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這個煙叫什麼 供不供免稅店
不會是出口版的將軍吧,
之前見過一款將軍的雪茄,
上面也沒有一個中國字,
不過對於這個煙,
可以非常負責任的告訴你,
確實在國內的免稅店肯定是沒有的。
如果有人告訴你是在國內的某個免稅店購得之後轉讓的,
一定要提高警惕。
⑵ 浦東機場免稅店出境和入境是一個嗎
都有日上免稅店,但不是同一個。
上海浦東機場的免稅店,在T1航站樓的出境區和入境區以及T2航站樓的出境區和入境區都有,但是出境區的免稅店內商品種類比入境區的要多。
浦東機場T1出境免稅店分布圖:
(2)免稅店轉讓擴展閱讀:
日上免稅店購物須知:
1、凡進、出上海國際機場(浦東、虹橋)的旅客在日上免稅店購買免稅品均需出示登機牌,國際航班機組人員購買免稅品需出示有效證件。
2、在出境免稅店還向旅客提供預定免稅品,入境時在進境免稅店提貨的服務。提貨購買時與進境免稅店購買免稅品一樣,需出示回程登機牌。
3、若在境外轉機,請向銷售人員說明(因部分國家和地區限制轉機旅客攜帶液態和膠狀物品)。
4、免稅店所有商品均以人民幣標價,可用人民幣、美元、港幣、歐元和日元現鈔支付,也可用各種信用卡支付。
⑶ 我每月都會出國1-2次,每次都會從免稅店帶回2瓶洋酒,其中有2瓶皇家禮炮21年藍和綠色准備轉讓,假一罰百!
找你家附近的酒行最靠譜!
⑷ 從國外機場免稅店買的東西,在中國入關時還需要申報繳稅嗎
在中國入關時看情況是否需要交稅。
1、對旅客攜運進境限量表的第一類物品——衣料、衣著、鞋、帽、工藝美術品和價值人民幣1000元以下(含1000元)的其他生活用品,在自用合理數量范圍內,海關予以放行;其中價值人民幣8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物品每種限免稅1件。
2、對旅客攜運進境限量表的第三類物品,即價值人民幣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含5000元)的生活用品,駐境外的外交機構人員、我國出國留學人員和訪問學者、赴外勞務人員和援外人員,連續在外每滿180天,遠洋船員在外每滿120天任選其中1件免稅。
上述所列人員在外工作、學習期滿回國時最後驗放期限不滿180天(船員120天),但超過150天(船員90天)的,也按180天(船員120天)驗放。上述旅客免稅帶進的第三類物品,同一品種物品每公歷年度內不得重復,其他旅客每公歷年度內進境可任選其中1件征稅。
(4)免稅店轉讓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進出境旅客行李物品監管辦法》規定
第十一條旅客攜運屬下列情形的物品,海關不予放行,予以退運或由旅客存入海關指定的倉庫。物品所有人應當在三個月內辦理退運、結案手續。逾期不辦的,由海關依照本辦法第十條的規定處理。
(一)不屬自用的;
(二)超出合理數量范圍的;
(三)超出海關規定的物品品種、規格、限量、限值的;
(四)未辦理海關手續的;
(五)未按章繳稅的;
(六)根據規定不能放行的其它物品。
第十二條旅客應在旅客行李物品監管時限內,依照本辦法和根據本辦法制訂的其它管理規定,辦結物品進出境的海關手續。
第十三條海關依照本辦法和根據本辦法制定的其它管理規定免稅放行的物品,自物品進境之日起兩年內,出售、轉讓、出租或移作他用的,應向海關申請批准並按規定補稅。
按規定免稅或征稅進境的汽車,不得出售、轉讓、出租或移作他用。在汽車運進使用兩年後,因特殊原因需要轉讓的,必須報經海關批准;其中免稅運進的,應按規定補稅。
第十四條進境旅客攜帶「境外售券、境內提貨」單據進境,應向海關申報,海關辦理物品驗放手續時,連同其隨身攜帶的實物合並計入有關征免稅限量。
第十五條涉及特定地區、特定旅客和特定物品進出境的管理規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授權有關海關依照本辦法的原則制訂,經海關總署批准後,予以公告實施。
⑸ 日上免稅店可以開增值稅發票嗎
根據相關規定,營改增後個體商戶被默認為小規模納稅人,可以申請的發票只有兩種:定額票或者增值稅普通發票,只能從中選擇一種。
增值稅普通發票可以用稅控設備自行開具。因此個體商戶不可以自主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但是可以先在網上申請然後前往稅務機關代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十一條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應當向索取增值稅專用發 票的購買方開具增值稅專用發 票,並在增值稅專用發票上分別註明銷售額和銷項稅額。
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一)向消費者個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
(二)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適用免稅規定的;
(三)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
(5)免稅店轉讓擴展閱讀:
增值稅專用發票開具的管理。
1、基本規定。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包括視同銷售貨物在內)、應稅勞務,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應當徵收增值稅的非應稅勞務,除另有規定外,必須向購買方開具專用發票。
2、特殊規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有下列情況,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1)向消費者銷售應稅項目;
(2)銷售免稅項目;
(3)銷售報關出口的貨物、在境外銷售應稅勞務;
(4)將貨物用於非應稅項目;
(5)將貨物用於集體福利或個人消費;
(6)提供非應稅勞務(應當徵收增值稅的除外)、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向小規模納稅人銷售應稅項目,可以不開具專用發票。
3、專用發票填開的時間規定。專用發票必須按以下時間要求開具:
(1)採用預收貨款、托收承付、委託銀行收款結算方式的,為貨物發出的當天;
(2)採用交款提貨結算方式的,為收到貨款的當天;
(3)採用賒銷、分期付款結算方式的,為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的當天;
(4)將貨物交付他人代銷,為收到委託人送交的代銷清單的當天;
(5)設有兩個以上機構並實行統一核算的納稅人,將貨物從一個機構移送其他機構用於銷售,按規定應當徵收增值稅,為貨物移送的當天;
(6)將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個體經營者,為貨物移送的當天;
(7)將貨物分配給股東,為貨物移送的當天。
⑹ 韓國兩大免稅店撤出航站樓,多少人將面臨失業
2021年3月1日,韓國兩大免稅店樂天和新羅正式撤出仁川國際機場最主要航站樓。原免稅店員工中有500人面臨失業。仁川國際機場是韓國最大的機場,一號航站樓占據了機場兩大航站樓總客流量的七成。兩家免稅店佔地面積達4千多平方米,占免稅區域總面積的三成。盡管機場三度招標、多次降租,但目前仍然無人接手。
此前有分析認為,韓國免稅店外國消費者的消費額超過90%,這種過於依賴海外遊客的經營模式存在風險。疫情爆發之後,去年韓國的國際旅客量同比驟減八成,韓國免稅店遭遇了有統計11年以來的首次虧損。其中,仁川機場免稅店銷售額暴跌約95%。
(6)免稅店轉讓擴展閱讀
韓國旅行社開啟「自救」
據相關數據稱,韓國1.76萬家旅行社當中有4500多家停業,相當於每四家旅行社就有一家關門,去年全年韓國旅遊業至少是有4.5萬人失業或是處於休假的狀態。面對疫情的長期化,韓國的旅行社是紛紛展開自救,有的小旅行社就充分利用店面空間增設投幣洗衣機等設備,還有的旅行社,是將目光轉向國內著重開發當下非常流行的露營項目。
目前多家旅行社已經開始預售今年下半年的海外游套餐,為了吸引消費者,有的旅行社是提供旅遊補助,有的則把定金由原來商品價格的10%降至約合人民幣12元,甚至表示可以將旅遊產品自由地轉讓他人或轉化為國內的旅遊套餐。
⑺ 有經過大亞免稅店,日本觀光公社免稅店, 麻煩你了~~最好可以給我店的名字
歡迎來日本,最好不要去免稅店購物,建議去日本老百姓買東西的地方購物,秋葉原的ヨドバシカメラ還可以,而且也有退稅服務,在秋葉原大街上到處都是動漫店,不必擔心,在日本正式商店買的東西都有保修期的,如果出現質量問題,可以咨詢商店或者在國內的相同廠家修理,如果實在不認識路的話建議打計程車,比換電車要實用。
⑻ 越南免稅店的血脈通8元一克騙人。如何維權
1、雙方協調,當發生旅遊被騙購物時,可以先和旅行社進行交涉,共同協商解決途徑。
2、如果雙方協商不成,可向消費者協會、旅遊投訴受理機構或者有關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3、可根據與旅遊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4、出國旅遊,在旅遊的過程中遭受了類似詐騙行為,這種情況首先可以跟當地的旅遊局,旅遊部門去反應情況,讓他們介入調查。其次,你也可以回國,然後去舉報該旅行社。最後你也可以去到消費者保護協會去投訴該行為。
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旅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的相關規定,旅行社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遊客人身損害、財產損失,遊客有權請求旅行社承擔責任。未經遊客同意擅自轉讓旅遊業務的,遊客還有權請求轉讓方和受讓方承擔連帶責任。
二、國外旅遊買東西被騙維權提交的證據
根據消費者權益爭議糾紛特點,應著眼於以下幾方面的證據收集。
⑼ 在免稅店買的免稅商品再賣出去,犯法么
如到中國後付了稅金應該不犯,但沒有付稅金的話犯了國際法,本來所有國家免稅的東西只許自己用的,再賣出去是有一個貿易規則,
⑽ 免稅店國家不吃虧嗎 外國的東西放中國賣 國家沒有稅收 不理解
免稅店可以幫助國家經濟增長。
免稅運進專供其免稅店向規定的對象銷售、供應的進口商品。免稅店經營的免稅品品種,應由經營單位統一報經海關總署批准。免稅店銷售的免稅進口煙草製品和酒精飲料內、外包裝的顯著位置上均加印「中國關稅未付」中、英文字樣。
每個國家的免稅店購物方式都不太一樣,比如在韓國免稅店購物,就要提供護照和回程機票,買完東西如果是韓國品牌可以帶走,如果是外國品牌則不能帶走,要在回程時在機場提貨,有金額限制。在日本就可以出示護照和機票直接購買免稅品。
香港免稅店實際是假的,因為香港本身就是自由港,沒有關稅,所以不需要任何手續。在歐洲任何店都可以購買商品,然後憑發票到機場退稅。美國只有國際機場有免稅店,買完後在登機口領取。
(10)免稅店轉讓擴展閱讀
發展狀況
經國務院批准,決定自2016年2月18日起,增設和恢復口岸進境免稅店,合理擴大免稅品種,增加一定數量的免稅購物額。
2019年5月17日,中國財政部、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印發《口岸出境免稅店管理暫行辦法》,規范管理口岸出境免稅店。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7月20日報道,中國人2010年在全球各國免稅店的消費額達到13億歐元,比2009年增長了95%,超過俄羅斯、日本和美國首次躍居世界第一。
此外,該消費額同比增長率韓國為97%,泰國和巴西分別為96%和48%。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佔全球免稅店的消費額比例快速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