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資產轉讓的資產轉讓的形式
資產的無償劃撥是計劃經濟體制下資產存量流動的一種特殊現象,一專般發生在同一所有制的國營屬企業之間,是行政控制下的資產有計劃轉移。根據《國營企業固定資產實行有償調撥的試行辦法》,屬於下列情況的固定資產,仍可以實行無償劃撥:
因管理體制、組織機構調整,企業或企業的一部分改變隸屬關系的;
工業改組中企業合並、分設,或生產車間隸屬關系改變,部分設備在企業之間進行調整的;
支援新建工業基礎,人員或建制變動,設備隨著轉移的;
經國家特殊批准無償調撥的。
『貳』 工業企業的出售固定資產和出售無形資產不構成其收入呢
因為出售固定資產和出售無形資產並非工業企業的經營所得,
所以取得的收入不構成其營業收入.
出售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收入在營業外收入賬戶核算.
『叄』 請問關於企業資產轉讓中的稅收問題!
關聯企業之間一般沒有稅收優惠,只是關聯企業一般可以利用關聯關系進行籌劃來享受一些稅收優惠,如改制、改組、並購等中利用關聯關系進行操作。國家一般對關聯交易制定了不少的返避稅條例,如顯示公允的交易如對國家征稅不利,要視同公允交易進行征稅。關聯方的壞賬損失除破產清算外不得確認為損失。
『肆』 資產轉讓
合同無效!
『伍』 整體資產轉讓的整體資產轉讓與資產收購有何不同
資產收購是指一個或幾個公司的資產和債務轉讓給一個新成立或收購前就存在的公司以取得各種形式的轉讓收入(包括股權、其他有價證券、現金、其他財產或債務的轉讓)。在資產收購交易中,轉讓企業可以在轉讓後繼續存在,也可以通過清算將資產轉讓所得分配給原股東。因此,資產收購是一個外延范圍較寬的改組業務,可能是整體資產轉讓,也可能是正式的依法進行吸收合並,還可能是非正式的經濟性合並,或是企業分立。
要准確執行《股權投資通知》的有關規定,必須正確區分企業整體資產轉讓、企業部分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企業分立和吸收合並。
如果將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部資產和債務轉讓給接受企業,且轉讓企業不解散,作為繼續存在的獨立納稅人的地位沒有發生任何變更,轉讓企業在轉讓後只是由從事營業活動(工業、商業、交通運輸等)轉變為投資活動(投資公司或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則屬於《股權投資通知》規定的企業整體資產轉讓。
如果企業將「非獨立核算」的營業分支,例如一條或幾條生產線,多項固定資產、存貨、投資等轉讓出去,換得接受企業的股權,則不屬於整體資產轉讓,而屬於《股權投資通知》規定的部分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要視同資產銷售處理有關資產轉讓的收益或損失,並按規定征稅。
如果企業將「非法人」的獨立核算的分公司、分廠的經營活動全部資產和債務轉讓給一個或幾個有法人資格的接受企業,並且將取得的接受企業的股權及其他非股權支付額分配給轉讓企業的原股東,轉讓企業解散(清算或者不清算),則屬於《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合並、分立業務有關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0]119號,以下簡稱《合並分立通知》)規定的企業分立。
如果作為「獨立法人」的轉讓企業將經營活動的全部資產或債務轉讓給接受企業後,將取得的接受企業的股權或非股權支付額分配給其原股東,轉讓企業只解散不清算,則屬於《合並分立通知》規定的吸收合並或兼並。
『陸』 企業整體資產轉讓、整體資產置換、企業產權轉讓有什麼區別
問題:1、企業整體資產轉讓、整體資產置換、企業產權轉讓三者都不用納增值稅和營業稅?理由: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轉讓企業全部產權不徵收增值稅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2]420號)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增值稅的徵收范圍為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轉讓企業全部產權是整體轉讓企業資產、債權、債務及勞動力的行為,因此,轉讓企業全部產權涉及的應稅貨物的轉讓,不屬於增值稅的征稅范圍,不徵收增值稅。」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轉讓企業產權不征營業稅問題的批復 -------------------------------------------------------------------------------- 國稅函[2002]165號 字體:【大】【中】【小】 海南省地方稅務局: 你局《海南省地方稅務局關於海南省金城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轉讓富島化工有限公司全部產權是否徵收營業稅問題的請示》(瓊地稅發[2002]9號)收悉。經研究,現批復如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營業稅的徵收范圍為有償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行為。轉讓企業產權是整體轉讓企業資產、債權、債務及勞動力的行為,其轉讓價格不僅僅是由資產價值決定的,與企業銷售不動產、轉讓無形資產的行為完全不同。因此,轉讓企業產權的行為不屬於營業稅徵收范圍,不應徵收營業稅。」
『柒』 什麼是資產轉讓
所謂資產轉讓,是指資產所有者為更有效地使用其資產而對部分資產進行調劑處理等經營管理活動。
資產轉讓意義和作用
資產轉讓是改善經營,提高整體資產產出能力的客觀需要。在商品經濟條件下,資產產出能力不僅取決於對資產的合理利用,而且取決於資產的優化配置。通過市場組織,適時地調劑和處理陳舊、老化和報廢的資產以及因技術進步和產品、工藝調整而閑置不需用的資產,可以減少資產損失,盤活資產存量,優化資產結構,從而提高資產的總體產出效益。 從宏觀經濟管理的角度積極推進資產轉讓活動的開展,也有利於調整社會產業結構和企業組織結構,推動資產存量在流動中實現優化配置,從而形成社會資產總量的集約化經營效益。
[編輯本段]資產轉讓的形式
(1)有償轉讓 資產作為能夠給所有者帶來預期收益的特殊財產,只有通過市場,按照價值規律和等價交換的原則,實行有償轉讓,才能實現其合理的價值補償。因此,資產的有償轉讓是商品經濟條件下資產轉讓的基本原則。 (2)無償劃撥 資產的無償劃撥是計劃經濟體制下資產存量流動的一種特殊現象,一般發生在同一所有制的國營企業之間,是行政控制下的資產有計劃轉移。根據《國營企業固定資產實行有償調撥的試行辦法》,屬於下列情況的固定資產,仍可以實行無償劃撥: ①因管理體制、組織機構調整,企業或企業的一部分改變隸屬關系的; ②工業改組中企業合並、分設,或生產車間隸屬關系改變,部分設備在企業之間進行調整的; ③支援新建工業基礎,人員或建制變動,設備隨著轉移的; ④經國家特殊批准無償調撥的。
[編輯本段]資產轉讓的類別
資產轉讓包括有形資產轉讓和無形資產轉讓。 (1)有形資產轉讓 有形資產轉讓包括企業產權和公司股權的轉讓。根據交易的內容,可以分為部分產權轉讓、部分股權轉讓和整體產權轉讓、整體股權轉讓。根據轉讓的份額大小,又可以分為控股權轉讓和非控股權轉讓。 (2)無形資產轉讓 無形資產轉讓,包括經營權、品牌使用權、項目開發權、設施冠名權、土地使用權、排污權等。
『捌』 最高院關於劃拔工業用地以股權轉讓方式,實為資產轉讓合同糾紛,合同有效嗎
建議好好的和律師詳細談談吧,這個不好一兩句話說清楚
『玖』 關於資產轉讓涉稅問題
如果你的動產是可以區分開來,不影響你不動產的使用,那麼可以分開銷售,動產繳納增值稅,不動產繳納營業稅
如果動產與不動產為一體的,那麼
合並繳納
營業稅
銷售不動產
應該還牽涉到
房產交易
的過戶吧
『拾』 股權轉讓與資產轉讓的區別及稅收有何差異
1、轉讓的客體不同。
資產轉讓的客體為資產,股權轉讓的客體為股份。
2、來源不同。
資產來源於三個方面,即股東(出資人)對於公司投入的資本金、公司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積累的和通過舉債所獲得的資金來源。
股權則不同,它只存在於公司中,不是公司制企業就不存在股份。
3、交易的主體不同。
資產的所有者是公司,股權的所有者是股東。
4、是否需要繳納增值稅不同。
一旦轉讓活動被認為是資產轉讓,就應繳納增值稅,而如果被認定為股權轉讓,則不需繳納增值稅。
5、獲得的權利不同。
資產收購獲得是對企業全部資產的實質性經營權,即資產收購交易完成後,收購企業對向被收購企業已收購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存貨、存貨等可直接或派人組織實施生產經營活動,並對所經營的資產享有絕對的處置權。
而股權收購購買的是對被收購企業資產的擁有或控制權,收購企業不直接參與被收購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對其財產也沒有直接的處置權。
6、承擔風險的方式不同。
資產收購完成後收購企業直接組織或參與被收購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承擔和處理發生或可能發生的一切風險活動,如采購風險、銷售風險、資產儲備風險、運輸風險、決策風險、投資風險、納稅風險等等。
股權收購只承擔投資收益風險,在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上也遠遠不如實施資產收購的企業。
7、在利益分配中所處的地位不同。
資產收購完成後收購企業是被收購企業的經營者和管理者,同時也是被收購企業經營成果的直接分配者,而股權收購完成後,收購企業不直接參與管理,除持股比例達到一定比例並出任董事長外,一般均是被動地接受經營成果的分配。
8、會計核算運用的科目不同。
對於資產收購不論是採取股權支付、還是非股權支付或者採用兩者相結合的支付方式,對收購的資產都應按資產收購清單中的交易資產名稱設置會計科目進行核算。
而股權收購不論是採取股權支付、還是非股權支付或者採用兩者相結合的支付方式,對收購的股權一律通過「長期股權投資」科目核算。
所繳的稅種區別:
股權轉讓需要交的稅:
增值稅:免繳。此行為屬於非增值稅征稅范圍。
企業所得稅:轉讓方按股權轉讓收益的原則納稅。
土地增值稅和契稅:不繳土地增值稅,因為不屬於轉讓不動產行為。不繳契稅
資本轉讓需要交的稅:
增值稅:①符合轉讓企業全部產權的條件時,不繳納增值稅。②不符合轉讓企業全部產權條件時應稅貨物的轉讓,要繳納增值稅。
企業所得稅:需區分整體資產轉讓還是非整體資產轉讓兩種情況。
在整體資產轉讓時,①如果接受企業支付的交換額中,非股權支付額不高於所支付的股權的票面價值20%的,轉讓企業可暫不計算確認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②否則轉讓企業須計算確認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企業以經營活動的部分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應在投資交易發生時,將其分解為按公允價值銷售有關非貨幣性資產和投資兩項經濟業務進行所得稅處理,並按規定計算確認資產轉讓所得或損失。
土地增值稅和契稅:轉讓房屋要涉及土地增值稅問題,受讓方要涉及契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