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管理辦法三篇
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管理辦法三篇
篇一: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推進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進一步整合科技資源,提升創新能力,加速成果轉化,根據《XX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的相關規定,設立XX省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專項。為此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是指已取得科技成果,進入產業化示範或推廣,具有形成產業規模的基礎和能夠取得較大經濟社會效益的項目。
第三條:成果轉化項目的資金是一種引導性資金,其目的是鼓勵和引導各級政府、企業、院校、科技創業投資機構、金融機構、民間組織和境外資金對成果轉化的投入,建立多層次,多渠道的成果轉化投入機制。
第四條:成果轉化項目遵循誠實申報、公正受理、擇優支持、公開透明、科學管理、績效評價、整合聯動、專款專用的原則。 第二章:項目管理
第五條:XX省科技廳是成果轉化項目的管理部門,負責發布年度項目指南,組織項目申報、評審、驗收等工作,會同財政廳批准項目年度計劃。
第六條:XX省科技廳每年定期向社會發布成果轉化年度支持項目名單,接受社會監督。
第七條:XX省財政廳、XX省科技廳是成果轉化資金的監管部門,對項目經費的使用情況和年度工作計劃進行監督、檢查。
第1頁 共14頁
第八條:成果轉化項目資金採取一次性編制預算、滾動支持或一次支持方式給予項目承擔單位無償資助。原則上每個項目支持額度控制在100萬元左右,且企業須有5倍以上的自有匹配資金。
第九條:市州及擴權縣(市)科技局應當對成果轉化項目進行資金匹配,協調解決項目實施中遇到的問題,監督檢查項目進展和財務管理情況,並及時向省科技廳報告項目實施中的重大事項。
第三章:支持范圍第十條:通過技術轉移落戶XX的國內外高新技術成果、國家資助的重大科技項目成果,通過應用開發,有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項目。
第十一條: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授權發明專利和新品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且產權關系明晰,產學研結合,有較好經濟社會效益的成果示範推廣和工程化應用項目。
第十二條:省級認定的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平台的能力建設項目。 第四章:項目申報
第十三條:由省科技廳發布成果轉化項目年度申報指南,明確支持項目范圍,申報時間和要求。
第十四條:符合指南要求的項目,由申報單位按XX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申報要求和渠道提供相應申報材料。申報單位應提交以下材料: (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申報書及經費預算表; (二)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三)企業與技術依託方的合作協議;
(四)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企業前兩年度的會計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
第2頁 共14頁
益表、現金流量表以及報表附註等;
(五)項目技術情況的證明文件(包括科技成果鑒定證書、專利證書、獲獎證書、新品種審定證書或其他技術權益證明等);
第十五條:申報單位應是在XX境內注冊的企業法人,具有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單位應當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較高的市場開拓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第十六條:項目由省級有關部門、市州及擴權縣(市)科技部門推薦(中央部屬單位直接推薦),向省科技廳申報。
第十七條:項目推薦單位應對申報單位的申報資格、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等進行認真審查。對符合申報條件和要求的項目,出具推薦意見。 第十八條:省科技廳受理項目申報並負責項目資料的形式審查,組織有關專家統一進行項目評審。
省科技廳根據評審意見,組織專家進行現場考查,提出成果轉化資金年度支持項目,報省財政廳共同行文。省科技廳與項目承擔單位簽訂合同。合同內容由項目申報書直接生成,作為項目完成情況的驗收依據。
第十九條:項目承擔單位應在項目合同書簽訂前,提供資金預算表和匹配資金證明,落實自籌資金、部門計劃等項目實施條件,保障項目順利實施。 第二十條:科技成果及各種無形資產的使用,應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范有序地進行,不得侵犯成果持有者的合法權益。對有各種形式的侵權行為和成果權屬糾紛的項目不予立項;在項目執行過程中發生侵權行為的,將終止或者取消項目的執行,並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法律責任。 第五章:資金管理
第二十一條:成果轉化項目資金實行統一預算、核算,專帳管理。
第3頁 共14頁
㈡ 創新管理制度
創新評審及獎勵制度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營造創新的環境氛圍,激發員工的創新潛能,提高集團公司競爭力,促進公司的長遠發展,特製訂本制度。
第二條 本制度適用於集團公司各部門、子(分)公司。
第二章 創新類別
第三條 本制度所指創新為集團公司各部門、子(分)公司為了解決問題,實現目標,所進行的一切有價值的、能夠產生持久影響力的改進和創造活動,包括經營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
第四條 經營創新指公司在產供銷過程中,進行的經營方法、程序、措施、渠道等方面的創新。
第五條 技術創新指為了提升各專項技術能力、技術水平而做出的各項改進、改善與發明(論文、專利)等:
(一)產品技術創新:創造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結構、新配方,提高產品質量,改善產品性能及開發新產品,節約原材料等;
(二)工程技術創新:對設備、工藝過程、操作技術、工、夾、量具、試驗方法、計算技術、安全技術、環境保護、勞動保護、運輸及儲藏等方面的改進或建議;
(三)其它創新:推廣應用科技成果、引進技術,以及長期未解決的技術關鍵和質量關鍵等。
第六條 管理創新指利用現代化管理方法、手段,為提升公司管理水平而提出的建議、方案,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制度方面:制度改進、建設等方面創新;
(二)組織方面:組織結構的調整、工作流程改造等方面創新;
(三)機制方面:各種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的應用、引進、改進等方面。
第三章 創新評審及獎勵機構
第七條 集團公司成立由分管副總裁領導,總經辦等部門總經理組成的創新管理委員會,領導集團公司創新工作,主要職責如下:
(一)根據集團公司生產經營需要,公布創新需求,指導集團公司有關機構、人員的創新工作;
(二)對集團公司重大創新項目進行評審;
(三)對有關較大、重大創新項目進行獎勵。 第八條 集團公司總經辦代表創新管理委員會履行創新管理日常職責;總經辦可召集創新管理委員會對創新工作進行指導,對創新項目進行評審。
第九條 集團公司設立創新獎勵基金。
總經辦負責管理創新獎勵基金。創新管理委員會可利用創新獎勵基金對集團公司較大、重大創新活動進行獎勵。
第四章 創新項目評審
第十條 申報評審的創新項目必須符合以下標准:
(一)必須是已實施的;
(二)經驗證創造實際經濟價值或取得良好管理效果的;
(三)需附有完整的原始記錄、圖紙資料和技術總結等;
(四)創造的經濟價值需經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受益單位負責人簽字確認。
第十一條 各部門、子(分)公司每月自行組織內部創新評審,並實施獎勵;同時將兩至三項重大創新項目報送總經辦。
第十二條 總經辦每月將送達的創新項目進行驗證、整理,並將結果提交創新管理委員會。
第十三條 創新管理委員會每三個月組織對集團公司重大創新項目進行評審,並實施獎勵。
第十四條 創新項目經審核通過後,可納入集團公司有關正式制度、標准當中,由有關部門、子(分)公司負責推廣落實,並考核實施情況。
第五章 創新激勵
第十五條 重大創新項目由創新管理委員會利用集團公司創新獎勵基金實施獎勵,每季度獎勵一次。
第十六條 集團公司採取多樣化的創新獎勵方式,包括獎金、實物、帶薪休假、公費旅遊等。
第十七條 集團公司鼓勵團隊創新,對做出貢獻的創新團隊實施團隊特別獎勵。
第十八條 各部門、子分公司每月應撥付一定額度專項資金用於對評審通過的創新項目實施獎勵。
第六章 附則
第十九條 本制度為集團基本制度,解釋權歸制度管理委員會,監督執行權歸集團總經辦。
第二十條 本制度自頒布之日起試行期三個月,前期相關規定自行廢止,未盡事宜另行規定。
以上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