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顏氏家訓》分為幾篇
《教子篇》、《兄弟篇》、《治家篇》、《風操篇》、《涉務篇》、《文章篇》是《顏氏家訓》里較有代表性的篇章。
《教子篇》談有關教育子女的一些問題。作者從正反兩個方面反復舉例,說明教育子女的重要性以及方法、目的。尤其強調要抓緊對子女的早期教育,而且越早越好;同時強調對子女的教育要嚴格。
《兄弟篇》是談兄弟關系的,作者對此給予了特別的重視。作者認為兄弟乃一母所生,有共同的血緣關系,從小在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關系密切,理應互相友愛。作者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了自己的觀點。
《治家篇》談治家的種種注意事項;《風操篇》講人生在世應具有的種種風度節操;《涉務篇》談士人君子的為人處世之道;《文章篇》談有關文章創作的一些主張,此外,重要的篇章還有《養生》、《書證》、《音辭》、《雜藝》等,涉及內容廣,說服力強,令人嘆服。
2. 怎樣概述《顏氏家訓》
顏之推的《顏氏家訓》共分為7卷,20篇,其中《文章》、《書證》、《音辭》、《雜藝》等6篇講述作文、考證,音韻等內容,其餘14篇則是作者向子孫後代講述了立身行事的種種方面,或引古訓,或征時諺,或述古之聖賢以為榜樣,或說時之肖之以為鑒戒,舉凡為人處世之道,幾乎無不涉及。
顏氏家族之所以能連綿幾百年長盛不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嚴格的家教,深厚的家學,使顏氏子孫多能獨善其身。顏之推在《勉學》、《省事》、《止足》等篇目中教育子孫要加強個人修養的培養;在《教子》、《兄弟》、《後娶》、《治家》等篇目中要求子女妥善處理好家庭倫理關系;在《風操》、《慕賢》、《名實》、《涉務》等篇目中則對子女們在社會交往中提出種種告誡。
《顏氏家訓》內容弘豐、道理深邃,其思想的一個主要方面是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子女是一個家庭的未來,是父母的希望和寄託,為父母者是萬萬不可忽視的。在教子與愛子問題上,顏之推主張愛子與教子相結合,反對溺愛。他說父母對子女只知一味地溺愛而不注重教育,對子女在生活方面的要求總是給予滿足,完全放鬆而不加以限制;孩子做錯了事本該訓誡,反而給以獎勵;說錯了話應當責備,反而不了了之;長期如此教育,對於孩子並沒有什麼好處,到孩子長大成人後,終歸要成為品德敗壞的人。為此,他提出愛而有教,嚴而有慈。
對待多子女問題上,顏之推主張一視同仁而不能偏愛。他認為有些做家長的重男輕女,往往出於極端的自私或愚蠢的偏見,這樣做實際上已背離了父母之道。如果做家長的不從思想認識上解決「愛子貴均」的問題,而只是在教育方法上試圖一視同仁,與父母朝夕相處而又十分敏感的子女,還是很容易感受到父母的偏愛,從而受到心靈上的傷害。這對他們的成長是極不利的。
勤奮學習以成為有用之才,也是顏之推在家庭教育上的一個重要主張。他要求子孫在學習上專心致志,一定要刻苦、要勤奮、要有毅力。他說,自古以來,就是聖明的君主,尚且需要勤奮學習,何況一般的人呢?顏之推認為學習的目的在於自己受益,因此他明確指出:我們讀書做學問,就是磨煉我們的心志,培養敏銳的眼光,使我們待人處世不致出現差錯。有的人讀了幾十卷書,就自高自大,欺侮凌辱長輩,鄙視怠慢同輩;人們憎恨他如仇敵,厭惡他如對鴟鴞(貓頭鷹)。像這樣因為學習而遭到自我損害,還不如不學習為好。
顏之推還看到了環境對子女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少年,孩子們正處在長知識、長身體的時期,很容易受社會的感染。他要求審慎對待周圍的人,「必慎交遊」。顏之推所說的慎交遊並不是限制交遊,而是鼓勵交遊,反對閉門讀書,要求相互切磋,但一定要時時注意與子女接觸的人,以防誤入歧途。
在顏之推看來,學習一技之長是自立的前提和根本,他引諺語說:「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顏之推提倡自己養活自己。他說父兄不能長期依靠,家中的財產是不能永遠保持下去的,一旦遇到不測之禍,不得不背井離鄉,就沒有人來庇護。因此,最有效的辦法,便是自己靠自己立足於世。而在技藝中容易學習和最有用途的,莫過於讀書。通過讀書可以認識中國的文明和歷史,擴大知識范圍,不僅可以知道人的成功與失敗、喜悅與悲傷,甚至可以達到天地鬼神都不能隱藏的地步。
重視守道崇德,少欲知足也是顏之推的一個主要觀點。顏之推在《家訓》中批判了門閥士族生活的奢侈浪費,針對士族奢靡浪費之風而提倡節儉。顏之推還批判了門閥士族的嫉賢妒能,斥責這些人是自己的眼睛看不見自己的睫毛,不自量力。針對門閥士族的嫉賢妒能,顏之推在《慕賢》篇中對人才問題進行了專述:第一,疾呼要重視人才;第二,指出要善於發現人才和使用人才;第三,強調要愛護人才。
《顏氏家訓》專有《養生》一篇,敘述各種養生之道。顏之推認為不能傲物受刑,貪溺取禍,否則就會無生可養。作者還提出了「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的觀點,這是孟子「捨生取義」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向來為正人君子所重視、所提倡。顏之推對保養生命十分重視,把避禍全身當做養生的第一要務。他雖然重視個體生命的存在價值,但並不一味地苟惜生命。他對待生命價值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是無價值的喪失生命,顏之推認為這十分可惜;另一種是有價值的喪失生命,顏之推認為這並不可惜。
顏之推的《顏氏家訓》是中國古代「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時俗之謬」的一部重要典籍,歷代學者都給予高度評價。王三聘稱頌「古今家訓,以此為祖」。袁衷認為,古今家法《顏氏家訓》最正,相傳最遠。王鉞評價更高,認為「篇篇葯石,言言龜鑒。凡為人子弟者,可家置一冊,奉為明訓,不獨顏氏」。《顏氏家訓》的確是中華文化發展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3. 顏氏家訓的後世影響
《顏氏家訓》對後世有重要影響,特別是宋代以後,影響更大。宋代朱熹之《小學》,清代陳宏謀之《養正遺規》,都曾取材於《顏氏家訓》。不唯朱陳二人,唐代以後出現的數十種家訓,莫不直接或間接地受到《顏氏家訓》的影響,所以,王三聘說「古今家訓,以此為祖」。從《顏氏家訓》之多次重刻,雖歷千餘年而不佚,更可見其影響深遠。
首先,把讀書做人作為家訓的核心。顏之推把聖賢之書的主旨歸納為「誠孝、慎言、檢跡」六字;認為讀書問學的目的,是為了「開心明目,利於行耳」,「若能常保數百卷書,千載終不為小人也」。他認為無論年齡大小,都應該讀書學習,「幼而學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
其次,選擇正確的人生偶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選擇怎樣的偶像,就會有怎樣的人生。北齊時,一些人教孩子學鮮卑語、彈琵琶,希冀通過服侍鮮卑公卿來獲取富貴。顏之推對此非常不屑,認為這樣會迷失人生方向,即使能到卿相之位,亦不可為之。他要求子女「慕賢」,將大賢大德之人作為自己的人生偶像,並且「心醉魂迷」地向慕與仿效他們,在他們的影響下成長。
再次,確立家庭教育的各項准則。家長要成為子女的楷模:「夫風化者,自上而行於下者也,自先而施於後者也。是以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矣。」要在踐行「箕帚匕箸,咳唾唯諾,執燭沃盥」等細小的生活禮儀中樹立「士大夫風操」。持家要「去奢」「行儉」「不吝」。在婚姻問題上,做到「勿貪勢家」,反對「貪榮求利」。務實求真,不求虛名,摒棄「不修身而求令名於世」的行為,「名之與實,猶形之與影也。德藝周厚,則名必善焉」。杜絕迷信,絕對不談「巫覡禱請」之事,「勿為妖妄之費」。
4. 顏氏家訓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主要內容
《顏氏家訓》一書不僅對當時諸如「玄風之復扇、佛教之流行、鮮卑之傳播、俗文字之盛興」等多方面作了較為翔實的紀錄,為後人保留了一些很有價值的歷史文獻,還在它的《文章》篇中,通過論述南北朝時的作家作品,反映了當時的文學觀點和他自己的文學主張。顏之推很重視文學。他批評揚雄視文學為雕蟲小技的說法,並從個人立身修養的角度說明文學(包括學問、口辯、作文等文化修養)的重要性。對於文學的功用,顏之推不狹隘地僅僅把它歸結為服務於政治教化和實用,他也肯定文學具有愉悅耳目、陶冶性靈的審美功能,同時也在自己的寫作實踐中表現出了較強的文學審美能力。
2、作品思想
作為漢族傳統社會的典範教材,《顏氏家訓》直接開後世「家訓」的先河,是我國古代家庭教育理論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顏之推並無赫赫之功,也未列顯官之位,卻因一部《顏氏家訓》而享千秋盛名,由此可見其家訓的影響深遠。被陳振孫譽為「古今家訓之祖」的《顏氏家訓》,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部重要典籍,這不僅表現在該書「質而明,詳而要,平而不詭」的文章風格上,以及「兼論字畫音訓,並考正典故,品第文藝」的內容方面,而且還表現在該書「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時俗之謬」的現世精神上。因此,歷代學者對該書推崇備至,視之為垂訓子孫以及家庭教育的典範。縱觀歷史,顏氏子孫在操守與才學方面都有驚世表現,光以唐朝而言,像註解《漢書》的顏師古,書法為世楷模、籠罩千年的顏真卿,凜然大節震爍千古、以身殉國的顏杲卿等人,都令人對顏家有不同凡響的深刻印象,更足證其祖所立家訓之效用彰著。即使到了宋元兩朝,顏氏族人也仍然入仕不斷,尤其令以後明清兩代的人欽羨不已。
3、作者簡介
顏之推(531年~591以後),字介。顏氏原籍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北),先世隨東晉渡江,寓居建康。侯景之亂,梁元帝蕭繹自立於江陵,之推任散騎侍郎。承聖三年(554),西魏破江陵,之推被俘西去。他為回江南,乘黃河水漲,從弘農(今河南省靈寶市)偷渡,經砥柱之險,先逃奔北齊。但南方陳朝代替了梁朝,之推南歸之願未遂,即留居北齊,官至黃門侍郎。577年齊亡入周。隋代周後,又仕於隋。
5. 《顏氏家訓》是以哪些方面概括和總結的
《顏氏家訓》是顏之推以豐富的社會經歷和廣博的學識,對自己立身、治家、處事、為學的經驗體會的高度系統的概括和總結。這部不朽的著作不僅揭示了一般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剖析了人情世故,而且引經據典,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以後封建士大夫的家庭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
6. 顏氏家訓的主要內容並評價其地位
《顏氏家訓》是漢民族歷史上第一部內容豐富,體系宏大的家訓,也是一部學術著作。作者顏之推,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
7. 《顏氏家訓》主要論述了什麼
《顏氏家訓》主要論述治家之法、處世之道,是辯正世俗之謬以訓誡家族子孫的雜集編。其思想以儒家為主,兼及佛道。該書對南北風俗、士人好尚、佛語趣談、鮮卑語傳播俗文字的盛興、治學作文方法、音韻字訓等頗有論述,是研究中國古代思想史、風俗史和諸文化史的有用史料,其文一反齊梁文壇輕靡艷麗之風而質朴典正,開唐代散文的改革之先河。
8. 《顏氏家訓》主要內容是什麼
《顏氏家訓》是顏之推記述個人經歷、思想、學識以告誡子孫的著作。
《顏氏家訓》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部內容豐富、體系宏大的家訓,也是一部國學經典著作。作者顏之推,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該書成書於隋文帝滅陳國以後,隋煬帝即位之前(約公元6世紀末)。共有七卷,二十篇。
自成書以來,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里,一直被作為家教範本,廣為流布,經久不衰。究其原由,主要是書中內容基本適應了封建社會中儒士們教育子孫立身、處世的需要。
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教育方法和主張,以及培養人才力主「治國有方、營家有道」之實用型新觀念等。繼承和發展了儒家以「明人倫」為宗旨的「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傳統教育思想。
《顏氏家訓》一書不僅對當時諸如「玄風之復扇、佛教之流行、鮮卑之傳播、俗文字之盛興」等多方面作了較為翔實的紀錄,為後人保留了一些很有價值的歷史文獻,還在它的《文章》篇中,通過論述南北朝時的作家作品,反映了當時的文學觀點和他自己的文學主張。
顏之推很重視文學。他批評揚雄視文學為雕蟲小技的說法,並從個人立身修養的角度說明文學(包括學問、口辯、作文等文化修養)的重要性。對於文學的功用,顏之推不狹隘地僅僅把它歸結為服務於政治教化和實用,他也肯定文學具有愉悅耳目、陶冶性靈的審美功能,同時也在自己的寫作實踐中表現出了較強的文學審美能力。
他的文章內容真實,文筆平易近人,具有一種獨特的朴質風格,對後世的影響頗為深遠。
9. 《顏氏家訓》成就最大、最為人知曉的是哪一篇
《顏氏家訓》就成書於這個時期顏之推的作品,有文集30卷、志怪子說《冤魂志》等,但均已散佚,其成就最大、最為人知曉與稱道的當屬《顏氏家訓》20篇。
10. 顏氏家訓
顏氏家訓
南北朝時期記述個人經歷、思想、學識以告誡子孫的著作。顏之推撰。七卷,共二十篇。之推(531~591以後),字介。顏氏原籍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北),先世隨東晉渡江,寓居建康。侯景之亂,梁元帝蕭繹自立於江陵,之推任散騎侍郎。承聖三年(554),西魏破江陵,之推被俘西去。他為回江南,乘黃河水漲,從弘農(今河南三門峽西南)偷渡,經砥柱之險,先逃奔北齊。但南方陳朝代替了梁朝,之推南歸之願未遂,即留居北齊,官至黃門侍郎。577年齊亡入周。隋代周後,又仕於隋。家訓一書在隋滅陳(589)以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