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鄧稼先的研究成果

鄧稼先的研究成果

發布時間:2020-12-18 19:01:40

①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有哪些重大的科技成就和作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家

1.錢學森(1911.12.11~2009.10.31)
中國著名物理學家,世界著名火箭專家。浙江杭州人,生於上海,195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博士學位,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為中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1958年4月起,他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2.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
,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於湖北省黃岡縣一個貧寒人家。(也有一說是1889年11月18日)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我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奠基人. 李四光的最大貢獻是創立了地質力學,並以力學的觀點研究地殼運動現象,探索地質運動與礦產分布規律,新華夏構造體系的特點,分析了我國的地質條件,說明中國的陸地一定有石油。從理論上推翻了中國貧油的結論,肯定中國具有良好的儲油條件。

3.鄧稼先
,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被稱為「兩彈元勛」。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鄧稼先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完成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原子彈試驗成功後,鄧稼先又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領導並親自參與了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製和實驗工作。

4.錢三強(1913~1992)
:原名錢秉穹,浙江湖州人.導師是居里夫人的女兒、諾貝爾獎獲得者伊萊娜·居里及其丈夫約里奧·居里.從新中國建立起,錢三強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業的開創。他在中國科學院擔任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後改名原子能研究所)的副所長、所長,並於1954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5年,中央決定發展本國核力量後,他又成為規劃的制定人。1958年,他參加了蘇聯援助的原子反應堆的建設,並匯聚了一大批核科學家(包括他的夫人),他還將鄧稼先等優秀人才推薦到研製核武器的隊伍中

三錢: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三位歸國物理學家)
竺可楨(氣象學家)
李四光(地質學家)
鄧稼先(兩彈元勛)
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
王選(當代畢升)
周光召(物理學家)
趙忠堯(物理學家)

「兩彈一星」元勛情況:[1] 授勛時過世(7人) :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 此後過世(7人) :吳自良、陳芳允、楊嘉墀、彭桓武、錢學森、朱光亞、王大珩。 目前仍健在(9人):程開甲、黃緯祿、屠守鍔、王希季、孫家棟、任新民、陳能寬、周光召、於敏。

② 鄧稼先的成果

鄧稼先(1924-1986)安徽懷寧人,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鄧稼先祖父是清代著名書法家和篆刻家,父親是著名的美學家和美術史家。「七七」事變後,全家滯留北京,16歲的鄧稼先隨姐姐赴四川江津讀完高中。1941年至1945年在西南聯大物理系學習,受業於王竹溪、鄭華熾等著名教授。1945年抗戰勝利後,鄧稼先在北京大學物理系任教。

1948年10月,鄧稼先赴美國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學物理系讀研究生,1950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在他取得學位後的第9天,便登上了回國的輪船。回國後,鄧稼先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從事原子核理論研究。1958年8月調到新籌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論部主任,負責領導核武器的理論設計,隨後任研究所副所長、所長,核工業部第九研究設計院副院長、院長,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被稱為「兩彈元勛」。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鄧稼先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完成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原子彈試驗成功後,鄧稼先又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領導並親自參與了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製和實驗工作。

鄧稼先和周光召合寫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理論研究總結》,是一部核武器理論設計開創性的基礎巨著,它總結了百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這部著作不僅對以後的理論設計起到指導作用,而且還是培養科研人員入門的教科書。鄧稼先對高溫高壓狀態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貢獻。為了培養年輕的科研人員,他還寫了電動力學、等離子體物理、球面聚心爆轟波理論等許多講義,即使在擔任院長重任以後,他還在工作之餘著手編寫「量子場論」和「群論」。

鄧稼先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為了祖國的強盛,為了國防科研事業的發展,他甘當無名英雄,默默無聞地奮鬥了數十年。他常常在關鍵時刻,不顧個人安危,出現在最危險的崗位上,充分體現了他崇高無私的奉獻精神。他在中國核武器的研製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卻鮮為人知,直到他死後,人們才知道了他的事跡。

他主要從事核物理、理論物理、中子物理、等離子體物理、統計物理和流體力學等方面的研究並取得突出成就。他自1958年開始組織領導開展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從而邁開了中國獨立研究設計核武器的第一步,領導完成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前的爆轟模擬試驗。原子彈試驗成功後,立即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組織領導並親自參與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製和試驗工作。1979年,鄧稼先擔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長。1984年,他在大漠深處指揮中國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試驗成功。翌年,他的癌擴散已無法挽救,他在國慶節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門。1986年7月16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鵬前往醫院授予他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因全身大出血去世。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③ 我想知道鄧稼先有哪些成就

鄧稼先(1924-1986)安徽懷寧人,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鄧稼先祖父是清代著名書法家和篆刻家,父親是著名的美學家和美術史家。「七七」事變後,全家滯留北京,16歲的鄧稼先隨姐姐赴四川江津讀完高中。1941年至1945年在西南聯大物理系學習,受業於王竹溪、鄭華熾等著名教授。1945年抗戰勝利後,鄧稼先在北京大學物理系任教。

1948年10月,鄧稼先赴美國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學物理系讀研究生,1950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在他取得學位後的第9天,便登上了回國的輪船。回國後,鄧稼先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從事原子核理論研究。1958年8月調到新籌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論部主任,負責領導核武器的理論設計,隨後任研究所副所長、所長,核工業部第九研究設計院副院長、院長,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國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被稱為「兩彈元勛」。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鄧稼先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完成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原子彈試驗成功後,鄧稼先又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領導並親自參與了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製和實驗工作。

鄧稼先和周光召合寫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理論研究總結》,是一部核武器理論設計開創性的基礎巨著,它總結了百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這部著作不僅對以後的理論設計起到指導作用,而且還是培養科研人員入門的教科書。鄧稼先對高溫高壓狀態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貢獻。為了培養年輕的科研人員,他還寫了電動力學、等離子體物理、球面聚心爆轟波理論等許多講義,即使在擔任院長重任以後,他還在工作之餘著手編寫「量子場論」和「群論」。

鄧稼先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為了祖國的強盛,為了國防科研事業的發展,他甘當無名英雄,默默無聞地奮鬥了數十年。他常常在關鍵時刻,不顧個人安危,出現在最危險的崗位上,充分體現了他崇高無私的奉獻精神。他在中國核武器的研製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卻鮮為人知,直到他死後,人們才知道了他的事跡。

他主要從事核物理、理論物理、中子物理、等離子體物理、統計物理和流體力學等方面的研究並取得突出成就。他自1958年開始組織領導開展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從而邁開了中國獨立研究設計核武器的第一步,領導完成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前的爆轟模擬試驗。原子彈試驗成功後,立即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組織領導並親自參與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製和試驗工作。1979年,鄧稼先擔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長。1984年,他在大漠深處指揮中國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試驗成功。翌年,他的癌擴散已無法挽救,他在國慶節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門。1986年7月16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鵬前往醫院授予他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因全身大出血去世。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希望這個對你有幫助

④ 鄧稼先傳忘我工作是為了成就感問題

鄧稼先忘我工作不是為了成就感。這是他的身上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決定,把個人回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緊答緊地聯系在一起。
1、「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正好准確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2、鄧稼先的氣質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領導各階層許許多多工作者,為中華民族作了歷史性貢獻的原因:人們知道他沒有私心,人們絕對相信他。
3、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

⑤ 鄧稼先等的努力奮斗下,中國的國防航天業取得了輝煌的成果。請你為神舟十號的發射成功寫幾句寄語

剛剛好就ok美女加工費VCD費還不趕緊回家你空間設計和公積金快過年好幾個國家和科技版開發你好過分你還放權假看到是哦的飛機還是建議炯炯hi房價地價以及日當天就會以灰色後悔退回後熱帖胡浩宇建議還是放得開hi哦也借款人破客戶破人看過就ok通科技哦人士看好哦朋友推薦覅回家弄i

⑥ 鄧稼先主要成就

主要成就: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被稱為「兩彈元勛」。在原子彈、氫彈研究中,鄧稼先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完成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的爆轟模擬試驗。

他自1958年開始組織領導開展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從而邁開了中國獨立研究設計核武器的第一步,領導完成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並參與指導核試驗前的爆轟模擬試驗。原子彈試驗成功後,立即組織力量探索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組織領導並親自參與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製和試驗工作。

鄧稼先不僅注重科技實驗,還格外注重對科學理論的及時梳理和總結。鄧稼先和周光召合寫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理論研究總結》,是一部核武器理論設計開創性的基礎巨著,它總結了百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這部著作不僅對以後的理論設計起到指導作用,而且還是培養科研人員入門的教科書。鄧稼先對高溫高壓狀態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貢獻。

為了培養年輕的科研人員,他還寫了電動力學、等離子體物理、球面聚心爆轟波理論等許多講義,即使在擔任院長重任以後,他還在工作之餘著手編寫「量子場論」和「群論」。

(6)鄧稼先的研究成果擴展閱讀:

鄧稼先(1924—1986),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製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1924年出生於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1935年考入志成中學,在讀書求學期間,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1937年北平淪陷後,他曾秘密參加抗日聚會。後在父親鄧以蟄的安排下,他隨大姐去往昆明,並於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國普渡大學留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畢業當年,他就毅然回國。

鄧稼先是中國核武器研製與發展的主要組織者、領導者,鄧稼先始終在中國武器製造的第一線,領導了許多學者和技術人員,成功地設計了中國原子彈和氫彈,把中國國防自衛武器引領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參考資料:網路-鄧稼先

⑦ 在鄧稼先等科學家的努力奮斗下,中國的國防航天事業取得了輝煌的成果.......請

請問您問的是啥?

⑧ 新中國有哪些成就

鄧稼先,1924年出生於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翌年,他隨母到北京,
在擔任清華、北大哲學教授的父親身邊長大。他5歲入小學,在父親指點下打下了很
好的中西文化基礎。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學,與比他高兩班、且是清華大學院內
鄰居的楊振寧結為最好的朋友。鄧稼先在校園中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1937年
北平淪陷後秘密參加抗日聚會。在父親安排下,他隨大姐去了大後方昆明,並於
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
1945年抗戰勝利時,鄧稼先從西南聯大畢業,在昆明參加了共產黨的外圍組織
「民青」,投身於爭取民主、反對國民黨賣國獨裁的斗爭。翌年,他回到北平,受
聘擔任了北京大學物理系助教,並在學生運動中擔任了北大教職工聯合會主席。抱
著學更多的本領以建設新中國之志,他於1947年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於翌年秋
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於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
學分,並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九天後,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
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
此後的八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1953年,他與許鹿希結婚,許鹿
希是五四運動重要學生領袖、後來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許德珩的長女。
1954年,鄧稼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8年秋,二機部副部長錢三強找到鄧稼先,說「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
征詢他是否願意參加這項必須嚴格保密的工作。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同意,回家對妻
子只說自己「要調動工作」,不能再照顧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難。從小受愛國思想
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從事對國家有重大意義的工作,表示堅決支持。從此,
鄧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對外聯絡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現在嚴格警衛的深院和大
漠戈壁。
鄧稼先就任二機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後,先挑選了一批大學生,准備有關
俄文資料和原子彈模型。1959年6月,蘇聯政府中止了原有協議,中共中央下決心自
己動手,搞出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鄧稼先擔任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負責人後,
一面部署同事們分頭研究計算,自己也帶頭攻關。在遇到一個蘇聯專家留下的核爆
大氣壓的數字時,鄧稼先在周光召的幫助下以嚴謹的計算推翻了原有結論,從而解
決了中國原子彈試驗成敗的關鍵性難題。數學家華羅庚後來稱,這是「集世界數學
難題之大成」的成果。
鄧稼先不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費盡心血,還經常到飛沙走石的戈壁試驗場。
1964年10月,中國成功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由他最後簽字確定了設計方案。
他還率領研究人員在試驗後迅速進入爆炸現場采樣,以證實效果。他又同於敏等人
投入對氫彈的研究。按照「鄧—於方案」,最後終於製成了氫彈,並於原子彈爆炸
後的兩年零8個月試驗成功。這同法國用8年、美國用7年、蘇聯用4年的時間相比,
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鄧稼先擔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長,1979年又任院長。1984年,他在大
漠深處指揮中國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試驗成功。翌年,他的癌擴散已無法挽救,他在
國慶節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門。1986年7月16日,當時的副總理李鵬前往醫院
授予他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年7月29日,鄧稼先去世。他臨終前留下的話仍是
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並叮嚀:「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鄧稼先的一生,是中國一代優秀知識分子的光輝榜樣。他在抗日救亡的呼喊中
長大,在「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人傑」的西南聯大校歌聲中走上科學之路。
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就抱定了以科技強國的宿願,將個人的事業與民族興亡緊密相連。
同時,他在黨的教育下知道了應該如何發動群眾進行科研攻關,為此而終生奮斗不
惜個人的生命。
中國能在那樣短的時間和那樣差的基礎上研製成「兩彈一星」(核彈、氫彈和
衛星),西方人總感到不可思議。楊振寧來華探親返程之前,故意問還不暴露工作
性質的鄧稼先說:「在美國聽人說,中國的原子彈是一個美國人幫助研製的。這是
真的嗎?」鄧稼先請示了周恩來後,寫信告訴他:「無論是原子彈,還是氫彈,都
是中國人自己研製的。」楊振寧看後激動得流出了淚水。正是由於中國有了這樣一
批勇於奉獻的知識分子,才挺起了堅強的民族脊樑。
鄧稼先於1950年夏天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後,完全可以留在那裡並擁有良好的
工作條件和優厚的待遇。但他毅然回來建設仍一窮二白的祖國。同年國慶節,在北
京外事部門的招待會上,有人問他帶了什麼回來?他說:「帶了幾雙眼下中國還不
能生產的尼龍襪子送給父親,還帶了一腦袋關於原子核的知識。」
中國研製原子彈正值三年困難時期,尖端領域的科研人員雖有較高的糧食定量,
卻因缺乏油水,仍經常飢腸響如鼓。鄧稼先從岳父那裡能多少得到一點糧票的支援,
卻都用來買餅干之類,在工作緊張時與同事們分享。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
們日夜加班。鄧稼先還強調試驗的基本原則是親臨第一線。他冒著酷暑嚴寒,在試
驗場度過了整整10年的單身漢生活,有15次在現場領導核試驗,從而掌握了大量的
第一手材料。
鄧稼先雖長期擔任核試驗的領導工作,卻本著對工作極端負責任的精神,在最
關鍵、最危險的時候出現在第一線。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鈾球加工等生死系於一
發的險要時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員身邊,既加強了管理,又給作業者以極大的鼓勵。
一次,航投試驗時出現降落傘事故,原子彈墜地被摔裂。鄧稼先深知危險,卻
一個人搶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彈碎片拿到手裡仔細檢驗。身為醫學教授的妻子知道
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彈,在鄧稼先回北京時強拉他去檢查。結果發現在他的小便
中帶有放射性物質,肝臟被損,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隨後,鄧稼先仍堅持回核
試驗基地。在步履艱難之時,他堅持要自己去裝雷管,並首次以院長的權威向周圍
的人下命令:「你們還年輕,你們不能去!」1985年,鄧稼先最後離開羅布泊回到
北京,仍想參加會議。醫生強迫他住院並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無力地倒在病床上,
面對自己妻子以及國防部長張愛萍的安慰,平靜地說:「我知道這一天會來的,但
沒想到它來得這樣快。」中央盡了一切力量,卻無法挽救他的生命。在鄧稼先去世
前不久,組織上為他個人配備了一輛專車。他只是在家人攙扶下,坐進去並轉了一
小圈,表示已經享受了國家所給的待遇。在他去世13年後,1999年國慶50周年前夕,
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又向鄧稼先追授了金質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⑨ 鄧稼先的生平事跡

哈嘍,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語,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精彩資訊分享給你。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兩彈元勛」鄧稼先,為我國做出了什麼突出貢獻?

下面我們來具體說一下這個事情。鄧稼先的功績是值得人們銘記的。

經過長時間的艱苦努力,鄧稼先和其他科學工作者終於使原子彈的蘑菇雲在神州大地上升了起來。這時已經是1964年10月了。此時鄧稼先已經離別妻子和其他親朋好友長達六年之久了。然而,他們都不知道原子彈的試爆成功凝聚著他六年的心血。

⑩ 鄧稼先近幾年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我國又取得了哪些大的科研成果

科技工作這個范疇比較大呢!
科研主要是在搞研究,成果就是理論性的東西
科技就太不好說了,技術之類的都可以說是科技?
科技成果指產品

閱讀全文

與鄧稼先的研究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疫情投訴 瀏覽:149
知識產權合作開發協議doc 瀏覽:932
廣州加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5
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管理辦法 瀏覽:455
消費315投訴 瀏覽:981
馬鞍山鋼城醫院 瀏覽:793
馮超知識產權 瀏覽:384
介紹小發明英語作文 瀏覽:442
版權使用權協議 瀏覽:1000
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表 瀏覽:884
馬鞍山候車亭 瀏覽:329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