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淮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的教學成果
據學校資料顯示,音樂學院教師教學、科研成果豐厚,發表學術論文70多篇,內其容中,國家級重點15篇,國家級 15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編寫教材5部;獲得省級以上科研、教研獎勵5項,省級以上科研、教研項目4項,院級科研項目10項。在辦學過程中,音樂學院加強教學管理,加大教學改革力度,理論密切聯系實際,強化實踐環節,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音樂學院積極開展學術科研活動,聘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舉辦學術講座,定期舉辦教師、學生專場音樂會,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音樂比賽和科學研究。學生在各類國家、省、市級專業比賽中獲獎52人次。

Ⅱ 安慶師范學院音樂學院的教學成果
多年來,學院已為社會培養了600多名畢業生,向相關音樂學院、師范大學輸送研究生30餘人,海專外留屬學生2人,部分人已成為安徽省乃至全國音樂教育及文化藝術戰線的骨幹,為我國音樂教育事業和精神文明建設發揮著重要作用。長期以來,學院十分重視學生的專業實踐,選派優秀學生赴國外交流學習實踐,定期舉辦藝術周專業觀摩與匯演等活動,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有了較大的鍛煉與提高,畢業生就業態勢良好,用人單位及社會反響較好。
學院還開設了專科、專升本成人教育,同時擔負著全省在職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任務,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教育教學體系。
安慶師范學院音樂學院將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緊緊圍繞「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的要求,求實創新,開拓進取 。

Ⅲ 音樂教學的評價體現在哪些方面
一、音樂課堂教學評價內容
音樂教學評價,就是針對學校音樂教育目標和音樂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技術對音樂教師的教學工作質量進行整體的價值判斷,也為音樂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有效的指導。課堂音樂教學,是音樂教師評價內容中的一個主要方面,通過課堂音樂教學評價,能檢驗音樂教師的教學水平、專業知識水平、音樂能力的高低、職業風范、人格魅力等各方面的素質。音樂課堂教學評價的內容,應該圍繞音樂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否能實現有效的音樂學習,有多少學生在多大程度上實現有效的音樂學習來展開。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評教學目標,注重全面性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定和達成,是衡量一堂課好壞的主要尺度。首先,從教學目標制定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能從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幾個方面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課程標准為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在教學各環節的實施中,教師不僅能夠關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隱性與滲透性目標的達成,也特別注重「過程與方法」顯隱兼顧目標的貫穿,更注重「知識與技能」顯性目標的落實,在把握尺度、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音樂學習興趣、體驗學習音樂快樂,在著眼於學生四個音樂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方面,能夠做到讓三維互伴互隨,相互滲透,體現出教學目標具體化、可行性、可操作、可檢測強的特點。
(二)評教材處理,注重創造性
首先要看教材的組織、處理是否精心。教師是否能根據教學目的、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心理特點,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調整與充實,是否加強了方法、應用、探究等方面的內容以及學科間的整合和綜合。
(三)評教法運用,注重有效性
從教師對教學方法選擇與運用的角度,評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採用的方法是否能從本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出發,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能力,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評價教師對來自課堂中的各種信息做出了何種評判,形成了何種反饋,又是如何處理這些反饋的信息的。
(四)評學法指導,體現學科性
評課除了要觀察教師怎麼教之外,還要看教師如何指導學生學。例如,考察教師能否從學科內容與特點著眼,針對學生的年齡差異、心理特徵、學習基礎、學習方法、學習能力、思維特點、學習修養、學習環境和條件等方面對學生學習進行相應的指導。再如,考察課堂能否建立和形成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以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化地學習。
(五)評教學過程,突出合理性
教學目標是通過教學程序完成的。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序的設計和實踐是否科學。教學程序評價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看教學思路設計
2.看課堂結構安排
(六)評教師的教學基本功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上好課的重要因素。通常,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板書。2.教態。3.語言。4.專業: 5.操作。6.評價。
(七)評學生能力培養
在評課過程中,還要注意考察教師對學生能力培養的狀況。在具體實踐中,要注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否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問題情境,強化了問題意識,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是否注意挖掘學生內在的因素,並加以引導、鼓勵;是否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教會學生從多方面思考問題,多角度解決問題的方法等。
(八)評教學效果,注重實效性
評價教學效果,要看教學內容的完成程度、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生能力的實現程度、學生思維的發展程度等。進行評課,著重要看教學是否注意聯系學生生活的實際,從而使學習變成學生的內在需求;是否注意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情意因素,做到知、情、意結合,使學生情感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得到滿足;是否堅持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其原有基礎上的最好發展。同時,每個學生都有他的閃光點,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因此還應該關注教學是否面向全體學生,是否關注學生的和諧發展,是否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二、課堂評價的原則
(一)導向性原則
音樂課程評價應有利於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發現和發展自己的音樂潛能,建立自信,促進音樂感知、表現和創造等能力的發展,為進一步提高其文化素質及價值判斷能力,樹立社會責任感,培養人生規劃意識等提供有益的參照;有利於教師總結經驗,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有利於學校加強、改進、提高音樂教學工作,促進課程改革朝著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方向發展。
(二)科學性原則
評價指標的確定和評價方法的選擇,應以音樂學科的特點和不同教學模塊的內容標准為依據,體現普通高中音樂課程的性質,符合高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及音樂審美教育的客觀規律。
(三)整體性原則
無論是評價學生、教師,還是學校音樂教育工作,都應從整體著眼,涵蓋課程目標的各個層面和教學的各項內容。對學生、教師、學校的評價,要用科學的態度、發展的眼光,從不同階段的回顧和對比中,肯定其進步與發展,指明其努力方向,使評價起到激勵和促進作用。
(四)可操作性原則
評價的指標和方法要簡便、明晰、易於操作和推廣。根據音樂教學的特點,應將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把評價融進教學的全過程,使自評、互評和他評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生動、活潑、民主、和諧的良好評價氛圍。
Ⅳ 星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的教學成果
自1998年9月音樂學系招收第一屆學生(學制五年,2004級始改學制為四年)以來,至今已歷10屆。已畢業的學生有6屆。
從音樂學專業的特殊性來看,我們不大可能像其它表演專業的學生那樣在有限的幾年學習中通過參加各種音樂比賽或公開的音樂會來展現教學成果。再說,這一專業的學術屬性也決定了沒有十年二十年的專業積累,是不可能在某一研究領域有所建樹的,顯然,這里容不得急功近利。我們的教學成果主要表現在畢業生的學位論文上。從目前先後畢業的45位通過論文答辯,並獲得學士學位的本科生的畢業論文來看,他們能較好地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論文的選題與寫作,並能遵循一定的學術規范,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與表達能力,同時也大致學會如何面對一個研究課題,和實施研究的所有環節。在選題上,他們分別涉及:西方音樂史、中國近現代音樂史、音樂心理學、音樂民族學各學科(詳見歷屆本科畢業生學士學位論文正本)。
國家級學生論文獲獎情況
1. 費爾真(2003屆)的 畢業論文《樸素的抒情與別具深意的諧謔—解讀普羅科菲耶夫》獲得「中國西方音樂學會」首屆「優秀學生論文三等獎」(2005年,畢業論文指導教師—黃虹)。
2. 祁斌斌(2004屆)的 畢業論文《<教我如何讓不想他>的音樂學分析》獲文化部與「中國音樂史學會」等主辦的「第四屆全國高校學生中國音樂史論文評選」 (本科組)「三等獎」(2006年,畢業論文指導教師—鄧希路)。
3. 祁斌斌的 音樂批評論文《史學風范可贊,學術規范可彈:評金梅著<弘一大師—李叔同>》在首屆「人音社杯」全國高校學生音樂書評徵文活動中榮獲「書評榮譽獎」(2004年,指導教師—鄧希路)。
音樂學系本科畢業生繼續攻讀碩士學位情況
目前在6屆畢業生45人中,先後有祁斌斌(2004屆)、戴華麗(2003屆作曲專業兼修音樂學的雙專業學生)、劉雅新(2004屆)、郭瑞麟(2004屆)、劉健(2007屆)、李上(2007屆)、吳娟(2007屆)等 7 位同學分別考進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部、上海音樂學院研究生部、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星海音樂學院研究生部與華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其中祁斌斌同學在完成碩士學位之後,今年又直接考上中央音樂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陶宇(2006屆)考入紐西蘭奧克蘭大學音樂學院攻讀音樂學碩士學位。
此外,還有黃芹、劉欣辛、譚哲昕3位畢業生分別在德、奧、法三國音樂院校攻讀碩士學位。
除了部分畢業生繼續准備考研之外,全部畢業生均就業。其中,鄭敏茵推選擔任中山電視台政聞與文化節目主持、吳玫玫同學考上公務員就職於江門市文化局、陶樂同學就職於蘭州部隊戰士歌舞團,在各類高校任教的同學還有:廖成霞、段小蕾、曾冠桃、歐衛子、廖曼宏、陳昀、胡舜方。

Ⅳ 馬凌飛的教學成果
2011年 指導學生Zea Huang考入Berklee College of Music(伯克利音樂學院)。
2013年指導學版生扈智傑考入Academy of Art University(舊金山藝術大權學)。

Ⅵ 劉輝的教學成果
二十餘年來,劉輝所教授的學生中有多人榮獲國家級、省級比賽大獎。如近年來:張全、穆喜斌,分獲第十屆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二、三等獎;沈德鵬在2003年獲文化部舉辦的全國高等藝術院校民族聲樂比賽二等獎,同年又獲文化部主辦的全國新人新作比賽三等獎,張靜獲2003年全軍聲樂比賽二等獎、史玉學獲三等獎,張靜獲全國MTV十佳新人獎;史玉學獲全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第九、十屆優秀歌手獎,2004年6月沈德鵬、伊泓遠分獲第十一屆全國電視青年歌手大獎賽遼寧省賽區選拔賽金、銀獎,董禮2004年獲第二屆中國大學生校園歌手大賽專業組銀獎等。
2015年6月6日,在沈陽盛京大劇院音樂廳舉行了「為你驕傲 心歌飛揚」劉輝教授教學三十年師生音樂會。本場音樂會是沈陽音樂學院主辦的首屆全國專業音樂院校民族聲樂藝術交流展的開篇樂章,是著名歌唱家、聲樂教育家、博士生導師劉輝教授從教三十周年的紀念性演出,亦是對劉輝教授任教的沈陽音樂學院民族聲樂系建系三十周年的獻禮。這場音樂會精彩華美,具有較強的民族性、學術性和實踐性。劉輝教授的24位學生演出了各具特色的獨唱、二重唱、歌劇片斷、女聲小合唱、合唱等。從這些學生的演唱中,可以看出劉輝教授的教學堅持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才質發揮所長,他們的演唱都有很強的藝術個性,絕不雷同。比如這場音樂會中的獨唱,沈德鵬演唱的《來香巴拉看太陽》舒展大氣,王東超演唱的《不能盡孝愧對娘》厚重感人,譚世超演唱的《阿妹出嫁》甜美嬌俏,王志昕演唱的《哥哥撐排走丹江》流麗優美,李優演唱的《輝煌》激情震撼,張全演唱的《親親的老百姓》情真意切,張靜演唱的《飛天》華麗飄逸,史玉學演唱的《山水醉了咱赫哲人》亮麗歡欣,董禮演唱的《梅蘭芳》雍容媚麗,王晰演唱的《野百合也有春天》低沉神秘,伊鴻遠演唱的《五洲人民齊歡笑》嘹亮澄明。中國音樂學院名譽院長、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研究會會長金鐵霖,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央音樂學院院長王次炤,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西安音樂學院院長趙季平等專家、學者以及全國民族聲樂界的知名人士共一千餘人欣賞了音樂會 。

Ⅶ 中國音樂學院附中的教學成果
我校為北京市教委和國家教育部分別認定的「北京市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和「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也是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學校。我校領導定期參加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舉辦的校長論壇和教育論壇,就我國藝術職業教育的發展進行研討、參與意見,並受學會委託牽頭組織各類職業教育活動。
2005年1月, 受文化部委託,我校理作學科舉辦了「文化部視唱練耳中專師資培訓班」,為來自全國各地藝術職業學校的教師提供了基本樂科的培訓。此外,我校還經常接待各地藝術職業學校來我校進行教學觀摩。
2007年7月,我校榮獲文化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三部委聯合頒發的「優秀成果獎」,並在三部委聯合舉辦的「全國藝術職業教育成果展演」中,負責牽頭完成了展演的組織、協調和接待工作,保證了展演工作的圓滿成功,得到了政府主辦部門和兄弟院校的一致好評。文化部特意致函中國音樂學院表示感謝,指出這次活動「顯示了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在藝術職業教育院校中的骨幹、示範地位和作用」。
2008年8月,我校陳雷激、張健二位教師和35名學生參加了舉世矚目的第29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演出,其中陳雷激老師表演了《畫卷》部分的古琴獨奏,驚艷亮相,給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北京奧組委特向附中頒發了「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十佳參演單位」紀念證書。
2009年7月,我校承辦了由文化部、北京市教委聯合主辦的首屆「全國藝術職業教育聲樂教學交流研討暨成果展演」活動,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28所藝術職業院校的150餘名代表參加,48名演員參演,組織專家講座6場,教學研討會1場,聲樂教學成果展演音樂會2場,徵集學術論文共計54篇。我校因出色的教學成果和組織工作獲得文化部頒發的「成果獎」、「優秀組織獎」。

Ⅷ 淺談如何提高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效果
音樂教學過程中,可以採用多姿多彩的教學方法讓同學們表現對音樂的理解。例如專可以採用節奏、屬律動、線條、色彩、繪畫等表達對音樂的理解。老師可以通過播放一段曲子讓學生自己填詞,通過讓學生自己根據歌詞編配伴奏,自編音樂劇等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創造音樂的興趣。要多給學生嘗試創造的機會,讓他們充分發揮創造靈感。例如在欣賞比才的《卡門進行曲》採用聲勢參與(拍手,垛腳,拍腿等);要在激發學生創造興趣的基礎上,讓學生主動去進行創造,其實成果並不重要關鍵是要讓學生在過程中體驗到音樂創造的成功與快樂。
Ⅸ 如何提升初中音樂課的教學成效
1.音樂專業課:俗稱主課,如師資專業,音樂專業,戲劇專業.....與高考音樂課差不多,但由於有一大部分學生刻苦努力,教師的辛勤工作通常能取得相應的實效. 2.音樂公共課:俗稱副課,一般說來是與音樂沒有直接聯系的專業班級開設的,每周一節,與體育課差不多,但是教學難度比體育大得多,由於很多學校沒有條件完全不開音樂課,加上學生自身的基本素質,職業學校的音樂課很容易因為老師上不下去而中途夭折. 上好職業學校的音樂課的確不容易,對學校和教師都有一定的要求: 1.音樂專業課:職業學校的教育目標是向社會輸送具有一定職業技能的勞動者,所以教學特別強調學以致用甚至要立竿見影,學校如果非常開明直至開門辦學,讓學生多實踐,在學中做,在做中學,會使教學如虎添翼,效果顯著. 老師除了具有相應的業務素質外,本身應是一個職業音樂人,給人的感覺好象是一個兼職老師,這種類型的老師站在職業教育的講台上本身就是對學生營造的一種職業環境,會使職校的音樂專業課更為形象,生動和直觀!! 2.音樂公共課:俗稱副課是不爭的事實,上好音樂公共課更為強調學校的開明和精明,學以致用甚至要立竿見影更不容忽視,廣義的職業教育要求現代職業人具有全面的職業形象,特別是求職應聘的時候,有什麼能比演唱一首歌曲更能證明自己呢?扶持音樂課更要扶持音樂老師,要給初次任教的老師一定的時機來總結和提高,不要因為音樂課是副課而隨意取消或攤派其他與音樂無關的臨時任務. 音樂公共課的老師應跳出三界外實施教學,要求教師有極其熱烈的親和力,善解人意的人情味,豐富多彩的人文知識,現代前衛的職業意識,全面發展的音樂素質,自如流暢的表演才能......因為職校的學生不比普高的學生,不聽音樂課就睡覺或看書. 職校的學生不聽音樂課就意味著老師要"自動下課"!! 在中職學校,學生是以學習專業技能為主的,作為「副」科的音樂課,一般不被學校和學生重視。特別是我們的學生普遍文化素質較底,如果再按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走下去,學生們定會感覺索然無趣。為了提高音樂課的教學質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對音樂課的教學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充分利用學校高科技的先進設備,在音樂課中引入了不僅引用現代音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同時在選材上也擴大選擇范圍。經過一段時間的課堂教學實踐,覺得取得良好的效果。以下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點滴想法,若有不當請多指正。 一. 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多媒體的應用是重要手段 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我們日常通常運用的教學手段之一。音樂課件製作,是時代的要求,是現代課堂教學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每個音樂教師必備的教學基本功,所以,多媒體教學對於音樂課就具有特殊意義。我校每個班級都有電視機,並且還配備相應的設備。這樣我就可以運用電腦、網路收集資料經過精心地選擇、編輯、合成,製作成符合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的一個個多媒體課件,進而,把它們巧妙地組織到音樂課的教學之中,這樣,音樂課就成了聲、像、情並茂的富有魅力的課,它就能把學生由原來無所謂一直要講話吵鬧的課堂,變得鴉雀無聲全神貫注起來。這就是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課件憑借它的聲頻效果和視頻效果在音樂課中能充分地展現音樂這雙重藝術的魅力,激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不僅能使學生學到音樂知識、提高音樂素養,而且能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和品格。因此,有效地利用多媒體課件來輔助音樂教學,對每一位音樂教師而言都是十分必要的,需要不斷探索。對職業學校的音樂課而言,它顯得更為重要。 二.提高教學效果音樂內容要選擇得當 興趣更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就目前中職技校音樂的教學現狀來看,除了一些學校使用上海音樂出版社發行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藝術欣賞》教材外,我們大部分學校的音樂教材是音樂老師自己制訂的校本教材。所以,選材非常重要,好的選材在教學效果上將是事半功倍。在選材方面,除結合課本外,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兩方面入手:首先,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學習興趣」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正如莎士比亞所說:「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課堂上學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老師講授,能否樂意地去接受新知識,並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開展一系列的學習活動,自覺地用腦、用耳、動口、動手去完成老師所設置的學習內容,關鍵在於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作為非主課的音樂課,興趣更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如:我講京劇時,就會先放時下很流行的陶吉吉作品《蘇三說》,以及王力宏的專集《蓋世英雄》的單曲給他們作對比欣賞,引發出中國的京劇藝術。這樣學生們不僅看到和聽到偶像將古典藝術和現代流行元素巧妙結合的精彩演繹,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不斷的提問和視覺的帶動下讓學生了解到我國博大精深的京劇文化,也充分調動了同學們對京劇的學習興趣。於是,同學們對京劇不僅有了新的深刻認識,對於傳承和加深對我國的民族文化的感情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適當地加入時尚因素。我們的學生正值青春年華,他們喜歡時尚。因此,在內容選材上適當地加入時尚因素是必要的。為此,我大膽嘗試精選一些歌星演唱的內容健康的歌曲和流行樂器進入課堂。我們的學生面臨著畢業就走上工作崗位,走上社會,可能他們在文化課上水平不高,但他們的專業技能和音樂聽辨能力還是有廣度、深度的。如:在選擇樂器教學時,就把大家喜歡的薩克斯帶入課堂。課堂開始就用人民幣的頭像標志作引子問:世界上只有哪個國家把樂器印在紙幣上?或者問:在休閑場所我們會經常聽到哪種樂器演奏的樂曲做背景音樂?導入新課。前者問題激發學生好奇心,後者則是很多同學都能馬上脫口而出的時尚樂器,學生很快就能把注意力集中起來。進而把薩克斯管的歷史、構造介紹給大家,還聽了《回家》、《茉莉花》名曲及改編過的流行樂曲等;我們還專門開設吉它課,我把電吉它、電貝斯也融入其中,相互比較,從音高音色、構造功能方面給學生一種展示,並賞析了如名曲《愛的羅漫史》以及羅大佑的《童年》、老狼的《同桌的你》等校園樂曲。同時在介紹歌星時,我把他們的歌聲和成功的不易一並帶給學生。例如:講「周傑倫」時,介紹他雖然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走上社會後做侍應生的工作,從沒上過一天音樂學院,全憑他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有蝸牛一樣的精神,在一次次被別人退回作品的情況下,最終成功紅遍大江南北。對於我們中職技校的學生來說,他這種奮斗精神,這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勇氣和毅力是值得學習的。這樣進行教學,受到了學生們的喜愛。 三.提高教學效果要動靜結合 要讓學生動起來。我們的教學不能讓止步於他們做在座位上——「聽」,還要讓他們離開座位——「動」。「動」分三種。第一種是「跳」,「跳」是指跳舞。中職校的音樂課基本上以欣賞為主,不象中小學教材設計以「動」為主,老師也容易調動氣氛讓學生在音樂課上唱唱跳跳,內容豐富。所以,我們的音樂欣賞課如果設計不當,會容易造成課堂死氣沉沉,沒有生氣,甚至成為很多同學的睡覺課。為了避免這種尷尬情況出現,我就想出一些辦法。比如:讓同學們欣賞蒙藏音樂時,就先放幾個舞蹈片斷讓同學們根據舞蹈讓學生辨別出不同民族風格的作品。然後再用韓紅或者是騰格兒的美妙歌聲將學生帶進入意境,激發出學生想要載歌載舞的願望。最後,回放前面欣賞過的舞蹈片斷並教和帶動全班同學學習簡單的舞蹈動作,讓他們試著走出課桌,在預先設置好的空地上邊聽邊用舞蹈動作表現出來。大家載歌載舞,姿態各異,跳得十分開心,整個教室成為歌舞的海洋。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體會音樂意境和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第二種是「唱」。讓學生離開座位唱,勇敢的拿起麥克唱出自己心理的歌,那就是班級卡拉OK!它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足夠的自信心,還可以及時個別糾正使得學生唱歌的音準、節奏等個人表演能力有所提高,同時在他們個人形象上也可以加以指點為今後擇業面試做鋪墊。當然,還可以發現歌唱人才,為自己的校合唱團創造和選拔後備軍。這不但鍛煉了他們的個人技能,同時也提高了他們充分的學習音樂的興趣。第三種是「講」,離開座位走上講台學做老師——講課。這種方式在充分調動愛好學生積極性的同時還能激發他們的責任感、使命感,特別是一種由學生轉換成老師角色的榮譽感。現在的中職生,他們有時比普通高中生更渴望有展示他們才華的舞台,哪怕是小小的教室,一句有力的肯定就足以讓習慣了批評和平庸的他們激動很久,甚至是改變他們今後的學習態度。我一學期會安排幾課時專門給學生留一刻到二十分鍾時間,讓學生來上課,講他們自己平時喜愛和知道的音樂,或單獨或小組擔當下節課的老師。一周的准備時間,老師可以輔導。要求——只要你擁有足夠的自信和勇敢,教學內容健康向上。 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還要和學校文化活動相結合 我校每年有一次大型文藝活動,學校非常重視這次文藝活動,進行評比並列入班級和班主任考核中去。同學們班級的集體榮譽感非常強,班主任也很重視和支持,這樣同學們上課就特別的認真。我針對這兩個活動,就會制定相關的教學內容融入到班級里去。如:歌堂的邊聽邊舞,我就是有意識的教學生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講解幾個有代表性民族舞蹈的特點,這樣不僅讓學生接觸和了解舞蹈,還可以幫助他們在今後文藝匯演的選材上有較明確的方向。班級卡拉OK,把聲樂教學融入課堂,規范他們的發聲方法及相關技巧,教授各班不同的合唱歌曲等。這樣一來,就有可以辟免,學生舞蹈千篇一律街舞,學生合唱歌曲大部分選《明天會更好》《同一首歌》等重復歌曲,同時學校也做到「班班有不同風采舞蹈」、「班班有不同的美妙歌聲」。 五.讓音樂的思想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力手段當今社會,流行音樂在學生中的影響力是極其大的。誠然,多數流行音樂作品是好的,思想內容是健康的。但是,不可否認也有少數消極頹廢、甚至內容腐朽的流行音樂作品。如音像畫面過於激情,用詞過分曖昧等等,這對於分辨能力差的青年學生危害很大。因此,音樂教師在選擇內容教學時,必須把內容與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結合起來,必須選擇思想健康的音樂作品。而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則應該旗幟鮮明地激濁揚清,用好的健康的音樂作品陶冶學生的情操,滲透思想道德教育。如:在介紹BEYOND時,問:同學們為什麼家駒離開我們十五年,他唱的歌曲仍在同學們中有很大的影響力?師生總結得出:除了歌聲優美外,更重要的是歌中的內涵。他們的歌曲涉及了非洲種族差異、弱勢群體等許多題材,但每一首都蘊含著一種積極和堅韌的精神,讓人在聽他的歌聲時,從心靈上得到一種震撼,因此BEYOND的歌聲和精神在我們心中永不消失。 總之,我在職業學校的音樂課教學中深刻地體會到,不僅是利用多媒體教育技術,製作精美、動人的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豐富課堂激發學生興趣,還是課堂結構動靜結合的安排等等;其實我個人認為教學無定式,作為一名普通的音樂教學工作者,在不斷提高個人音樂教學水平的時,又能培養學生的獨立音樂領悟力、鑒賞力,帶領他們走入神秘、色彩斑斕而又動人的音樂殿堂。總之,講學生喜歡聽的課,做學生喜歡的老師,是我作為藝教工作者的最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