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時隔15年再測珠峰,此次的測量成果有何用處
時隔15年,我國又一次測量珠峰的高度,這一次測量成果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研究地殼運動,同時也可以深度了解當前的珠峰環境,以及監測我們的科學技術,我會從以下幾點做詳細解答。
一、這個新聞事件是怎麼回事?
還記得我們經常提到珠峰的高度,我們都會說8848米這個高度其實是在2005年的時候測量的,現在已經時隔了15年,珠峰的高度也在一直發生變化。記得在2005年的時候,珠峰的高度是8844.43米。當時科學家們預測,中方會以大約每年4.4毫米的速度繼續生長,生長的原因是因為B超的運動導致的作風高度變化,同時也會因為珠峰的一些自然環境問題,在珠峰上面的砂石也會影響到珠峰的高度,比如因為一些自然環境的山體滑坡和泥石流,就會導致珠峰的高度降低一些。目前來說,新的珠峰高度測量已經正式啟動,並且在數據收集階段,相信馬上就會出現最新的結果,讓我們拭目以待。
❷ 測繪工程管理與法規中,我國絕密、機密、秘密等級的測繪成果包括哪些
這個要查閱測繪領域的國家秘密事項范圍目錄,網路可查,也可以到保密局申請查閱
❸ 我國取得了哪些重大科研成果
自建國後,20世紀至70年代,中國先後掌握了「兩彈一星」技術;1973年,水稻專家袁隆平培育出了「秈型雜交水稻」,該水稻畝產比普通水稻增產20%以上,被稱為「東方魔稻」。袁隆平因此獲得了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1986年3月,在四位老科學家的建議下,時任中顧委主任鄧小平作出批示,要求「找些專家和有關負責同志討論,提出意見,以憑決策」。「863計劃」就因上述時間而得名。半年後,《863計劃綱要》形成,選擇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激光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新材料和海洋高技術八個領域列為中國發展高技術的重點。1995年5月,中共中央,中國國務院作出《關於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正式提出科教興國戰略。
(3)我國測量成果擴展閱讀:
中國政府為了獎勵在科技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推動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設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其中規格最高的獎項當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評審一次,每次選出不超過兩名科技成就卓著、社會貢獻巨大的公民,由國家主席親自簽署並頒發榮譽證書和高額獎金。每位獲獎者的獎金總額均為人民幣500萬元,其中50萬元直接授予個人,另外450萬元作為科學研究經費由獲獎人全權管理具體用途。
國家自然科學獎是授予在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等基礎研究和信息、材料、工程技術等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徵和規律、做出重大科學發現的中國公民的獎項,同時國家自然科學獎不授予組織。國家自然科學獎設一、二等兩個獎勵等級。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是自然科學領域的國家最高獎。
國家技術發明獎是授予在產品、工藝、材料及其系統等重大技術發明的中國公民,同時國家技術發明獎不授予組織。國家技術發明獎設一、二等兩個獎勵等級。國家技術發明獎表彰的是當年中國國民經濟中新的、先進的、效益好的新技術。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
❹ 我國取得了哪些重大科研成果
製造超級計算機、人工合成蛋白質、成功研製激光器、載人航天技術、袁隆平培育出了「秈型雜交水稻」等
1、超級計算機
神威藍光,中國以國產微處理器為基礎製造出本國第一台超級計算機。這台名為「神威藍光」的計算機2012年9月16日安裝在山東省的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
神威系統每秒能進行約1千萬億次運算,很可能排在世界最快的20台計算機之列。更為重要的是,該系統採用的8700片神威1600微處理器是由本國的一家計算機研究所設計、在上海製造的。
2、人工合成蛋白質
從1958年開始,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和北京大學化學系三個單位聯合,在前人對胰島素結構和肽鏈合成方法研究的基礎上,開始探索用化學方法合成胰島素。
在1965年9月17日完成了結晶牛胰島素的全合成。經過嚴格鑒定,它的結構、生物活力、物理化學性質、結晶形狀都和天然的牛胰島素完全一樣。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的蛋白質。
3、激光器
在激光技術方面從1961年中國第一台激光器宣布研製成功,上世紀80年代華中科技大學建成了中國第一個激光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90年代初建立了第一個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國科學家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研究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和激光技術,經過20多年努力,使中國成為當今世界上唯一掌握深紫外全固態激光技術的國家。
4、載人航天技術
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成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國訪客。
「神舟五號」21小時23分鍾的太空行程,標志著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5、秈型雜交水稻
1973年,水稻專家袁隆平培育出了「秈型雜交水稻」,該水稻畝產比普通水稻增產20%以上,被稱為「東方魔稻」。袁隆平因此獲得了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❺ 我國近代測繪事業有哪些成就
我國近代測繪事業的成就還是比較強大的,相對於之前來說有很大的進步。
❻ 康熙時期我國地圖測繪技術以及成果
根據材料二的關鍵信息概述康熙時期我國地圖測繪技術、成果的新發展:「使用西方經緯度制圖法」、「完成了全國性測繪」、「對西藏及蒙古極西地方繪制較詳」。康熙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中央集權強化、統治者的重視、西學東漸等因素使得全國性地圖測繪得以完成。
❼ 如何准確快速分析測量成果
要對壓力有正確的認識 自然狀態下,人們一般會面臨兩種屬性的壓力。 一種是我們的身體回所能感受到答的、客觀存在並且往往可通過一定的方式測量到的物理壓力,例如大氣的壓力、心臟的壓力等,這些壓力往往和生命系統密切相關。 另外一種就是和意志
❽ 測量結果與測量成果有什麼區別
測量結果是你測出來的數據 (沒有經過驗證) 測量成果 是你測出來的數據 根據要求轉換成規定的格式(經過驗證無誤的) 做成標准格式 簽上你的公司 和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