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周年成果

周年成果

發布時間:2021-08-03 11:14:05

A. 改革開放40周年我國取得了那些成就

一、經濟成就:建立全面物質生產體系。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保證了和平穩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質生產體系,經濟建設取得顯著成就。中國已經由初級工業經濟轉變為高級工業經濟,包括鋼鐵、家用電器在內的許多工業產品生產居世界第一位。與此同時,中國經濟規模和經濟總量也不斷擴大。

二、教育成就:教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教育發展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教育發展取得長足進步。1978年中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數只有16.5萬,占當時中國人口總量96259萬的0.0171%。2006年中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數達到377.5萬,占當年中國人口總量131448萬的0.2871%,到2008年30年間增長了16.7倍。

三、文化成就: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始終把文化建設放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重要戰略地位,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同發展,推動文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

四、科技成就:三十幾年間,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幾十萬項,其中獲國家獎勵的過萬項,一些領域已經達到或者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在高能物理、計算機技術、運載火箭技術、衛星通訊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代表作有神州系列飛船、北斗定位系統、嫦娥飛船、蛟龍號、手機通信等,最突出的是互聯網高速發展,已深入到每一個人的生活當中。

五、公路鐵路建設:到2015為止,超過8.6萬公里的國家高速公路。2015年,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238億元,新線投產9531公里,均創歷史最好水平;全面完成了「兩個8000以上」(鐵路固定資產投資8000億元以上,新線投產8000公里以上)的目標。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超過12萬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鐵里程達到1.9萬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B. 新中國成立70周年,都取得了哪些成就

新中國成立70周年,取得的成就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這種、主要是政治、經濟、文化中。

1、政治

1971年10月,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的票數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2001年11月,在卡達首都多哈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第四屆部長級會議通過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決定。

2013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演講,首次在國際場合提出「命運共同體」理念。

2、經濟

2001年11月10日,在卡達多哈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WTO)第四屆部長級會議上,通過了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法律文件,它標志著經過15年的艱苦努力,中國終於成為世貿組織新成員;也標志著中國在經過了15年的歧視待遇之後,終於享有了與其他世貿成員同等待遇的權利。

3、文化

2008年北京奧運會展示了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的經濟和科技實力。改革開放30年風雨歷程,中國在世界人民的印象中更多的是一個蓬勃的新興經濟體。北京奧運會則把「文化中國」傳遞給了世界,「綠色」「科技」「人文」的理念,深深地融進了傳統奧運理念之中。

(2)周年成果擴展閱讀:

1957年4月,首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在廣州開幕,新中國沖破西方經濟封鎖和政治孤立,打開通向世界的窗口。從此,全球市場得以見證中國製造的巨大潛力。61年後,上海,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拉開帷幕,讓世界驚嘆於中國市場的強大活力。

70年的中國,是一部艱苦奮斗的創業史,是一部紅色基因的傳承史,更是一部改革創新的奮斗史。我們伴隨著祖國的成長而成長,隨之我們也將見證祖國的偉大、繁榮和富強。

C. 歌頌七十周年以來偉大的成就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許多有稜有角的往事將被歲月的年輪年的粉碎悟性。但在你記憶的深處,永遠忘不了1949年10月1日的下午,那激動人心、萬眾矚目的時刻,一個鏗鏘有力的聲音在雄偉的天安門城樓庄嚴的向世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這一洪亮的雷聲劃破長空,沖向藍天,飛向大江南北。億萬中國兒女為之振奮,為之歡呼,敞開火熱的胸懷與祖國母親緊緊擁抱!
今天祖國母親正滿懷信心,邁著矯健的步伐,踏著時代的旋律,昂首闊步奔向充滿美好希望的明天,同時也迎來了她70年的光輝生日,在舉國歡慶的日子裡,我們不禁回首觀望母親70年走過的風雨歷程。回首往事,我感概萬千,一幅幅、一幕幕英雄兒女為祖國母親又有一副錚錚鐵骨,而拼搏奮進的壯觀畫面呈現在眼前。留下了成功路上的坎坷與喜悅;留下血跡斑斑的腳印和辛酸的淚水。
可現如今,我們歷經磨難的祖國母親,正帶領這自己的孩子們,雖然曾經滿目瘡痍,雖然步履蹣跚,但堅強地站立起來,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也許每一個民族都有其優秀的文化遺產和多種長處 ,但我想說,世上沒有任何民族比中華民族更寬容,更堅忍,更具有深厚的凝聚力,悠久的生命力和長達百年的自我批判的偉大胸襟與勇氣!
祖國母親——歷經了70個春秋的你正走向成熟,瞧!奔騰在祖國母親懷抱的黃河的黃河、長江出現了新的雄姿,一道道彩虹飛架在大江兩岸,溝通現在與未來。
一顆顆人造衛星沖出母親的懷抱,呼嘯著升向太空。
一篇篇學術論文登上國際講壇。
一艘艘現代化戰艦劈波斬浪,游曳祖國的萬裏海疆!
祖國,你擁有秋天的顏色,黃金的顏色,你無需驕傲,也不必自卑,你的膚色與你的一切,哪怕是傷痕,都是美麗、和諧的,我們作為您的兒女,始終記定自己是文明創造者的後代,我們會永遠從您身上汲取力量,尊嚴和活力!正如郭沫若的天才絕唱《鳳凰涅磐》中所言「我們生動,我們自由,我們雄渾,我們悠久,一切的一,悠久,一的一切,悠久」。
是的,滄桑的中華民族不朽!古希臘,古埃及,古巴比倫文明的創造著都已經湮滅。四大文明古國之中,唯有中國仍碩果僅存,她不僅沒有湮滅,而且奇跡般的抗拒了衰朽的大勢,並且重新煥發出令人矚目的光彩!祖國母親已走過光輝的六十年,明天會更加燦爛的輝煌,因為十三人民同心永結!更為了中華民族血脈的堅韌與不朽!

D. 新中國成立71周年的十大成就

成就 01

「復興號」領跑世界開啟中國高鐵新時速 說到讓世界驚嘆的中國成就,那肯定少不了中國的「復興號」高鐵。2017年9月「復興號」首次運行後,「350公里每小時」這一世界列車第一時速,就登上了各國媒體的新聞版面。 英國《每日郵報》發表的一篇文章從設施設備,到高新技術,對中國的高鐵進行了零距離、全方位、多角度的詮釋。有網友讀完後由衷感嘆:「是時候承認中國在技術上的領先優勢了。」 如今,中國高鐵正憑借實力在世界贏得廣泛聲譽,我們期待高鐵這張「中國名片」能夠加快「走出去」步伐,也期待中國能有越來越多的科技成就閃耀在世界舞台。
成就2
中國超算天河一號成績斐然 首台千萬億次超算「天河一號」,運算1小時相當於13億人同時計算340年以上;有關專家認為,「天河一號」的誕生,是我國戰略高技術和大型基礎科技裝備研製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創新成果,實現了我國自主研製超級計算機能力從百萬億次到千萬億次的跨越,使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能夠研製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的國家。
成就03

C919成功首飛,國產大型客機「零突破」 2017年5月,C919成功首飛,實現了國產大型客機「零的突破」,讓中國不再是「沒有翅膀的雄鷹」。 沒有誰比中國人民更懂,什麼是眾志成城。從1970年我國自主研製的「運十」飛機立項,到2017年C919成功首飛,中國人的「大飛機夢」穿越了近半個世紀。 C919首飛現場,年近九旬的「運十」飛機副總設計師程不時用自己珍藏多年的小提琴,深情演奏了一曲《我愛你中國》,打動了在場每一個人。

E. 中國40周年的偉大成就

一、經濟躍上新台階

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不斷提高。2017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9660元,扣除價格因素,比1978年增長22.8倍,年均實際增長8.5%。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GNI)由1978年的200美元提高到2016年的8250美元,超過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在世界銀行公布的217個國家(地區)中排名上升到第95位。

2、財政實力顯著增強。1978年,國家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僅1132億元,2017年達到172567億元,1979年至2017年年均增長13.8%。

3、經濟規模躍居世界第二位。1978年,我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十一位;2010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佔世界經濟總量的15%左右,比1978年提高13個百分點左右。

4、外匯儲備大幅增長。1978年,我國外匯儲備僅1.67億美元,位居世界第38位,2017年末外匯儲備余額達31399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位

二、基礎產業跨越式發展

1、工業生產能力不斷提升。2017年,鋼材產量10.5億噸,比1978年增長46.5倍;水泥產量23.4億噸,增長34.8倍;汽車產量2902萬輛,增長193.8倍。

2、交通運輸建設成效突出。2017年末,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7萬公里,比1978年末增長1.5倍,其中高速鐵路達到2.5萬公里,佔世界高鐵總量60%以上。2017年末,公路里程477萬公里,比1978年末增長4.4倍。

3、郵電通信業快速發展。2017年末,全國行動電話普及率達到102.5部/百人;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移動寬頻網,移動寬頻用戶達11.3億戶。

三、全方位開放新格局逐步形成

1、外商投資規模和領域不斷擴大。2017年,我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1310億美元,比1984年增長91.3倍,年均增長14.7%。1979年至2017年,我國累計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達18966億美元,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

2、對外投資合作快速發展。2017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額(不含銀行、證券、保險)1201億美元,比2003年增長41.1倍,年均增長30.6%。

F. 新中國七十周年的偉大成就

新中國成立70周年祝願我們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G.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的輝煌成就有哪些

1、高鐵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2018年末,鐵路營業里程13.2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3萬公里,分別居世界第二和世界第一;公路里程48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3萬公里,居世界第一。

2、發明專利申請數連續8年世界第一:

2018年,中國研發人員全時當量為419萬人年,研發人員總量連續6年居世界首位;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R&D)為19678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全國發明專利申請數432.3萬件,連續8年居世界第一。

3、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居世界首位:

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居世界首位;中方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已得到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

(7)周年成果擴展閱讀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紀念活動:

1、攝影展覽:

2019年1月25日,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舉行「香港百年 歷史光影」新中國成立70周年香港攝影展啟動禮。展覽主要呈現香港百年滄桑特別是回歸祖國後的巨大變化、百年重大歷史事件及本地民俗文化風情。

2、系列論壇:

2019年8月16日9時,由中央宣傳部、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北京市委聯合主辦,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承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論壇正式開啟。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新聞網-新中國70年,這些成就令人心潮澎湃!

H. 中國60周年的成果

不知道你為什麼要 總之我們老師要我們寫……我就這樣寫的 是把所有總結起來然後自己修改了的你應該會滿意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土地改革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從1978年到2007年,我國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從3645.2億元增長到246619億元,年均增長速度接近10%,經濟總量躍升至世界第四位;糧食、棉花、肉類、鋼鐵、煤炭、化肥、水泥等主要農產品和工業品產量居世界首位;進出品貿易總額從206.4億美元提高到21738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外匯儲備由1.67億美元增加到15282億美元,位居世界首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長到1378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33.6元增長到4140元。同時,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60年來,我國解決了13億人口的溫飽問題,基本上實現了小康水平,用60年的時間把貧困人口從兩億減少到2000多萬。一國兩制的成功,三峽工程建設的壯觀,神舟載人飛船升天的壯舉,西部開發的激情,奧運會的圓滿成功,兩岸三通的「團團圓圓」……無數偉大成就展現在我們面前,激勵著我們邁向下一個60年!

I. 改革開放40年取得哪些輝煌成就

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成就可以從以下4各方面來看:

1.從經濟發展看,實現了從封閉型經濟弱國向開放型全球經濟大國的轉變。改革開放以來,依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的理念,我們漸進式推動農村土地制度、戶籍制度、鄉鎮企業發展、城市國有企業、外商投資、金融服務、科技管理體制、經濟特區等相關制度的改革。

逐漸明晰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政府與市場、國家與民眾之間的關系,全面調動了生產者積極性,激發了經濟活力,完成了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共同創造了經濟發展的中國奇跡。

2.從治國理政看,實現了從單極化傳統管理向現代公共服務型治理的轉變。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必然對國家的政府管理體制、傳統管理理念、社會管理能力等帶來巨大的挑戰。

因此,不斷適應經濟體制改革釋放的活力、社會流動性增加、科技互聯網技術崛起、多元社會組織蓬勃發展等趨勢,協調推進黨的自身建設、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城鄉基層政權建設等方面的改革,成為中國漸進式改革開放的政府邏輯與基本內容。

3.從城鄉結構看,實現了從落後的鄉村型社會向富足的城鄉融合型社會轉變。1978年,我國是一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80%的典型農業型國家。

此後,經過採取加大戶籍制度、土地制度、城市單位體制、設立經濟特區、增設開放城市等改革創新,把農民從原有的土地束縛中解放出來,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開始流向大中型城市,整個社會呈現出高度的流動性,中國社會走上了現代城市化發展之路,城市活力進一步釋放。

4.從社會民生看,實現了從溫飽向小康的整體性轉變。通過經濟、政治、社會、生態的全方位改革,為廣大民眾開辟新的就業渠道和發展機會,不斷改善民生,不斷增加收入,讓廣大人民群眾過上富裕、幸福、文明的美好新生活,這是改革開放的初心,也是40年改革開放最大的成就之一。

(9)周年成果擴展閱讀:

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發揚廣大人民群眾和文化工作者的創造精神,推動優秀文化產品大量涌現,豐富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廣大人民群眾和文化工作者的文化創造熱情得到極大激發、創新才華得到充分施展、文化創造活力競相進發、文化創造成果不斷涌現,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十分活躍,精品不斷涌現、市場日益繁榮。

堅持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創新文化發展理念,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健康發展,大幅度提高人民基本文化權益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文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過文化體制改革,打破了長期束縛文化生產力的制度和體制藩籬,文化產業日益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全國文化產業增加值2004年至2010年年平均現價增長速度超過23%,2010年突破1.1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2.78%。

堅持發展多層次、寬領域對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鑒吸收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實施文化走出去戰略,不斷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我國已與145個國家簽訂了政府間文化合作協定,海外文化陣地建設不斷加強,文化產品和服務進出口逆差逐步減少,圖書版權進出口比例由2003年的9:l下降為2010年的3:l。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了巨大成就

閱讀全文

與周年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