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找一家強制戒酒所,是戒毒所那種類似的,家裡某人管不了,實在是不
患者自己是否有自願戒毒的意識?如果有自願戒毒的意識,但是無法自控「心癮」可考慮微創戒毒手術進一步治療,具體可撥打我們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咨詢熱線:029—84777766
❷ 戒煙戒酒戒賭戒毒,什麼都戒了
一般人總要經過種種波折後,才能看透生命的真相,對自己該怎麼活才是最好的方式,才會有某種體任。然而,到了有這種體悟的時候,已是中年以上的人了。青春不再,而錯誤早已鑄成。只能在午夜夢回時,頓足長嘆:「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低迷,紅淚偷垂。」有的人一生就在不經意中度過,過得懵懵懂懂,不知不覺。
其實,每個人都有智慧,只是大多數人都不敢確認罷了。因此,隨戲迷情,終要悲嘆於白發衰鬢,而對生命有種種悔恨,死猶不甘的大有人在。這些人倒該想想「亡羊補牢未為晚矣!」
❸ 戒酒保證書怎麼寫才具有法律效力
怎麼寫也沒法律效力,因為正常的飲酒本身就不是違法行為(酒駕醉駕除外),所以說戒酒全靠自律,嚴格的自我約束。
❹ 為什麼戒煙、戒擼、戒酒、戒毒會如此難
嗜酒與酗酒的區別:
嗜酒、酗酒,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比如說,大家看到兩個人一起喝酒,都喝醉了,如果一個是酗酒,另一個是嗜酒,雖然表面現象完全相同,但他們的本質是截然不同的。
酗酒——指的是長期、大量的飲酒;
嗜酒——指的是對酒精失去控制!
長期、大量的飲酒未必是酒癮患者;偶爾喝酒,未必就不是酒癮患者。
問題的根本在於,能否控制酒量。如果能控制酒量,即使每天喝、喝的也很多,那麼,這是酗酒,而不是嗜酒。
如果喝上一口酒,就無法停止,即使幾個月喝一回,這是嗜酒,也就是酒癮患者。
酗酒是習慣,嗜酒是疾病,不可同日而語。
這里有一個誤區,就是說,很多酗酒者戒酒了,所以,大家認為酒癮患者戒不了酒是意志力、毅力、品質、道德有問題,這是完全錯誤的。
因為這本身就是兩回事,酗酒者戒酒,只是改變一個習慣而已。
而酒癮患者戒酒,面對的是一種強大的疾病。
記住:嗜酒是一種不可治癒、逐步惡化、足以致命的疾病。
世界上有很多人知道他們生來就不能吃某些食物――牡蠣、草莓、雞蛋、黃瓜、糖或其它的什麼――一旦吃了,身體或許不會太不舒服但可能引發嚴重的疾病。
這種對食品過敏的人可能會非常自卑,他們時常抱怨造物不公平,讓自己喪失了享用美味的能力。
酒癮患者永遠不可能適量飲酒,所以,我們戒酒的目標自然是——終生滴酒不沾!
酒精依賴者往往對自己目前的狀況缺乏正確的認識。所以我覺得非常有必要明白自己的處境以及自己對酒精的渴求以及畸形扭曲到了何等嚴重的程度。首先應該老老實實承認自己就是一個酒徒,酒鬼,酒精依賴者。定位要精準,才有可能對症下葯。要真誠地承認自己對酒精無能為力,自己的生活因為酒精而變得一塌糊塗。認識保持清醒和獲得健康生活之間的必然因果關系。這是跨出戒酒的第一步。是一個重要的先決條件,沒有這個認識,其他的免談。這是一個最最基本的而又無比重要的態度問題,而態度在這里就決定所有的一切。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判斷周圍的人是否對酒精有依賴呢?(醫學版14條)
我們就飲酒模式總結了一些常見的表現: 1.視飲酒為生活中最重要或非常重要的事,在心中占據中心地位,念念不忘。 2.飲酒量較初期飲酒時逐漸增加。
3.飲酒速度增快。 4.經常獨自一個人或者是背著家人偷偷飲酒。 5.以酒當葯,用來解除情緒困擾。 6.有藏酒行為. 7.酒後常常有遺忘表現。
8.無計劃飲酒,常常出現酒後誤事的現象。 9.晨起飲酒,俗稱「睜眼酒」,部分人甚至會在夜間醒來後飲酒。 10.睡前飲酒。
11.喜歡空腹飲酒,飲酒時不吃主食且很少吃菜。 12.在情況允許的時候選擇酒的品牌。 13.因為飲酒與家人爭吵,影響家庭和睦,或因飲酒影響工作。
14.曾經戒過酒,但時間不長又舊病復發,不能控制。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的飲酒行為出現上述表現中的3條以上,即高度懷疑酒依賴。
經常看到一些患有酒精依賴的人因為飲酒給自身的健康、家庭的和睦以及工作帶來很多不良影響,甚至是在酒後出現一些違法的行為。盡管他們對造成這些後果內疚、後悔,但仍不能徹底停止飲酒,反復戒酒,反復復飲。是他們沒有出息還是沒有毅力呢?都不是,這是因為酒精依賴是一種疾病,而且還是一種不斷惡化的疾病,這種疾病像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一樣,是無法徹底根除的。但卻可以被遏制住。復飲的原因與機體對酒精敏感有關,加上在心理上難以擺脫的強制性飲酒慾望,不管復飲會帶來怎樣的不良後果,單靠自身的毅力是無法將其克服的。
就像其他疾病一樣,會出現一些特徵性的臨床表現。一旦對酒精形成依賴後,在突然停止飲酒或驟然減少飲酒量時會出現很多軀體不適症狀,稱之為戒酒綜合征。為方便起見,有人將戒酒綜合征按照出現的時間和嚴重程度分為3個階段:一期戒酒綜合征:一般於飲酒後6~12小時出現,表現為雙手震顫,重者可累計雙側整個上肢,甚至是軀干,病情嚴重者還可出現伸舌震顫,除此外還常見厭食、失眠、煩躁等症狀。二期戒酒綜合征:出現時間為斷酒後24~72小時,除上述症狀外,常出現幻聽,內容常為辱罵性或迫害性的,可繼發沖動行為,興奮相對較輕。三期戒酒綜合征:震顫譫妄,常發生於末次飲酒72小時之後,此時病人意識不清,震顫明顯並伴有行走不穩,可出現各種生動的幻覺,如看到各種小動物,病人表現緊張、焦慮、恐懼。病人的記憶力明顯受損,部分病人可出現癲癇樣抽搐。即使在發達國家,一旦發生震顫譫妄,經治療者總的死亡率仍可達10%~15%,未經治療者則更高。所以說長期飲酒者不能突然停止飲酒。如果高度懷疑對酒精依賴,應該盡早到專科醫院治療。
形成酒精依賴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飲酒行為,也不能控制飲酒量,那麼在戒酒一段時間後能否正常的飲酒呢?就目前所知,從來沒有一個人,僅是數月或數年滴酒不沾,就能夠「正常」喝酒或只在社交場合喝酒。一個人一旦從豪飲發展為失去控制且不顧一切地狂飲,再想走回頭路就不可能了。沒有一個酒精依賴患者是故意為製造麻煩才喝酒的,但不可控制地飲酒必然會帶來麻煩。
很多對酒精依賴的人自認在戒酒一段時期以後,喝幾罐啤酒或幾杯淡葡萄酒沒有問題了。一兩瓶啤酒下肚就會喝醉的人不多。所以也就錯誤地認為自己可以控制每天只喝兩、三瓶啤酒就不再喝了。他們偶爾也確實能夠在幾天或幾個星期內照此辦理。於是就會得出結論:即使喝酒也會「游刃有餘」。但是,他們每次喝的啤酒或葡萄酒會越來越多,要不了多久,就會狂飲如初。
另外一種錯誤的觀念就是以低度的酒來替代高度酒。對於酒精依賴者來說,酒精就是酒精,不管含有酒精的是馬爹尼酒、威士忌加蘇打水、香檳,還是一小杯啤酒,對於他們而言,不管喝一杯什麼樣的酒,都會導致飲酒過度,導致復飲。
所以,對於酒精依賴者而言,在戒酒一段時間後,試圖控制飲「自己的酒量」或只飲用較低濃度的酒,都是危險的。但為了保證徹底戒酒,只能是滴酒不沾。如何能夠做到呢?除了在醫生的指導下完成脫酒治療外,還要接受長期的康復治療,包括對相關心理或精神疾病的治療、防復飲葯物的治療、心理治療以及加入一些自助的康復組織。只要有戒酒的願望和不懈的努力,就會成功。
戒煙簡單又復雜
說復雜,有吸煙的沖動可能要抽——一般如此;似有似無沖動的磨纏狀態可能會抽——俺曾苦熬不少;沒有吸煙的沖動也可能破戒——大凡戒煙時間較長者、輕視麻痹大意者、自以為能掌控者等等皆陡然栽在這上頭。
說簡單,掌握兩方面:認清識透本質——認知真正到位,戒斷反應沒有滋生的土壤,戒煙就很輕松;運用心智訣竅——不可全賴於毅力而被動苦戒,如此方得恆久。
心智主要是認清:1、煙大害,從宏觀總量來看,其害勝毒品,從微觀個體來說,從里到外蠶害身體的每一方面每一器官,並扭曲心性而受其奴役。2、無意無用,人沒有進化成需要煙草的生理機能,人根本不需要煙。戒煙不是犧牲,是收獲健康自由、自行欣慰。即使煙無害也不沾(世間無害且不知曉者眾,沒有任何沾染也不會有失落感,何必硬纏於煙?此點也不贅述)。3、煙癮是一種病,而且主要是一種心理、精神層面的疾病,抽煙都是妄念和異變心態作怪,戒煙主要治心病,你完全可以忽視生理反應
所以,你現在就可以下定決心。對自己鄭重宣誓,這一支煙熄滅之後,無論發生什麼事情,你都不會再抽下一支煙。
或許你很擔心,因為你過去也曾發過這樣的誓,但是最終卻失敗了,或者你擔心戒煙過程會非常痛苦。不要恐懼----最糟糕的可能也不過是戒煙失敗而已,所以你根本沒有什麼可失去的。相反,只要戒煙成功,你就可以收獲許多。
你甚至連失敗的可能性都不用考慮。戒煙過程不僅非常容易,而且是一種享受,因為這次你使用的是輕松戒煙法!你只需要遵照下面的指示:
1、現在就鄭重宣誓,真心決定戒煙。
2、點起你的最後一支煙,把污濁的毒氣深深吸煙肺部,問自己這樣究竟是不是享受。
3、熄滅這支煙的時候,不要想「我絕不再吸煙了」或是「我再也不能吸煙了」,而是告訴自己:「太棒了!我終於自由了!再也不用做煙癮的奴隸了!再也不用把毒氣吸進肺部了!」
4、注意,最初的幾天之內,生理上的尼古丁毒癮不會立刻消失。你會在潛意識中想:「我還要來支煙。」這並不僅僅是生理毒癮的作用,更是一種心理反應,你必須理解其中的機制。由於生理上的毒癮需要三個星期才能徹底消散,許多戒煙者都會認為,這三個星期內他們必須用意志力抗拒誘惑。事實並不是這樣。我們的身體並不需要尼古丁,只有大腦才需要。如果在接下來的幾天里,你的確產生了「我還要來支煙」的想法,那你其實只有兩種選擇:看透這種想法的本質----尼古丁戒斷反應造成的空虛感。這樣的感覺應該讓你高興,你可以對自己歡呼:耶!我是個非吸煙者!或者你也可以任由這種想法持續下去,終生都渴望再來一支煙。想想看,先是決定「我以後再也不吸煙了」,然後再花一輩子時間質疑這個決定,反復告訴自己「我還想來支煙」,還有什麼比這更愚蠢的嗎?只有採用意志力法的戒煙者才會這樣想,所以他們才會那麼痛苦,一輩子永遠生活在矛盾之中,或者最終宣告戒煙失敗。
5、有些人之所以感覺戒煙很難,是因為他們總是在懷疑,總是在等待某種跡象證明他們的成功。所以,絕對不要質疑你的決定,因為你很清楚,戒煙的決定是正確的。如果你開始質疑,就會讓自己陷入矛盾之中----不能吸煙會讓你痛苦,吸煙則會讓你更加痛苦。無論你使用哪種戒煙法,最終目的究竟是什麼?不再吸煙嗎?當然不是!許多戒煙者盡管不再吸煙,卻終生為被剝奪感所折磨。吸煙者和非吸煙者之間,究竟有什麼本質區別?非吸煙者不需要也不想吸煙,他們沒有煙癮,也用不著靠意志力壓抑煙癮。你所追求的就是這樣的狀態,而且你完全可以達到。你用不著等待煙癮消散,因為自從最後一支煙熄滅的那一刻起,你就是個快樂的非吸煙者了!
你永遠都是個快樂的非吸煙者,只要:
1、你永遠不質疑戒煙的決定。
2、你不去等待自己變成非吸煙者,因為轉變過程已經發生了。等待只會導致恐懼。
3、你不去等待「啟示性的一刻」,也不會故意忘記吸煙這回事。否則只會導致恐懼。
4、你不使用戒煙替代品。
5、你看清所有吸煙者的本質,可憐他們而不是羨慕他們。
6、無論生活處於高潮還是低谷,你都不會單為戒煙的緣故改變你的生活。如果你嘗試這樣做,就會把戒煙變成一種犧牲。記住,你並沒有放棄任何東西,相反,你擺脫了一種可怕的心理疾病,掙脫了一個險惡的陷阱。你的身心健康會逐漸恢復,生活的高潮會變得更加快樂,低谷也會不那麼難以承受。
7、每當你想到吸煙這件事時,都會想:耶!我是個非吸煙者!
8,要小心:戒煙容易,染上煙癮同樣容易。不要兩次掉進同一個陷阱!
無論你戒煙成功多久,有多麼自信,都絕對不要再吸煙,哪怕只是一支。
不要讓煙草公司花重金進行的廣告宣傳蒙蔽了你的雙眼,時刻牢記,吸煙是現i代社會的第一大殺手。你絕對不會嘗試海洛因,然而死於吸煙的人數卻是 海洛因的成千上萬倍。
記住,第一支煙或許感覺沒有什麼,不僅味道糟糕,而且也不會緩解並不存在的戒斷症狀。然而,它會讓尼古丁重新進入你的身體,讓你渴望著下一支煙,從而引發連鎖反應,讓你重新成為煙癮的奴隸。
❺ 戒毒所可以戒酒嗎
最好去實地考察一下。看一下就診環境,因為如果醫院本身的環境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那麼他的資金一般比較雄厚,院內的醫生技術也會相對好一些。像濟南遠大戒癮中心挺好的。有7、8年了吧!我的身體一直沒有什麼問題!一般人都可以承受的價格啦!
❻ 寧波戒毒所可以戒酒嗎
嗜酒者互誡協會是什麼樣的組織?
可以用兩種不同的方式形容互誡協會。第一種就是通過在這本小冊子一開始介紹過的協會宗旨和目的:
"嗜酒者互誡協會是一個人人同舟共濟的團體,所有成員通過相互交流經驗、相互支持和相互鼓勵而協起手來,解決他們共同存在的問題,並幫助更多的人從嗜酒中毒中解脫出來。有戒酒的願望是加入本協會所需具備的唯一條件。加入互誡協會毋需交納任何會費或費用;本會依靠會員的捐款自給自足。互誡協會不與任何教派、派系、政見、組織或機構結盟;不希望介入任何紛爭;既不擁護也不反對任何活動。我們的主要目標是保持滴酒不沾和頭腦清醒,並幫助其他嗜酒者也達到這一目標。"
"共同的問題"指的是嗜酒成癮的問題。認定自己是互誡協會會員的人,全是嗜酒成癮者,盡管他們可能還有其他嗜好,但對酒的渴求會永遠如此。他們最終意識到:自己無論用什麼方式也無法控制飲酒;現在他們滴酒不沾。更重要的是,他們認識到,不能單槍匹馬地對付這個問題。他們把各自的問題向其他嗜酒者公開,這種"相互借鑒、相互支持、相互鼓勵"的方式是達到戒酒的關健因素,這種方式不僅使他們能夠戒酒,而且使他們中大多數人甚至根本不想喝酒。
形容嗜酒者互誡協會的第二個方式,就是簡要介紹該協會的組織結構。從數字上看,互誡協會已有200多萬名會員,遍及150個國家。這些會員聚會於各地方分會。有的分會位於某些村鎮,只有幾個會員;也有的位於很大的社區,有成百上千名成員。
在人口稠密的都市,可能有幾十個社區分會,每個分會都各自定期聚會。互誡協會的許多會議是允許公眾自由參加的。有的分會也舉行"不公開會議",以便成員在會上討論那些不嗜酒者可能不太能理解的問題。
地方分會是互誡協會的核心。其公開會議具有友好和互助的氣氛,這種會議歡迎嗜酒者及其親屬參加。現在全世界有97,000多個分會,其中有幾百個設在醫院、監獄和其他收容場所。
❼ 美國民間的「戒酒互助會」和「戒毒互助會」是如何如何運作和達到...
13、嗜酒者互誡協會是個什麼樣的組織?
「嗜酒者互誡協會是一個人人同舟共濟的團體,所有成員通過相互交流經驗、相互支持和相互鼓勵而協起手來,解決他們共同存在的問題,並幫助更多的人從嗜酒中毒中解脫出來。有戒酒的願望是加入本協會所需具備的唯一條件。加入互誡協會毋需交納任何會費或費用;本會依靠會員的捐款自給自足。互誡協會不與任何教派、派系、政見、組織或機構結盟:不希望介入任何紛爭;既不擁護也不反對任何活動。我們的主要目標是保持滴酒不沾和頭腦清醒,並幫助其他嗜酒者也達到這一目標。」
「共同的問題」指的是嗜酒成癮的問題。認定自己是互誡協會會員的人,全是嗜酒成癮者,他們最終意識到: 自己無論用什麼方式也無法控制飲酒, 不能單槍匹馬地對付這個問題。他們把各自的問題向其他嗜酒者公開,這種「相互借鑒、相互支持、相互鼓勵」的方式是達到戒酒的關鍵因素,這種方式不僅使他們能夠戒酒,而且使他們中大多數人甚至根本不想喝酒。
形容嗜酒者互誡協會的第二個方式,就是簡要介紹該協會的組織結構。從數字上看,互誡協會已有200多萬名會員,遍及150個國家。這些會員聚會於各地方分會。有的分會位於某些村鎮, 只有幾個會員:也有的位於很大的社區,有成百上千名成員。
在人口稠密的都市,可能有幾十個社區分會,每個分會都各自定期聚會。互誡協會的許多會議是允許公眾自由參加的。有的分會也舉行「不公開會議」,以便成員在會上討論那些不嗜酒者可能不太能理解的問題。
地方分會是互誡協會的核心。其公開會議具有友好和互助的氣氛,這種會議歡迎嗜酒者及其親屬參加。現在全世界有97000個分會,其中有幾百個設在醫院、監獄和其他收容場所。
14、互誡協會是如何建立的?
嗜酒者互誡協會始於1935年。當時,一個多年采第一次成功地戒了酒的紐約人到阿克倫做生意, 並在那裡找到了另一個嗜酒者。這個紐約人在戒酒的頭幾個月里注意到, 當他試圖幫助別的嗜酒者戒酒時, 自己的喝酒慾望也隨之減少。在阿克倫市,別人把他介紹給當地一個有酗酒問題的醫生。這個生意人和這個醫生在一道努力戒酒時發現,他們保持滴酒不沾的能力與他們能夠給與其他嗜酒者的幫助和鼓勵的多少密切相關。
在四年之中,這個沒有名稱,沒有任何組織形式, 也沒有任何介紹性文獻的運動緩慢地發展著。後來,在阿克倫、 紐約、克利夫蘭和其他幾個城市中成立了地區小組。
1939年,隨著《嗜酒者互誠夕一書的出版,嗜酒者互誡協會的名稱也就由此而來。加上許多不嗜酒朋友的幫助,這個團體開始引起全美國和國際上的注意。
此後,在紐約市開設了一個服務處,以便回答每年成千上萬的詢問和發放宣傳材料。
15、互誡協會是否訂有任何規章?
互誡協會均無任何規章、規定或守則,
加入互誠協會爵交納何種費用?
作為互誡協會的會員毋需承擔任何財務上的義務。大多數地方分會採用自願捐獻的方式,大多數互誡協會分會均嚴格限制任何會員的捐款數額,不接受任何外來捐款。
16、互誡協會由誰管理?
互誡協會沒有任何對整個團體行使權力或權威的官員或管理人員。互誡協會沒有其權力機構。然而, 即使是在一個非正式的組織中,有些事也要有人來做,這是不言而喻的。例如,在地方分會中,要有人來安排一個合適的會議場所;會議必須有其日程和計劃。咖啡和小吃更能使互誡協會的討論會在無拘束的融洽氣氛中進行,這些東西也必須有人安排和提供:此外,許多分會還認為需要有人負責與互誡協會在全國和國際范圍內的發展保持聯系。
當一個分會剛剛成立的時候, 可能有的會員會毛遂自薦,負責上述工作,成為分會的非正式服務人員。但是,這些責任會盡快通過選舉由分會其他會員輪流承擔,每人任期均有限制。一個典型的互誠協會分會通常設有一名主席、一名秘書、一個計劃委員會、一個食品委員會、一名財務和一名代表分會出席區域或地區會議的一般性服務代表。各分會均促請戒酒已有相當時間的新會員參與和分擔分會的工作。
在全國和國際范圍內,有些具體的工作也需要有人來做。必須有人來撰寫和印刷協會文件,並將其分發給各分會和前來索取的個人。新、老分會提出的詢問也必須有人答復。必須有人來回答個人就互誡協會及其戒酒方案提出的問題。必須有人向醫生、神職人員、工商界人士和各機構主管提供協助和相關資料。還必須有人負責與報刊、電台、電視台、電影界及其他宣傳媒介建立並保持良好的公共關系。
為了使互誡協會發展順利,早期的協會會員與不嗜酒的朋友們一道建立了一個管理委員會,其現在的名稱是「嗜酒者互誡協會總服務理事會」。該理事會監察互誡協會傳統的保持情況和其他各項服務工作情況,並負責維持設在紐約的互誡協會總服務處的服務水準。
「互誡協會總服務大會」每年開會數天,參會人員的組成為: 大約91名來自各互誡協會地區的代表,21名理事會理事、總服務處工作人員以及其他人員。大會僅作為咨詢服務機構,但沒有任何規范或管理會員的權力。
17、互誡協會是個宗教團體嗎?
互誡會不是一個宗教團體,因為加入互誡協會並不要求具備任何明確的宗教信仰。不與任何組織或教派結盟。不可否認的是,互誡協會的戒酒方案是以接受某些精神價值觀為基礎的。會員個人可按照自己認為是最好的方式任意解釋這些價值觀,也可以對其根本不加考慮。
大多數會員在求助於互誡協會以前早已承認自己對酗酒問題無能為力,酒的力量已超過他們的自製力,他們對此也只能聽之任之。互誡協會的建議是 ,為了戒酒並保持戒酒狀態,嗜酒者必須接受並依靠另一種力量, 這個力量高於他們自身的力量。一些嗜酒者確信,互誡協會團體本身就是高於他們自身能力的那種力量;許多其他會員則認為這個力量來自「上蒼」,即他們個人所理解的上蒼;還有的會員則對此有著完全不同的理解。
有些嗜酒者在剛加入互誡協會時對於接受任何高於他們自身的力量的想法均持絕對的保留態度。經驗表明,他們如果在這個問題上不存成見,不斷參加互誡協會會議,在這個絕對屬於個人性質的問題上,找到一個可行的接受方式並不困難。
18、互誡協會是不是一個禁酒運動?
不是。互誡協會與禁酒運動沒有任何關系。互誡協會「既不支持也不反對任何活動」的宗旨為人們所廣泛接受,自然它也適用於所謂的禁酒運動。
❽ 為什麼有戒毒所沒有戒酒所呢如題 謝謝了
兄弟 還得靠自己 真的
❾ 戒毒所能戒酒嗎
裡面禁酒。
❿ 韶關有戒酒戒毒中心嗎
記住:嗜酒是一種不可治癒、逐步惡化、足以致命的疾病
嗜酒中毒是一種逐步惡化、足以致命的疾病。這種疾病是由於機體對酒的敏感性,加上在心理上難以擺脫的強制性飲酒慾望引起的。目前,醫學界沒有葯物或心理治療能「治癒」——我們不能簡單的靠住院治療或者吃葯改變我們的特質,從而再回到飲酒初期那種正常的、適度社交飲酒的狀態。
成千上萬的嗜酒者無法停止飲酒,我們不僅看到許多嗜酒者把自己喝死――死於震顛性譫妄的「戒斷」綜合症(D.T.』s)或痙攣,或死於由飲酒導致的肝硬化,還有許多沒有正式歸於酒精中毒而確由喝酒導致的死亡。而且在車禍、溺水、自殺、殺人、心臟病、火災、肺炎或中風等被列為死亡的直接因素時,事實是嗜酒者的嚴重飲酒行為導致了致死的條件與直接起因。
我們大部分人還沒有瀕臨可怕的酒精中毒的最後階段,因此現在喝酒時以為離那種命運很遙遠。但如果我們繼續喝下去的話,無疑,只有死路一條。
很多戒不了酒的嗜酒者會將嗜酒過度歸咎於自己道德觀念薄弱,或認為是由於自己心態不平衡所致。然而嗜酒在道德上沒有什麼不對的,因為這是一種疾病。在這個階段,單靠自身的意志力量是無法將其克服的,因為嗜酒過度者在酒面前已經喪失了自由選擇的能力。
因此我們無需為我們的疾病感到難堪,這沒什麼不光彩。這不是我們的錯,我們並不想成為嗜酒者,我們也沒有試圖去得這種病就像沒有人願意得肺炎一樣。經驗表明,只要你有戒酒的強烈願望,並充分認識問題的嚴重性,能以脫離酒精、充滿幸福的方法來照料自己,那麼你依然可以幸福、健康並且有價值地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今天,我是一名嗜酒者,明天也不會有所不同。我的嗜酒疾病將伴隨我一生,因此我永遠不能忘記自己是一名嗜酒者。如果我不能認識並承認自己疾病的性質,酒精肯定會使我走向死亡。我不能玩那種認為失敗只是暫時的挫折的游戲。我是在對付我的酒癮這種疾病。這種病不可能治癒,只能接受它並時刻對此保持警惕。
採取行動
我們越想要遠離酒精,想喝酒的念頭就越揮之不去。因此簡單地遠離酒(或不去想喝酒)是不夠的。
一旦停酒之後 ,那些空餘出來的時間要如何打發? 我們中大部分人都有正式工作要做,但仍然有許多空出的時間必須打發。所以我們必須培養新的愛好、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填補這些時光,同時也給原本一度沉迷於酒精之中的精力找到適當宣洩的渠道。
可以做的適合於我們並有意義的事有很多。
1.戒酒的初期,可以散步或者快走。尤其是去未曾到過的新地方。去公園或鄉間小道悠閑地漫步,但不是累人的急行軍。
2.閱讀。雖然我們有些人無法定下心來看書, 但是我們真的該好好看一些書籍,以此使自己開闊視野,增加生活的閱歷,同時更加專心。
3.逛博物館或畫廊,有些人選擇攝影也很不錯。
4.游泳、跑步、騎自行車、瑜珈或醫生建議的其它運動。
5.著手處理忽略已久的家庭雜務。整理衣櫃、梳妝台、將文件分門別類歸檔、或是處理我們拖延很久的事務。但我們在做這些事時,不要貪多,量力而行。不要一次清理整個廚房或是整理所有文件, 而是一次清理一個抽屜或一個檔案夾,其它工作改天再做。
6.嘗試培養新的嗜好。選擇不會太昂貴或要求太高、純粹娛樂消遣、沒有競賽壓力卻令人耳目一新、振作精神的活動。例如歌唱、寫作、熱帶魚、木工、籃球、烹飪、賞鳥、業余表演、木雕、園藝、吉他、電影、舞蹈、石雕、盆栽、收藏等。許多人發覺,自己現在真正喜愛的活動竟然是過去從未考慮嘗試的嗜好。
7.重拾往昔樂趣。一件你多年沒有潤色的水彩畫、撞球或圍棋、閱讀札記等,延續這些愛好。但如果覺得已不再適合你,就直接舍棄。
8.去上課。學習日語或是英語?喜愛歷史或數學?想了解考古學或人類學?或者烹飪、電腦操作,那就去參加函授課程、電視大學或成人教育(只為興趣,不一定要有學分證書)。還有很多地方都有每周只要上一天的課程,何不嘗試一下?上課不僅可以開闊視野,更可以拓寬生活領域。萬一你對上課內容感到厭倦,不要猶豫馬上退出。學會放棄對自己無益或是沒有正面、積極、健康意義的活動,我們才能夠鼓起勇氣重新面對,才有機會去領略喝酒之外嶄新的生活層面。
9.自願去做一些有用的服務。許多醫院、兒童服務機構、社會福利團體都非常需要志願者提供各項服務。我們可以有很多選擇,當我們能夠對他人有所貢獻時, 即使只是微不足道的服務 ,我們也會覺得特別受用,甚至在談論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及其相關訊息時,我們也會感覺非常有興趣而特別投入。
10.打扮自己。我們大部分人知道很多方式剪個新發型、穿件新衣服、換副眼鏡、甚至更新牙齒,都會有出乎意料、令人愉悅的效果。
11.放鬆地玩!並非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作的每一件事都一定必須要積極進取、求新求變。我們也需要去做一些純粹只為了興趣的活動,諸如你喜歡的風箏、動物園、喜劇電影、靈魂音樂、偵探小說等等;都不喜歡的話,找其它一些好玩而又與喝酒無關的活動,純粹為了犒賞自己。
使用「24小時」計劃
在酗酒的日子裡,我們經常會在非常難受的時候很嚴肅的發誓「再也不喝了。」」我發誓要一年不喝。」,從心裡說,我們真的是不想再喝醉了。當然有些人會有所保留:說這個誓言只是針對於「烈酒」,而不是啤酒。其實啤酒與葡萄酒也會讓我們喝醉,只是需要喝更多的量來達到與白酒一樣的效果。我們喝啤酒與葡萄酒醉酒所受的傷害同我們喝烈酒一樣。
然而,過一段時間,誓言和痛苦的記憶都會被拋之腦後。我們在某個時刻又開始喝酒了。我們的「永遠」總是不能持久。
當然其中一些人確實信守諾言戒了很久,2個月、半年、或者一年,直到時間到了,我們覺得應該可以自由的、控制性的喝酒……我們又復飲了,很快落入原來的麻煩中,同時帶著新的內疚與悔恨。
酒依賴是一種永久的、不可逆的疾病,我們大家的經驗告訴我們,對於保持清醒不要發長期的誓言。更實際、更有效地說法是:「我只是今天不喝酒」。
也許我們昨天喝酒了,但可以決定今天不喝。無論遇到什麼誘惑和憤怒,我們盡我所能努力避免今天喝第一杯酒。
如果飲酒的願望過於強烈,那就把24小時分成更小的單元——至少一小時——我們可以忍受這種暫時的停酒引起的不舒服,那再多一小時!再一小時!再繼續下去。我們今天成功了,我們就有理由相信我們明天也能做到。
「24小時」計劃是很隨意的。我們可以在任何時間重新開始,無論我們在哪兒。在家,在工作時,在醫院的病房,在下午的4:00或早上的3:00,我們可以決定從任何時候開始在未來的24小時或5分鍾內不去沾酒。
我們只是嘗試著過好今天(現在),僅僅為了保持清醒--它的確奏效。一旦這種思維方式成了我們思想中的一部分,我們發現以24小時為一階段的生活對於處理其它的一些事情同樣有效和令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