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北齊

成果北齊

發布時間:2021-08-07 14:05:02

1. 北齊的實力比北周還要強為什麼還是被滅了呢

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之後,分別為高歡和宇文泰兩位權臣掌權,兩人都為了富強東魏和西魏而進行各項改革,目的就是為了建立北齊和北周奠定堅實的基礎。事實上,北齊和北周先後建立之後,北齊的國力一直凌駕於北周之上,盡管不是一邊倒,但北齊總比北周強一點,這跟北齊繼承了北魏的大部分,還有北齊占據中原富庶地區密不可分。

只可惜高湛繼承皇位後,馬上就顯露出他荒淫殘暴的本性。首先高湛違背跟高演的諾言,隨便找了個理由殺掉了高百年,然後把一些認為對自己的皇位有威脅的高氏皇室宗親殺了個遍。其次,高湛好色成性,早已垂涎哥哥文宣帝高洋美艷動人的皇後李祖娥,強行納為妃子,並下令全國各地向他進貢美女。第三,高湛不理朝政,寵信奸臣和小人,特別是女官陸令萱和近臣和士開,兩人在朝中大肆培養黨羽,高湛在這些奸臣和小人的迷惑下,殺害了很多忠臣良將。

如此荒淫殘暴的高湛統治下的北齊,從此國勢由盛轉衰,高歡、高澄、高洋、高殷、高演五人打下的強大北齊基業不復存在,與北周的差距逐漸縮小。北周到了武帝宇文邕在位時,國力終於超越了北齊,最終完成了對北齊的滅國戰。

所以,原本國力比北周強大的北齊,之所以最終反被北周所滅,罪魁禍首就是北齊武成帝高湛,他的荒淫殘暴導致強大的北齊逐漸衰弱,埋下了北齊被北周滅掉的禍根。

2. 北齊書的作者簡介

李百葯(565年-648年),字重規,定州安平(今屬河北)人,唐代史學家。李百葯父親李德林是北齊的史臣,參與撰「國史」;後來也是隋朝名臣,奉詔繼續撰《齊史》。隋文帝時李百葯仕太子舍人、東宮學士。隋煬帝時仕桂州司馬職,遷建安郡丞。唐朝以後,拜中書舍人、禮部侍郎、散騎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諫唐太宗取消諸侯,為太宗採納。
李百葯的才能得到隋文帝賞識,一時朝中奏議文告,多出自他的手筆。隋煬帝時他受到排擠,官運蹇滯。隋朝末年農民大起義時,他曾被脅裹到沈法興、李子通、杜伏威等人的隊伍中。李百葯在唐太宗時參加了制定《五禮》及律令的工作。在輔佐太子李承乾之時,對承乾漫遊無度的行為數有匡正,對於朝中的其他政事,也不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政治上有些作為。他除擅長文章外,還很善於寫詩。他的傳世之作有詩20餘首,文章13篇,以及被列入二十四史的《北齊書》。
李百葯出身於仕宦家庭。父親李德林字公輔,北齊時官至中書侍郎,參與國史修撰,編成紀傳體《齊史》27卷,入隋官至內史令,封安平公,任內又奉詔續修《齊史》,全書未成而卒。李百葯自幼受到家庭影響,少年時就好學博聞,富於獨立見解。父親李德林(公元530--590)字公輔,他的才能得到隋文帝賞識,
唐朝初建之時,高祖就下令修撰前代缺略各史,可是由於組織不力,經數年竟無成果。太宗貞觀三年(629年),李世民又下詔修前朝史書,李百葯接受了撰修齊史的任務。在他父親舊稿基礎上,他幾經刪改、增補,於貞觀十年(636年)修成了50卷的《齊書》(後人為與《南齊書》區別,改稱《北齊書》)。
《北齊書》的撰修,吸收了前人修史的成果,北齊歷史的撰修,從高齊政權到隋朝,一直未曾中斷,修成了多部起居注、實錄和國史。此外記錄北齊歷史的專著還有李德林《齊書》24卷,王劭《齊志》20卷,復為《齊書》100卷,崔子發《齊紀》30卷,杜台卿《齊紀》和姚最《北齊紀》20卷等。
這些史書經李百葯別擇去取,充實了《北齊書》的內容。

3. 夏朝至清朝的皇朝建立者的成就同代表作.

夏朝——啟,殺伯益,家天下。
商朝——湯,湯伐桀。
西周——周武王姬發,伐紂,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
東周——周平王姬宜臼,東遷洛邑。
秦朝——秦始皇嬴政,統一中國。郡縣制,中央集權制,統一度量衡,車軌,貨幣,文字,獨尊法家。
西漢——漢高祖劉邦,打敗項羽,統一中國,休養生息,輕徭薄賦。
東漢——漢光武帝劉秀,推翻王莽,統一中國。釋放奴婢。光武中興。
魏國——魏文帝曹丕,九品中正制。
西晉——晉武帝司馬炎,滅亡東吳,統一中國。
東晉——晉元帝司馬睿,定都南京。
北魏——拓跋珪,統一中原。
西魏——元寶炬,無成就。
北周——宇文覺,無成就。
東魏——元善見,無成就。
北齊——高洋,無成就。
隋朝——楊堅,三省六部制。
唐朝——李淵,統一中國。
後梁——朱溫,滅唐。
後唐——李存勖,滅劉仁恭,敗契丹,滅後梁。
後晉——石敬瑭,投靠契丹。
後漢——劉知遠,滅後晉。
後周——郭威,滅後漢。
北宋——趙匡胤,文官政治,消除藩鎮割據,統一中原。
南宋——趙構,無成就。
元朝——鐵木真,統一北方。
明朝——朱元璋,統一中原。
清朝——努爾哈赤,統一東北。

4.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及個個時期的文明成果

送你一首中國歷代興衰四字歌:
炎黃子孫,歷史悠長。三皇五帝,傳位禪讓。

夏禹開始,建立家邦。湯滅夏桀,國號殷商。

武王伐紂。西周辟疆。幽王貪色,身死國喪。

平王遷都,東周洛陽。春秋五霸,齊桓楚庄。

秦穆晉之,還有宋襄。戰國七雄,各據一方。

秦楚齊燕,韓趙魏梁。嬴政統一,自稱始皇。

反抗暴政,陳勝吳廣。楚漢相爭,劉邦勝利。

西漢開國,長安稱帝。新莽篡位,綠林赤眉。

劉秀興兵,滅莽殺敵。再造東漢,洛陽登基。

黃巾起義,分崩離析。曹魏蜀吳,三國鼎立。

西晉代魏,司馬為帝。五胡亂華,干戈不息。

永嘉南渡,東晉是繼。南朝北朝,隔江峙立。

宋齊梁陳,南方更替。北十六國,分別割據。

續有北魏,北周北齊。楊堅創隋,南北統一。

滅隋建唐,高祖李淵。黃巢造反,天下又亂。

五代十國,分裂再現。匡胤篡周,北宋是建。

遼夏女真,窺視中原。金襲汴梁,靖康國難。

南宋高宗,遷都臨安。蒙古崛起,成吉思汗。

忽必烈時,滅宋建元。政治腐敗,百姓積怨。

洪武起兵,興明滅元。成祖永樂,改都順天。

明帝崇禎,自縊煤山。闖王稱帝,四十二天。

三桂請兵,清帝入關。道光以後,列強侵犯。

武昌起義,領袖中山。建立共和,宣統交權。

老袁竊國,軍閥混戰。工農革命,搗毀封建。

各族人民,同掌政權。中華文明,史稱五千。
文明成果范圍太廣 可查相關歷史書籍

祝你愉快:D

5. 哪些重要的原因,導致了北齊與北周攻守之勢發生了改變

北魏自從六鎮起義後便開始分裂,逐漸衍生出了北齊和北周兩個北方政權。原本繼承了大部分北魏實力的北齊,卻在短短的數十年間就衰落下去;被後來居上的北周滅亡。

在這短短三十年裡,兩者之間強弱逆轉的變化在於北周漢化改革的優勢和北齊大興土木的衰弱有著緊密的聯系。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北周在自強不息、勵精圖治的過程當中不斷發展著自己的軍事政治力量,同時也拉攏到了一部分的漢族地主。和北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自甘墮落的北齊,將自己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時過境遷,三十年裡北齊與北周就這樣攻守之勢異也,那麼不到三十年,兩者強弱逆轉的法寶到底是什麼呢?



在昏庸帝王和佞臣賊子的共同合力之下,引發的政治混亂不斷增加民眾內心的不滿,這使得它們在力量的發展過程當中逐漸失衡。

他們窮奢極欲、為了自己一己之私慾,不惜收刮民脂民膏。這便使得原本家底子雄厚的北齊,慢慢失去了民心,而過分的窮奢極欲,使得國家財政難以負擔。

在明顯有優勢強於北周的情況之下,依然被打敗了,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北齊失去了民心,雙方在軍事力量集團方面出現的新變化,也直接促進了雙方的攻守之勢出現重大變化。

6. 當時北齊北周陳朝都十分強悍,為什麼陳宣帝只攻打北齊而放棄攻打北周

分別從地理位置和國家實力來考慮。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陳朝主要佔領了中國的長江以南,北齊主要佔領了長江以北,黃河以東,而北周主要佔領了黃土高原、雲貴高原等,顯然北齊更容易攻佔。從當時的統治者來看,北周的統治者宇文邕是非常有魄力的,北周實力雄厚,而北齊相對而言,實力衰弱一點,因此,成果選擇攻打北齊而不攻打北周是明智的選擇。

從國家實力上來說,北周的統治者宇文邕,手段強勁,在他的帶領下,北周兵強馬壯,實力較強,而相比之下,北齊,實力會明顯較弱。當時的統治者高緯,是歷史上著名的昏君,在他的帶領下,北齊國內政治昏暗,實力衰弱,因此,陳國攻打北齊比攻打北周更加容易。

7. 誰給我解釋一下這個成就的意思

8. 北齊和北周雙雄對峙,為什麼最後的勝利者是北周

北魏末期,政治危機嚴重,北魏朝廷難以抵擋愈發強烈的各族起義,其內部也因為危機而不斷分裂,胡人爾朱榮掌握大權,發動了河陰之變,屠殺了不服從他的百官和北魏皇室,此後他控制了朝廷政權,此後其被北魏皇帝設計殺死,其部下高歡發動政變,消滅了爾朱家勢力,控制了潼關以東地區的政權,立元修為皇帝,他自己獨攬大權。此後高歡立孝靜帝於河北,而關中軍閥宇文泰立元寶炬於長安,雙方正式分裂,氛圍東西魏。

此外,北齊統治者素質普遍低於北周。自高歡開始,高家對於繼承者的教育就十分不重視,這導致北齊統治者的素養和能力都遠不能與北周相比,北周多出有為君主,北齊多出昏庸暴力的君主,君主能力問題嚴重影響了兩國爭霸的結果。

9. 留下了六個科學成果,造福了中國數百年的唐朝穿越人是誰

一、「穿越人」

在中國古代,幾乎每個朝代都流傳過關乎國運的預言,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李淳風、袁天罡的《推背圖》。

《推背圖》預言了從唐代往後兩千年的中國歷史,對重大歷史節點做了精準預測,正是由於此書的神奇,它的作者李淳風、袁天罡被後人看作是穿越人。拋開爭議頗大的《推背圖》不論,李淳風還對武周代唐做出了精準預測。

據《舊唐書》記載,李世民時期朝野流傳一則預言「唐三世之後,則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李世民聽了以後十分緊張啊,於是找來李淳風:真有這種事會發生?

李淳風直言不諱:臣掐指一算,此事千真萬確。從今天開始算,不到三十年,就有人會誅殺李氏子孫,奪了你家天下。李世民寧肯殺錯一百、不能放過一個啊:那我把宮中可疑分子全殺了?

李淳風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使它能夠直接觀測星辰運行中的「入宿度」以及月亮在白道上的運行情況,為歷法的修訂提供准確數據。

為此,李淳風還寫成了專門研究渾天儀的《法象志》。

2、 修訂《戊寅元歷》

唐朝初年,國家使用的歷法是傅仁均編修的《戊寅元歷》。但是《戊寅元歷》存在諸多錯誤紕漏,對日食、月食的預測並不準確,封德彝、王孝通、陰弘道等人就對此產生過質疑,但都被傅仁均一一反駁,直到李淳風出馬。

李淳風一口氣對《戊寅元歷》提出十八個質疑,個個有理有據,令人信服。於是李世民下令對此十八個質疑一一核對考察,最終認定七項質疑成功,按照李淳風建議對《戊寅元歷》做出修訂,李淳風因此入太史局供職,從此專掌天文歷法。

3、 編修《麟德歷》

高宗時代,隨著《戊寅元歷》誤差的進一步增大,重修編訂新的歷法迫在眉睫,這個重任自然而然落到了李淳風頭上。


李淳風於是在隋朝天文學家劉焯《皇極歷》的基礎上編訂成《麟德歷》,《麟德歷》拋棄了之前各種歷法繁瑣的推演方法,對後世的歷法推演產生了巨大影響,甚至流傳至日本,被廣泛使用,他自己也對《麟德歷》而自豪「余近造已巳元歷術,實為絕妙之極」。

4、 編修十部算經

李淳風不僅是個天文學家,還是個數學家。為了培養專門的會計,唐朝增設「明算科」,在國子監招收學習數學的學生,為此李淳風、梁述、王真儒等人奉旨編修、注釋《九章算術》等十部古代著名算經,合稱十部算經。

十部算經是唐朝的算術教材,計算球體體積的著名定理——祖氏定理正是通過十部算經流傳下來,為後人了解數學史提供了重要資料。科技史學家李約瑟博士就對李淳風在數學方面的貢獻稱贊有加「(李淳風是)整個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著作注釋家」。

5、 編寫「五代史」志

魏徵、房玄齡主持編修了《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合稱「五代史」。「五代史」有「紀」、「傳」,但是沒有「志」,這個重任又落到了李淳風頭上。

10. 北齊和北周雙雄對峙,為什麼最後的勝利者是北周呢

北魏末期,政治危機嚴重,北魏朝廷難以抵擋愈發強烈的各族起義,其內部也因為危機而不斷分裂,胡人爾朱榮掌握大權,發動了河陰之變,屠殺了不服從他的百官和北魏皇室,此後他控制了朝廷政權,此後其被北魏皇帝設計殺死,其部下高歡發動政變,消滅了爾朱家勢力,控制了潼關以東地區的政權,立元修為皇帝,他自己獨攬大權。此後高歡立孝靜帝於河北,而關中軍閥宇文泰立元寶炬於長安,雙方正式分裂,氛圍東西魏。

而且,北周強力滅佛,憑借滅佛積累的財力物力人力最終擊敗了北齊。北魏崇信佛教,這導致北周北齊時期佛教的影響依然十分巨大,兩國境內的佛教寺院眾多,這些寺院大量隱藏了人口、金銀財富和土地資源。為了增強自己的實力,在對峙之中占據優勢,北周決心滅佛,強制減少寺院,遣散大量佛教教徒之中的丁壯回家,將寺院占據的土地重歸公有,將其黃金白銀製品沒收。這樣的手段導致北周國力迅速增強,而北齊並未這樣做,導致兩國國力的此起彼伏。

此外,北齊統治者素質普遍低於北周。自高歡開始,高家對於繼承者的教育就十分不重視,這導致北齊統治者的素養和能力都遠不能與北周相比,北周多出有為君主,北齊多出昏庸暴力的君主,君主能力問題嚴重影響了兩國爭霸的結果。

閱讀全文

與成果北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