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字」,古代人的姓名與他們的「字」2
古人的姓名字型大小 我們今天的中國人,大多隻有一姓一名。但在古代,人們的姓名遠沒有這么簡單。在通常的情況下,除了姓和名以外,還有字(表字)、號等。
我們今天常說的某某人叫什麼名字,其:「名字」一詞,在古代代包括「姓」、「名」、「字」三個部分,三者各有各的性能和作用,是三個各自獨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整
古人剛生下不久就有了名,長大以後要取字,兩者相連,通稱名字。關於二者的作用,清朝人王應奎曾說:「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意思是說,名是用來區分彼此的,字則是表示德行的。二者性質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樣。一般說來,古時候,名是階段性的稱呼,小時候稱小名,大了叫大名。等有了字,名就成了應該避諱的東西,相稱時也只能稱字而不稱名。 名與字在多數情況下共同構成一個人的代號,盡管用途不盡相同,二者之間還是有聯系的。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與字內容毫不相乾的情況幾乎見不到。如三國時的名將張飛,字翼德,在這—名字中, 「飛」是名, 「翼德」則是對「飛」的解釋,因為 「飛」就是「翼之德」(翅膀扇動而造就的功德)。又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名與字之間也有聯系,即「居易」是因,「樂天」是果,只有居處安寧,才能知命而樂天。 古人的名有多種種類,字也有不同用途。起初,人們取字非常簡單,往往只取一字,與「子」、「伯」、「仲」、「甫」等表示年齡階段的字相連。如孔子弟子顏回字子淵,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這些名字中的「淵」、「牛」、「弓」就是他們的字。當然,有些人取字時乾脆只用一字,不加別的字辭,如陳勝字涉,項羽字籍等即是。東漢以後,人名取字才越來越講究,情況也越來越復雜。人們在有了名以後,往往把取字看得很重要。有些人在取字時注重效法古人,取字「士則」、「思賢」、「師亮」等等;有些人則寄託對當事人的厚望,取字「溫叟」(長壽不天)、「永全」等等。這些,無不含有深刻的意義。
古人除有名、字外,又多取號以代替名字。號是一種固定的別名,又稱「別號」。早在周朝時,人們就已經開始取號。對此,《周禮》解釋說,號為「尊其名更為美稱焉」,意思是說,號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稱或美稱。早期的號具有這一特點,有號的人多是那些聖賢雅士。如老子別號廣成子、范蠡別號鴟夷子皮等。先秦時期有名字又有號的人並不太多,至秦漢魏晉南北朝時,取號的人仍不很多,名載史籍者僅有陶潛別名五柳先生、葛洪別號抱朴子等數人。但是,到了隋唐時期,伴隨著封建國家的強盛和文化的高度發達,在名、字之外另取別號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如李白號青蓮居士、杜甫號少陵野老、白居易號香山居士,皆屬此類。到了宋代,取號之風又有進一步的發展。人們熟知的《水滸傳》108將個個都有別號,正是代表著當時的社會風氣。明清人更把取號視為一種時髦,上至皇帝,下至一般黎民百姓,幾乎人人有號。正如清人凌楊藻在《蠡勺編》一書中記載的那樣,其時「閭市村壟,嵬人瑣夫,不識字者莫不有號,兼之庸鄙狂怪,松蘭泉石,一坐百犯;又兄『山』弟則必『水』,伯『松』則仲必『竹』,不尤大可笑也哉。近聞婦人亦有之,向見人稱『冰壺老拙』,乃嫠媼也」。甚至一些落草為寇的盜賊也有別號。如上述書中舉了一個縣官審案的例子,就十分能說明問題。這一例子說,一位縣官在審理一樁竊案時,責難犯人為自己開脫罪責,犯人突然說道:「守愚不敢。」縣官不解其意,一問左右,才知道是犯人在自稱別號。 在用字上,取號與取名、字不同,大多不受字數多少的限制。從已知的歷代別號來看,有2字型大小,也有3字、4字型大小,甚至還有10餘字、20餘字的別號。如清代畫家鄭板橋的別號就有12字,即「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至於宗教界的一位叫釋成果的法師,別號的字竟達28個之多,即「萬里行腳僧小佛山長統理天下名山風月事兼理仙鶴糧餉不醒鄉侯」。一個人的別號竟然用了近30個字,真可謂古今一大奇觀。 因為古人取號有較大的隨意性,並且不必加以避諱,因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飽受文字獄和避諱之苦的明清人,促使他們在名字之外更取別號來表現自己。當時的大多數人都取一個別號,但有些人的別號也有好幾個。如清初畫家石濤法名弘濟,別號清湘道人、苦瓜和尚、大滌子、瞎尊者,達4個之多。
綜上可知,我國古人的稱謂遠比現代人復雜,他們有姓名又有字、號。這種姓名字型大小的並存,既適應了當事人不同年齡階段和不同情況下的需要,也為中國的姓名文化增添了新
Ⅱ 關於古人字型大小的問題
字,又稱表字或小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義的名字。古代男子20歲女子十五歲,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稱其表德之字。後稱字為表字。
字一般由父母或師長來取。
根據《禮記·檀弓》上的說法,在人成年後,需要受到社會的尊重,同輩人直呼其名顯得不恭,於是需要為自己取一個字,用來在社會上與別人交往時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後,名只供長輩和自己稱呼,自稱其名表示謙遜,而字才是用來供社會上的人來稱呼的。
北齊的顏之推認為,人名是區別彼此,字則是體現一個人的德行的。大部分人的名與字在意義上都是有關聯的。
(2)釋成果法師擴展閱讀:
在古代,由於特別重視禮儀,所以名、字的稱呼上是十分講究的。在人際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謙稱、卑稱,或上對下、長對少的稱呼。平輩之間,只有在很熟悉的情況下才相互稱名,在多數情況下,提到對方或別人直呼其名,被認為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平輩之間,相互稱字,則認為是有禮貌的表現。下對上,卑對尊寫信或呼喚時,可以稱字,但絕對不能稱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長輩的名,更是連提都不能提,否則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所以便產生了我國特有的「避諱」制度。
在古代名和字連起來稱呼,也是為了表示尊敬。有兩種情況,值得我們注意:
第一種情況是在先秦時期,當名和字連稱時要先字後名。
第二種情況是漢朝以後名字連稱時,先「名」後「字」。
Ⅲ 我想效仿古人給自己取字,該怎麼取
我們今天常說的某某人叫什麼名字,其:「名字」一詞,在古代代包括「姓」、「名」、「字」三個部分,三者各有各的性能和作用,是三個各自獨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整
古人剛生下不久就有了名,長大以後要取字,兩者相連,通稱名字。關於二者的作用,清朝人王應奎曾說:「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意思是說,名是用來區分彼此的,字則是表示德行的。二者性質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樣。一般說來,古時候,名是階段性的稱呼,小時候稱小名,大了叫大名。等有了字,名就成了應該避諱的東西,相稱時也只能稱字而不稱名。
名與字在多數情況下共同構成一個人的代號,盡管用途不盡相同,二者之間還是有聯系的。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與字內容毫不相乾的情況幾乎見不到。如三國時的名將張飛,字翼德,在這—名字中,
「飛」是名, 「翼德」則是對「飛」的解釋,因為
「飛」就是「翼之德」(翅膀扇動而造就的功德)。又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字樂天,名與字之間也有聯系,即「居易」是因,「樂天」是果,只有居處安寧,才能知命而樂天。
古人的名有多種種類,字也有不同用途。起初,人們取字非常簡單,往往只取一字,與「子」、「伯」、「仲」、「甫」等表示年齡階段的字相連。如孔子弟子顏回字子淵,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這些名字中的「淵」、「牛」、「弓」就是他們的字。當然,有些人取字時乾脆只用一字,不加別的字辭,如陳勝字涉,項羽字籍等即是。東漢以後,人名取字才越來越講究,情況也越來越復雜。人們在有了名以後,往往把取字看得很重要。有些人在取字時注重效法古人,取字「士則」、「思賢」、「師亮」等等;有些人則寄託對當事人的厚望,取字「溫叟」(長壽不天)、「永全」等等。這些,無不含有深刻的意義。
古人除有名、字外,又多取號以代替名字。號是一種固定的別名,又稱「別號」。早在周朝時,人們就已經開始取號。對此,《周禮》解釋說,號為「尊其名更為美稱焉」,意思是說,號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稱或美稱。早期的號具有這一特點,有號的人多是那些聖賢雅士。如老子別號廣成子、范蠡別號鴟夷子皮等。先秦時期有名字又有號的人並不太多,至秦漢魏晉南北朝時,取號的人仍不很多,名載史籍者僅有陶潛別名五柳先生、葛洪別號抱朴子等數人。但是,到了隋唐時期,伴隨著封建國家的強盛和文化的高度發達,在名、字之外另取別號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如李白號青蓮居士、杜甫號少陵野老、白居易號香山居士,皆屬此類。到了宋代,取號之風又有進一步的發展。人們熟知的《水滸傳》108將個個都有別號,正是代表著當時的社會風氣。明清人更把取號視為一種時髦,上至皇帝,下至一般黎民百姓,幾乎人人有號。正如清人凌楊藻在《蠡勺編》一書中記載的那樣,其時「閭市村壟,嵬人瑣夫,不識字者莫不有號,兼之庸鄙狂怪,松蘭泉石,一坐百犯;又兄『山』弟則必『水』,伯『松』則仲必『竹』,不尤大可笑也哉。近聞婦人亦有之,向見人稱『冰壺老拙』,乃嫠媼也」。甚至一些落草為寇的盜賊也有別號。如上述書中舉了一個縣官審案的例子,就十分能說明問題。這一例子說,一位縣官在審理一樁竊案時,責難犯人為自己開脫罪責,犯人突然說道:「守愚不敢。」縣官不解其意,一問左右,才知道是犯人在自稱別號。
在用字上,取號與取名、字不同,大多不受字數多少的限制。從已知的歷代別號來看,有2字型大小,也有3字、4字型大小,甚至還有10餘字、20餘字的別號。如清代畫家鄭板橋的別號就有12字,即「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至於宗教界的一位叫釋成果的法師,別號的字竟達28個之多,即「萬里行腳僧小佛山長統理天下名山風月事兼理仙鶴糧餉不醒鄉侯」。一個人的別號竟然用了近30個字,真可謂古今一大奇觀。
因為古人取號有較大的隨意性,並且不必加以避諱,因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飽受文字獄和避諱之苦的明清人,促使他們在名字之外更取別號來表現自己。當時的大多數人都取一個別號,但有些人的別號也有好幾個。如清初畫家石濤法名弘濟,別號清湘道人、苦瓜和尚、大滌子、瞎尊者,達4個之多。
你可以參考一下來去自己的字
Ⅳ 資料處理與解釋成果
首先運用近場校正軟體對原始數據進行了近場校正;然後通過空間濾波的手段,可以平滑地表局部異常源的影響,從而減小靜態效應。另外,還利用了平移法,將有明顯靜態效應的整條曲線平移到正常值位置。在做了上述處理後,再利用圓滑反演軟體進行正式反演。
CSAMT法接收機所採集到的原始數據,只是對應一系列頻率的沒有考慮裝置特性的平均視電阻率值,不能准確地反映地下地層的真實電性特徵;必須結合收發距r的大小,AB偶極的長度,發射電流的大小,采樣間距等裝置的詳細數據進行合理的反演計算,才能得到對應地下不同深度處的電性分布剖面。在反演時採用了整條剖面的圓滑反演技術。
如圖2所示,8線電阻率(ρ)斷面圖及地質解釋。1740~1860低阻異常(<2000 Ω·m),異常平面中心在1820點。地表岩體出露,經地表探槽揭露有含礦矽卡岩脈,推測為中寒武統楊柳崗組「殘留體」與岩漿岩脈相互穿插而破碎引起的。1940~2060低阻異常與南北向花崗斑岩脈對應,異常沒有圈閉。推測為寒武系地層穿插於岩體中形成破碎帶。1280~1440高阻異常區(>6000 Ω·m)是燕山期花崗閃長岩引起的,而它的東側中阻(2000~6000 Ω·m)花崗閃長岩屬於燕山期不同次侵入,都為成礦母岩。綠線為推測地質界線。440~1680 地表為楊柳崗組大理岩化灰岩、白雲岩,地表岩體接觸帶附近分布花崗斑岩脈及含礦矽卡岩脈。在地層內部也分布有矽卡岩礦化脈。
圖2 CSAMT法勘查8線綜合剖面圖
如圖3所示,0線電阻率(ρ)斷面圖及地質解釋。1760~1900低阻異常(<2000 Ω·m),空間分布范圍增大。異常中心在1840點,北側地表探槽揭露含矽卡岩礦化脈。南北向花崗斑岩脈帶經過此段。1420~1600高阻區(>6000 Ω·m)是楊柳崗組大理岩化灰岩、白雲岩引起,此地層出露於地表,形成獨立的異常中心,異常中心在1500 點。在地表與岩體接觸帶部位及地層內部分布大量的含礦矽卡岩帶、花崗斑岩脈。所以,該高阻異常是重點找礦區段之一。綠線為推測地質界線。1220~1420高阻異常(>6000 Ω· m)是花崗閃長岩引起的,與成礦關系密切,與東側中阻(2000~6000 Ω·m)花崗閃長岩電性差異明顯。西側黃柏嶺組地層中低阻(<6000 Ω·m)異常變化范圍亦大。接觸帶部位也具有較好的成礦條件。
如圖4所示,7線電阻率(ρ)斷面圖及地質解釋。1740~1960低阻異常(<2000 Ω·m)范圍收縮,埋深變淺。異常中心在1860點。1160~1500高阻(>6000 Ω·m)花崗閃長岩與東側中阻(2000~6000 Ω·m)花崗閃長岩接觸帶陡立。西側黃柏嶺組地層中低阻(<6000 Ω· m)接觸帶也較陡。1500~1620有一弱的低阻異常,可能為晚期花崗斑岩脈破碎帶引起的相對低阻,也可能為寒武系與岩體破碎帶。周圍分布多處礦化點。綜上所述,3條電阻率剖面圖對各地質體的反映基本對應,曲線形態吻合,證明CSAMT方法的有效性。從整體上看,初步了解礦區內的地層、構造與岩體的空間分布規律。綠線為推測地質界線。
圖3 CSAMT法勘查0線綜合剖面圖
圖4 CSAMT法勘查7線綜合剖面圖
圖5反映平面異常整體分布。西端中低阻(<6000 Ω·m)為黃柏嶺組地層;中段高阻帶為岩體和楊柳崗組大理岩化灰岩。圖5 表明,異常在此深度表現最全。1 號低阻異常較清晰,有較好的地質成礦背景,平面上也有較大空間;2 號高阻(>6000 Ω·m)異常反映完整,2 號高阻異常是已知礦賦存主體,其下部以及與岩體接觸帶附近還有很大的成礦空間。4號異常,地表揭露含矽卡岩礦化脈及大理岩;5號為高阻岩體中的低阻異常,可能存在隱伏地質體。
圖5 電阻率(Ω·m)平面等值線圖
Ⅳ 你好法師無了大哥,看了你在網上給別人的回答後,覺得你非常牛逼(真的),所以我想向您求助我的心理問題
你好:
非常抱歉,前二天真是太忙,都沒時間上網,所以只能今天來完善對於你的問題的解答了。
首先要說明的是你的「主觀體驗沒有情感了」,是一種「相對正確的自我體驗」,產生的原因一般是來自於過大的心理壓力導致自己的情緒情感體驗能力受限,同時,還會表現為自己在表達情緒情感方面存在時滯,二者交替作用之後,會讓當事者自己覺得自己好象沒有了以前能夠體會喜怒哀樂那類情感的能力。其實依然存在,只是那些感覺為什麼不見了呢?因為被自己的某一類意識限制住了。換一種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來解釋你會更容易理解,也就是說,過去的「我」是「正常的」,但是,當你遭受那些事件的沖擊之後,在某一個階段,忽然變成了一個「沒有情感」的人。這就相當於你的某一種念頭,把過去的生活經歷和過去的自己定義為「不好的」,為了讓自己可以繼續活下去,或者說至少更少地受到過往事件的影響從而避免崩潰,於是,不得不將過去「封存」,同時以減少情感體驗的方式來避免自己感受到那些令人痛苦的感覺。症狀的意義就在於此,它往往是為了保護我們自己不至於因過度消耗精力和心力,因而容易產生麻木的無情感狀態。這種保護機制可以用精神分析理論來描述,也可以用行為心理學的理論來描述,也可以其他心理學理論來描述。但它的本質都不是產生了精神病性質的障礙,而是通過這種異常而不成熟的機制來保護當事人罷了。這種情況多不多?多得很。我不說精神病方面的,因為你和那些相比不是同一種性質的問題,比如;多重人格障礙,選擇性遺忘,邊緣型人格障礙等。它的起因,可以總結為:經在的事件所帶來的壓力超越了個體所能依據於自己的知識,經驗,資源來解決的能力范圍,以轉換的模式演化出一種特殊的應對模式。因為人的應對模式都各不一樣,如果自己屬於半封閉至封閉的類型,而且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又不成熟,那麼,自己所能化解壓力的能力自然就不高。特別是當事件性質過度強烈時,我們大部分人常常會變得更加理性。你可以留意一下那些失去親人的人,剛開始的時候,他們都很痛苦,但是,為了避免自己因為痛苦而產生糟糕的結果,往往會把事情朝理性方面考慮。這是一種自我解脫的過程。在你的身上,因為你只是提到了過去發生了一連串的重大生活事件,我並不能了解是什麼樣的事件。而且,我也很難通過你現在的描述來判斷你在沒遭受這些事件打擊之前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所以,我只能從理論上來說明了。但是呢,即使是從生理學角度來說,過度消耗自身的心理能力和精力,往往都會產生衰竭,直至自己沒有足夠的心力和精力來處理壓力,我上面提到的麻木的狀態,就是指的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自我保護。它往往稱為超限抑制。如果你在這里聽不太懂,也沒關系。因為我只是對你的問題大體描述一下罷了。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當中,我們時常會發現當事者如果在過去因為生活事件的重大打擊,往往會在一個階段後變化成另一種與之前相比而言非常不同的類型。我可以簡單地稱之為,過去的自己遭受那麼大的創傷,因此可以說明過去的自己是「不好的「,為了避免自己再像過去那樣子遭受更多的不好事件的打擊,我們只好讓自己變成另外一種類型,以避免再遭受相同事件的傷害。
下面我就對你的各個序列的問題回應一下:
1,依據於你的描述,你不屬於分裂樣人格障礙,因為人格分裂障礙的表現。而且,成年人因這些生活事件的影響演變為人格障礙的可能性其實不算大。分裂樣人格障礙的產生有一定的年齡決定條件,在青少年時期產生的重大事件更容易促成。在青春期後出現的事件不容易產生這種結果。你的情況不應該單一地診斷為某一類障礙,應該可以理解為由應激創傷導致的抑鬱加焦慮才對。社交障礙歸類為焦慮症,但是你的症狀顯然已經不是單純的一類社會障礙了,而且有明顯的事件影響,所以,合理的診斷應該是急性應激障礙,抑鬱症,焦慮症(可能出現強迫症的表現)。
2,只要一個當事者有自主願意治療的動機,那麼,像這樣的問題治療的難度並不高,屬於中等難度。預後取決於你現在的生活狀態,社交狀態,家庭情況,工作情況,生活條件,三年以來自己新的認知模式的特性等。因為過往的生活經歷對你來說,可能已經失去指導你更好地面對生活的作用,因此,預後也需要考慮回朔性分析過程當中,看你自己是否能建立一種相對全面的分析能力。治療方法的話,按你這樣的問題,基礎工作是必然,主要是三到五次的信息採集,判斷是否需要採用回朔分析的方式作為第二步治療模式,在這二步結束之後,評估結果就大體出來了,它一般需要評估問題的結點是什麼,沖突是什麼,你不完善的處理模式是什麼,真正讓你局限於這種狀態下的動機是什麼,採用這種生活方式的優勢是什麼,目前的影響和對未來所將造成的傷害會是什麼等等。在這些工作結束之後,就需要朝二個方向走:一個方向是針對現在和未來,以實現逐步改善和解決某些問題並達到某種效果為目標;第二個方向是朝向於過去,特別是在三年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你所形成的異常狀態的重新評定和改善修正。不過呢,你也別指望著我會給你多麼具體的治療方案,因為就算我說了,你也不知道怎麼做。我上面所說的朝向於現在未來和過去的治療方式,都會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但它們的具體化都依據於在第一和第二階段內工作的成果來進行。所以,我暫時回應不了。
3,社交障礙之所以沒有出現在《精神病學》這本書里,是因為社交障礙只是一系列核心問題的外在表現,它只是一棵樹上的一片葉子,而不是這棵樹本身。當然,你也可以理解為,社交障礙並不是精神病。這樣就比較好了。我上面的比喻告訴你的是,社交障礙本身並不是問題的本質,也不是問題的核心。這就好比流鼻涕只是感冒的表現之一,卻不是感冒的實質,感冒的實質是因為機體免疫低下感污某類病毒。嚴格來說,精神病學,神經病學,精神神經病學,心理學,是四個彼此交叉卻又有著不同研究領域和重點的學科。一般人很難區別清楚這四者的不同。我暫時不向你解釋他們的區別。回到關於社交障礙不是問題的核心的解釋上,讓一個人表現為社交障礙的原因各不相同,而且,無論是正常人還是有一些問題的人,是不是能判斷為社交障礙,也並不是以是否具備社交障礙常見表現來進行判斷,而是以導致以社交障礙為表現的原因是什麼。比如說,在一部分甲減患者身上,會出現不喜歡與人打交道,不喜歡外出,不喜歡說話的情況,如果以表現來看,會覺得像是社交障礙,但是呢,真正的問題卻是甲狀腺激素分泌過低產生的抑制狀態,所以,只能稱為甲減綜合症當中的一種表現。既然只是一種表現,就當然不是疾病了,既然不是疾病,那自然就不會被寫進去了。你如果想了解社交障礙,就可以去參閱《異常心理學》或《變態心理學》。
多的呢就不說了。你的事兒吧,要說麻煩也麻煩,要說不麻煩也不麻煩。三年前的事情,雖然嚴重,但是你的描述上來看的話,改善的有利條件還是很多的。只要你定下心來,與咨詢師一起努力,一定會讓你好起來的。因為時間勿忙,可能在一些問題的解答上還有一些不通之處,錯字也可能會多一些。你可以湊合著看。哪裡不懂,你也可以再加我的丘丘。感謝你邀請我回應你的提問。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Ⅵ 弘一法師有什麼佛學成就 百度知道
時候到了他自然就出家了,呵呵。成就不成就的,在學佛有成的人眼中都是空。你很難理解他出家,那就簡單說下吧。弘一法師出家前可說是集琴棋書畫於一身了,對藝術有很深的體悟,但生不逢時,當時是中國最黑暗的時候,內外都是戰亂,人民苦不聊生,心中都是悲哀。這時他的心中會出現迷茫,因為藝術救不了國,舞台上表現的再好,人民有那個心情看嗎。感覺這時候他的心態像是孔子當年,希望通過教育,來喚起人民心中的希望。而佛學是什麼,它是研究解脫一切煩惱的學問,不管你之前是做什麼的,有無宗教信仰,只要心中有了煩惱,那恭喜你,可以開始參悟佛學了。
你說對社會的貢獻,說白了就體現在一個善字。他之前的很多貢獻,大都是體現在物質上的,比如捐獻等。藝術上確實也有很大貢獻,但在當時的背景下,這種貢獻就被無形的縮小了。而在他學佛以後,貢獻就轉為精神的了,教導人們樂善看開,內外清凈。他自己親口否定自己前半生的貢獻並不是說那不算什麼,而是和後者相比有本質上的區別。就像一位研究了一輩子小乘佛法的大師,他在一生中也做了很多的善事,很多的貢獻,但當他突然了解大乘教義時,會有一種突然醒悟之感,覺得自己之前做的實在是微不足道,以至有感而發說自己之前真是一無是處。這些都是站在他們自身的立場來說的,但對我們後人來說,不管是他前半生還是後半生,所做出的貢獻都是讓人敬仰的。
以上解釋希望你能明白。
8S
Ⅶ 宗教界的一位叫釋成果的法師,別號的字竟達28個之多
觀世音菩薩:南無普陀琉璃世界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千手千眼廣大圓滿靈感無礙大聖觀世音自在王菩薩摩訶薩
Ⅷ 一位叫釋成果的法師號「萬里行腳僧小佛山長統理天下名山風月事兼理仙鶴糧餉不醒鄉侯」。
萬里行腳僧 小佛山長 統理天下名山風月事 兼理仙鶴糧餉 不醒鄉侯
Ⅸ 釋妙樂的主要事跡
妙樂法師以悲憫懷度、慈悲眾生為己任,在佛教界,她以一個女尼的身份,在她人生的歷程上,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了她愛國愛教,弘法利生,艱苦奮斗,創業成功之路,深受教內尊重。在海內外,也享受一定的聲譽。
妙樂法師,俗姓王,名玉榮,1940年8月18日(農歷7月15日)出生於湖北省黃梅縣小池鎮王家l垏一戶農家。其父母希望她出生後能象養兒子那樣把她養大,故取名「玉榮」。「玉」為石中精品,有「美石」的含義;榮則指繁榮昌盛。
玉榮自幼受外祖母嚴氏影響,茹素長齋,常隨嚴氏出入附近佛廟,求佛拜經。幼年玉榮並不喜歡「玉榮」這個名字,10歲那年,玉榮隨嚴氏入安徽九華山,受百歲老和尚慈光法師點化,玉榮遂自改名字「玉榮」為「艷華」,立意為「光艷中華」。
1953年8月18日,迫於生計,其父母舉全家6口人離鄉南遷至江西省武寧縣楊州鄉三洪灘。途中,父親推著獨輪車,車上裝著全家的衣物細軟和兩個年幼的妹妹,13歲的艷華為減輕父親的負擔,替父親挑了一擔籮筐衣物雜品。由於那時馬路都是牛車走出來的泥巴路,路面坑坑窪窪,凸凹不平。下雨時,整個路面就象鋪蓋著幾寸厚的稀泥。牛車走過,路中間留下四蹄交替走過的腳印,足有兩寸深;兩邊是更深的車輪印。天一放晴,經烈日一照,路面壓模印堅韌不拔,故有「雨天一包膿,晴日一塊銅」來形容其狀。而且整個馬路九曲十八彎,沿著河港,水汊繞來繞去,彎彎轉轉。遠處的村莊、樹木,望去並不遙遠,但走起來,要繞水撇河、上港下汊、過青石板、走獨木橋極為費時,讓人感覺路越走越遠。俗話說,遠路無輕擔,艷華以小小的年紀挑著一擔重重的籮筐,從王家垏村到小池口長江北岸10多里路,艷華滿身大汗跟著父親及全家足足走了7個多小時。這件事讓少年艷華初感人生旅途的艱難,深深同情家鄉父老出行的困難,從小立志要為家鄉人修橋鋪路,造福一方。
在這次九江到武寧,途經永修江上鄉(雲居山附近)一道觀全家落宿時,艷華遇見了雲居山下時居圓通寺寬蓮法師,寬蓮遂約艷華兩年後來雲居山拜師。
艷華隨父母在武寧三洪灘生活了兩年,過著人間吃上頓沒下頓的艱苦生活,更堅定了少年艷華立志救苦救難、拯救眾生的信心。
1955年4月,艷華和父母及全家在九江落戶,僅一個月,即5月24日(農歷四月初三),艷華巧遇奉師命來廬山修道場的寬蓮法師,由寬蓮引薦拜見雲居山虛雲和尚。當年農歷9月19日皈依虛雲老和尚,賜法名寬凈。
1958年初,虛雲受挫,將左右居山弟子召派分散,寬凈也在其中。寬凈回九江後,在一紡織廠做工,婚後生有二子一女(大兒子入伍於空軍某部飛行員,後不幸罹難)。期間,寬凈依師命在家堅持家庭道場,研學佛經,虔誠修行。1972年8月,寬凈冒「文革」挨整的風險,又拜九華山印空法師「方便出家」,印空依法收寬凈為徒,賜名法號為妙樂。鑒於當時還處在「文革」過程中,師命允妙樂帶發修行,嗣後,印空法師一直支持、幫助妙樂法師從事佛教事業直至圓寂(享年99歲)。
1979年3月,沿海開放率先邁開了第一步,妙樂在師父印空老和尚支持下,用6年時間主持整修了福建石獅的普聞寺。
從1989年8月開始,妙樂法師經過「十年艱辛創業」和「十年輝煌發展」的兩個十年,把廬山鐵佛寺由兩間破敗將傾的瓦房建設成舉世矚目的佛教聖地。除此之外,妙樂法師還在1995年著手創建湖北黃梅妙樂寺,資建寶慶寺、浠水的先佛寺、貴州的雲仙寺、河南的天台寺、福建的普聞寺、江西九江縣的龍泉寺、浙江餘杭的大雄寺等10座寺院。在趙朴初為會長的中國佛教協會的領導下,妙樂法師一邊建廟,一邊適應社會需要,不斷推動著慈善事業的發展。妙樂法師提出建廟不要國家一分錢的同時,還不斷推動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發展。她通過扶危濟貧、希望工程獻愛心、支持下崗工人再就業、貧困地區修橋鋪路等向社會捐贈了大批錢和物。而當自然災害向人類降臨時,妙樂法師更是毫不猶豫地捐出大量的錢和救濟物資幫助災區受難群眾。早期的雲南麗江地震、湖南水災、江西彭澤堤陷、貴州的扶貧救苦、98年的抗洪救災、瑞昌地震等,據不完全統計,在第一個10年那段艱苦創業的環境中,妙樂捐出的錢物達1千萬元左右。妙樂法師的善舉,引起了中國佛教界的高度重視和注意。1994年11月13日,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在北京醫院441病房為禪寺書寫了「廬山鐵佛寺」寺名。
1998年11月5日,趙朴初依然是在北京醫院441病房對時任《法音》雜志副編輯主任寬忍法師寫了一段批示:「寬忍法師,請將妙樂比丘尼的情況寫一份材料送給我。此致吉祥。趙朴初 1998年11月5日。」趙朴初批示中「妙樂比丘尼」的提法,是對妙樂弘法利生的公益慈善事業的肯定和關注,對妙樂法師有極大的鼓舞。
在妙樂法師後一個十年的輝煌發展中,在一誠大和尚擔任會長的時任八年時間里,更是妙樂法師弘法利生、推進公益慈善事業最輝煌的時刻。
1999年9月,妙樂在南昌天寧古寺跪拜了一誠老和尚,由一誠長老為剃度恩師,再度受三壇大戒,法號仍為釋妙樂。
在恩師一誠長老親切關懷、幫助、支持下,妙樂法師更通暢、更便捷地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在繼承和發揚前一個10年的優良傳統基礎上,繼續創建妙樂寺,實行弘法利生,推進公益慈善事業,建設新農村方面作出了更大的貢獻。20年來,妙樂法師所捐的善物善款共計達1.3億元。
妙樂法師用15年的艱辛創業精神,在鄂、贛、皖三省交匯處,長江北岸明星級古鎮——小池鎮靠北4.8公里處的妙樂村(原名呂嘴村,經黃梅縣人民政府「梅政函【2010】46號」,「黃梅縣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小池鎮呂嘴村更名為妙樂村的批復」已於6月26日更名為妙樂村)建造了一座 氣勢恢弘、富麗堂皇的妙樂寺。
1993年10月間,妙樂大師在家鄉人民一再邀請下,回到了闊別40年的家鄉。家鄉的基層幹部忙上忙下,忙裡忙外,跑匯報,辦審批,目的是要把妙樂大師留在家鄉。鄉親們則家家戶戶焚香、鳴放鞭炮排隊迎接。妙樂大師來時乘坐一輛嶄新的儀征前加力吉普車,車輛越野性能良好。但車輛走在這段路上,顛顛簸簸,左側右翻,彎彎轉轉,路面極不好走,好幾處都是路險道窄。在接近呂嘴村紅光一組轉彎處荷葉塘的田埂上,由於路太窄,兩邊都是塘水,車子硬是開不過去。妙樂大師想下車步行,家鄉的親人說什麼也不讓妙樂大師下來。村支副書記王德華喊來20多個人,站在膝蓋深的冷水裡,有的水深甚至到了腰際。他們一吆喝,竟把師父乘坐的車子扛了起來,一步一步往前挪,硬是把車子一步一步「挪」了過去。
妙樂大師坐在車上,心裡不好受,浮想聯翩,不禁想起了40年前,13歲的她替父親挑著一擔重重的籮筐走完這10多里路竟用了7個小時的情景……妙樂法師想:「家鄉幾十年了,路沒有多大變化,我一定想辦法把這條路修好;要想富,先修路,讓鄉親們能有條好路走,讓家鄉人民發財致富」。
妙樂大師說到做到,用了三年時間,組織修橋鋪路,終於建成了連接每家每戶,長達4.8公里的妙樂大道。
尤為令人感動的是當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時,妙樂法師不顧年事已高,直接奔往災區實施賑災救濟。在東南亞海嘯和汶川地震中,妙樂法師一捐就是數百萬元,得到了相關領導的高度贊揚。
2006年1月28日,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春節茶花會上接見了釋妙樂法師,對她重建鐵佛寺、創建妙樂寺及公益慈善事業方面取得的輝煌成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贊揚。
2008年5月9日,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一誠長老親切接見和接受了妙樂主持的捐贈,並帶著清遠、普正、宏度等法師在自己的齋堂和妙樂一行共進午餐。一誠長老對妙樂住持說:「在中國佛教界,作慈善事業做得最好的,你是第一個」,清遠法師接著說:「在台灣花蓮山有證嚴法師,在大陸有妙樂法師」。
2008年5月18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常務副會長江一曼、副會長蘇菊香、郭長江等親切接見妙樂住持,江一曼雙手握住妙樂住持的雙手,高興地說:「每次有災情,都有你的捐贈,上次東南亞發生海嘯,你一次就捐了200多萬,這一次你又捐了200餘萬,我代表紅十字會總會、代表災區人民感謝你,各大媒體要及時宣傳報導你的慈善、博愛精神」。
2008年5月下旬,一誠長老在妙樂寺山門殿竣工前及時題寫了妙樂寺寺名,為妙樂寺2009年下半年開光增添異彩。
2011年 10月4日上午,天降祥瑞,龍天護法。來自全國各地及海外萬余名信眾及各界嘉賓匯聚廬山鐵佛寺,參加廬山鐵佛寺妙樂法師晉院升座暨廬山鐵佛寺千佛開光盛典。國家宗教事務局,中國佛教協會,湖北、江西、貴州等省佛教界和政界相關領導、高僧大德出席慶典儀式。整個法會體現了佛教道場悲宏,氣震寰宇,五蘊吉祥,程序規范;法會主題鮮明,君臣佐副齊整,毫無亂象雜生,如法井然有序,不乏是一次高規格的成功法會。
妙樂法師在湖北黃梅妙樂寺方丈升座和廬山鐵佛寺晉院升座向世人昭示了兩方面的社會意義:1,在中國佛教界,經批准以健在法師名號命名建立寺院的,湖北黃梅妙樂寺是第一座,妙樂法師自然也就成了「以健在法師名號命名建立寺院」第一人;2,在中國佛教界,女性出家人晉院升座鳳毛麟角,比丘尼晉院升座,領眾僧尼兩序大眾管理道場,千百年來,妙樂法師也是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