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結題證書上有名字,就可以評職稱嗎
看課題級別,一般排名靠後基本上等同於無,評職稱也要看職稱評審委員們的意見,不可能版主持和參與是同等權地位,一般市廳級就主持人有用,省部級課題前三都是可以的,國家級課題可能前五都算的,靠後面的基本上都可以忽略不計了
2. 評職稱,什麼樣的證書可以加分
獲得省級國家級科技獎前三名,獲得著作獲獎證書,獲得課題獎項,專利獎項等都可以回在評職稱中加分答。
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在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或國際環境科研項目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獎者;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獲得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的考生和參加重大國際體育比賽、全國運動會、全國中學生運動會、世界中學生體育比賽選拔賽獲前六名以及參加上述比賽獲得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的考生均須經由省教育考試院組織的全省統一認定。
(2)可以評職稱的證書擴展閱讀:
由於加分制度設計本身不夠嚴密,由於對權力的制約監督形同虛設,由於運作過程的不透明不公開,高考加分政策因此在一些地方嚴重異化,成了一部分人以權謀私的工具。長期以來,中國二級運動員審批都是由地市級體育行政部門執行。
一些人千方百計拉關系、走後門,弄虛作假,矇混過關。湖南省體育局在清理督查中發現,個別「國家二級運動員」百米跑的成績,竟然比國家規定多了七八秒,甚至不如一個普通小學生,令人啼笑皆非。
3. 持有《專業證書》人員可以評中級職稱嗎
回答這個問題,持有專業證書的人可以評中級職稱嗎?我認為是可以的。
4. 二級建造師可以評什麼等級的職稱
職稱等級與是否是二級建造師無關的。職稱評審是指已經經過初次職稱認定的專業技術人員,在經過一定工作年限後,在任職期內完成相應的繼續教育學時,申報中級職稱以上的人員須在專業期刊發表論文並且經過一些基本技能考試(如:稱職外語及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等)。
向本專業的評審委員會評委提交評審材料,經過本專業的專業評委來確定其是否具備高一級職稱資格。職稱的級別一般分為正高級、副高級、中級、初級四個級別。有部分系列初級可分設為助理級和員級。原來只有部份系列設有正高級,部份系列不設正高級。
2017年1月8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在部分系列設置正高級職稱有關問題的通知》[2](以下簡稱《通知》),明確目前未設置正高級的職稱系列均設置到正高級,共涉及中小學教師、工程、經濟、會計、統計等11個系列。
(4)可以評職稱的證書擴展閱讀:
法醫技術人員職務靠用衛生技術職務系列。法醫技術人員的職務名稱相應定為:主任法醫師、副主任法醫師、主檢法醫師、法醫師、法醫士。
審計專業人員靠用會計人員專業職務系列,各檔次專業名稱的簡稱為:高級審計師、審計師、助理審計師、審計員。計量檢定技術人員的技術職務靠用工程技術職務系列。
專利技術人員靠用自然科學研究人員職務系列。專利審查人員技術職務名稱為:專利審查研究員、專利審查副研究員、專利審查助理研究員、專審查研究實習員;專利代理人員的技術職務名稱為:專利代理研究員、專利代理副研究員、專利代理助理研究員、專利代理研究實習員。
文學創作專業人員靠用藝術人員職務系列,採用編劇(含各類創作)類的名稱和檔次。文學創作專業人員的職務名稱(創作等級)定為:文學創作一級,文學創作二級,文學創作三,文學創作四級。
5. 憑職業資格證書 可以評職稱嗎
您好,國家職業資抄格證書與職稱證書是兩個證書體系,目前是不相通的,不能憑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評定職稱。 相關知識: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與職稱證書的區別 1、發證單位不同:職業資格證書是原勞動部頒發的證書;職稱是原人事部頒發的。 2、職業資格證書分為五個等級:一級/高級技師;二級/技師;三級/高級技能;四級/中級技能;五級/初級技能 。 3、職業資格包括從業資格和執業資格:從業資格是指從事某一專業(職業)學識、技術和能力的起點標准。執業資格是指政府對某些責任較大,社會通用性強,關系公共利益的專業(職業)實行准入控制,是依法獨立開業或從事某一特定專業(職業)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必備標准。 職稱分兩種,一種是考取的,一種是評定的。 4、兩者的通用范圍不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全國通用,同時也是唯一能在國際上通用的從業資格證明;而職稱證只在國內(一定區域內)使用。
6. 請問中級職稱評定公示後一般需要多久才能取得證書
一般需要三個月才能取得證書。中級職稱的申報時間每年只有一次,一般都是在1-6月份開始受理材料,6-8月上交材料,進入初審階段,9-12月是復審、評審、答辯階段,次年的1月左右出結果,3-4月證書下發。整個流程走下來需要一年至一年半左右。
大致流程如下:
資料申報-初審材料(合格)-測評考試-開評審會(答辯)-下發評審通知-辦理證書-清退材料
中級職稱,一般是指博士研究生畢業,經考核,可以直接認定為中級;碩士研究生畢業或雙學位獲得者,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三年及以上;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五年以上,取得助理職稱四年以上。
其也指的是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六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三年以上。
申報條件:
1.員級職稱
(1)中等專業學校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一年以上。
(2)其他符合評定條件人員。
2.助理級職稱
(1)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一年以上。
(2)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二年以上。
(3)中等專業學校畢業,取得員級職稱,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四年以上。
(4)其他符合評定條件人員。
3.中級職稱申報條件
(1)博士研究生畢業,經考核合格,可評為中級職稱。
(2)碩士研究生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三年以上。
(3)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五年以上。
(4)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六年以上。
(5)其他符合評定條件人員。
(具體時間以地方所在地人事局網站信息為准,如北京地區碩士研究生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二年以上即可。)
4.副高級職稱
(1)博士研究生畢業,取得中級職稱,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兩年以上。
(2)碩士研究生畢業,取得中級職稱,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四年以上。
(3)大學本科畢業,取得中級職稱,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五年以上。
(4)其他符合評定條件人員。
5.正高級職稱
(1)大學本科以上畢業,取得副高級職稱,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五年以上。
(2)其他符合評定條件人員。
凡符合上述申報條件的人員,還必須遵紀守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能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在專業崗位上做出顯著成績具備相應的專業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
參考資料:網路-中級職稱
7. 結題證書上有名字,就可以評職稱嗎
一般抄來說。國家級課題前三名襲的位置參評職稱比較有用。
8. 憑職業資格證書 可以評職稱嗎
憑職業資格證書可以評職稱,這種評價方式稱為業資格與職稱可比照認定方式。
「可比照版認定」這一新的評價方權式是在江蘇等部分省市在全國率先出台兩批《國家職業資格可比照認定為相應職稱資格的目錄》後引入的。
這個規定貫通了職業資格和職稱資格,即已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專業技術人員均視同意獲得相對應的職稱資格。
(8)可以評職稱的證書擴展閱讀:
根據國家、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原人事部等精神,國家職業資格和職稱的對應關系為:
1、一級(高級技師)相當於高級經濟師、高級工程師、副教授;
2、二級(技師)相當於經濟師、工程師、講師;
3、三級(高級)相當於助理工程師、助教;
4、四級(中級)相當於技術員;
5、五級(初級)相當於助理技術員。
9. 證書可以直接對應職稱職稱與職業技能可以「互評」
2019年2月1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官網發布《關於深化工程技術人才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
實現職稱制度與職業資格制度有效銜接。工程技術領域實行職業資格考試的專業,不再開展相應層級的職稱評審。工程技術人才取得的工程領域職業資格,可對應相應層級的職稱,並可作為申報高一級職稱的條件。職業資格分級設置的,其初級(二級)、中級(一級)、高級分別對應職稱的初級、中級、高級,未分級設置的一般對應中級職稱,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增設正高級工程師。高級職稱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初級職稱分設員級和助理級。員級、助理級、中級、副高級和正高級職稱名稱依次為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和正高級工程師。
打通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按照兩類人才貫通條件大體平衡、適當向高技能人才傾斜的原則,搭建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成長立交橋。在工程技術領域生產一線崗位,從事技術技能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具有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符合工程技術人才職稱評價基本標准條件,可參加工程系列職稱評審。專業技術人才參加職業技能評價,可免於理論知識考試,注重技能水平考核,合格後取得相應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工程技術人才各層級職稱分別與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等級相對應。正高級對應專業技術崗位一至四級,副高級對應專業技術崗位五至七級,中級對應專業技術崗位八至十級,助理級對應專業技術崗位十一至十二級,員級對應專業技術崗位十三級。
堅持科學評價。以職業分類為基礎,以品德、能力、業績為導向,分類制定評價標准,破除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唯獎項傾向,突出技術性、實踐性和創新性,鼓勵工程技術人才多出原創性高水平成果。
科學對待論文、論著等研究成果,科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論文發表數量、論文引用榜單和影響因子排名等僅作為評價參考,重大原創性研究成果可「一票決定」。
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不作統一要求,由用人單位或評審機構根據需要自主確定。
1、職稱等級:
高級職稱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初級職稱分設員級和助理級。
員級職稱--技術員
助理級職稱--助理工程師
中級職稱--工程師
副高級職稱--高級工程師
正高級職稱--正高級工程師
2、職稱與職業資格制度有效銜接:
實行職業資格考試的專業,不再開展相應層級的職稱評審。
職業資格分級設置的,其初級(二級)、中級(一級)、高級分別對應職稱的初級、中級、高級。
未分級設置的,一般對應中級職稱。
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3、改進評價方式:
建立以同行專家評議為基礎的業內評價機制,注重社會和業內認可。
綜合採用考試、評審、考核認定、個人述職、面試答辯、實踐操作、業績展示等多種評價方式,提高職稱評價的針對性和科學性。
確保非公有制領域工程技術人才平等參與職稱評審。
研究生獲得工程類專業學位的工程技術人才,可提前1年參加相應專業職稱評審。
4、各層級職稱分別與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等級相對應:
正高級對應專業技術崗位一至四級;
副高級對應專業技術崗位五至七級;
中級對應專業技術崗位八至十級;
助理級對應專業技術崗位十一至十二級;
員級對應專業技術崗位十三級。
5、加快推進職稱評審信息化建設,探索實行網上申報、網上評審、網上查詢驗證。
6、在條件成熟的工程技術領域,探索開展工程師資格國際互認。
7、國家增設正高級工程師之前,各地自行試點評審的工程系列正高級職稱,要按有關規定通過一定程序進行確認。
10. 本科畢業沒有學位證書可以評職稱嗎
本科畢業可以評職稱。職稱評審條件如下:
⑴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一年以上。
⑵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二年以上。
⑶中專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三年以上。
⑷高中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七年以上。
⑸初中以下學歷人員,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年以上,同時應具備員級職務。
中級:
⑴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五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⑵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六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⑶中專(高中)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⑷初中以下學歷人員須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五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高級:
⑴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工作十年以上,擔任中級職務五年以上。
⑵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五年以上,並擔任中級職務五年以上。
⑶中專、高中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二十年以上,並擔任中級職務五年以上。
破格申報:
為了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對確有真才實學,成績顯著、貢獻突出的人員,可以不受學歷、資歷的限制破格申報高、中級職務任職資格。
一破格申報高級職務者必須具有下列條件中的二條:
1、獲得部、省級表彰的學科帶頭人;地市級以上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榮獲國家、省級表彰的鄉鎮企業家或優秀廠長、經理。
2、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以上;省、部二等獎以上;地市一等獎以上(含發明獎、成果獎、自然科學獎、星火獎)項目的主要完成者;獲得國家級金、銀產品獎或省、部級名牌產品獎或優秀工程獎的主要生產技術負責人;創國家級、省級新產品獎的主要生產技術負責人。
3、直接主持完成大型項目或全面負責大中型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工作或對非公有制企業技術發展作出突出貢獻,取得明顯經濟效益者;企業連續二年營業收入在2000萬元以上(省確定的山區縣1000萬元以上)、或利稅在400萬元以上(省確定的山區縣200萬元以上)的主要負責人。
4、在技術發明、創新、改造、專利、推廣、應用中,取得的經濟效益連續二年(申報高級職務的前二年)占該企業利稅總額(400萬元以上,貧困山區200萬元以上)20%以上的主要技術負責人。
(10)可以評職稱的證書擴展閱讀
職稱是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的等級稱號。
職稱是對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的一種任職資格,它不是職務。是從事專業技術和管理崗位的人員達到一定專業年限、取得一定工作業績後,經過考評授予的資格。
職稱也稱專業技術資格,是專業技術人員學術、技術水平的標志,代表著一個人的學識水平和工作實績,表明勞動者具有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和技能的證明,同時也是對自身專業素質的一個被社會廣泛接受、認可的評價。
對個人來說,職稱與工資福利掛鉤,同時也與職務升遷掛鉤,是求職的敲門磚,同時也是聘任專業技術職務的依據。對資質企業來說,職稱是企業開業,資質等級評定、資質升級、資質年審的必須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