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近年來,我國在扶貧事業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2012年到2017年,中國貧困人口減少近7000萬,相當於每分鍾至少有26人擺脫了貧困;貧困發生率由10.2%下降到3.1%;貧困縣數量實現了首次減少,減少了153個。創造了中國扶貧史上的最好成績。
2014年,中央對貧困人口全面摸底,建檔立卡,找准貧根兒。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幹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2017年,黨的十九大把脫貧攻堅戰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打贏的三大攻堅戰之一,以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為重點,作出全面部署。
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已經全面展開,到2020年,中國現有的貧困人口,將和全國人民一道步入小康。
(1)近年來脫貧成果擴展閱讀:
扶貧工作四大措施:
一是加強宏觀調控,加大對農業農村的投入,進一步促進農民減貧增收。
二是推進農村扶貧開發,提高貧困農民自我積累和自我發展能力。
三是加大對中西部地區政策支持和財政投入,促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
四是實施城鎮居民就業工程,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繼續執行最低生活保障線政策,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生活標准,推進和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工作。
⑵ 十三五時期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什麼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十三五時期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五千五百七十五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十三五」時期中國脫貧攻堅取得的顯著成效給予高度評價。
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再接再厲、一鼓作氣,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注入了信心和動力。
(2)近年來脫貧成果擴展閱讀:
打贏脫貧攻堅戰,歷史性解決絕對貧困問題,既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也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集中體現。
「十三五」時期,中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規模推進脫貧攻堅,從「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的庄嚴承諾,到每年就打贏脫貧攻堅戰召開座談會,針對不同階段問題部署目標任務;從牢牢兜住「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底線,到「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長遠謀劃,一系列理念、行動,說到底,就是為了讓每個困難群眾都過上好日子。
正因為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年來,我們才能推動減貧事業不斷取得新進步,邁上新台階。
⑶ 貧困地區脫貧取得哪些成果
截至2017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末的9899萬人減少至3046萬人,累計減少6853萬人;貧困發專生率屬從2012年末的10.2%下降至3.1%,累計下降7.1個百分點。脫貧攻堅成效顯著、舉世矚目,但這不是終點。
行百里者半九十。當前,脫貧攻堅已經進入到「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緊要關頭,從中央到地方,從領導幹部到被幫扶的困難群眾,更加需要堅定信念、明確方向、同力協契,為實現全面小康全力沖刺。來源:人民網
⑷ .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取得哪些成就
一是在全國范圍推進建檔立卡工作,基本摸清了貧困人口分布、致貧原因、幫扶回需求等信息,實現答貧困信息精準到戶到人,建立了全國統一的扶貧開發信息系統。
二是大力推進駐村幫扶工作,進一步加大駐村幹部選派力度。全國累計選派駐村幹部277.8萬人,實現駐村工作隊對建檔立卡貧困村全覆蓋。
三是加強扶貧資金監管。完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辦法,提高資金使用精準度。推進扶貧資金項目審批許可權下放到縣,開展貧困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全面加強扶貧資金項目監管,違紀違規問題明顯減少。
四是建立貧困退出機制,明確規定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退出的標准、程序和後續政策,嚴格規范貧困退出,防止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確保脫貧質量。
五是以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連片特困地區為脫貧攻堅重點區域,確定重點脫貧對象。強化深度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建設,從政策制定、規劃編制、資金安排和項目布局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
⑸ 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哪些歷史性成就
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六千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百分之十專點二下降到屬百分之四以下。
按現行農村貧困標准,2013-2018年我國農村減貧人數分別為1650萬人、1232萬人、1442萬人、1240萬人、1289萬人、1386萬人,每年減貧人數均保持在1000萬以上。六年來,農村已累計減貧8239萬人,年均減貧1373萬人,六年累計減貧幅度達到83.2%,農村貧困發生率也從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8年末的1.7%,其中,10個省份的農村貧困發生率已降至1.0%以下,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有望得到歷史性解決。
(5)近年來脫貧成果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大力推進建檔立卡、駐村幫扶、資金監管、規范退出等重點工作,確保脫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扎實、脫貧結果真實。
在責任制度方面,形成了「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東西部協作機制等。
⑹ 十三五時期脫貧攻堅成果有哪些
1、貧困人口數復量大幅減制少
2016年至2019年,超過5000萬農村貧困人口擺脫絕對貧困。貧困發生率從2016年的4.5%下降至2019年的0.6%,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
2020年4月,雲南正式宣告拉祜族等9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整族脫貧。當前,我國對52個未摘帽貧困縣和1113個貧困村實施掛牌督戰。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2、貧困人口收入大幅增加
全國貧困人口建檔立卡數據顯示,全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由2016年的4124元增加到2019年的9057元,年均增幅30%。貧困群眾「兩不愁」質量水平明顯提升,「三保障」突出問題總體解決。
貧困地區特色產業不斷壯大,產業扶貧、電商扶貧、光伏扶貧、旅遊扶貧等較快發展,貧困戶就業增收渠道明顯增多。
(6)近年來脫貧成果擴展閱讀:
回望「十三五」,我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規模推進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成效之顯著、影響之深遠,前所未有、世所罕見,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面向「十四五」,中國接續推進鞏固拓展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向著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繼續前進。
⑺ 精準扶貧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精準扶貧」重要理念五年來,我國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決定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精神指引下,五年來,中國減貧成就舉世矚目。
在剛剛閉幕的改革開放與中國扶貧國際論壇上,來自11個國際組織和50多個國家的代表,就此進行了交流並給予高度評價。
2012年到2017年,中國貧困人口減少近7000萬,相當於每分鍾至少有26人擺脫了貧困;貧困發生率由10.2%下降到3.1%;貧困縣數量實現了首次減少,減少了153個。創造了中國扶貧史上的最好成績。
(7)近年來脫貧成果擴展閱讀:
精準扶貧的背面是粗放扶貧。長期來,由於貧困居民數據來自抽樣調查後的逐級往下分解,扶貧中的低質、低效問題普遍存在,如:貧困居民底數不清,扶貧對象常由基層幹部「推估」(推測估算),扶貧資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貧年年貧」;
重點縣捨不得「脫貧摘帽」,數字弄虛作假,擠占浪費國家扶貧資源;人情扶貧、關系扶貧,造成應扶未扶、扶富不扶窮等社會不公,甚至滋生腐敗。表面上看,粗放扶貧是工作方法存在問題,實質反映的是幹部的群眾觀念和執政理念的大問題,不可小覷。
現行的扶貧制度設計存在缺陷,不少扶貧項目粗放「漫灌」,針對性不強,更多的是在「扶農」而不是「扶貧」。以扶貧搬遷工程為例,居住在邊遠山區、地質災害隱患區等地的貧困戶,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是扶貧開發最難啃的「硬骨頭」,
移民搬遷是較好的出路,但是,因為補助資金少,所以,享受扶貧資金補助搬出來的多是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農戶,貧困的特別是最窮的農戶根本搬不起。
新村扶貧、產業扶貧、勞務扶貧等項目,受益多的主要還是貧困社區中的中高收入農戶,只有較少比例貧困農戶從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對較少。
⑻ .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取得哪些成就 .打贏脫貧攻堅戰有何
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的成績是巨大的。2018年是脫貧攻堅三年行動的開局之年,經過各方的共同努力,去年共減少貧困人口1386萬人,貧困發生率也比2017年下降了1.43個百分點,連續6年超額完成千萬以上減貧任務。
打贏脫貧攻堅戰,就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貧困地區人民群眾擺脫貧困,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快步前進,這也是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堅實基礎。
(8)近年來脫貧成果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處理好快速脫貧與持續發展的關系。脫貧攻堅戰開始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攻堅克難,針對貧困群眾的各項優惠政策接連出台,各級黨政一把手負總責,駐村工作隊親自上陣,財力物力人力全面傾斜,在這種態勢下貧困群眾脫貧指標很快完成。
要堅持大扶貧格局,處理好消除局部貧困與鄉村振興的關系,把脫貧攻堅當作一項系統工程來抓,納入鄉村振興的大局下通盤謀劃,不能搞單打一。各地區貧困群眾的基礎和條件不同,致貧原因千差萬別,各級黨委和政府在制定脫貧規劃時,必須因地制宜,既要著眼貧困群眾的脫貧實際,又要照顧到邊緣及其他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
⑼ 脫貧攻堅成果是什麼
脫貧攻堅成果是:越是進行脫貧攻堅戰,越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堅定信心、勇於擔當,把脫貧職責扛在肩上,把脫貧任務抓在手上。各級領導幹部要保持頑強的工作作風和拼勁,滿腔熱情做好脫貧攻堅工作。
脫貧攻堅任務重的地區黨委和政府要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要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立下軍令狀。要建立年度脫貧攻堅報告和督察制度,加強督察問責。
要把脫貧攻堅實績作為選拔任用幹部的重要依據,在脫貧攻堅第一線考察識別幹部,激勵各級幹部到脫貧攻堅戰場上大顯身手。要把夯實農村基層黨組織同脫貧攻堅有機結合起來,選好一把手、配強領導班子。
(9)近年來脫貧成果擴展閱讀:
扶貧開發投入力度,要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要求相匹配。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中央基建投資用於扶貧的資金等,增長幅度要體現加大脫貧攻堅力度的要求。中央財政一般性轉移支付、各類涉及民生的專項轉移支付,要進一步向貧困地區傾斜。
省級財政、對口扶貧的東部地區要相應增加扶貧資金投入,要加大扶貧資金整合力度。要做好金融扶貧這篇文章,加快農村金融改革創新步伐。要加強扶貧資金陽光化管理,集中整治和查處扶貧領域的職務犯罪,對擠占挪用、層層截留、虛報冒領、揮霍浪費扶貧資金的要從嚴懲處。
脫貧致富終究要靠貧困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要重視發揮廣大基層幹部群眾的首創精神,讓他們的心熱起來、行動起來,靠辛勤勞動改變貧困落後面貌。要動員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扶貧事業。
⑽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開播,近兩年脫貧取得了多少成果
脫貧攻堅是我國近兩年的主要活動,在脫貧攻堅取得重大勝利之後,“鏡頭中的脫貧故事”也正式開播了。“鏡頭中的脫貧故事”中講述的故事都是實際發生在貧困地區脫貧的故事,從這些故事當中我們也能看得出這些年脫貧攻堅帶來的巨大改變。近兩年的脫貧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很多貧困地區的人民都過上了豐衣足食的好日子,很多貧困縣區鄉鎮都摘掉了貧困的帽子,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進一步得到了改善。接下來,我就一起聊一聊近兩年脫貧取得的成果。
脫貧攻堅不僅僅是改善人民的收入狀況,脫貧工程也走進了人民的生活。很多破舊的房屋,很多無法通車的道路都被國家整修了起來,不僅讓人們賺到錢,也讓大家生活在了一個舒適的環境里。
你怎麼看,給我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