻撒上,盆底潤水後蓋上玻璃。室溫保持18~22℃,播後10~21天發芽。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移植淺盆,6~7片真葉時定植於12~15厘米盆。苗期避免強光直射,適當遮蔭,經常噴霧,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一般播種後6個月開花,即3~5月播種,9~10月開花,9~10播種,翌年4~5月開花。
㈨ 請教:大岩桐主幹斷掉了,還能種活嗎
這個情況大岩桐表示毫無壓力。 查看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