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精神病殘疾證怎麼辦理,需要什麼條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管理辦法》第九條規定,殘疾人證的發放流程如下:
申請:第一次申辦殘疾人證的申請人(或法定監護人)和第一代殘疾人證換領第二代殘疾人證的申請人(或法定監護人),均需持申請人身份證、戶口本和二寸免冠照片六張向戶口所在地縣級殘聯提出辦證申請。
受理:縣級殘聯(業務員)接到辦證申請人提交的相關手續後,由辦證人員對申請人、照片、身份證、戶口本塊進行核對(通過資料庫管理軟體提取公安部居民身份證信息)。將申請表中相關信息錄入殘疾人人口基礎資料庫,對於填寫虛假信息者不予受理。
評定:縣級殘聯對於殘疾特徵明顯的申請人,依照殘疾標准,易於認定殘疾類別、等級者,可直接填寫評定表,並在評定表中明確記錄殘疾特徵和直觀評價,但必須經過包括理事長在內的3人聯合評定、簽字。
政審:縣級殘聯理事長(初審員)根據申請人的相關材料和醫院或專門醫療機構作出的殘疾評定結果進行初審。對於信息虛假或經醫療機構作出的殘疾評定結果不符合殘疾標准者,予以退回。
辦理條件:具有中國常住戶口,符合國家務院制定的《中國實用殘疾人評定標准》的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智力殘疾、肢體殘疾和精神殘疾的人員。
(1)精神病證書擴展閱讀:
殘疾證辦理的條件
具有辦證當地常住戶口,符合國家務院制定的《中國實用殘疾人評定標准》的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智力殘疾、肢體殘疾和精神殘疾的人員。
具體評定標准詳見《中國殘疾人實用評定標准》
1、所需材料:
經定點醫院評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申請表》(一式兩份);
本人戶口本、身份證原件及A4復印件一份(戶口簿應復印戶口本首頁及本人頁);
本人二寸免冠近期彩照三張(16周歲以下未成年人、精神及智力殘疾人需要二寸免冠近期彩照5張;戶口簿還需復印監護人戶口頁)。
2、申請流程:
①申請人向戶籍所在地鄉鎮社區提出書面申請
②到指定醫院機構進行殘疾評定
③鄉鎮社區初審完書面申請後,會連同殘疾評定結果交與縣殘聯審核,經市殘聯審批後,符合要求的申請人會按照規定領到殘疾人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管理辦法》
㈡ 怎麼取得精神病證書
應該是指殘疾證吧?具體要看什麼用途。如果是用來證明有精神疾病,享版受一些政策的話,殘疾證就權夠了。一般是街道開申請,然後到醫院找相關人員鑒定等級(一般是醫生,但需要有病歷證明在這個醫院看了很久,否則醫生會要求你多看幾次,比如看夠3個月,才會給你出證明),拿到醫院的證明後,再回去街道,或者找殘聯,辦理殘疾證。估計300塊可以了。
如果是用於打官司的,或者說要辦理病休、病退、復工等的,可能需要做精神疾病司法鑒定,或者做勞動能力鑒定。這個一般是由司法精神疾病完成,醫生不能做這個東西。估計要2000.
另外,有一些打擦邊球的做法。比如,有精神疾病休學了,回去上學的時候,學校要求要有醫生的證明可以上學。其實學校就是要個保險,說你恢復了,以後出事了(比如打傷同學)那學校覺得自己可以免責或者責任少一些——事實上不是這樣,出了事那就法庭上見,學校這種做法沒有法律依據的。有些人只是拿了個疾病診斷證明就可以上學了(上面有療效:痊癒),有些人學校就是不幹,要求有復學證明。後者就需要走司法鑒定的程序,繁瑣很多。所以看人,要是跟學校溝通好,就能簡單一點,輕松一點。
㈢ 精神病鑒定證書多久可以判下來
精神病司法鑒定的程序
1.中心在一般受理後的15個工作日內完成鑒定工作,並出具完整、規內范的鑒定報容告。
2.中心在實施鑒定前,鑒定人應預先閱卷,了解案情,作必要的核實。對疾病的診斷要明確,有科學依據,對各種法定能力的評定和因果關系的評定要准確。
3.精神病司法鑒定工作由辦公室主任或中心指定的人員主持,參加司法鑒定的人員不少於三人(其中鑒定人不少於二人)。
4.在作出精神病司法鑒定結論後,參加鑒定的精神病司法鑒定人應當簽署鑒定意見,如有不同意見時應記錄在案。
5.精神病司法鑒定結論以《鑒定書證審查意見書》的形式作出;經鑒定人簽字並加蓋本中心公章後生效。
6.精神病司法鑒定工作應當在法定期限內完成,並將《鑒定書證審查意見書》送達委託機關或鑒定申請單位。
對該鑒定有異議的,可以由當事人在被告知的時候直接提出重新鑒定的要求。或者在開庭前要求重新鑒定。但為了提高司法效率,最好提前提申請。
㈣ 精神問題可以辦哪些證
精神問題可以辦殘疾證。
1、精神殘疾的定義
精神殘疾是指精神病人患病持續一年以上未痊癒,同時導致其對家庭、社會應盡職能出現一定程度的障礙。
精神殘疾可由以下精神疾病引起:
(1)精神分裂症;
(2)情感性、反應性精神障礙;
(3)腦器質性與軀體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礙;
(4)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的精神障礙;
(5)兒童少年期精神障礙;
(6)其他精神障礙。
2、精神殘疾的分級
對於患有上述精神疾病持續一年以上未痊癒,應用「精神殘疾分級的操作性評估標准」評定精神殘疾的等級;
(1)重度(一級):五項評分中有三項或多於三項評為2分;
(2)中度(二級):五項評分中有一項或兩項評為2分;
(3)輕度(三級):五項評分中有兩項或多於兩項評為1分。
列表如下:
社會功能
評定項目 正常或有輕度異常 確有功能缺陷 嚴重功能缺陷
個人生活自理能力 0分 1分 2分
家庭生活職能表現 0 1 2
對家人的關心與責任心 0 1 2
職業勞動能力 0 1 2
社交活動能力 0 1 2
㈤ 有沒有 精神病 證件
這個。。。好像沒有吧 我老是見有些人的脖子里 還有手心裡都有洗不掉的 號碼姓名住址之類的 。。也許這就是 證件吧!!!
㈥ 中國有精神病證書嗎
有啊,其實我想得神經病,神經病有很多優惠,到了企業單位,只要你有那個證書,連領導都怕你三分,原因,你懂的。
㈦ 怎麼辦理《精神病證》
不是精神病證,而是殘疾證。具體辦理方法如下: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管理辦法》第六條規定,核發殘疾人證程序。
1、申請
第一次申辦殘疾人證的申請人(或法定監護人)和第一代殘疾人證換領第二代殘疾人證的申請人(或法定監護人),均需持申請人身份證、戶口本和二寸免冠照片六張向戶口所在地縣級殘聯提出辦證申請,填寫申請表、評定表一式三份,如實填寫相關信息。
2、受理
縣級殘聯接到辦證申請人提交的相關手續後,由辦證人員對申請人、照片、身份證、戶口本進行核對,並將申請表中相關信息錄入殘疾人人口基礎資料庫。對於填寫虛假信息者不予受理。
3、殘疾評定
第一次申辦殘疾人證的申請人和第一代殘疾人證換領第二代殘疾人證的申請人,縣級殘聯對於殘疾特徵明顯,依照殘疾標准,易於認定殘疾類別、等級者,可直接填寫評定表,並在評定表中明確記錄殘疾特徵和直觀評價,但必須經過包括理事長在內的3人聯合評定、簽字;其他難以直接認定殘疾類別、等級者,必須經縣級殘聯指定的縣級(含縣級)以上醫院或專門醫療機構評定,由縣級殘聯指定的縣級(含縣級)以上醫院或專門醫療機構填寫評定表,要有明確的殘疾評定結果。
4、初審、填發
縣級殘聯根據申請人的相關材料和縣級殘聯指定的縣級(含縣級)以上醫院或專門醫療機構作出的殘疾評定結果進行初審,並將評定表相關信息錄入殘疾人人口基礎資料庫。對於信息虛假或縣級殘聯指定的縣級(含縣級)以上醫院或專門醫療機構作出的殘疾評定結果不符合殘疾標准者,予以退回。
對於殘疾特徵明顯,依照殘疾標准易於認定殘疾類別、等級,縣級殘聯直接填寫評定表者和縣級殘聯指定的縣級(含縣級)以上醫院或專門醫療機構作出的殘疾評定結果符合殘疾標准者,按照殘疾評定結果填寫列印殘疾人證相關信息,連同申請表、評定表等材料一式三份報市級殘聯審核批准。縣級殘聯理事長要在殘疾人證填發人處簽字,在填發機關欄加蓋填發機關公章。
5、審核、批准、備案
市級殘聯根據殘疾標准和殘疾人證管理辦法,對申請人辦證申請、縣級殘聯的受理程序、殘疾評定結果、縣級殘聯的初審意見進行審核。對於不符合殘疾標准、縣級殘聯初審意見錯誤或不明確及其他不符合規定者,予以退回,不予批准。
對於符合殘疾標准、縣級殘聯受理、初審意見正確並符合程序規定者,予以批准。在批准機關欄內加蓋公章,在持證人像上加蓋鋼印,並留存一份申請表、評定表等相關檔案資料。
6、發放、備案
縣級殘聯發放市級殘聯審核批準的殘疾人證,並留存一份申請表、評定表等相關檔案資料。
7、領取、保存
申請人到縣級殘聯領取經審核批準的殘疾人證,本人保存一份申請表、評定表等相關檔案資料。
(7)精神病證書擴展閱讀
1、精神殘疾是指精神病人患病持續一年以上未痊癒,同時導致其對家庭、社會應盡職能出現一定程度的障礙。精神殘疾可由以下精神疾病引起:
(1)精神分裂症;
(2)情感性、反應性精神障礙;
(3)腦器質性與軀體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礙;
(4)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的精神障礙;
(5)兒童少年期精神障礙;
(6)其他精神障礙。
2、精神殘疾的分級:對於患有精神疾病持續一年以上未痊癒,應用「精神殘疾分級的操作性評估標准」評定精神殘疾的等級;
(1)重度(一級):五項評分中有三項或多於三項評為2分;
(2)中度(二級):五項評分中有一項或兩項評為2分;
(3)輕度(三級):五項評分中有兩項或多於兩項評為1分。
㈧ 如何考取神經病證書
如何考取神經病證書,認為這個學科沒有,大家在一起互相交流,其中一個人說話不靠譜,辦事不沾邊,是別人說神經病,是公眾給神經病證書,所以如何考取神經病證書,沒有這個證書的。
㈨ 怎樣開具精神病證明
需要去精神病司法鑒定中心進行鑒定,在鑒定結果出來之後,如果是精神病,就會開據相關證明。
根據《民法通則》意見第7條當事人是否患有精神病,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司法精神病學鑒定或者參照醫院的診斷、鑒定確認。在不具備診斷、鑒定條件的情況下,也可以參照群眾公認的當事人的精神狀態認定,但應以利害關系人沒有異議的為限。
1、案件的精神病司法鑒定,由相應的辦案機關委託執行。當事人、代理人、辨護人、訴訟代理人提出鑒定要求的,應當向辦案機關提出申請,由辦案機關決定並委託鑒訂。
2、委託或申請精神病司法鑒定的,應當准備病人之前的病歷以及疾病控制機構開出的疾病證明,到鑒定中心備案,辦公室簽發《司法鑒定委託材料受領單》。並按鑒定中心安排時間通知當事人前來鑒定。
3、正規司法鑒定中心不受理由個人提出的鑒定申請。
4、精神病司法鑒定結論以《鑒證書證審查意見書》的形式作出;經鑒定人簽字並加蓋鑒定中心公章生效。
(9)精神病證書擴展閱讀:
如果精神病患者的傷害行為構成犯罪,則需視情況而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定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依然要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如果兩種責任同時存在,則刑事責任的承擔,並不能消除民事責任。也就是說,如果精神病患者對他人造成傷害並構成犯罪,除其個人可能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外,其監護人也需承擔民事部分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