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去西藏

成果去西藏

發布時間:2020-12-18 23:19:45

① 去西藏怎麼樣

1、首先給您說下衣服:現在也就24-26度左右,低的時候22度,不熱,不過這邊晝夜溫差還是有一點,比冬天的時候相對要好些,但晚上刮風還是有點涼快,白天太陽曬的時候還是很熱哦,特別是拉薩,紫外線超強,建議穿短袖長褲,但隨身一定要攜帶一件長袖薄外套,西藏晝夜溫差大,注意添加衣物,以免感冒!
2、預防高原反應:
1)建議帶上葡萄糖、紅景天之類的,預防高原反應
2)在剛下火車時通常是沒有什麼感覺的,覺得很正常,這個時候很多人就自以為是的打出跑、跳,其實是錯的,高原反應通常是在到達拉薩一段時間後或者第二天才開始的,所以剛到的時候切記不要跑、跳,不要過於興奮,不要大叫,要多喝水,不要抽煙喝酒。可以適量喝點紅景天、葡萄糖之類的。另外切記剛到西藏不要洗澡!
3)如果初次進藏,確實擔心高原反應,可以提前一周開始飲用紅景天,這是很多朋友嘗試過的,效果非常好,一次只須泡20~30g左右,對提高身體素質,增強心血管,緩解高原反應很有效。
3、西藏紫外線很強,一定不能掉以輕心,特別是拉薩,海拔高,有時「日光城」,要注意攜帶防曬霜,保護好你們的皮膚,另外還有墨鏡,遮陽帽這些最好都帶上,不然一天下來,你的皮膚恐怕受不了,眼睛也難受。
4、當然另外帶好您的相機,還有足夠的內存和電,留住每一個美好的瞬間
5、另外提醒一下,西藏這邊取錢其實還是很方便的,但建議您最好使用郵政儲蓄,最方便的一家銀行,其他比如建行、農行、中國銀行也有,只是有的小地方可能沒有他們的網點,有的縣城上這些銀行又常常關門,但一般有提款機,其他比如光大、交通這些西藏都沒有的,你要提前考慮到哦
6、到了西藏如果不跟團的話最好去包個車,這樣你們玩起來會比較開心。

② 去西藏感受什麼

去西藏要做的十件事 2、品賞地道的藏餐――喝青稞酒,品酥油茶,吃氂牛肉。 3、做一回藏族人,學幾句的藏語,學一首藏語歌,跳一圈鍋庄舞。 4、聆聽喇嘛做晚課,用心靈感受藏傳佛教的博大精深。 5、躺在童話般的巴松錯湖畔感受遠古的呼喚。 6、騎單車徜徉在美麗迷人的尼洋河畔。 7、近距離接觸磕長頭的朝聖者,體驗那種五體投地的信念與虔誠。 8:在荒蕪寂靜的珠穆朗瑪峰腳下,感受從沒有過的心靈震撼。 9:在納木錯湖邊聆聽濤聲,晚上數那與你近得不能再近的星星。 10:在夢境般的聖湖瑪旁雍錯湖畔面對岡仁波齊神山靜坐凝思。 去西藏不得不做的十件事情 1:在高原反應的煎熬下,深深的呼吸另人迷醉的空氣,能足足回味一輩子。 2:在高原的原野上,用心的尋找一些屬於自己才能看懂的身世石頭。 3:在完美無瑕的自然風景中,不遺餘力的去捕捉那迷人的瞬間。 4:在貧困落後,基礎設施薄弱的沿途中,獻上自己的勉薄之情。 5:在大風起兮雲飛揚的山頭,拋撒下自己心願的風馬。 6:在藏區無風的穹夜,閃動的眼睛無言地仰望潔凈的星座。 7:在碧藍的天空下,沐浴陽光,吸收大自然的浩瀚恩賜。 8:在藍色的蓬天邊鑲上雪山草原和湖泊旁,聆聽牧女的世紀絕唱,把牽著黑色牧狗、氂牛綿羊和騎馬,做一回牧羊人。 9:坐進藏族同胞的家中,在主人友情的介紹中,認識和了解新西藏人民群眾的新生活,感受改革以來西藏地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品一口香噴噴的酥油茶,嘗一下藏族同胞的飲食。 10:一手輕搖小經筒,一手撥動牆邊聳立的大經桶,走一段長長的轉經路的,領會無數轉經筒搖動著的無數個希望,憧憬滿天的經幡招擺著滿天的吉祥,體會潔白哈達奉獻的無私祝福,嗅觸濃濃的酥油香味兒彌散著濃濃的西藏獨特的生活氣息。

③ 怎麼去西藏

1.火車乘火車去西藏是大多數人選擇的交通工具之一。在火車上可以欣賞到壯麗的青藏鐵路,青藏鐵路是由青海省西寧市至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的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

(3)成果去西藏擴展閱讀:

西藏,簡稱「藏」。西藏自治區(藏文:བོད་རང་སྐྱོང་ལྗོངས།,藏語拼音:Poi Ranggyong Jong,威利轉寫:Bod rang skyong ljongs),首府拉薩市,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邊陲,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

西藏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地處北緯26°50′至36°53′,東經78°25′至99°06′之間,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全區面積120.223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8,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僅次於新疆。2014年末常住人口約317.55萬人。

  1. 網路-西藏

④ 為什麼那麼多人都想要去西藏去西藏是為了得到什麼去了之後能得到他們想要的嗎

去年我花了2個月時來間在藏源區窮游,其中在拉薩住了一個月,接觸了很多遊客,和很多在拉薩長住的內地人,在我深入地了解了這些群體以後,我可以很負責地告訴你,大多數都是為了逃避現實才去西藏的,無論那些人自己承認不承認,但是追根溯源,都是為了逃避現實,哪怕是暫時的。但是,真正能在西藏紮根下來,真正逃避了現實成功的,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還是迫於無奈,再次回到內地重新開始。可怕的是,西藏那藍藍的天空,白白的雲朵,和包容的城市氛圍,會讓每個人去過的人都感覺渾身舒服,從而不想離開那裡。但其實,不想離開那裡的原因,都是因為這里的環境給了他們錯覺。好吧,就談這么多,現實還是很殘酷的。逃到西藏,也逃不了現實!

⑤ 去西藏有幾條路線

青藏公路和青藏高速、川藏公路北線、川藏公路南線、滇藏公路東線、滇藏公路西線、新藏公路、青康公路等。

  1. 青藏公路

青藏公路即青藏線北路,是青海省西寧市到西藏區拉薩市的公路。與青藏鐵路大體平行。

青藏線全程走109國道,期間交會317國道、318國道。

青藏線全程:格爾木→158KM→昆侖山口→446KM→唐古拉山口→91KM→安多→140KM→那曲→163KM→當雄→75KM→羊八井→75KM→堆龍德慶→12KM→拉薩。

2.青藏高速(在建)

青藏高速公路是京藏高速公路的一部分,其中拉薩市——那曲縣的2016年開工。

3.川藏公路北線

川藏公路經過四川省康定、西藏東部的昌都到林芝。

川藏北線。川藏公路北線,起點四川成都,終點西藏拉薩。全程走317國道,期間交會213國道、214國道、109國道。

川藏北線全程:成都→383KM→丹巴→160KM→道孚→72KM→爐霍→97KM→甘孜→95KM→馬尼干戈→112KM→德格→24KM→金沙江大橋→85KM→江達→228KM→昌都→290KM→丁青→196KM→巴青→260KM→那曲→164KM→當雄→153KM→拉薩 。

4.川藏公路南線

川藏公路南線,起點四川成都,終點西藏拉薩。全程走318國道,期間交會108國道、214國道。

川藏南線全長:成都→147KM→雅安→168KM→瀘定→49KM→康定→75KM→新都橋→74KM→雅江→143KM→理塘→165KM→巴塘→36KM→竹笆籠→71KM→芒康→158KM→左貢→107KM→邦達→94KM→八宿→90KM→然烏→129KM→波密→89KM→通麥→127KM→林芝→19KM→八一→127KM→工布江達→206KM→墨竹工卡→68KM→拉薩。

⑥ 去西藏的感受是什麼

氧氣不足,萬里碧空無雲,感覺進入了茫茫宇宙一般

⑦ 怎麼樣去西藏

現在去西藏分好多種。有以下幾種:
1:坐飛機,方便快捷。
2:坐火車,慢慢適內應高原反應。
3:自駕游,容欣賞沿路的風景山川,感受大自然的美。
4:騎行,好多年輕人都喜歡的挑戰,一輛山地車就上路。
5:徒步,徒步是一種信念,但是很佩服這些人,一路走去西藏,不怕艱難。
以下為自駕游,與騎行徒步的人准備的路線:
1:川藏線,風景美,很多人都會選擇的路線。一路上會碰到各種驢友。
2:滇藏線,滇藏線比起川藏線危險一點,但是風景也很好。
3:新藏線,難度相當高,沒有經驗的驢友還是少走這條路線,風很大,而且被稱為死亡線路。
4:青藏線,最簡單的線路,一路走來平靜而且優美

⑧ 西藏建國以來取得的重大成就

西藏和平解放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全國各地的對口援藏,自治區幹部群眾的不懈努力,使西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壯大經濟,自我發展能力不斷提高.
西藏和平解放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央一直十分關心和大力支持西藏經濟社會發展,著力改善西藏各族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國家就對西藏的經濟發展給予了特殊支持,撥給大量財政補貼、專項補貼和重點項目建設資金,並調集大批物資進藏。進入20世紀80年代,這種特殊支持的力度逐年增大,中央政府每年撥給西藏自治區財政補貼10億元人民幣,並積極組織實行對口援藏。

改革開放以來,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始終把改善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增加農牧民收入作為首要任務,提出並大力實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確保農牧民持續穩定增收。

一項為改善佔西藏人口總數85%以上的農牧民群眾住房條件的農牧區安居工程,已使60萬農牧民搬入新居。自治區各級政府投入資金已超過80億。

安居工程使西藏絕大部分農牧區從根本上改變了昔日的「外觀」。記者近日來到位於藏東南的山南地區和林芝地區的農牧區,在這些地方,到處都能看到二層的小樓房、引到農戶自家院子里的自來水管、現代化的傢具和農業機械。

在改變農牧民住房條件的同時,作為配套工程的通電、通路和通電話等工程也攻克了西藏農牧區的「軟肋」。

新農村建設讓整個農牧區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住房、看病、上學、出行、飲水、通訊等農牧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都得到了顯著改善。從2006年起,中央財政率先支持西藏建立農牧民社會救助制度,將年人均收入不足800元的特困農牧民的收入補助至800元,目前受益人口已達81.9萬人

⑨ 怎樣去西藏

常規的進藏方式有來火車、飛機、汽車自。如果你想體驗一下所謂的「苦難」而且在成都的話,我想你可以騎車走川藏線進藏。這種方式對個人實力要求比較高,同時對裝備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大概要一個月。所以這種方式的花銷會比其他方式大。當然你說的「不乘交通工具」就只有靠腿了,這種方式嘗試的人很少,一般只有堅定的戶外愛好者以及頭腦有問題的流浪漢可以做得出來。總而言之,火車走青藏線或者飛機(因為有時打折,且時間短)會是最實惠的方式, T22/T23次列車符合您的要求,運行時間44小時45分,硬座 331,硬卧下 712,軟卧 1065。當然這是直達的,如果您不怕麻煩,可以到格爾木轉車,全國的進藏列車都要經過這里。如果您真想騎車進藏的話,我有一些資料或許閣下用得到。

"自駕車和乘飛機"-不知道這能體驗什麼苦難...比較迷茫...

⑩ 要去西藏旅遊!

拂去珠穆朗瑪的塵埃

活動路線及日程圖

5月20日 所有志願者乘飛機到達拉薩(海拔3700米)
5月21日 體能調整,清掃布達拉宮廣場兩側垃圾(海拔3700米)
5月22日 在西藏博物館舉行北京-拉薩聯動簽名珠峰環保活動啟動儀式(海拔3700米)
5月23日 布達拉宮誓師儀式,從拉薩前往日喀則(海拔3900米)
5月24日 日喀則環保公益活動,清掃扎什倫布寺,萬只環保垃圾袋捐贈定日珠峰自然保護區(海拔3900米)
5月25日 從日喀則前往定日縣(海拔4300米)
5月26日 定日縣環保活動,清掃協格爾寺
5月27日 前往珠峰大本營建營(海拔5200米)
5月28日 珠峰「地球第三極珠峰大行動」新聞中心建立,環保隊員適應性訓練(海拔5200米)
5月29日 在珠峰大本營進行環保清掃(海拔5200米),6500米清掃隊出發,前往5800米過渡營地
5月30日 6500米清掃隊從海拔5800米出發至6500米,6500米清掃開始
5月31日 世界上海拔最高完小曲宗巴松小學捐贈活動,在珠峰建立安利永久性環保垃圾站,6500米隊員回撤定日縣
6月1日 定日縣休整
6月2日 從定日縣到日喀則
6月3日 從日喀則到拉薩
6月4日 拉薩休整,部分環保隊員代表去仁那家進行慰問
6月5日 (世界環境日)拉薩清掃成果轉交,珠峰環保宣傳日活動;前往納木措
6月6日 納木措環保活動
6月7日 告別西藏,北京歡迎儀式

活動背景及日程
活動背景

珠穆朗瑪,藏語中的意思是「第三女神」,因其特殊的地理條件也被稱為除南極、北極以外的地球第三極。
珠穆朗瑪峰地區的環境狀況一直可以與地球的另外兩極--南極和北極地區媲美。經科學家們觀測研究發現,包括珠峰、南極、北極地區在內的地球三極地區的環境狀況為少受或不受外界污染的本底狀態,即可視為地球上的「環境本底值」。
作為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她一直以其寧靜和純潔為世人所嚮往。然而如今這位「女神」身上「寧靜與純潔」的外衣正在被各種各樣的垃圾所覆蓋。從上世紀50年代起,隨著珠峰攀登熱的逐年升溫,越來越多的廢棄物給珠峰原本脆弱的生態環境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影響。特別是1960年中國登山隊首次從北坡登上頂峰以來,人類從中國境內的北坡攀登珠峰的活動日益增加,各個營地周圍的環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各營地周圍和各條登山路線的營地間,登山者和徒步旅行者留下了大量的諸如帳篷、睡袋、氧氣瓶、電池、塑料袋等生活垃圾和糞便,每年遺留的廢棄物最多達到67噸。甚至那些因山難而被深埋在冰雪底層的登山隊員的屍體,就某種程度而言對珠峰都是一種污染。
根據資料統計,從1921年到1999年,共有615噸廢棄物被丟棄到了珠峰的冰川里,給神聖的雪山聖地留下了眾多的遺憾。登山者的排泄物及廢棄物使污染加劇,冰川的消退正逐漸顯現。在正常條件下鋼鐵需要95年才能完全銹蝕,塑料製品大約需要220年才能分解,而珠峰氣候寒冷、乾旱,廢棄物的分解時間要長得多。科學家對珠峰考察和觀測的結果顯示:珠峰上的降雪中含有微量的DDT、鉛等有害成分,而且濃度越來越高。作為世界上最高的一個環境監測站,珠峰的純凈對全球環境的影響至關重要。更令人擔憂的是:丟棄在高海拔地區的廢棄物,除非組織專業登山運動員,否則是無法上去清理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地球第三極珠峰環保大行動」逐步孕育並啟動。2004年9月2日到9月16日,第一次開展的「2004地球第三極珠峰環保大行動」共有24名志願者參加,這次珠峰環保活動順利完成了對珠峰的清掃工作,累計共清理了8噸垃圾,清掃范圍在海拔高度5100米~6500米,主要是登山者遺留下的生活垃圾,如酒瓶、易拉罐、包裝塑料袋等,也有不少如酒精爐、廢舊帳篷、廢氧氣罐、登山繩索等體積較大的固體廢棄物。
2005年5月22日11時8分,中國測繪人員30年後再次將紅色的測量覘標樹立在地球之巔,開始了對珠峰高程的測量工作。就在測量隊員登上珠峰的同時,2005珠峰保護行動在拉薩和北京兩地同時啟動。
本次活動從5月20日到6月7日,由全國十幾家新聞媒體的記者、企業贊助商代表和從社會招募的環保志願者組成的35人環保隊伍,與當地西藏登山隊隊員、高山協作人員共同組成百餘人的清掃隊伍,對海拔高度為5120米的珠峰大本營至海拔8000米之間的登山廢棄物進行了全面清理。所有參與清掃的環保志願者高揚「人性、傳承、參與」的主題,克服了高海拔帶來的嚴寒、缺氧、風雪等惡劣的自然條件,一共撿拾了400多袋垃圾,並在6月5日世界環境日,人工運到拉薩交由當地政府進行無害化處理。這也是迄今為止,全球海拔最高的一次環保活動。
這項從2004年開始的珠峰環保活動計劃持續到2008年。以後每年組織的大規模的珠峰清掃活動,都將由新聞媒體記者、社會環保志願者和企業代表組成,與當地西藏登山隊隊員一起為珠峰進行長期持久的「環境清潔」,為北京的綠色奧運增添姿彩。

宋小南

一個電話,忽然將我從丈量萬里江山的旅途中拉回到現實空間,在時間機器回放中,退到了1998年3月20日,北京西站站台……快門響過,北京大學百年校慶登8千米高峰,遠征卓奧友的全體登山隊員的身影凝固在了我相機的底片上。在和踏上列車的登山隊員最後的告別祝福中,我握到了一隻前所未見的十分纖細、非常精巧的女孩的手,這只手後面的,就是這本書的主人公,我見到的邁進登山探險旅途中最嬌小、最有毅力、外表柔弱、內心堅強的女孩——呂雁。
登山探險一直以來是一群粗獷豪放的男人的事,上個世紀開始,女人的身影,加入到這個距離死亡最近的領域。中國的登山探險旅行,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無數的探險者,以自己的方式漂流、攀登、徒步探險旅行,在960萬平方公里的華夏大地上,以現代科學的方式延伸了祖先的腳步,填補了一大批歷史空白,完成了一些相當重要的地理發現。也正是這些探險旅行者,成為中國最早關注環境保護的志願者,他們以探險者、發現者的敏銳眼光,發現了生態的急劇惡化、環境的急劇污染,他們通過媒體與身體力行,把整個社會帶到對環境前所未有的關注中來。
探險者的腳步,是人類探索前進的腳步。然而,人類的腳步,隨著探險者的開拓使越來越多的人口走進自然,給自然與環境帶來了災難,不到100年人類帶給自然與環境的問題,已經來到了世界最高的地方,我們整個人類引以為傲的地球之巔……
我第一次去珠峰是1992年,以後在走遍西藏全境7個地市,72個縣的旅途中,我在無數角度、無數山口看到它。然而,我永遠無法描述我在將近200公里外第一眼看到它時的震撼,它的高入雲霄的雄偉,它的以萬山之王壓倒一切的氣勢,它在地理界無比顯赫的名聲。那一刻,我明白了為什麼藏民們叩長頭數千公里的長路朝聖,明白了他們在世界最高的地方、距離太陽最近的地方所過的獨特的心靈生活。珠峰屬於那種一生難得一見,並且一見之後將魂牽夢縈畢生難忘的山。
輾轉數日到達珠峰腳下,在等待了數日以後,珠峰在一個傍晚用幾分鍾為我展現了它前所未見的尊容,我拍到了一張被稱為四絕的珠穆朗瑪照片:一絕是8848米的龐大的身軀沒有一絲雲彩遮蔽;二絕是山體被陽光照耀而天空已經黑了;三絕是整個山體都在傍晚的夕照里發出金色的光芒,彷彿一座金山;四絕是山上的雪特別大。由於氣候變暖冰川融化,此後我看到不同時期拍到的珠峰照片冰雪越來越少,山體岩石裸露的越來越多,一座金色的雪山,正悄悄地,變成一座黑山……
在我的擔憂中,我欣喜地看到了許多人走進高原的環保行動,也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我北大進修時的同學——呂雁。
認識呂雁算來已經9年,看著呂雁的文字,記憶中她那嬌小的身軀背著沉重的行囊又在我的眼前晃動:在北大的山鷹社攀登的岩壁、在操場為登山體能訓練不停奔跑的跑道、在山鷹社人頭攢動的招新大會、在出訪歐洲三國前的合唱演出(呂雁是北大合唱團資深的團員,她的歌聲美如天籟)、在攝影協會放片子的活動、在青海玉珠峰的攀登路線上、在西藏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的營地……在我眼裡呂雁不斷的上演著超越自己也超越那些比她強悍得多的對手的挑戰與攀登,在生命與奮斗者的舞台上,把一個女孩的美麗、才華、智慧、毅力、勇氣發揮得淋漓盡致。
珠穆朗瑪過去作為人類最少涉足的地方,和兩極一樣,環境狀況為少受或不受外界污染的本底狀態,即可視為地球上的「環境本底值」,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聖潔的最後的凈土之地,近年來也遭到了人為的污染,好在有了更多的人關注起珠峰的污染,並且在各界的支持下開始了環保行動。
現在有著一雙「前所未見的十分纖細、非常精巧的女孩的手」的呂雁,就帶領我們踏上通往世界最高峰的路,通過「地球第三極珠峰環保大行動」,以身涉險帶領我們進入一次獨特的自然與心靈雙重凈化的旅途,闖進生命的禁區,在極度嚴寒、缺氧、風雪交加,危險隨時發生的惡劣環境下,完成艱苦的有史以來海拔最高的一次環保活動。這雙手將撿起那些有史以來「海拔最高的垃圾」,並將它們帶到山下最終完成無害化處理。在珠峰大本營,他們經歷了登上過世界13座8000米高峰的著名登山家仁那的遇難;經歷了環保志願者晨晨被診斷為高原感冒卻無法下撤的險境;然後在分別的淚水中攀登到6500米的高度,在空氣稀薄地帶清理出400袋垃圾,輾轉交到當地政府手裡,整個過程驚險感人、耐人回味。
一個人走在荒蕪、杳無人跡的藏北無人區,常常幾天碰不到一個人,說不上一句話,在無聲的世界中久了,有一種獨特的感悟,常常感到宇宙的存在。我們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已知的1000萬顆恆星中太陽的一顆行星,也是已知惟一擁有智慧生命的星球,在宇宙杳無生命的稀薄與無限光年的黑暗裡,地球孤獨的漂流了46億年。我們人類文明誕生的歷史總共不過幾千年,常常在一個人宿營的時候,想到人類不要成為結束地球美麗生命的終結者,不要用垃圾和污染,埋沒了山川與河流,大地和海洋。點著篝火望著遙遠的星空,我希望終有一天外星的智慧生命來訪地球時,我們的地球依然是一顆最美麗的星球,碧海茫茫山清水秀生機盎然,人類沒有戰爭與災難。而所有的人乘著地球之舟,在浩瀚宇宙的個人生命與人類命運的雙重旅途中,吉祥如意。

補記:寫完這篇序,看完呂雁的全書,我的眼淚不爭氣的從眼眶溢出,盡情長流,珠穆朗瑪、協格爾、定日、拉薩、日喀則、雅魯藏布江、布達拉宮、阿里、可可西里……一個個跳入眼睛的地名使我無法分清此刻的時空,走遍西藏的3年旅途的經歷,那不常回憶的18年走在路上的往事湧上心頭,化成溫暖柔軟的眼淚,融化了記憶外的堅冰。

宋小南:旅行家、探險家、攝影家,中國第一行——走遍中國第一人
1987年3月24日從北京天安門廣場出發,開始以縣為單位走遍中國全境,計劃3天走一個縣耗時21年走遍全中國。目前幾經生死歷盡坎坷已完成走遍新疆全部100市、縣,西藏全部79市、縣,內蒙古全部96旗、縣,四川全部161市、縣等18省全境的全部1235個市、縣,面積720萬平方公里,已成為事實上中國有史以來走遍疆域最廣、走遍市、縣最多的旅行家、探險家。

曹峻

就在呂雁找我寫這篇序之前的一個星期,我在深圳參加深圳自行車協會的15周年慶典活動,見到協會的工作人員在義賣一本書,叫做「親歷可可西里10年-志願者講述」,書中的自願者裡面有我一個熟悉的朋友,就是自行車協會秘書長鄒卓鋼。讀到老鄒講述在青藏公路上跟一群志願者指揮交通控制車流,為保護藏羚羊遷徙而預留通道的經歷,我的心被觸動了。老鄒和我一樣,都是一個戶外運動愛好者,純粹是出於個人愛好而開始戶外運動的。但顯然,越來越多的戶外運動愛好者,因為喜歡與大自然的交流而走出城市,而在遠離城市的地方依然無法逃脫人類活動對大自然嚴重沖擊的影響,從而投入到保護大自然的隊伍當中去了。
在過去的20幾年中,國內從事戶外運動的人們與自然界的關系經歷了三個階段。80年代中期,行走戶外基本是出於工作的需要,因為國家任務而與惡劣的自然環境進行抗爭,此時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一種斗爭的關系,其中最典型的詞語是「征服」。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越來越多的戶外運動愛好者涌現出來,他們是出於個性釋放的目的而來到大自然的,主動性和自主性更強,追求的是感官和個人經歷的享受,在這個層面上看到的是作為個體的人與自然的溝通和交流。這幾年,一個新的階段開始呈現出來,那就是越來越多的戶外愛好者希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保護原生態的自然景觀持續發育,提倡低沖擊性的戶外運動。這個階段的出現,歸功於早年那些堅持進行生態保護的志願者和非政府組織,如楊欣的綠色江河、梁從誡的自然之友等。如今,這個隊伍的規模越來越龐大了,全社會都意識到生態保護的重要性,甚至連我們的政府都提出了「和諧社會」的概念,這的確是我們社會的進步,也是精神文明層次的提高。
呂雁是我在北大登山隊的隊友,98年北大百年校慶攀登卓奧友峰時的隊醫,她細致、體貼、堅強,那次攀登活動她給我們所有隊員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聽到她參加清潔珠峰活動時,我不禁捏了把汗,即使是在6500米以下清理垃圾對任何一個普通登山者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看到呂雁的日記和她回來後喜悅的神情,我明白這不僅是一項榮譽,也是實現社會責任後的滿足。珠峰清潔活動已經進行了兩年,除了這項活動本身對珠峰地區環境的保護和恢復外,也不斷提醒登山者和所有戶外運動愛好者,用低沖擊性的方式從事所有戶外活動。就像那句很有名的話所說的,「除了腳印什麼也別留下,除了照片什麼都別帶走」。感謝呂雁和她的隊友為保護珠峰所做的一切。

2005年7月10日於廣州

曹峻:深圳市登山戶外運動協會秘書長,中國民間早期登山愛好者。
88級北大地理系本科,99級北大城環系冰川專業碩士。北大山鷹社首批隊員,曾任山鷹社社長、登山隊隊長。曾經成功登頂:青海玉珠峰、新疆慕士塔格峰、西藏念青唐古拉峰、西藏寧金抗沙峰、新疆博格達峰、西藏桑丹抗桑峰、西藏姜桑拉姆峰(並擔任登山節教練)、雲南哈巴雪山(並擔任登山節教練)、歐洲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峰、澳洲最高峰——科修斯科峰、四川四姑娘山幺峰(擔任登山隊長)。

閱讀全文

與成果去西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疫情投訴 瀏覽:149
知識產權合作開發協議doc 瀏覽:932
廣州加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5
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管理辦法 瀏覽:455
消費315投訴 瀏覽:981
馬鞍山鋼城醫院 瀏覽:793
馮超知識產權 瀏覽:384
介紹小發明英語作文 瀏覽:442
版權使用權協議 瀏覽:1000
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表 瀏覽:884
馬鞍山候車亭 瀏覽:329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