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2015成果

2015成果

發布時間:2021-08-05 10:23:57

⑴ 2015年中國取得了哪些舉世矚目的成就

1、2015年9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長征六號運載火箭發射首飛成功。

長征六號為三級火箭,有700km高度太陽同步軌道500kg的運載能力。該火箭成本低、高可靠、適應性強、安全性好,有許多新技術是在中國國內首次應用,研製難度很大。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於2009年獲得國家正式批復立項,並於2013年12月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完成場箭合練。

2015年9月20日7時01分,長征六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一箭20星」首飛成功,不僅標志著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員,而且創造了中國航天一箭多星發射的新紀錄。這也是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首次發射。

2、2015年9月25日:2015年成都IVV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

第十四屆IVV奧林匹克運動會由國際市民體育聯盟(IVV)、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國際市民體育聯盟中國總部(CVA)、成都市體育局、成都市政府外辦、成都市旅遊局、成都市博覽局、錦江區人民政府共同承辦,將於2015年9月25日—29日在中國成都舉行。

3、2015年10月5日:中國葯學家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中國第一個諾貝爾獎女性得主。

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理由是她發現了如何將青蒿素從青蒿中更高效率地提取出來,這種葯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

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葯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

4、2015年12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2015年12月17日8時1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發射升空。它具有能量解析度高、測量能量范圍大和本底抑制能力強等優勢,將中國的暗物質探測提升至新的水平。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2016年12月29日通報,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近兩個月內頻繁記錄到來自超大質量黑洞CTA 102的伽馬射線爆發。這是暗物質衛星科研團隊自衛星上天後首次發布觀測成果。「悟空」觀測到的現象表明,黑洞CTA 102正經歷新一輪活躍期。

5、2015年7月31日:冬奧會申辦成功

2015年7月31日,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28次全會上,國2022年北京-張家口冬奧會 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宣布:中國北京獲得2022年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權。

⑵ 中國在2015年的時候取得的新成就

現今最大的成就就是我國的反腐:打老虎拍蒼蠅
我國取得的重大成就
中國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1979-2009年),年均經濟增長率高達9.8%,國內生產總值居世界第三。
中國人口占據世界人口數目的第一位,約十三億三千二百四十六萬人(2009年08月)。
中國陸地國土面積960多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擁有領海400多萬平方公里,總面積1400多萬平方公里。
中國有八座位於全世界十大最高的建築物之列,包括「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和建設中的「上海中心」大樓。
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的一員。
中國是全世界三個擁有可以生產載人太空飛船技術以及航天員出艙技術的國家之一。
中國的綜合軍事力量排名位於世界第三位。
中國的綜合國力排名居世界第四位(2010年)。
中國是世界公認擁有核武器的五個國家之一。
中文博客現有數量約達到一億零七百多萬個(2008年07月),居世界首位。
中國電話用戶總數達十億六百多萬戶,其中行動電話用戶六億七千多萬戶(2009年5月)[2],居世界首位。
中國互聯網用戶約為三億三千八百多萬戶(2009年06月底)[3],居世界首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10月1日成立。
中國於1964年10月首顆原子彈試爆成功。
中國於1967年06月首顆氫彈試爆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成功發射。
中國於1978年實現改革開放。
中國於昆明在1999年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
中國於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中國沈陽在2006年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
中國於2007年10月24日18時許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嫦娥一號(CE-1)」發射成功。
中國於2008年在北京舉行奧運會和殘奧會。
中國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以51金、21銀、28銅首次位列奧運金牌榜首位.
中國體育代表團在1984至2008年的奧運會上,共奪得金牌一百六十三塊。
中國於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04秒988毫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中國哈爾濱於2009年2月18日舉辦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
中國洛陽於2009年4月10日到4月16日舉辦世界郵展。
中國北京於2009年10月1日舉辦建國60周年閱兵式。本次閱兵將有14個徒步方隊、30個裝備方隊、12個空中梯隊受閱。總數為352人。
中國濟南在2009年10月16日到10月28日舉辦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
中國香港於2009年12月5日到13日舉辦第五屆東亞運動會。
中國上海於在2010年4月30日到11月1日舉辦世界博覽會。
中國廣州於在2010年11月12日至11月27日舉辦亞運會。
中國西安於在2011年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
中國深圳於在2011年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中國天津於在2013年舉辦第六屆東亞運動會。
中國南京於在2014年舉辦世界青奧會。

現今最大的成就就是我國的反腐:打老虎拍蒼蠅

⑶ 2015年與中國崛起有關的科技成果

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或生物學獎。

【一】、中國研成首顆量子衛星關鍵部件 世界第一
12月12日,「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工程常務副總師、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長王建宇近日在「量子信息、量子計算和量子測量學科發展戰略院士論壇」上透露,由中國科學家完全自主研發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現已完成關鍵部件的研製與交付,衛星有望先於歐美在2016年左右發射,在軌設計壽命為2年。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是中科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中首批確定的五顆科學實驗衛星之一,旨在建立衛星與地面間遠距離量子科學實驗平台,並在此平台上完成多項大尺度量子科學實驗。該項目啟動於2011年,由中科院院士、中國量子科學研究的領軍人物潘建偉團隊牽頭實施。
專家們認為,「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關鍵部件的成功研製,不僅是中國保密通信領域「殺手鐧」技術研發的重大突破,實現了從跟隨創新到引領創新、從集成創新到原始創新的跨越,同時也是世界量子通信技術的重要創新,它有望將人類科技發展史上「最安全的通信手段」具備覆蓋全球的能力。
話說這玩意有多先進,樓主也不是很了解,總之就一句話,「不明覺厲」啊,今兒高興,中午來一杯!
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曾評論:在量子通信領域,中國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由一個不起眼的國家發展成為現在的世界勁旅;中國或將先於歐洲和北美發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建立首個全球量子通信網路。
如今,中國距離這一預言的實現已越來越近……
二】、中國超強超短激光器實現1千萬億瓦輸出

國際首次美軍試驗艦載激光武器(資料圖)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日前在超強超短激光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正在研製的10PW(千萬億瓦,拍瓦)級超強超短激光裝置,實現了1PW激光脈沖輸出,這是國際上基於光學參量啁啾脈沖放大器首次突破1PW激光峰值功率大關,驗證了啁啾脈沖放大鏈(CPA)與光學參量啁啾脈沖終端放大器(OPCPA)相結合的混合放大器方案作為10PW級超強超短激光裝置總體技術路線的可行性。
據介紹,拍瓦超強超短激光能在實驗室內創造出前所未有的超強電磁場、超高能量密度和超快時間尺度綜合性極端物理條件,在激光加速、激光聚變、核醫學等領域有重大應用價值,是國際激光科技競爭前沿之一,多個國家已提出了大型超強超短激光裝置研究計劃。
恩...話說這玩意簡單點說可以在0.001秒內可能時間更短,就可以讓擊中的物體直接氣化成分子甚至是原子。好厲害有木有...我們申明,這項科技絕對是民用不會應用到武器上(笑)。
【三】、中國臨空飛行器試驗成功 未來可近太空旅遊

圖為直徑7米的360度雙圓周裸眼3D穹幕。11月16日上午,在深圳會展中心三個機器人的勁歌熱舞中,第十六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拉開了帷幕。

劉若鵬博士介紹了「光啟」從做超材料起步到雲計算、大數據再到近太空開發的研究,目標其實就是改變未來人類的生存條件。劉若鵬說,近太空(臨近空間)是指離地30公里—800公里這層空間,低於衛星軌道,高於戰斗機飛行高度,氣流溫度都比較穩定,無論科研還是國防都十分重要,各國都去開發,還沒有真正成功,但光啟去年已經成功進行了臨空飛行器試驗。造價只有衛星的1/10,並打破了WiFi數據傳輸的壁壘;同時,他們還在推進近太空載人旅行項目。
【四】、中國攻克第四代核電核心技術 世界領先水平

圖為主氦風機試驗台。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HTR-PM)的核心裝備——主氦風機試驗樣機,已於本月初在上海電氣集團鼓風機廠通過業內專家評審和鑒定。
這是世界上第一台採用電磁軸承的大功率主氦風機,大量採用了創新技術,無論功率還是技術水平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標志著我國已攻克世界高溫氣冷堆先進核電技術研發中的主要技術難關。在未來,這一主氦風機將被安裝在位於山東省榮成市的華能石島灣核電廠,該核電站將是世界第一座具有第四代核電特徵的高溫氣冷堆核電站。
【五】、保密神器:中國開建全球最長量子通信干線
量子態隱形傳輸是一種全新通信方式,它傳輸的不再是經典信息而是量子態攜帶的量子信息,是未來量子通信網路的核心要素。
今年上半年中國開始建設世界上最遠距離的光纖量子通信干線——連接北京和上海,光纖距離達到2000公里。

數據安全依賴於密鑰(由數字0和1組成的一段序列,用於對信息進行加解密)的安全性。然而傳統的加密系統中,密鑰在傳輸過程中面臨著被竊聽的風險。 而量子通信通過一項利用光子微觀特性的量子密鑰分發技術「解決了現有通信系統中這一最薄弱的環節」,提供量子密碼產品和服務的瑞士公司ID Quantique的共同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格列瓦·里波迪說。
量子密鑰分發利用單光子的量子狀態對密鑰進行編碼。當存在任何竊聽時,量子力學原理決定了這種行為一定會擾動光子

⑷ 2014到2015年我國重大科技成果5條簡單

一、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研發與應用

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的「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研發與應用」使我國成為繼美國、挪威之後第三個具備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設計、建造、調試、使用一體化綜合能力的國家。該平台為創建「海上大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帶動了國內海洋工程、船舶、機電製造業的技術進步和轉型升級。

二、元壩超深層生物礁大氣田高效勘探及關鍵技術

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元壩超深層生物礁大氣田高效勘探及關鍵技術」,創新超深層生物礁優質儲層發育與成藏富集機理認識,形成超深層地震勘探、鑽井及測試三項核心技術,在6500~7000米的深度發現了我國首個超深層生物礁大氣田,也是國內目前規模最大、埋藏最深的生物礁氣田。

三、超深井超稠油高效化學降粘技術研發與工業應用

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超深井超稠油高效化學降粘技術研發與工業應用」,研發了超深井超稠油高效化學降粘技術系列,開創了化學工程技術在超深井超稠油開發領域成功應用的先例,為塔里木盆地數十億噸儲量乃至國內外同類油藏的開采提供了技術支撐與借鑒。

四、重大新葯創制、重大傳染病防治

重大新葯創制、重大傳染病防治2個醫療領域的重大專項共有11項成果獲獎。這兩個專項圍繞人口健康和產業發展,幾年來的實施取得顯著成效,研製出一大批新葯品種,傳染病防控能力顯著提升。

五、對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創新性研究

我國首次對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創新性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傳染病防治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下,我國建立了舉國體制集成創新性的傳染病防控綜合技術平台。依託傳染病防控綜合技術平台,針對防控各個階段中的關鍵性科學問題,開展全國多學科集成大協作攻關研究,為全球防控流感做出了重大貢獻,大幅提升我國新發突發傳染病應急處置能力,有效保障了人民健康、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⑸ 2015年取得了那些科技成就

國內的可以參考科學技術進步獎。當然2015才開始,目前似乎還沒有比較重大的專科學發現。
2015年國家科屬學技術進步獎獲獎情況
2015年1月9日,「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氫彈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於敏獲得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與東南大學等單位合作完成的「現代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獲得2014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美的空調《房間空氣調節器節能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該項目從空調器的核心部件、控制系統、製冷系統三方面進行節能關鍵技術研究,開發和生產,取得了多項創新突破,並實現了產業化。

⑹ 2015我國取得了哪些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2015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中國的計劃生育歷程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一句話叫「起於憂患」,第二句話叫「行於艱難」,第三句話叫「成於均衡」。成於均衡是十八屆五中全會促進人口均衡發展提出的目標,是我們現在和今後要努力的目標。為什麼講起於憂患?新中國成立以後,經濟恢復,社會安定,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人口快速增長,從建國初期的5.4億,到70年代初的8.3億,20年間增長了3個億,這是凈增長。當時我國新增的固定資產年均是200億,只能解決200萬個就業崗位,就是有上千萬的人就業難。從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又增長了1.6億,就是說從建國初期到80年代初這30年間,我們生了6.7億,凈增長是4.6億。過快的人口增長給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沉重的壓力,廣大群眾在吃飯、穿衣、住房等方方面面都面臨很多的困難。
基於此,上世紀70年代初,國家全面推行了計劃生育,1980年黨中央、國務院又發表了《關於控制我國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提倡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子女,1982年將計劃生育確定為我國基本國策,並寫入了憲法。年歲長一點的,60年代初出生的都會有感受,那個時候吃飯、穿衣、住房、交通、行走都是很困難的。當時新增的固定資產是每年200億,只能解決200萬個就業崗位,有上千萬的富餘勞動力。所以,中國的計劃生育是起於憂患。
40多年來,在全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計劃生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一是有效控制了人口過快增長的勢頭,實現了人口再生產類型的歷史性轉變。二是有效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改善了人民群眾的生存和發展的狀況。如果不實行計劃生育,人均耕地、糧食、森林、淡水資源等會比目前低20%,人民生活質量不可能達到今天的水平。目前,15歲以上的國民人均受教育水平達到9年以上,高於發展中國家的水平。2014年,孕產婦死亡率降至21.7/10萬,兒童死亡率降至了8.9‰,提前實現了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是1994年開羅人發大會上提出的。三是創造了較長的人口紅利期,為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研究表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口紅利對人均收入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20%。四是我國實行計劃生育也為世界人口發展和減貧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樹立了負責任人口大國的良好形象。所以說,實踐證明,我國從基本國情出發,堅定不移地推行計劃生育,有力促進了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民生改善,有力支撐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的現代化事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謝謝。

⑺ 2015年中國科研新成果

!多???、、?!、、?!多短了東.!

閱讀全文

與2015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