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程中間驗收和初步驗收的區別
1、承包單位自驗
建設項目全部完成,經過承包單位質量檢查部門的驗收,認為工程符合設計要求,質量達到合同所要求的標准。承包單位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整理好交工資料,工程總結等必要文件資料,向項目總監理工程師提出
工程竣工報驗單;2、監理單位組織初步驗收(預驗收)
由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組織各專業監理工程師,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工程建設強制標准、設計文件、施工合同(
注意依據的先後順序
),對承包單位報送的竣工資料進行審查,並對工程質量進行預驗收。對存在的問題,應及時要求承包單位整改。整改完畢後,由總監理工程師簽署工程竣工報驗單,並在此基礎上提出
工程施工質量評估報告
,並呈建設單位。
3、建設單位收到工程竣工報驗單後,對符合竣工驗收要求的工程,組織勘察、施工、設計、監理等單位和其它有關方面的專家組成驗收組,制定驗收方案。
1、設單位應當在工程竣工驗收7個工作日前將驗收的時間、地點及驗收組名單通知負責監督該工程的質量監督機構。
2、建設單位組織竣工驗收。
(1)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分別匯報工程合同履約情況和在工程建設各個環節執行法律、法規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情況;
(2)審閱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提供的工程檔案資料;
(3)查驗工程實體質量;
(4)對工程施工、設備安裝質量和各管理環節等方面作出總體評價,形成竣工驗收意見,人員簽字。
㈡ 權籍調查成果審查是否為行政職能
依據
國土資源部關於做好不動產權籍調查工作的通知
不動產登記機構或授權機構對不動產權籍調查結果進行審核。
所以是行政職能
㈢ 中間驗收的表的填寫:
一、表名及表頭部分
1、表名:分部(子分部)工程的名稱填寫要具體,寫在分部、(子分部)工程的前邊,並分別劃掉分部或子分部。
2、表頭部分的工程名稱填寫工程全稱,與檢驗批、分項工程、單位工程驗收表的工程名稱一致結構類型填寫按設計文件提供的結構類型。層數應分別註明地下和地上的層數。施工單位填寫單位全稱。與檢驗批、分項工程、單位工程驗收表填寫的名稱一致。
技術部門負責人及質量部門負責人多數情況下填寫項目的技術及質量負責人,只有地基與基礎。主體結構及重要安裝分部(子分部)調覷刺、工單位的技術部門及質量部門責任人。分包單位的填寫,有分包單位時才填,沒有時就不填寫,主體結構不應進行分包。分包單位名稱要寫全稱,與合同或圖章上的名稱一致。分包單位負責人及分包單位技術負責人,填寫本項目的項目負責人及項目技術負責人。
二、驗收內容,共有四項內容:
1、分項工程。按分項工程第一個檢驗批施工先後的順序,將分項工程名稱填寫上,在第二格欄內分別填寫各分項工程實際的檢驗批數量,即分項工程驗收表上的檢驗批數量,並將各分項工程評定表按順序附在表後。施工單位檢查評定欄,填寫施工單位自行檢查評定的結果。核查一下各分項工程是否都通過驗收,有關有齡期試件的合格評定是否達到要求;有全高垂直度或總的標高的檢驗項目的應進行檢查驗收。自檢符合要求的可打「/』標注,否則打「X」標注。有「X」的項目不能交給監理單位或建設單位驗收,應進行返修達到合格後再提交驗收。監理單位或建設單位由總監理工程師或建設單位項目專業技術負責人組織審查,在符合要求後,在驗收意見欄內簽注「同意驗收」意見。
2、質量控制資料。應按GB50300—2001表G.0.1--2單位(子單位)工程質量控制資料核查記錄中的相關內容來確定所驗收的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質量控制資料項目,按資料核查的要求,逐項進行核查。能基本反映工程質量情況,達到保證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即可通過驗收。全部項目都通過,即可在施工單位檢查評定欄內打「/』標注檢查合格。並送監理單位或建設單位驗收,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組織審查,在符合要求後,在驗收意見欄內簽注「同意驗收」意見。有些工程可按子分部工程進行資料驗收,有些工程可按分部工程進行資料驗收,由於工程不同,不強求統一。
3、安全和功能檢驗(檢測計告,這個項目是指竣工抽樣檢測的項目,能在分部(子分部)工程中檢測的,盡量放在分部(子分部)工程中檢測。檢測內容按 GB50300—2001表G.0.1——3單位(子單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檢驗資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記錄中相關內容確定核查和抽查項目。在核查時要注意,在開工之前確定的項目是否都進行了檢測;逐一檢查每個檢測報告,核查每個檢測項目的檢測方法、程序是否符合有關標准規定;檢測結果是否達到規范的要求。檢測報告的審批程序簽字是否完整。在每個報告上標注審查同意。每個檢測項目都通過審查,即可在施工單位檢查評定欄內打「V」標注檢查合格。由項目經理送監理單位或建設單位驗收,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或建設單位項目專業負責人組織審查,在符合要求後,在驗收意見欄內簽注「同意驗收」意見。
4、觀感質量驗收。實際不單單是外觀質量,還有能啟動或運轉的要啟動或試運轉,能打開看的打開看,有代表性的房間、部位都應走到,並由施工單位項目經理組織進行現場檢查,經檢查合格後,將施工單位填寫的內容填寫好後,由項目經理簽字後交監理單位或建設單位驗收。監理單位由總監理工程師或建設單位項目專業負責人組織驗收,在聽取參加檢查人員意見的基礎上,以總監理工程師或建設單位項目專業負責人為主導共同確定質量評價,好、一般、差由施工單位的項目經理和總監理工程師或建設單位項且專業負責人共同簽認。如評價觀感質量差的項目,能修理的盡量修理,如果確難修理時,
只要不影響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可採用協商解決的方法進行驗收,並在驗收表上註明,然後將驗收評價結論填寫在分部(子分部)工程觀感質量驗收意見欄格內。
三、驗收單位簽字認可。按表列參與工程建設責任單位的有關人員應親自簽名,以示負責,以便追查質量責任。 勘察單位可只簽認地基基礎分部(子分部)工程,由項目負責人親自簽認;設計單位可只簽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及重要安裝分部(子分部)工程,由項目負責人親自簽認;施工單位總承包單位必須簽認,由項目經理親自簽認,有分包單位的分包單位也必須簽認其分包的分部(子分部)工程,由分包項目經理親自簽認。監理單位作為驗收方,由總監理工程師親自簽認驗收。如果按規定不委託監理單位的工程,可由建設單位項目專業負責人親自簽認驗收。
㈣ 什麼叫中間性試驗
中間試驗是在控制系統內或者控制條件下進行的小規模試驗,目的是獲得轉基因生物外源基因表達及遺傳穩定性等基本資料。
㈤ 成果報告的審查與提交
在工地,物探組可向有關單位提交中間性資料和初步成果。
(一)資料的送審和提交
1)成果報告及附圖、附表;
2)原始記錄(如電法記錄及原始曲線、聲波觀測記錄、地震記錄、鑽孔電視錄像及測量資料等);
3)中間資料(如各種校正資料及解釋資料等);
4)有關地質資料(如地質圖、地質剖面圖、地質素描圖、鑽孔柱狀圖等);
5)提交審查的成果報告,應是內容完整、字跡清楚、圖件齊全,內容的形式符合相關規程及圖式圖例規定的相應要求。
(二)成果報告的審查與批准
1)成果報告及附圖表,需經物探組長及有關人員校核後交物探隊,由隊長或技術負責人審查。報告編寫人吸取審查人的正確意見後,需對報告及附圖表加以修改,然後由審查人簽字;
2)審查後的成果如需報送上級核定批準的,只有核定批准後方可復制,並送交有關單位使用與歸檔。
(三)不予以驗收和審查的情況
1)未按規定繪制的圖件;
2)未經有關人員審核簽字的圖件、圖表;
3)資料、圖表混亂,未經認真整理裝訂。
(四)不予以核實、批準的情況
成果報告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予以核定、批准:
1)綜合分析研究很不充分,對主要問題沒有提出明確的結論和建議者;
2)概念不清,文理不順,前後矛盾,圖件中有重要錯誤者。
遇有以上情況,應退回報告與成果資料,進行修改,再次審查後,報送核定批准。我們知道,電法勘探的應用范圍很廣泛,但歸納起來主要分為資源勘查和環境與工程地質勘察兩個方面。
㈥ 如何進行科技成果登記
1.登記材料規范、完整; 2.已有的評價結論持肯定性意見; 3.不違背國家的法律、法規專和政策。 二、提屬交《科技成果登記表》及下列材料 1.應用技術成果:相關的評價證明(鑒定證書或者鑒定報告、科技計劃項目驗收報告、行業准入證明、新產品證書等)和研製報告;或者知識產權證明(專利證書、植物品種權證書、軟體登記證書等)和用戶證明。 2.基礎理論成果:學術論文、學術專著、本單位學術部門的評價意見和論文發表後被引用的證明。 3.軟科學研究成果:相關的評價證明(軟科學成果評審證書或驗收報告等)和研究報告。 三、程序 1.科技成果登記機構對辦理登記的科技成果進行形式審查,對符合條件的予以登記,出具登記證明。科技成果登記證明不作為確認科技成果權屬的直接依據。 2.科技成果登記機構對已經登記的科技成果應當及時登錄國家科技成果資料庫,並在國家科技成果網站或者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公報上公告。四、相關文件《科技成果登記辦法》
㈦ 專利審查信息中間文件中,印有原件不清四個字標記,是什麼意思
無效,在來審查意見之後,可以再根據審查員的意見進行修改,但是修改不能超出原有范圍。
㈧ 建設工程地質勘察成果審查合格書是在什麼地方辦理和發證
每個城市都有建築工程勘察設計圖紙審查機構,嫡屬當地住建委設計管理科,是專咨詢單位,審查建築工程屬施工圖,也審查工程地質勘察成果報告及高邊坡支護、深基坑支護施工方案圖紙。出具審查合格書。收取審查費,是事業性質。是具備審查資質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