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這些年靠吹出來的虛假科研成果有哪些
你問的這個問題的很有水平,我覺得如果大家回答出來估計應該是一個不曉得多有趣的段子吧。我知道並不多,我只說出一個吧,算是拋磚引玉吧。當初的漢芯事件。
㈡ 寫出一名生物科學家的有趣故事以及他的科研成果。
高士其(1905~1988)
作家。原名高仕�。福建福州人。生於1905年11月1日,卒於1988年12月9日。1918年考入北京清華留美預備學校,1925年畢業後赴美留學。1928年於芝加哥大學醫學研究院攻讀醫學博士學位期間,因實驗時受甲型腦炎病毒感染 ,留下後遺症,導致1939年全身癱瘓。他於1931年開始發表科學文藝作品。1935年出版與人合著的科學小品集《我們的抗敵英雄》。1949年從香港到北京後,主要從事科學文藝創作。1949~1965年間,創作了大量的科學小品、科學論文和詩歌。他的科學小品,善於把深奧的科學道理通俗易懂地表達出來,題材廣泛,趣味濃郁,知識豐富。他的科學詩歌擅長用形象的比喻說明抽象的科學道理。作品有《揭穿小人國的秘密 》、《我們的土壤媽媽》、《細菌世界探險記》、《生命的起源》、《太陽的工作》、《時間伯伯》、《高士其科學小品甲集》、《土壤世界》、《科學詩》、《你們知道我是誰 》、《高士其科普創作選集》、《高士其談科普創作》等。
高士其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科普作家和教育家。也是一位偉大的科學思想的傳播者,是中國科普事業的先驅和奠基人。在長達近60年的癱瘓生涯中,他克服了巨大的病痛和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撰寫的長達幾百萬字的科普作品。
2.
高士其原名高仕(金其),福建省福州市人,一九○五年十一月一日生。高士其自幼喜愛文學。
一九二五年,高士其畢業於清華留美預備學校,入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化學系。一九二六年夏,轉入芝加哥化學系。一九二七年夏,入芝加哥大學醫學研究院細菌學系。一九二八年,在實驗時不慎,受甲型腦炎病毒感染,留下嚴重後遺症,後來病情不斷加重,以致全身癱瘓。
一九三○年秋,高士其學成歸國。在陶行知、李公朴、艾思奇的影響下,開始進行科學文藝創作。一九三七年八月,高士其奔赴延安。一九三八年底,參加中國共產黨。
高士其在一九三五年,寫了第一篇科學小品《細菌的衣食住行》,發表在《讀書生活》半月刊上。從這時起,至一九三七年八月離開上海止,可說是他科學小品創作上的最旺盛的時期。他用有點僵硬、發抖的手,寫下了近百篇科學小品。盡管此後他也寫了不少科學小品和科學詩,但是,我以為他的作品最精華的部分,都是在這一時期寫的。
一九三六年四月,高士其的第一本科學小品集《我們的抗敵英雄》(與別人合著),由讀書生活出版社出版。
一九三六年六月,高士其的第一本科學小品集《細菌大菜館》,由通俗文化出版社出版。
一九三七年初,高士其的第四本科學小品集《抗戰與防疫》(該書後又曾改名為《活捉小魔王》、《微生物漫話》出版),由讀書生活出版社出版。
自一九三六年起,高士其在《中小學》雜志上連載《菌兒自傳》,每期發表一章,至一九三七年八月寫完最後一章。這些文章後來編成《菌兒自傳》一書,於一九四一年一月由開明書店出版。
高士其應陶行知之約,寫過一本《微生物大觀》;應中山文化教育館季刊之約,翻譯了《細菌學發展史》;他還應《開明中學生手冊》、《大眾科學》、《申報》周刊、《新少年》半月刊、《讀書》半月刊、《婦女手冊》、《力報》、《言林》等報刊雜志的約稿,寫了許多科學小品文。
高士其作品的一個鮮明特色,就是富有戰斗性。他是為了戰斗而寫作。他的作品,象一指把鋒利的匕首,剌向國民黨反動派。
高士其在他的第二篇科學小品《我們的抗敵英雄》中,用極其飽滿的政治熱情,謳歌了白血球
㈢ Nature 和 Science 上有哪些非常有趣而又腦洞大開的文章
許多高校和研究單位,都以能夠在這兩種期刊上發表文章為「最高榮譽」,而且不惜「重金獎勵」——有的單位對於在這兩種雜志上發表一篇文章的作者一次性獎勵10萬元人民幣.最近,我又看到一些單位在自己的「十一五發展規劃」中,也將能夠在《科學》(Science)和英國的《自然》(nature)雜志上發表論文作為「奮斗的目標」.繼SCI檢索導向、影響因子導向之後,現在又出現了「S&N」導向,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們的科學研究管理者無能,怎麼就沒有自己的評價標准,而總是依賴於別人?這種導向也已經「傳染」到我國的期刊界和期刊管理界,動不動就拿」S&N」來作為「中國學術期刊」的榜樣.\x0dS&N是個什麼東西?具有這樣大的威力,以至於影響到中國的科學研究的政策和導向.這不得不引起我的思考.S&N不就是兩本雜志嗎,又有什麼?是的,這兩本雜志是目前世界范圍內知名度最高的綜合類期刊,但是他的影響是什麼?是科研成果本身的影響還是期刊的運作.在我看來是「炒作大於水平」.包括《科學》雜志宣稱的「對一些科學研究團隊進行跟蹤,在研究成果做出的第一時間進行報道.」這究竟有多大的科學價值和意義!更何況,目前對《科學》的審稿程序和發稿程序的科學性已經有人提出了質疑.\x0d從《科學》和《自然》的刊理念和經營思想上來看,我認為他們算不上是一份「學術刊物」,理由是:期刊的報道只是消息性的,而不是深度的報道.在篇幅上多數是以兩個頁碼,長篇論文很少;從報道的深度上看,多數只是「報告」一種結果而已,而沒有完整的過程,特別是「科學研究」是講究成果的「可重復性」,如果報道不能將研究的方法、手段、條件和研究的步驟交代清楚,人們又如何能夠「重復驗證」.既然,不是一種「學術期刊」,那麼在這樣的刊物上發表的「科研成果」為什麼可以具有那麼重要的分量呢?很顯然,那就是「宣傳」的效果大於「科學」本身.我們的科學研究導向,以這樣的期刊作為「標准」也就不得不讓人們認為是「玩虛的」.\x0d我們的期刊應當創國際的知名度,但是不能完全以「S&N」為樣板,至少應該明確「我們的刊物定位是什麼?」,如果要成一種「科技新聞報道性」雜志,那麼以「S&N」為榜樣和目標是應該的,能有這樣的影響力和影響范圍無疑是讓人羨慕的.但是,如果要一種嚴謹的學術理論刊物,那麼以他們為榜樣那就錯了,不僅是永遠也做不到,而且會搞亂自己的刊方向和思路,變成「四不像」都有可能.不同刊物應當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定位就決定刊物的性質和影響的范圍,甚至是影響的方式.一些營銷手段也就不是對與所有期刊都適用的.\x0d談到這里,我想起來:對於我國目前期刊的發展狀況不滿意的者,在提出各種「解決方案時」往往沒有關照到其所針對的刊物定位.有些是需要解決刊理念的問題,增強期刊的經營能力;有些是局限於體制特別是刊體制問題,需要明確責任、提供空間;有的並不是期刊本身的原因,而是社會的通病或者是受社會的約束,需要等待社會的進步和回歸;也有些期刊的問題並不是問題,在現有條件和環境下,現在做的已經相當不錯了,過高的的要求只能是一廂誠願.
㈣ 科學小論文怎麼寫(寫有趣的——(寫自然現象)
範文:
我們的水球
有人說,我們的地球應當叫水球。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有水,而且71%的表面積被水占著。在宇航員看來,地球是一個藍色的球,十分璀燦,太陽系家庭中獨一無二。地球擁有的水量非常巨大,總量為13.86億立方千米。其中,96.5%在海洋里;1.76%在冰川、凍土、雪蓋中,是固體狀態;1.7%在地下;餘下的,分散在湖泊、江河、大氣和生物體中。因此可以說,從天空到地下,從陸地到海洋,到處都是水的世界。
驚天動地的水循環
全世界的水是一個有聯系的整體。海水在陽光的照射下,不斷蒸發,水汽彌漫在海洋上空;一部分水汽被氣流帶到陸地上空,遇冷就凝結成細小的水滴,變成雲,降落到地面就是雨或雪;雨雪水落地後,有的流到窪坑裡,有的滲入地下,有的流入小溝,匯進江河,奔向海洋。無數小水滴就是這樣一刻不停地在世界上旅遊。水循環保證了人類淡水的供應。知道水的循環以後,你就能解釋:雲的故鄉在哪裡?為什麼江河裡日日夜夜總是川流不息?為什麼千萬年來那麼多江河水流進海洋,而海洋不見滿溢出來?
淡水在哪能里
地球上的水,盡管數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們生產和生活利用的,卻少得可憐。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飲用,不能澆地,也難以用於工業。其次,淡水只佔總水量的2.6%左右,其中的絕大部分(佔99%),被凍結在遠離人類的南北兩級和凍土中,無法利用,只有不到1%的淡水,它們散布在湖泊里、江河中和地底下。與全世界總水體比較起來,淡水量真如九牛一毛。
----------------------------
一、什麼是科普小論文
有些同學把寫科學小論文看得很神秘,認為是科學工作者的事,對我們少年兒童是高不可攀的。這完全是一種誤解,同學們不僅能寫而且可以寫出質量較高的論文來。
科學工作者寫的科學論文,是指作者根據所制定的科研項目和確定的科研課題,通過實驗、觀察等手段,獲得大量的科學數據,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學結論,從而寫出的科研報告。同學們寫的科學小論文,比科學工作者寫的科學論文要短一些、淺一些。
科學小論文實際上是同學們在課內外學科學活動中進行科學觀察、實驗或考察後一種成果的書面總結。它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對某一事物進行細致觀察和深入思考後得出結論;可以是動手實驗後分析得出的結論;也可以是對某地進行考察後的總結;還可以靠邏輯推理得出結論……
那麼,科學小論文有沒有質量標准呢?有。它必須具備"三性"。
1、科學性。科學性是科學小論文有別於其他各類體裁文章的重要特點之一,是科學小論文的生命。它要求選題科學,研究的方法正確,論據確鑿,論證合理且符合邏輯,文字簡潔准確。
2、創造性。小論文的選題、主要觀點要有自己新的發現、獨特的見解,而且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等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同樣的小論文沒有參加過各級科學討論會,也沒有在各級報刊上發表過。當然,你如果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提出新穎、獨到而又論據充分、言之有理的見解也是可行的,不失創造性。
3、實踐性。論文選題必須是作者本人在科學探索活動中發現的;支持主要觀點的論據必須是作者通過觀察、考察、實驗等研究手段親自獲得的,有實踐依據;論文必須是作者本人撰寫的。不能有憑空捏造、猜測、成人包辦代替的跡象。
以上"三性"是衡量科學小論文的質量標准。如寫"太陽花",盡管你的觀察細致入微,它的姿態描寫得栩栩如生,它的品格剖析得完美無缺,但如果沒有獲得科學的、有意義的結論,那最多隻能算是一篇好的散文或觀察日記,而不是科學小論文。
寫科學小論文是一件很艱辛的工作,更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成功屬於勇於探索、不懈追求的青少年朋友!
二科普小論文的類型
科學小論文最常見的形式有科學觀察小論文、科學實驗小論文、科學考察小論文和科學說明小論文。
(一)科學觀察小論文
科學觀察小論文,是指青少年對某事物或自然現象通過周密細致的觀察,並對取得的材料和數據進行認真的分析、綜合研究後得出結論,作出科學的解釋和描述。
湖南廖郝同學的爸爸經常咳嗽,他通過長期、反復的觀察,發現了風向與爸爸咳嗽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並查出了"罪魁禍首"--湖南橡膠廠的大煙囪里飄來很多煙氣,裡面含有二氧化硫,爸爸一聞到它,咽喉部就產生過敏反應,反射性地引起咳嗽。他的《爸爸的咳嗽》這篇小論文主要是利用觀察這一研究方式得出結論,屬於科學觀察小論文,獲得了第二屆全國青少年科學討論會三等獎。
需要注意的是,科學觀察小論文中研究的對象是客觀存在的自然事物或現象,是在自然發光的條件下不加以人為控制發生的,所以文中所描述的內容應是作者所觀察的對象、過程和它產生的條件、各種現象,不能附加人為的任何條件或個人偏見。另外,觀察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反復進行的活動,需要作者耐心、細致、鍥而不舍的精神。
(二)科學實驗小論文
科學實驗小論文,有時也稱"實驗報告",是青少年對研究的對象創設特定的條件,經過反復實驗,對獲取的材料和數據進行分析、綜合得出結論而寫出的文章。它著眼於對實驗過程的客觀敘述以及實驗現象的科學解釋。
爬山虎能爬牆,這是許多同學所知道的。但是,爬山虎為什麼能爬牆呢?武漢的熊斌同學通過觀察發現這與爬山虎的"觸角"有關,接著他測算了平均每一米長的爬山虎莖幹上有25個吸附在牆上的"觸角",並作了"觸角的拉力測定和吸附作用"實驗,實驗目的明確,實驗步驟詳盡,數據准確,說明力強,得出的結論真實可信,不失為一篇優秀的科學實驗小論文。
(三)科學考察小論文
你想研究某一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水域污染程度、某地的空氣污染源,弄清某奇石奇山的演化過程、某范圍動植物資源及分布情況等,你就得實地考察。通過調查、訪問、實地勘探等考察方式為主要研究手段寫出的小論文稱為科學考察小論文。有時也稱為"科學考察報告"、"科學調查報告"。
榮獲第五屆全國青少年科學討論會一等獎的《願勝天水庫的水常綠》一文中,小作者們對水庫的地理生態環境、庫容等作了實地考察,並力所能及地進行了實測,找出水庫存在的隱患,提出了較為合理的建議。文中除寫明了考察時間、對象、內容及綜合分析得出的結論外,還繪出了"勝天水庫集雨圖"、"強烈侵蝕中山示意圖",加上一些實際數據,使讀者對考察對象有比較概括清晰的認識。
寫科學考察小論文時,有時還應將有關動植物、岩石、土壤等標本或照片附在文後,以增強說服力。
(四)科學說明小論文
科學說明小論文是指作者通過利用翔實可靠的資料對某一自然現象或自然事物進行解釋和說明的一類小論文。一般來說,它並不直接採用觀察、實驗、考察等研究手段,而主要是從書刊資料、師長等地方獲取豐富的第二手材料,並經過自己的綜合分析、邏輯推理,用自己所理解的語言闡明某一觀點。
《為什麼說貴陽是祖國的第二春城》是獲第二屆全國青少年科學討論會三等獎的小論文,該文作者的研究方法有其特別之處,一是利用廣播、電視,堅持記錄整理貴陽與昆明兩地的天氣和溫度;二是利用現成的科研成果《中國氣候圖集》找出有代表性的重慶、北京的氣溫情況來同貴陽、昆明相比較;三是從書上查證昆明與貴陽1、4、7月和10月的平均氣溫,進而綜合分析得出結論。
這類文章雖然沒有前三類的親自實踐得到論據,但它畢竟是通過作者精心地收集整理資料,綜合分析提出了新的觀點,新的見解,所以也承認它是科學小論文。
特別提醒的是,寫科學說明小論文是,千萬不要提出一個問題後就趕忙查資料,再不加分析地原本照抄、作出解釋,這樣沒有新意,沒有新的見解的文章只能算是一般性科普文章,不能稱為科學小論文,更不能培養自己研究問題的能力。
三、科學小論文的選題
寫作小論文的第一步,就是要確定研究的對象,考慮研究什麼問題,這就是選題。有人說,選擇好題等於完成小論文的一半,可見小論文選題的重要性。
有的同學說,大自然的奇妙現象太多了,研究什麼好呢?有的同學說,大自然的事物我都已看慣了,沒有發現什麼新奇現象。再說,我想研究的東西別人已經研究過了,寫了沒多大意義。
實際上,只要你明白了選題的基本原則,掌握常見的幾種選題方法,而且在日常學習、生活和科技活動中做個有心人,就一定能發現值得探討的題目。
科學小論文選題的方法很多,個人可根據不同的情況適時選擇。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選題方法,供同學們選題時參考。
1、偶然發現法。一個星期天,松滋的胡長城同學在屋後的小溝邊玩耍。溝里有許多小蝌蚪游來游去。忽然,他發現有一個小蝌蚪與其它蝌蚪不和似的,孤獨地在一邊游。他用小樹枝把那脫群的蝌蚪拔到成群的蝌蚪中去,不一會兒,它又孤獨地游到一邊去了。他感到奇怪,就用瓶子將他和另外成群的幾個小蝌蚪分別裝起來,放在家裡飼養觀察。最後,不合群的小蝌蚪成了青蛙,其它長成了癩蛤蟆。通過長期觀察,它弄清了青蛙和癩蛤蟆的幼子之別,寫出了一篇優秀小論文。
這種選題沒有事先考慮,只是對偶然發現的一瞬即逝的現象產生了興趣,從而抓住不放,追根求源。
2、課堂延伸法。小學自然課《動物與環境》中,同學們研究了蚯蚓與光、溫度及水分的關系,弄清了蚯蚓喜歡陰暗、超市、溫暖的環境,而且學會了用差異法進行試驗以判斷失誤因果聯系。課後,你可用學過的方法研究蜈蚣、蟋蟀、螞蟻等小動物的生活環境,你可以繼續研究蚯蚓的其他奧秘:如蚯蚓有眼睛嗎?蚯蚓張耳朵嗎?蚯蚓的再生能力、鬆土能力等。
3、問題探究法。蒼蠅這個小東西真討厭,它是傳染疾病的罪魁禍首呢!但他也真怪,它經常接觸各種細菌而自己卻為什麼不會的病呢?
睡覺可以解除疲勞,恢復精力,那整天在水裡悠閑游盪的魚類也睡覺嗎?
……
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你肯定會有一些不懂的問題,你能不能把它作為小論文的研究對象呢?
湖南省道縣五年級學生毛登聖,一天和幾個同學一起在學校附近的竹林里玩,為竹子裡面究竟是空的還是裝有什麼東西而爭論不休。
細心的毛登聖一直把這個問題記在心裡,它課余查資料,做實驗,用大量的證據得出了結論:竹子裡面不是空的,裝有空氣,有氧、氮、二氧化碳等氣體。據此寫的《竹子裡面有什麼》小論文,榮獲了第一屆全國青少年科學小論文競賽一等獎。
4、教師指導法。如果你飼養了一隻小動物或栽培了一些花卉,項研究它們但又不知從哪方面入手,你可去請教老師,讓老師根據你的實際情況和條件選擇課題。
如果你參加了學校的科技小組,你可以把研究的設想告訴老師,請老師確定研究的題目,你再圍繞題目去觀察、實驗。
如重慶市人民小學生物小組的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選擇了一些考察、研究課題,完成了《重慶黃角樹特性調查》、《願勝天水庫的水常綠》等多篇小論文,並多次獲得全國青少年小論文一等獎。
5、成語、諺語科學驗證法。成語大多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和實踐中創造出來的,但有的是來自寓言故事、民間傳說,也有些是約定俗成的。其中少數成語不一定符合客觀實際。你可以用科學的方法去辨析和驗證。
"水滴石穿"這個成語是大家熟悉的,意思是水不住地滴下來,能把石頭滴穿,比喻只要堅持不懈,力量雖小也能做出看來很難辦到的事情。但常識告訴我們,"水滴"只不過是一滴液體,他力量很小,沖擊速度也不算太快,怎麼能把堅硬的岩石滴穿呢?成員同學從對這個成語的科學性產生懷疑開始,通過做模擬實驗和查閱資料,驗證了這個成語的科學性。
"春東風,雨祖宗"是一句流傳得比較廣泛的氣象諺語。一位同學3月份一個月的氣溫、風向、天氣情況作了詳細觀察記錄,然後利用科學統計法得出了這句諺語的適用范圍,為氣象預報提供了參考基數。
"葵花朵朵向太陽"這還有假嗎?但湖南蔣林波同學對這一定論發起了挑戰。他通過兩年的實驗觀察,以令人信服的論據得出了"葵花並不是總向太陽轉""向日葵跟著太陽轉應該是指花蕾期,到開花後,就不轉動了"的結論。
由此看來,即使對早已被公認的結論,也要認真地研究,不要人雲亦雲。只有這樣,才能有所創新。
特別要注意的是,選題時要考慮主客觀條件。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選題時要龍清楚自己的長處是什麼,短處是什麼,自己對研究的問題是否有興趣,有沒有這個能力把它研究清楚,自己是否達到了這個知識層次和認識水平,自己受否有毅力去完成這個題目以及是否具備研究這個問題的實驗器材、場地等。
如果完成《探索一種蛇的奧秘》這個題目,研究前就必須掌握有關蛇的基礎知識,具備捕捉蛇的本領,能夠區別有毒蛇和無毒蛇,掌握被毒蛇咬傷的救護方法。此外,還要具備飼養蛇的器具等。否則,還是換一個更切合主客觀條件的選題為好。
四小論文的取材與分析
選題確定後,就可進行取材與分析了,具體內容為制訂研究計劃,收集整理資料,深入實地考察,進行觀察實驗,分析各種材料,歸納得出結論。
(一)取材
1、直接觀察。就是用眼睛仔細去看,它是人們對自然現象在自然發生條件下進行考察的一種方法。
觀察時要認真仔細,不放過任何細微末節。雲南庄躍平同學利用2_0_天時間詳細觀察了家鴿孵化的全過程,幾乎每天都有新發現,連小鴿子身上一粒黑點、眼皮上的皺紋都沒放過,所以寫出的小論文《家鴿孵化的觀察》真實可信,內容豐富。同時,觀察時要做好詳細記載,否則就不可能得到真實的第一手材料了。
2、動手實驗。實驗方法是人為地干預、控制所研究的對象,它比觀察更利於發揮同學們的能動性去揭示隱藏的自然奧秘。
昆蟲的後腿有什麼作用?湖北的張俊同學先後捉來了蝗蟲、蜢蚱、蟋蟀等十幾種昆蟲,分別將它們的後腿切斷,通過反復實驗,觀察比較,發現了昆蟲的許多特殊功能。
3、實地考察。包括調查、訪問、實地勘探等方式。考察前,必須明確考察目的,准備好必需的工具、儀器、葯品、生活用具等。考察過程中,一定要把時間、地點、過程及考察的結果隨時隨地詳細地記錄清楚,有時還要採回必要的標本、樣品,將比較重要的現象拍照,這些都是很有用的第一手材料。
4、查閱資料。有些材料由於時間、空間或客觀條件的限制,不可能親自去觀察、實驗、考察,這就得查閱書刊或請教老師、家長等,這種間接地獲取的材料叫第二手材料。有些問題是你的知識水平、能力和條件所不能解決的,而這個問題又是你的選題中必須解決的問題,你就得去查資料,把它弄清楚。
(二)分析
取得材料後,就要進行分析研究,從中選出可以作為論據的材料,還要根據論點進行去粗去精,去偽存真,按照科學的態度進行整理分析,並得出自己的論點和看法。
首先,應審核各種材料的真偽虛實,有些查閱到的材料是早已過時的觀點,有些解釋只適合某范圍內,有些材料沒有普遍性,有些材料在記錄時有錯誤或本身就是自己虛構的,這樣的材料應堅決不用。
其次,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也就是選擇的材料要能說明問題,不要多,而要精,與論點無關或關系不大的材料應舍棄。
第三,將選擇的材料進行歸類,研究他們之間的共同點與不同點,以及相互聯系,然後概括得出結論即論點。論文論點是從對材料的分析\研究中產生的,不能先定論點,後找適合證明論點的材料.如熊小佳同學研究蚯蚓的視力,她選擇了4個材料(1)用木棍\紅領巾、鉛筆等在蚯蚓面前晃動的現象;(2)蚯蚓面對各種食物的反應;(3)蚯蚓放在"屋"門口的反應;(4)請叫爺爺得出關於蚯蚓是否有眼睛的材料。它通過前三個實驗分析,初步判斷蚯蚓沒有眼睛,是靠嗅覺找到食物,靠感光細胞找到陰暗的地方。第四個材料更加證實了她的推論,使得論點論證充分,有較強的說服力。
五科學小論文的撰寫
對材料的整理分析完成後,就可以開始撰寫了。寫作雖沒有固定的格式,但一般應按提出問題、作出假設、研究分析、得出結論的步驟進行。一般來說,科學小論文應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標題標題是小論文的"眼睛",好的標題確切簡明,富有吸引力,能給讀者以新鮮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所謂"確切",就是小論文的標題必須概括文章的中心內容,使人一目瞭然,不能離題或扣題不緊,更不能用誇大的字眼。所謂"簡明"是指標題要精煉,既要概括全面,又能突出主題,做到言簡意駭。
開頭開頭的方式多種多樣,依研究內容、自己喜歡的寫作風格而定,但一般應開門見山地提出你討論的問題,你是怎樣想到要研究這個問題的。
《為什麼說貴陽是祖國的第二春城》一文開頭:"我住在貴陽,常聽人們說'昆明是春城,貴陽是第二春城'。至於為什麼,我也弄不明白,我決心記錄天氣預報,看貴陽真是第二春城嗎?"由常言產生驗證其科學性的慾望。
有些文章的問題是在偶然觀察中產生、發現的,你也可以開頭先根據時間順序敘述其過程,再適時提出問題。
正文
即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部分。它包括對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觀察、實驗、考察過程、發現的現象、判斷、推理得出結論等,這是小論文的核心部分。
應注意的是:研究步驟要寫得詳略得當,實驗過程、數據的來歷、現象要寫清楚,敘述時應有一定的順序。數據材料要准確,可設計成能說明問題的表格、圖解,必要時可附上拍攝的照片、採集的標本等,以增強說服力。獲得的結論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並且和論據保持一致性,論據要有嚴密的邏輯性。文字要簡潔生動,層次清晰,條理分明。
結尾
小論文的結尾應寫你得出的結論和對某一問題的建議。
《蚯蚓的視力》一文結尾:"噢,我明白了,蚯蚓是不折不扣的瞎子,它是靠嗅覺來尋找愛吃的食物,用感光器來辨別光的強弱。"以得出結論做為結尾,同開頭提出問題相呼應,收到良好效果。
小論文的初稿完成後,還要反復修改。看開頭是否簡明扼要,論據是否典型真實,論證是否符合邏輯,論點是否新穎一致,段落是否銜接自然,語言是否通順准確等。改好後再讓同學和老師幫助修改,逐步完善。最後謄清寄往報刊發表或參加各級小論文競賽。
㈤ 科技成果和發明的有趣故事
我們生活在日新月異的時代,不斷地享受著新發明帶給我們的歡樂和便捷。版科學發明一直都在推動著權人類文明的進程。迄今為止,人類所有的發明創造,都需要經過發明者的不斷探索和勤奮努力。一項新發明背後,往往有著一個或有趣或艱辛的故事。這本書在浩瀚的人類科學成果中精選了近百個動人的插圖及啟發思維的「成長時光」,為我詳述這些發明的幕後故事,幫助我認識那些刻苦鑽研、勤於思考、勇於創新,並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
你知道肥皂是什麼人發明的嗎?告訴你不是科學家,而是廚師。因為他想掩蓋自己的失誤,無意中把爐灰和油混在了一起,從而發明出了肥皂。很多的發明都是這樣----一個偶然的機會出自於一個普通人之手。所以它並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
還有你知道我們平時不太注意的鋼筆又是從何而來的呢?它呀是在一次簽合同的時候一位客戶發明出來的。因為筆尖漏下的一滴墨水毀掉了一筆生意,這事多麼令人氣惱啊!可是,瓦特曼並沒有隻顧著抱怨運氣不好,而是積極地想辦法去解決問題,最終發明出了第一枝不會漏水的自來水鋼筆。這件事告訴我,只有勇敢地去面對困難,並積極地想辦法解決難題,才會獲得成功。
㈥ 有哪些很有趣的仿生學研究成果
最常見的有趣仿生成果有:國家游泳中心、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鯊魚皮、加拿大仿生鏡片、仿生水凝膠、仿生大腦、伏特電池、人造蜘蛛絲、電子蛙眼、超聲眼鏡、仿生光解水裝置、鋸子、尼龍搭扣、氣味探測儀、船槳、粘性錄音帶、空對空響尾蛇導彈、煙霧彈、變色衣服、防水服、水母耳風暴預測儀、探路儀、步行機、現代起重機的掛鉤、屋頂瓦楞、氣味探測儀、飛機、潛水艇等等。
由此可見,一個好的仿生學的作品,不但能夠幫我們實現一個個不可能的夢想,還能夠幫我們美化生活。我想,這才是仿生學成果最棒的地方!
㈦ 你看過什麼有意思的研究嗎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了這樣一篇文章:「對於孩子的大腦來說,和陌生人的聲音相比,媽媽的聲音會引起更強烈的反應,哪怕只發出了一丁點兒聲音。」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精神病學和行為科學教授Daniel Abrams以及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說到:「我們都知道,對於孩子來說,聽到媽媽的聲音是一種情感上的安慰。同時,(指著一張圖)這張圖也顯示出了孩子聽到媽媽聲音以後,腦電波的反應。」
研究者們說到:在將來的科研中,他們希望用「神經紋路」來研究有社交障礙的孩子們的大腦,比如說自閉症兒童(又稱為星星的孩子)。無論將來的研究成果如何,我感覺這將是星星寶貝們的又一機會。
陪你一起成長 微信公眾號:7up心理 微信公眾號ID:xinlizixun7up
㈧ 求一些科學家有趣的故事
Feynman
論Hawking(霍金)
-----------------------
我有一次跟Feynman說,Steven Hawking有本事在腦子里算路徑積分。「啊~~~那也沒什麼了不起」,Feynman說,「能像我一樣發現這種技術遠比能在腦子里重復它要有趣。」Feynman並不是狂妄,他說的是對的。真正的天才能夠發明創造,而不只是會應用技術。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1)
Murray and Richard
------------------
有一次我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同時請了Feynman和Murray Gell-Mann兩人和一 些其他的客人一起吃晚飯。結果幾乎整個晚上就聽見這倆人在互相攻擊。「你用不 著說這些,我早就知道了!」然後說這話的人就會說點別的,接著又是「你用不著 說這些,我早就知道了!」如此反復……那天晚上我們坐在一起聊天,有人說了一 件什麼事,Murray Gell-Mann聽後評論說,pleonism。大家都問,什麼意思?Gell- Mann解釋說,就是說剛才那個句子至少有三倍的冗餘度。Gell-Mann向來以其文縐縐的用詞著稱。事後Feynman跟我鑽到圖書館里,查了一下字典。Gell-Mann是對的。Feynman一拳捶在桌子上罵到,「媽的!He's always GODDAMNED right, always!」 我說,讓我們看看明天晚上有沒有辦法整他。於是第二天晚上我們特別把話題拐到魔法。Gell-Mann說,你們知道James一世在1623年寫的Malleus Maleficarum嗎?
不對,Murray,Malleus Maleficarum是Sprenger和Kramer在1486年寫的,James一世在1597年寫的Demonology(鬼神研究),我權威地說。Gell-Mann很驚訝地問,是么?就在那時Feynman臉上開始浮現出滿意的笑容,但是我們還得進一步地證明。Gell-Mann還在問,是么?我翻開我的魔法網路全書,查到了書名、作者和日期。Feynman已經狂笑得掉到了桌子下面,同時還在模仿小號的聲音和天使的歌聲!
「我不會讓你忘記這件事的,Murray!」只有我知道,Murray被設計了。。。
註:Murray Gell-Mann,著名物理學家,Nobel獎,辦公室在Feynman隔壁。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2)
Feynman的自傳<Surely You're Joking, Mr. Feynman>剛出來沒多久,有一天我們在一起吃午飯,討論該書的大舉成功。有一個研究生提到好幾天沒看到Gell-Mann了,他肯定正躲起來寫自己的軼事呢。另外一個學生接著說,沒錯,我還知道他的書名叫什麼,<Damn it Murray, You're right again!> 聽完這句話Feynman再也忍不住,一路暴笑著滑到桌子底下去了!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3)
古怪的電話
----------
有一次我和Gell-Mann和Feynman一起聊起我們收到的古怪的電話和信件。Feynman提到說,有一次他收到一個女士打到他辦公室的電話,向他闡述一個荒謬至極的電磁理論。Feynman說,他想了各種辦法也不能說服那位女士掛斷電話。Gell-Mann說,哦,我想起那位女士了,她給我也打過電話,不過我沒用半分鍾就把她搞定了。「你是怎麼做到的?」Feynman問。「我只不過過跟她說,你最好去找Feynman,他是我們這兒這個領域的專家!」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4)
腦袋有包
--------
1984年初的時候,Feynman和MIT的Gerald Sussman一起在Caltech教一門有關計算的課程。有一次Feynman在黑板前講課,Sussman要不時地糾正他的錯誤。那個禮拜周末我們請Feynman吃飯,他妻子打電話來說Feynman住院來不了了。事情的起因是Feynman在去買新計算機的路上,興奮過度,在人行道上滑倒,重重地磕在了馬路牙子上。當時他的頭受了震盪,還有點淤血。事故發生後Feynman沒怎麼在意,流著血去鋪子買了電腦。不過這以後他開始漸漸地失去一些感覺。首先是他想不起把車子停在哪兒了。然後有一天他跟他的秘書Helen Tuck說他要回家了,接著就在辦公室里脫衣服躺下來睡覺。他想不起來他要去Hughs公司做一場報告……等等。事後Feynman抱怨說,在我不正常的那段日子裡,為什麼沒有人來提醒我?我跟他說,哦,因為你平時總是舉止奇怪,大家早就習以為常了——再說,天才和變態本來就很難區分。Feynman叫道,聽著!你這個類人猿!下回我再變態的時候你可一定要告訴我!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5)
有一次Feynman和我一起聽一個特邀教授的報告。我們早去了一會,就選了前排坐下。Feynman注意到講演者把一個筆記本放在了他旁邊的座位上,就拿起來翻閱,邊看邊記在心裡。隨後他把筆記本放回原處。不一會講演者來了,開始報告。講到中間一個關鍵處時,那個教授說,我花了很長的時間精力才導出這個公式…… Feynman插道,啊~~~這個解是顯然的嘛!不就是……那個教授,以及台下的聽眾,都被Feynman震住了。報告結束之後,我向Feynman送了一個會心的微笑,他很快還了我一個鬼臉。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6)
我有時候和Feynman一起外出野營。一般Feynman會開著他的大卡車,車身畫滿了Feynman圖,車牌上寫著Quantum(量子)(Murray Gell-Mann的車牌上寫的是Quarks(誇克))。我問Feynman,有沒有認識車上這些圖形的?Feynman回答,有的,一次我在中西部旅行,停車進了一個麥當勞。有個哥們上來問我為什麼要在車身上畫滿Feynman圖。我說,因為我就是Feynman!那個哥們於是「啊啊啊~~~~~」
註:Feynman圖,Feynman發明的用於計算量子電動力學基本過程的圖形。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7)
若干年以前,我被邀請參加一個奇怪但是有趣的聚會。會上雜七雜八三教九流雲集。會間,一個極其豐滿的女人走到我跟前自我介紹,說她是一個三級影星,名叫Candi Samples。她聽說我是研究物理的,馬上問我認不認識一個叫Dick
Feynman的。是的,我認識,我回答道。。。我必須承認當時我非常驚訝,因為我不能想像Feynman和眼前這個女人聯系在一起。那個女的接著說,Dick是我的狂熱影迷之一。。。幾天後我見到Feynman的時候問他,是不是認識一個叫Candi Samples的。Feynman馬上露出笑容,然後從他的大保險櫃里(我原來一直以為裡面裝滿了他最重要的科研成果)很快翻出一張大個的黑白裸照,正是Candi Samples。照片上還寫著:To Big Dick, Love From Candi!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8)
Penrose和Feynman
----------------
不久前我在牛津講學,有幸與著名物理學家、數學家Penrose共進午餐。Penrose以其關於黑洞的工作聞名天下。Penrose給我講了下面這個關於Feynman的故事。
一次 Penrose和Hawking一起訪問Caltech,Hawking問Penrose是否想見Caltech的什麼人。兩個顯然的選項是Feynman和Gell-Mann。Penrose提出要見見Feynman,於是Hawking打電話給Feynman安排一次會面。當時Feynman正在家裡休假,所以有點不太情願,不過第二天還是如期而至。兩人討論的主要話題是量子引力,互相爭論得不可開交。Penrose回憶說,Feynman實在是太快了,他通常都比我超前五步。有的時候他根本不聽我在講什麼。跟他說話實在是太累了!我以前從來沒有碰到過反應這么快的人!討論結束的時候我已經徹底虛脫了。。。Penrose和其他一些物理學家不知道的是,Feynman之所以在很多領域都反應奇快,其實是因為這些問題他多少都在以前想過了。像量子引力這樣的問題,Feynman不知道在上面花過多少個不眠之夜呢。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9)
一次報告會上,一個學生問Feynman:您認為是否有朝一日我們可以把全部的物理濃縮到一個公式中?
Feynman:當然,這個公式是(在黑板上寫)
*F* = 0
學生:式子里的*F*是什麼?
Feynman:*F*是偉大的Feynman函數,它的定義是
*F* = (作用力-反作用力)^2 + (F-ma)^2 + (div B)^2 + ...
註:x^2代表x的平方。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10)
1960年初類星體剛被發現的時候,著名的天文學家Fred Hoyle做了一個報告,說類星體很可能是特大質量的星星。Feynman(當時已經是著名的量子理論權威,但在引力方面還不知名)馬上站起來說,不可能,那樣的一個東東在引力上是不穩定的。事實上,Feynman在幾年之前自己搞出了一套有關特大質量星體的理論,給出了基於廣義相對論的嚴格結論。Feynman的這項工作有上百頁,但是他從未發表,也很少跟別人說起,只是為了自娛自樂。
註:Hoyle受過Hawking類似的打擊。Hoyle一次講宇宙膨脹問題,Hawking(那時還 是博士生)站起來說Hoyle的猜想是錯的,因為他「已經求出了方程的嚴格解」。
----------
這里我借機再講一個稍有不同的故事。Dirac講量子力學的角動量理論,下面Weyl 站起來說,您這是在講群表示論。Dirac說,我不知道什麼是群表示論,照樣能講量子力學。
又註:無獨有偶。王竹溪一次講統計力學,下面錢敏站起來說,您這是在講隨機過程。王竹溪說,我不知道什麼是隨機過程,照樣能講統計力學。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11)
1984年,Feynman在Caltech聆聽了James Amazing Randi的一場報告。Randi是一個知名的魔術師,曾多次拆穿假冒特異功能的表演。那次報告會上,Randi表演了一個魔術:他看著一張報紙,然後念出密封在信封里的紙條上的字。第二天晚上Randi和Feynman在我家吃晚飯,我們一晚上聊得非常愉快。差不多到了凌晨1:30,Randi和Feynman仍毫無倦意。Feynman於是決定要分析出Randi的把戲是怎麼玩的。Randi說,不,這不可能,你沒有足夠的信息!Feynman說,這是什麼話?物理學家從來都沒有足夠的信息。然後Feynman開始茫然地盯著半空,一步一步地進行推理,並一步一步地告訴Randi,你一定是怎麼怎麼乾的。。。Randi躺倒在椅子上大叫,你那個瑞典的獎(指Nobel)果然不是白得的!Feynman得意地狂笑連連。後來,Randi又一次到Caltech,和我們一起吃午飯。這回他給Feynman表演了一個紙牌的魔術。Randi說,我特意在表演的時候加進了一些誤導你的把戲。Feynman根本沒理他,不出三分鍾就破解了這個戲法。Randi失落地向Feynman發誓,你這輩子都別想讓我再給你變戲法了。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12)
Feynman不喜歡的一類人是笨蛋,尤其是有一定學問的笨蛋。Feynman對那些理解力較差的人總是很寬容,但對那些拒絕思考問題的人卻一向很冷漠。一次我的一個物理學家朋友Ron Unz問我他能不能見見他心目中的英雄Feynman。Ron得過很多榮譽:西屋科學獎、哈佛和劍橋的學位,而且還當過Hawking的研究生。Ron搞出一套反傳統的電荷不守恆的理論,還在Physics Review上發了文章。Ron很想跟Feynman討論這個問題,於是我幫他安排了一次會面。那天Ron很不幸地穿了一件正規西服,這給Feynman留下了不好的印象。然後我又犯了一個錯誤。我跟Feynman談起Ron的理論,Feynman馬上大叫著拒絕和這么笨的人說話。在我的一再堅持下,Feynman很不情願地和Ron見了面。兩個人說了沒有五分鍾,Feynman就問,好吧,你那個弱智的理論是怎麼回事?Ron很自信地給Feynman闡述。Feynman不斷地打斷,你有沒有想過這個。。。?你有沒有考慮過那個。。。? Ron無一例外地回答,沒有。。。沒有。。我必須說,我從來沒有見過 Feynman這么不留情面的大屠殺。這是個悲劇。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13)
Feynman的自傳Surely You're Joking, Mr. Feynman出版後不久,我遇到 Gell-Mann。Gell-Mann跟我說,他對書中關於他和Feynman一起建立Beta衰變理論那一段很不高興,他覺得Feynman給了他不公正的描述。當天中午我和Feynman一起吃中飯。本來氣氛很輕松愉快,但是當我跟他說起Gell-Mann的感受時,Feynman的笑容馬上消失了。Feynman說,你知道,我寫Gell-Mann時花了很多心思,費了很大力氣,我真的非常小心。。。隨後不久,Feynman把有關Gell-Mann的一段重寫了一遍,直到Gell-Mann滿意為止。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14)
英國的大數學家G.H.Hardy(1877-1947)有一天去醫院探望他的朋友,印度天才數學家S.A.Ramanujan(1887-1920)。Hardy 的汽車號是1729。他向Ramanujan說,這個數目沒有意思。Ramanujan說,不然,這是可以用兩種不同方法寫為2個立方之和的最小的數,如
3 3 3 3
1729 = 1 + 12 = 9 + 10
這結果可用橢圓曲線論來證明。
一次party上,一個數學家問Feynman,你對數字有沒有興趣?Feynman說,有一點。那個數學家問,那你能不能看出1729這個數有什麼性質?Feynman 曾經聽說過Ramanujan的那個故事,但是裝作什麼都不知道,做冥思苦想狀,一通抓耳撓腮。五分鍾後,Feynman說,它好像是能用兩種不同方法寫為兩個立方之和的最小整數!數學家暈厥。。。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15)
戰斗的物理學家
------------
Feynman還在Cornell做教授的時候,曾受聘於Buffalo的航天實驗室,每個禮拜去做一次講座。一次Feynman想給自己到Buffalo的旅途增加點刺激,就半道拐進了一個叫Alibi Room的酒吧。Feynman很快喜歡上了那個地方,不久就成了那兒的常客。有一天他在那兒的洗手間里撞上一個醉漢。Feynman一進門,那個醉漢說,我不喜歡你這張臉。Feynman說,滾。。。突然,那個醉漢對著Feynman迎面就是一記重拳。沒等他反應過來,Feynman立即用同等力量還了一拳!醉漢馬上癱軟,灰溜溜地跑了。不過故事還沒有完。Feynman從洗手間出來,覺得意猶未盡,就又坐下來要了一杯可樂。不一會,那個醉漢(事後知道他叫Curly)帶著一幫同夥卷土重來,並提出要跟Feynman決一死戰。Feynman毫無怯意,針鋒相對。Curly的同夥見狀逐一撤退。Curly怒火中燒,Feynman覺得只能用拳頭說話了。這時Feynman一個朋友進了酒吧,向他引見Curly。一通寒暄之後, Feynman找個機會溜掉了。
Richard Feynman:物理學家、鼓手、撬鎖專家、拳擊手。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16)
二戰期間Feynman應召入伍參加Los Alamos的原子彈研究。戰後,按照規定, Feynman需要做一次體格檢查。Feynman很快通過了大多數的檢查項目:視力、聽力等等,但是接下來他碰到了他平生最恨的檢查:心理測試。心理醫生跟Feynman聊了大概25分鍾,然後不得不叫進來另外一個心理醫生。在做測試的時候,Feynman沒有直接回答他們的問題,而是信口胡說,有時候還故意蠢話連篇。第二個心理醫生和Feynman談話完畢後,Feynman發現自己的體格表上,被印了一個大大的紅顏色的「不合格」。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17)
年輕的Feynman
-------------
Feynman小時候的朋友回憶起他的時候,評價不是「Most Intelligent」,而是「Mad Genius」。上中學的時候,Feynman自己建了一個化學實驗室,包括各種化學儀器和葯品。可惜,他的實驗室最後被鄰居家幾個壞小孩燒掉了。化學不成,Feynman的興趣開始轉向數學。Feynman最喜歡的是參加紐約高中的數學比賽,而且一直成績不錯。15歲的時候,Feynman熟練掌握了三角和微積分,接下來又學會了圓錐曲線和復數。他上大學四年級的時候獲得了紐約大學生數學比賽的冠軍。又有誰能相信這么一個才華橫溢的天才,參加學校智商測試的時候竟然只得了125分呢?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18)
Feynman坐計程車參加一個會議。 司機:先生,我知道這次來的都是名人。。。
Feynman:哦。。。咳咳。。。也沒什麼啦。。。 司機:先生,你能不能幫我一個忙?我想要一個簽名。 Feynman:好說好說。。。(從衣袋裡掏筆) 司機:我聽說Armstrong也要來,等會兒你幫我要一個簽名好嗎? Feynman:!#^&%@$%@...
註:Armstrong,登月第一人。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19)
Feynman年輕時在原子彈基地工作。該基地只有一個大門,有專人把守,出入都需證件。大門之外,另有一處矮牆可以翻過,基地里的小孩都知道。一天Feynman成心想戲弄一下那裡的警衛,就從正門進去,飛快地跑到矮牆出翻出,再從正門進去。重復三次。那警衛只見Feynman進卻不見Feynman出,大惑不解。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20)
Feynman: 行星為什麼會繞著太陽轉呢?Kepler以及和他同時代的一些人認為,行星後面的隱藏的天使扇著翅膀,努力地推著它們繞太陽環行。當然,他們的理論是錯誤的,不過和事實也差不太多。事實是天使坐在行星外面,把行星向里(朝向太陽的方向)推。。。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21)
Feynman在斯德哥爾摩領取Nobel獎期間,參加了由當地學生組織的一次聚會。在聚會中學生們授給每個Nobel獎獲得者一枚「青蛙勛章」,並且要求獲獎者學青蛙叫。碰巧Feynman正好知道怎麼發出青蛙的叫聲,因為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看過了父親拷貝的Aristophanes編的《青蛙》一劇。在劇中,Aristophanes講青蛙總是發出「布雷克貝克」的叫聲。
Feynman認為這個發音很古怪,但他試著練了練這個發音後,才發覺這聽起來真的像青蛙叫。這個未曾忘記的能耐竟在斯德哥爾摩派上了用場。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22)
1959至1960年,Feynman有權享受一個休假年,他就用它來在加州理工從事DNA的研究。雖未做出什麼重要的貢獻,但他學會了很多東西,而且有幸結識了這一領域許多出色的研究者。不過,他搞生物學的這一年中最高興的一件事卻是做助教。他教生物系一年級學生的專業課實用技術基礎,再加上數學和統計學,而學生們不知道Dick Feynman是誰。這個學年末,學生們把他評為所遇到過的最好的助教。
這一年中,他對科學所做的最值得紀念的貢獻是,他在1959年12月底在美國物理學會年會上做的報告,「There's Plenty Room At The Bottom」。直到今天,它仍被認為是對原子和分子尺度上的工程—— 納米技術的可行性的第一次清楚的陳述。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23)
1945年初,Feynman生活中的很多要素都到了危機的關頭。曼哈頓工程本身已接近完成。與此同時,維持Arline住院的費用開始成問題了。Feynman在1945年4月24日寫給「最親愛的Putzie」的信中,清楚地說明了他們的經濟狀況。他每月的收入是300美元,為了應付他自己最儉省的花費和Arline在醫院的賬單,他們每月還需要300美元,而這只好取用Arline的存款,當時存款只剩下3300美元了。就是這樣他們也只能再維持10個月,於是Feynman 問到是否到了「該賣掉戒指和鋼琴的時候了。」他自己也表示要回食堂吃飯,這樣每月能省15美元。Arline變得消瘦了,事實上Feynman已不可能再奢望他能維持到花完這點存款。
Arline死後,Feynman給她寫了最後一封信。這封信他從沒給任何人看過,直到他本人去世後,才在他的遺物中發現了它。Feynman在信中告訴Arline,他是多麼地愛她,沒有她,生活是多麼的空虛。他在信末加了句令人心碎的「又及」:「請原諒我沒有發出這封信——只因為我不知道你的新地址。」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24)
Feynman剛發明Feynman圖的時候,正處在個人能力的頂點。這種特殊的技術深深打動了Dyson;也深深地打動了Feynman自己。事情發生在1949年1月美國物理學會的會議上。會上,一位叫Slotnick的物理學家給出了描述電子從中子上反彈的方式的一些新結果。他是用老方法計算的,花了好幾個月時間。Feynman錯過了這個報告,但一位同事告訴了他。他問Slotnick是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的,於是他認為檢驗他的理論的這個機會「來得正好」,看兩種方法是否能給出相同的答案。在他的Nobel獎獲獎演說中,Feynman講了那天晚上他是如何解決了這個問題,又於第二天如何找到Slotnick告訴其結果。當時,聽完Feynman的話後,Slotnick說:「你說你昨天晚上算了出來是什麼意思?它可花了我6個月!」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25)
Feynman獲得Nobel獎後,為了證明他還是原來的Feynman,他與Weisskopf 打了一個賭:如果在10年之內Feynman先生已擔任要職,那他就付給Weisskopf 10美元;否則Weisskopf輸給他10美元。「要職」的定義是:居於其位的人不得不指導其他人做某一確定的事情,而實際上,究竟是要指導那些人做什麼事情,這個在位者本人並不真正明白。
1976年,Feynman從Weisskopf那兒贏了10美元,而且他終生也未擔任過什麼要職。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26)
Feynman在MIT念書的時候,修習了Stratton教授的課。Stratton是一名精通業務的年輕物理學家,後來還當上了MIT的校長,但有時他沒有認真仔細地備好課。每當講課中他講不下去時,他就會轉向聽眾問:「Feynman先生,你是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的?」,此時Feynman就會接替他把課講完。很多年後Feynman的同學Welton回憶道,「Stratton從不把講課的事委託給我或是其他任何學生。」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27)
Feynman在Cornell時,作為一個年輕、英俊、富有魅力而性格外向的教授,在與女士們的交往中無往不利。到20世紀40年代後期,他已得了個憐香惜玉的名聲。這一點在事後看來,應該算是對他失去Arline的一種補償。他最成功的消遣之一是冒充學生到學生聯合會去閑盪,喝喝咖啡,幫幫那些在物理作業中有困難的漂漂美眉。
一次Feynman企圖對一個mm故伎重施,而她卻說:「我知道你是誰,你不是學生,你是Dick Feynman。」於是Feynman決定離開Cornell。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28)
Feynman從不對學生做出讓步。他以同樣的方式對待每一個人。在Los Alamos當他還是個年輕人的時候,如果年長的Bethe犯了個錯誤,他也會毫不猶豫地說他是個白痴。而他成了資深科學家之後,如果他的學生(或其他任何人)犯了一個錯誤,他同樣會毫不猶豫地說他是個傻子。不偏不倚,他對自己的確也是這樣的,他經常把自己的錯誤說成是愚蠢或笨拙的錯誤。但對研究生來說,遇到導師這樣的批評就很難應付。加州理工學院的一名後來在相對論領域中取得重要成就的學生Kip Thorne說,年輕的研究人員在做學術報告時,只要發現Feynman坐在聽眾席上,那他就會害怕。盡管讓Feynman直率地指出你的論證中的不足很痛苦,但出於一個重要的理由,他總是受歡迎的。因為Feynman總是對的,他能比其他人更快地看出論證中的錯誤。如果他說論證中有個錯誤,那就是有;如果確實有錯誤,當然還是由他指出來更好些,否則,當你把錯誤發表在刊物上後,就會讓全世界的人來看你這個真正的白痴。在加州理工學院做報告時要特別注意你的衣著,因為Feynman對於制服和權威的厭惡,會使他對那些想抬高身份的人給以更強烈的攻擊。「如果來演講的人西裝革履,那他將得不到同情。」
註:Kip Thorne現在是加州理工的Feynman教授。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29)
Feynman在Los Alamos理論部時,是解決麻煩問題的好手,人稱「萬能博士」。 由於他總是對機械的東西著迷,花了很多時間來修理計算機的機械部件(改進加法器)和打字機,直到Bethe認為這是對他才能的一種浪費而命令他停下來為止。後來,工程中訂了一種新型計算機,貨從IBM裝成很多箱子運來。Feynman和一個同事把零件從箱中取出來並組裝成一台台機器。一周後,IBM專門選派來組裝並照看機器的一位工程師到了這里,他對Bethe講,他以前從沒見過非專業人員能把機器組裝起來而且運行得這么好。
標 題: Feynman的傳說(30)
1988年2月1日,Feynman給學生上了他的最後一次量子色動力學課,課後接受了
Christopher Sykes的采訪。兩天後,Feynman衰弱的身體的新的檢查結果出來了:他剩下的那隻腎正在衰竭,而且癌症也復發了。他的生命只能靠透析來延長了,而且他的癌症復發會在幾個星期或是數月之內導致他疼痛至死。
Feynman覺得拖延痛苦沒有任何意義,決定勇敢地面對死亡。剩下的幾天里,
Feynman由他的妻子和姨表妹看護。在他陷入因腎衰竭而導致的不可避免的昏迷之 前,他向默頓醫生道歉說,「對不起,我要死在你的手裡了。」在他昏迷之後,他曾短暫地醒來過一次,並說道:「死的過程真煩人」。這是他的臨終遺言。
1988年2月15日晚10點34分,Feynman逝世。
㈨ 作文奇妙的科技成果
神奇的小屋
我夢想中的小屋是一個神奇的小屋。
它由特殊的材料組成,具有極高的人工智慧,能想你所想,及你所及,達成你所有的要求。
首先,我的小屋不需要安裝空調,因為它自已會隨著一年四季不同的溫度自動調節屋內的溫度,確保居住的人永遠都生活在一個四季如春的環境里。
當我們餓的時候,只要輕點電腦屏幕,選擇我們喜歡的菜式,發送命令後,廚房中智能化廚具便會自動烹飪佳餚,不一會兒,菜就自動傳送到餐桌上了,我們就可以開始享受美味佳餚了。
吃完飯後,我一般喜歡看電視,同樣只需要點一下電腦屏幕,選擇你喜歡的電視內容,然後客廳的牆壁上立即就出現了高清晰的立體影像節目,讓看的人身臨其境,百看不厭。
當你看到屋子很臟的時候,你就可以通過電腦發送清潔命令,這個時候,房子的「清潔部隊」——清潔機器人就隆重登場了,它會自動為你掃地、拖地板、擦窗戶、洗衣服、整理房等。而且做的又快又好,才一會兒的功夫,我的房間就被打掃得一塵不染,整整齊齊了。
這是我的夢想,也是我將來努力的目標,為了達成這個夢想,我要更加勤奮的學習,未來我一定會建造出我夢想中的神奇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