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扶貧成果村

扶貧成果村

發布時間:2020-12-18 18:52:48

① 精準扶貧十個到村到戶是什麼意思

(一)政策宣傳到村到戶。該區各鄉鎮(街道)、各區直單位通過抓好惠民政策的宣傳和落實,堅定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信心,激發貧困戶自身的內生動力,實現黨委政府、扶貧隊伍、貧困戶、社會力量決戰貧困思想的高度統一。
(二)產業扶持到村到戶。加大產業發展扶持力度,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旅遊則旅遊,整合各相關部門項目和資金,集中力量向產業優勢區域投入,為貧困村量身定製特色產業,通過特色產業發展覆蓋帶富貧困戶。
(三)就業扶貧到村到戶。整合各部門培訓資源,強化實用技能培訓,拓展就業渠道,提高就業扶貧成效。加強貧困人口就業技能培訓,加強就業指導服務,大力發展勞務輸出經濟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四)生態移民到村到戶。重點加快推進汪甸瑤族鄉生態移民扶貧安置點建設。圍繞「搬得出、穩得住、有出路、能致富」的總體要求,堅持「政府主導、農民自願,分類指導、持續發展」的工作思路,採取上級政府扶持與農戶自建相結合的安置方式,積極穩妥,有組織、分步驟、分階段把地質災害區、洪澇災害區、環境惡劣區、落後貧困區的住戶搬遷到安全、舒適、交通便利、適宜居住的地域,進一步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五)社會保障到村到戶。把中央、自治區低保政策和醫療救助政策落實好,按照各級財力現狀分批逐年擴大社會保障和醫療救助范圍,穩步提高補助救助標准,做到貧困村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堅決打贏兜底仗。
(六)教育扶貧到村到戶。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子女在校生,實施扶貧培訓補助,落實區、鄉幹部和教師的雙結對精準幫扶。
(七)金融扶貧到村到戶。進一步深化拓展農村金融改革成果,加大貧困村金融服務扶貧力度,創新精準扶貧擔保模式,破解貧困群眾貸款無抵押、無擔保的瓶頸。
(八)基礎設施到村到戶。以實施村鎮和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完善農村居住條件和生產生活設施為抓手,大力推進鄉村道路、農田水利、水庫和農村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打造農村設施完善、服務功能齊全、村容整潔、管理有序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體系,提高貧困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九)危房改造到村到戶。下大力氣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切實改善貧困人口住房條件,努力實現貧困戶住有其屋,不斷提高貧困人口生活質量。
(十)結對幫扶到村到戶。以「結對幫扶到村到戶」為抓手,整合各級各部門資源,全力幫助貧困群眾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和提高自我發展能力。充分調動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的積極性,精準調配、精準結對,確保結對幫扶到村到戶全覆蓋。

② 貧困地區脫貧取得哪些成果

截至2017年末,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末的9899萬人減少至3046萬人,累計減少6853萬人;貧困發專生率屬從2012年末的10.2%下降至3.1%,累計下降7.1個百分點。脫貧攻堅成效顯著、舉世矚目,但這不是終點。

行百里者半九十。當前,脫貧攻堅已經進入到「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緊要關頭,從中央到地方,從領導幹部到被幫扶的困難群眾,更加需要堅定信念、明確方向、同力協契,為實現全面小康全力沖刺。來源:人民網

③ 安徽省扶貧工作取得哪些成果

安徽省扶貧開發區域涉及70個縣(市、區),2011年全省貧困人口790.2萬人,貧困發生率14.7%。黨的十八大以來,通過強化脫貧攻堅保障體系,實施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安徽省貧困人口下降到2016年的208.1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3.88%,20個國家級重點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5195.7元增加到2016年的9890.04元,年均增長18.07%。

把產業扶貧作為穩定脫貧的治本之策,完善農村經營主體與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安徽打造以龍頭企業為牽引、以農民合作社為紐帶、以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為基礎的產業聯合體,讓貧困戶更多分享農業全產業鏈和價值鏈增值收益,實現脫貧致富。黃山市利用山區流水資源,用扶貧資金和小額信貸幫助貧困村和貧困戶建生態養魚池3000口,2016年養魚收入達到3000多萬元,帶動1236戶3261人穩定脫貧。

④ 精準扶貧中的村容村貎建設包括哪些

村容村貌整治范圍重點和整治內容
(一)整治范圍:集中整治的范圍包括全鎮所有鎮區、村莊,重點整治集鎮街區、境內主要交通干線沿線、村和各村委會所在地及周邊村莊環境。
(二)整治內容:集中整治「五亂」(柴草亂垛、糞土亂堆、垃圾亂倒、污水亂排、禽畜亂放),實現「三凈」(道路凈、庭院凈、村莊凈)。重點整治以下幾個方面:
1.
整治集鎮街區。以市場化方式出讓衛生保潔權,規范收取攤位衛生費、停車管理費,加強日常保潔,對街道、路面、綠化帶內各類生活垃圾進行清理,確保街道衛生整潔、無積水、無污水、無雜草,垃圾堆放點周邊潔凈;規范沿街及境內主要交通干線沿線廣告牌匾、廣告標語的設置,整治隨意擺攤設點、佔道經營、私搭亂建、垃圾亂堆亂放、污水亂潑亂排現象。
2.
整治村容村貌。全面清理村內積存垃圾、死角垃圾,建設垃圾焚燒爐和簡易垃圾堆放池,逐步消除村內垃圾亂倒現象;清理房前屋後亂放的柴草、雜物、磚瓦等物品,做到村內道路衛生整潔,無垃圾堆、土堆、糞堆、柴草堆;拆除各村侵道、佔道建築,清理各村坍塌危房、殘牆斷壁等無用建築。
3.
整治河道溝塘。加大轄區內河道疏浚和清理力度,清理河道內建築垃圾、生活垃圾等,保持河道暢通;及時清除水面漂浮物,保持水體清潔;徹底清理河道雜草、生活垃圾雜物、沿河搭建的草堆和堆放的建築垃圾。做到岸、坡及水面無垃圾,保證水面潔凈、水流通暢、坡岸整潔。
4.
整治公路沿線。集中治理境內主要交通干線**、**、**沿線兩側環境衛生,清除公路兩側可視范圍內的非法小廣告、布標、柴草、糞肥和雜物,拆除公路沿線的殘牆斷壁及廢棄建築。

⑤ 農村扶貧有什麼好方法

(一)著力抓好產業發展。要在確保貧困村和貧困戶實現短期增收、長效致富的目標基礎上,根據每一戶的特點、意向,發展符合實際的產業。如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等,在集鎮周邊的可以種植蔬菜,飼養雞、羊等,向集鎮銷售;氣候適宜的可以發展葡萄、柑橘等水果以及葯材種植。並在鞏固抓好以銀杏、魔芋、核桃為主的特色農業的同時,加快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的建設,加大市場開發力度,帶動貧困戶持續發展。鞏固現已實施的整村推進扶貧開發成果。
(二)著力抓好項目建設。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抓好扶貧工作的重要載體,爭取更多更好的扶貧項目落戶清太坪。並不斷強化項目管理,進一步加強項目投資的科學統籌和整體調度,充分發揮項目的應有效益。充分發揮行業的、專項的、社會的扶貧積極性,搞好社會扶貧工作大合唱。
(三)著力抓好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水、電、路、房、渠等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抓好以通暢工程為主的道路交通設施建設,確保各村公路硬化率達60%以上,公路通組率達100%,公路入戶率達95%以上。繼續抓好安全飲水和農網改造工程,搞好農田水利建設,做好危房改造及扶貧搬遷工作,改善扶貧戶生產生活條件。
(四)著力抓好黨中央、國務院扶貧開發工作方針、政策的落實。按照湖北省扶貧辦六個管理辦法,著力抓好整村推進、扶貧搬遷、雨露計劃、扶貧互助社、貸款貼息及小額項目等工作,抓好十二五期間的扶貧開發工作,按照「產業第一,能力之上,基礎先行,社會進步,脫貧到戶」的思路,把整村推進工作和專項扶貧政策到戶與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以重點貧困村為平台,以提高貧困人口綜合素質和自我發展能力為主線,以消除農村絕對貧困現象和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培養和扶持特色致富產業,改善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條件。以提高村級公共服務為重點,統一規劃,綜合治理,實現貧困村經濟與社會全面持續可協調發展。
(五)著力心繫群眾,為民辦實事,為民排憂解難。一是真正把情況搞清楚,了解人民群眾在扶貧開發工作中的所思所盼。二是扎實地把村級班子建設好,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貫徹落實黨的扶貧開發工作部署的堡壘,抓好黨建促扶貧,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經驗。要把扶貧開發同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的結合起來,抓好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維護農村穩定的堅強領導核心,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建設服務型黨支部,寓管理於服務之中,真正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實踐證明,村級黨組織班子戰鬥力強的扶貧開發工作相對做的好一些,班子戰鬥力弱工作相對做的差一些。三是加強對扶貧開發項目資金的監管力度,使有限的資金發揮出真正的扶貧效益。四是加大項目資金的爭取和招商引資的力度,搞好社會扶貧大合唱。五是對扶貧開發項目實行精準化管理、科學管理。六是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把人民群眾參與扶貧開發工作變為自覺行動。

⑥ 如何鞏固脫貧成果

國務院扶貧辦來主任劉永富在兩會期間自表示,脫貧不容易,防止返貧也不容易。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第一,要脫真貧,真脫貧,他有收入的渠道,通過自己的勞動,而不是別人替他干出來的,不是送錢送出來的,這個很重要。

第四,要有一些繼續關注貧困的措施。比如,培育貧困村的創業致富帶頭人、領路人繼續帶領已經脫貧的和沒有脫貧的群眾繼續發展生產,增加收入。

⑦ 扶貧的五個堅持、六個精準、五個一批

1、五個堅持:堅持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堅持高度自覺的大局意識、堅持極端負責的工作作風、堅持無怨無悔的奉獻精神、堅持廉潔自律的道德操守。

2、六個精準:扶貧對象精準、措施到戶要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3、五個一批:是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7)扶貧成果村擴展閱讀:

1、我國第一次大規模扶貧開發政策的調整始於1986年,從上到下正式成立了專門扶貧機構,確定了開發式扶貧方針,確定了劃分貧困縣的標准,並劃定了273個國家級貧困縣。後來將牧區縣、「三西」項目縣加進來,到1988年增加到328個國家級貧困縣。

2、我國在2008年前有兩個扶貧標准,第一個是1986年制定的206元的絕對貧困標准,該標准以每人每日2100大卡熱量的最低營養需求為基準,再根據最低收入人群的消費結構來進行測定。第二個是2000年制定的865元的低收入標准。2008年,絕對貧困標准和低收入標准合一,統一使用1067元作為扶貧標准。此後,隨著消費價格指數等相關因素的變化,標准進一步上調至1196元。

3、許多貧困地區的地下礦產資源和地表生物資源都比較豐富,有些還是國家經濟建設重要的急需的資源,有計劃地開發這些地方的經濟,可以帶動社區的發展;從全國整體考慮,開發這些地區可為將來國家經濟建設戰略重點轉移,有計劃地大規模地建設大西北、大西南打下基礎。

⑧ 精準扶貧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精準扶貧」重要理念五年來,我國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決定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精神指引下,五年來,中國減貧成就舉世矚目。

在剛剛閉幕的改革開放與中國扶貧國際論壇上,來自11個國際組織和50多個國家的代表,就此進行了交流並給予高度評價。

2012年到2017年,中國貧困人口減少近7000萬,相當於每分鍾至少有26人擺脫了貧困;貧困發生率由10.2%下降到3.1%;貧困縣數量實現了首次減少,減少了153個。創造了中國扶貧史上的最好成績。

(8)扶貧成果村擴展閱讀

精準扶貧的背面是粗放扶貧。長期來,由於貧困居民數據來自抽樣調查後的逐級往下分解,扶貧中的低質、低效問題普遍存在,如:貧困居民底數不清,扶貧對象常由基層幹部「推估」(推測估算),扶貧資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貧年年貧」;

重點縣捨不得「脫貧摘帽」,數字弄虛作假,擠占浪費國家扶貧資源;人情扶貧、關系扶貧,造成應扶未扶、扶富不扶窮等社會不公,甚至滋生腐敗。表面上看,粗放扶貧是工作方法存在問題,實質反映的是幹部的群眾觀念和執政理念的大問題,不可小覷。

現行的扶貧制度設計存在缺陷,不少扶貧項目粗放「漫灌」,針對性不強,更多的是在「扶農」而不是「扶貧」。以扶貧搬遷工程為例,居住在邊遠山區、地質災害隱患區等地的貧困戶,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是扶貧開發最難啃的「硬骨頭」,

移民搬遷是較好的出路,但是,因為補助資金少,所以,享受扶貧資金補助搬出來的多是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農戶,貧困的特別是最窮的農戶根本搬不起。

新村扶貧、產業扶貧、勞務扶貧等項目,受益多的主要還是貧困社區中的中高收入農戶,只有較少比例貧困農戶從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對較少。

閱讀全文

與扶貧成果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疫情投訴 瀏覽:149
知識產權合作開發協議doc 瀏覽:932
廣州加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5
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管理辦法 瀏覽:455
消費315投訴 瀏覽:981
馬鞍山鋼城醫院 瀏覽:793
馮超知識產權 瀏覽:384
介紹小發明英語作文 瀏覽:442
版權使用權協議 瀏覽:1000
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表 瀏覽:884
馬鞍山候車亭 瀏覽:329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