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電力行業技術能手榮譽證書有什麼用
為充分發揮技術技能人才在生產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引導、鼓勵廣大電力職工立足本職,鑽研技術,崗位成才,按照電力行業技術能手評選辦法的有關規定,由各發電集團公司、網省電力公司、水電建設等有關單位推薦,全國電力行業技術能手評審委員會會議評審通過,經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批准,授予劉海等166名同志2010年度全國電力行業技術能手稱號(名單見附件),並頒發榮譽證書和獎牌。
『貳』 劉東的成果與獲獎
作為負責人完成教育部2007年度新世紀優秀人才資助基金,完成分布式自愈並行演算法研究。
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項目批准號:90612018)網格計算「大規模電力系統示範應用」,負責其中的網格計算在配電網中的應用子課題,完成配電網在網格計算環境下的優化運行模型。
作為負責人完成國家電網公司2010年度科技項目,大規模復雜智能配電系統建模與信息融合關鍵技術研究,完成計及分布式電源、微網、儲能裝置、電動汽車充電站等接入,並綜合考慮需求響應、雙向互動等因素的大規模復雜智能配電系統的體系及建模方法以及智能配電系統的統一數據採集、信息安全、數據融合、海量信息處理及系統應用集成技術。
作為負責人完成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2007年度聯盟計劃「分布式FA技術研究」,已經實現了相關的饋線自動化FA軟體,並在上海世博園區智能配電網以及上海市小陸家嘴地區等配電網進行了現場試驗並投入運行。
作為技術負責人完成了國家計委立項的,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項目,「DF9000配電自動化及配電管理系統」,項目總投資1.3億(其中國家縱向經費1300多萬,其餘為企業自籌),2002年10月已被國家計委授牌,2004年正式通過驗收。該項目的通信、軟體與硬體技術可以作為本項目的技術背景以及支撐技術。
在配電網自動化以及電力系統的規劃、設計、研發積累了豐富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參與了上海、天津、武漢、蘭州、銀川、貴陽、佛山、大連、中山、鎮江等全國50多個城市的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工程設計、工程實施與驗收工作。
2010年,城市電網電災防治關鍵技術與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6
2008年,電力安全保障技術,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4
2008年,實用型配電自動化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獲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6
2007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2008年,上海交通大學晨星學者SMC優秀青年教師獎
2011年,電力系統自動化課程,獲上海市精品課程,課程負責人
『叄』 全國電力職工技術成果獎申報平台怎麼填不了
樓主成功了么?現在連網站都進不去了
『肆』 求一篇煤礦十大傑出青年事跡材料
我在煤礦擔任生產副礦長職務,我被單位推薦為今年的十大傑出青年,但是需要一篇3000左右字的事跡材料,那位朋友能幫幫我啊。謝謝!
『伍』 供電職工技術創新成果,謝謝
我也收到了兩封信函,蓋的章是:
「中國社會經濟優秀論文評選辦公室」和「全國電力科技創新成果評審委員會」兩個單位,發文和組織單位是中國社會經濟調查研究中心西南中心,感覺盈利的氛圍太濃了!當時我的文章參加了雜志社舉行的徵文比賽,主辦機構都是免費寄送獲獎證書和獎品,不像這家機構,收費是先決條件。
大家明鑒!
『陸』 全國電力職工技術成果獎 什麼級別
很高興告訴你!
這些評獎專家只有在評獎時給點勞務費,回到單位沒有待遇。
為你解除疑惑是我的快樂!
『柒』 劉文華的學術成果
1.參與三台並聯運行300KVA柴油發電機組最優轉速、電壓及負載均分控制系統的設計、製造與現場調試工作,本項研究成果於1992年獲國家發明四等獎。
2.獨立負責完成四台並聯運行1000KVA柴油發電機組最優轉速、電壓及負載均分控制系統的設計、製造與現場調試工作。
3.獨立完成了元寶山發電廠300MW發電機組爐保護與點火系統的計算機控制改造工作。
4.獨立完成了可任意多台並聯運行均分負載電流的48V/30A與48V/50A高功率因數通信開關電源模塊的研製,並負責完成了智能模塊化高頻變換通信電源系統的研製;獨立完成了採用380V 交流電壓輸入的可任意多台並聯運行均分負載電流的250V/10A電力操作開關電源模塊的研製,並負責完成了智能模塊化高頻變換電力操作電源系統的研製。
5.作為總技術負責人,完成了採用1200V/300A GTO元件的300KVA新型靜止無功發生器(STATCOM)的研究、設計、製造、現場調試與試運行工作,該工作於1996年11月被電力部科技司主持召開的專家評議會評議為:「該項目按合同進度要求,完成了?300KvarASVG工業性中間試驗裝置。…主要技術指標達到了設計要求。…該裝置是國內第一台基於GTO的、數百千乏以上規模的先進靜止無功發生器,填補了國內空白。…標志著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水平已進入國際先進行列。….」該項成果1997年獲華中網局科技進步一等獎及電力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7.作為總技術負責人,完成了採用4500V/4000A GTO的20MVA STATCOM 的研究、設計、製造、現場安裝、現場並網運行調試、負載試驗、性能測試及現場試運行工作。該裝置於1999年3月30日在河南洛陽朝陽變電站投入並網試運行,2000年6月27日通過了國家電力公司科技司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本人為第3完成人。該項成果作為清華大學唯一一項成果被評為2000年全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之一。
9.作為負責人,完成了基於IGBT三電平逆變器的100KVA配電網(D-STATCOM)新型靜止無功發生器的研製。
10.作為負責人,完成了配電變壓器電能質量監測及動態無功補償裝置的研製。
11。作為負責人,完成了基於IGCT中點箝位三電平電壓型逆變器的6kV/1800kVA高壓變頻調速器的研製。
『捌』 丁曉群的主要成果及獲獎情況
近年來的主要研究成果:
1、電壓無功優化運行自動控制,用先進的優化方法和控制技術實現對電網中電壓無功的自動控制,起到提高電壓水平、降低網損、提升電能質量的作用。
該研究成果已分別在全國18個省的省級、地區電網180多家電力用戶中獲得推廣應用。
取得國家發明專利兩項;
獲得軟體著作權3項;
2001年中國電力科學技術三等獎;
2004年國家電網公司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04年山東省科學技術三等獎;
2005年福建省電力公司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
2004年福建省電力公司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2004年山東省電力公司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10年河南省電力公司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電力設備故障診斷,運用人工智慧理論及技術探求了電力設備新的特性量的選取、故障類型與故障部位的診斷。
3、電能質量,主要是對電力變壓器在線經濟運行,電網線損綜合計算與分析,無功補償設備的優化配置、動態無功優化、諧波的分析與治理等課題的研究。
南京河海電力軟體有限公司的產品與服務已經遍及全國180多個省、地、縣電網。
『玖』 誰能獲國家教學成果獎
入圍的數學類項目
1數學專業本科生課程體系建設,北京大學王長平(數學學院副院長、傑青、長江)、張繼平(數學學院院長、傑青、長江)
2概率統計課程體系的發展變革,北京大學何書元(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統計學教學指導分委會主任)、耿直(統計所所長,傑青)
3 工科基礎數學課程引入建模思想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北京交通大學李琦、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李尚志
4數學建模思想融入基礎課教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李尚志(理學院院長,名師,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副主任)、鄭志明(副校長,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數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會副主任)
5構建科學教育公共課新模式,推進文化素質教育「科學與人文雙翼齊飛」, 南開大學顧沛(名師,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數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會副主任)、張偉剛(教務處副處長)
6全面提升大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機制研究與實踐,天津大學熊洪允,天津理工大學於義良
7泛函分析課程改革和建設的研究與實踐,內蒙古大學孫炯(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劉德
8改革大學數學課程內容與體系,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東北大學宋叔尼、孫艷蕊
9高等數學課程建設和改革的研究與實踐,遼寧工業大學佟紹成、王濤
10省精品課程線性代數教學資源建設、遼寧科技大學李大衛、劉洪
11大學數學課程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沈陽農業大學惠淑榮、張闞
12建設實踐類數學課程群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東北電力大學張傑、周碩
13科學組織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探索創新人才培養與數學教學改革新模式,復旦大學李大潛(院士,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葉其孝
14金融數學課程體系、教材建設及人才培養,同濟大學姜禮尚、徐承龍
15經濟數學教學成果與教材建設,南京財經大學張從軍、時洪波
16數學集中實踐性教學及課外數學創新活動對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作用,南京郵電大學孔告化、邱中華
17依託質量工程建設提高工科大學生數學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合肥工業大學朱士信(數學系主任,名師)、唐爍(數學系副主任)
18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南昌大學朱傳喜(理學院院長,名師,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徐義紅
19公共數學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華東交通大學劉二根、徐保根
20金融數學高級人才培養體系的創建與實踐,山東大學彭實戈(院士),陳增敬
21《數學物理方法》多元化雙主型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魯東大學李清山、徐秀瑋
22發揮學科建設優勢 優化數學專業培養模式,曲阜師范大學劉立山、尹傳存
23高職高專工科數學教學改革與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王秀梅、秦體恆
24隨機分析及其應用在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中的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華中科技大學黃志遠(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隨機研究中心主任)、萬建平
25經濟數學課程體系革新與立體化教材建設,武漢理工大學吳傳生(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王衛華
26大學數學立體化教育資源與集成系統的研究和實踐,華南理工大學郝志峰(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廖芹
27數學建模方法與高等數學課程融合的探索與實踐,海南大學李志林、歐宜貴
28西部高校數學教師創新能力的培養,四川大學劉應明(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王寶富
29依託學科優勢,立足特色創新,工科院校數學與應用數學特色專業建設與實踐,成都理工大郭科、周仲禮
30圍繞統計學省級重點專業建設,探索統計人才培養新模式,雲南財經大學石磊、王力賓
31培養大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和創新素質的綜合改革與實踐,重慶大學楊虎、劉瓊蓀
32構建西部教學團隊,深化數學教育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積極服務基礎教育,西南大學宋乃慶、陝西師范大學朱德全
33《高等代數》教學改革與實踐(教材),西北師范大學劉仲奎、楊永保
34加強《數值分析》課程建設及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新疆大學阿布都熱西提、帕力旦
35少數民族高等數學課程知識體系的改革研究與實踐,塔里木大學周保平、吐爾洪江
36《數值分析》系列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河北理工大學劉春鳳、何亞麗
37優化隨機數學系列課程內容體系,培養多層次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西北工業大學田錚、肖華勇
38創新大學數學教育,全面提高數學教學質量,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劉三陽(理學院院長兼數學系主任,名師,跨世紀人才,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全國人大代表)、王金金(理學院黨委書記)
39依託數學建模創新實踐基地,構建特色鮮明的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實踐平台,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吳孟達、吳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