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工匠技術成果

工匠技術成果

發布時間:2021-08-02 10:36:22

1. 工匠除了技術還有什麼和常人不同

氣質吧,不同職業的人氣質一般不同,其他沒什麼區別,畢竟普通人就是大千世界很多人,包括木匠。

2. 如此精湛的工藝,幾千年前的工匠們是怎麼實現的呢

幾千年前的工匠們,使用簡單的三角板和鐵錘,把每塊石頭切割、打磨的光滑平整,使得石頭之間銜接緊密,甚至在經歷了數千年的風雨侵蝕後仍很難用一把鋒利的刀刃插入石塊之間的縫隙。

木匠、石匠、泥水匠,尊魯班為祖師。魯班,是春秋時魯國的巧匠,姓公輸,名般。由於「般」與「班」同音,人們一般稱他為魯班。相傳他曾發明木作工具,創制攻城的雲梯和磨麵粉的石砣。後人由於敬重他,便把一些精巧的古建築說成是他建的。

例如,戶縣渭豐鄉祁南村的濟源堂,結構嚴謹,是中國小木作建築中的精品,建於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本來與魯班無關。可是民間認為是魯班修的,將其稱為「公輸堂」。陝西省的工匠中,流傳著魯班先師「顯聖」傳藝的許多生動有趣的故事,並對這些故事的真實性深信不疑。相傳魯班的小名叫「雙」,所以泥水匠蓋房安瓦時忌雙行,藉以避開先師的名諱。

舊時,據說每逢是魯班生日的農歷五月初七,工匠們都要按工種分頭舉行「魯班會」,隆重祭祀祖師,他們在寫有「工部尚書公輸子之神位」的木主前焚香跪拜,祈求祖師保佑自己四季平安。

(2)工匠技術成果擴展閱讀

鐵匠、銅匠、銀匠和小爐匠,都以太上老君為祖師。太上老君,指春秋時的哲學家老子。從三國、兩晉開始,老子逐漸被道教徒神化,成了道教的主神太上老君。道教中的丹鼎派宣稱,只要吃了仙丹,便會長生不死,甚至能成仙升天。

由於這一派道士普遍從事煉制丹葯的工作,他們編造出了老子煉丹的神話故事,並將老子定為煉丹者的始祖神。煉丹離不開火爐,鐵匠等也離不開火爐。他們尋找祖師時,便選中了本來與自己不太相關的老子。

老子的生日是二月十五日。每逢老子的生日,工匠們都要分行業隆重祭祀。相傳老子的小名叫「吹兒」,所以工匠們忌諱吹哨子,認為吹哨子是犯祖師名諱的。

3. 什麼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包括

1、敬業。敬業是從業者基於對職業的敬畏和熱愛而產生的一種全身心投入的認認真真、盡職盡責的職業精神狀態。中華民族歷來有「敬業樂群」「忠於職守」的傳統,敬業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也是當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之一。

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主張人在一生中始終要「執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 。「執事敬」,是指行事要嚴肅認真不怠慢;「事思敬」,是指臨事要專心致志不懈怠;「修己以敬」,是指加強自身修養保持恭敬謙遜的態度。

2、精益。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從業者對每件產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職業品質。所謂精益求精,是指已經做得很好了,還要求做得更好,「即使做一顆螺絲釘也要做到最好」。正如老子所說,「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能基業長青的企業,無不是精益求精才獲得成功的。

3、專注。專注就是內心篤定而著眼於細節的耐心、執著、堅持的精神,這是一切「大國工匠」所必須具備的精神特質。從中外實踐經驗來看,工匠精神都意味著一種執著,即一種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與韌性。

「術業有專攻」,一旦選定行業,就一門心思紮根下去,心無旁騖,在一個細分產品上不斷積累優勢,在各自領域成為「領頭羊」。在中國早就有「藝痴者技必良」的說法,如《莊子》中記載的游刃有餘的「庖丁解牛」、《核舟記》中記載的奇巧人王叔遠等。

4、創新。「工匠精神」還包括著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創新內蘊。古往今來,熱衷於創新和發明的工匠們一直是世界科技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工匠,如倪志福、郝建秀等,他們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改革開放以來,「漢字激光照排系統之父」王選、「中國第一、全球第二的充電電池製造商」王傳福、從事高鐵研製生產的鐵路工人和從事特高壓、智能電網研究運行的電力工人等都是「工匠精神」的優秀傳承者,他們讓中國創新重新影響了世界。

(3)工匠技術成果擴展閱讀:

「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它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包括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方面的內容。

工匠們喜歡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著產品在雙手中升華的過程。工匠們對細節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極致,對精品有著執著的堅持和追求,把品質從0提高到1,其利雖微,卻長久造福於世。

工匠精神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國製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業競爭發展的品牌資本、是員工個人成長的道德指引。「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

精神評論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工匠精神」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讓人耳目一新,有媒體將其列入「十大新詞」予以解讀。

古語雲:「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不僅體現了對產品精心打造、精工製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斷吸收最前沿的技術,創造出新成果。

工匠精神落在個人層面,就是一種認真精神、敬業精神。其核心是:不僅僅把工作當作賺錢養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樹立起對職業敬畏、對工作執著、對產品負責的態度,極度注重細節,不斷追求完美和極致,給客戶無可挑剔的體驗。

將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個環節,做出打動人心的一流產品。與工匠精神相對的,則是「差不多精神」——滿足於90%,差不多就行了,而不追求100%。我國製造業存在大而不強、產品檔次整體不高、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等現象,多少與工匠精神稀缺、「差不多精神」顯現有關。

工匠精神落在企業家層面,可以認為是企業家精神。具體而言,表現在幾個方面:

第一,創新是企業家精神的內核。企業家通過從產品創新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組織形式創新等全面創新,從創新中尋找新的商業機會,在獲得創新紅利之後,繼續投入、促進創新,形成良性循環。

第二,敬業是企業家精神的動力。有了敬業精神,企業家才會有將全身心投入到企業中的不竭動力,才能夠把創新當作自己的使命,才能使產品、企業擁有競爭力。

第三,執著是企業家精神的底色。在經濟處於低谷時,其他人也許選擇退出,唯有企業家不會退出。

改革開放近40年來,我國涌現出大批有膽有識、有工匠精神的企業家,但也有一些企業家缺乏企業家精神……可以說,企業家精神的下滑,才是經濟發展的隱憂所在。

4. 求幾個工匠精神例子。

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包括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方面的內容。

1、坦克集群,在遼闊的大地上風馳電掣,一往無前,現在中國的坦克製造能力已經躋身世界第一方陣了。裝甲是坦克的第一要件。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首席焊工盧仁峰的工作就是負責把坦克的各種裝甲鋼板連綴為一體。這個左手殘疾,僅靠右手練就一身電焊絕活的焊接工人,其手工電弧焊單面焊雙面成型技術堪稱一絕。

2、LNG船被稱為「海上超級冷凍車」,要在零下163度的極低溫環境下,漂洋過海,運送液化天然氣。在世界民用造船領域,建造一艘LNG船的難度堪比建造一艘航母,目前只有美國等少數國家能建造LNG船。2005年,我國才有了第一批16個掌握這項焊接技術的工人,張冬偉就是其中之一。

3、核電是一種清潔的新型能源,然而核電站裡面的物質一旦發生泄漏後果不堪設想,但核電站內部連接核反應堆輸送管道的焊接難度極大,只能採用手工焊接。未曉朋就是這樣一位世界級的焊工,他所完成的核電站主管道焊接,將保障在40年的周期里,核電站反應堆主管道的安全。

(4)工匠技術成果擴展閱讀

愛崗敬業,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內容之一。築就人生美麗夢想也好,踐行核心價值觀也罷,既不是虛無縹緲的,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成功之源」,就根植在你我他的職業道德里、情感良心中。表面上,愛崗敬業是利他的;實質上,愛崗敬業也是利己的。換言之,它是滿足社會需求與實現個人價值的有機統一。

「大國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動實踐表明,只有那些熱愛本職、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業,才可望拓展人生價值。

5. 判斷題,匠心獨具,技近乎道是對工匠在技術工藝等方面獨創性的形容

是對工匠的獨創和工藝精湛的形容

6. 懷匠心,踐匠行,做匠人是什麼意思

「懷匠心,踐匠行,做匠人」意思是要有匠人精神,像匠人一樣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地行動做事,最終成為一位出色的匠人。

這句話是鼓勵人們追求卓越,對匠心、精品的堅持和追求,專業、專注、一絲不苟且孜孜不倦。

拓展資料:

「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它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包括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方面的內容。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工匠精神」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讓人耳目一新,有媒體將其列入「十大新詞」予以解讀。古語雲:「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不僅體現了對產品精心打造、精工製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斷吸收最前沿的技術,創造出新成果。

精神內涵

1、敬業。敬業是從業者基於對職業的敬畏和熱愛而產生的一種全身心投入的認認真真、盡職盡責的職業精神狀態。中華民族歷來有「敬業樂群」「忠於職守」的傳統,敬業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也是當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之一。

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主張人在一生中始終要「執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 。「執事敬」,是指行事要嚴肅認真不怠慢;「事思敬」,是指臨事要專心致志不懈怠;「修己以敬」,是指加強自身修養保持恭敬謙遜的態度。

2、精益。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從業者對每件產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職業品質。所謂精益求精,是指已經做得很好了,還要求做得更好,「即使做一顆螺絲釘也要做到最好」。正如老子所說,「天下大事,必作於細」。能基業長青的企業,無不是精益求精才獲得成功的。

3、專注。專注就是內心篤定而著眼於細節的耐心、執著、堅持的精神,這是一切「大國工匠」所必須具備的精神特質。從中外實踐經驗來看,工匠精神都意味著一種執著,即一種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與韌性。「術業有專攻」,一旦選定行業,就一門心思紮根下去,心無旁騖,在一個細分產品上不斷積累優勢,在各自領域成為「領頭羊」。

4、創新。「工匠精神」還包括著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創新內蘊。古往今來,熱衷於創新和發明的工匠們一直是世界科技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工匠,如倪志福、郝建秀等,他們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改革開放以來,「漢字激光照排系統之父」王選、「中國第一、全球第二的充電電池製造商」王傳福、從事高鐵研製生產的鐵路工人和從事特高壓、智能電網研究運行的電力工人等都是「工匠精神」的優秀傳承者,他們讓中國創新重新影響了世界。

7. 三國著名的工匠.發明家有哪些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專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屬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
馬鈞,字德衡,扶風(今陝西興平)人,三國時期人物,是中國古代科技史上最負盛名的機械發明家之一。馬鈞年幼時家境貧寒,自己又有口吃的毛病,所以不擅言談卻精於巧思,後來在魏國擔任給事中的官職。指南車製成後,他又奉詔制木偶百戲,稱「水轉百戲」。接著馬鈞又改造了織綾機,提高工效四五倍。馬鈞還改良了用於農業灌溉的工具龍骨水車(翻車),此後,馬鈞還改制了諸葛連弩,對科學發展和技術進步做出了貢獻。
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季彥。河東聞喜(今山西省聞喜縣)人。東漢尚書令裴茂之孫,曹魏光祿大夫裴潛之子。魏晉時期名臣,著名地圖學家。裴秀作《禹貢地域圖》,開創了中國古代地圖繪制學。李約瑟稱他為「中國科學制圖學之父」,與古希臘著名地圖學家托勒密齊名,是世界古代地圖學史上東西輝映的兩顆燦爛明星。

8. 弘揚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

工匠精神的內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精益求精。注重細節,追求完美和極致,不惜花費時間精力,孜孜不倦,反復改進產品,把99%提高到99.99%。2、嚴謹,一絲不苟。不投機取巧,必須確保每個部件的質量,對產品採取嚴格的檢測標准,不達要求絕不輕易交貨。3、耐心,專注,堅持。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在專業領域上絕對不會停止追求進步,無論是使用的材料、設計還是生產流程,都在不斷完善。4、專業,敬業。工匠精神的目標是打造本行業最優質的產品,其他同行無法匹敵的卓越產品。總之,追求工匠精神,就是造出優質產品,對產品精益求精,不斷吸收最新前沿技術,出最新成果。在個人層面,表現出的是一種敬業、認真的精神,對這種精神的執著,自然會取得相應的成果。舉幾個在這方面的例子說明、論證一下就OK了。以前的有許振超,現在有洛陽軸承廠軸承設計製造團隊、航空發動機葉片設計人員等,這些團隊都在各自的領域,精益求精,設計製造出高質量的產品,打破國外的技術封鎖,為國家節省了大量外匯,提升了國家在製造方面的技術、工藝等,個人、團隊也獲得了榮譽與獎勵等。截止2012年,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為什麼這些長壽的企業扎堆出現在這些國家,是一種偶然嗎?他們長壽的秘訣是什麼呢?我們研究了他們都在傳承著一種精神——工匠精神!很多人認為工匠是一種機械重復的工作者,其實工匠有著更深遠的意思。他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堅定、踏實、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為企業家。但大多數成功企業家身上都有這種工匠精神。

閱讀全文

與工匠技術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