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侵犯智力成果權

侵犯智力成果權

發布時間:2021-08-04 00:04:42

Ⅰ 社會上有哪些侵犯智力成果權的行為

所謂的智力成果一般就是指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一般又可以分為著作權、商標權、專回利權等,侵犯智力成答果權的表現為:
1.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
2.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
3.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
4.假冒他人專利;
5.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的;
6.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7.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的;
8.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
9.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10.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11.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
12.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的,以侵犯商業秘密論。

Ⅱ 智力成果權的違反條件

所謂的智力成果一般就是指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一般又可以分為著作權、商標權內、專利容權等,侵犯智力成果權的表現為:
1.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
2.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
3.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
4.假冒他人專利;
5.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的;
等等
滿意請採納

Ⅲ 侵害智力成果的行為有哪些

智力成果就是知識產權,是人類創造性勞動的智力成果,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回、答商業秘密等。國家依法保護知識產權,就是要維護發明創造的所有權,保障權利人的合法權益,調動權利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了有效保護知識產權,打擊嚴重侵犯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及有關商業秘密的違法犯罪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在第二編分則第三章第七節213條至220條均是以而「侵犯知識產權罪」而規定。

Ⅳ 抄作業是不是侵犯智力成果權為什麼 這是政治老師布置的作業,麻煩答的規范一些!

是,侵犯他人智力成果權,他人通過思考而取得的成果,而自己不做任何付出就取得了同樣的結果,

Ⅳ 侵犯他人智力成果權會受到怎樣的制裁

一般對於承擔刑事責任才用「制裁」這個詞,所以我姑且認為你特指侵犯他人智力成果會承擔怎樣的刑事責任。
正式回答:
1、對於侵犯著作權的,《刑法》第217條規定:以營利為目的,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刑法》第218條規定:以營利為目的,銷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侵權復製品,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對於侵犯商標權的,《刑法》第213條規定: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刑法》第214條規定: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刑法》第215條規定: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是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3、對於侵犯專利權的,《刑法》第216條規定: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Ⅵ 侵犯他人智力成果權,比如蘋果公司侵犯其他公司成果,是犯罪行為還是一般違法行為

親,是一般違法行為,犯罪是嚴重的違法行為。

Ⅶ 侵犯公民智力成果權和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典型案例(精簡到200字)

某市場女士日前在商場服務專櫃特價區話130元買了一條褲子。回家試穿後發現褲子太大,於是到商場要求再換一條,卻遭到拒絕,理由是「特價商品售出概不退還。」 -----關於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甲先生為一位書法家。1990年3月,已先生經甲先生的一位朋友介紹找甲先生求一幅書法字。甲先生看到朋友面子上,立即給乙先生寫了一幅字:「交天下友,做驚世人」。1993年5月,在沒有徵得甲先生同意的情況下,乙先生將甲先生的題字給了A旅行社,讓A旅行社印製在旅行手提袋上作廣告用語,乙先生獲得了三千元的報酬。A旅行社共印製了這種帶有「交天下友,做驚世人」題字的手提袋5萬個。
1994年8月10號,甲先生從一位朋友處看到了自己手跡題字的A旅行社的手提袋,很生氣,立刻與乙先生聯系,要求乙先生和A旅行社給個說法。但A旅行社認為,本旅行社是花3千塊從乙先生那裡買來的,已經獲得了乙先生的授權,所以本旅行社的使用行為是合法的,不構成侵權。乙先生則認為,甲先生的題字不是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無著作權,而且該題字的物權是自己的,自己有權同意A旅行社使用,並獲得利益,不存在侵權的問題。
在協商無望的情況下,甲先生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著作權侵權訴訟。------關於侵犯智力成果權

閱讀全文

與侵犯智力成果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