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記者采訪別人的時候,如何問被采訪人員問題
采訪問題:
1、您覺得現在的學校和您畢業的時候有什麼不同?
2、畢業這么多年,一定在工作上有一些成績,您認為在學校中學的東西在工作上是否起到作用?
3、在您的學院涯中,您覺得最寶貴的是什麼?
4、在您的學院生涯中,有什麼事或者經理是您感受最深的?
5、作為前輩,是否可以給現在的學生一些建議?
6、您覺得我們現在這些學生在學習上,應該有怎麼樣的態度?
B. 被采訪時該說些什麼啊
被采訪時具體該說什麼要看采訪類型和采訪問題,記者經常的采訪方式都差不多。
1、記者習慣了提問時套用同一個模版。在采訪前,記者一般會了解采訪的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或者是采訪人的一些經歷,這樣會使他們在提問的時候更有針對性。因為對這個事情要是是不了解的,在問問題的時候,就只會問很籠統、抽象的問問題,采訪對象就很難回答,或者說達不到你要的點,新聞要做的生動需要很多的細節、數據來展現。
2、回答問題要配合媒體的屬性。財經和科技媒體關注的東西是不同的。都是一塊磚頭,科技可以講產品的優勢。財經就要講對市場的影響。人物則給他背後產品人的故事。娛樂則說產品背後所代表的亞文化。靈活變化,存乎一心。
3、回答問題時,你可能經常需要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向別人解釋一個非常復雜的概念,而且對方還缺乏理解這個概念的背景知識。這時你就需要學會不用術語,用合適的比喻。
C. 接受記者采訪前的准備 采訪中的注意事項 采訪後的後續工作 采訪方式的選擇
首先在訪前,應與記者做好溝通工作,了解記者就哪些方面想從自己這獲取信息。盡可能根據記者的要求將自己腦海中這部分信息調出來,並樹立清楚。這樣可以避免在采訪中忘記內容或者記憶不準確。同時如果有一些涉及隱私等的禁忌問題,自己可以有所准備,避免在采訪過程中臨時遇到造成尷尬。當然,采訪雙方是平等且互相理解的,不用太過緊張。擺正好心態即可。
在采訪中,被采訪者應注意回答問題時盡可能言簡意賅,提供准備信息,便於記者抓住重點。同時應真誠作答,無需弄虛作假。同時,被采訪者要注意禮節,體現良好的素質。除了在回答問題時的語言能反映被采訪者的個性特徵外,體態風貌也是記者關注的方面。這個時候,被采訪者應注意,著裝、姿態、動作等要得體,不宜帶過隨意或做作。
采訪後應與記者再進一步溝通,比如就回答的內容是否有更正等將信息進一步確認。被采訪者有權利看到采訪後的最終成果。同時,無論怎樣,被采訪者應該對於記者的辛苦工作給予肯定。
具體的采訪方式、地點、時間等都可與記者協商,找到最適合雙方、利於采訪進行的方式。
D. 成功人士被采訪的問題有哪些問題
1 創業的靈感
2 創業中的艱辛(尤其是中外文化的沖突)
2 得到的經驗教訓
4 對有創業夢醒的人的建議
5 如何自我評價
注意多提問他感興趣的話題 不要隨意插話
E. 趙倩的采訪成果
「攔部姐」,真名叫趙倩,成都商報新聞中心記者,全國「兩會」的采訪初體驗自言始於年,算下來也有5年了。
趙倩在2012年以前是「兩會」的新聞候鳥,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呼的一聲從西南成都飛到了北京,呆個十來天,又轟的一聲,飛回成都。不過從2012年開始,她成為成都商報駐京記者了,一不小心也成了北漂族。趙倩的自我描述,俏皮,卻是生動無比。
那她怎麼會成為躥紅網路的「攔部姐「呢?事情原來是這樣的,全國兩會新聞中心為了讓來京采訪的新聞媒體能與政府官員有更多的接觸交流,特意在人民大會堂大廳設立一個媒體發布台,還特別要求國務院各組成機構的部長們開會前都必須在發布台前與新聞媒體的記者進行簡單的互動交流。
但是來京采訪兩會的記者眾多,對於新聞的追逐更是如飢似渴,部長們一來肯定會一哄而上,現場秩序顯然不太好把握,怎麼辦?劃定采訪區域是一方面,當然最好還是要有個引導員,趙倩的說法是,因為自己平時與全國人大新聞局的領導比較熟,一來二去,就被選中為這個所謂的「部長引導員「了。
2013年3月8日她攔下了10位部長,這已眾所周知了。那自2013年3月5日全國人大會議開幕以後,趙倩到底攔下來多少位部長呢?趙倩哼吭了半天,也沒個准數。「14?15?唉喲,你就寫個十幾位吧,反正我自己也沒認真數過。」
F. 被采訪人概況怎麼寫
工作單位、經驗、事跡、人物特點
G. 采訪計劃的采訪預想成果
采訪預想成果通過有計劃、有針對性的提問等方式實現。題目相關采訪的結果可以部分版的預權知,甚至於准備了講稿;采訪中可能出現的困難就要靠經驗和技巧處理啦。相關內容的觀點和意見的表達是通過采訪弘揚相關主題的主要目的之一,采訪過程和結果構成采訪成果。引領至預想或者有所超越才會使采訪更加有意義。
H. 想采訪一些成功人士怎麼采訪好
最主要是他是否會接受你的采訪?但這都是前提,是否會成功,是取決於你們有沒有共同的話題?是否能和他愉快的去交談?
關於這些問題,我記得《人性的弱點》裡面是這樣說的!~!~
你們第一次見面,你就要做好准備。什麼准備呢?就是關於他的興趣愛好,他所關注的事物和他的背景!~
切記:你們第一次見面,不要談論你所要得到的資料。因為這樣太唐突了,就算你得到了,也是跟外面得到的都是一樣,倒不如用別人的還好了!~!~所以,在要拿到資料前,要跟采訪人做朋友,並且得到他的信任,從而獲得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但你要記住,人家相信你,你並不能出賣人家,否則後果自負。
不管誰,要拿到更好的資料,只有你先去了解了采訪人,讓他相信你。你就可以慢慢套取你想要的資料。
I. 作志願者被采訪怎麼回答
人,無信不立!接受采訪要實事求是,不要虛假!越是誠懇、越是實實在在的不虛假,越能得到百姓們的認同!重建社會道德底線,也需要你再做一回「志願者」!
J. 采訪成功人士的采訪稿
采訪稿要寫出采訪的具體內容,准確的表達出被采訪對象的意思。
範文:
這是一篇《丁聰不老》作者:胡德桂專業的人物采訪稿
10月小陽春的和煦陽光,灑滿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頗有春暖的感覺。當我們在楓林賓館拜訪著名漫畫家丁聰時,更有如沐春風的體會。一見面丁老急忙讓座,他的夫人沈大姐為我們沏上從杭州帶來的龍井茶。話題自然是從丁老的健康談起。
丁老1916年在上海出生,今年已是81歲的老翁,卻依然擁有一頭真實的黑發,面色紅潤。
其時,小丁早已是花甲老人,然而,他竟真正來了個青春煥發,不斷有新作問世。1980年後,出版了《〈阿Q正傳〉插畫》、《丁聰漫畫系列》、《古趣圖》、《今趣圖》等等,新近又推出了《繪圖雙百喻》。
這本書系陳四益先生寫文,丁聰作畫,原是《讀書》雜志每期都登的圖文,為該書作《序》的有王蒙、嚴文井、王朝聞、方成4位。此書雖系以古文形式寫成,卻句句道著今事,難怪讀者如潮。
當我拿出《中國當代漫畫家辭典》請丁老簽名時,丁老笑著說:你別看這《辭典》上有我的名字,這只是掛個名哩。也別看我總是第一,因為我這個丁字筆劃最少嘛!他一邊說著,一邊在書上題字。
寫完我一看,他還真寫上了掛名顧問丁聰呢。大家都說丁老太謙虛了。p之後,我們又談到怎樣才幽默、如何才能引人發笑。丁老笑嘻嘻地說:一個清正廉潔的官員作報告講反腐敗,人們覺得正常,不可笑;
如果一個貪污受賄的人在台上大講其反腐敗,便產生了令人發笑的效果。但是,僅僅令人發笑是淺薄的,真正的幽默,是讓人笑過之後要思考,想過之後要嘆息,甚至要哭。幽默與諷刺,務必在笑聲中藏著善意的機鋒,去刺破惡,而且化解惡,這樣才算是成功的。
談及丁老的筆名小丁,丁老的介紹是:小丁,簡單好記、易寫,國民黨時期,不是成天抓壯丁嗎?小丁,表示不是壯丁,是一個小男丁,亦即小人物之意。談笑間,盡管丁老如一個小字輩一般歡快、活躍,我們還是尊稱丁老,因為,怎樣說也是應對一位80高齡的長者。
丁老絕無龍鍾老態,更沒有垂暮之年的情緒。他的創作是那麼豐厚,當然是與他的生活積累和形象積累及至技巧磨煉有關,那種爐火純青的境界,並不是誰都能到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