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有效管理職場壓力
「最近工作太累了,好想放個假,休息一段時間!」
「如果我辭職了,一定先出去旅個游,好好放鬆放鬆。」
這是很多職場人都曾不只一次閃過的念頭。疲憊感似乎總是如影隨形。大部分情況下,工作時間越久,職位越高,這種疲憊感就越強。
昨天就有一個32歲的經理來向老王做咨詢,他想要換個相對輕松的工作,跳槽的原因就是覺得太累了,而且她已經開始有些抑鬱傾向了。
其實,像這樣的職場人還有很多,他們大多在職場奮斗很多年,不管當下取得多少成績,總會有一種揮之不去的疲憊感。這種疲憊感會讓他們陷入迷茫,條件反射地會把跳槽當作解葯。但這種情況,老王都不會建議他們盲目跳槽。
老王認為,這種累絕不單純地來自於工作的忙碌,而是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
在職場中,無論你有多勇敢,工作有多努力,或是有多聰明,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壓力。它來自於工作的每一件小事,來自於職場的人際關系,來自於工作是否進展順利,來自於領導的反饋等等。
適當的壓力會讓人更有鬥志,可壓力一旦超負荷,無法得到紓解,就會讓人變得倦怠、消極、迷茫,失去職場幸福感,甚至影響職場發展。
面對與日俱增的壓力,很多人寄希望於一場聚會,一個假期,一場旅行,一次跳槽……可這些方法真的會奏效么?壓力就會減少或消失么?
事實上,你只是暫時逃避,壓力還在原地。我們需要做的是用心管理,並駕馭這些壓力,把他們維持在一個適度的范圍內。
那麼,我們該如何管理職場壓力?老王建議從以下這3點入手。
1、學會自我剖析。與自己交朋友,能與世界和諧相處。
管理壓力,首先要了解自己。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但很多人從來都沒有真正地了解自己,他們對自己的認識到多數停留在喜歡吃什麼菜,愛看什麼劇,還有人生經歷等等基礎層面上。
想要管理壓力,必須深入地自我剖析。理清自己當前的人生狀態,能力范圍,情緒承受能力。要清楚地知道,什麼樣的挑戰能激起自己的戰鬥力,什麼樣的情況會讓自己無法應對。
老王建議,你可以寫下自己所有的工作能力,並把它們劃分為,能力能穩妥到達的范圍,可以挑戰范圍,暫時無法做到的范圍。把每一項能力劃分范圍後,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能力界限以及可發揮空間。
工作上的壓力感來源於事情與能力碰撞後的心理反饋。因此,你可以清楚,什麼樣的工作壓力是你可以承受並解決的,什麼樣的工作壓力會讓你產生負面情緒。什麼樣的工作壓力會讓你情緒失控,感到不安的。
當你能夠清晰地認識自己的能力界限和壓力界限的時候,就能夠很從容地面對工作中各種各樣的事情。因為無論那件事或大或小,或難或易。你都能在你對應的能力范圍和承壓范圍找到它的位置。
就算有一些事情當下對你來說是困難的,你會因此而產生相應的負面情緒。但你同樣可以清楚地知道,這些都是正常反應,也就不會感到壓力山大,也更容易恢復這些情緒,釋放這些壓力。
2、樹立解決問題的思維,剋制無效的情緒
職場的壓力看似無形,但並不代表它不可控。
職場壓力大多來自情緒。在面對一些難題時,無論是工作難題,還是人際關系難題等等,人們會積攢許多不同的情緒。或擔憂、或憤怒、或抱怨……可本質上,這些情緒只能徒增煩惱,對解決問題毫無意義。
遇事總是陷於情緒的人,行動遲緩,時常感到困難重重。
老王的咨詢者中,很多人都受困於負面情緒,又無法排解,進而做出了許多錯誤的決定。
很多事情,也許最初只是一件小事,但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小事帶來了壓力,壓力帶來了負面情緒,負面情緒將壓力激化倍增,指引人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和行動。最終,一件小事,可能醞釀一個無法挽回的大問題,甚至影響發展前程。
所以,老王建議,工作中遇到任何事情,首先要剋制那些無效的情緒,把解決問題放在首位。當大大小小的事情被一個個解決,壓力也會隨之釋放,你的工作能力也會在這樣的過程中得到快速提升。
3、轉移注意力,平衡生活,釋放壓力
任何幸福的生命狀態都離不開「平衡」的哲學。很多人的職場壓力來自於工作與生活的失衡。或是沒有精力照顧家庭,或是沒有時間活出自我。
一旦進入失衡的狀態,壓力就會數倍遞增,工作生活一團糟。而這種失衡的狀態,大多數源於工作。
老王認為,工作的壓力不僅可以在工作中解決,也可以在工作之外得到釋放。培養一個或多個有益的愛好,會讓你從忙碌和疲憊中抽離,沉浸在另一個單純的世界中。你可以看書、畫畫、寫文章、製作美食,打球運動、聽音樂等等。
老王身邊有許多優秀的職場人,都有著廣泛的愛好,他們雖然工作忙碌,但都會用心經營自己的小愛好。這些簡單的小愛好,能夠人靜下來,在不經意間調節疲憊,舒緩壓力,提升人生的幸福感和價值感。
寫在最後
在職場中,壓力如影隨形,卻並不可怕。我們完全可以通過科學的方法,認識自我,認識壓力,管理壓力。讓壓力變得可控,並轉化為我們進步的動力。只有真正能駕馭壓力的人,才能更好地駕馭職場,掌控自己的人生。
『貳』 如何有效做好員工壓力管理
『叄』 壓力管理主要有哪些內容
壓力管理主要內容有:
主體
壓力管理的主體是員工個人和人力資源主管部門。壓力首先是作用於員工個人,不同個性的員工對待同樣的壓力會有不同的反應。相關研究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有些員工遇到壓力後容易產生挫折感,焦慮、煩躁,而且長時間不能自拔。而有些員工能正確面對壓力,盡管也會出現不適感,但他們能很快調整情緒。這說明不同個性員工對待壓力具有不同調控和適應能力。壓力管理的主體還包括企業人力資源主管部門或企業管理者,在當前人本管理的時代里,管理者有責任幫助員工去控制自己的壓力,從而使員工工作起來心情愉快,工作績效也能最高,達到「人事雙贏」的效果。
起因或來源
為了有效地進行壓力管理,這就要求管理者能准確查明員工的壓力由何而來,從而相應採取積極有針對性的措施。
壓力的起因或來源大體分為三方面:工作壓力、家庭壓力、生活壓力。
1) 工作壓力。工作壓力是指在工作中產生的壓力。它的起源可能有多種情況。如工作環境(包括工作場所物理環境和組織環境等),分配的工作任務多寡、難易程度,工作所要求完成時限長短,員工人際關系影響、工作新崗位的變更等,這些都可能是引發員工工作壓力的誘因。工作壓力理應成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所關注的重點。
2) 家庭壓力和社會壓力。每一個員工都有自己的個人家庭生活,家庭生活是否美滿和諧對員工具有很大影響。這些家庭壓力可能來自父母、配偶、子女及親屬等。
還有一些壓力來自社會方面。包括社會宏觀環境(如經濟環境、行業情況、就業市場等)和員工身邊微觀環境的影響。如IT業職場要求掌握的專業技術日新月異,職場競爭壓力大,專業人員淘汰率高,此時就對IT從業人員造成很大社會壓力。員工所處社會階層的地位高低、收入狀況同樣對其構成社會壓力。如當員工自身收入狀況與其他社會階層相比,或者與其他同行業從業人員相比較低時,對他也可會產生壓力。
盡管這些家庭壓力和社會壓力與工作無關,但作為企業管理者同樣應予以關注,盡量使之減少員工的干擾,只有這樣才能使員工全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壓力疏導
在對上述壓力具體進行管理時,應對每位不同個性員工和壓力來源做具體而全面的分析。調控能力和適應壓力強的員工,其心理承受能力強,他們能會很好處理和緩解壓力。對心理調適能力弱的員工遇到壓力時,可能不能及時調控壓力,這時企業管理者需要更多地加以幫助關心這樣的員工。
進行壓力管理可以分為宣洩、咨詢、引導三種方式。
宣洩作為一種對壓力的釋放方式,效果應該不錯。宣洩可採取各種辦法,例如,可以在沒人的地方大叫,或劇烈運動、唱歌等。有研究表明體育運動、家務勞動等對減輕壓力是非常有益的。
咨詢就是向專業心理人員或親朋好友傾訴自己心中的郁悶緊張情緒。向自己的好友或父母傾訴幾乎是每個人都有過的經歷。其實,不論被傾訴對象能否為自己排憂解難,傾訴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調整壓力的方法。這里效果較好的當屬和專業人員進行溝通的心理咨詢了。心理咨詢是專業心理咨詢人員通過語言、文字等媒介物與員工進行信息溝通,以調整員工心理或情緒的過程。通過心理咨詢可以幫助員工在對待壓力的看法、感覺、情緒等方面有所變化,解決其出現的心理問題,從而調整心態,能夠正確面對和處理壓力,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
引導是管理者或他人幫助員工改變其心態和行為方式,使員工能正確對待壓力。諸如重新確定發展目標、培養員工多種業余興趣愛好等都是很好的引導方法。員工確立正確適當的目標,通過自身努力可以達到此目標,相關壓力自然也就消失了。而員工如果有豐富多彩的興趣愛好活動,當其遇到壓力時可以很容易轉移注意力,投入到興趣愛好中,從中陶冶情操、保護身心健康,心態亦會平和,壓力自然也就減輕直至消失。
『肆』 如何進行企業員工壓力管理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企業員工壓力管理
壓力是當人們去適應由周圍環境引起的刺激時,人們的身體或者精神上的生理反應,它可能對人們心理和生理健康狀況產生積極或者消極的影響。因員工壓力過大造成的員工經常性的曠工、心不在焉、創造力下降而導致的企業生產力損失,僅在美國每年就超過1500 億美元。
為了預防和減少壓力對員工個人和組織造成的消極影響,發揮其積極效應,許多企業管理者已開始關注員工的壓力管理問題。企業實施適當的壓力管理能有效地減輕員工過重的心理壓力,保持適度的、最佳的壓力,從而使員工提高工作效率,進而提高整個組織的績效、增加利潤。
壓力管理的主體是員工個人和人力資源主管部門。壓力首先是作用於員工個人,不同個性的員工對待同樣的壓力會有不同的反應。相關研究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有些員工遇到壓力後容易產生挫折感,焦慮、煩躁,而且長時間不能自拔。而有些員工能正確面對壓力,盡管也會出現不適感,但他們能很快調整情緒。這說明不同個性員工對待壓力具有不同調控和適應能力。壓力管理的主體還包括企業人力資源主管部門或企業管理者,在當前人本管理的時代里,管理者有責任幫助員工去控制自己的壓力,從而使員工工作起來心情愉快,工作績效也能最高,達到「人事雙贏」的效果。
起因或來源
為了有效地進行壓力管理,這就要求管理者能准確查明員工的壓力由何而來,從而相應採取積極有針對性的措施。
壓力的起因或來源大體分為三方面:工作壓力、家庭壓力、生活壓力。
1) 工作壓力。工作壓力是指在工作中產生的壓力。它的起源可能有多種情況。如工作環境(包括工作場所物理環境和組織環境等),分配的工作任務多寡、難易程度,工作所要求完成時限長短,員工人際關系影響、工作新崗位的變更等,這些都可能是引發員工工作壓力的誘因。工作壓力理應成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所關注的重點。
2) 家庭壓力和社會壓力。每一個員工都有自己的個人家庭生活,家庭生活是否美滿和諧對員工具有很大影響。這些家庭壓力可能來自父母、配偶、子女及親屬等。
還有一些壓力來自社會方面。包括社會宏觀環境(如經濟環境、行業情況、就業市場等)和員工身邊微觀環境的影響。如IT業職場要求掌握的專業技術日新月異,職場競爭壓力大,專業人員淘汰率高,此時就對IT從業人員造成很大社會壓力。員工所處社會階層的地位高低、收入狀況同樣對其構成社會壓力。如當員工自身收入狀況與其他社會階層相比,或者與其他同行業從業人員相比較低時,對他也可會產生壓力。
盡管這些家庭壓力和社會壓力與工作無關,但作為企業管理者同樣應予以關注,盡量使之減少員工的干擾,只有這樣才能使員工全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壓力疏導
在對上述壓力具體進行管理時,應對每位不同個性員工和壓力來源做具體而全面的分析。調控能力和適應壓力強的員工,其心理承受能力強,他們能會很好處理和緩解壓力。對心理調適能力弱的員工遇到壓力時,可能不能及時調控壓力,這時企業管理者需要更多地加以幫助關心這樣的員工。
進行壓力管理可以分為宣洩、咨詢、引導三種方式。
宣洩作為一種對壓力的釋放方式,效果應該不錯。宣洩可採取各種辦法,例如,可以在沒人的地方大叫,或劇烈運動、唱歌等。有研究表明體育運動、家務勞動等對減輕壓力是非常有益的。
咨詢就是向專業心理人員或親朋好友傾訴自己心中的郁悶緊張情緒。向自己的好友或父母傾訴幾乎是每個人都有過的經歷。其實,不論被傾訴對象能否為自己排憂解難,傾訴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調整壓力的方法。這里效果較好的當屬和專業人員進行溝通的心理咨詢了。心理咨詢是專業心理咨詢人員通過語言、文字等媒介物與員工進行信息溝通,以調整員工心理或情緒的過程。通過心理咨詢可以幫助員工在對待壓力的看法、感覺、情緒等方面有所變化,解決其出現的心理問題,從而調整心態,能夠正確面對和處理壓力,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
引導是管理者或他人幫助員工改變其心態和行為方式,使員工能正確對待壓力。諸如重新確定發展目標、培養員工多種業余興趣愛好等都是很好的引導方法。員工確立正確適當的目標,通過自身努力可以達到此目標,相關壓力自然也就消失了。而員工如果有豐富多彩的興趣愛好活動,當其遇到壓力時可以很容易轉移注意力,投入到興趣愛好中,從中陶冶情操、保護身心健康,心態亦會平和,壓力自然也就減輕直至消失。
壓力 管理方法
企業領導者和人力資源管理者應充分關心、關注、調查、分析員工體會到的壓力源及其類型,從組織層面上擬定並實施各種壓力減輕計劃,有效管理、減輕員工壓力。
善工作環境和條件
減輕或消除工作條件惡劣給員工帶來的壓力。
首先,領導者或管理者力求創造高效率的工作環境並嚴格控制打擾。如關注雜訊、光線、舒適、整潔、裝飾等方面,給員工提供一個爽心悅目的工作空間,有利於達到員工與工作環境相適應,提高員工的安全感和舒適感,減輕壓力。
其次,要確保員工擁有做好工作的良好的工具、設備。如及時更新陳舊的電腦、復印機、傳真機等。
企業文化上鼓勵員工
從企業文化氛圍上鼓勵並幫助員工提高心理保健能力,學會緩解壓力、自我放鬆。
企業向員工提供壓力管理的信息、知識。企業可為員工訂有關保持心理健康與衛生的期刊、雜志,讓員工免費閱讀。這也能體現企業對員工成長與健康的真正關心,使員工感受到關懷與尊重,從而也會成為一種有效的激勵手段、激發員工提高績效進而提高整個組織的績效。
企業可開設宣傳專欄,普及員工的心理健康知識,有條件的企業還可開設有關壓力管理的課程或定期邀請專家作講座、報告。可告知員工諸如壓力的嚴重後果、代價 (如疾病、工作中死亡、事故受傷、醫療花費、生產率下降而造成潛在收入損失等);壓力的早期預警信號(生理症狀、情緒症狀、行為症狀、精神症狀);壓力的自我調適方法 (如健康食譜、有規律鍛煉身體、學著放鬆和睡個好覺、發展個人興趣愛好等)……讓員工築起「心理免疫」的堤壩,增強心理「抗震」能力。
提供保健或健康項目
向員工提供保健或健康項目,鼓勵員工養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有些企業建立了專門的保健室,向員工提供各種鍛煉、放鬆設備,讓員工免費使用,還有一名專職的健康指導員去監督鍛煉計劃和活動,美國一些著名公司還為有健身習慣的人發放資金從而鼓勵健身。通過健身、運動不僅保持了員工的生理健康(這是心理健康的基礎),而且還可使員工的壓力很大程度上得到釋放和宣洩。
企業可聘請資深專業人士為心理咨詢員,免費向承受壓力的員工提供心理咨詢,使員工達成一種共識:「身體不適,找內外科醫生,心理不適,找心理醫生」。心理咨詢在為員工提供精神支持與心理輔導、幫助其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緩解心理壓力、保持心理健康方面確是一種十分有效的科學方法。
加強過程管理
組織制度、程序上幫助減輕員工壓力,加強過程管理。
人力資源招聘中:注意識別人力資源的特點,選拔與工作要求(個性要求、能力要求等各方面)相符合的人力資源,力求避免上崗後因無法勝任工作而產生巨大心理壓力現象。
人力資源配置中:力求人與事的最佳配置,並清楚地定義在該崗位上員工的角色、職責、任務。可減輕因角色模糊、角色沖突等引起的心理壓力。
人力資源培訓中:第一,可培訓員工提高處理工作的技能(如撰寫公文或報告、工作陳述、新技能等),使之工作起來更得心應手,減少壓力;第二,可進行員工時間管理培訓(按各項任務的緊急性、重要性區分優先次序、計劃好時間),消除時間壓力源;第三,可培訓員工的溝通技巧等,消除人際關系壓力源,等等。
職業生涯規劃中:幫助員工改善思維,拋棄不切實際的期望值太高的目標,而建立現實客觀的SMART式的發展目標:S-specific(特定的、適合自己的),M-measurble(可衡量的),A-achievable(可實現的),R -realistic(實際的),T-time-based(基於時間的)。
走出壓力管理的誤區,正確認知壓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壓力是一種中性的客觀存在,本身並不會對人產生危害,傷害人的是我們對壓力的認知和態度。很多時候,因為認知的偏差,管理者的壓力管理會走入誤區。常見的壓力認知誤區有三個。
第一個誤區是過於憂慮,承受了過多不必要的壓力。據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造成壓力的事件中,有40%永遠不會發生,比如世界末日;有30%的擔憂是過去所做決定的結果,是無法改變的;有12%是別人因為趕到自卑而做出的批判;10%的擔憂與健康有關,越是擔心就越嚴重;只有8%是合理的。
第二個誤區是認為那些沒有產生沖擊性負面影響的細小壓力不會對自己造成傷害。事實上,如果長期處於持續性壓力籠罩下,即便這些壓力比較細微,時間長了也會對人造成傷害。
第三個誤區是所有壓力都必須消除掉。這種誤解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正如前面所說,並非所有的壓力都可以消除,能消除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次,並不是所有的壓力都是壞的。壓力是把雙刃劍,有消極的一面也有積極的一面。適度的壓力可以讓我們對周圍的環境更加警覺,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自我的認識,幫助我們設立更現實的目標,使我們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
控制壓力來源,從根源處有效預防壓力
流行的壓力管理方法大多是等到壓力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已經出現心理、生理、行為方面的症狀時才開始採取措施進行調節。事實上,我們的管理者可以通過合理地控制壓力來源,是可以從根源處有效預防壓力的。
正如之前提到的,管理者感受到的壓力中有一部分可以通過控制壓力源消除。比如管理者了解到員工因為培訓機會不公平的問題導致士氣低落,那些可以通過增加培訓機會或是採用投票的方式分配培訓機會,以此來提升員工的士氣,減輕組織氣氛給自己帶來的壓力。比如可以通過加強時間管理來改善因計劃性不強導致的壓力等。
有效利用資源,合理分解壓力
管理者進行壓力管理時,通常不是孤軍作戰,他所帶領的團隊可以作為資源使用。管理崗位是許多工作壓力集散的樞紐,來自更上層管理者和外界的壓力在這里施加到管理者身上,一部分會由管理者消化,另外一部分則向下傳送到下屬那裡。不同的管理者會有不同壓力消化和傳遞的比例。
有的管理者被動地接受來自上級和外界的壓力,然後不再向下傳遞,而是把所有的壓力截留在手中自己消化,比如事事不放心下屬去做,凡事都事必躬親的領導。有的管理者則是將來自上級和外界的壓力不加過濾,全部傳遞給下屬,比如完全不考慮下屬的消化能力,一股腦地把任務推給下屬。這兩種傳遞方式都很不恰當,前一種做法會讓自己累得精疲力竭,壓力重重,事情卻未必做得最好;後一種做法看似已經沒有壓力留給自己,但當下屬不能承受、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則會造成反噬。正確的做法是充分考慮自己和下屬的壓力承受能力,合理適度地傳遞壓力,讓下屬稱為自己減壓的資源。
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統
傾訴是一種廉價而有效的減壓方法,傾訴的對象可以是領導、同事、朋友、家人……但管理者限於一些不便企及的原因,傾訴的對象就不可能像一般員工那樣具有可選擇性。壓力管理專家研究發現,與管理者有關系的所有人當中,有兩個人是職場人士最重要的減壓支持資源,即直接上級和自己的配偶,上級可以幫助自己控制壓力源,配偶則可以給自己情感上的理解和安撫。
因此,有效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統,贏得直接上級和配偶的支持對管理者減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組織實施員工幫助計劃,幫助管理者管理壓力
國內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嘗試導入一種名為員工幫助計劃(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EAP)的項目,把它作為幫助員工處理包括壓力在內的職業心理健康問題的整體解決方案。在已經實施EAP的企業里,管理者可以利用這種精神福利為自己有效實施壓力管理。國內成功實施EAP的企業經驗表明,EAP在對工作壓力進行系統診斷、針對性干預、有效預防等方面顯示出強大的力量,對管理者心理壓力管理具有顯著效果。
管理者自我減壓技巧
冥想放鬆 如果管理者感到壓力較大,那麼不妨每天利用工間休息的時間做10分鍾的冥想放鬆。事先准備好舒緩的音樂,如果帶有放鬆指導語最好,以舒適的姿勢做好,隨著音樂從指尖開始放鬆自己身體的每一部份。冥想放鬆過程中不用過於注重技術,更多的是去體驗放鬆的感覺。每天堅持10分鍾,兩周之後就可以感受到效果了。
呼吸減壓 管理者在感覺壓力大的時候,可以通過調節呼吸來進行減壓。5分鍾的深呼吸可以讓自己狂跳的心臟放慢速度,可以讓焦躁的情緒平復下來,可以讓自己因壓力而顫動、抽搐的肌肉恢復平靜……深呼吸過後再去處理工作,這樣壓力緩解下來了,思路也變得更加清晰,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處理方法。
出汗減壓 有的管理者會選擇到健身房流汗的方式來緩解壓力,這是一種不錯的減壓方式。當然,管理者也可以選擇周末的時間去郊外爬山,在大自然中獲得放鬆。
運動減壓 動靜協調、張弛有度的適當運動有利於消除疲勞,激發活力,調節大腦功能,可以起到鍛煉身體、消除壓力、激發活力、喚醒大腦的作用。適用的運動方式有游泳、有氧慢跑、跳繩、跳操、散步、打乒乓球等。每天安排半小時左右運動,即可輕松減壓。
此外,還可以通過放鬆訓練、瑜伽、靜坐、催眠、想像等方式起到減輕壓力造成的反應的作用。
『伍』 有效進行職場壓力管理幾個方法
1.制訂計劃表。當個人有一個完美的計劃表,而且正在逐步實施時,就不會產生無謂的壓力。因為,一切盡在掌握之中。計劃表是一個很好的「監督者」---叮囑你每一個目標的實現,又是一個軟性的壓力---只有跳起來才能夠得著。當你心裡有底時,也就沒有了壓力。
2.堅決不做「全優生」。許多白領做事的標準是完美無缺。事實上,並非所有的工作都要盡善盡美。當有數不清的工作涌來時,有些工作做到80分就足夠了,保證最重要的事得100分才是最要緊的。
3.不可或缺的一日三餐。這一條看似不重要,但如果身體的狀態不好,也會影響情緒,壓力和焦慮也會隨之而來了。因此,不吃早餐的習慣很不好,要戒除。
4.放棄無意義的固執。有些人總想能得到一切,而怕失去一點兒,不願做出任何放棄,這種心理常會使你患得患失,背著沉重的包袱熬過每一天。此時也往往會放大這些困難形成壓力。關鍵是放棄無意義的固執追求,抓住主業大事不放。
5.勇於做個「挑戰者」。有時壓力的產生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你對某些事情的逃避。但當你挑戰了自己的極限,或者哪怕是走出小小的一步而獲得成功,你都會信心倍增。於是,不妨每天嘗試新的工作方法,甚至嘗試一些極限運動等,都能幫你減輕壓力。
6.通過溝通釋放壓力。敞開心扉,多與親朋好友聊天,必要時還可以與上司談心,當你將工作中的壓力抒發出來的時候,必然得到了對方的關愛、回應和鼓勵,甚至會給你提出很好的建議,這樣壓力自然就被化解了。
7.嘗試打破現狀。當你覺得日子一成不變時,應設法改善工作方法和嘗試新的工作,你也可以主動要求多負擔一些責任,或者自己去充電,如果可能的話,你也可以考慮轉調部門,或者換個環境或工作方式等。總之,要對自己的狀態進行調試,但關鍵還是要保持發現工作中的樂趣和發現未知的心態,永遠擁有孩童般的好奇心和熱情。
8.勞逸結合的生活狀態。每工作一段時間就要休息一下,從事一些可以娛樂精神和放鬆身體的活動。從事一些有氧的運動,也可以緩解緊張的情緒。
『陸』 組織行為學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個人是否能夠體驗到工作壓力,主要取決於等因素
答案:組織行來為學家的源研究成果表明,個人是否能夠體驗到工作壓力,主要取決於(知覺、經歷、壓力與工作績效關系、人際關系)因素
組織行為學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個人是否能夠體驗到工作壓力,主要取決於知覺、經歷、壓力與工作績效關系、人際關系等因素
『柒』 壓力管理的主要內容
為了有效地進行壓力管理,這就要求管理者能准確查明員工的壓力由何而來,從而相應採取積極有針對性的措施。
壓力的起因或來源大體分為三方面:工作壓力、家庭壓力、生活壓力。
1) 工作壓力。工作壓力是指在工作中產生的壓力。它的起源可能有多種情況。如工作環境(包括工作場所物理環境和組織環境等),分配的工作任務多寡、難易程度,工作所要求完成時限長短,員工人際關系影響、工作新崗位的變更等,這些都可能是引發員工工作壓力的誘因。工作壓力理應成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所關注的重點。
2) 家庭壓力和社會壓力。每一個員工都有自己的個人家庭生活,家庭生活是否美滿和諧對員工具有很大影響。這些家庭壓力可能來自父母、配偶、子女及親屬等。
還有一些壓力來自社會方面。包括社會宏觀環境(如經濟環境、行業情況、就業市場等)和員工身邊微觀環境的影響。如IT業職場要求掌握的專業技術日新月異,職場競爭壓力大,專業人員淘汰率高,此時就對IT從業人員造成很大社會壓力。員工所處社會階層的地位高低、收入狀況同樣對其構成社會壓力。如當員工自身收入狀況與其他社會階層相比,或者與其他同行業從業人員相比較低時,對他也可會產生壓力。
盡管這些家庭壓力和社會壓力與工作無關,但作為企業管理者同樣應予以關注,盡量使之減少員工的干擾,只有這樣才能使員工全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在對上述壓力具體進行管理時,應對每位不同個性員工和壓力來源做具體而全面的分析。調控能力和適應壓力強的員工,其心理承受能力強,他們能會很好處理和緩解壓力。對心理調適能力弱的員工遇到壓力時,可能不能及時調控壓力,這時企業管理者需要更多地加以幫助關心這樣的員工。
進行壓力管理可以分為宣洩、咨詢、引導三種方式。
宣洩作為一種對壓力的釋放方式,效果應該不錯。宣洩可採取各種辦法,例如,可以在沒人的地方大叫,或劇烈運動、唱歌等。有研究表明體育運動、家務勞動等對減輕壓力是非常有益的。
咨詢就是向專業心理人員或親朋好友傾訴自己心中的郁悶緊張情緒。向自己的好友或父母傾訴幾乎是每個人都有過的經歷。其實,不論被傾訴對象能否為自己排憂解難,傾訴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調整壓力的方法。這里效果較好的當屬和專業人員進行溝通的心理咨詢了。心理咨詢是專業心理咨詢人員通過語言、文字等媒介物與員工進行信息溝通,以調整員工心理或情緒的過程。通過心理咨詢可以幫助員工在對待壓力的看法、感覺、情緒等方面有所變化,解決其出現的心理問題,從而調整心態,能夠正確面對和處理壓力,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
引導是管理者或他人幫助員工改變其心態和行為方式,使員工能正確對待壓力。諸如重新確定發展目標、培養員工多種業余興趣愛好等都是很好的引導方法。員工確立正確適當的目標,通過自身努力可以達到此目標,相關壓力自然也就消失了。而員工如果有豐富多彩的興趣愛好活動,當其遇到壓力時可以很容易轉移注意力,投入到興趣愛好中,從中陶冶情操、保護身心健康,心態亦會平和,壓力自然也就減輕直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