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魔獸世界身陷邪惡成就失敗原因
身陷邪惡(25人)
成就描述:將生成的每個卑劣的靈魂在炸裂前殺死,然後擊敗巫妖王(25人)。
失敗原因:dps、輸出較慢,導致靈魂出現並且沒再炸裂前清除。
成就攻略:玩家在100級滿級之後,dps全開,可以直接打過、跳過這個階段;如果輸出不夠,靈魂出現,需要第一時間轉火並且清理掉靈魂。
❷ 關於萬聖節的成就:邪惡的召喚
絕對能從旅店老闆給的糖包開出來,只是幾率比無頭的小,真的不騙你。我朋友從糖袋開出了南瓜寶寶,我開出了藍色的頭盔,對了紫色的就開不出來的,但成就也有的/我神聖的
已經完成了,祝願LZ早日成就完成。
❸ 魔獸世界冰觀堡壘。最後的成就解脫和深陷邪惡怎麼做,我和一個薩滿倆人,希望能給個具體點的打法,謝謝了
身陷邪惡這個成就是靈魂被召喚出來後不撞到人就殺死。如果按80級正常打的話,會在P3階段被阿爾薩斯抓到他的劍里,靈魂是這時候在劍內召喚出來的。現在100級做成就的話,如果遠程DPS不算太差的情況下,可以在BOSS施放「冷酷嚴冬」時候就打掉阿爾薩斯原來在P3階段需要打的血量,也就是說直接跳過了P3階段,所以不出靈魂。不出靈魂自然沒人被炸,成就也就完成了。至於解脫,死疽每殺死一個目標或者被驅散一次就會傳染一次,如果被傳染的目標身上已經有死疽,就會疊一層效果,也就是說,至少讓死疽殺死26個小怪才能讓死疽達到30層,同時,每傳染一次,BOSS身上的強化效果會提高一層,也就是說,死疽殺死30個小怪的時候,BOSS身上的效果大概是34層到35層,為了保證成就成功,你們從放空第1個死疽的時間開始劃水,看BOSS就可以了,等BOSS身上強化疊到35層左右再切小怪找死疽,找到的死疽如果不出意外,基本上已經是29,30了,達到30層就可以進2階段了,干倒BOSS就有成就,另外,為了防止每次出現的死疽迅速殺死了血量少的小怪從而變相浪費時間,小怪坦選擇防騎,並且不要移動,每次中死疽的人找小怪的時候自己看下位置,最好是貼到蹣跚的血僵屍身上再驅散,盡量讓死疽傳到血僵屍而不是食屍鬼身上,這樣可以避免死疽意外傳丟或者小怪數量不夠承載死疽導致成就失敗的意外。
❹ 25人ICC成就龍最後那個【身陷邪惡】成就的疑問
這個成就是靈魂被召喚出來後不撞到人就殺死。如果按80級正常打的話,會在P3階段被阿爾薩斯抓到他的劍里,靈魂是這時候在劍內召喚出來的。現在85級做成就的話,如果遠程數量較多,DPS不算太差的情況下,可以在BOSS施放「冷酷嚴冬」時候就打掉阿爾薩斯原來在P3階段需要打的血量,也就是說直接跳過了P3階段,所以不出靈魂。不出靈魂自然沒人被炸,成就也就完成了。
❺ 中國近10年的輝煌成就,和恥辱,越多越好!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號飛船升天;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
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號成功升天;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成功升天;
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號成功升天;
2003年10月15日9時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將中國第一名航天員送上太空;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2008年8月8日,北京舉辦第二十九屆奧運會,中國取得了金牌51枚、獎牌總數100枚的歷史最好成績;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升天成功
❻ wow25人ICC的LK成就身陷邪惡的具體做法
出靈魂時把LK拉向零魂相反的方向越遠越好 DPS在靈魂刷出來的時候馬上A掉 如果有漏的叫SS瞬召個小鬼頂掉,人千萬不能碰 基本兩波靈魂就過了
❼ 形容成果豐碩的成語有什麼急!!!
形容成果豐碩的成語:碩果累累、五穀豐登、穰穰滿家、滿載而歸、豐功偉績
1、碩果累累:shuò guǒ lěi lěi
解釋: 碩果:大的果實;累累:形容積累很多。指結的大的果實特別多。也比喻取得的優異成績相當多。
出處:七百年來,子孫不息,人才輩出,歷代科舉,碩果累累。霍達《補天裂》第十三章
2、穰穰滿家:ráng ráng mǎn jiā
解釋:穰穰:豐盛。形容獲得豐收,糧食滿倉。
出處:《史記·滑稽列傳》:「甌窶滿篝,污邪滿車,五穀蕃熟,穰穰滿家。」
譯文:《史記·滑稽列傳》:「甌貧窮滿點燃,骯臟邪惡滿車,五穀蕃成熟,滿倉。」
3、五穀豐登:wǔ gǔ fēng dēng
解釋: 登:成熟。指年成好,糧食豐收。
出處: 《六韜·龍韜·立將》:「是故風雨時節,五穀豐登,社稷安寧。」
譯文:《六韜龍韜.立將》:「於是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國家安寧。」
4、滿載而歸:mǎn zài ér guī
解釋: 載:裝載;歸:回來。裝得滿滿地回來。形容收獲很大。
出處: 明·李贄《焚書·又焦弱侯》:「然林汝寧向者三任,彼無一任不往,往必滿載而歸。」
譯文:第二.李禮物《焚書.又焦弱侯》:「但是汝寧林知府剛才三任,他沒有一任不去,去了一定會滿載而歸。」
5、豐功偉績[ fēng gōng wěi jì ]
釋義:偉大的功績。
出 處:宋·包拯《天章閣對策》:「睿謀神斷;豐功偉績;歷選明辟;未之前聞。」
譯文:宋.包拯《天章閣回答策》:「睿策劃神斷;豐功偉績;經過選拔第二開;以前沒有聽說過。
❽ 中國曾經遭受的屈辱和成就
非正義大大小小戰爭多了,都產生了影響
比如吧
割地——領土主權遭到破壞
賠款——加重認民負擔
開放通商口岸——貿易主權
允許外國人在京駐扎——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
不平等條約的簽訂過程,就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
中國屈辱的歷史
九月,與許多重大事件聯系在一起,在近代中國歷史上讓國人刻骨銘心!
1842/8/29,《南京條約》簽訂
1856/9/2,天京變亂,韋昌輝突襲東王府
1926/9/6,英國製造「萬縣慘案」
1901/9/7,《辛丑條約》簽訂
1894/9/15,平壤戰役,左寶貴犧牲
1894/9/17,黃海戰役,鄧世昌、林永升殉國
1931/9/18,「九一八事變」
1898/9/21,戊戌政變,變法失敗
還有與第二次鴉片戰爭有關的……
歷史有時相似的讓人心碎,如果沒有真實的鏡頭、詳盡的文字、殘破的遺跡,我們簡直難以相信過去中國近代的一幕幕。歷史終歸是歷史,雖然歷史已經過去,但不會消逝得無影無蹤,歷史流下的不僅僅是一堆資料、幾塊碑刻,數處遺址。留住歷史,可以溫故而知新。人類社會日新月異,沒有記載,任何偉大的東西,就會從地平線上消失。但人們總是習慣於牢記勝利、成功和輝煌,但往往把失敗、傷痕和屈辱遺忘。歷史總是不斷沉澱的,歷史是民族和人類的集體記憶,如果一個民族不知道「從哪裡來」,就不知道「到哪裡去」。
以往的歷史與其說是句號,不如說是感嘆號,甚至是更多的問號,並應該少用些省略號。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記憶,給予了人們太多的憂傷、悲憤和思索。中國人不應該、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記,刻寫在中國近代的鏡頭、側面或片段,雖然斑斑點點但歷歷在目: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直至日本全面侵華戰爭;從旅順大屠殺到南京大屠殺;從鴉片走私、掠賣華工到火燒圓明園;從「豬仔」、「東亞病夫」到「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可謂慘不忍睹、聞所未聞!正義與邪惡、文明與野蠻、愛與恨、和平與暴力被定格在這段屈辱的歷史上,痛定思痛總是民族復興的開始 ,時刻警示著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當勿忘國恥,要振興中華。
我們中的不少人似乎選擇了沉默。不知道沉默的理由是什麼,但願不是因為麻木,也不是因為健忘,依某些國人的觀念,對於過去,尤其是痛苦,就會採取「過去了就過去了,再提它有什麼用」輕率態度,這些年來,一些親痛仇快的現實,還是「商女不知亡國恨」常常讓我們深感「遺忘文化」在一些國人頭腦中頗有市場。一些商家不顧歷史的傷疤,以「南京大屠殺」作為電腦游戲;把日本軍刀、軍服作為賣點;一些藝人竟然把軍旗裝穿在身上招搖過市等等。如果「集體健忘症」過於嚴重,人們將容易越來越淺薄、輕浮、狂躁、極端和急功近利。
我們的同胞中,對戰敗之恥和對割地賠款之痛了解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一個民族,若忘記了自己的歷史,實際上也就等於失去了民族的記憶功能;失去記憶的民族是可怕的,它會在今天的紛紜變幻的世界大潮中,失去方向,隨波逐流,更會不斷地重復自己的錯誤。不是從沉沒中爆發就在沉沒中死亡。據說,冰心老人晚年曾構思寫作一部反映甲午戰爭的紀實大作,但是每每提筆,「竟然一個字都沒有留下」,「因為哭,因為大哭,因為一握起筆就禁不住老淚縱橫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筆,紙上惟有落下的熱淚。」(賈國榮:《冰心的遺憾》)。
「歷史的災難無不以歷史的巨大進步來補償」。只有我們一起來揭露侵略者的罪惡、叩問冷漠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靈。絕不允許無恥者別有用心地扭曲歷史,絕不允許屈辱的舊夢再現,絕不允許重蹈踐踏人權、褻瀆文明和破壞正義的覆轍。歷史教育的重要任務是培育和教化每一個公民對其國家、其歷史、其祖先、其民族具有認同感、自尊感、尊嚴感、恥辱感,亦即形成「國民意識」。歷史意識構成國民意識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事關走向世界的新世紀公民培育的大計。歷史認知關繫到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學習歷史的意義主要有豐富自我、發展個性、減少失誤、加速成長、承擔使命、自覺人生。在這個意義上,歷史學乃是一門塑造民族整體人格,表述民族自我意識、自我評價和自我認知的重要學術,應當將「真」、「情」、「思」、「行」統—為一個整體,這些都歷久彌新地給人們以感染、啟示、鞭策和思考。
然而,以往的寵兒如今卻失落了,史學危機的話題並非危言聳聽,歷史教育的延誤、式微和墮落的困境令人揪心,我願與大家一樣為之關注、探索和分享。我試圖讓歷史教育不再尷尬,不再窘迫,不再令人藐視,於是從彷徨到吶喊、困惑到醒悟;從疑惑到求索。我力求讓歷史能夠成為滋養學生成長的補品,讓學生在成長中通過歷史的學習而喚醒自己,認識自己,張揚自己,營造一個有血有肉、情理交融特別是有獨立人格的「人」。由此,我有了執著的信念要從四十歲重新開始,克服鬆懈、安逸或畏難心理,力爭做個「有思想」的歷史教師,立志要把課上出味道來,教出歷史的深沉、寬厚與博大,盡情展現其寬闊、生動和精彩,發掘真善美的內涵……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人人都是從昨天走到今天,又從今天走向明天。任千古風流人物,無一例外都成為匆匆的世間過客。對歷史不斷觸摸和反思的過程,就是文化沉澱的過程。歷史是永不間斷的時間長流,人們在現實中感知的只是這一發展長河中的一段,多少興亡盛衰,喚起人們對星轉斗移、物似人非的感嘆,從那些已經消失的人和事中,正是司馬遷所說的「述往事,思來者」。歷史,將會給你一個制高點。歷史有兩種歷史,一種是客觀的歷史,一種是記憶中的歷史。客觀歷史早已看不見了,但記憶中的歷史還在,我們可以隨時攝取,隨時揣摩,可以感悟,可以反芻,這對人類現在、未來的發展,未嘗不無益處。叩問歷史,掩卷太息!這種情結不僅僅是簡單的懷舊。歷史消失的只是時間,永不消失的卻是後人對千秋人事的緬懷。
時光的流逝也許會磨滅人們心頭的許多記憶,但充滿著「血與火」的往事歷歷在目,警示人們永遠引以為戒。《論語》曾告誡:「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古希臘哲人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裡」,不就是從昔日的經驗教訓中時刻照看著這後視鏡緩緩向前跋涉?描述與記錄,回憶與解讀,是人類永遠不會放棄的權利。「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可以說歷史是人類前進的行囊,雖可能沉重但旅程必不可少
兩次鴉片戰爭
火燒圓明園
八國聯軍
甲午中日戰爭(二十一條 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皇菇屯事件
旅順大屠殺
偽滿洲
七七事變
南京大屠殺
九一八事變
淞滬會戰
抗美援朝
越南
抗美援越
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美國野蠻轟炸
海南撞機事件
東海油氣爭端
釣魚島
---------------------------------------------------------------------------------
國榮(字數有限 古代文明未述)
八年抗戰勝利 小日本投降
原子彈
氫彈
神州五號
神州六號載人航天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5627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