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雙擁(具體的)急需!!!
1、問:「雙擁」工作指什麼?
答:「雙擁」即指地方擁軍優屬,軍隊擁政愛民。
2、問:「雙擁」工作的由來?
答:「雙擁」工作是抗日戰爭時期首先在延安興起的。1943年春節期間,黨中央所在地陝干寧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李鼎銘,公布了《擁護軍隊決定》和《邊區政府關於擁軍運動月的指示》,確定了1月25日—2月25日為擁軍運動月,重新修訂公布了《優待抗日軍人家屬條例》。1月25日,八路軍留守兵團司令部、政治部發出了《關於擁護政府愛護人民的決定》,確定2月5日—3月4日為擁政愛民運動月,公布了我軍歷史上第一個擁政愛民公約。從此,「雙擁」活動就這樣在陝甘寧地區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1943年10月11日,毛主席親自起草,中共中央政治局發布指示,明確要求各根據地都要豪不例外地開展擁政愛民和擁軍優屬的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從而使「雙擁」活動從延安發展到各個解放區。
『貳』 雙擁的由來
所謂雙擁,是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簡稱。是黨和毛澤東同志就提出了工農紅軍離不開工農群眾的思想,要求軍隊愛護人民群眾,蘇區政府和人民支援紅軍、優待軍屬。
雙擁工作,是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簡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鞏固和加強軍政軍民團結為主旨,組織發動全國軍民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團結奮斗的一項社會活動。它深刻反映了中國軍民魚水情和血肉相聯的本質特徵,生動體現了黨的宗旨、國家的性質和人民軍隊的本色,是中國黨、國家和軍隊的優良傳統和特有的政治優勢。
雙擁工作有很久的歷史淵源。早在紅軍初創時期,我們黨和毛澤東同志就提出了工農紅軍離不開工農群眾的思想,要求軍隊愛護人民群眾,蘇區政府和人民支援紅軍、優待軍屬。抗日戰爭時期,為了鞏固和發展抗日根據地,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陝甘寧邊區政府組織開展了「擁護軍隊、優待抗日軍人家屬」活動,八路軍留守兵團開展了「擁護政府、愛護人民」活動,改善和密切了邊區的軍政軍民關系,形成了軍民團結、共御外侮的生動局面。1943年1月,毛澤東同志充分肯定了陝甘寧邊區的做法,號召各根據地軍民普遍開展這一活動,從而使雙擁運動從延安迅速發展到各個抗日根據地,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雙擁熱潮。這就是常說的雙擁運動多少周年的由來 。
雙擁工作在我國革命和建設的各個歷史時期均發揮了重大作用。解放戰爭時期,廣大軍民攜手並肩,浴血奮戰,以排山倒海之勢、雷霆萬鈞之力,迅速摧毀了國民黨反動統治,雙擁工作所形成的堅強的軍政軍民團結,在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雙擁工作理論不斷完善,內容不斷拓展,形式不斷創新,以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載體,廣大軍民參與雙擁工作的熱情空前高漲;以創建雙擁模範城(縣)為龍頭,群眾性雙擁活動蓬勃興起、持久不衰,廣大軍民在經濟建設的主戰場上通力合作,在三個文明建設中相互促進,在維護國家安全、統一和穩定中密切配合,在抗禦嚴重自然災害和重大疫病中並肩戰斗,軍政軍民團結顯示了強大的力量。
『叄』 雙擁國防的介紹
即雙擁與國防相結合。對群眾來說是擁軍優屬,對軍隊來說是擁政愛民。這就是雙擁,也就是互相支持。
『肆』 什麼是「雙擁」
「雙擁」即指地方擁軍優屬,軍隊擁政愛民。
「雙擁」工作是抗日戰爭時期首先在延安興起的。1943年春節期間,黨中央所在地陝干寧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李鼎銘,公布了《擁護軍隊決定》和《邊區政府關於擁軍運動月的指示》,確定了1月25日—2月25日為擁軍運動月,重新修訂公布了《優待抗日軍人家屬條例》。1月25日,八路軍留守兵團司令部、政治部發出了《關於擁護政府愛護人民的決定》,確定2月5日—3月4日為擁政愛民運動月,公布了我軍歷史上第一個擁政愛民公約。從此,「雙擁」活動就這樣在陝甘寧地區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1943年10月11日,毛主席親自起草,中共中央政治局發布指示,明確要求各根據地都要豪不例外地開展擁政愛民和擁軍優屬的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從而使「雙擁」活動從延安發展到各個解放區。
『伍』 什麼是「雙擁」
「雙擁」是「地方擁軍優屬,軍隊擁政愛民」的簡稱。雙擁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鞏固和加強軍政軍民團結為主旨,組織和發動全國軍民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團結奮斗的一項社會活動。
雙擁深刻反映了中國軍民魚水情和血肉相聯的本質特徵,生動體現了黨的宗旨、國家的性質和人民軍隊的本色,是中國黨、國家和軍隊的優良傳統和特有的政治優勢。
雙擁工作的內容。
雙擁工作的內容十分廣泛,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工作重點。革命戰爭年代,主要是幫助人民軍隊擴充兵員,籌集糧款和軍用物資;搶運和掩護傷員,運送軍糧和武器彈葯,傳遞情報,搞好戰時勤務;
優待軍人家屬、撫恤烈士遺屬和慰問部隊官兵;尊重地方黨委政府,嚴格執行黨的政策和軍隊群眾紀律,熱愛和尊重人民群眾,幫助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等。隨著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發展,雙擁工作的內容不斷豐富,領域不斷拓寬。
以上內容參考牡丹江市政府——什麼是雙擁?
『陸』 「雙擁」的由來和有關資料
1、由來:早在紅軍初創時期,我們黨和毛澤東同志就提出了工農紅軍離不開工農群眾的思想,要求軍隊愛護人民群眾,蘇區政府和人民支援紅軍、優待軍屬。
抗日戰爭時期,為了鞏固和發展抗日根據地,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陝甘寧邊區政府組織開展了「擁護軍隊、優待抗日軍人家屬」活動,八路軍留守兵團開展了「擁護政府、愛護人民」活動,改善和密切了邊區的軍政軍民關系,形成了軍民團結、共御外侮的生動局面。
1943年1月,毛澤東同志充分肯定了陝甘寧邊區的做法,號召各根據地軍民普遍開展這一活動,從而使雙擁運動從延安迅速發展到各個抗日根據地,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雙擁熱潮。
2、相關資料:雙擁工作,是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簡稱。
擁軍優屬,擁護愛戴人民的子弟兵——解放軍,優待軍人家屬。
擁政愛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展的擁護政府、愛護人民活動的簡稱,是軍隊群眾工作的重要內容。中國人民解放軍來自人民,服務於人民。擁政愛民是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
(1)工作主旨:鞏固加強軍政軍民團結。
(2)工作領導:中國共產黨。
(3)工作性質:社會活動。
(4)工作目的:發動群眾為革命建設改革團結奮斗。
(6)雙擁成果簡介擴展閱讀:
雙擁的意義:
工作在我國革命和建設的各個歷史時期均發揮了重大作用。解放戰爭時期,廣大軍民攜手並肩,浴血奮戰,以排山倒海之勢、雷霆萬鈞之力,迅速摧毀了國民黨反動統治,雙擁工作所形成的堅強的軍政軍民團結,在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雙擁工作理論不斷完善,內容不斷拓展,形式不斷創新,以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載體,廣大軍民參與雙擁工作的熱情空前高漲。
以創建雙擁模範城(縣)為龍頭,群眾性雙擁活動蓬勃興起、持久不衰,廣大軍民在經濟建設的主戰場上通力合作,在三個文明建設中相互促進,在維護國家安全、統一和穩定中密切配合,在抗禦嚴重自然災害和重大疫病中並肩戰斗,軍政軍民團結顯示了強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