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康樂具體包含什麼
是酒店提供給客人的一個娛樂中心:包括健身、游泳、棋牌、麻將、撞球、等各項娛樂活動,其中部分項目是需要消費的。
2. 什麼是康樂康樂的概念是什麼
身體健康,心情快樂
通常的康樂宮一般是健身娛樂休閑中心,北京亞運村有一家,我很喜歡~~
以前在那裡游泳,玩點小游戲~~~還得過毛毛貓~~
3. 謝長法的主要科研成果
一、學術著作:
(一)專著
1、《借鑒與融合:留美學生抗戰前教育活動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版。
2、《中國留學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版。
3、《中國職業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版。
4、《黃炎培畫傳》,四川教育出版社2013年5月版。
(二)主編
1、《簡明中外教育史教程》,河北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版。
2、《中國中學教育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版。
3、「中國教育史專題研究叢書」(含九部著作),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至2011年版。
4、《中國教育史》,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三)參撰
1、《中外教育比較史綱》(近代卷),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版。
2、《中外教育交流史》,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版。
3、《中國社會教化的傳統與變革》,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版。
4、《中國古代教化史》(統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版。
二、學術論文:
(一)中國近現代職業教育研究
1、《清末的女子職業學校》,《教育與職業》96年第10期。
2、《民國初年女子職業學校的發展》,《教育與職業》98年第3期。
3、《清末農業科技的引進》,《瓊州大學學報》98年第3期。
4、《晚清女子教育與女子職業的發展》,《教育與職業》2000年第7期。 5、《實業教育的傳入及其在中國的萌芽》,《教育與職業》2001年第10期。
6、《晚清實業教育的發展》,《教育與職業》2001年第12期。
7、《民國初期的職業指導》,《職業技術教育》2001年第28期。
8、《實業教育的改革與職業教育的興起》,《教育與職業》2002年第2期。
9、《抗戰前的職業教育》,《教育與職業》2002年第4期。
10、《中華職業教育社與近代中國的職業教育》,《教育與職業》2002年第5期。
11、《抗戰時期與戰後職業教育的演進》,《教育與職業》2002年第7期。
12、《近代中國職業指導的歷史進程》,《教育與職業》2002年第10期。
13、《江蘇省教育會與近代中國職業教育》,《教育與職業》2008年第12期。
14、《孟祿的來華教育調查與近代中國職業教育》,《職業技術教育》2008年第28期。
15、《穆藕初與職業教育》,《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年第32期。
16、《<教育世界>與晚清實業教育》,《職教論壇》2009年4月(上)旬刊。
17、《蔣維喬與職業教育》,《職教論壇》2009年7月(上)旬刊。
18、《黃炎培的教育考察與職業教育在中國的萌生》,《教育與職業》2009年第11期。
19、《中華職業教育社與職業指導的近代化》,《教育與職業》2009年第27期。
20、《舒新城與職業教育》,《職業技術教育》2009年第10期
21、《顧樹森與職業教育》,《職業技術教育》2009年第19期。 22、《民國初期的女子職業學校述論》,《職業技術教育》2009年第25期。
23、《「新政」時期的女子職業學校述論》,《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
24、《職業教育的淵源:實業教育的引入與倡導》,《職業技術教育》2010年第9期。
25、《抗戰後職業教育的發展》,《職業技術教育》2010年第16期。
26、《郭秉文與職業教育》,《職教論壇》2010年第25期。
27、《職業指導在近代中國的引入》,《職業技術教育》2011年第4期。
28、《民國時期職業指導理論著作考述》,《職教論壇》2011年第7期。
29、《中華職業教育社的早期職業教育理論探討》,《教育與職業》2011年第11期。
30、《基督教青年會與職業指導的推展》(第二作者),《教育學術月刊》2013年第8期。
31、《抗戰時期高校就業政策及其管理》,《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2期。
32、《民國時期的中國職業教育史研究》,《職教論壇》2014年第16期。
33、《近代中國職業補習教育研究述評》(第二作者),《職教論壇》2014年第34期。
(二)中國近現代教育思想研究
1、《唐才常的維新教育思想與實踐》,《教育史研究》93年第3期。
2、《陳子褒的教育觀簡述》,《教育評論》94年第4期。
3、《楊杏佛的實業改造活動與實業教育思想》,《教育與職業》99年第7期。
4、《任鴻雋的實業教育思想》,《教育與職業》99年第8期。
5、《清末教育改革家羅振玉》,《歷史月刊》(台北)99年第12期。
6、《蔣夢麟的職業教育思想》,《教育與職業》2000年第8期。
7、《庄澤宣的職業教育思想與實踐》,《教育與職業》2001年第8期。
8、《廖世承的職業教育思想與實踐》,《教育與職業》2003年第5期。
9、《廖世承的職業指導思想》,《職業技術教育》,2003年第25期。
10、《羅振玉:晚清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河北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年第4期。
11、《王艮的教育思想》,《孔孟月刊》(台北)第42卷第12期(2004年8月)。
12、《試析黃炎培與蔡元培的生死道義之交》,《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7年第1期。
13、《余家菊的師范教育思想》,《河北師大學報》(教科版)2007年第5期。
14、《任鴻雋:中國近代科學和教育事業的推進者》,《教育與職業》2008年第19期。
15、《蔣維喬:中國近代教育改革的弄潮兒》,《教育與職業》2009年第13期。
16、《顧毓琇:一位科學巨擘的教育追求》,《教育與職業》2009年第19期。
17、《黃炎培與民初實用主義教育思潮》,《教育與職業》2009年第23期。
18、《劉湛恩與近代職業指導運動》,《職業技術教育》2009年第16期。
19、《庄澤宣與近代職業指導運動》,《職業技術教育》2009年第28期。
20、《任鴻雋的高等教育思想與實踐》,《現代大學教育》2009年第4期。
21、《劉湛恩的職業指導思想》,《職教論壇》2010年1月(上)旬刊。
22、《黃炎培與穆藕初——中國近代教育家和實業家攜手合作奮斗的典範》,《職業技術教育》2010年第28期。
23、《潘文安的職業指導思想》,《職業技術教育》2011年第7期。
24、《舒新城與近代中國教育史研究》,《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3年第4期。
25、《民國職教知識分子的救國理想及歷史境遇》(第二作者),《廣西社會科學》2013年第9期。
26、《何清儒的職業補習教育理論探析》(第二作者),《職業技術教育》2013年第25期。
27、《陳選善職業指導思想探析》(第二作者),《職業技術教育》2014年第4期。
28、《楊衛玉的女子職業教育思想》(第二作者),《職教論壇》2014年第25期。
(三)中國近現代留學教育研究
1、《清末女子留日與師范教育》,《高等師范教育研究》94年第2期。
2、《清末的留日女學生》,《近代史研究》95年第2期。
3、《清末留日運動中的師范留學潮》,《教育史研究》95年第3期
4、《清末的留日女學生及其活動與影響》,《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台北)第4期(96年8月)
5、《晚清的實業留學潮》,《教育與職業》2000年第6期。
6、《留美學生與孟祿的中國教育調查》,《河北師大學報》(教科版)2000年第2期。
7、《留美學生與近代西方自然科學在中國的傳播》,《徐州師大學報》(社科版)2001年第1期。
8、《留美學生與杜威來華》,《教育史研究》2004年第3期。
9、《民國時期的留學生與高等教育近代化》,《河北大學學報》(哲社版)2005年第4期。
10、《民國初期的留美女學生》,收入《近代中國留學生(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2006年3月。
11、《留美學生顧毓琇的教育思想與實踐》,《徐州師大學報》(哲社版)2009年第6期。
(四)中國古代社會教化研究
1、《祠堂及其社會教化》,《孔孟月刊》(台北)34卷第11期(96年7月)。
2、《清代中前期的尊孔崇儒策略》,《孔孟月刊》(台北)34卷第12期(96年8月)
3、《鄉約及其社會教化》,《史學集刊》96年第3期。
4、《清代地方官學與社會教化》,《孔孟月刊》(台北)35卷第6期(97年2月)
5、《明清時期族譜的教化功能芻議》,《湖南師大教育科學學報》2005年第2期。
6、《孟子的教化思想》,《孔孟月刊》(台北)第43卷第7、8期(2005年4月)。
7、《朱元璋以儒治國的策略》,《孔孟月刊》(台北)第44卷第9、10期(2006年6月)。
8、《宋元時期書院的教化功能芻議》,《山西師大學報》(哲社版)2008年第1期。
9、《魏晉時期的家庭教育與社會教化》,《河北師大學報》(教科版)2009年第9期。
10、《隋唐時期的社會教化政策》,《孔孟月刊》(台北)49卷第9、10期(2011年6月)
(五)中國學校教育制度變遷研究
1、《清末學制近代化的歷程》,《教育史研究》97年第1期。
2、《中國近代普通中學職業科施設的歷史考察》,《教育與職業》2000年第10期。
3、《清末民初中學的發展及其師資培養》,《焦作教育學院學報》(綜合版)2001年第2期。
4、《「五四」時期的中學「男女同學」述論》,《衡水學院學報》2011年第3期。
5、《中國大學男女同校之始考論》(第二作者),《教育學報》2013年第5期。
4. 康樂項目按功能和特點可以分為哪些類型
康樂項目按照功能和特點可以分成以下幾種類型:
1 、康體類
康體類活動又包括球類運動、水中運動和健身運動等,例如保齡球、籃球、足球、游泳、瑜伽等。
4、 休閑游樂類
休閑娛樂活動又包括垂釣、水上項目、高空項目等,比如釣魚、蹦極、蹦床。
(4)康樂科研成果擴展閱讀
康體類項目的特點:
1、須藉助一定的設施和場所。
2、不是以競技為主,而是為了達到特定的目的。
3、運動中講究科學方法,即運動有一定的規律性,時間和運動量適中。
5. 什麼是康樂項目
這樣回答:
一個高檔小區,一般會配備一個
康樂俱樂部,在這個俱樂部里(實際就是活動中心,體現健康和快樂),一般有:
羽毛球館、兵乓球館、檯球館、健身房、舞蹈室、。。。。。還有沖涼等設施,其中裡面的服務生都是漂亮的小姑娘和很帥的小伙。
根據小區的檔次不一樣,規格自然不一樣。
現在明白了,康樂項目就是一類提供「花錢買健康」的服務類項目,目前國內在高檔小區、高檔賓館比較流行。
6. 康樂給人們帶來的意義是什麼
康樂是一個地名,也是一種幸福小康社會的名詞,平安健康,幸福快樂。
7. 康樂的介紹
康樂縣隸屬於甘肅省臨夏州,地處東經103°~103°24ˊ,北緯34°54ˊ~35°27ˊ之間,處黃土高原向青藏高原過渡地帶,平均海拔為2000米,地勢平緩,總面積1083平方公里。東鄰定西市臨洮縣、渭源縣,西接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南與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卓尼縣接壤,北界臨夏回族自治州廣河縣。康樂縣是回、漢、藏「茶馬互市」,古絲綢之路經廣河、通河州的要塞,也是西北地區各族人民經濟交流的門戶。康樂縣轄15個鄉(鎮),有回、漢、東鄉等9個民族,總人口249500人(2012年),其中漢族、回族分別佔43.56%、52.98%。
8. 康樂項目有那些
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