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水土流失劃分成果

水土流失劃分成果

發布時間:2021-08-05 18:16:53

A. 水土流失的類型是什麼

根據產生水土流失的「動力」,分布最廣泛的水土流失可分為水力侵蝕、重力侵蝕和風力侵蝕3種類型。①水力侵蝕分布最廣泛,在山區、丘陵區和一切有坡度的地面,暴雨時都會產生水力侵蝕。它的特點是以地面的水為動力沖走土壤。②重力侵蝕主要分布在山區、丘陵區的溝壑和陡坡上,在陡坡和溝的兩岸溝壁,其中一部分下部被水流淘空,由於土壤及其成土母質自身的重力作用,不能繼續保留在原來的位置,分散或成片地塌落。③風力侵蝕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華北和東北的沙漠、沙地和丘陵蓋沙地區,其次是東南沿海沙地,再次是河南、安徽、江蘇幾省的「黃泛區」(歷史上由於黃河決口改道帶出泥沙形成)。它的特點是由於風力揚起沙粒,離開原來的位置,隨風飄浮到另外的地方降落。

B. 水土流失類型分區結果

在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分區的指導下,參照有關土地、農業、林業等規劃和區劃,按照同一類型區自然條件、社會經濟和水土流失特點具有明顯的相似性、生產發展方向和防治措施布局基本一致並且集中連片的原則,考慮到水土流失分布及其對丹江口水庫的影響程度,利用聚類分析法將水源區劃分為3 個水土保持類型區,分區結果見表3.3。

表3.3 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水土流失類型分區

續表

規劃區位於我國中西部的結合部,土壤、植被、氣候和社會經濟水平的區域差異不大,地貌類型多樣,有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和壩地,地形復雜。人口與植被分布不均衡,秦嶺南麓植被較好,人口相對較少,丹江口庫周及丹江上中游、老灌河及祁河幹流沿岸區,人口相對集中,坡耕地較多。按照同一類型區自然條件、社會經濟和水土流失特點具有明顯的相似性、生產發展方向和防治措施布局基本一致並且集中連片的原則,根據規劃區自然概況、水土流失現狀、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及其趨勢,考慮到水土流失分布及其對丹江口水庫的影響程度,將水源區劃分為3個水土保持類型區。另外,為突出各區的水土流失特點,結合分區指標,以地理位置、地貌類型、水土流失強度等給各區命名。結果如下:

Ⅰ區——丹江口庫周低山丘陵強度水土流失區:本區域僅包括丹江口庫周,涉及南陽市淅川縣的老城鎮、香花鎮、厚坡鎮、九重鎮、盛灣鎮、金河鎮、倉房鎮、上集鎮、馬蹬鎮、大石橋鄉、滔河鄉,以及南陽市內鄉縣桃溪鎮12個鄉鎮,總面積2223.52km2。該區水土流失嚴重,受人為影響大。

Ⅱ區——丹江口上中游中低山中度水土流失區:本區域包括丹江口水庫上中游部分地區,以老灌河、淇河流域為主,涉及南陽市淅川縣的荊紫關鎮、寺灣鎮、西簧鄉、毛堂鄉4個鄉鎮,以及南陽市西峽縣西坪鎮、雙龍鎮、回車鎮、丁河鎮、桑坪鎮、米坪鎮、五里橋鎮、太平鎮、重陽鎮、田關鄉、寨根鄉、石界河鄉、軍馬河鄉、二郎坪鄉14個鄉鎮,共計18個鄉鎮,總面積3800.09km2。該區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形破碎,成土母質鬆散,極易遭受侵蝕,區內坡耕地面積大,溝蝕和面蝕都比較普遍。

Ⅲ區——秦嶺南麓中低山輕度水土流失區:包括洛陽市欒川縣叫河鄉、冷水鎮、三川鎮3個鄉鎮,以及三門峽盧氏縣湯河鄉、雙槐樹鄉、獅子坪鄉、五里川鎮、朱陽關鎮、瓦窯溝鄉6個鄉鎮,共計9個鄉鎮,總面積1409.03km2。該區植被較好,人口密度較小,水土流失程度較輕,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保護應多以自然修復為主。

分區結果如圖3.1所示。

C. 水土保持治理類型區劃分

根據《水土保持綜合治理規劃通則》(GB/15772—2008),本研究「河南水源區小流域水土流失規律研究」將河南水源區劃分為3個不同的水土流失類型區(詳見表5.1),以利於水土保持治理中採取不同的措施。

表5.1 河南水源區水土保持治理類型分區

綜合項目區水土流失特點,河南水源區水土流失均以水力侵蝕為主,且主要為面蝕,局部地區存在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侵蝕。水土流失主要來自坡耕地、荒山荒坡和疏、幼、殘林地,其中坡耕地流失最為嚴重。根據已有的水土保持治理成果及經驗的基礎,以及「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規劃」成果,堅持以小流域為單元,開展以坡耕地改造和坡面水系建設為重點的小流域綜合治理,建立小流域綜合治理措施防治體系,是水源區水土保持治理的根本措施。

D. 水土流失事件如何何分級、分類

水土流失是土壤的流失造成的岩石裸露,主要是水力侵蝕和風蝕。其中水土流失的分級分類等主要以土壤侵蝕等級為主要指標,其中水土侵蝕可分為:微度侵蝕、輕度、中度、較強、強、極強侵蝕,其中主要的指標是坡度,其中0至5°為微度,5-8為輕度,8-10為輕度,10至15為中度,15至20為較強,20-25為強,大於25為極強。

E. 水土流失「兩區」是指什麼水土流失「兩區」劃分有什麼意義

1、水土流失「兩區」是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的簡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第十二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依據水土流失調查結果劃定並公告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福建省水土保持條例》第九條規定:「水土流失潛在危險較大,對防洪安全、水資源安全和生態安全有重大影響的區域應當劃定為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生態環境惡化,水旱風沙災害嚴重,崩塌、滑坡危險區和泥石流易發區等水土流失嚴重的區域應當劃定為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
2、水土流失「兩區」的劃分,主要目的是為水土保持工作分類指導提供依據,即在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主要採取以預防保護和生態修復為主的對策,而在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主要採取實施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工程的對策,以避免水土保持工作的盲目性。

F. 水土流失分布概況

坡面水土流失的主要類型有①面蝕:坡面上面狀水流侵蝕坡面表土並將其帶到坡麓地帶堆積,形成坡積物與坡積裙。②溝蝕:坡面水流在坡面低窪處形成線狀水流,侵蝕力增加,在坡面沖蝕切割出溝谷:細溝、切溝、沖溝、坳溝等。③崩崗:隨著溝谷不斷擴大,大面積坡地崩塌形成崩崗。花崗岩風化殼,石灰岩地區溶積層等崩崗最為嚴重。我國水土流失嚴重地區主要是:黃土高原、紅壤丘陵、東北黑土漫崗丘陵等地區。

黃土高原表土流失以溝蝕為主。由於黃土中粉砂佔70%以上,土層深厚而鬆散,具有大孔隙、大節理和濕陷性等特性,很容易被流水或風力所侵蝕搬走,致使黃土高原呈現出七溝八梁的破碎地表。南方紅壤丘陵地區則由於人為活動頻繁,缺乏水土保持措施,加上南方降水量較多,降水強度大,表土很容易被地表流水侵蝕流失,面蝕、溝蝕與崩崗等侵蝕類型都很發育。東北黑土漫崗丘陵地區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耕作活動頻繁,坡地利用以順坡耕種為主,鬆散的黑土層也容易被流水和風搬走,侵蝕類型以面蝕為主。

G. 求遼寧省水土流失劃防治劃分圖

求遼寧省水土流失華防治滑分化磚頭,這個你得上專業的土地流失那裡去找,或者是找專業的老師來給你換個頭。

H. 水土流失類型區分區過程

本書採用系統聚類方法進行分區。系統聚類利用SPSS(Statistical Program for Social Science)軟體的聚類分析功能來實現分區的方法步驟為:首先按區劃單元收集數據,運用統計分析軟體對各項指標進行數據標准化並進行系統聚類分析,生成各要素的聚類樹狀圖,並對聚類結果加以合理的調整,最後生成區劃圖。

I. 水土流失災害事件如何何分級、分類

分級和分類可能會在《重大水土流失災害事件調查基本規定》有說明,但目前這個規定還處於徵求完意見階段,待發布,請耐心等待。

J. 水土流失有哪些類型

水土流失的形式包括水的損失(蒸發損失、徑流損失、深層滲透損失)及土體損失(或稱土壤侵蝕)。土體損失又可分為水力侵蝕、重力侵蝕、混合侵蝕、風力侵蝕、化學侵蝕等形式。

(一)水力侵蝕

由水力作用引起的土壤侵蝕。因侵蝕作用表現形式的不同,又可分為面蝕、溝蝕及河溝侵蝕3種。①面蝕:包括濺蝕、片蝕及細溝侵蝕。面蝕的速度一般較緩慢,難以被人發覺。它使土層變薄,土地退化。面蝕又可分為耕地面蝕與非耕地面蝕(即鱗片狀面蝕)。②溝蝕:又稱線狀侵蝕,包括細溝侵蝕、淺溝侵蝕、切溝侵蝕和沖溝侵蝕。③河溝侵蝕(也叫荒溪侵蝕):在山區小河溝,由於山洪暴發而產生的侵蝕作用。河溝侵蝕作用並不一定每年發生,但河溝侵蝕的強度大,危害大。河溝侵蝕的形式主要表現為流水對河溝底部的下切侵蝕、側向侵蝕以及山洪、泥石流的破壞作用。

(二)重力侵蝕

土壤、成土母質或風化岩體在土體水(或入滲水)和重力作用影響下發生的侵蝕現象,例如,滑坡、崩塌、瀉溜等。

(三)混合侵蝕

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外營力引起的土壤侵蝕作用。在水力與重力作用下引起的混合侵蝕形式有泥石流、崩塌等。

(四)風力侵蝕

以風力作用為侵蝕動力,破壞地表土壤、母質或其他組成物質,並使之轉運和堆積的過程。

(五)凍融侵蝕

在水的凍結和解凍的物理變化作用下造成的水土流失,多發生在冰川地區。

根據外營力在某一區域作用的大小,可將中國劃分為三大水土流失類型區。

1.風力侵蝕為主的類型區

發生於氣候乾旱、雨量較少的沙漠地區。大部分年降水在200毫米以下,氣候變化劇烈,蒸發量大,一般在1400~3000毫米,風力強勁,造成強大的風力侵蝕。中國風力侵蝕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肅河西走廊、青海柴達木盆地、寧夏、陝西、內蒙古、東北西部等地的風沙地區。

2.凍融為主的類型區

主要分布於青藏高原和新疆、甘肅、四川、雲南等有現代冰川的高原、高山地區。

3.水力侵蝕(包括重力侵蝕和泥石流侵蝕為主的類型區)

除以上兩個類型外,所有山區、丘陵地區均為此類型區。中國水力侵蝕嚴重的土地面積約有150平方千米,佔全國國土面積的15.6%。大體分布在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青藏高原東緣連成一條線的以東廣大地區,包括有西北黃土高原、東北低山丘陵和漫崗丘陵、北方山區丘陵、南方山地丘陵、四川盆地及其周圍地區丘陵和雲貴高原。其中的黃土高原區絕大部分處在黃河中游,是中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

中國水土流失面積分布很廣,以下述4個地區較為重要:①西北黃土地區:這個地區位於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東,陝北長城以南,秦嶺以北,人們稱為黃土高原。它的面積約有58萬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面積43萬平方千米。黃土具有質地勻細,組織疏鬆,大孔隙構造和迅速分散等特性,加之地形破碎,植被稀少,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因此水土流失十分嚴重。這不僅給黃土高原的農、林、牧業生產造成很大損失,也給黃河的開發利用帶來很大的困難。每年流經三門峽的泥沙有16億噸,其中4億噸淤積在下遊河床,使河床每年淤高約10厘米。黃河下游的大堤每10年要加高1次。黃土高原按照水土流失類型和侵蝕地貌特徵等因素,又可分為黃土丘陵溝壑區、黃土高原溝壑區、黃土階地區、土石山區、風沙區等。②南方紅壤丘陵山區:主要分布在南方12省、自治區,水系為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即熱帶、亞熱帶地區。植被較好,有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熱帶季雨林和雨林。土壤主要為紅黃壤。現有紅黃壤坡地約1.8億畝。這個地區由於人多、耕地少、山大坡陡,雨量充沛且多暴雨,植被一旦破壞,在高雨量的沖擊下,就會產生嚴重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大幅度減產。例如,湖南省每年大約要流失表土1.7億噸,相當於沖走了80萬畝耕地的耕作層。紅黃壤丘陵山區又可按母質侵蝕程度分為花崗岩侵蝕區及紫色頁岩侵蝕區。③東北黑土漫崗丘陵地區:分布在黑龍江和松花江流域。黑土土質肥沃,宜於作物生長。但是由於不合理的人為活動,水土流失也十分嚴重。黑土層年平均沖刷深,一般在0.3~1.0厘米,風蝕地區年吹蝕表土0.2~0.3厘米。黑土地區的漫崗,坡度多在10°以下,大部分為1°~5°,坡長300~500米。④華北土石山區:包括北方的土石山區,例如,太行山、五台山、燕山、沂濛山等,水系為海河及淮河流域。海河流域山區面積約占流域面積的53.2%,丘陵山區大都是光山禿嶺,植被稀少,尤其以永定河流域植被為最少。加之山高坡陡,降雨集中,降雨強度大,水土流失較嚴重。海河水系每年平均總輸沙量約1.6億噸,年平均侵蝕模數1130噸/平方千米。官廳水庫至今已淤積庫容25%。據有關觀測資料,永定河官廳水文站多年平均含沙量44千克/立方米。

閱讀全文

與水土流失劃分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