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安徽滁州學院怎麼樣
滁州學院是安徽省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應急安全智慧學習工場(2020)」暨應急管理學院建設首批試點學校,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學校與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馬來西亞、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建立聯系,互派教師做訪問學者。與美國布里奇波特大學開展了「4+1」碩士培養,與美國科羅拉多理工大學開展了教師培訓項目。與馬來西亞城市理工大學舉辦了「6+7課程」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項目,與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舉辦了交換生項目,與韓國韓瑞大學、韓國湖南大學聯合舉辦了「3+2」、「4+2」以及視覺傳達設計專業「2+2」、公費交換生等校際合作項目,互派留學生。
㈡ 滁州學院最好的專業是
國土信息工程系 地理信息系統專業(GIS) 國家特色專業 在省內也首屈一指。
(提示:它對計算機編程和GIS軟體應用有很高的要求,特別是計算機編程佔有重要的地位。如果你學不下來將一無所成,什麼都不會(如果你沒有自信學好就不要選這個專業)。如果你能學好的話,不僅會掌握專業的GIS知識,還會有較強的計算機水平(無論是,桌面軟體編程還是網頁開發都會有一定的水平),而且會掌握相關的遙感知識、測繪知識和地理學知識。 以往每屆不會有超過10個人能成為這樣的高手,有一大部分人一無所成,最大的關卡就是 相關GIS空間數據知識和處理 、 計數機編程及相關語言的學習 、 相關計數機演算法 較難。但也不用太擔心,因為大三開學時可以調專業(選擇范圍: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地理科學、測繪工程),大一大二是平台課。)
㈢ 滁州學院和巢湖學院哪個好
滁州學院要更好一些,主要體現在辦學歷史上。滁州學院學校前身是創建於1950年的滁州師范學校。歷經滁縣師范學校、安徽師范大學滁縣教學點(分校)辦學階段;1980年更名為滁州師范專科學校;
2004年5月升格為滁州學院,2019年獲批安徽省新增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學校。學校是安徽省首批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學校,確立建設「雙一流」國內一流學科兩所應用型高校之一。2017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
滁州學院簡介
學校現有會峰、琅琊兩個校區,佔地面積108.9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46.2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3.18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32.3萬冊,電子圖書154.1萬種。設有15個二級學院,62個本科專業。
其中工科類專業32個,管理類專業7個,形成了以工、管為主,工、管、文、理、經、教、農、藝八大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布局。現有教職工1301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06人、副高級職稱267人,博士344人(含在讀100人)、碩士796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567人。
以上內容參考:滁州學院官網——學校簡介
㈣ 安徽省滁州市 滁州學院會峰校區屬於哪個區
屬於滁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會峰校區地址:安徽省滁州市滁州經濟技術豐樂大道1528號
琅琊校區:地址: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區琅琊古道西路2號
(4)滁州學院成果擴展閱讀:
學校前身是創建於1950年的滁州師范學校。歷經滁縣師范學校、安徽師范大學滁縣教學點(分校)辦學階段;1980年更名為滁州師范專科學校;2004年5月升格為滁州學院。2017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
學校佔地面積108.9萬平方米,現有會峰、琅琊兩個校區,校舍建築面積48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值2.6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24萬冊。設有17個二級學院,62個本科專業。
現有教職工1196人,其中正高級職稱82人、副高級職稱232人,博士273人(含在讀95人)、碩士756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001人。
學校擁有省級產業創新團隊1個、省級科技創新平台7個,地理學獲批安徽省「雙一流」建設國內一流學科(B類)。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5項。1名教師入選「2014年中國高被引學者」名單。
㈤ 巢湖學院和滁州學院哪個好
滁州學院比較好,學科建設比較全面,下面是滁州學院和巢湖學院的各方面對比介紹:
一、師資力量:
1、滁州學院:滁州學院有教職工1170人,其中正高級職稱89人、副高級職稱232人,博士274人、碩士737人。
2、巢湖學院:有教職工952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職稱267人,碩士以上學位813人,皖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3人。
二、學科建設:
1、滁州學院:有省級產業創新團隊1個、滁州市「221」產業創新團隊3個,省級科技創新平台8個,獲批設立院士工作站2個。
2、巢湖學院:學校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9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5個。
三、科研成果:
1、滁州學院:學校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187項,廳(市)級科研項目572項;與企事業單位簽訂產學研合作項目318項,獲得國家授權專利265項。
2、巢湖學院:教師承擔省部級以上縱向科研項目100餘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00餘篇,出版專著、編著、譯著13部。
學校簡介:
滁州學院(英文:Chuzhou University)是安徽省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距南京50公里的歷史文化名城——滁州市。學校創建於1950年,歷經滁州師范學校、滁縣師范學校、安徽師范大學滁縣教學點(分校)辦學階段,1980年更名為滁州師范專科學校,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滁州學院。2014年獲批安徽省「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學校。
截至2018年2月,學校佔地面積108.9萬平方米,有會峰、琅琊兩個校區,校舍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值2.5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19.8萬冊;設有17個二級學院,62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1150人,其中正高級職稱88人、副高級職稱240人,博士251人(含在讀78人)、碩士727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7867人。
㈥ 滁州學院的金融工程怎麼樣
1、很難簡單說滁州學院的金融工程怎麼樣,因為要看和哪個學校進行比較。該專業還算不錯,其師資隊伍由校級重點學科和省級金融工程教學團隊支撐,經過多年辦學實踐積累,辦學經驗、師資力量、實習與就業平台、與企事業單位合作辦學等各方面建設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2、滁州學院的金融工程專業情況如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發展需要,掌握現代金融理論與方法,具備matlab編程與系統研發能力、具備金融建模與金融分析報告撰寫能力,並能綜合運用上述知識能力設計和分析金融產品,創造性地提出解決金融問題的方案,能夠進行投融資風險控制與管理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金融計算與建模、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管理學、金融學、金融工程、統計學、金融計量學、金融時間序列分析、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金融市場學、證券投資學、金融風險計量與管理、計量經濟學、期權與期貨實務、銀行考試選講等。
【實踐環節】遠期定價實驗、期貨套期保值實驗、互換定價實驗、期權定價模型應用實驗、證券投資模擬綜合實驗、ERP「沙盤模擬」實驗、金融建模與模擬綜合實驗、數學建模與matlab編程實驗等。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可到銀行,證券,保險、信託等金融機構,公司企業以及政府相關財務、管理部門工作;或在金融軟體公司從事系統研發工作;或繼續攻讀金融學、金融數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專業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及金融、保險等方向專業碩士。
㈦ 滁州學院怎麼樣
滁州學院是安徽省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距南京50公里的歷史文化名城——滁州市,與著名的琅琊山風景區和「天下第一名亭」醉翁亭相毗鄰,區位優越、交通便捷、人文薈萃。學校創建於1950年,歷經滁州師范學校、滁縣師范學校、安徽師范大學滁縣教學點(分校)辦學階段;1980年5月更名為滁州師范專科學校;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升格並定名為滁州學院。2014年,成為「安徽省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建設學校。中國教育報報道了學校「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典型事例。
學校現有會峰、琅琊兩個校區,校園佔地面積102.2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8.23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3.1億元,建有配套的各類實驗室和19個校內實習實訓中心,186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固定資產總值近9億元。圖書館紙質藏書114萬冊,電子圖書92萬冊。校園網路千兆到樓,百兆到桌面。公開出版《滁州學院學報》和《滁州學院報》。
學校現有文學與傳媒學院、數學與金融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電子與電氣工程學院、地理信息與旅遊學院、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音樂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體育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部、繼續教育學院等16個教學院(部)。開設55個本科專業,涵蓋文、理、工、經、管、教、農、藝八大學科門類,其中工科類專業23個、管理類專業7個。全日制在校生17468人,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本專科生3375人。
學校現有教職工1120人,專任教師770人,其中教授59人、副教授187人,博士124人、碩士563人。有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各1人,全省模範教師、優秀教師、師德先進個人、優秀教育工作者、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20餘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後備人選3人,省級領軍人才4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2人,「安徽省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省級教學名師7人,省級教壇新秀16人。
近年來,學校先後獲批國家級、省級「本科教學工程」項目205項。學校是「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全國高等學校創業教育研究與實踐先進單位」。擁有地理信息科學(原地理信息系統)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應用化學省級重點建設學科,「安徽地理信息集成應用協同創新中心」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江淮分水嶺生態環境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高校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安徽省大學生思想動態分析研究中心」,「安徽省熱敏性物料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滁州市食品加工研究院」以及地理信息技術和化工技術等十多個研究所。依託「安徽省熱敏性物料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批設立「安徽省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187項,廳(市)級科研項目572項。油畫作品《抗擊非典》入選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廢墟上的陽光》獲得2008奧林匹克美術大會銅獎。「植物蛋白擠壓組織化技術研究與推廣」獲得「中華農業科技獎」二等獎,「動物線粒體基因組及相關類群的系統進化研究」獲得安徽省科學技術二等獎,「WDX60特大比表面積吸附樹脂研發」獲得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小地老虎性信息素的鑒定及相關生物學研究」獲得貴州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705篇,其中被SCI、EI檢索304篇,出版專著和教材174部。通過開展政產學研用合作,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與企事業單位簽訂產學研合作項目318項,獲得國家授權專利265項。
學校依山傍水,會峰湖水碧波盪漾,校園四季林木蔥蘢,鳥語花香,環境幽雅,景色宜人,人文氣息濃厚,是讀書治學的理想之地。辦學以來,為社會培養了近5萬名各類人才,很多校友已在各行各業作出突出成績,廣受社會好評。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在90%以上,連續三年榮膺「安徽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學校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綠化模範單位」、「全國高校節能管理先進院校」、「全國高校後勤十年社會化改革先進院校」、「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連續五年共14次)等稱號。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與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馬來西亞、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建立聯系,互派教師做訪問學者。與美國布里奇波特大學開展了「4+1」碩士培養,與美國科羅拉多理工大學開展了教師培訓項目。與馬來西亞城市理工大學舉辦了「6+7課程」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項目,與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舉辦了交換生項目,與韓國韓瑞大學、韓國湖南大學聯合舉辦了「3+2」、「4+2」以及視覺傳達設計專業「2+2」、公費交換生等校際合作項目,互派留學生。同時,加強省內外校地、校企、校校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實現「共贏」發展。
目前,學校上下正按照學校第二次黨代會的目標任務,科學謀劃「十三五」事業發展,堅持融入滁州、立足安徽、面向全國,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定位,加強內涵建設,夯實發展基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綜合辦學水平,推動學校轉型提升,向著建設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目標邁進!
㈧ 滁州學院 怎麼樣
滁州學院是安徽省省屬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距南京50公里的歷史文化名城——滁州市,與著名的琅琊山風景區和「天下第一名亭」醉翁亭相毗鄰,區位優越、交通便捷、人文薈萃。學校創建於1950年,歷經滁州師范學校、滁縣師范學校、安徽師范大學滁縣教學點(分校)辦學階段,1980年5月更名為滁州師范專科學校,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滁州學院。
學校現有會峰、琅琊兩個校區,校園佔地面積102.2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8.23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51億元,建有配套的各類實驗室和15個校內實習實訓中心,122個校外實習基地。固定資產總值近9億元。圖書館紙質藏書111萬冊,電子圖書80萬冊。校園網路千兆到樓,百兆到桌面。公開出版《滁州學院學報》和《滁州學院報》。
學校現有文學與傳媒學院、數學與金融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電子與電氣工程學院、地理信息與旅遊學院、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音樂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體育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部、繼續教育學院等16個教學院(部)。開設46個本科專業,涵蓋文、理、工、經、管、教、農、藝八大學科門類,其中工科類專業18個、管理類專業6個。全日制在校生16324人,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本專科生2859人。
學校現有教職工1082人,專任教師714人,其中教授44人、副教授145人,博士101人,碩士511人。有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各1人,全省模範教師、優秀教師、師德先進個人、優秀教育工作者、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10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各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2人,「安徽省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省級教學名師2人,省級教壇新秀6人。
近年來,學校先後獲批國家級、省級「本科教學工程」項目133項。學校是「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擁有地理信息科學(原地理信息系統)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應用化學省級重點建設學科,「江淮分水嶺生態環境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省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安徽省大學生思想動態分析研究中心」,以及地理信息技術和化工技術等十多個研究所。
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121項,廳(市)級科研項目378項。油畫作品《抗擊非典》入選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廢墟上的陽光》獲得2008奧林匹克美術大會銅獎。「植物蛋白擠壓組織化技術研究與推廣」獲得「中華農業科技獎」二等獎,「WDX60特大比表面積吸附樹脂研發」獲得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124篇,其中被SCI、EI檢索255篇,出版專著和教材145部。通過開展政產學研用合作,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與企事業單位簽訂產學研合作項目217項,獲得國家授權專利60項。
學校依山傍水,會峰湖水碧波盪漾,校園四季林木蔥蘢,鳥語花香,環境幽雅,景色宜人,人文氣息濃厚,是讀書治學的理想之地。辦學以來,為社會培養了近5萬名各類人才,很多校友已在各行各業作出突出成績,廣受社會好評。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在90%以上,連續三年榮膺「安徽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學校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綠化模範單位」、「全國高校節能管理先進院校」、「全國高校後勤十年社會化改革先進院校」、「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連續五年共13次)等稱號。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與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建立聯系,互派教師做訪問學者。與韓國韓瑞大學、韓國湖南大學等國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聯合舉辦了「3+2」、「4+2」以及視覺傳達設計專業「2+2」、公費交換生等校際合作項目,互派留學生。與美國科羅拉多理工大學開展了教師培訓項目。同時,加強省內外校地、校企、校校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實現「共贏」發展。
目前,學校上下正按照學校第二次黨代會和「十二五」事業發展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堅持融入滁州、立足安徽、面向全國,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定位,加強內涵建設,夯實發展基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綜合辦學水平,向著創建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院校目標邁進!
㈨ 滁州學院怎麼樣
簡介:滁州學院是安徽省省屬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距南京50公里的歷史文化名城——滁州市,與著名的琅琊山風景區和「天下第一名亭」醉翁亭相毗鄰,區位優越、交通便捷、人文薈萃。學校創建於1950年,歷經滁州師范學校、滁縣師范學校、安徽師范大學滁縣教學點(分校)辦學階段,1980年5月更名為滁州師范專科學校,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准升格為滁州學院。 學校現有會峰、琅琊兩個校區,校園佔地面積100.2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8.23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08億元,建有配套的各類實驗室和8個校內實習實訓中心,108個校外實習基地。固定資產總值近9億元。圖書館紙質藏書107萬冊,電子圖書80萬冊。校園網路千兆到樓,百兆到桌面。公開出版《滁州學院學報》和《滁州學院報》。 學校現有文學與傳媒學院、數學科學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地理信息與旅遊學院、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音樂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體育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部、繼續教育學院等15個教學院(部)。開設46個本科專業,涵蓋文、理、工、經、管、教、農、藝八大學科門類,其中工科類專業18個、管理類專業6個。全日制在校生16324人,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本專科生2859人。 學校現有教職工1020人,專任教師670人,其中教授42人、副教授144人,博士84人,碩士469人。有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各1人,全省模範教師、優秀教師、師德先進個人、優秀教育工作者、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10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各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2人,「安徽省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省級教學名師2人,省級教壇新秀6人。 近年來,學校先後獲批國家級、省級「本科教學工程」項目133項。學校是「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擁有地理信息科學(原地理信息系統)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應用化學省級重點建設學科,「江淮分水嶺生態環境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省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安徽省大學生思想動態分析研究中心」,以及地理信息技術和化工技術等十多個研究所。 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121項,廳(市)級科研項目378項。油畫作品《抗擊非典》入選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廢墟上的陽光》獲得2008奧林匹克美術大會銅獎。「植物蛋白擠壓組織化技術研究與推廣」獲得「中華農業科技獎」二等獎,「WDX60特大比表面積吸附樹脂研發」獲得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124篇,其中被SCI、EI檢索255篇,出版專著和教材145部。通過開展政產學研用合作,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與企事業單位簽訂產學研合作項目217項,獲得國家授權專利60項。 學校依山傍水,會峰湖水碧波盪漾,校園四季林木蔥蘢,鳥語花香,環境幽雅,景色宜人,人文氣息濃厚,是讀書治學的理想之地。辦學以來,為社會培養了近5萬名各類人才,很多校友已在各行各業作出突出成績,廣受社會好評。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在90%以上,連續三年榮膺「安徽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學校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綠化模範單位」、「全國高校節能管理先進院校」、「全國高校後勤十年社會化改革先進院校」、「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連續五年共13次)等稱號。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與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建立聯系,互派教師做訪問學者。與韓國韓瑞大學、韓國湖南大學等國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聯合舉辦了「3+2」、「4+2」以及視覺傳達設計專業「2+2」、公費交換生等校際合作項目,互派留學生。與美國科羅拉多理工大學開展了教師培訓項目。同時,加強省內外校地、校企、校校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實現「共贏」發展。 目前,學校上下正按照學校第二次黨代會和「十二五」事業發展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堅持融入滁州、立足安徽、面向全國,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定位,加強內涵建設,夯實發展基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綜合辦學水平,向著創建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院校目標邁進!
注冊資本:23879萬人民幣
㈩ 滁州學院多大
截至2021年6月,學校佔地面積108.9萬平方米,有會峰、琅琊兩個校區,校舍建築面積46.2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值3.18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32.3萬冊,電子圖書154.1萬種;設有15個二級學院,62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1301人。
其中正高級職稱106人、副高級職稱267人,博士344人(含在讀100人)、碩士791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567人。滁州學院前身是創辦於1950年的滁州師范學校;1977年設立安徽師范大學滁縣教學點(滁州分校)。
滁州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5月,現有教職工1170人,其中正高級職稱89人、副高級職稱232人,博士274人(含在讀98人)、碩士737人。師資隊伍建設得到新提升。大力引進和培育高層次人才,推進「博士化」工程,不斷改善師資隊伍結構,有效支撐學科建設。
實施「雙百」「雙證」「青藍」計劃,提升教師「雙能」素質。引進國家級人才10餘人。獲批省高校領軍人才團隊、省委組織部省人才辦Ⅱ、Ⅲ類引才平台各1個。認定「雙能型」教師402人。1名教授作為全國基層科技工作者代表,應邀出席全國兩院院士大會。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滁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