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轉讓技術協議書怎麼寫
【訂立合同雙方】
甲方(轉讓方):XX有限公司
乙方(受讓方):XX股份有限公司
甲、乙雙方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經充分協商,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則,對甲方擁有的的生產技術,達成如下技術轉讓協議:XX版權所有!
一、甲方擁有的生產技術是指公司現有的工業化生產技術,乙方同意該生產技術作價人民幣萬元(萬元)。
二、甲方應在本協議簽署後的天內將現有的生產技術資料、設計圖紙、工藝文件、管理文件、輔助技術、催化劑的制備等技術資料,完整准確全面地移交給乙方,並提供指導。
三、的生產技術(含部分技術)若有申請專利,該專利權在本協議生效後,歸乙方所有,甲方應協助辦理有關過戶手續,費用由雙方承擔;若未申請專利,則在本協議生效後,該生產技術專利申請權歸乙方所有。
四、本協議生效後,的生產技術歸乙方所有,甲方不得將該生產技術以任何形式轉讓給第三方或作價入股,建立新的生產線。
五、驗收標准和方法
甲方轉讓的生產技術須經乙方驗收,即在試生產日後,達到XX有限公司現有的技術指標。
六、甲、乙雙方均可利用該生產技術進行創新,創新成果歸創新方所有。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七、該技術轉讓費用待乙方對甲方所提供的技術資料認可並驗收合格後,在日內付清。
八、如因本協議發生糾紛,甲、乙雙方應友好協商解決;協商不成時,提交原告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裁決。
九、本協議一式四份,自雙方簽字蓋章後生效,甲、乙雙方各執二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XX有限公司
代表:
年月日
乙方:XX股份有限公司
代表:
年月日
⑵ 什麼叫技術轉讓及其方式
專復利轉讓方式分主動制許可方式、被動許可方式兩種。
一、專利技術轉讓的主動許可方式
1、獨家許可;2、獨占許可;3、普通許可;4、分許可;5、交叉許可。
二、專利技術轉讓的被動許可方式
1、計劃許可 ;2、強制許可 。
專利轉讓可以有兩種方式,一是委託中介機構;二是委託專利經紀人代為處理。
⑶ 技術轉讓
僅供參考:
1、技術轉讓方應該舉證證明其技術的真實性,這里的真實性不僅包括技術的可操作性、可實施性,還應當包括可獲得收益性(為報價打基礎)。
2、技術轉讓費可以認為是由兩部分組成的:
其一是,在談判技術貿易合同及執行技術貿易合同時的實際花費。其中包括:技術轉讓方派遣談判人員談判技術轉讓合同的差旅費;作報價及准備報價資料的費用;執行合同人員差旅費;轉讓技術所必需的技術文件、圖紙資料、技術規程等的編制和復制的花費;根據受讓方提出的特殊要求而專門進行設計和實驗研究的花費;接受受讓方技術人員進行技術考察和技術培訓的費用;以及其它的實際花費和機動費用等。這些費用猶如技術轉讓過程中的成本部分;
其二是,轉讓方的提成收入。技術轉讓方的這部分收入,就是雙方分享額外利潤為基礎計算出的部分。即,從額外利潤中的提成。這部分收入基本上是轉讓方獲取的純利潤。以產品銷售額為基礎進行計算時可按照下式:
F=Q. Pn. Y. R
其中:
F: 技術轉讓方向受讓方收取的費用。即提成費;
Q: 受讓方每年生產產品的數量,並默認所生產的產品全部被銷售。提成有按件提成和按量提成兩種。按件提成是計算每年生產產品的台量,單位是台/年,或件/年;按量提成的單位是噸/年;
Pn:產品的凈銷售價。所謂凈銷售價是從總銷售價中扣減掉特定的扣除費用。如,包裝費、稅費、保險費、運輸費、實際允許的批發折扣和配套零部件等的費用。單位為元/噸或元/件或元/台;
Y: 提成的年限;
R: 技術轉讓方從凈銷售額中分得收益的百分比。稱為提成費率,或提成率。根據一些國際貿易組織和專家們的統計分析,技術轉讓方能從額外利潤中分得的部分大約為全部額外利潤10%一30%,這個百分比數額摺合成以凈銷售額為計算基礎時大約為0.5%-10%左右。
技術轉讓中的技術轉讓費除可視為轉讓方的利潤外,也有補償轉讓方向受讓方讓出部分產品銷售市場或潛在市場的損失的成分在內。在技術轉讓合同中表現技術轉讓費的條款有以下幾種:
一、初付費
在技術轉讓合同中的初付費,或者稱之為入門費。這是在技術轉讓合同生效後受讓方向轉讓方支付的第一筆費用。這筆初付費往往就是前面所說的,技術轉讓方在進行技術貿易過程中及執行技術貿易合同時的實際花費。但這並非說 初付費就是這些實際花費。另外,由於技術轉讓方為了早日拿到更多的收益,有時還把其它的費用,譬如,部分提成費也放在初付費當中要求受讓方支付。
二、提成費
提成費就是前面所說的,技術轉讓方根據受讓方每年生產的產量逐年向受讓方收取的提成收入。逐年提成可以轉換為一筆總付。
三、一筆總付
一筆總付是把預計今後逐年的提成費換算為一筆固定的現值,在合同生效後的某個時間一次或某個時間段落內由受讓方向轉讓方分批進行支付。
計算提成費的公式中有一些因素是變數。例如,每年生產產品的數量和產品的凈銷售價。考慮這些變數的影響,確定技術轉讓費時應逐年計算。那麼上述公式應改寫為:
F= Qy·Pny·R
其中:
Qy為第 Y年的產品產量;
Pny為預計的上第 Y年的產品凈銷售價格。
N是由第一年提成到第 N年止的第幾個提成年份。
換算為現值時上面的公式應轉化為:
F= Qy ·Pny·R/(1+r)
其中:
r為折現率
M為建設期。在建設期內不生產產品。
為簡化計算,也可以把提成年限內的凈銷售價格確定為一固定的平均價格。
四、一筆總付和提成相結合
一筆總付和提成相結合的支付,是在合同生效時除支付初付費外也支付部分提成費。這部分提成費稱為預提成費。有時預提成費還在其後逐年支付的提成費中分批扣除。
3、制定合同,明確規定技術所用權(屬轉讓方)和使用權(被轉方)。並注意如下幾點:
(1)約定不明的合同屬於有效成立的合同,但未約定的條款需要當事人在履行中繼續協商。合同法頒布之後,放寬了合同成立的條件,對無效合同案件也進行了嚴格的限定,擴大了可撤銷合同的范圍。約定不明的合同沒有違反強行法的規定,不屬於無效合同;約定不明的合同屬於雙方真實意思表示的合同,不屬於可撤銷合同;約定不明的合同已經發生法律效力,合同經常處在履行階段。但值得注意的是,約定不明合同屬於雙方未充分完善的合同,合同內容不全面,影響了合同的履行,雙方當事人需要進一步協商相關條款或由裁判者指定相關條款的履行標准。標準的確立是履行的前提。
(2)約定不明的合同,當事人完全可以進行填補、確定,所以,應堅持繼續履行合同的原則。約定不明的合同多數已經進入履行階段,為此,當事人投入了人力、物力和財力,不能繼續履行會造成財產的很大浪費。合同法只規定了不明條款如何解決的問題,而沒有規定解決不了擅自終止的問題。合同履行原則是合同當事人應堅持的原則,同時,也是裁判者應堅持的原則。首先,應盡量為當事人確立可參照履行的標准,盡量化解當事人的矛盾,樹立雙方互利思想,使當事人確立可行的標准。比如,質量標准可以向有關的質量部門或行業主管機關調查、咨詢。其次,一方要求繼續履行,另一方不同意的,只要標准能確立,履行內容無障礙的,應支持繼續履行的訴訟請求。
(3)約定不明依法擴大解釋的原則。約定不明的案件,有些情況屬於當事人雖然沒有在合同中約定,但有可能是當事人心裡明知的,有可能在整個合同條款中隱含著當事人的真實意思,有可能按照合同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能夠進行詮釋。采限縮性解釋還是擴大解釋,文義解釋還是整體解釋、目的解釋,要根據庭審情況進行具體分析,但總的原則要堅持促進交易,鼓勵履行的指導思想。
(4)將責任判給最有可能避免此類糾紛發生的當事人。約定不明條款,有些是當事人確實沒有預見到,合同履行後才發現遺漏了,有的是當事人輕信不會產生問題而在協議里沒有明確,有的是當事人故意規避有關條款,寄希望在履行中佔便宜。對此類案件的處理,應堅持誠信原則,禁止任何不誠信的行為。同時,對權利義務進行明確的分析,義務判給最有能力避免者。比如,技術標的的內容如果沒有明確的約定應是技術方的責任,因為受讓方還沒有掌握技術,對技術內容的詳盡約定取決於其對技術的了解,在不了解的情況下,是不可能保證萬無一失的。這樣處理的目的也會使當事人在締約時採取認真和誠意的態度,盡可能避免糾紛的產生。
(5)誰解除誰承擔責任的原則。我國合同法規定了三種解除合同的事由,約定解除、法定解除及協商解除。約定解除在條件成就時可以解除,協商解除取決於雙方的自願,協商一致可以解除,法定解除權必須符合合同法的規定,在違約方存在根本違約的行為時才有權解除合同,否則,當事人任何一方不得隨意撕毀合同。約定不明的情況並不構成解除合同的條件,所以,任何一方擅自解除合同,應承擔法律責任。
註:
一般公認的確定一項技術轉讓費的原則是,由技術轉讓方與受讓方共同分享在使用了該項技術後所取得的額外利潤。由於受讓方在實施該項技術時承擔了經營、市場以及其它各方面的風險,利潤的分配比例上受讓方要拿取其中的大部分。至於各自佔有多大的比例,則由雙方協商確定。又由於核算額外利潤有許多困難。因此,在技術貿易中實際是以生產該產品的銷售額作為計算技術轉讓費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