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化學取得的豐碩成果

化學取得的豐碩成果

發布時間:2021-08-06 13:44:46

㈠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所取得的豐碩成果,是與實驗的重要作用分不開的.結合所示實驗裝置圖

(1)由圖示可知標號儀器①是燒杯;
(2)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時,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了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高錳酸鉀

加熱

㈡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所取得的豐碩成果,是與實驗的重要作用分不開的.請根據下列要求回答

(1)A、實驗中用剩的葯品應放入指定的容器中,不能放回原試劑瓶,以防污染原葯品;B、葯品不能用手摸或用嘴嘗;C、為了防止液體腐蝕標簽,傾倒試液時,標簽向著手心;D、為了安全,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試管口不能朝著有人的方向;E、為了防止冷凝水迴流,給試管中固體加熱時,試管口略向下傾斜.所以以上認識和做法中不合理的是ABC;
(2)直接加熱的儀器是燃燒匙和試管,燒杯需要墊石棉網加熱,集氣瓶和量筒不能加熱;①具有能溶解固體、配置溶液、加熱較多試劑的儀器是燒杯; ②用E(量筒)量液時,量筒必須放平,視線要與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再讀出液體的體積,仰視或俯視都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1)A、B、C;(2)C、G;①B;②凹液面最低處.

㈢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所取得的豐碩成果

歷史起源
概述
化學的歷史淵源非常古老,可以說從人類學會使用火,就開始了最早的化學實踐活動。我們的祖先鑽木取火、利用火烘烤食物、寒夜取暖、驅趕猛獸,充分利用燃燒時的發光發熱現象。當時這只是一種經驗的積累。化學知識的形成、化學的發展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道路。它伴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而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而它的發展,又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歷史的前進。化學的發展,主要經歷以下幾個時期:
萌芽時期
從遠古到公元前1500年,人類學會在熊熊的烈火中由黏土製出陶器、由礦石燒出金屬,學會從穀物釀造出酒、給絲麻等織物染上顏色,這些都是在實踐經驗的直接啟發下經過長期摸索而來的最早的化學工藝,但還沒有形成化學知識,只是化學的萌芽時期。古時候,原始人類為了他們的生存,在與自然界的種種災難進行抗爭中,發現和利用了火。原始人類從用火之時開始,由野蠻進入文明,同時也就開始了用化學方法認識和改造天然物質。燃燒就是一種化學現象。(火的發現和利用,改善了人類生存的條件,並使人類變得聰明而強大。)掌握了火以後,人類開始食用熟食;繼而人類又陸續發現了一些物質的變化,如發現在翠綠色的孔雀石等銅礦石上面燃燒炭火,會有紅色的銅生成。在中國,春秋戰國由青銅社會開始轉型,鐵器牛耕引發的社會變革推動了化學的發展。[1]
這樣,人類在逐步了解和利用這些物質的變化的過程中,製得了對人類具有使用價值的產品。人類逐步學會了制陶、冶煉;以後又懂得了釀造、染色等等。這些由天然物質加工改造而成的製品,成為古代文明的標志。在這些生產實踐的基礎上,萌發了古代化學知識。
丹葯時期
約從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化學被煉丹術、煉金術所控制。為求得長生不老的仙丹或象徵富貴的黃金,煉丹家和煉金術士們開始了最早的化學實驗,而後記載、總結煉丹術的書籍也相繼出現。雖然煉丹家、煉金術士們都以失敗而告終,但他們在煉制長生不老葯的過程中,在探索「點石成金」的方法中實現了物質間用人工方法進行的相互轉變,積累了許多物質發生化學變化的條件和現象,為化學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當時出現的「化學」一詞,其含義便是「煉金術」。但隨著煉丹術、煉金術的衰落,人們更多地看到它荒唐的一面,實際上,化學方法轉而在醫葯和冶金方面得到正當發揮,中、外葯物學和冶金學的發展為化學成為一門科學准備了豐富的素材。與此同時,進一步分類研究了各種物質的性質,特別是相互反應的性能。這些都為近代化學的產生奠定了基礎,許多器具和方法經過改進後,仍然在今天的化學實驗中沿用。煉丹家在實驗過程中發明了火葯,發現了若干元素,製成了某些合金,還制出和提純了許多化合物,這些成果我們至今仍在利用。
燃素時期
這個時期從1650年到1775年,是近代化學的孕育時期。隨著冶金工業和實驗室經驗的積累,人們總結感性知識,進行化學變化的理論研究,使化學成為自然科學的一個分支。這一階段開始的標志是英國化學家波義耳為化學元素指明科學的概念。繼之,化學又借燃素說從煉金術中解放出來。燃素說認為可燃物能夠燃燒是因為它含有燃素,燃燒過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過程,盡管這個理論是錯誤的,但它把大量的化學事實統一在一個概念之下,解釋了許多化學現象。在燃素說流行的一百多年間,化學家為解釋各種現象,做了大量的實驗,發現多種氣體的存在,積累了更多關於物質轉化的新知識。特別是燃素說,認為化學反應是一種物質轉移到另一種物質的過程,化學反應中物質守恆,這些觀點奠定了近代化學思維的基礎。這一時期,不僅從科學實踐上,還從思想上為近代化學的發展做了准備,這一時期成為近代化學的孕育時期。16世紀開始,歐洲工業生產蓬勃興起,推動了醫葯化學和冶金化學的創立和發展。使煉金術轉向生活和實際應用,繼而更加註意物質化學變化本身的研究。在元素的科學概念建立後,通過對燃燒現象的精密實驗研究,建立了科學的氧化理論和質量守恆定律,隨後又建立了定比定律、倍比定律和化合量定律,為化學進一步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發展期
這個時期從1775年到1900年,是近代化學發展的時期。1775年前後,拉瓦錫用定量化學實驗闡述了燃燒的氧化學說,開創了定量化學時期,使化學沿著正確的軌道發展。19世紀初,英國化學家道爾頓提出近代原子學說,突出地強調了各種元素的原子的質量為其最基本的特徵,其中量的概念的引入,是與古代原子論的一個主要區別。近代原子論使當時的化學知識和理論得到了合理的解釋,成為說明化學現象的統一理論。接著義大利科學家阿伏加德羅提出分子概念。自從用原子-分子論來研究化學,化學才真正被確立為一門科學。這一時期,建立了不少化學基本定律。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德國化學家李比希和維勒發展了有機結構理論,這些都使化學成為一門系統的科學,也為現代化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世紀下半葉,熱力學等物理學理論引入化學之後,不僅澄清了化學平衡和反應速率的概念,而且可以定量地判斷化學反應中物質轉化的方向和條件。相繼建立了溶液理論、電離理論、電化學和化學動力學的理論基礎。物理化學的誕生,把化學從理論上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通過對礦物的分析,發現了許多新元素,加上對原子分子學說的實驗驗證,經典性的化學分析方法也有了自己的體系。草酸和尿素的合成、原子價概念的產生、苯的六環結構和碳價鍵四面體等學說的創立、酒石酸拆分成旋光異構體,以及分子的不對稱性等等的發現,導致有機化學結構理論的建立,使人們對分子本質的認識更加深入,並奠定了有機化學的基礎。
現代時期
二十世紀的化學是一門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科學,實驗與理論一直是化學研究中相互依賴、彼此促進的兩個方面。進入20世紀以後,由於受到自然科學其他學科發展的影響,並廣泛地應用了當代科學的理論、技術和方法,化學在認識物質的組成、結構、合成和測試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展,而且在理論方面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在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和物理化學四大分支學科的基礎上產生了新的化學分支學科。
近代物理的理論和技術、數學方法及計算機技術在化學中的應用,對現代化學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19世紀末,電子、X射線和放射性的發現為化學在20世紀的重大進展創造了條件。
在結構化學方面,由於電子的發現開始並確立的現代的有核原子模型,不僅豐富和深化了對元素周期表的認識,而且發展了分子理論。應用量子力學研究分子結構。
從氫分子結構的研究開始,逐步揭示了化學鍵的本質,先後創立了價鍵理論、分子軌道理論和配位場理論。化學反應理論也隨著深入到微觀境界。應用X射線作為研究物質結構的新分析手段,可以洞察物質的晶體化學結構。測定化學立體結構的衍射方法,有X射線衍射、電子衍射和中子衍射等方法。其中以X射線衍射法的應用所積累的精密分子立體結構信息最多。
研究物質結構的譜學方法也由可見光譜、紫外光譜、紅外光譜擴展到核磁共振譜、電子自選共振譜、光電子能譜、射線共振光譜、穆斯堡爾譜等,與計算機聯用後,積累大量物質結構與性能相關的資料,正由經驗向理論發展。電子顯微鏡放大倍數不斷提高,人們可以直接觀察分子的結構。
經典的元素學說由於放射性的發現而產生深刻的變革。從放射性衰變理論的創立、同位素的發現到人工核反應和核裂變的實現、氘的發現、中子和正電子及其它基本粒子的發現,不僅是人類的認識深入到亞原子層次,而且創立了相應的實驗方法和理論;不僅實現了古代煉丹家轉變元素的思想,而且改變了人的宇宙觀。
作為20世紀的時代標志,人類開始掌握和使用核能。放射化學和核化學等分支學科相繼產生,並迅速發展;同位素地質學、同位素宇宙化學等交叉學科接踵誕生。元素周期表擴充了,已有109號元素,並且正在探索超重元素以驗證元素「穩定島假說」。與現代宇宙學相依存的元素起源學說和與演化學說密切相關的核素年齡測定等工作,都在不斷補充和更新元素的觀念。
酚醛樹脂的合成,開辟了高分子科學領域。20世紀30年代聚醯胺纖維的合成,使高分子的概念得到廣泛的確認。後來,高分子的合成、結構和性能研究、應用三方面保持互相配合和促進,使高分子化學得以迅速發展。
各種高分子材料合成和應用,為現代工農業、交通運輸、醫療衛生、軍事技術,以及人們衣食住行各方面,提供了多種性能優異而成本較低的重要材料,成為現代物質文明的重要標志。高分子工業發展為化學工業的重要支柱。20世紀是有機合成的黃金時代。化學的分離手段和結構分析方法已經有了很大發展,許多天然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問題紛紛獲得圓滿解決,還發現了許多新的重要的有機反應和專一性有機試劑,在此基礎上,精細有機合成,特別是在不對稱合成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
一方面,合成了各種有特種結構和特種性能的有機化合物;另一方面,合成了從不穩定的自由基到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核酸等生命基礎物質。有機化學家還合成了有復雜結構的天然有機化合物和有特效的葯物。這些成就對促進科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為合成有高度生物活性的物質,並與其他學科協同解決有生命物質的合成問題及解決前生命物質的化學問題等,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20世紀以來,化學發展的趨勢可以歸納為:由宏觀向微觀、由定性向定量、由穩定態向亞穩定態發展,由經驗逐漸上升到理論,再用於指導設計和開拓創新的研究。一方面,為生產和技術部門提供盡可能多的新物質、新材料;另一方面,在與其它自然科學相互滲透的進程中不斷產生新學科,並向探索生命科學和宇宙起源的方向發展。

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所取得的豐碩成果,是與實驗的重要作用分不開的.結合下列實驗裝置圖

(1)①是酒精燈,常用作熱源;②是長頸漏斗,通過長頸漏斗可以向反應容器中注入液體葯品.
故填:酒精燈;長頸漏斗.
(2)實驗室中可以通過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方程式為:2KMnO4

.

㈤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所取得的豐碩成果,是與實驗的重要作用分不開的。結合下列實驗裝置圖

(1)①試管 ②集氣瓶(2)AC(或AE),氯酸鉀 H 2 O + O 2 ) 。

㈥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所取得的豐碩成果,是與實驗的重要作用分不開的.結合下列實驗裝置圖

(1)①是試管,常用作反應容器;②是長頸漏斗集氣瓶,常用作收集氣體.
(2)如果用雙氧水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可以節約熱能,符合綠色化學的理念,故選甲;
(3)高錳酸鉀受熱時能夠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發生反應的符號表達式是:2KMnO4

.

㈦ (10分)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所取得的豐碩成果,是與實驗的重要作用分不開的。結合下列實

(10分)
(1)試管 集氣瓶
(2) A D、E (2分,每個1分)
(3) H 2 Zn + 2HCl = ZnCl 2 + H 2 ↑ D、E (合理即可)
(4) A

㈧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所取得的豐碩成果是與實驗的重要作用分不開的.結合下列實驗裝置圖回

(1)圖中所給儀器的名稱為:試管、集氣瓶;
(2)從實現原料和反應過程的綠色化考慮,比較符合這一要求的為用過氧化氫來製取氧氣,不需加熱,節約能源,並且無污染,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

MnO2
.

㈨ 化學是一門以實 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所取得的豐碩成果,是與實驗的重要作用分不開的.結合下列實驗裝置

(1)圖中標號的儀器分別是試管和集氣瓶;
(2)實驗室可用過氧化氫製取氧氣,不需加熱,可用B裝置,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 過氧化氫

二氧化錳

㈩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所取得的豐碩成果是與實驗的重要作用分不開的.結合實驗裝置圖1回答

(1)圖中所給儀器的名稱為:①試管;②長頸漏斗;③集氣瓶;
(2)用氯酸鉀製取氧氣,屬於固固加熱型的裝置,所以應該選擇A裝置作為發生裝置,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

MnO2
.

與化學取得的豐碩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