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禁毒成果冊

禁毒成果冊

發布時間:2021-08-02 23:26:51

㈠ 2006年禁毒日的主題

參與禁毒斗爭,構建和諧社會!

㈡ 禁毒資料

一、什麼是毒品?
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內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
二、什麼是毒品犯罪?
毒品犯罪是指違反國家和國際有關禁毒法律、法規,破壞毒品管制活動,應該受到刑法處罰的犯罪行為。
三、我國《刑法》規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有哪些?
1、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第347條);
2、非法持有毒品罪(第348條);
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第349條);
4、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毒贓罪(第349條);
5、走私制毒物品罪(第350條);
6、非法買賣制毒物品罪(第350條);
7、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罪(第351條);
8、非法買賣、運輸、攜帶、持有毒品原植物種子、幼苗罪(第352條);
9、引誘、教唆、欺騙他人吸毒罪(第353條);
10、強迫他人吸毒罪(第353條);
11、容留他人吸毒罪(第354條);
12、非法提供麻醉葯品、精神葯品罪(355條)。
四、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為:毀滅自己、禍及家庭、危害社會。
1、嚴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毒品問題誘發其他違法犯罪,破壞正常的社會和經濟秩序;
3、毒品問題滲透和腐蝕政權機構,加強腐敗現象;
4、毒品問題給社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五、染上毒癮的人一般有哪些跡象?
1、在家中或單位偷竊錢財、物品,或突然頻頻地向父母或朋友索要或借錢;
2、長時間躲在自己房間內,或遠離家人、他人,不願見人;
3、外出行動表現神秘鬼祟:
4、藏有毒品及吸毒工具;
5、遮掩收縮的瞳孔,在不適當的場合佩戴太陽鏡;
6、面色灰暗、眼睛無神、食慾不振、身體消瘦;
7、為掩蓋手臂上的注射針孔,夏季穿著長袖襯衣;
8、情緒不穩定、異常的發怒、發脾氣、坐立不安、睡眠差;
9、經常無故出入偏僻的地方與吸毒者交往。
六、導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導致吸毒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是:
1、好奇心驅使,逐漸發展成癮;
2、思想空虛,尋找刺激;
3、不相信吸毒上癮後戒不了,結果不能自拔;
4、因不知情被欺騙、引誘吸毒;
5、親友間的相互影響;

㈢ 禁毒手抄報的內容

禁毒手抄報的內容可以從介紹什麼是毒品、毒品的危害、歷史上的事跡三個角度進行描述。

1、什麼是毒品

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家規定管制的其他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葯品和精神葯品。《麻醉葯品及精神葯品品種目錄》中列明了121種麻醉葯品和130種精神葯品。

根據中國禁毒網權威發布, 毒品分為傳統毒品、 合成毒品、 新精神活性物質。其中最常見的主要是麻醉葯品類中的大麻類、鴉片類和可卡因類。

(3)禁毒成果冊擴展閱讀:

道光十八年,清政府再次下令禁煙,並派湖廣總督林則徐到廣東查辦。次年 3月到達廣州的林則徐嚴厲禁煙,掀起了著名的收繳鴉片、虎門銷煙的禁煙行動,但卻遭到帝國主義的反對和干涉,禁煙大業就這樣前功盡棄。

鴉片戰爭以後禁令從未實施。中華民國時期,國民政府曾經宣布禁煙禁毒,也沒有禁絕。一些官吏保護販毒活動,供給飛機、輪船和武裝,為販毒犯走私運毒提供方便,以致煙毒泛濫成災。

㈣ 關於禁毒的資料

禁毒內容的宣傳,旨在通過加強對禁毒的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禁毒意識。

毒品的危害有很多,歸納起來最主要的危害有兩大類:

一、吸毒對身心的危害

(1) 吸毒對身體的毒性作用:通常伴有機體的功能失調和組織病理變化。

(2) 戒斷反應:是長期吸毒造成的一種嚴重和具有潛在致命危險的身心損害,通常在突然終止用葯或減少用葯劑量後發生。

(3) 精神障礙與變態: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礙是幻覺和思維障礙。

(4)感染性疾病:靜脈注射毒品給濫用者帶來感染性合並症,最常見的有化膿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艾滋病

二、吸毒對社會的危害

(1)使家庭陷入經濟破產、親屬離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難境地

(2) 對社會生產力的巨大破壞

(3) 毒品活動擾亂社會治安

㈤ 禁毒主題作品展前言

當今世界,全球化的毒品問題已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構成重大威脅。據1998年聯合國有關資料顯示:全世界有2100萬人遭受可卡因和海洛因之害,有3000萬人因濫用苯丙胺類興奮劑而受害。

中國西南邊境毗鄰世界最主要的毒源地「金三角」。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期以來,國際毒潮不斷侵襲中國,過境販毒引發的毒品違法犯罪活動死灰復燃;吸毒人數持續上升,毒品案件不斷增多,危害日益嚴重,禁毒形勢嚴峻。1999年,全國共查獲毒品犯罪案件6.5萬起,繳獲海洛因5.364噸、鴉片1.193噸、甲基苯丙胺(俗稱「冰毒」)16.059噸,以及部分可卡因、搖頭丸(M DMA)、大麻等,破案數和繳獲毒品總量分別比1998年增加2.4%和33.6%。中國公安部門登記在冊的吸毒人數,1991年為14.8萬,1995年為52萬,1999年為68.1萬。現有吸毒人數佔全國總人口的0.54‰,吸毒人數中,吸食海洛因的佔71.5%,年齡在35歲以下的佔79.2%。截至1999年底,全國累計報告的17316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因靜脈注射毒品感染的佔72.4%。目前,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著與毒品有關的違法犯罪活動,中國已由毒品過境受害國轉變為毒品過境與消費並存的受害國。

毒品禍國殃民。開展禁毒斗爭,掃除毒品禍害,是中國政府的歷史責任。在舊中國,毒品曾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災難。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政府領導人民開展了聲勢浩大的禁毒斗爭,在短短三年時間里,一舉禁絕了為患百年的鴉片煙毒,創造了舉世公認的奇跡。面對新的毒品問題,中國政府以對國家、民族、人民和全人類高度負責的態度,堅持嚴厲禁毒的立場,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盡最大努力禁絕毒品,造福人民。

㈥ 禁毒作品名稱

《毒戰》

《毒戰》是由海潤電影出品,杜琪峰執導,韋家輝、游乃海編劇,孫紅雷、古天樂、黃奕、鍾漢良等主演的中國內地警匪電影;影片於2013年4月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故事講述了毒梟蔡添明因一場意外車禍被津海市緝毒總隊隊長張雷發現,為求減刑,蔡添明供出下線廣海市大毒梟黎振標。張雷決定以蔡為誘餌徹底打掉黎振標團伙,兩地警察與販毒團伙殊死搏鬥,最終將一眾毒販繩之以法。

《掃毒》

《掃毒》由陳木勝執導,古天樂、劉青雲、張家輝主演的一部警匪片。講述了本來是好兄弟的三人,面對困境和誘惑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從此命運大為不同的故事;但最後三個好兄弟齊心協力,用生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該片於2013年11月29日在中國內地正式上映,香港的上映時間為12月5日,總票房近2.2.億;該片獲得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8項提名。

《餘罪》

是愛奇藝、新麗傳媒、天神娛樂聯合出品的懸疑犯罪網劇,由張睿執導,沈嶸、張仕棟等擔任編劇,張一山、常戎、吳優、張錦程等主演。該劇改編自常書欣的同名小說,講述警校學生餘罪因特殊選拔而進入生活與社會矛盾中,之後成為卧底遇到驚險事件的故事。劇集第一季於2016年5月23日在播出,第二季於2016年6月12日播出。

㈦ 關於禁毒的書籍

禁毒詩歌
1、煙槍一隻,打的妻離子散,未聞炮聲震地;
錫紙半張,燒盡田地房梁,不見火光沖天。
2、鴉片三分,蓋世英雄為絕路;
攤皮四粒,富家子弟入窮途。
3、若不撇開真是苦;
人而能反變成人。
4、陋習好改志為鑒;
頑症難治心作醫。
——這是愛國將領張學良的戒毒聯
5、《戒毒詞》
天生毒種太纏綿,劫數原知定在天。
不到此時終不悟,只差一念恨從前。
屋舍田園日漸空,可憐身世嘆飄蓬。
煙將志氣消磨盡,自問無顏見祖宗。
6、林公斷癮橘紅參,米殼覆花炒棗仁。
名黨半夏炮姜炭,茯苓杞子益智仁。
——林則徐「斷癮丸」配方歌訣
7、寂寞寒窗空守寡,
逍遙通道反迷途。
禁毒作文
在人生中,我們會被各種各樣的善與惡包圍著,我們必須分清哪些是善,哪些是惡,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壞人。當壞人千方百計誘惑你時,不要被一時的假象蒙騙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1840年,鴉片和大麻首先來到了中國。鴉片戰爭從此爆發。鴉片是由提煉纓素而成,可作葯用,但含有大量麻醉性毒素,一抽上癮,人就變得瘦柴如骨,精神萎縮。中國人吃了鴉片後,屢戰屢敗,使鴉片成為了洋鬼子一大功」。毒品害處多,吸毒就等於自毀前程。1985年,全國中學生運動會上勇奪兩金一銀的健將阿惠因吸毒變得骨瘦如柴,形如『老嫗』。碩士研究生江濤因吸毒傾家盪產,變成了社會上的一個廢物……許多例子告訴我們毒品是可怕的,是一個害人的壞蛋。新中國成立後,海洛因又到來了,弄得走私案一樁又一樁,中國人民痛苦不堪。盡管中國建立了許多座戒毒所,但是吸毒者和販毒分子就更聰明了,更隱秘了。
在這些信息中我們知道:吸毒是不好的,有些人也想戒毒,可沾染容易戒時難啊,大家都在電視里看過,只要毒癮一來,如果沒有在吸毒品,那種痛苦將生不如死,痛不欲生,多少意志堅強的人都忍受不了。我在各種禁毒宣傳畫上看到,甚至有的人用各種方法來分散注意力,有的用刀割自己的,有用頭撞牆的,有把牙刷望鼻孔里塞的等等。難道他們不痛嗎?他們也是沒辦法的,有的人就索性不去忍受,去向父母或親戚騙錢。騙不到了就去偷、搶、去殺人。有些人吸毒不是故意的而是在毒品販子的煽風點火下,或是在朋友的推薦下:「你就試一下而已,再說你意志力不是很強嗎?沒事的。」這樣就會有人也這么想結果就去試一試。就是因為這么一試出大事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所以我們應該杜絕毒品。

㈧ 禁毒手抄報內容資料150字數

禁毒教育資料
毒品是全球性的災難,也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目前,世界范圍內日益嚴重的毒品潮,不僅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敗壞社會風氣,而且.直接導致和誘發各種犯罪,威脅著全球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遏制、減少直至最終消除毒品犯罪,成為世界人民的共同願望,打擊毒品犯罪成為各國司法機關所共同面臨的一項嚴峻任務。而我們在戒毒工作中發現,很多吸毒者都是因為對毒品缺乏了解而被誘騙吸毒,有的為了「治病」而濫用毒品,結果成癮而不能自拔!為了教育廣大青少年,以達到識毒、戒毒、禁毒的目的,我們戒毒中心制定了這個《禁毒宣教》手冊,旨在加強對禁毒的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禁毒意識,也希望能對控制吸毒這一惡習的蔓延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毒品概述
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務院規定管制的其它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麻醉品和精神葯品,它具有以卜的共同特徵:(1)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強制性地使吸食者連續使用該葯,並且不擇手段地去獲得它:(2)連續使用有加大劑量的趨勢:(3)對該葯產生精神依賴及軀體依賴性,斷葯後產少戒斷症狀(即斷葯後會出現「脫癮」症狀):(4)對個人、家庭、社會都會產生危害性結果。
二、易染人群和環境
從理論上講,任何人在一定環境中和條件下均有可能成為吸毒者,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見有些人更易染上毒癮,被認為是易染吸毒人群。而另一些人,盡管各種條件相同,而吸毒的可能性小,被認為是不染吸毒人群。當然,所以易染人群是相對的,還必須在一定的環境和毒品存在的情況下易感性強。常見的易染人群有以下幾種
(一)從小有人格行為不良者
人格不良者有如下表現:不遵守社會習俗,缺乏自尊心、抑鬱體驗,易受到外部環境的控制,經不起挫折,社會效益差,缺乏耐心和學習慾望;與家庭關系疏遠,精神痛苦,無視規章制度,尋求感覺刺激;早年就有飲酒、吸煙習慣,逃學和撒謊,尋求獨立和自由,對成績和目標缺乏興趣,對社會持批評態度,有越軌行為,與同伴的關系較父母更為密切。行為問題為夥伴強化。
(二)青少年
青少年涉世不深,缺乏辨別是非能力較易受騙上當,尤其是那些家庭教育不良、人生觀腐朽、虛榮心強、愛講排場、情緒不穩定、頑固易怒、逞強好勝等而又對吸毒的危害性缺乏認識的青少年更易為誘因所驅使而進入吸毒的行業。
(三)個體戶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有些個體戶富了,他們有的是錢,吃、喝、玩都有了,只缺少些刺激,另外他們雖然有錢,但是也存在很多煩惱和苦悶,為了追求刺激,消除煩惱,他們走向毒淵。有些個體戶的親人長期處在吸毒的環境中,受到不良的感染也會參與吸毒。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販毒分子為了達到牟取暴利的目的,而追尋這些「闊老」,使用種種技倆,誘騙這些「錢老闆」吸毒,這也是個體戶吸毒多的因素之一。
(四)某些職業人員
一般而言,職業人員吸毒所佔比例不高,因他們的實際收入,難以支付昂貴的毒品支出。但一些較為特殊的職業,如汽車司機、采購員等,經常在外接觸的人多,較易獲得毒品,並由於離開家庭、單位,缺乏約束,一有機會就會染毒。易染環境如下:
(一)交上壞朋友
(二)家庭富有
(三)處於吸毒流行地區
三、吸毒的危害
吸毒影響社會經濟財富的創造和積累。據聯合國麻醉品管制局公布的最新數字,世界上吸毒人員超過5000萬人。每年有幾十萬癮君子因吸毒喪命。全球毒品交易額約達8000—10000億美元,吸毒問題嚴重的國家,不得不撥出巨款用於防治吸毒及相關問題的開支;同時由於長期吸毒而使得吸毒者的勞動能力降低,或者導致勞動力完全喪失,從而影響社會財富的創造,也問接給國家社會帶來巨大經濟損失。
吸毒與犯罪是一對孿生兄弟。吸毒引起社會犯罪增加。一方面是吸毒者成癮後,擺脫不了毒癮的煎熬,為了滿足毒癮,鋌而走險,進行偷扒搶竊,貪污、賣淫,甚至殺人的犯罪活動;另一方面是販毒分子瘋狂的報復,恐嚇,暗殺等活動,嚴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擾亂社會秩序。
吸毒損害本人健康,造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性病的傳播等公共衛生問題,其中最嚴重的是愛滋病的感染和傳播。艾滋病是當前危害人類健康最凶惡的疾病之一,被稱為「超級癌症」。其病原體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了HIV的人經過一段時間的潛伏期,便會發展為艾滋病。艾滋病患者,通常死於免疫功能嚴重受損所致的嚴重感染或惡性腫瘤,且死亡率高。據調查我國目前HIV感染方式主要是濫用毒品(靜脈注射)來傳播流行。雲南艾滋病監測中心負責人指出:「目前,在國外的吸毒者中,艾滋病靜脈注射吸毒者的感染率為23%,而我國邊境一帶的毒品流行重災區,吸毒群體艾滋病感染率竟高達68%……。」例如1989年在雲南德宏地區爆發的HIV局部流行就是典型一例,146例吸毒者使用被污染的針頭注射毒品而感染艾滋病病毒。
四、吸毒成癮的特徵
根據《關於禁毒的決定》第8條規定,吸毒行為一般分為吸毒行為和成癮行為兩種。行為人的行為只要具備下述三個特徵就可認定為吸毒。吸毒成癮一般有三個主要特徵:1.葯物耐受性。即指不斷地使用同一種葯物以後其效果的退化,需要加大劑量才能獲得與以前同樣的或相似的效果;2.身體上的依賴性。即指在某一段時間內不斷服用某種葯物帶來的生理上的變化,需要繼續服用這種葯物來維持身體上的要求。3。心理上的依賴性。即指某人精神上需要某種毒品,一般就是習慣。從實踐中的情況來看,凡是吸毒成癮者,其症狀普遍表現為身體虛弱,面色臘黃,精神禿廢,萎靡不振,一旦毒癮發作,有的涕涎交流,頓足捶胸:有的站立不起,咳血不止;有的亂碰亂撞,啃牆吃土;有的滿地打滾,哭天喊地。種種丑態,不一而足。吸毒者雖然吸毒但未形成癮癖,也不能認定為吸毒行為。只有同時具備這兩點,對行為人才能按照關於吸毒成癮的規定予以處置。
五、美沙酮替代遞減法戒毒簡介
美沙酮是合成麻醉性鎮痛葯,具有嗎啡樣葯理作用。能控制阿片類的戒斷症狀。口服後吸收完全,吸收後85%與血漿蛋白結合,主要分布在肺、腎和脾臟。其生物利用度為90%。胃腸道給葯於3小時達血濃高峰,血峰濃度能維持2—6小時,其半衰期為15小時。口服後能有效地抑制症狀24—32小時。美沙酮的治療血濃度為O。48—0.86毫克/每升,中毒血濃度2毫克/每升,至死血濃度)4毫克/每升。美沙酮主要由肝臟代謝,從尿和大便中排泄。美沙酮替代遞減法適用於各中阿片類葯物的戒毒治療,尤其適用於海洛因依賴者,也可用於嗎啡、杜冷丁、二氫埃托啡等的依賴者,其用葯原則是:單一用葯,逐日減量先快後慢,只減不加,停葯應堅決。
六、復吸的原因分析
(一)急性脫癮治療不徹底
有些患者經過幾天的急性脫癮治療就出院了,而且末完全脫癮;有的是在家庭治療,方法不正規,缺乏嚴格控制,致使療效不住。這樣自然容易復吸。
(二)精神依賴
患者整天沉溺於對毒品的思念當中,開始還能剋制,若處於有利環境,再加上堅強的毅力,繼續克制下去,經過較長時間,心癮逐漸淡化並最後消失,這才算徹底戒毒了。若處於不利環境中,或者毅力不堅強,剋制不住毒品的誘惑,會再次成為癮君子。
(三)舊朋友的壓力及舊環境的影響
患者在急性脫癮後,又回到原來那些吸毒的舊朋友或販毒者當中,受到他們的誘惑或壓力:看到曾經使用過的吸毒工具,吸毒的地方都會成為暗示物,使其觸景生情,刺激患者想到毒品,由毒品想到其給自己帶來的快感,這樣一來,又迫使他們再次吸毒。
(四)精神刺激
患者脫癮治療後,仍然和普通人一樣,會受到各種挫折與打擊,以及其它精神刺激:家庭問題、工作問題、經濟問題等。他們因穩定性差,遇到這些事更容易引起情緒不穩、心煩、悲觀、灰心喪氣、缺乏自信心,在這樣的情況下,重復吸毒也是很有可能的。
(五)錯誤的認識
有的成瘸者脫癮後這樣想:「戒毒這段時間太苦了,再吸一次後與毒品再決心與毒品告別,就這么一次,而且剛脫癮結束,不會成癮的,我會完全控制住自己不吸的」。結果是吸了一次下一次決心,再吸一次再下一次決心,周而復始,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沒有止境的吸下去。

㈨ 有關於禁毒的資料

禁毒是運用行政法令和群眾監督的力量,促使吸食或注射鴉片和代用麻醉劑者戒絕癮癖,限制和取締種植、收貯、製造、轉運、販賣毒品和毒具行為的一項社會風俗改造工作。

運用行政法令和群眾監督的力量,促使吸食或注射鴉片和代用麻醉劑者戒絕癮癖,限制和取締種植、收貯、製造、轉運、販賣毒品和毒具行為的一項社會風俗改造工作。又稱禁煙禁毒。
吸毒為世界許多國家嚴重存在的一個社會問題。吸毒造成了超越國界的社會犯罪增加和個人人格淪喪等嚴重後果,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重視。1909年2月、1912年1月、1924年11月和1925年 2月分別召開了上海國際禁煙會議、海牙國際禁煙會議和第一、第二次日內瓦國際禁煙會議,簽訂了《海牙禁煙公約》和《日內瓦禁煙公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70~80年代以來,戒毒和反毒品走私鬥爭在國際范圍內全面展開。
中國歷史上深受鴉片煙毒之害。清雍正五年(1727),英印殖民政府、東印度公司和鴉片走私商陸續向中國傾銷鴉片。道光十九年(1839),輸入中國的鴉片達 4萬箱。中國每年因吸毒耗費的白銀外流約 500萬兩。鴉片煙毒使中國的社會經濟、國防、人民健康和家庭生活深受破壞和摧殘。道光十八年,清政府再次下令禁煙,並派湖廣總督林則徐到廣東查辦。次年 3月到達廣州的林則徐嚴厲禁煙,掀起了著名的收繳鴉片、虎門銷煙的禁煙運動,但卻遭到帝國主義的反對和干涉。鴉片戰爭以後禁令從未實施。中華民國時期,國民政府曾經宣布禁煙禁毒,也沒有禁絕。一些官吏保護販毒活動,供給飛機、輪船和武裝,為販毒犯走私運毒提供方便,以致煙毒泛濫成災。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曾於1950年2月和1952年5月兩次發布了《嚴禁鴉片煙毒的通令》,在全國范圍內開始進行大規模的群眾性的禁煙禁毒運動。這一運動在普遍進行宣傳教育,發動和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基礎上,採取禁絕種植、禁絕販運和製造、禁絕吸食同時並舉的方針,實行強制禁絕與自覺禁絕相結合的政策。主要政策有:①禁絕種植。動員群眾自覺不種植鴉片,對改種農作物有困難的,給以貸款、免費供應糧種和發放救濟糧款等項照顧。對不聽規勸的種植者,鏟除其煙苗,處罰、制裁違抗禁令和組織種煙的首惡分子。②禁絕販運、製造。在交通要道普遍設立檢查站,堵截販運,發動群眾檢舉販運和製造煙毒的犯罪分子,查封一切煙館和據點。號召販運和製造毒品分子到政府機關登記,交出毒品、毒具,對悔過自新並檢舉立功者,從輕或免予處置;罪行嚴重、拒不悔改者,給以嚴厲懲處。③禁絕吸食。在進行調查登記,摸清煙民情況後,採用3種方式施戒:一是在家自戒,煙民登記後,訂出戒煙計劃,自己執行,由家屬和街道工作人員監督、檢查。二是成立群眾互助性的小型戒煙小組,把煙民集中施戒,加強對煙民的監督管理,提高其效果。三是政府成立戒煙所,主要吸收一些貧困的、煙癮大的或自戒不奏效的煙民。進戒煙所後給他們服用戒煙葯,組織他們學習和參加輕微勞動,進行監督教育,鞏固成效,防止反復。到1953年底,全國普遍禁絕了種植鴉片、制毒、販毒和吸食鴉片煙毒的現象,400萬吸毒者陸續戒絕,禁煙禁毒運動勝利結束。中國的禁煙禁毒,挽救和改造了大批吸毒者,改變了不良的社會風氣,促進了社會改造工作的發展。

㈩ 禁毒手抄報的資料

禁毒教育資料
毒品是全球性的災難,也是全人類共同的敵人,目前,世界范圍內日益嚴重的毒品潮,不僅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敗壞社會風氣。。。
而且.直接導致和誘發各種犯罪,威脅著全球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遏制、減少直至最終消除毒品犯罪,成為世界人民的共同願望,打擊毒品犯罪成為各國司法機關所共同面臨的一項嚴峻任務。而我們在戒毒工作中發現,很多吸毒者都是因為對毒品缺乏了解而被誘騙吸毒,有的為了「治病」而濫用毒品,結果成癮而不能自拔!為了教育廣大青少年,以達到識毒、戒毒、禁毒的目的。。。
只要我們戒毒中心制定了這個《禁毒宣教》手冊,旨在加強對禁毒的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禁毒意識,也希望能對控制吸毒這一惡習的蔓延起到一定的作用。
所謂的毒品是指鴉片、海洛因、嗎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國務院規定管制的其它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麻醉品和精神葯品,它具有以卜的共同特徵:(1)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強制性地使吸食者連續使用該葯,並且不擇手段地去獲得它:(2)連續使用有加大劑量的趨勢:(3)對該葯產生精神依賴及軀體依賴性,斷葯後產少戒斷症狀(即斷葯後會出現「脫癮」症狀):(4)對個人、家庭、社會都會產生危害性結果。
現在吸毒影響社會經濟財富的創造和積累。據聯合國麻醉品管制局公布的最新數字,世界上吸毒人員超過5000萬人。每年有幾十萬癮君子因吸毒喪命。全球毒品交易額約達8000—10000億美元,吸毒問題嚴重的國家,不得不撥出巨款用於防治吸毒及相關問題的開支;同時由於長期吸毒而使得吸毒者的勞動能力降低,或者導致勞動力完全喪失,從而影響社會財富的創造,也問接給國家社會帶來巨大經濟損失。
吸毒與犯罪是一對孿生兄弟。吸毒引起社會犯罪增加。一方面是吸毒者成癮後,擺脫不了毒癮的煎熬,為了滿足毒癮,鋌而走險,進行偷扒搶竊,貪污、賣淫,甚至殺人的犯罪活動;另一方面是販毒分子瘋狂的報復,恐嚇,暗殺等活動,嚴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擾亂社會秩序。
吸毒損害本人健康,造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性病的傳播等公共衛生問題,其中最嚴重的是愛滋病的感染和傳播。艾滋病是當前危害人類健康最凶惡的疾病之一,被稱為「超級癌症」。其病原體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了HIV的人經過一段時間的潛伏期,便會發展為艾滋病。艾滋病患者,通常死於免疫功能嚴重受損所致的嚴重感染或惡性腫瘤,且死亡率高。據調查我國目前HIV感染方式主要是濫用毒品(靜脈注射)來傳播流行。雲南艾滋病監測中心負責人指出:「目前,在國外的吸毒者中,艾滋病靜脈注射吸毒者的感染率為23%,而我國邊境一帶的毒品流行重災區,吸毒群體艾滋病感染率竟高達68%……。」例如1989年在雲南德宏地區爆發的HIV局部流行就是典型一例,146例吸毒者使用被污染的針頭注射毒品而感染艾滋病病毒。
就目前情況,毒品像瘟疫一樣在全球范圍蔓延,沒有哪一個國家或地區能倖免於難。在我國,毒情死灰復燃,迅速蔓延,吸毒人員呈現上升趨勢。令人震驚的是在中國吸毒人員中,青少年已佔74%,其中16歲以下的超過1萬人!加強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迫在眉睫。我們將通過多種途徑、集聚多種資源加強對學生的防毒、禁毒教育。
1、與學科教學整合。
學科教學是毒品預防教育的主渠道,在學科中滲透禁毒教育是充分發揮主渠道作用的重要途徑。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利用現有學科資源,結合毒品的產地,毒品的危害,中國禁毒的光榮歷史以及相關禁毒法律法規等內容,在地理、心理健康教育、衛生健康教育、歷史、思想政治等學科進行毒品預防教育知識的滲透,使毒品預防教育滲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成為學校素質教育的一個抓手,成為學校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環節。
2、與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結合。
毒品預防教育是學校行為規范教育的重要內容,其根本目的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為規范。因此,在行規教育中要加大禁毒教育的力度,並同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提高學生是非觀念和審美情趣結合起來,同引導學生交友謹慎,不盲目獵奇,不涉足電腦網吧等未成年人禁入場所,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結合起來。
3、與學校法制教育整合。
法制教育是毒品預防教育的重要途徑,是減少乃至杜絕青少年吸毒的有力屏障。通過師生互動教育、體驗教育、集中授課等形式,幫助青少年在實踐中掌握禁毒法律法規,在體驗中增強法制觀念,自覺形成禁毒意識,自覺維護公共生活。
4、與「6.26」國際禁毒日主題教育活動整合。
結合「6.26」國際禁毒日,集中開展形式多樣的禁毒教育活動,營造禁毒環境和輿論氛圍,讓學生成為毒品預防教育的真正主體,將課堂所學知識自覺內化並升華為理性認識
5、與家長學校和家庭教育整合。
讓家庭教育成為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的基礎陣地,在家庭中進行毒品預防教育有著許多優勢。為了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毒品預防教育保持一致性,發揮家庭教育作為毒品預防教育的「主戰場」作用,學校要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等形式,幫助家長掌握有關禁毒知識和教育子女拒絕毒品、遠離毒品的方法,要求家長以其特殊而有效的身份影響子女拒絕毒品、遠離毒品,力爭禁毒教育的實效性。
某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接到一計程車司機報警,稱有人在街道口耍酒瘋砸他的車。3分鍾後,3名巡警即在發案地看到不可思議的一幕:一個中年醉漢正拳打腳踢一輛計程車,手腳皮破,鮮血直流。當巡警喝令醉漢住手時,醉漢大喊大叫,說他的家變成了計程車,他在滅妖除怪,讓巡警趕快為人民服務,幫他一起砸車。
事後調查表明,該醉漢為一長期服用「搖頭丸」的癮君子,當晚該癮君子由於飲酒過量誘發了吸毒的刺激性反應,產生幻覺,故出現這荒唐的一幕

閱讀全文

與禁毒成果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