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發掘自己的興趣愛好
你好。首先,我們要來討論下,什麼是興趣。興趣,用通俗簡單的話來解釋,就是喜歡做的事,若一個人說:「我喜歡旅遊」或者「我喜歡做菜」,我們就可以暫時認定,這個人對旅遊、烹調有興趣,這兩樣是他的興趣愛好。
但為什麼是暫時認定?因為要衡量一件事是否是一個人真正的興趣,至少要從兩個方面加以驗證。一、他是否做過,並且經常做這件事?二、樂趣是在做這件事的過程中,還是在得到結果時產生的?
要知道,有很多人雖然嘴上說自己很喜歡做某事,但事實上卻從未做過或做得很少,最經常出現的例子就是旅遊。有很多人聲稱自己喜歡旅遊,但細問之下,他們可能一年也不會出去旅遊一次,旅遊之前不喜歡查資料,做攻略,旅遊時「上車睡覺下車看廟」,看景點時只是在牌子前照個相,對景點本身的歷史、地理、文化甚至景點本身都缺乏熱情。他們在這過程中並不會感到由衷的快樂,令他們開心的只是回來後向他人展示自己的照片,告訴他人自己去過某某地方,得到認同和羨慕的感覺。換句話說,令他們喜歡或者感興趣的是這種感覺,而非旅遊本身。
所以,如果我們希望發掘培養自己的興趣,首先要拓寬自己的視野,多看多聽,多接觸新事物。其次要讓自己多去嘗試、親身體驗各種事物,選擇那些我們可以享受過程的事物深入鑽研。不要懶惰,不要怕麻煩,不要僅僅因為「聽起來很厲害、很風光」,容易得到他人的認可與羨慕就隨便定義自己的興趣。要知道,如果我們對一件事本身缺乏好奇心與熱情,做事時不會感受到快樂,只是在有好的結果時才令人滿足愉悅,那麼,我們就會變成結果的奴隸,同時也扼殺了自己天賦的
㈡ 成果的成功絕非偶然,現如今她生活的怎麼樣
成果在畢業後就憑借《愛情公寓5》大火了一把,她在劇中飾演的那個學霸女孩諸葛大力讓人喜愛不已,然而在她出名後,接踵而至的卻是指責和批判,但生性樂觀的她沒有被這些挫折打倒,反而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如今的她雖然沒有新的作品,但她也在直播平台開始了自己的直播生涯,有時還會發表自己的一些看書心得,這才是讓人神往的生活,她將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如此愜意,才能活出最真實的自己!
一、休息時,開啟了直播之路。作為一個電競愛好者,成果也加入某魚,正式成為了一名絕地求生主播,這讓很多宅男們激動不已,她借著《愛情公寓5》積攢下來的人氣,在開播第一天就收獲了大量的粉絲,直播熱度更是達到了驚人的數字。
她的生活自然是精彩的,如果你有什麼更好的建議,請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哦!
㈢ 古天樂除了拍戲之外,日常生活中有什麼愛好
談到古天樂除了拍戲之外,日常生活中有什麼愛好這件事,人盡皆知的就是他做過的慈善事業了,古天樂為人比較有原則,而且他是一個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時刻都是有目標的人,最主要的是他一直堅守本心,沒有為了商業作品而改掉自己的初衷,所以他也一直樂於幫組有需要幫助的人,想要做有價值有意義的事,除了這些,古天樂平時就是修生養心,看書和享受美食。
而且古天樂不僅僅只是對表情有獨鍾,古天樂還有一個愛好就是收藏玩具模型,比如變形金剛、擎天柱,等家裡還有專門放置這些模型的地方,他把這些模型整齊有序地陳列在兩旁,讓強迫症看了也是非常治癒了,而且也證古天樂真的是變形金剛的忠實粉絲了,看來古校長也是非常的可愛了。
㈣ 成果演員個人愛好
你可以關注他的微博,進一步了解他的個人愛好。
㈤ 很多成果都是閑暇時間做出來的嗎
哲學家羅素曾經說過:“能聰明地充實閑暇時間是人類文明最新成果。”說的是,人類要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閑暇時間,就會做出很多成就。大多數人每天都有一定的閑暇時間,用來讀書、看報、打游戲、看電影、吃美食等等,都是為了滿足一定的娛樂需求,並非能做出什麼創建性的工作。而每天的閑暇時間累積起來就是一大段令人驚嘆的時間段落,讓人覺得浪費了太多時間了,以至於有浪費生命之慨。
只是,大部分工作人們都不喜歡,用來當做謀生的手段,還要慨嘆理想不能實現,要是沉迷於吃喝玩樂,只要理想不是吃喝玩樂,就永遠實現不了理想。不如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用好閑暇時間,做出自己的喜歡的夢想來。
㈥ 你有哪些獨特而有成就感的愛好
用windows自帶的畫圖工具 和滑鼠畫畫嗎?放著手繪板、ps、painter、sai種種高效的工具不用確實有點傻,但用這種簡單工具能體會一個個像素積累的過程,對於修身養性,培養恆心大有裨益,話說回來,這種作畫方式跟十字綉極異曲同工,一個滑鼠點擊就是一針一線的穿引。有一段時間喜歡花大量時間來做這種看似毫無意義的事情,但這種體驗安靜、綿長、專注,很好。
㈦ 什麼樣的工作成就人生 怎麼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
:李開復博士在演講中提到很多次:做自己喜歡做的工作。但這正是我所困惑的:到底什麼是我喜歡的、我感興趣的工作呢?我現在仍然想不清楚。開復:作為一個學生,如何找到興趣呢?首先,多方面嘗試,積極把握機會。我的《給中國學生的第三封信》可以給你一些啟示:「如何尋找興趣和呢?首先,你要把興趣和才華分開。做自己有才華的事容易出成果,但不要因為自己做得好就認為那就是你的興趣所在。為了找到真正的興趣和,你可以問自己:對於某件事,你是否十分渴望重復它,是否能愉快地、成功地完成它?你過去是不是一直嚮往它?是否總能很快地學習它?它是否總能讓你滿足?你是否由衷地從心裡(而不只是從腦海里)喜愛它?你的人生中最快樂的事情是不是和它有關?當你這樣問自己時,注意不要把你父母的期望、社會的價值觀和朋友的影響融入你的答案。「如果你能明確回答上述問題,那你就是幸運的,因為大多數學生在大學四年裡都在摸索或悔恨。如果你仍未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那我只有一個建議:給自己最多的機會去接觸最多的選擇。記得我剛進卡內基•梅隆的博士班時,學校有一個機制,允許學生挑選老師。在第一個月里,每個老師都使盡全身解數吸引學生。正因為有了這個機制,我才幸運地碰到了我的恩師瑞迪教授,從而選擇了我的博士題目『識別』。雖然並不是所有學校都有這樣的機制,但你完全可以自己去主動了解不同的學校、專業、課題和老師,然後從中挑選你的興趣。你也可以通過圖書館、網路、講座、社團活動、朋友交流、電子郵件等方式尋找興趣愛好。唯有接觸你才能嘗試,唯有嘗試你才能找到你的最愛。」那些敢於去嘗試的人一定是聰明人。他們不會輸,因為他們即使不成功,也能從中學到教訓。所以,只有那些不敢嘗試的人,才是絕對的失敗者。希望各位同學盡力開拓自己的視野,不但能從中得到教益,而且也能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我的《給中國學生的第四封信》里也有一些關於這方面的內容:「有些同學問我如何像我一樣能找到自己的興趣呢?首先要客觀。不要把社會、家人、朋友認可和看重的事當作自己有興趣的事。不要對看來有趣但是沒做過的事就確定認為這是你的興趣,需要親身體驗後才知道是興趣還是憧憬。興趣不一定就能夠當作職業,喜歡玩網路游戲不代表你會喜歡或有天賦來網路游戲。有興趣也不代表你有天賦,不過可以盡量尋找天賦和興趣的結合點,譬如你在數學方面有天賦但同時也喜歡計算機,那麼可以從事計算機理論方面的研究工作。「找到興趣的最佳方法是開拓自己的視野,盡可能接觸眾多的領域。 唯有接觸你才有機會去嘗試,唯有嘗試你才能發現你的最愛,這正是大學可以提供的獨一無二的機遇。把握在校時間,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通過圖書館、旁聽、網路、講座、打工、社團活動、朋友交流、電子郵件、電子等方式接觸不同的領域、工作、專家。」當初如果我只是乖乖地到法律繫上課,不去嘗試旁聽計算機課、不去計算機中心打工、不去找計算機系的助教切磋,也絕對不會發掘出自己對計算機的強烈興趣。同時,在尋找的過程中,我也開拓了自己的視野,並得到不少教益。不少同學認為對自己的專業沒興趣,怎麼辦?對大多數的同學,轉系不是一個好選擇,而且讀什麼專業並不完全決定了畢業後的工作。所以,首先最緊急的事情是你應該盡力地去嘗試著把本專業學精學好,培養自己的興趣。一個專業里有很多不同的領域,你可以多接觸,也許會碰到真正感興趣的方向。有時,困難或偏見會讓你看不清楚興趣,例如,以前我以為自己很不喜歡演講,但是後來下定決心告訴自己必須學會演講的技巧,經過多年持之以恆地練習,再通過演講成功得到的滿足感,我發現我原來很喜歡演講。除了「愛我所選」之外,你也可以嘗試著去「選我所愛」。經過開拓視野、接觸嘗試,如果你發現了你真正的興趣,這時再去尋覓轉系的可能性、嘗試課外學習、選修或旁聽一些有關的課。你也可以去找一些打工或假期實習的機會,進一步探求畢業後如何能找到這個行業里適合於你的工作。人生很長,可以同時擁有很多興趣。在發展興趣之外,更重要的是找尋終身不變的志向。有一本書的作者訪問了幾百個成功者,詢問他們有什麼是他們年輕時不明白、而今天終於明白的事情?他得到的最多回答是「希望有前輩告訴我,鼓勵我去追尋自己的理想和志向。」興趣固然重要,志向更重要。例如,我的志向是「最大化影響力」,但是多年來我有許多興趣:識別、對弈軟體、多媒體、研究到的轉換、管理學、滿足用戶的需求、演講和寫作、幫助中國學生……興趣可以改變,不必把興趣當作你最後的目標。不必把任何一條興趣的路斷了,可以平行發展,實在必要時再作最佳的抉擇。其次,你要接受現實,回歸敬業樂的態度,發掘出自己獨到的才智。希爾頓認為,人的才智各有不同:每個人從事的職業可以相同,別為了要花時間找立足之處而煩惱。希爾頓說,他自己就花了32年 的時間去發掘自己的長處,自己人生職業的開始也不過是個小職員,但這沒有什麼可恥的。華盛頓起初也不過是個驗貨員,毛姆提筆寫作前讀的是醫學,他們最終都找到了能充分發揮自已才能的事業,從而走向成功。不要因為外在的原因被納入一條固定的軌道,失掉應當屬於自己的天地。別為暫時不知道自己的長處而猶疑不決,勇敢地開拓吧!你就會發現自己到底能幹什麼。
㈧ 如何發掘自己的愛好和特長
李開復博士在演講中提到很多次:做自己喜歡做的工作。但這正是我所困惑的:到底什麼是我喜歡的、我感興趣的工作呢?我現在仍然想不清楚。 開復:作為一個學生,如何找到興趣呢?首先,多方面嘗試,積極把握機會。我的《給中國學生的第三封信》可以給你一些啟示: 「如何尋找興趣和激情呢?首先,你要把興趣和才華分開。做自己有才華的事容易出成果,但不要因為自己做得好就認為那就是你的興趣所在。為了找到真正的興趣和激情,你可以問自己:對於某件事,你是否十分渴望重復它,是否能愉快地、成功地完成它?你過去是不是一直嚮往它?是否總能很快地學習它?它是否總能讓你滿足?你是否由衷地從心裡(而不只是從腦海里)喜愛它?你的人生中最快樂的事情是不是和它有關?當你這樣問自己時,注意不要把你父母的期望、社會的價值觀和朋友的影響融入你的答案。 「如果你能明確回答上述問題,那你就是幸運的,因為大多數學生在大學四年裡都在摸索或悔恨。如果你仍未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那我只有一個建議:給自己最多的機會去接觸最多的選擇。記得我剛進卡內基梅隆的博士班時,學校有一個機制,允許學生挑選老師。在第一個月里,每個老師都使盡全身解數吸引學生。正因為有了這個機制,我才幸運地碰到了我的恩師瑞迪教授,從而選擇了我的博士題目『語音識別』。雖然並不是所有學校都有這樣的機制,但你完全可以自己去主動了解不同的學校、專業、課題和老師,然後從中挑選你的興趣。你也可以通過圖書館、網路、講座、社團活動、朋友交流、電子郵件等方式尋找興趣愛好。唯有接觸你才能嘗試,唯有嘗試你才能找到你的最愛。」 那些敢於去嘗試的人一定是聰明人。他們不會輸,因為他們即使不成功,也能從中學到教訓。所以,只有那些不敢嘗試的人,才是絕對的失敗者。希望各位同學盡力開拓自己的視野,不但能從中得到教益,而且也能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 我的《給中國學生的第四封信》里也有一些關於這方面的內容: 「有些同學問我如何像我一樣能找到自己的興趣呢?首先要客觀。不要把社會、家人、朋友認可和看重的事當作自己有興趣的事。不要對看來有趣但是沒做過的事就確定認為這是你的興趣,需要親身體驗後才知道是興趣還是憧憬。興趣不一定就能夠當作職業,喜歡玩網路游戲不代表你會喜歡或有天賦來開發網路游戲。有興趣也不代表你有天賦,不過可以盡量尋找天賦和興趣的結合點,譬如你在數學方面有天賦但同時也喜歡計算機,那麼可以從事計算機理論方面的研究工作。 「找到興趣的最佳方法是開拓自己的視野,盡可能接觸眾多的領域。 唯有接觸你才有機會去嘗試,唯有嘗試你才能發現你的最愛,這正是大學可以提供的獨一無二的機遇。把握在校時間,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通過圖書館、旁聽、網路、講座、打工、社團活動、朋友交流、電子郵件、電子論壇等方式接觸不同的領域、工作、專家。」 當初如果我只是乖乖地到法律繫上課,不去嘗試旁聽計算機課、不去計算機中心打工、不去找計算機系的助教切磋,也絕對不會發掘出自己對計算機的強烈興趣。同時,在尋找的過程中,我也開拓了自己的視野,並得到不少教益。 不少同學認為對自己的專業沒興趣,怎麼辦?對大多數的同學,轉系不是一個好選擇,而且讀什麼專業並不完全決定了畢業後的工作。所以,首先最緊急的事情是你應該盡力地去嘗試著把本專業學精學好,培養自己的興趣。一個專業里有很多不同的領域,你可以多接觸,也許會碰到真正感興趣的方向。有時,困難或偏見會讓你看不清楚興趣,例如,以前我以為自己很不喜歡演講,但是後來下定決心告訴自己必須學會演講的技巧,經過多年持之以恆地練習,再通過演講成功得到的滿足感,我發現我原來很喜歡演講。除了「愛我所選」之外,你也可以嘗試著去「選我所愛」。經過開拓視野、接觸嘗試,如果你發現了你真正的興趣,這時再去尋覓轉系的可能性、嘗試課外學習、選修或旁聽一些有關的課。你也可以去找一些打工或假期實習的機會,進一步探求畢業後如何能找到這個行業里適合於你的工作。 人生很長,可以同時擁有很多興趣。在發展興趣之外,更重要的是找尋終身不變的志向。有一本書的作者訪問了幾百個成功者,詢問他們有什麼是他們年輕時不明白、而今天終於明白的事情?他得到的最多回答是「希望有前輩告訴我,鼓勵我去追尋自己的理想和志向。」興趣固然重要,志向更重要。例如,我的志向是「最大化影響力」,但是多年來我有許多興趣:語音識別、對弈軟體、多媒體、研究到開發的轉換、管理學、滿足用戶的需求、演講和寫作、幫助中國學生……興趣可以改變,不必把興趣當作你最後的目標。不必把任何一條興趣的路斷了,可以平行發展,實在必要時再作最佳的抉擇。 其次,你要接受現實,回歸敬業樂群的態度,發掘出自己獨到的才智。希爾頓認為,人的才智各有不同:每個人從事的職業可以相同,別為了要花時間找立足之處而煩惱。希爾頓說,他自己就花了32年 的時間去發掘自己的長處,自己人生職業的開始也不過是個小職員,但這沒有什麼可恥的。華盛頓起初也不過是個驗貨員,毛姆提筆寫作前讀的是醫學,他們最終都找到了能充分發揮自已才能的事業,從而走向成功。不要因為外在的原因被納入一條固定的軌道,失掉應當屬於自己的天地。別為暫時不知道自己的長處而猶疑不決,勇敢地開拓吧!你就會發現自己到底能幹什麼。
㈨ 【個性發展自我評價和特長成果】400-600字之間。
我是喜歡跳舞的女孩,有過八年舞蹈功底的我發現舞蹈漸漸成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美妙的舞姿更是離不開音樂的陪伴,我仍然是藍調的擁護者。在英語特長班的開放日展示活動中,我與同學唱的一曲藍調,曾打動過無數同學。熱愛音樂的我,能從音樂中發現許多美妙的東西,當我憂傷,彷徨,不知所措的時候,它能夠幫我找到前進的方向。我從小學習二胡的演奏,這種頗具民族風格的樂器,更加能夠讓我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的體育成績自從小學開始就名列前茅,並且由於聲音洪亮,從小學3年級以來一直擔任著體育委員的職位。在高一時,我很榮幸的又當上了體育委員,我一直盡心盡力地認真做好這項工作,在體育課上,協助老師准備體育器械並維持紀律;在體育課後,積極組織並帶頭參加體育活動。為使班集體在參加運動會入場式時表現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我認真組織同學們進行隊列行進訓練。雖然經常嗓子喊啞了,但是當運動會上同學們整齊地走過主席台時,總是令我感到無比快慰。擔任這項職務使我的組織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高一、高二我被連續評為校級「三好生」並連續獲得區級「特優生」榮譽稱號。高中以來我一直堅持參加北京市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科學實踐活動,取得優異成果。是北京市教委組織的旨在培養青少年拔尖創新人才的 「翱翔計劃」活動的首屆學員。2007、2008連續兩年獲東城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2008年獲第28屆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2009年獲北京市第九屆中學生金鵬科技論壇一等獎;2009年獲第29屆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和紫光科技創新專項獎。
多次參加街道社區活動,陪老奶奶聊天,幫街道辦事處打掃衛生,幫社區阿姨打掃街道,撿垃圾。給小朋友們講故事。參觀科技博物館,去領會宇宙的奧妙,探索科學的神奇。參觀少管所,增強法制觀念。
記憶最深的是參加東城區運動會開幕式,這次活動我擔任升旗手一職,這是一次庄嚴的任務,不容我們有半點差錯,參加東城區體育節開幕式那天正好下雨,但並沒有打退我們參加的熱情。這次活動讓我體會到做一名中國人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