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東北農業大學本碩博連讀怎麼樣
本碩博班的同學免試推薦碩士研究生的比例為80%,免試推薦博士研究生的比例為本科生人數的50%。
可以考其他學校的研究生,但會失去繼續免試推薦的資格。如果在本校一直就讀到博士研究生,可以縮短兩年學制。
東北農業大學是一所「以農科為優勢,以生命科學和食品科學為特色,農、工、理、經、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是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與農業農村部省部共建大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項目入選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
師資力量:
截至2021年3月,學校專任教師1417人,其中教授333人、副教授483人;具有博士學位者912人,具有碩士學位者409人。現有「萬人計劃」入選者15人(含青年拔尖人才2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5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5人。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人,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教育部「跨世紀、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0人,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人、委員12人。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17人,「龍江學者」特聘教授18人、講座教授3人,青年「龍江學者」2人,博士生導師228人。
㈡ 委內瑞拉人口多少
2018年統計數據來顯示:委內源瑞拉人口約為3111萬人。
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Bolivariana de Venezuela),簡稱委內瑞拉,位於南美洲北部的國家,首都加拉加斯。委內瑞拉是資本主義國家,實行資產階級專政。政體是總統共和制,人口中印歐混血種人佔58%,白人29%,黑人11%,印第安人2%。
(2)劉成果副部長簡歷擴展閱讀:
同中國的關系
1974年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委內瑞拉共和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同年9月,中國在委設使館;11月,委在華設使館。
2004年12月,委宣布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
2006年8月,中委簽署《中國旅遊團隊赴委內瑞拉旅遊實施方案的諒解備忘錄》。
201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方隊赴委參加委獨立200周年慶祝儀式。
㈢ 中國歷仼農業部副部長
歷任副部長
羅玉川(1949年10月至1950年6月)
吳覺農(1949年10月至1954年1月)
楊顯東(1949年10月至1966年5月)
張林池(1951年9月至1956年9月)
劉瑞龍(1952年8月至1961年1月)
王觀瀾(1952年8月至1962年)
蔡子偉(1954年10月至1960年5月)
顧大川(1956年8月至1966年5月)
何基灃(1958年9月至1966年5月)
魏震五(1960年4月至1963年10月)
程照軒(1961年1月至1966年5月)
吳振(1964年4月至1966年5月)
朱榮(1964年7月至1966年5月)
1970年6月22日,中共中央決定撤銷農業部,設農林部。農林部副部長
楊立功(1976年10月至1978年1月)
羅玉川(1976年10月至1979年2月)
梁昌武(1976年10月至1978年1月)
肖 鵬 (1976年10月至1979年2月)
郝中士(1976年10月至1979年2月)
張根生(1978年1月至1979年2月)
趙 凡 (1978年1月至1979年2月)
朱 榮 (1978年1月至1979年2月)
李友九(1978年1月至1979年2月)
何 康 (1978年1月至1979年2月)
張福元(1978年1月至1979年2月)
王常柏(1978年6月至1979年2月)
劉錫庚(1978年6月至1979年2月)
張林池(1978年11月至1979年2月)
1979年2月23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撤銷農林部,分設農業部和林業部。農業部副部長
張根生(1979年6月至10月)
朱榮(1979年6月至1982年5月)
郝中士(1979年6月至1982年5月)
李友九(1979年6月至1982年5月)
何 康 (1979年6月至1982年5月)
劉錫庚(1979年6月至1982年5月)
劉瑞龍(1979年6月至1982年5月)
趙 修 (1979年6月至1982年5月)
邢崇智(1979年6月至1982年5月)
蔡子偉(1979年6月至1982年5月)
鄭 重 (1979年6月至1982年5月)
楊顯東(1979年6月至1982年5月)
徐元泉(1979年6月至1982年5月)
曹冠群(女,1979年6月至1982年5月)
劉培植(1979年8月至1982年5月)
杜子端(1979年8月至1982年5月)
1982年5月4日,國務院機構改革將農業部、農墾部、國家水產總局合並設立農牧漁業部。農牧漁業部副部長
朱榮(1982年5月至1986年1月)
何 康 (1982年5月至1983年6月)
肖 鵬 (1982年5月至1986年1月)
相重揚(1984年1月至1988年4月)
陳耀邦(1986年1月至1988年4月)
劉 江 (1986年1月至1988年4月)
1988年4月,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撤銷農牧漁業部,成立農業部至今。農業部副部長
王連錚(1988年4月至1991年4月)
陳耀邦(1988年5月至1993年5月)
劉 江 (1988年5月至1990年11月)
洪紱曾(1989年3月至1997年4月)
相重揚(1988年5月至1989年3月)
馬忠臣(1990年11月至1992年12月)
張延喜(1992年5月至1997年9月)
吳亦俠(1993年4月至1996年8月)
萬寶瑞(1993年4月至1998年3月)
劉成果(1993年9月至1998年3月)
白志健(1996年10月至1998年3月)
路 明 (1997年4月至1998年3月)
齊景發(1997年9月至2004年7月)
萬寶瑞(1998年4月至2004年7月)
劉 堅 (1999年1月至2004年7月)
張寶文(2000年6月至2008年8月)
范小建(2000年12月)
韓長賦(2001年8月至2003年6月)
尹成傑(2004年7月至2008年4月)
牛 盾 (2004年7月
危朝安(2006年1月
高鴻賓(2007年7月
陳曉華(2008年5月
張桃林(2008年8月
㈣ 中國鴕鳥養殖開發協會的理事成員
會長:劉中一
副會長:王裕晏、塗逢俊
顧問:
陳耀邦(國家計委副主任)
韓德乾(國家科委副主任)
張延喜(農業部副部長)
劉成果(農業部副部長)
王志寶(林業部副部長)
馬李勝(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副主任)
歐廣源(廣東省副省長)
邵桂芳(山東省副省長) 名譽會長:劉中一
顧問:王鏘
會長:王佩亨
副會長:黃成江 楊浩民 那達木德 元繼文 董傳康
秘書長:陳國堂
副秘書長:
王桂欣 陝西英考鴕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雷 北京朱雀藝術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名譽會長:劉中一
名譽會長:高洪斌(農業部副部長)
顧問:王鏘(中國鴕鳥養殖開發協會)
顧問:何新天(農業部全國畜牧總站黨委書記)
顧問:王佩亨(中國鴕鳥養殖開發協會)
會長:夏士龍(河南金鷺特種養殖股份有限公司)
秘書長:陳國堂(中國鴕鳥養殖開發協會)
副會長:元繼文(廣東惠來鴻基實業有限公司)
副會長:劉福辰(河北聖農生態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副會長:陳平安(北京京磁養殖場)
㈤ 蒙牛奶源怎麼樣都分布在哪兒呢
蒙牛有自己的奶牛牧場,其奶源基本上都是來自自己的奶源牧場,奶源新鮮品質好,反正我們一直喝的蒙牛牛奶,老婆和兒子都很喜歡,最近准備給他們買蒙牛特侖蘇,聽說這款牛奶奶源都來自特侖蘇專屬牧場,營養價值更高。
草原上卻是涼爽宜人。來到蒙牛澳亞國際牧場參觀的人都會被那一片正生長得茂盛的牧草所吸引。藍天、白雲下面是青色的牧草,一群黑白花奶牛正在悠閑地散步,構成了一幅生態牧場的絕美畫卷。
中國奶業協會名譽會長、原農業部副部長劉成果說:"奶源基地是乳品加工的第一車間"。而對於奶源來說,奶牛吃什麼樣的牧草對於生產出的原奶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像蒙牛這樣的乳業巨頭,已經把對牧草的管理推上了奶源工作的重點。"向源頭要質量"成為蒙牛牧場里經常提起的一句話。
同其他地區相比,北緯四十度擁有更長時間的日照、更大的晝夜溫差,是牧草生長的最好溫床。正是源於此,蒙牛澳亞國際牧場選址於此。
資料顯示,蒙牛澳亞國際牧場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單體現代牧場,其佔地面積達8848畝,並集"種草-養牛-擠奶"於一體,匯集了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加坡、印度尼西亞、中國7個國家的專家團隊規范牧場的建設和管理,代表著目前國內牧場的頂級水平。
對於一座牧場來說,牧草的生長優劣無疑成為重要的判斷要素之一。據了解,在蒙牛澳亞國際牧場,種草示範區佔地7000多畝,從全球12國引進優質的、且最適合於內蒙古生長的草種。在澳大利亞,種植的牧草主要品種有紫花苜蓿、豌豆、三葉草、細葉冰草、貓尾草等,在蒙牛精選的各類優質牧草中,牧草之王"紫花苜蓿",富含氨基酸的紐西蘭菊苣草,富含氮、磷、鉀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以色列黑麥草,含有18種氨基酸和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及多種礦物質的俄羅斯魯梅克斯等等,均赫然在列。
有了好牧草,如何養殖則成為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在澳大利亞等畜牧業發達的國家,向來重視農業資源的利用與保護,緊緊圍繞著合理利用農業資源、保護農業環境進行。比如,在牧草種植中,澳大利亞會採取適宜的耕作方法,以羊糞肥田,利用豆科植物,實行麥豆輪作,平衡土壤營養成分等等,保護牧草的生長環境。而吸取了發達國家的先進管理經驗,蒙牛在牧場養殖中也植入了綠色有機的理念:不施加任何化學肥料,循環使用牛糞為土壤肥料。同時,通過養殖牧草,更對環境起到了改善作用--通過牛糞施肥,提高了土壤肥力。精心養殖出的優質牧草,不僅成為奶牛的上等食材,更在無形中改善著牧場的周遭環境,這大概是一等牧場提供的超級附加值。
在牧草的管理上下大工夫,讓蒙牛的奶源品質得到了切實的保障。澳亞牧場僅僅是蒙牛牧場建設的一個範本,在全國范圍內,這樣的蒙牛牧場已經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