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著名的美術大師有哪些
1、趙惠民
趙惠民,藝名為趙壁,浙江紹興人,生於1922年,卒寸年。1959年被景德鎮市人民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術家」,系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西分會會員,曾任景召鎮市政協常委,景德鎮市美協理事。
趙惠民從藝近60年,創作成果豐碩。他的瓷畫作品,多次選送國外展覽,屢獲國家和地方獎勵,有些還被中外工藝品館藏單位收藏。
1990年,他曾往北京專門為各友好國家領袖人物繪制肖像瓷畫,享譽京華。1975年,他為景德鎮市宇宙瓷廠裝飾設計《十二金釵》彩盤,由美國布萊德福特公司彩盤交換中心包銷,並由該公司包銷,批量進入歐美市場,所創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1990年;趙惠民應"彩盤中心"之瀲,前往美國考察陶瓷藝術和觀光。
趙惠民的作品先後發表於《景德鎮陶瓷》、《陶瓷美術》、《景德鎮陶瓷藝術名人錄》。《人民中國》美國出版的"藝術名人 名作"畫冊先後撰文和刊發圖片評介他的作品特色和藝術成就。
2、楊剛
楊剛,男,苗族,畫名:楊寅,人有「墨虎」之稱。1963年元月出生於湖南湘西,中共黨員,政協委員,畢業於北京大學美術學院。
中國美術藝術家協會會員,現任湘西州楊剛廣告有限公司總經理,湖南省文本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建築工程師,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大師,世界藝術家協會理事,世界華人傑出藝術家。
多年以來,他憑借自己執著的性格、真誠的品質和絕佳的技藝,在繪畫與創新的領域中頻奏凱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譽滿神州大地,深深贏得了社會的好評。
在我國繪畫的事業上做出了強有力的貢獻,作品深入淺出,曾多次入選於中國和國際書畫藝術精品展。並在世界華商藝術博覽會中榮獲金獎。
同時頒發了精緻的獎牌、獎杯與銅質證書。且分別被大陸,香港,澳門,台灣,紐西蘭等地的名人專家進行收集與珍藏。
且有眾多作品分別被大陸、香港、澳門、台灣,紐西蘭、義大利、土耳其等地的名人專家收集與珍藏。
3、李進
男,藝名李峻男,漢族。1940年3月出生於景德鎮。1960年考入江西景德鎮陶瓷學院,從師名家王大凡。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以工藝精著稱。他擅長動物。
現任中國輕工局陶瓷研究所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世人稱道他的人物瓷畫"件件是精品"。
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高級會員,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享受國務院頌發「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李進長期在輕工業陶瓷研究所從事陶瓷藝術創作研究,師從「珠山八友」王大凡先生苦研技藝鍥而不舍。
他擅長陶瓷裝飾人物,兼工花鳥、動物。多次獲國家級一等獎獎勵。作品多為海內外收藏家收藏,多件作品發表在《中國陶瓷》、《收藏天地》等雜志書冊。傳略載入《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 錄》和《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書典 。
4、常宗林
常宗林,山東淄博人,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淄博市第十屆政協委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玉-石雕刻專委會副秘書長、淄博常宗林篆刻藝術研究院院長、硯銘文化非遺項目傳承人。工書法、篆刻,精瓷刻和硯銘雕刻技藝。
代表作品有瓷刻《孫子兵法》,《道德經》,《人民幣系列瓷刻》等。
5、龐建新
龐建新,字念森,1958年生於上海,山東臨沂人。他自幼喜歡書畫雕刻,有極強的美術功底,中學時就用核桃雕刻出獲獎作品「核舟記」獲得全國性獎項。
在近四十年的玉雕生涯中,龐建新先生對中國玉雕事業兢兢業業,曾協助劉忠榮和張迎堯兩位大師撰寫學術論文,並且指導和培養了很多現今青年一代的玉雕新秀,在業界受到一致的認可以及倍受尊重,其作品更是受到廣大藝術愛好者的一致好評。
歷年來作品曾獲:百花獎、神功獎、天工獎、玉龍獎等。在《中國工藝美術》雜志、上海美化生活(工美)雜志,《國家藝術》雜志,發表過多篇玉雕論文。
❷ 美術欣賞問答題
顧閎中是南唐著名的人物畫家。其籍貫及生卒年月均已不可詳考,今只知他是南唐畫院翰林待詔。他留下一幅《韓熙載夜宴圖》,為我國古代人物畫之傑作。
� 《韓熙載夜宴圖》是以南唐中書侍郎韓熙載的生活軼事為題材而繪制的人物長卷。韓熙載(公元907—970),字叔言,山東北海人,唐末進士,因躲避戰禍而留居南唐,歷李、李王景、李煜三朝,「官至諸行侍郎」。李煜有意任用他為宰相。但南唐國勢已日益式微,朝綱衰敗,七國之勢已成大局,韓熙載一方面對局勢已完全悲觀失望,無意於仕途發展,另一方面對李煜排擠北方人也深感恐懼,害怕惹禍上身。因此放浪 形駭「多好聲伎,專為夜飲,雖賓客揉雜,歡呼狂逸,不復拘制」。(《宣和畫譜》卷七《人物三》。)借聲色犬馬來排解苦悶,迷惑朝廷,避禍消災。韓熙載的浪盪聲名「聲傳中外」,李後主知道後,「頗聞其荒誕」,派顧閎中暗訪韓宅,將其荒涎行徑繪圖呈上。於是,誕生了千古名畫《韓熙載夜宴圖》。
�關於李煜差使顧閎中繪韓熙載夜飲圖之目的,史書上有兩種不同記載,《五代史補》上說,李煜對韓熙載聲色犬馬,不問政事大為不滿,派人作畫之目的是為了懲戒他。「偽主知之,雖怒,以其大臣大欲直指其過,因命等詔畫圖以剛之,使其自愧」。(《五代吏補》卷五。)而《宣和畫譜》則說李煜主要是出於好奇,即想了解一下他的下屬是如何狎伎尋歡,豪飲狂歡的」,頗聞其荒誕,然欲見樽俎燈燭間觥籌交錯之態度不可得,乃命閎中夜至其第竊窺之,目識心記,圖繪而上之,故世有《韓熙載夜宴圖》。(《宣和畫譜》卷七《人物三》。)
� 《韓熙載夜宴圖》是一幅由聽琴、觀舞、休憩、賞樂和調笑等五個既可獨立成章,又相互關聯的片斷所組成的畫卷。全圖自右至左,第一段描寫韓熙載和賓客們,在喧宴之中停杯佇聽教場司李嘉明的妹妹彈琵琶。第二段描寫韓熙載站在紅漆羯鼓邊,為舞伎五屋山跳「六么」舞擊鼓伴奏。第三段描寫夜宴間曷欠時,韓熙載閑坐床邊洗手。此時,賓客已經散去,紅燭燃去半截,酒酣人倦。第四段描寫韓熙載和賓客們在一陣小憩之後,欣賞樂伎演奏管樂。主人公袒胸露腹,揮扇聽樂,舉止頗為放浪。第五段描寫韓熙載和賓客們同歌伎調笑言歡的種種情狀。
� 「韓熙載夜宴圖》在刻畫人物形象上頗見功力,韓熙載的形象富於肖像畫特點,衣冠穿著,也反映了他生活的以逸自如。主人公前後形象統一,第一段里的韓熙載側身盤坐於床,兩眼凝視。雙手鬆垂,表面上似安詳自得,實際上卻流露出憂郁寡歡的神情;
第三段中床邊閉生洗的韓熙載,閑散之中透出某種空虛和百無聊奈;
第四段里主人公袒胸露懷,表現的是這位顯貴特定的環境中,既不顧全衣冠楚楚的形跡,又要顯示兀傲尊嚴的矛盾心態;
最後一段韓熙載與歌伎們調情尋歡的情態,更是表現他玩世不恭的生活態度和憂郁孤趣,無法施展其抱負的矛盾苦悶的心態。其他人物形象也各具情態,栩栩如生,如狀元郎粲俯身凝神,教場副使李嘉明以手按拍、陳雍雙手合於胸前,所有的人物都與特定的場所和氣氛協調一致。
� 《韓熙載夜宴圖》在造型、用筆、設色、布景安排等方面,都顯示畫家的深厚功力和高超的繪畫技藝。人物造型方面,注重突出主人公的中心位置,其他人物則注意保持與主人公及場景氣氛的和諧一致。全圖結構尤為別致,五段畫面的間隔和相聯,通過室內常用的裝飾物屏風 來表現,可以說是別出心裁的構圖手段。在設色方面,以濃重色調為主,絢麗的色彩,既表 現主人 公貴族氣派及奢華的生活,又反襯其空虛憂郁的心態。黑色的服裝傢具和仕女鮮麗色彩相對
照,收到了強烈而和諧的藝術效果。
《韓熙載夜宴圖》,五代時南唐畫家顧閎中作。後主李煜欲用韓熙載為相,派畫院畫家顧閎中、周文矩夜至其家,窺看他與門生賓客夜宴情景,繪成此圖。會畫分五段。分別畫出韓熙載與其賓客舞伎們聽琴、觀舞、休息、調筆等情節。夜宴睥人在靜聽演奏琵琶,有坐有立,有的側耳,有的傾身,有的回眸,有的抱膝,都集中在「聽」字上。韓熙載眉尖聳起,注視著演奏著,在沉醉中又顯露出憂郁之情。全畫運筆精熟,色彩絢麗,顯示出畫家傑出的寫實能力和五代人物畫的水平。
古希臘、古羅馬 古希臘和古羅馬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它們當時的勢力范圍,遠遠超出現在希臘和義大利的地理范圍,影響到歐、亞、非三洲。古希臘的歷史,最早可以上溯到愛琴文化時期(約公元前3000年—約公元前1100年),但它最繁榮的時期是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中期,史稱「古典時期」。古希臘最著名的雕刻與建築,就產生在「古典時期」及其以後的「希臘化時期」。公元前146年,古希臘被羅馬所滅亡。
古羅馬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紀—公元前6世紀的「伊達拉里亞時期」。以後經歷了「共和時期」(公元前509年—公元前30年)、「帝國時期」(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以「帝國時期」最為強盛。古羅馬的雕刻、建築名作多產生於「帝國時期」。
古希臘、古羅馬雕刻 特別是古典時期和希臘化時期的雕刻,其共同特點是追求一種和諧的理想美。它的突出成就集中體現在人像(包括神像)雕刻,特別是人體雕刻上。古羅馬的雕刻,其成就集中體現在肖像雕刻上,其特點是既寫實而又個性化。
古希臘雕刻特別發達,以及流行人體雕刻的主要原因:
首先,古希臘的奴隸制,使農業和手工業之間有了更大規模的分工,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之間也有了明確的分工。這樣就有相當一部分人專門從事與美術有關的手工業勞動和藝術創作活動。同時希臘奴隸制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奴隸制民主政治,它比之其他國家的奴隸制專制制度,人的創造力較少受到壓制,藝術匠師的勞動較多地受到重視。
其次,古希臘的文化藝術不僅是一種創作活動,而且是它的生活的一部分。例如,古希臘最發達的戲劇,最早起源於祭祀酒神的活動,後來發展成全民的慶祝節日。不僅每個公民每年演戲時至少有一天看戲的機會,而且政府還發放觀劇津貼。同樣的,希臘人為了適應對外掠奪戰爭或防禦戰爭的需要,也為了他們賴以謀生的海上貿易,迫切需要體魄健全、尚武善戰的鬥士,為此從很早起就非常重視體育運動。公元前776年,他們就在奧林匹亞舉行了第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這就是現在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起源)。以後每四年舉行一次,是全希臘的一次重大的節日。在體育比賽中得獎的運動員,人們要為他們製作雕像以資鼓勵和紀念。雕塑創作成了古希臘人生活的一部分。何況,篤信神靈的古希臘人還要為他們崇敬的各個神靈造像,而希臘神話又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點,為神造像也是為他們理想化了的人造像,神像也是人像。同時,由於古希臘人重視體育鍛煉,以鍛煉出健美的身體為一種無上的光榮。這些隨處可見的健美的人體,為人像雕刻的發展創造了無比優越的條件。
特別應當指出的是,古希臘男子在體育鍛煉時是赤身裸體的。這既有利於鍛煉出健美有力的身體,又自然而然地培養出一種能夠以坦盪無邪的態度去看待裸體形象,並且自覺地、熱烈地追求人體美的風氣。以至一些全民性的盛大慶祝活動,成為炫耀與展示人體美的場合。正是這樣一種特殊的社會風尚和由此產生的特殊的審美觀念,決定了古希臘的人像雕刻往往採取裸體的形式,並且在表現人體美上達到了一個難以比擬的高度。正如19世紀俄國著名的文藝批評家別林斯基所說的:「希臘人的雕像用了裸體刻畫的形式:在他人看來,這或許是厚顏無恥、有礙觀瞻的事,在古代世界,這卻曾經是純潔無瑕的詩章和對人的尊嚴的賞識。」(見《希臘藝術的一般特徵》)
此外,古希臘人是一個美學觀念特別發達的民族。伯里克利就曾自豪地說過:「我們是愛美的人。」他們在人像雕刻和神廟建築上一再探討正確的比例關系,就是這種愛美觀念的突出反映。這一切都為古希臘美術的繁榮和發展,創造了比同時代其他國家更優越的條件。古希臘美術能結出如此豐碩的成果,以至我們今天還常常從中汲取營養,決不是偶然的。
古希臘建築 以神廟建築最為發達。它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它的非常完美的建築形式。即用石制的樑柱圍繞長方形的建築主體,形成一圈連續的圍廊,柱子、梁枋和兩坡頂的山牆共同構成建築的主要立面。經過幾百年不斷演進,這種建築形式達到了十分完美的境地,基座、柱子和屋檐等各部分之間的組合都具有一定的格式,稱作「柱式」。柱式的出現對歐洲後來的建築有很大影響。
古羅馬建築 古羅馬人由於發明了由天然的火山灰、砂石和石灰構成的混凝土,在券拱結構的技術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建築藝術方面,羅馬繼承了希臘的柱式藝術,並把它和券拱結構結合創造了券柱式。使羅馬的建築物在藝術風格上顯得更為華麗。同時,為了適應龐大的羅馬帝國的多方面的需要,古羅馬人創造了一系列新的建築類型。羅馬的建築師維特魯威,總結了前人的實踐經驗,寫出了系統的建築學理論著作:《建築十書》,首先提出了具有深遠影響的建築三要素:實用、堅固、美觀。
柱式 歐洲古代石質樑柱結構的幾種規范化的藝術形式,是西方古典建築的基礎。它包括柱身的粗細、高低,柱上檐部和柱下基座的藝術形式。成熟的柱式,如希臘建築的柱式,各部分的比例有一個大致的規定,特點十分鮮明。不同的柱式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建築物的藝術風格。
多立克柱式 古希臘建築最基本的兩種柱式之一。公元前5世紀中葉達到成熟程度。它的主要特徵是沒有柱礎,柱子直接安置在台基上,柱高為柱徑的4—6倍,柱身刻有一條條垂直平行的凹槽(一般是16—20條),柱頭由方塊和圓盤組成,沒有任何裝飾。它的造型粗壯有力,給人以深厚剛毅的感覺,近乎男性人體的美。
愛奧尼柱式 也譯作「伊奧尼亞柱式」。古希臘建築最基本的兩種柱式之一,成熟時期與多立克柱式大體相同。它的主要特徵是有柱礎,柱頭的正面和背面各有一對渦卷,柱高與柱徑的比例增大,柱身凹槽也增多,給人以柔美的感覺,近乎女性人體的美。
科林斯柱式 古希臘建築的第三種柱式,是在愛奧尼柱式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它的柱頭上雕刻著毛茛葉,顯得十分華麗,其他部分則與愛奧尼柱式相同。這種柱式產生於公元前5世紀下半葉。
2.美術作品
《三女神》 (帕特農神廟正面山牆上的浮雕,大理石,高112厘米,公元前449年—前400年,現藏倫敦不列顛博物館)
這是希臘古典時期著名的雕刻傑作之一。舊稱「命運三女神」。它原是帕特農神廟正面山牆上右角末端的高浮雕。題材來自希臘神話。現存的這三個女神的雕像,頭部和四肢都已失去,但那健美的身軀,恬靜而瀟灑的姿態,仍給人以極其優美的形象。尤其是三女神的衣服的處理,希臘式薄衫穿在三女神的身上,纖細而又繁復的濕衣褶,隨著人體的結構而起伏,女性人體的優美輪廓,生動地展現出來。使得這些雕像不像是由冰冷的大理石雕鑿而成,而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米隆《擲鐵餅者》 (大理石,羅馬復製品,公元前5世紀,羅馬國立博物館藏)
米隆是公元前5世紀上半期古希臘著名的雕刻家。他善於運用寫實手法創造性地刻畫人物在劇烈運動中的動態。《擲鐵餅者》便是他在這方面最重要的代表作。米隆在這一作品中創造了一個出色的充滿活力的運動員形象。尤見作者匠心的是,他出色地概括了擲鐵餅這一運動的整個連續過程,表現了一種動態的美。擲鐵餅者張開的雙臂像拉滿的弓,使人產生一種發射的聯想。鐵餅和人頭的兩個圓形,左右呼應;緊貼地面的右腿如同一個軸心,使曲折的身體保持穩定。整個雕像給人的印象是:健美、莊重、和諧,洋溢著青春的活力。運動員之所以呈現出裸體的形態,是由古希臘人的社會風俗所決定的。因為,古希臘人在從事體育運動和宗教性的文藝演出活動時,男子往往赤身裸體。他們認為完美健康的人體乃是人的驕傲,是神性的體現。這種社會風俗反過來也促進了希臘人體雕像的發展,並且形成了西方美術中崇尚人體美的藝術傳統。
薩莫德拉克的勝利女神 (大理石,高328厘米,公元前200年左右,巴黎盧浮宮藏)
這一作品因1863年在愛琴海北部的薩莫德拉克小島上發現而得名。雕像出土時已成碎塊,經過四年的精心修復,才重新站立起來,但仍然缺頭無臂。以後又發現了這一雕像的底座及女神的左手和部分手指的殘片。對於女神原來的姿態是什麼模樣,人們有種種猜測,都不足為據。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它是小亞細亞的統治者德梅特里奧斯一世為紀念他在一次海戰中大敗托勒密王國的艦隊而創作的。它原安放在薩莫德拉克島海邊的懸崖上,面對著茫茫大海。勝利女神雖是古希臘雕塑常用的題材,但與其他勝利女神鵰像有重要的區別。首先,這尊雕像的構思非常新穎,作者將底座製成一艘戰艦的船頭,勝利女神從天而降,飛立船頭,引導著艦隊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它既符合紀念一場海戰勝利的需要,又形象地表達了戰斗勝利的主題。其次,作品充分發揮了雕塑立體造型的特點。盡管雕像已失去頭與雙臂,但不論從哪個角度都能感受到勝利女神展翅欲飛的雄姿。雕像上身呈前傾姿勢,靜中見動;從側面看,女神的乳峰為最高點,臉和雙翼的波狀線構成一鈍三角形,從而加強了前進的態勢。像這樣傑出的作品,無怪乎巴黎盧浮宮要將它和該館收藏的《米洛斯的阿芙羅狄特》、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並稱為盧浮宮三寶。
波利克利托斯《持矛者》 (大理石,羅馬復製品,公元前5世紀後半期)
波利克利托斯是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最著名的雕塑家之一,擅長表現青年運動員的形象,所用材料都是青銅。據說他還寫了一本論述人體比例的論文:《規則》。可惜他的原作均已不存,只留下《持矛者》和《束發帶的青年》等幾件羅馬時期復製品。其中《持矛者》尤為重要。它塑造了一個體格健壯、充滿朝氣的青年戰士的形象,體現了古希臘人在希波戰爭勝利後對英勇保衛國家的戰士們的崇敬心情。同時,它也是作者長期研究人體比例的驗證,即他認為最理想的人體比例,是頭與全身的比例為7∶1。按照這樣的比例塑造的人體,顯得比較粗壯,但它是以均衡自然的體態和嚴格的比例表現出來的,符合當時希臘人審美趣味的標準的人體美。以至當時的雕刻家們就把這座雕像稱作「規則」,即把它看作是人體美的規則和典範。
普拉克西特列斯《赫爾墨斯與幼年的狄奧尼索斯》 (大理石,高213厘米,公元前350年—前330年,奧林匹亞博物館藏)
普拉克西特列斯是希臘古典時期後期最著名的雕刻家。《赫爾墨斯與幼年的狄奧尼索斯》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1877年在奧林匹亞赫拉神廟內殿舊址發掘出土的,故又稱此像為《奧林匹亞的赫爾墨斯》。它表現希臘神話中的傳信使者赫爾墨斯抱著宙斯的私生子、希臘神話中的酒神、幼年的狄奧尼索斯去山中神女那裡,在途中稍事休息片刻的情景。現在,赫爾墨斯的右手已損壞,據考證,原來的右手是拿著一串葡萄在逗孩子。這一雕像的主要特點是:赫爾墨斯的人體追求一種女性的美,即整個人體自上而下形成三個自然的轉折(頭、軀乾和下肢),使整個身姿構成一個S形,接近於後來在女性人體上所追求的曲線美。同時,作者還充分發揮了大理石質地的特點,努力追求人體肌肉的細膩變化和美妙含蓄的線條,使整個人體更接近於女性肌膚的豐潤。這與古典時期前期男性雕像所表現的剛勁有力的風格,恰好形成鮮明的對比。所以一般都將普拉克西特列斯看作是開一代雕塑新風的雕塑家。
《米洛斯的阿芙羅狄特》(希臘) (大理石雕刻,高202厘米,約作於公元前150年,巴黎盧浮宮藏)
古希臘雕刻的美名,莫過於這座《米洛斯的阿芙羅狄特》。這一作品因為1820年發現於愛琴海中的米洛斯島而得名。它是用兩塊大理石合雕而成的,接縫處在裸露的軀干與衣服的交界處。端莊的身體,豐腴的肌膚,典雅的臉龐,娟美的笑容,微微扭轉的站勢,這一切構成一個十分和諧而優美的姿態。盡管雕像的雙臂殘缺,但由於年代久遠,人們欣賞的心理已產生積淀,斷臂反而誘發出人們美好的想像,從而增強了人們的欣賞趣味,使人們愈加覺得它非同凡響。從藝術風格上看,它融合了希臘雕刻中的崇高與優美的兩種風格。它那闊大而簡潔的手法,使人聯想起菲狄亞斯在帕特農神廟上創造的庄嚴崇高的雕刻;它那端莊優美的身姿和容貌,又使人聯想起普拉克西特列斯塑造的優美而抒情的女性人體雕刻。無怪乎19世紀法國的雕塑大師羅丹要稱這一雕像為「古代的神品」。
❸ 蕭翰的豐碩成果
2000年,作品《觀自在菩薩》被新加坡華僑收藏;
2005年,作品《華嚴三聖》被揭陽市蓮華精舍收藏;
2007年獲全國「優秀輔導」稱號;同年,蕭翰主編出版了近代高僧弘一法師閉關手抄的血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2008年作品《春緒清夢》被北京奧組會收藏;同年,作品《雅韻》在廣東衛視和墨如金詩書畫院舉辦的「墨如金.詩書畫印」大賽中獲最高獎;
2009年應邀出席世界佛教文化藝術研討會;
2013年主編出版西泠印社執行社長劉江先生篆書的《佛教楹聯集萃》;
2014年主編《吉語嘉言篆書集》。除此,蕭翰還潛心鑽研佛教人物造型與壁畫藝術,其筆下的佛造像雍容大方、栩栩如生,得到了佛教界諸山長老的贊賞。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居士,副會長釋茗山長老,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長啟功先生,旅美畫僧竺摩法師,西泠印社執行社長劉江先生都曾為其作品題詞「清凈圓滿」、「請佛住世」、「妙相庄嚴」、「五蘊皆空」、「般若妙相,清凈庄嚴」以示肯定與鼓勵。
❹ 內蒙古師范大學美術專業是一本二本
內蒙古師范大學美術專業是二本專業的。
內蒙古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是內蒙古自治區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美術院系。自1954年建立以來,距今已有65年的歷史。65年來為內蒙古自治區培養了9000多名美術與藝術設計學科專業人才,是內蒙古自治區美術教育的搖籃和專業藝術創作基地。
美術學院多年來堅持「立足內蒙古、創新藝術教育與實踐,以民族文化資源為依託,以民族文化創新發展為己任,以服務國家戰略、地區經濟產業發展為目標專業的創新應用型人才。」在教學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資源,學院的學科專業建設、教學質量工程建設與實踐教學創新平台建設等發展勢頭良好、成果顯著。
美術學院教學條件及教學環境良好,專業辦學理念先進、定位明確、特色鮮明,師資力量雄厚,聘請中外名師來學院講學和任教。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專業藝術實踐教學成果豐碩。學院的學科專業辦學和藝術創作水平在自治區內外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是一所融先進教育理念、豐厚的教育、文化資源積淀與現代化教學手段為一體的,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美術學院。
當前,國家藝術教育改革、文化創新戰略實施和自治區教育、文化事業及創意產業發展,迫切需要大量的能夠把握藝術的時代精神與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具有開闊的全球視野與良好的職業精神,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方法與技能的高層次美術專業、為全面貫徹、落實內蒙古師范大學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為一流學科建設的宏偉目標而不懈奮斗。
❺ 求美術作品素材
❻ 藝術(美術)大學生畢業後去向有那些
這里的資料你可以參考一下。
杭州師范學院各二級學院介紹
美術學院
美術學院坐落在杭州西子湖畔的城區內,是一個具有多層次、多形式辦學體系的教學單位。現有美術學(師范)、藝術設計和繪畫3個專業,擁有10個專業方向。
在冊全日制本科生學生1002人,設有美術學系、藝術設計系、繪畫系3個系。2000年起面向全國招收碩士研究生和碩士生主幹課程進修生,還開辦各種層次的函授教育。我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師60餘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1人、講師27人(含博士、碩士學位)。學院注重教學和科研創作,為社會培養了大量優秀的美術教育人才,在學術和藝術創作領域成果豐碩。我院廣泛開展國際間的藝術交流,許多教師曾赴美國、法國、義大利、德國、英國、西班牙、荷蘭、韓國等國家進修和研究訪問。2002年9月建築面積近2萬平方米的美術樓正式啟用,擁有纖維、陶瓷、雕塑、漆畫、版畫、攝影、計算機等專業工作室(其中APPLE計算機達到80餘台)。中國畫專業主修方向還擁有專業的國畫臨摹室和大量的《二玄社》印製的高質量模擬國畫精品。
美術學院的學生畢業後均可報考本校課程與教學論(中國畫教學、油畫教學、美術教育和藝術設計教學)專業研究生。
●美術學(師范,本科,四年制)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美術教育師資,教育研究人員及美術教育管理工作者。
主要課程:美術教育學、藝術概論、中西美學概論、中外美術史、中外美術名家名作研究、視知覺心理學、青少年審美心理學、審美教育方法論、審美價值論、美術評論、美術鑒賞、素描、水彩畫、油畫、中國畫、書法、攝影藝術、設計與製作等。使學生掌握美術教育學理論、美術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具備較高的美術表現和鑒賞能力。
●繪畫(油畫)(非師范,本科,四年制)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的從事油畫教學、研究、創作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藝術概論、中外美術史、素描、油畫、創作、論文、寫生及考察等。使學生掌握美術基本理論、油畫知識和專業技能,並具備較高的專業表現和鑒賞能力。
就業去向: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中從事美術、美術教育、創作、研究等工作。
●繪畫(中國畫人物、山水、花鳥、書法)(非師范,本科,四年制)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的從事國畫和書法教學、研究、創作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藝術概論、中外美術史、素描、書法、人物、國畫山水、花鳥、創作、論文、寫生及考察等。使學生掌握美術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具備較高的美術表現和鑒賞能力。
就業去向: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中從事美術教育、創作、研究等工作。
●繪畫(綜合藝術)(非師范,本科,四年制)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的從事綜合性藝術創作、教學研究、創作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藝術概論、中外美術史、素描、色彩、版畫製作、攝影、雕塑基礎、電腦繪畫、綜合材料製作、創作、論文及考察等。使學生掌握美術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具備較高的美術表現和鑒賞能力。
就業去向: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中從事美術教育、創作、研究等工作。
●藝術設計(裝飾)(非師范,本科,四年制) 下設視覺藝術、裝飾藝術和環境藝術三個方向。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的藝術設計與創作、設計教學、設計研究和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設計素描、設計色彩、三大構成、標志設計、包裝設計、網頁設計、書籍裝幀設計、廣告設計、產品樣本印刷設計、裝飾設計、CIS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設計概論、藝術概論、中外美術史、工藝美術史等。使學生熟練掌握藝術設計基本理論和各種技能,能把握藝術設計的最新觀念和設計潮流,並具有較高的獨立策劃和創作能力。
就業去向:企事業單位中從事藝術設計與研究、企業策劃及藝術設計教育工作。
●藝術設計(環藝)(非師范,本科,四年制)
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的藝術設計與創作、設計教學、設計研究和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設計素描、設計色彩、三大構成、室內外3D效果圖、模型製作、計算機輔助設計、室內外設計、環境規劃、園林設計、景觀設計、設計概論、藝術概論、中外美術史、工藝美術史等。使學生熟練掌握藝術設計基本理論和各種技能,能把握藝術設計的最新觀念和設計潮流,並具有較高的獨立策劃和創作能力。
就業去向:主要在企事業單位中從事藝術設計與研究、企業策劃及藝術設計教育工作。
http://redland.hztc.e.cn/jyzd/detail/xndt004.htm
❼ 朱萬章的美術造詣
擅長畫蘭花及葫蘆,尤以葫蘆見長,深得文人畫要旨,被稱為學者繪畫,頗具古意。其作品分別在廣東文聯藝術館、何香凝美術館、嶺南美術館、順德博物館、恆福茶文化博物館、肇慶學院美術館等地展出,並在北京、香港、廣州、廈門、杭州等地拍賣行拍賣 ,受到收藏界和學術界追捧;其作品分別被廣東省博物館、廣東省檔案館、廣東順德博物館、廣東南海博物館、嶺南美術館、肇慶學院美術館等機構收藏。出版有畫集《一葫一世界:朱萬章畫集》(嶺南美術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其葫蘆繪畫11件連同肖像1張被印製成郵票發行。
一、《朱萬章畫集序》
梁江
朱萬章君1992年中山大學畢業後到廣東省博物館從事書畫收藏、鑒定、研究工作。積累了相當工作經驗後,又進入中國藝術研究院深造,獲得博士學位。萬章君敏而好學,勤勉且嚴謹。迄今,已在《美術研究》、《文藝研究》、《故宮學刊》等全囯性專業刊物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先後出版論著《嶺南金石書法論叢》、《陳師曾》、《廣東傳世書跡知見錄》、《嶺南書法》、《粵畫訪古》、《廣東繪畫》、《居巢居廉研究》、《書畫的鑒藏與市場》、《嶺南近代畫史叢稿》等十餘種專著,堪稱成果豐碩。不僅在廣東,在全囯也是頗受關注的書畫及文物鑒藏界後起之秀。
萬章君二十年在書畫收藏、文物古玩行業磨礪,與眾多書畫大家及學界名宿交往,耳濡目染,日積月累,不僅練得眼光過人,也漸漸練出實踐技藝,開始邁入書畫創作領域,不再停留於單純的研究了。
此次萬章君拿出公諸同好的是一批花鳥畫,且均以葫蘆為題材,多是大筆粗毫,力求神完意足。曾問起萬章,何以偏愛葫蘆?他答曰:一「葫」一世界。此語有點調侃之意。在我印象中,有「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之說,語出《華嚴經》、《憨山老人夢游集》等。「一花一世界」或陶瓷紫砂製作所說「一壺一世界」,內涵主要為小中見大罷,這倒與萬章君庶幾近之。不管怎樣說,這都與中國文人畫傳統的抒心寄意異曲而同工。
與大多觀者一樣,我以往也少見萬章君的繪畫作品。今見他以心運筆,以意為尚,結構章法頭頭是道,頗有以筆直抒胸臆的風神,更印證了他偏重文人畫理路的推測。萬章作畫,流露了他稟性的另一面。他的內心,有著四川人的某種堅忍勇敢和文化人的爛漫逸致。這種特徵日後繼續錘煉和強化,有可能成為他個人藝術風格要素的主體。這一畫冊,是萬章多年專注於學術與研究之後所出第一種繪畫集子。對於他而言,是新一輪行程的開始。我與大家一樣,期盼著他新的成績。
2012年9月21日寫於京華
(梁江 中國美術館副館長、中國美術院副院長、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
二、「一葫一世界:朱萬章繪畫展」在廣東舉行
由民盟廣東書畫院、廣東省順德文廣新局等單位主辦的「一葫一世界——朱萬章繪畫展」於2012年12月6日上午在廣東順德博物館開幕。來自民盟廣東省委、、廣東省文化廳、廣州美術學院、羊城晚報、廣東省博物館、肇慶市美術家協會、廣州南沙區文聯、廣東順德美術家協會、順德收藏家協會、順德書法家協會等單位的領導、專家學者五百餘人參加了揭幕禮。在開幕式上,朱萬章分別向廣東順德博物館、南海博物館捐贈了繪畫作品,兩館分別向其頒發了收藏證書。
朱萬章是美術史論家、書畫鑒定家,出版有《書畫鑒考與美術史研究》等學術論著20餘種;學術界對朱萬章在美術史研究和書畫鑒定方面的成就早已耳熟能詳,但對其繪畫藝術則鮮有所聞。其實,朱萬章在其學術研究之暇,同時兼擅繪畫,擅畫花卉、山水,尤以葫蘆見長,被學界稱為學者繪畫,在行內引發良好反響,其畫已分別被四川博物院、廣東省博物館、廣東南海博物館、廣東順德博物館等機構收藏。
本次共展出朱萬章先生創作的以葫蘆為題材的作品60件。葫蘆在民間文化中具有驅邪納福之意,是吉祥的象徵。朱萬章以此為專門繪畫題材,是其將民間文化與文人畫相結合的一種嘗試。此次展出的繪畫,是其在學術研究之餘的遣興之作,逸筆草草,別具意趣,反映出一個學者的筆情墨趣。為配合展覽,由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錄《一葫一世界——朱萬章畫集》亦同時發行,除刊載全部展品外,還搜集了朱萬章主要學術成果及其學術活動照片,反映出他在學術及繪畫藝術上的探索歷程。
展覽持續至2013年1月6日。
2013年2月,「游於藝——朱萬章葫蘆畫展」即將舉行。
三、鑒定家手中的小葫蘆與大世界
雅昌藝術網訊(鄧小芳) 2012年12月6日,由民盟廣東書畫院、順德區文體旅遊局聯合主辦,順德區博物館承辦的「一葫一世界——朱萬章繪畫展暨《順德碑刻集》首發式」在順德區博物館(西山廟內)舉行,此次展覽共展出作品58幅,捐贈兩幅畫作給順德區博物館
集史論家、鑒定家一身的文人畫家
陳師曾在他的《文人畫之價值》中提到「文人畫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學問,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蓋藝術之為物,以人感人,以精神相應者也」。自宋代以來,文人畫的興起使中國繪畫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和高度,在當時的文人畫家眼中繪畫已經不再是表達寫實的工具,而這種看法明顯是與宋代宮廷畫家寫實到了極致的情況背道而馳,這種尖銳的矛盾可以說是中國繪畫史中現代性變革產生的開端。身為「文人」首先強調的是人品和學問的修養,寫字畫畫不過就是修養的一部分,目的還是為人品和學問服務。朱萬章先生作為一個書畫鑒定行家和美術史家自然是深諳此中深意,元代畫家吳仲圭說自己的繪畫純粹是「墨戲之作,蓋士大夫詞翰之餘,適一時之興趣」,由此可見文人畫存在著一套自身的語言,不是為了討好誰,更不是為了賺錢,它的價值存在於它自設的語境當中,存在於文人群體中的相互領悟和賞識中。
葫蘆: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的感悟和痴迷
朱萬章先生所畫的葫蘆在學界看來就是典型的文人畫,畢竟他是在美術史論界的知名人物,在他身上常常散發出史家的氣息和儒士風度。從他的畫中明顯可以看到「聊寫胸中逸氣」或「聊以自娛」的文人豪氣。這在他一幅幅的畫作中可以得到印證,他的筆墨自由灑脫,質朴而又用心,他的潑墨技法十分獨到,有著明顯的個人風格,常見的大潑墨寫法都是以大筆揮掃而就,而朱萬章先生則主要是頓筆和點筆為主,暈染出的淡墨水跡斑斑,使得整張畫幅如沐春雨,酣暢之極。葫蘆的金黃閃亮於整幅畫面,與濃淡的墨色交相輝映,圖中自然穿插的葫蘆藤曼用焦墨渴寫而就,宛若飛龍健行於紙墨之間。
在中國人的觀念中,葫蘆是其諧音「福祿」的象徵,如果在畫幅中出現一對葫蘆的,那就可以叫做「福祿雙全」,而畫中的金黃色葫蘆自然也有著「金福祿」的美好象徵,這蘊含著無限的吉祥含義,況且葫蘆在傳統文化中又有著辟邪鎮宅的風水功效,廣受人們愛戴。與其說朱萬章先生鍾愛於寫葫蘆,不如說這是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的感悟和痴迷,有著一種發自內心而又深沉的華夏情懷。
四、畫畫的朱萬章
張演欽
朱萬章先生要辦展覽了,這個消息一定讓很多人詫異,包括圈內好友。其實朱先生擅畫,尤其是蘭花和葫蘆,自成一格;且動筆多年,積累頗深,絕非興來時聊抒胸中逸氣那麼簡單。只不過朱先生畫名被文名所掩,且為人謙遜、低調,所以即使是他的身邊好友,也多不知他雅擅丹青。
朱先生是專攻美術史的,著作等身,乃美術史論界響當當人物。搞美術史的學者畫畫,比普通畫家多了一樣東西,那就是歷史意識。史識之重要,今天已經無人提及。其實很多人是故意不去管它,因為有了史識,便不敢輕易下筆,便會對藝事充滿敬畏,那多縛手縛腳啊。前賢吳昌碩,畫了多少年,才敢將作品示人。黃賓虹、傅抱石、潘天壽,也都是美術史爛熟於胸的大家。今天畫畫的多了去,還沒開始動手,便想著沽名釣利,江湖上竟也任他行走得通,咄咄怪事層出不窮,哪裡還有人顧得上歷史意識?
作為一個嚴謹的學者,朱先生在創作方面毫無疑問具有明確的歷史意識。所謂歷史意識,換句話說來,就是意識到國畫必須遵循自身的文化邏輯,方能達到其邏輯自洽——這是藝術史一再證明了的道理。這個道理,就是國畫本身的文化邏輯。沒有自身的邏輯,首先便失卻了其作為國畫的文化意義,談何「自洽」?通俗來說,便是不成其為國畫,「國」將不「國」。不少人,以為拿起毛筆在宣紙上亂畫一氣便叫國畫,其實那是根本沒有道理的。近百年,藝術受社會思潮影響最大,藝術家也講民主了,藝術也要求獨立、自由了。藝術上的自由偏又比不得社會上的自由,社會上的自由還有「群己邊界論」在箍著,但藝術呢,沒有任何約束,結果是愈演愈烈,竟至今日無法無天之境地。當然,這樣的藝術除了將來為「歷史上曾經有所謂藝術家如此混亂、無能」提供原始佐證之外,一文不值。美國著名文化學者丹尼爾說過一句話:政治上我主張民主,經濟上我主張自由,文化上我主張保守。「保守」,當前我們太需要太需要這種態度。
具體到朱先生的歷史意識及其畫作的文化邏輯,啰嗦幾句。一是在精神品格上,符合藝術就是對精神崇高和個性自由進行追求的本質屬性。朱先生的畫,格調高雅,極有稚趣,涉筆即古,很是難得。二是在技術表達上,和表達手段的有效性深度契合,那就是對線條的尊重和運用。這一點,連一代哲人康德都是承認的。康德說過,就情感表達的有效性和豐富性而言,毫無疑問,線條要優於塊面(大意)。朱先生的作品,完全是線條表達。蘭花就不用說了,葫蘆也是,即使是葫蘆葉子,也是出自線條,只不過把線條放大了而已。黃賓虹說過,自己在繪畫上受到這樣一句話的影響最大,那就是用筆要「筆筆要平,筆筆分明」。朱先生的畫,無疑極好地做到了「筆筆分明」。朱先生的畫,絕不橫塗豎抹,這顯然是深諳美術史者之所為。曾看到朱先生一幅葫蘆,中有一藤,蒼勁如屈鐵,直甩下來,看上去似乎還在律動,張力十足,真神來之筆也。
鄙人有幸多次拜觀朱先生蘭花及葫蘆大作,確是感慨系之。
張演欽(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廣東省文藝批評家協會理事)
❽ 南藝美術系有幾個教授
南京藝術學院和美術學院的歷屆領導都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經過長期的努力,美術學院現在已經擁有一支梯隊結構合理,科研成果豐碩,教學認真負責,善於團結協作,發展趨勢良好的師資隊伍。本院美術學學科作為江蘇省美術學唯一省級重點學科,其師資隊伍在2001年和2002年先後二次被評為江蘇省普通高校優秀學科梯隊,2003年被評為江蘇省優秀重點學科,2005年被列為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本學科現有博士生導師7名,其中具有博士學位4名,占總數的57%;教授16名,其中具有博士學位8名,占總數的50%,具有博士後學歷1名;教授中60歲以下者13名,占總數的81.25%;現有副教授共19名;講師15名;助教4名。師資隊伍的自身素質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其中博士學位12名,在讀博士2名,碩士學位21名,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教師占總數的39.6%。美術學院重視師資的培養與國際文化交流,近年來,相繼派出和擬派出赴國外訪問、考察、研修人員達20餘人次。教師在全國及省級以上展覽和學術評審中獲獎者占總人數的90%以上,近年來共出版專著60部,發表學術論文150篇,取得或完成國家級課題5項,省級課題24項,獲得國家級獎項15個,省級獎項20個。科研與創作的成果有力地促進了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美術學院鼓勵教師和學生的創作實踐和理論研究,制定了有效措施,凡在省以上獲獎的專著、論文或美術作品均能獲得獎勵,凡取得科研項目和有實際科研成果的均能獲得資助。
近年來,美術學院一批骨幹教師分別被評為政府特貼專家、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普通高校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培養人選、省「333」學術帶頭人培養人選、省優秀學科帶頭人、省優秀碩士生指導教師、省高校名師獎、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等,大大提升了師資隊伍建設的內涵和品質。
❾ 蘭州城市學院美術學院的所獲成就
我院教師教學、科研成果豐碩。出版了《守望田園》(左義林)、《裝飾造型與創意》(楊廣銀)《中國山水畫教程》(王廷華)《素描分解教學研究》(張壽鎰)《纖維藝術》(楊曉)等專著和教材多部,發表論文數十篇。多位教師作品在各級各類展覽中入選獲獎,在國內外各種學術期刊發表。2008年在由中國高校美術家協會主辦的《2008年中國高校美術作品年鑒》大型征評活動中,被授予「全國高校美術教育成果獎」。2009年,在由中共蘭州市委宣傳部主辦的「印象蘭州」主題海報大賽中獲優秀組織獎。
學院教師積極參加社會設計實踐活動,2007年完成了蘭州市南北兩山綠色文化博覽園的整體方案設計和繪圖項目;2008年完成了景泰黃河石林黃河文化博物館的論證方案;2008年完成了中國駐印度使館的整體設計規劃方案等。2009年,組織07級藝術設計本科班學生通過藝術實踐,承接了劉家峽旅遊局旅遊紀念品的考察設計項目。2010年2月,承接了西北民族大學榆中校區校園整體規劃項目。
科研成果
甘肅省油畫藝術委員會首屆油畫展《高原之子》 左義林廳級 省美協 2001.12. 三等獎
2 油畫《崆峒秋意》 左義林 廳級 省美協 2000. 二等獎
3 油畫《初春的時候》 左義林 廳級 省美協 1998. 三等獎
4 油畫《青春》 左義林 廳級 團省委、省美協 2000. 一等獎
5 油畫《新學年》 左義林 廳級 省美協 2002. 二等獎
6 《關於素描教學中兩個概念的研究》 左義林 廳級 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2.12. 一等獎
7 油畫《風景》 左義林 廳級 團省委、省美協 1999. 入選
8 油畫《清清小溪水》 左義林 廳級 省文化廳 1999. 入選
9 油畫《歸墓黃昏》 左義林 廳級 省美協 1996. 入選
10 油畫《荒秋童謠》 左義林 廳級 國家級 1994. 入選
11 油畫《荒秋童謠》 左義林 廳級 省文化廳 1994. 優秀獎
12 油畫《河畔牧歌》 左義林 廳級 省文化廳 1994.10. 優秀獎
13 油畫《河畔牧歌》 左義林 廳級 省教委 1994.10. 三等獎
14 油畫《捕風的孩子》 楊廣銀 廳級 省教委 1994.10. 三等獎
15 油畫《花之韻》 楊廣銀 廳級 省文聯 2002. 一等獎
16 油畫《風景》 楊廣銀 廳級 省美協 20020 入選
17 油畫《捕風的孩子》 楊廣銀 廳級 省文化廳 1994.10. 優秀獎
18 浮雕《海韻》 楊廣銀 廳級 團省委 2000. 一等獎
19 油畫《靜謐時光》 楊廣銀 廳級 省委宣傳部 1994.10. 優秀獎
20 《裝飾藝術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楊廣銀 廳級 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2.12. 一等獎
21 纖維《秋日隨想》 楊廣銀 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展 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展組委會、清華大學 2002 入選
歌曲《共同擁有你》 趙小鈞 省音協慶祝建黨80周年征歌活動/廳級 省音協
三等獎
22 電影《隴上英烈張一悟》 趙小鈞 第四屆「敦煌文藝獎」/省級 省委、省政府 2004.11. 三等獎
歌曲《天上的西藏》 趙小鈞 中國唱片總公司首屆金碟獎評獎
/全國 中國音樂家音像出版社
2003.12. 首屆中國金碟獎
23 油畫《金色旋律》 尚 宏 獲得第四屆「敦煌文藝獎」/省級 省委、省政府 2004.11. 三等獎項
C 科研成果——專著、教材、工具書類
序號 成果名稱 作 者 類別 出版社及出版日期 字數 排名
1 《中華五千年歷史演義》 左義林 專著 民主與科學出版社1996. 編繪
2 《中華五千年歷史演義》 楊廣銀 專著 民主與科學出版社1996. 編繪
3 《繪畫與自然》 張壽鎰 專著 甘肅省人民美術出版社 獨立
4 《崆峒山詩畫》 張壽鎰 專著 甘肅高師學報 獨立
5 《音樂著知識與欣賞講座》 趙小鈞 專著 蘭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12月 29.3萬 副主編
6 《小學英語練習》
三年級(上冊) 齊洪洲 教材 未來出版社2003年8月 合作
7 《小學英語練習》 三年級(下冊) 齊洪洲 教材 未來出版社2003年8月 主編
8 《小學英語練習》
四年級(上冊) 齊洪洲 教材 未來出版社2004年2月 合作
9 《小學英語練習》
四年級(下冊) 齊洪洲 教材 未來出版社2004年2月 合作
10 《小學英語練習》
五年級(下冊)
齊洪洲 教材 未來出版社2004年2 合作
11 《健康》上冊 段偉 教材 甘肅少兒出版社02 合作
12
《健康》下冊 段偉 教材 甘肅少兒出版社02 合作
13 《健康》下冊練習 段偉 教材 甘肅少兒出版社02 合作
14 《健康》下冊練習 段偉 教材 甘肅少兒出版社02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