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和研究成果是什麼意思
可以憑獎 憑優啊
2. 根據課題研究成果寫論文注意什麼
課題研究成果預測即研究過程可能出現哪些情況,問題。研究會帶來什版么成果?有什權么對策。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研究報告,教育論文,專著,課件等多種形式。課題不同,研究成果的內容,形式也不一樣。但是不管形式是什麼,課題研究必須要有成果,否則,就是這個課題沒有完成。在開題報告中設計出成果形式,可以使研究者明確將來用什麼表現研究成果,一邊從開始就可以著手努力積累材料,構思框架,進行分工,以利於研究成果的順利問世。也有利於課題管理者據此對課題進行檢查驗收。
3. 申報課題的最終研究成果是3項,具體列出了論文的名稱,但是結題有一篇論文的名稱不一致,可以結題嗎
課題結題材料包括:1.課題立項申請書、任務下達書;2.《課題結題驗收表》;3.課題版研究報告權;4.課題研究的主要成果(論文、著作等);5.相關附件或佐證材料等。一、成果要求:1.研究報告每項課題必須提交一份研究報告,字數在2萬字左右。內容包括:①課題提出的背景、目的、意義;②課題研究的組要內容;③課題研究採取的方法與具體措施;④課題進程或階段說明;⑤研究的成果、結論及其取得的社會效益。2.課題研究的其他成果著作類科研成果:要突出實踐、實驗分析,突出應用推廣價值和社會效益;論文類科研成果:要有圍繞課題研究主題的若干篇論文(只有一片論文不能作為課題研究成果);教材類科研成果:要突出教學改革的內容,體現創新部分,突出學生學法教育和能力培養;多媒體課件開發類成果:具體說明其先進性、科學性和創新性,突出實際應用效果和產生的效益。二、課題結題時間和成果所有權(1)課題結題時間以省規劃辦頒發的結題證書時間為准;(2)課題負責人或成員如有變動,需有原課題負責人提出書面變更說明,經所在單位同意後交省規劃辦備案,成果所有權以結題時課題組成員為准。
4. 論文類型怎麼填
論文類型一般根據發表刊物和內容來填。
論文著作權實行自願登記,論文不論是否登記,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權不受影響。我國實行作品自願登記制度的在於維護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有助於解決因著作權歸屬造成的著作權糾紛,並為解決著作權糾紛提供初步證據。
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署1999-01-12印發《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 ——CAJ-CD B/T 1-1998》文獻標識碼(WM) Document code 置分類號之後。
1、A類為理論與應用研究學術論文(包括綜述報告)。
2、B類為實用性技術成果報告(科技)、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總結(社科)。
3、C類為業務指導與技術管理性文章(包括領導講話、特約評論等)。
4、D類為一般動態性信息(通訊、報道、會議活動、專訪等)。
5、E類為文件、資料(包括歷史資料、統計資料、機構、人物、書刊、知識介紹等)。
(4)論文研究成果歸屬問題擴展閱讀:
學術論文的特點:
1、學術性
學術論文的學術性,要求作者在立論上不得帶有個人好惡的偏見,不得主觀臆造,必須切實地從客觀實際出發,從中引出符合實際的結論。
2、科學性
學術論文在形式上是屬於議論文的,但與一般議論文不同,必須是有自己的理論系統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羅列,應對大量的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3、創造性
科學研究是對新知識的探求。創造性是科學研究的生命。學術論文的創造性在於作者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能提出新的觀點、新的理論。
4、理論性
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述科學道理,不僅要做到文從字順,而且要准確、鮮明、和諧、力求生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論文
5. 研究生學位論文的研究成果與知識產權有何區別與聯系
知識產權包括很多: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商業秘密等等。
學位論文應該歸屬於著作權的保護范圍。
如果研究成果申報了專利,就是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6. 甲方是否是第一作者對論文成果歸屬有影響么
專著就是你自己,第一作者是你是主要的人,或者一把手,區別的話,這個不好說,其實一般發表期刊的都是多作者的,尤其是一些課題之類的.本人做論文發表代理的,所以,從我這塊說,專著除非你很厲害,頭銜很牛,要麼課題很牛,否則的話一些核心期刊不要的,不過現在來看,都是多作者的,區別也不是很大.
7. 論文成果怎麼寫
1、發表的論文。 發表的論文包括期刊論文和會議論文。可以是長文,也可以是短文,綜述或者demo。可以列出預期發表論文的數量,大致研究點,擬發表在哪類期刊和會議上等。
2、申請的專利。 申請中的專利和申請已得到保護的專利都可以作為預期的成果。可以列出擬申請的專利數量和大致的方向。因為專利審核的時間比較長,項目結束的時候不一定可以得到申請的最終結果,所以已經經過初審的也可以作為預期成果。
3、完成的項目,提升的指標。 在某領域內預計做一個或者幾個什麼類型的項目,項目的研究內容是什麼。預期想的到的結果是什麼,對現有的指標有什麼提升,對現有的技術有什麼改進,對研究領域有什麼貢獻等。
4、參賽和參評的獎項。 有些技術類的研究有很多國內國外的公開評測和比賽,可以列出擬利用研究成果參與哪些比賽,期望能夠得到什麼樣的結果等。
5、公開的數據集合。 在研究的過程中,會逐步採集和整理實驗數據集合。如果方便的話,可以作為開源數據集合供全球范圍內的研究人員使用,這將讓整個領域的人們受益。
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後,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確的結論.有時,由於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在得出結論後,還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探究實驗的一般方法步驟: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資料分析法等.
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科學觀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藉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或利用照相機、錄像機、攝像機等工具,有時還需要測量.科學的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時要全面、細致、實事求是,並及時記錄下來;要有計劃、要耐心;要積極思考,及時記錄;要交流看法、進行討論.實驗方案的設計要緊緊圍繞提出的問題和假設來進行.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一般步驟:發現並提出問題;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作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實施實驗並記錄;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過程中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收集和分析資料也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資料的途徑有多種.去圖書管查閱書刊報紙,拜訪有關人士,上網收索.其中資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圖片、數據以及音像資料等.對獲得的資料要進行整理和分析,從中尋找答案。
8. 論文研究現狀怎麼寫
一、文獻綜述是什麼?
1、定義
文獻綜述主要是撰寫人在確定論文選題後,結合前人的觀點、研究,進一步進行研究、分析,從而提出自己對選題的見解和研究思路。它非常重要,是開題報告的重點。
2、內容和要求
文獻綜述在內容上,主要包括了這些內容:現在存在的一些觀點;國內外的研究背景和現狀;前人研究的基本概括、還待研究的內容、以及發展方向。
文獻綜述在字數上,有著一定的要求,字數一般要在1000字左右。
二、如何寫文獻綜述?
1、文獻綜述一般有這3種結構:
第一種結構:研究背景及意義--現狀--評述--參考文獻;第二種結構:研究現狀--主流觀點--存在的爭議點與矛盾--參考文獻;第三種結構:背景及演變--主流觀點--研究方法--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矛盾與不足--參考文獻。
2、找文獻綜述,要滿足這2個條件的:一新的,二有代表性的。文獻綜述不需要太多,一般10篇左右就夠了。但是呢,每一篇文獻綜述都要花時間好好研讀一篇。
3、在寫文獻綜述的研究背景及意義時,字數不需要太多,一般200-300字左右就夠了。寫的時候,重點一點要突出,要涵蓋這些內容:國內外背景、為什麼選擇這個課題、有什麼意義等等。
4、寫文獻綜述的評述時,字數要把握在200-300字之間。評述中不僅要指出亮點和缺點,還要進一步敘述接下來研究的思路。
5、寫文獻綜述的參考文獻時,則要注意格式的問題了。不少朋友在寫參考文獻時,格式都出錯了。所以格式問題要特別注意。
6、寫文獻綜述時,切忌莫無中生有,任憑自己的想像力進行杜撰,這是一種很不負責的行為。另外,寫文獻綜述要客觀、公平、公正,千萬別為了放大自己論文的亮點,故意抹黑、放大前人研究中的不足之處,要知道這種行為是很可恥的!
9. 研究成果發表時,哪些人有資格在論文上署名
參與研究的人員 。看論文期刊有沒有要求必須幾個作者,有第一第二作者。
署名者只限於那些參與選定研究課題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參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並做出主要貢獻,以及參加論文撰寫並能對內容負責,同時對論文具有答辯能力的人員。
僅參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計劃分工負責具體小項的工作者,某一項測試任務的承擔者,以及接受委託進行分析檢驗和觀察的輔助人員等,均不應署名,但署名者可以將他們作為參加工作的人員一一列入"致謝"段,或注於篇首頁地腳處。
個人的研究成果,個人署名;集體的研究成果,集體署名(一般應署作者姓名,不宜只署課題組名稱)。
論文發表在署名上的要求:
論文的署名必須是真是,即真名,是不能夠用筆名的,並且要將工作單位與郵編標明,以便於聯系或者供讀者進行咨詢。一般的排版順序為工作單位,郵編,作者。
如果是集體創作的應在文章的後面標注清楚執筆人或者是整理者的姓名,以便用來明確責任與查詢考證。
論文署名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且不可過多。原則上凡是參加全部或者部分主要的工作,參與文章撰寫,能夠對文章負部分或者全部責任,可以進行答辯的人, 都要署名。
在署名的次序上應該按照其所作出的貢獻的多寡進行排序,主要的人物排在前面,其他依次往下排。
而且從目前各省的晉升要求及實際情況上看,署名過 多也沒什麼意義,一般來說三到五人即可,參與協作的,做指導工作的,可以根據情況列在書名中或者在文章末尾致謝中寫出。
不要出現一篇短文或者臨床報道出現 多個甚至十幾個作者的情況。
署名是一件嚴肅的事情,其科學性很強,但是由於近些年來社會上的某些風氣也對學術界有一定的沖擊,所以在 某些作者署名上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署名過多,雜亂,還有一些掛名的。
醫學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必須對文章負責的,要講求原則,不能胡亂署名,尤其是與本文無 關的就更不能寫上,不可以用署名來達到幫助別人創造晉升條件的目的。
發表論文時的注意事項:
一、基本要求
1、獨立撰寫申報人員可以提交為申報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專門撰寫的論文,也可以使用在技術業務刊物上發表過的論文,但必須是由申報人員本人獨立撰寫,不能是與他人合作撰寫,更不能抄襲、拼湊,甚至請他人代筆。
宣傳報道、會議發言稿、簡報、資料介紹、考察報告、項目報告、教材、畢業論文、譯文,參與編寫的工作計劃、章程、辦法以及事務性、操作性的具體工作方案等材料均不屬申報論文范疇。
論文要論述完整、獨立成篇,不能是文章的摘要或其中部分章節。
2、專業一致申報人員提交論文的專業內容必須與本人申報的專業類別一致,也必須和本人現任工作崗位的專業相一致。
3、內容以闡述個人工作成果為主題撰寫論文時要理論聯系實際,有一定的獨到見解,應有具體詳實的材料基礎,論文應體現申報人員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論素養和技術水平。
重點闡述本人在其中發現、分析、解決較復雜問題或新技術應用、創新的過程。
4、時限要求;申報人員提交的論文要反映出近幾年取得的專業技術工作的成績,論文必須是參加工作以後撰寫的。
二、編寫要求
1、論文正文字數在3000字左右,摘要字數在400至500字之間。
2、論文中引用的文字、數據應採取加註的方式,並在參考文獻表中註明原作者、原文章名稱、頁碼、日期。
3、論文中引用的表格應在表格下面注釋原作者、原文章名稱、頁碼、日期。
4、申報論文須用A4規格的紙列印(可雙面列印)3份,並按照編寫格式中的項目順序裝訂。
三、編寫格式
論文應包含:
1、封面(包括標題、作者姓名、作者單位、課題的專業方向)。
2、摘要。
3、關鍵詞。
4、目錄。
5、緒論(說明研究背景、動機、意義和目的)。
6、論文主體。
7、結論及建議。
8、參考文獻(應與正文中的加註對應)。
9、附錄部分(包括正文部分沒有使用、只使用了部分的與論文有關的重要數據和資料。諸如各類統計表、較復雜的公式推導、計算機列印輸出件、術語符號的說明等,都可作為說明論文的有用信息置於附錄中)。
10、封底。
撰寫論文應避免以下現象:
1、論文的題目太大,論文不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只是泛泛的議論一些觀點和問題,或是講述眾所周知的一些道理 。
2、論文以介紹本人接觸到的一些新知識、新概念、新方法為主,缺少對有關問題親自實踐和深入研究。
3、論文寫成工作總結,簡單羅列幾年的工作項目。
4、把教材上、報刊上的文章或別人寫過的東西大篇幅地抄襲、拼湊成一篇文章,在文章中看不到個人的實踐成果和觀點。
5、論文缺乏時效性,論文內容所涉及的知識、理論、技術、數據等已被更新、替代,不再有參考價值,不能解釋或不適用於目前行業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
10. 學位論文研究成果按照什麼順序列出
我給個推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