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洛陽牡丹發展成果

洛陽牡丹發展成果

發布時間:2021-08-05 07:02:27

1. 洛陽牡丹大面積綻放,這種花開了以後有多美

牡丹因其艷麗的色彩而受到中國人的喜愛,總是帶來一種優雅的視覺體驗。牡丹最初因其葯用價值而聞名。後來因為觀賞價值高,人們開始在家裡種植。國內牡丹的栽培歷史始於南北朝。

洛陽作為最著名的牡丹種植地,自古以來被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陽牡丹因其氣候和土壤非常適合種植牡丹而聞名於世。洛陽是個沒有寒冬酷暑的地方,土壤很肥沃,所以洛陽種的牡丹總是長得又大又艷。

2. 2012洛陽牡丹花會為洛陽創造多少經濟收入

2001年以來,洛陽旅遊收入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遞增,佔GDP的比重由不足1%躍升到13%以上。洛陽已成為中國20個黃金旅遊城市和海外華人尋根問祖的熱點地區。通過舉辦節會活動,有力促進了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據統計,前26屆花會共接待海內外遊客6000餘萬人次,2005年洛陽全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2100萬人次,其中牡丹花會和河洛文化旅遊節的遊客數量分別達到688萬人次和410萬人次,佔全年遊客總數的52.3%;2008年洛陽全市旅遊總收入100.32億元,其中牡丹花會和河洛文化旅遊節的收入分別達到25億和20.7億元,佔全年旅遊總收入的45.6%
參考以前的,最新的30屆的哪會有什麼准確的數字

3. 問; 洛陽的牡丹花為什麼那麼有名

牡丹花是廣種於隋朝,而且盛產於唐宋年間,「甲天下」是宋朝,在宋朝的時候,遍地已經廣植牡丹了。因為牡丹原產地是在黃河上游這一帶,包括秦嶺,青藏高原,陝西這部分,.種植區域基本上可以說是沿黃河,由西往東擴展.。隋唐的時候洛陽首先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牡丹花種植基地,而洛陽又是唐朝的東都,接著再往下游發展,像山東現在的(曹州)菏澤。後來再想辦法往南引種,所以四川就是成都的彭州市現在據說也種著好幾十里的牡丹。 唐朝有名的幾種牡丹,就是姚黃,魏紫,一個是姚家人養的黃色的牡丹,一個是魏家人養的是紫色的牡丹, 這兩個品種在當時是非常名貴,到現在也還是很名貴的,還有一個就是趙家培養出來的趙粉。所謂的黑牡丹就是深紫的,墨紫,就是比紫還要濃重的。牡丹以它那種自然美,可以說是征服了不同階級,不同時代,不同文化層次,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人們都被它那種花大,色艷,香濃,的氣質所征服了,特別能夠引發起人們審美激情,文人墨客面對牡丹花的時候,更是激發了他們很多創作的靈感,從唐代到今天有很多的詩人都為牡丹吟詩作賦。 唐代的詩人寫牡丹最多,唐宋年間有作者一百三十多人,留下來的寫牡丹的詩篇二百三十多首。 白居易是寫牡丹詩最多的一個。而且白居易不僅是喜歡寫詩,而且還喜歡種牡丹,他還搞了一個牡丹詩社,請一些文人墨客都到他這里酌酒、賞花、賦詩。 還有很重要的原因,白居易喜歡洛陽,所以白居易晚年隱居在洛陽,死也死在洛陽。 每年四月中旬,洛陽的牡丹花會也是名聞天下的。歐陽修不僅寫贊美牡丹的詩,而且他還出了一本《洛陽牡丹記》的書,在《洛陽牡丹記》一書里詳細的記載了牡丹的出處,品種,包括人民觀賞牡丹的盛況。 關於牡丹的詩詞有這樣一部集子,是楊茂蘭編寫的,歷代詠牡丹詩詞四百首,其中他記錄從唐宋元明清一共有203位詩人,大概寫了有419首詩,不管怎麼樣,這些牡丹詩都從一個層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特別是已經匯入了我國詩詞的海洋。

嘿嘿 上面就是原因

4. 洛陽牡丹的栽培歷史

牡丹作為觀賞植物栽培,則始於南北朝,據唐代韋絢劉賓客嘉話錄記載:北齊楊子華有畫牡丹極分明.子華北齊人,則知牡丹亦矣.又據太平御覽謝康樂說:南朝宋時,永嘉(今溫州一帶)水際竹間多牡丹.牡丹這一名稱的發現,標志著牡丹栽培歷史的開始.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說:牡丹雖結籽而根上生苗,故謂'牡'(意謂可無性繁殖),其花紅故謂'丹'.近代生物學先驅達爾文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寫的《動植物在家養情況下的變異》一書中說,牡丹在中國已經栽培了一千四百年從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推到一千四百年前,那是公元五世紀,即南北朝初年,和中國牡丹的栽植歷史大體相屬。 唐代(公元618-907)牡丹栽培開始繁盛起來。開元中盛於長安。傳說當時洛陽有個叫宋單父的善於種花,應唐玄宗李隆基之召,到驪山種了一萬多本,顏色不相同(《龍城錄》)。李白「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等三首「清平調」就是歌詠幾種不同顏色牡丹的。「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蓉靜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劉禹錫:「賞牡丹」)「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貴賤無價,酬值看花數:灼灼百朵紅,戔戔步束素。……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白居易:「買花」)從以上這些詩篇可以看出當時帝都長安裁培牡丹的盛況。這時,牡丹不但顏色種類多了,而且還出現了一些新奇變異和重瓣現象。「興唐寺有牡丹一窠,元和中著花一千二百朵,其色有正暈、倒暈、淺紅、淺紫、紫白、白檀等,獨無深紅,又有花葉中無抹心者,重台花者,其花面七、八寸。」(《酉陽雜俎》)「穆宗皇帝殿前種千葉牡丹,花始開香氣襲人,一朵千葉,大而且紅。」(《杜陽雜俎》)。這也說明了,中國早在公元九世紀,便已經有了重瓣牡丹。
唐代洛陽人宋單父,精於園藝,他種的牡丹,紅白斗色,變異千種,被時人尊稱為花師,驚服他有「幻世之絕藝」。惜此高超絕藝,無著錄傳世。宋歐陽修《洛陽牡丹記風俗記第三》載,宋時有一復姓東門、人稱「門園子」的人,是一位牡丹接花高手,富豪人家都請他嫁接牡丹,秋天接花,到來年春天見花再付錢,接活一株,價值五千。張邦基《墨庄漫錄》亦載,宋徽宗宣和年間,洛陽有一位歐姓花師,用葯壅培白牡丹根下,次年花開淺碧色,人稱「歐家碧」,極為珍貴,每年作為貢品,供奉朝廷。
宋代洛陽牡丹的栽培管理,在擇地、栽植、澆灌、施肥、修剪、防蟲害、防霜凍以及嫁接、育種等栽培技術方面,總結出一套較為完整的成熟經驗。明清時期,牡丹的栽培技術更加趨於完善。花工們從牡丹的種、栽、分、接、澆、養、醫、忌等8個方面進行了科學總結,並付諸實現。古代洛陽牡丹的栽培技術,至今對牡丹的生產仍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當代洛陽人在恢復和繼承矛盾傳統栽培技術的基礎上,各種技藝均得到迅速發展,尤其是對牡丹的促成栽培技術,已能使其從9月上旬到翌年自然花期之前近200 天。牡丹花期控制技術已基本達到花隨人意,周年開花。 (公元960-1279年),中國牡丹栽培中心,由唐之長安而轉移到了洛陽,牡丹的品種更多,栽培技術更加系統、完善。並出現了一批理論專著,對牡丹的研究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一時期的著作有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周師厚的《鄞江周氏洛陽牡丹記》、《洛陽花木記》;張峋的《洛陽花譜》等等。記述了牡丹的栽培管理,總結出一整套較為完整的成熟經驗。歐陽修說: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樹,蓋其不接則不佳。
洛陽牡丹的人工栽培始於隋,盛於唐,甲天下於北宋。之後,隨著政治中心的轉移和洛陽名園的毀夷,至南宋時,四川天彭牡丹繼起,有小洛陽之盛。從陸游的《天彭牡丹譜》中所列60多個品種看,大都是從洛陽引進的。明代,盛極一時的安徽亳州牡丹也有許多是從洛陽引進的老品種。清代,曹州牡丹取代亳州牡丹而代之,洛陽牡丹又直接或間接地和曹州牡丹存在一定的淵源關系,足見洛陽牡丹的傳播和影響。當今洛陽牡丹更傳到義大利、德國、法國、日本、美國、荷蘭、南非、澳大利亞和中國台灣、香港等地區。
牡丹栽培歷史可列表如下。朝代年代栽培中心
隋581-618洛陽
唐618-907長安
五代907-960洛陽
北宋960-1127洛陽
南宋1127-1279天彭
明1368-1644亳州
清1644-1911曹州(菏澤古稱)

5. 洛陽牡丹花的歷史有多久

洛陽牡丹的歷史:「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中國是牡丹的故鄉,洛陽又是中國牡丹的發祥地之一。洛陽牡丹以花大色艷、富麗端莊名揚天下。牡丹具有觀賞和葯用等多種用途。我國第一部醫學巨著《神農本草經》(公元前221--206年)就有牡丹根皮葯用的記載。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牡丹作為觀賞植物較葯用晚。其實正相反,我國的第一部詩集《詩經》(公元前841)221年)《鄭國風》中就有,青年男女踏青春遊,互贈芍葯表達愛情的詩句。所以說我國把牡丹視為花卉,完全可以上溯到距今已達三千年的春秋戰國時期。
而牡丹作為觀賞植物人工栽培,至少始於南北朝。據唐代韋絢《劉賓客嘉話錄》記載「北齊楊子華有畫牡丹」又據《太平御覽》謝康樂說:「南朝宋時,永嘉(今溫州一帶)水際竹間多牡丹」。自從「牡丹」這一名稱的發現,標志著牡丹栽培史的開始。到了隋朝(公元六世紀)就已開辟專園進行觀賞栽培了。如《海記》中雲:「煬帝闢地二百里為西苑,詔天下進花卉。易州進二十箱牡丹,有紅、 紅、飛來紅、袁家紅、醉顏紅、雲紅、天外紅、一拂黃、延安黃、先春紅、顫鳳嬌等。
至唐朝(618--907年)牡丹栽培尤以長安為盛,在詩人白居易的《買花》詩中雲:「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貴賤無常價,酬值看花數,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看出盛世長安買花賞花的盛況。由於栽培技術、繁育方法的提高,其花型從原始的單瓣品種選育出了重瓣、半重瓣的品種。如《杜陽雜編》中載有,穆宗皇帝殿前種千葉牡丹,花始開,香氣襲人。一朵千葉,大而且紅。
宋朝(960--1279)牡丹栽培中心已從長安移至洛陽,歐陽修說:「洛陽家家有花,而少大樹,蓋其不接,則不佳」。栽培技術也有相當提高。並且利用芽變進行選株,再用嫁接法繁殖傳遞,選育出一批優秀的園藝品種。在周師厚的《洛陽牡丹記》中記載了55個品種。
南宋時(1127--1279)除運用分株、嫁接等方法繁殖之外已發現應用實生苗選擇優良品種的方法。如詩人陸游在《天彭牡丹譜》中不光記載了牡丹品種65種,更重要的記述了播種繁殖實生苗中的變異:「紹興春」者,祥雲子花者,色淡紅而花尤富,大者徑尺,紹興中始傳。大抵花戶多種花子,以觀其變,不獨祥雲耳。
至明朝(1368--1644)在《群芳譜》中已記述了131個品種。在薜鳳翔的《毫州牡丹表》中把牡丹分為六等,花色、花型也進而增多。書中還記述了牡丹生者二年為幼,四年為弱,六年為壯,八年為強以及嫁接、分株的時間、方法等。此時牡丹的栽培中心由洛陽移至安徽毫州。到了清代,山東曹州(荷澤)已成為全國牡丹栽培中心。栽培面積達500多畝。每年輸出十萬余株。運往廣州、天津、北京、漢口、西安、濟南等地。

我國牡丹對世界牡丹育種史有著巨大的貢獻。世界上牡丹園藝品種的主要品系親本最初均來自我國。中國牡丹約於公元724--749年間傳往日本,據說是由空海和尚帶去的。後來荷蘭的東印度公司也於1655年把中國牡丹引入荷蘭。1789年引入英國。從而使中國牡丹在英法等國傳播開來。在1880年前後,中國原產的黃牡丹傳入了法國,法國把黃牡丹作為親本,並於1900年左右選育出一批黃色系品種。包括今天日本所具有的金閣、金帝等黃色系品種。
目前中國仍是世界牡丹栽培中心,無論是數量或品種,都居世界第一。
目前洛陽共有牡丹品種610個左右(包括外地引進的),其中洛陽品種佔三分之一。其主要品種有:洛陽紅、洛陽春、洛陽錦、新嫁娘、童子面、白雪塔、夜光白、大桃紅、石榴紅、葛巾紫、貴妃插翠、九都紅、宮祥妖、盤中取果、洛神、合歡嬌、粉娥嬌、大紅袍、姚黃、魏紫等。菏澤牡丹有趙粉、銀粉金鱗、脂紅、茄藍丹紗、煙籠紫、赤龍換彩、墨魁、紫重樓、硃砂壘、丹爐焰、文公紅、崑山夜光、何園紅、雨過天睛、盛丹爐、大胡紅、古班同春、咸池爭春等主要品種。1992年出版的《曹州牡丹畫》畫冊中共有589個品種(系),計:紅色品種247個、綠色系9個、粉色系105個、紫色系89個、墨色系24個、白色35個、變色10個、黃色14個、藍色系56個。洛陽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視牡丹的恢復與發展工作,先後建立了各種牡丹生產管理機構以及牡丹栽培基地,並組織園林科技人員收集失散品種,擴大繁殖,改良栽培技術,開展新品種培育、高接換頭及嫁接繁育、扦插繁殖、盆栽及盆景製作、促成栽培和抑制(延後)栽培技術研究工作,獲得了百餘項國際、國家、省部級、科技、展出成果獎。1982年洛陽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正式命名牡丹為洛陽「市花」,並決定每年4月15日至25日舉辦洛陽牡丹花會。「以花為媒,廣交朋友、發展經濟、振興洛陽」的方針得到了更好的貫徹落實。洛陽牡丹也更加聞名於世。洛陽牡丹伴隨著時代的腳步遠涉重洋,進入了20個多國家和地區,成為連接名國人民友誼的紐帶和橋梁

6. 為什麼在洛陽發展牡丹

古詩有雲:洛陽地脈花最宜 牡丹尤為天下奇,洛陽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有利於種植牡丹。另外,洛陽牡丹與洛陽旅遊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無論從牡丹種植,還是洛陽旅遊經濟,還是洛陽牡丹文化來看,洛陽都應該發展牡丹,並且越做越好。

7. 洛陽牡丹簡介 急需!!!

洛陽牡丹大觀園
富貴吉祥牡丹花 平安幸福有情人

洛陽地處中原,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歷史上先後有十三個王朝在此建立都城,是世界聞名的歷史名城.中國是牡丹的故鄉,洛陽是中國牡丹的發祥地之一,同時也是牡丹和芍葯的栽培中心. 牡丹和芍葯為同科同屬植物,一為木本,一為草本.花葉相似,花色艷麗,花型豐富,花香濃郁都是世界上最迷人的名花,牡丹象徵富貴,吉祥,尊為"百花之王","富貴花"。芍葯象徵友誼,情愛,尊為"花中皇後","情人花"。中國牡丹早在公元724年傳入日本;公元1330至1850年引入法國;公元1656年荷蘭開始引種;公元1789年英國引進中國牡丹,培育出100多個園藝品種;美國在公元1826至1830年也開始引進。
新中國建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洛陽市政府十分重視牡丹的恢復與發展工作,先後建立了各種牡丹生產管理機構以及牡丹栽培基地,組織園林科技人員收集散失品種,擴大繁殖,改良栽培技術,開展新品種培育、扦插繁殖、促成栽培,盆栽及盆景製作、獲得了百餘項國際、國家、省部級、科技、展出成果獎。洛陽現有牡丹品種462個。種植面積約140公頃,約200餘萬株。中國牡丹為中國的國花,洛陽牡丹也成為洛陽的「市花」,一年一度的洛陽牡丹花會,「以花為媒,廣交朋友、發展經濟、振興洛陽」的方針使洛陽牡丹更加聞名於世界。洛陽牡丹伴隨著時代的腳步遠涉重洋,進入了20個多國家和地區,成為連接名國人民友誼的紐帶和橋梁。
洛陽牡丹大觀園是一家以牡丹為主集花卉研究,栽培,種植和花卉銷售的園藝公司,有牡丹,芍葯資深專家,花師十多人,常年致力於苗木的科學化管理和標准化栽培,技術力量雄厚。本園座落於牡丹,芍葯的發祥地,中國牡丹之鄉洛陽北部的邙山鎮,我園面朝洛水,背靠邙山,是洛陽八大景「龍門山色,馬寺鍾聲,平泉朝游,銅駝暮雨,天津曉月,洛河夜哭,金谷春晴,邙山晚眺」之一邙山晚眺的觀景勝地。大觀園佔地一百五十畝,栽培種植國內外名優牡丹二百多個品種三十萬株,精選 芍葯五十多個品種六十三萬余株.紅,粉,蘭,紫,黃,黑,綠,白,變色等九大色系,花色齊全,規格眾多, 另外還有各種規格的其他花卉苗木十萬余株,確實是各地區,各單位綠化工程及同城的單位和個人喜慶典禮,節假日自然花展和拜訪親友的最佳選擇。我們熱烈歡迎新老客戶到我園來購花栽培和賞花旅遊!
希望對你會有幫助!!

8. 洛陽牡丹的科研成果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由於洛陽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土地肥沃,加之園藝大師們巧植善種,培育出許多色,型皆佳的珍品,使牡丹變異千種,名品日增,譽滿全國,遂有洛陽牡丹甲天下之稱. 自古洛陽人愛花成俗.邵雍的洛陽人慣見奇葩,桃李開花未當花,須是牡丹花盛發,滿城方始樂土無涯的名詩,正是這種習俗的真實寫照.
洛陽地區具有豐富的牡丹資源,是中國野生牡丹的原生地之一。據統計,中國芍葯屬牡丹組植物共有8種、兩個變種、1個亞種、1個變型,其中洛陽就有兩個種。以這些洛陽原生種為主,繁育並形成了中國以洛陽為中心的中原牡丹品種群,輻射、傳播至全國各地,並不斷繁衍,形成當地的生態型品種。據統計,如今包括傳統品種、新品種和從國內外引入品種,洛陽共有960個牡丹品種,佔全國牡丹品種總量的67.25%,洛陽已經成為中國牡丹資源的重要分布地和最早的栽培地,而且也是中國乃至世界牡丹的栽培中心之一。
洛陽市地質礦產局和省地質調查院完成的一項科研成果證明,洛陽牡丹開得碩大鮮亮確實與洛陽的獨有地脈有關。
據介紹,伊河洛河帶來的火山岩元素沉積下來,使洛陽土壤中所含有的微量元素錳、銅、鋅、鉬明顯高出其他地區,其中錳的含量平均高出26.7倍,加上該地區適宜的氣候,使得洛陽牡丹具有了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
當前,洛陽牡丹獲得省級以上科研成果40多項,中國花卉博覽會金獎20個;率先在國內制定執行牡丹種苗、盆花質量標准;率先申請注冊牡丹「地理標志」,初步實現了標准化生產。當前牡丹年產值達10億元,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和日本、美國、荷蘭、紐西蘭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如今,洛陽新建了一批高檔次牡丹觀賞園,為延長花期專門建造了高山牡丹園、晚開牡丹園,使全市牡丹高檔觀賞園達到12個,觀賞面積達4000多畝,牡丹自然花期從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並通過人工技術措施,實現花開花落隨人願,催花牡丹四季開放。
河南洛陽依靠科技力量,對多個品種牡丹進行無性繁殖技術研究,大力培育推廣新品種。當前,洛陽已擁有黑、紅、黃、綠、白、紫等9大色系的牡丹品種1100多個,數量達4000多萬株。
2007年4月2日,從有關部門了解到,經專家論證認定,洛陽邙山為中國野生牡丹最主要的發源地,位於洛陽國家牡丹園內的「鳳丹牡丹林」,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現存的數量最大的「千年牡丹群」。
據介紹,邙山古代又稱鳳凰山,「鳳凰山牡丹」簡稱鳳丹牡丹。漢代就有鳳丹牡丹的葯用記載,距今已有1900年的歷史。
專家指出,牡丹枝條屬半木質結構,很難長得高大,一般壽命在百年左右。洛陽國家牡丹園內的千年鳳丹牡丹群,非常壯觀又獨具特色,花期長達一個多月。
當前全國牡丹野生種有8個品種,其中河南就有6個,洛陽是中國野生牡丹最主要的發源地。專家認定,傳播牡丹的歷程為洛陽、四川、陳州、亳州、曹州。

9. 洛陽牡丹文化節的發展現狀怎麼樣

牡丹文化節自舉辦以來就全國矚目,不僅展現了牡丹文化的獨特魅力,同時也是對外展現洛陽「十三朝古都」形象的窗口,是洛陽乃至中國形象的重要名片。2010年11月,國家文化部批准河南省洛陽牡丹花會升格為國家級節會活動,無疑為洛陽牡丹文化節的發展提供了里程碑式的機遇。並且獲得政府大力支持。牡丹龍頭企業牡仙就曾聯合政府創辦一年一度牡仙文化節,弘揚中國特色牡丹文化,提升知名度。

10. 洛陽牡丹花的歷史有多久

古都洛陽的賞花習俗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唐代。改革開放20多年來,洛陽市順應時代潮流,舉辦一年一度的牡丹花會,推動了城市建設和經濟的發展。隨著牡丹入國花,適時舉辦「中國洛陽世界國花節」來代替牡丹花會,借這一重大文化舉措,把洛陽推向世界。據民間傳說 在漢光武帝年間留下的

閱讀全文

與洛陽牡丹發展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