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中國當代教育成果

中國當代教育成果

發布時間:2021-08-05 21:20:07

A. 中國現代歷史 教育歷程

到了近現代,中國曾積極向外國學習,在教育制度上學過日本、德國、美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又向蘇聯學習過。在教學內容方面也曾引進西方的政治社會學說和自然科學技術作為各級各類學校的課程。

在向外國學習的過程中,走過了一些曲折的道路,其中有經驗也有教訓,最大的教訓是在吸取時沒有注意結合中國的實際加以分析、鑒別,忽視了中國的特點。這些經驗和教訓,對中國教育史研究來說都是一筆財富。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實踐中,創立了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指導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新教育。這是馬克思主義教育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它的經驗是豐富的,在教育方針學制、課程和教育方法上都有很多創造,需要認真地研究和總結。

一、1977年,由於文化大革命的沖擊而中斷了十年的中國高考制度得以恢復,中國由此重新迎來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天。

1977年9月,中國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決定恢復已經停止了10年的全國高等院校招生考試,以統一考試、擇優錄取的方式選拔人才上大學。

二、1995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原國家計委、原國家教委和財政部聯合下發了《「211工程」總體建設規劃》,「211工程」正式啟動。

2002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原國家計委、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於「十五」期間加強「211工程」項目建設的若干意見》。

2011年12月30日,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時表示,「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規模已經穩定,不再新設這兩個工程的學校,同時為了注重學科導向,引入競爭機制,實施了「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對非「211」學校的國家重點學科予以支持。

2016年6月,教育部官網發布了「關於宣布失效一批規范性文件的通知」,宣布《「211工程」建設實施管理辦法》等一批規范性文件失效。

(1)中國當代教育成果擴展閱讀:

1905年,科舉考試制度壽終正寢,從此中國現代教育登上了歷史舞台。1936年,全國已經有100多所大學。當時的高考制度是各所學校自主組織命題,學生可以選擇報考多所大學,也可能同時被多所大學錄取。然而那時的教育普及率仍讓很低。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規定在中央部門或國防科工委系統所屬的某些高等院校,要按一定比例面向農村或農場、牧場、礦區、油田等艱苦行業的定向招生。如今這種制度已經盪然無存!

1983年,英語被正式列入高考科目。對於英語不好的同學,此時帶上了緊箍咒,1985年,一向由國家「統包」的招生制度,變成了不收費的國家計劃招生和收費的國家調節招生同時並存的「雙軌制」。

1985年以後,國家教委決定在北京大學等43所高等學校進行招收保送生的試點。這個你懂的,1989年8月,國家教委決定將標准化考試逐步在全國推行。

1994年,高考生物和地理被取消高考,這導致學生地理和生物知識的貧乏。

1996年,中國高等教育試行並軌招生,高校學費開始增加。記得小編上學那會是5000多,小編來自農村,那可是家裡一年的純收入!2000年,一直由國家「全包」的師范專業也實行收費,招生並軌改革完成。

2017年高考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核內容,比如,在語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識,文言文、傳統節日、民俗等內容,在數學中增加數學文化的內容。

B. 根據《當代教育學》,評價新世紀以來,中國教育取得的成就及今後面臨的艱巨任務。

老子思想將是以後中國教育的任務,無為而治,無知勝有知,無教育教有教育,

C. 當代教育的當代教育的發展趨勢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世界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的巨大變革,教育也發生了深刻、快速的變化。這種變化呈現以下特徵。 以計算機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推動人類社會進入了信息時代,引起了人類生活方式的巨大變革。毋庸置疑,它也會從根本上動搖人類的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教育信息化就是基於計算機和互聯網的教育內容更新和教育形式變革的過程。它將促進教育從傳統的方式,即固定的人、在固定的時間和地點、學習固定的內容,向任何人、在任何時間和地點、學習任何內容的方式的徹底改變。這種轉變現在剛剛開始,但它是當代世界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而且其發展速度異常迅速。對此,我們要有充分的認識和准備。

D. 列舉中國近代史上的教育成就

1905年清朝的京師大學堂,就是北大的前身,而後大部分都是軍事學校,例如,北洋陸海軍學堂,保定速成軍官學堂等

E. 中國的當代教育的哪些方面受西方的影響

第一 在教育理念上更傾向西方的標准,覺得西方的教育就比我們高級,比我們要強,總去參考或貼近西方的標准,對老一輩的教育都是批判的態度
第二 學校的模式本來就是西方的東西嘛
第三 學校教育說白了是統治者的教育,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到處都一樣,只有小部分是針對個人發展的

1、對孩子的喂養講究科學喂養,像喂豬一樣,什麼什麼多少比例幾許,科學喂養,麥當勞肯德基等等垃圾食品對飲食文化都有影響啊。價值觀還都是往錢看吧,大部分人都以金錢去衡量一個人的成就,中外都這樣,有少數是以文化、個人行為方面去看的,但大部分都是金錢,這是肯定的,特別是對活著的人的評價。所以讀書就是為了賺錢,是大多數人最直接的觀點。
2、電影、電視等媒體對孩子的道德觀有很大的沖擊,現在的孩子更早熟,更開放,更以自我為中心,明哲保身,對很多事情都不聞不問,不理不睬,雖然不能說道德淪喪,但也是讓人不舒服的,喝倒彩、嘲笑人家缺點等等,時有發生。

總的來說還是我們周圍的環境發生變化,對孩子的影響比較大。

F. 中國建國以來的教育成就

建國以來教育工作的主要成就

2006-1-6 14:48:32 來源: 馬克思主義網路要覽

建國以來教育工作的主要成就 新中國的教育是在一
個經濟落後、文化教育很不發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
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舊中國的教育事業非常落
後,而且帶有濃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質的色彩。全國
人口中的80%以上的人是文盲,學齡兒童入學率只有
20%左右。據國民黨政府教育部的統計,1947年全國高等
專科以上學校僅有207所,在校學生只有15.5萬人;1946
年中等學校僅有207所,在校學生只有187.85萬人;小學
僅有28.9萬所,在校學生只有2368.35萬人。在中等以上
的學校中,勞動人民的子女極少。
建國之初,新中國對舊有學校進行了接管和改造。
1952年以後,根據國家建設的需要,進行了高等學校的院
系調整,在各級學校中開展教學改革,創辦了工農速成中
學,積極開展成人教育,規定了一切學校都向工農開放,
實行人民助學金制度。1953年新中國進入第一個五年計
劃時期,教育事業納入國家計劃軌道。在這個時期,教育
事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1961年前後,國民經濟處於暫時
困難時期。隨後,根據中共中央關於「調整、鞏固、充實、提
高」的方針,1961—1963年間對教育事業進行了大幅度調
整。經過調整,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學質量和高等學校的科
研水平得到提高。「文化大革命」期間,教育事業遭到了嚴
重破壞,造成了各條戰線專門人才短缺、青黃不接的狀
況。「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教育工作開始了撥亂反正和
調整改革,從根本上改變了教育戰線的形勢,教育事業得
到恢復和發展。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從而教
育工作的地位、作用也得到了不斷提高和加強,教育事業
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自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的教育工作盡管有許多失
誤,特別是「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嚴重破壞;但就全局
來講,還是取得了巨大成就:
1949—1989年,中國的普通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業學
校共畢業1705.66萬人。1949—1989年的普通高等學校
的畢業生數比1928—1947年的普通高等學校的畢業生數
增加了35.6倍。1949—1989年的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生數
比1931—1946年的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生數增加了8.3
倍。普通高等學校從1949年的205所增加到1989年的
1075所,本、專科在校學生從10.65萬人上升到208.21
萬人,分別增加了5.24倍和16.87倍。中等專業學校從
1949年的1171所增加到1989年的3984所,在校學生數
從22.88萬人上升到217.75萬人,分別增加了2.4倍和
8.52倍。研究生1989年在校學生數比1949年增加了
160.11倍,達10.13萬人。
1949—1989年,中國的普通中學教育和小學教育發
展迅速,為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和人民的科學文化水平,
做出了重大貢獻。1949年普通中學4045所,在校學生數
103.90萬人,1989年上升到8.96萬所和4554.02萬人,
分別增加了21.14倍和42.83倍。1949年小學34.68萬
所,在校學生數2439.1萬人,1989年小學達77.72萬所,
在校學生數為12373.1萬人,分別增加了1.24倍和4.07
倍。學齡兒童入學率已由解放前的20%左右增到
97.44%。幼兒教育也發展得很快,1989年幼兒園達17.26
萬所,在園幼兒1847.66萬人。
職業教育發展也很迅速。1989年技工學校達
所,在校學生為126.7萬人,而1949年技工學校才3所,
在校學生僅2700人左右。1989年農業、職業中學達9173
所,在校學生為282.27萬人,比1980年分別增加了1.77
倍和5.22倍。許多地區的職業教育體系正在形成。
1949—1989年,中國的成人教育也得到普遍發展。
1989年全國各類成人學校達27.2萬所,在校學生達
3661.32萬人。其中,成人高等學校達1333所,在校學生
為174.11萬人;成人中等學校達5.63萬所,在校學生為
1541.11萬人;成人初等學校達21.43萬所,在校學生為
1946.1萬人。1989年,全國農村有395.55萬人參加識字
學習。
高等學校的科學研究,也取得了豐碩成果。中國高等
學校也是全國科學研究的重要方面軍,為國家做出了重
要的貢獻。1957年高等學校有6項自然科研成果獲得國
家科學獎金。1982年7月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評選的自
然科學研究122項重要成果中,高等學校(包括與其他系
統合作的項目)獲獎56項,其中一等獎4項。高等學校的
科研成果大部分被推廣和運用到國防、工農業生產等各
個方面,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
益。在高等學校的文科科學研究中,也取得了豐碩成果。
新中國成立以後,各級各類學校的教材建設也取得
了很大的成就,保證了教學的需要。同時,各級各類學校
的辦學條件,如校舍,教學設備和圖書資料也有了極大的
改善。1977年以來,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的指示,逐年增
加了教育經費。在1979—1981年間,教育經費在國家事業
經費中的比重由9.95%提高到13.5%;教育基本建設投
資占國家基本建設投資總額的比重,從1%提高到3%。
新中國成立以後,廣泛地開展了外事國際交流,派遣
和接受了大量留學生。在50年代,中國的教育國際交流,
主要是在蘇聯和東歐等國之間進行。據統計,先後派往蘇
聯的留學生和進修生9106人,派往其他國家的較少。1978
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實行了改革開
放的政策,教育國際交流日益增多。1978—1989年間共派
遣留學生3.38萬人,其中畢業回國的留學生1.65萬人。
同期,外國來華的留學生人數達1.29萬人。此外,中國教
育系統還廣泛參加各種交流活動,各級各類學校都不同
程度地同外國學校建立了不同的校際聯系。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已經建立了一支為社會主義
教育服務的教職工隊伍。1989年全國各級普通學校的教
職工數達1326.84萬人,比1949年增加了11.97倍。1989
年各級成人學校的教職工數達77.05萬人,其中專任教師
39.42萬人。教師隊伍的規模不斷壯大的同時,質量也在
不斷提高。

G. 中國當代教育協會可信嗎他們舉辦的第三屆全國教育科研創新成果獎暨全國優秀教育園丁評選 可信嗎

當然不可信,還要你交錢領獎。我也收到過,直接垃圾箱

H. 根據所學知識談一談現代教育的發展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問題

現在的教育問題,現在的孩子們學習任務挺艱巨的。尤其是到了高中以後,孩子的壓力是很大的。

I. 當代中國教育取得了哪些成就面臨哪些問題

家長站在寶寶對面,握住寶寶雙手,拉起他站立,再放下寶寶讓他蹲下,來回運動。邊做邊說「起立」、

閱讀全文

與中國當代教育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