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應城張成果

應城張成果

發布時間:2021-08-07 02:04:04

⑴ 應城的環境好不好

應城市位於湖北省中部偏東。面積1078.3平方千米。 2004年底,人口650485人。北部和中部屬大洪山余脈,丘陵、低崗約佔70%,南部屬江漢平原。山脈依山勢走向有座廟山系、龍山山系、何家腦山系、八百湖山系、牛脊嶺山系、曾家灣山系,坡度一般小於10度,起伏平緩。海拔高程在41——80米之間。最高點為何家腦主峰白沙口,海拔高程111.6米。河流東有涢水、漳水,中有大富水,南有漢北河。湖泊主要有東西汊湖、龍賽湖、大湖等。
應城物華天寶,資源富集,素有「膏都鹽海」之稱,是一座新興的工礦城市。 。石膏、岩鹽、溫泉並稱「應城三寶」,名揚四海。石膏儲量達13億噸,已有400多年的開采歷史。纖維石膏儲量、品位居全國之冠,一級品纖維石膏佔全國儲量的82%以上,被譽為「亞洲纖維石膏王國」,岩鹽儲量大、品位高、埋藏淺、易開采;。岩鹽儲量280億噸,品位高,埋藏淺,易開采。湯池溫泉為全省五大高溫溫泉之一,地熱能儲量大、水溫高、水質好,常年水溫70 ℃以上,且富含鈣、鎂、鉀等20多種礦物質,適於發展旅遊、醫療、科研和特種養殖業,是旅遊度假、休閑療養勝地。應城境內地勢平坦,河湖密布,物產豐饒,亦有「魚米之鄉」美譽。應城是全國優質米生產基地、商品糧大縣(市),也是國家重點農業綜合開發區之一。

應城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古蒲騷故地,以「因地處要沖,應置城為守」而得名。自公元454年(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始置縣,門板灣、四龍河等新時器時代遺址的發掘出土,展示了應城5000多年的悠久文化歷史;在出土的大量文物中,有遠古時代的動、植物化石、象乳齒化石,新石器時代的石斧、陶輪,商代的青銅器,周代的銅鼎、銅戈以及戰國時期的銅劍、玉器等;西河古渡、宋代孔廟、玉女溫泉、義馬文峰,更是應城古老文明的歷史見證。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唐代大詩人李白留下了「神女歿幽境,湯池流大川」的佳句。李白、歐陽修等歷史文化名人,在此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劉少奇、彭德懷、賀龍、陶鑄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先後在這塊革命的熱土上印下了光輝的足跡。1958年11月,周恩來總理、賀龍副總理陪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金日成首相訪問應城紅旗人民公社。1992年12月,***總書記親臨應城視察,稱贊應城「規劃得好,建設得好,管理得好」。這些,更為應城歷史增色添彩.

建國以來,尤其是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應城撤縣建市以來,應城人民憑籍悠久的歷史文化,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堅持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動力,揚長避短,搶抓機遇,主攻特色,扎實奮斗,取得了兩個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近年來,應城市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大精神,堅持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線,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科技創新為動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發揮優勢,突出特色,保持了全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1999年和2000年,全市經濟綜合實力連續兩年位居全省「十強」縣(市),2000年,經濟效益目標考核進入全省「十強」行列。2001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8.1億元,財政收入30172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6億元。。應城工業依託豐富的礦藏資源,形成以鹽業化工、機械製造、石膏建材、食品飼料、紡織塑料五大支柱產業為主的特色工業經濟體系,建成全國最大的聯鹼生產、石膏開采加工和摩托車零部件生產基地,也是全省最大的鹽業化工和摩托車生產基地。 培植出「金鷹」摩托、「華中」系列啤酒、「白玉」面條、「義馬河」黃灘醬油、「玉蘭」膏粉、「熊貓」、「牡丹」碘鹽等一批暢銷海內外的名牌產品,建成全國最大的純鹼和摩托車零部件生產基地;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集約化水平提高,以豪豐大米、三結豆皮、白湖蓮藕、人和荸薺等為代表的特色農副產品生產規模和市場覆蓋面不斷擴大;改革開放成效顯著,招商引進勢頭強勁,三資企業、民營經濟蓬勃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份額穩步提高,發展後勁持續增強;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城市功能日益增強,城鄉一體化建設初具規模,城鄉面貌煥然一新。農業以生產糧食、棉花、油料、禽蛋、生豬、水產品為主,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和江漢平原農業綜合開發重點市之一。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近年來,應城先後榮獲「全國基礎教育先進市」、「全國體育先進市」、「全國文化先進市」、「全國科技先進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市」和「省級衛生城市」、「省級文明城市」、「全省小康市」等稱號。

自然概況:位於湖北省中部,總面積1092.0平方公里,人口63.1萬。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土特產有石膏、岩鹽。
經濟掃描:應城自然資源豐富。盛產石膏、岩鹽。水資源豐富,尤其是與石膏、岩鹽共稱為「應城三寶」。應城有紡織、服裝、機械、電子等六大工業支柱。應城是湖北省商品糧和優質米生產基地縣市之一。農村經濟跳出了單一糧食生產的格局,開始進入農林牧副漁、工商運建服全面發展的軌道。應城有便利的交通條件,鐵路、公路及水運極其方便。應城的商貿繁榮,市場興旺。
科教衛生:有各種學校460所。還有圖書館、文化館、專業劇團、電影放映隊、電影院、廣播站。醫療有各級衛生機構424個,其中市級醫院8個。
名人名勝:有凌雲塔、門板灣遺址、周恩來紀念館、季偉烈士墓、西湯池等都是令遊客流連忘返的旅遊勝地。
投資指南:應城水資源豐富,投資到水利方向較為合適

⑵ 湖北省應城市中職學校教學如何

您好,冰雨夢悠悠正在幫您查詢相關的信息,盡快給您答案,請耐心等待!【回答】

一、注重理論課堂教學的整合
中職學校的核心是教學,教學的主體是老師,我們所有的教學改革創新工作只有從教師這個層面才能得到落實和實踐,才能夠說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取得了實效和成果。由於目前中職生的學習基礎差,無法接受一般難度以上的課程教學。現在每個專業的學生都要學習二十幾門的課程,課程內容過全,課程結構冗餘,課程過難,如文化課基礎課中的英語與數學和專業基礎課中電子技術、機械基礎、化工計算等課程中的部分章節,學生的新舊知識根本無法銜接。例如,學生本來就不知道數學相關運算,所以就無法進行軸承的計算公式、校核公式的學習,這也構成了學生學不會的主因。
要想讓學生學得會,教學內容的處理很重要。把過繁、過難的教學內容刪掉,這實際上就是「過濾」, 去除這些對學生來說一看就頭疼的內容,是對學生學習的減負,重新整合的內容,達到應知應會的水平即可。
如在焊接專業的數學教學中,去除反函數、概率等內容,而對於化工機械與設備鉚工專業學生,則需要融合初中的三角函數知識,因其在實訓展開放樣過程中有很大的應用,從而達到使學生樂學的目的。
又如在《機械基礎設計》課程中,把抽象的軸的強度設計這部分內容刪除,去掉繁瑣的校核過程,只讓學生掌握軸的基本分類、材質、應用場合等。學生學起來輕松易掌握,應用性比較強,也就隨之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程整合上,除了做相應的刪減外,還要打破傳統的單學科體系,構建綜合化的課程體系。如將《物理》中的力學部分、電磁部分分別整合在《工程力學》、《電工基礎》課程中,避免了教學內容的重復;將《機械制圖》與《計算機繪圖CAD》合二為一,在計算機上利用繪圖與多媒體課件進行「雙學科」同時教學,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增強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通過整合,沖破了學科體系完整性的約束,充分體現了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把理論知識、實踐技能、應用環境三者結合了起來。【回答】

孝感職業技術學校好還是應城中職校好【提問】

在嗎【提問】

稍等【回答】

孝感排名前十中專

序號 學校名稱
1 孝感市護士學校
2 孝昌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3 安陸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4 孝感生物工程學校
5 孝感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6 孝感工業學校
7 漢川市中等職業學校
8 孝感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9 安陸工業技術學校
10 雲夢縣中等職業學校【回答】

那應城中職不行嗎【提問】

應城中職教育學校採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1+1」教學模式,選擇性輔導,針對性提高,開發學員的最大潛能,最大地滿足學員的個性需求,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回答】

孝感職業技術學校注重能力的培養和獨具特色的辦學方式,高素質的畢業生,必然會受到社會的普遍青睞。展看一些畢業生給母校的來信,發現他們已有不少都成了各企事業單位的技術骨幹或進入了管理層。近期,又有部分省市的14個企事業單位先後來校提前預約畢業生。【回答】

學護理專業中考成績355女孩子哪個學校好點【提問】

在嗎【提問】

這兩個學校我覺得都可以你可以選一個。【回答】

⑶ 應城市實驗小學的學校簡介

學校精心打造育人環境。近年來,在上級主管部門的親切關懷與支持下,學校籌資700多萬元,興建了兩棟四層的教學樓和一棟六層的高標准科技樓,還投資近200萬元裝備了現代化教學設施,在全市中小學中率先建起了校園網。那雄偉壯觀的科技樓,寬敞明亮的活動室、設備優良的多功能室、功能齊全的微機室、現代裝備的演播室、先進規范的檔案室、藏書豐富的圖書室、規范有序的教學室、寬廣整潔的運動場以及古色古香的長廊、芬芳吐綠的草坪等現代化教育設施輝映成趣,使學校充滿生機與活力。
學校特別注重學生創新能力及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學校開設有管樂、民樂、書畫、舞蹈、體操、田徑等興趣小組,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也挖掘了學生的潛能,使學生的興趣特長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給學生營造個性發展的空間,給人生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是學校在新世紀確立的辦學理論,並以此來定位學校的品牌形象,指導學校的教育教學實踐與創新。近年來,學校先後承擔5項國家級課題,8項省級課題,並取得階段性成果。教師出版教科研論著10餘部,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發表論文185篇,學生在各科競賽中有48人次獲國家級獎勵。學校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扶殘助殘先進單位」,連續9次被評為「湖北省文明單位」,還被評為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實驗學校、湖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湖北省教改試點學校、湖北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學校先後榮獲集體獎97項,其中國家級15項,省級53項,地市級29項。
學校以其優美的環境、一流的水平,輝煌的成績吸引了中外友人、各級領導和學者來校參觀交流。博茨瓦拉高級教育代表團和日本友人來校參觀後,對學校的發展給予了高度評價。原國家教委副主任鄒時炎多次來校視察並題詞表示贊揚。人民教育出版社體育室主任王占春到校視察後欣然題詞:「小學教育的一面旗幟」。
目前,學校正朝著「質量創一流,特色創名校」的目標前進。

⑷ 歌頌為祖國爭光的人

3. 黍 離
風也奇,雨也奇,
風雨之中話黍離。
黍離聲聲不忍聞,
聞之含淚皆離席。

風也奇,雨也奇,
縱橫四海無強敵。
看淡人間生與死,
坦然面對槍林逼。

風也奇,雨也奇,
甘以鮮血濺胡逆。
蒼天為你唱輓歌,
大地為你致悼辭。

風也奇,雨也奇,
留下此恨恨無極。
來生親率百萬兵,
長白山下雪國恥。

風也奇,雨也奇,
神州因你而風靡。
振古鑠金百萬年,
今日風靡又一時。

⑸ 湖北應城發展怎樣,人口多少,經濟情況好不好

應城市位於湖北省中部偏東,地處江漢平原與鄂中丘陵過渡地帶,江漢平原北部,東以漳水和氵員水與雲夢縣為界,東北與安陸市毗鄰,西與天門、京山兩市接壤,南與漢川市為鄰,東西寬43公里,南北長45公里,跨東徑113° 19′至113° 45′,北緯30 °43′至31° 08′,中心城區東距武漢90公里。南及江漢漢宜公路穿境而過,漢丹、長荊鐵路橫貫東西,處在武漢、襄樊、荊州、宜昌大三角經濟區的中心,水陸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境內地形為丘陵、崗地、平原與河湖相間,海拔高程25—110米,其中大部分海拔高程為41—80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15.8℃。全市現轄5個街道辦事處、10個鎮、1個良種場417個村,3246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5.99萬戶,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總人口67萬,漢族佔99%以上,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595人。國土面積1103平方公里,耕地57.2萬畝。應城物華天寶,資源富集,素有「膏都鹽海」之稱,是一座新興的工礦城市。石膏、岩鹽、溫泉並稱「應城三寶」,名揚四海。石膏儲量達13億噸,已有400多年的開采歷史。纖維石膏儲量、品位居全國之冠,一級品纖維石膏佔全國儲量的82%以上,被譽為「亞洲纖維石膏王國」,岩鹽儲量大、品位高、埋藏淺、易開采;。岩鹽儲量280億噸,品位高,埋藏淺,易開采。湯池溫泉為全省五大高溫溫泉之一,地熱能儲量大、水溫高、水質好,常年水溫70 ℃以上,且富含鈣、鎂、鉀等20多種礦物質,適於發展旅遊、醫療、科研和特種養殖業,是旅遊度假、休閑療養勝地。應城境內地勢平坦,河湖密布,物產豐饒,亦有「魚米之鄉」美譽。應城是全國優質米生產基地、商品糧大縣(市),也是國家重點農業綜合開發區之一。
應城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古蒲騷故地,以「因地處要沖,應置城為守」而得名。自公元454年(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始置縣,門板灣、四龍河等新時器時代遺址的發掘出土,展示了應城5000多年的悠久文化歷史;在出土的大量文物中,有遠古時代的動、植物化石、象乳齒化石,新石器時代的石斧、陶輪,商代的青銅器,周代的銅鼎、銅戈以及戰國時期的銅劍、玉器等;西河古渡、宋代孔廟、玉女溫泉、義馬文峰,更是應城古老文明的歷史見證。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唐代大詩人李白留下了「神女歿幽境,湯池流大川」的佳句。李白、歐陽修等歷史文化名人,在此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劉少奇、彭德懷、賀龍、陶鑄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先後在這塊革命的熱土上印下了光輝的足跡。
建國以來,尤其是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應城撤縣建市以來,應城人民憑籍悠久的歷史文化,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堅持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動力,揚長避短,搶抓機遇,主攻特色,扎實奮斗,取得了兩個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近年來,應城市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大精神,堅持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線,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科技創新為動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發揮優勢,突出特色,保持了全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1999年和2000年,全市經濟綜合實力連續兩年位居全省「十強」縣(市),2000年,經濟效益目標考核進入全省「十強」行列。2001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8.1億元,財政收入30172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6億元。。應城工業依託豐富的礦藏資源,形成以鹽業化工、機械製造、石膏建材、食品飼料、紡織塑料五大支柱產業為主的特色工業經濟體系,建成全國最大的聯鹼生產、石膏開采加工和摩托車零部件生產基地,也是全省最大的鹽業化工和摩托車生產基地。 培植出「金鷹」摩托、「華中」系列啤酒、「白玉」面條、「義馬河」黃灘醬油、「玉蘭」膏粉、「熊貓」、「牡丹」碘鹽等一批暢銷海內外的名牌產品,建成全國最大的純鹼和摩托車零部件生產基地;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集約化水平提高,以豪豐大米、三結豆皮、白湖蓮藕、人和荸薺等為代表的特色農副產品生產規模和市場覆蓋面不斷擴大;改革開放成效顯著,招商引進勢頭強勁,三資企業、民營經濟蓬勃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份額穩步提高,發展後勁持續增強;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城市功能日益增強,城鄉一體化建設初具規模,城鄉面貌煥然一新。農業以生產糧食、棉花、油料、禽蛋、生豬、水產品為主,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和江漢平原農業綜合開發重點市之一。

⑹ 門板灣遺址的考古成果

這里,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了帶走廊的「四室一廳」
在110多萬平方米的遠古人類特大聚落群中央,雄踞著一座佔地22萬多平方米的古城。城內一處建有圍牆的400多平方米院落中,帶走廊的「四室一廳」寬敞明亮,高出地面2米多的牆壁上門窗布局合理。各室內火塘中柴薪灰燼尚存,插在牆上火種「插座」中的火種,似乎仍然燃燒著獵獵火焰……
距今5000多年前江漢先民活動的這一壯闊遺跡,展現在位於應城市西南約3公里處星光村境內的門板灣。
省考古所負責人介紹:2月新發現8米多寬的古城西門後,歷時3年半的門板灣新石器時代古城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告一段落。這是配合長(江埠)—荊(門)鐵路建設工程而發掘的。
2001年6月,該遺址在田野發掘期間就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在我國極為罕見。此前,它還被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列入「20世紀中國考古大發現」。
該遺址多項考古發現在我國考古史上居首位。
———首次發現新石器時代用於防洪的城池。根據城牆與房屋的打破關系(「打破關系」是考古學上用於判斷年代先後的專用術語),城牆與房屋為同時代建築,房屋建築時間略早於城牆,城牆直接填壓房屋。專家據此認為,門板灣古城當為有組織建設的防洪設施。
———首次發現結構完整、牆壁和門窗保存完好的原始社會房屋。在門板灣遺址被發現之前,我國從未發現過保存如此完好的同時代房屋。考古界以前發現的我國原始社會房屋中,絕大多數僅存基礎遺跡,極少數有殘存牆壁,其高度不超過0.5米,考古工作者無法直接看清房屋結構,只能從殘留的房基遺跡上推測房屋的上層構建概貌。而門板灣遺址出土的房屋,所保存的房屋建築結構較為完整,以土坯磚築成的牆壁高出地面2米多,門、窗、走廊等建築物保存完好。這是我國考古界迄今發現的建築年代最早、保存空前完好的原始社會房屋,為研究我國遠古建築史首次提供了前所未見的完整實物「標本」,具有極其重大的史學和科學研究價值。
———首次發現新石器時代院落式房屋。在一處400多平方米的建有圍牆的院落里,房屋為「四室一廳」帶走廊結構,「四室」呈「一」字形排列,各房之間有門相通。和4個房間等長的走廊與各房有門相通,「廳」位於走廊的另一邊。牆外建有形狀規整的散水,用於排除漬水。這座院落的建築技術水平之高,為同時代遺址中前所未見。
———首次發現我國迄今已知年代最早的土坯房屋建築。厚度38厘米-55厘米的土坯磚牆體,以紅黏泥為灰漿,採用我國至今沿用的條砌與側砌結合技術,形成錯縫,牢固性好。用黃白色塗料粉刷的牆體和室內居住面平整光潔,局部可見編織物鋪墊痕跡,當為遠古人類「席地而坐」之「席」,展示了江漢先民高超的建築技藝和同時代較高的生活水平。
———首次發現新石器時代房屋落地窗。在4個房間里,共有7扇窗戶,其中5扇為高1米、寬90厘米左右的落地窗。窗框底邊離地面10厘米,窗框、窗楣、窗檯和窗扇軸樞等保存完好。這是我國迄今發現的建築年代最早的窗戶。
———首次發現室內火塘。在3個房間內靠落地窗邊均有約1平方米的火塘,其周邊築有寬5厘米、高2至5厘米的圍邊,塘中有柴薪灰燼。
——首次發現新石器時代人類保存火種的「插座」。3個大房間內各有1個布滿蜂窩孔狀的鵝蛋形泥巴坨,貼在靠近火塘的牆壁上,形如「插座」,火燎煙熏痕跡明顯。由於前所未見,不知為何物,專家們認為應是先民保存火種的工具。
同時出土的彩陶紡輪、彩陶鼎足、喇叭形厚胎陶杯、高柄杯、高領罐、鴨嘴狀鼎足等大量器物及其殘片,均為屈家嶺文化早期典型器物,展示了江漢先民的聰明才智。
這次考古發現,對於研究我國遠古城池發展史,具有特別重大意義。此前,考古學界普遍認為,原始社會人類所築城池通常作為軍事據點,其首要功能是防禦外敵。因此,他們主動舍棄包括「四室一廳」院落在內的家園,在房屋密集的河邊台地上建築大壩以抵擋洪水,圍建成了一座底寬40多米、高10多米的規模宏大的城牆,所築城池的防洪功能不言而喻。這一發現,給我國考古學和歷史學界提出了新的重大研究課題。
此外,門板灣遺址還對研究我國遠古人類活動史、建築史和文明進步史等具有重大意義 。

⑺ 應城市有多少人叫陳志強

公交車上,一個小夥子一直在向電話另一頭抱怨: 「活兒是我干,受表揚的卻是組長,最後成果又成了經理的,不公平!」 掛斷電話後,他旁邊的老人微微一笑: 「小夥子,看看你的手錶,仔細看。是不是先看時針,再看分針,可運轉最多的秒針你看都不看一眼?」 生活就是這樣,當年輕人還盯著手錶思考人生時,睿智的老人早已順走了他的樂視max2

⑻ 應城市實驗初級中學的文化

結合時代特點,注入時代內容,培養時代新人,應城實中圍繞「實驗」做文章,實現「時代特色」與「實驗特色」的有機結合。「特色立校、管理興校、科研活校、質量強校」,「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健體、學會創造」。實中人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的基礎上改革,在改革的基礎上實現跨越。
秉承「立德、博學、求實、創新」的校訓,促進學校全面發展;以立德為先導、以博學為主體、以求實為基礎、以創新為目標,倡導「敬業、善導、嚴謹、創造」的校風。「立德」就是引導學生愛黨、愛祖國、愛人民、愛父母、愛鄰里、愛同學。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理想觀。「博學」即學校努力創造一種文化氛圍,讓學生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和更深的層次上獲取知識、培養技能,為學生最終成為復合型人才打下堅實的文化、思維和技能基礎。「求實」即養成說實話、辦實事的良好習慣,從小就著力培養孩子們的誠信意識。「創新」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實中人將創新意識的培養落實到教學和活動的每一個環節,從細小環節著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貫徹「外塑形象、內凝合力、求實奮進、提高質量」的十六字方針,抓硬體建設,塑校園形象;急教工所急,凝內部合力;嚴教學管理,注發展動力。以「機制改革」促動力、以年段考核激活力、以常規創新促實效、以培優補差求優質、以專題競賽促提高、以教研教改創特色;實行民主治校,培養主人公意識、構建「人本戰略」、打造「民心工程」。
「走科研興校之路,做德才兼備之師,建規范特色學校,育合格特長學生」。應城實中高舉教科研的大旗,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鍛造了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近三年來,學校有1人進入國家重點課題研究組,有32人次獲省級課題研究獎,有75人次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
硬體建設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學校要發展,硬體要先上。立足現在,放眼未來,近年來,應城實中共投資近1000萬元,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極力改善辦學條件。
老師們在這里辛勤的耕耘,他們用不懈的努力,抒寫著生命的華章;學生們在這里自由的翱翔,他們用渴求的目光詮釋著對未來的嚮往!
應城實中堅持人才的高起點,以「名師名校」為發展戰略,將「名師工程」做為學校發展的「希望工程」。促進教師由「教書匠」向「教育家」跨越。以名師興名校,帆舉船行;以名校鑄名師,船進帆揚。
--「鑄師魂,揚師德」。實中人深知,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整體的提高才是最終的目標。以人為本,以德垂範。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鑄造師魂,在形式多樣的交流中傳揚師德,師德報告專題片,為教師樹學習楷模;敬業教師報告會,為教師立身邊典型;德育工作成就展,為教師塑行業形象。
--「走出去,請進來」。社會高速發展、教育日新月異,知識結構和業務素質提高勢在必行。學校鼓勵教師勇立潮頭、到中流擊水,為此,學校廣辟途徑,精心組織教師培訓學習和交流。讓教師走出去,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骨幹培訓,參加各級各類的科研骨幹培訓,鼓勵教師與外地縣市友好學校交流,參加湖北省重點初中十校聯誼活動;派教師赴周邊縣市學校觀摩展示課。把專家請進來,作教學教研指導、舉辦學術報告會,為教師充電。
--「顯身手,做專家」。實中人深知,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必須有一隻富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教師隊伍。因此,學校舉辦各式各類教學競賽和教研活動。新教師匯報課,多媒體展示課、新《標准》探討課,紅紅火火。五項全能競賽,各科教師盡情顯身手;多種特長展示,新老同行竭力競風流。新拜老,教壇新秀科研領域譜新曲;老帶新,老驥伏櫪課堂改革闖新路。不做「教書匠」,要做「教育家」,立足課堂抓教研,立足科研促教改,立足教改促發展,實中人闖出了一條教師業務能力全面提高的新路。
教書育人,是教師們最神聖的事業,實中人以「創新、科學、實效」作為育人的總方針,勇立改革的潮頭,構建「一主兩翼」的育人網路,突出學校這一育人主陣地,協調家庭這一育人軟環境,打造社會這一育人大舞台,努力探索新形勢下人才培養的新途徑。
開放課,人人參與創造展天賦;實驗課,各個動手科海任遨遊;活動課,師生協作全面提素質;藝術課,多維發展努力出特色。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素質教育向課外延伸是實中人堅持的基本方針。
--活動育人。每周一的升國旗儀式,激發了孩子們的愛國熱情;敬老院的獻愛心活動,培養了孩子們敬老愛老的良好品質;庄嚴肅穆的鄂中革命烈士紀念館,讓革命傳統代代相傳;手拉手活動基地,使孩子們養成了幫助他人的習慣;幹警們深入淺出的法制講座,掀起了人人爭做守法小公民的熱潮;勞動基地,培養了孩子們吃苦耐勞的優良品德;社會實踐基地,孩子們憧憬著工業文明的嶄新遠景;文藝匯演,鍛煉了孩子們多方面的才能。
--環境育人。無論你何時走進湖北省應城市實驗初中的校園,你都會覺得彷彿在花園里漫步:花兒在陽光下盡情吐露著芬芳,小樹在微風里伸展著它翠綠的枝條,綠茵茵的運動場上,時時活躍著孩子們的身影;高大巍峨的教學樓記錄了學生們進取的腳步;窗明幾凈的教室見證了同學們成長的歷程;藏書頗豐的圖書室,讓學生在科學的殿堂里盡情遨遊;設備一流的微機室,讓學生領略到知識就是生產力;一面面會說話的牆壁,默默的影響著學生的言行,陶冶著學生的情操;每天定時開播的校園廣播,是撒向學生心靈的陽光……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這里,學生臉上的笑容永遠是那麼燦爛,那麼純真,那麼樂觀。這里沒有塵世的喧囂,有的只是對知識的追求。優美的育人環境、良好的育人氛圍必然使這里的素質教育結出累累碩果。僅去年一年,應城市實驗初中學生就在各級各類報刊雜志上發表文章86篇,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獎近百人次;2008年中考再創佳績:上重點高中213人,遙遙領先於全市同類學校。
東風競放花千樹,桃李芬芳滿園春,充滿朝氣的應城市實驗中學吮汲著千年荊楚文化的精髓,正沐浴著新世紀的朝陽,乘著教育改革的長風,不斷開拓創新,昂首闊步走向光輝燦爛的明天!

閱讀全文

與應城張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