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國共第二次合作的成果

國共第二次合作的成果

發布時間:2020-12-18 05:35:52

『壹』 國共兩次合作分別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第一次國共合作從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歷時三年半。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宣傳共產黨的綱領,擴大黨在群眾中的影響;黨開始掌握部分革命武裝;廣大人民群眾受到一次革命洗禮,為中國革命繼續前進奠定了基礎。
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同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第二次國共合作,促成了全國人民空前的大團結,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1947年3月7日,國共第二次合作因國民黨方面的原因破裂。

『貳』 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所取得的積極成果是

A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同中國國民黨結成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式的合作。1935年,華北事變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引起國內階級關系和國際關系的重大變化和各種政治力量的重新組合。中國的兩個最大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的政策相應地發生變化。6月10日,中共上海臨時中央發表宣言,號召各級黨的組織必須與一切可能反蔣抗日的政治軍事派別協作,共同進行反蔣抗日的武裝斗爭。8月1日,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以中共中央和中國蘇維埃政府的名義,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即「八一宣言」),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停止內戰,抗日救國,組織國防政府和抗日聯軍。接著,中共中央於12月下旬在陝西省安定縣瓦窯堡舉行政治局會議,批判了黨內的關門主義錯誤,通過《關於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決議》,確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會後,毛澤東又作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系統地闡明了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次年8、9月份,中共中央根據形勢的進一步變化情況,又發出致國民黨書和《關於逼蔣抗日問題的指示》,明確提出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組成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全民族抗日統一戰線,並把「抗日反蔣」口號改為「逼蔣抗日」。此時,國民黨蔣介石集團也被迫對其政策作出調整。1935年11月國民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後,蔣介石集團對正在進行中的中日外交談判採取了比較強硬的態度;調整了對蘇聯的政策。與此相聯系,蔣介石在1935年11月又提出「打通與共產黨的關系」。在上述情況下,從1936年初開始,國共兩黨間打破長期對立的僵局,通過多種渠道,雙方派出代表,進行秘密的接觸。盡管這個接觸由於國民黨方面缺乏合作的誠意,只是想借談判「合作抗日」,達到「招撫」共產黨和「收編」紅軍的目的,沒法達成協議,但還是溝通了彼此的情況,增進了相互間的了解,從而為兩黨的正式談判開辟了道路。但是,蔣介石仍沒有放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繼續進行「剿共」。1936年12月,發生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使國共兩黨間長達10年之久的內戰基本上停下來,為國共第二次合作創造了前提條件。1937年2月9日至9月下旬,國共兩黨代表先後在西安、杭州、廬山和南京等地舉行了6次談判。經過7個多月的反復商談,國民黨終於同意將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下轄3個師,共計45萬人,在3個師之上設總指揮部,由朱德和彭德懷分別擔任正副總指揮;並承認陝甘寧邊區政府。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布《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次日,蔣介石發表《對中國共產黨宣言的談話》,事實上宣布承認了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至此,第二次國共合作形成。第二次國共合作,促成了全國人民空前的大團結,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叄』 國共第二次合作的最大成果是什麼

第二次國共合作,促成了全國人民空前的大團結,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肆』 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形式、目的、取得的成果

一共有兩次國共合來作。自
第一次國共合作是在1924--1927,組織形式就是國民黨,中國共產黨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保持中共在政治上與組織上的獨立性。
目的是要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
第二次國共合作是在1937--1945,那時的組織形式其實就是中華民國政府,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旗幟,也能說為是一種形式,中共取消蘇維埃政府的名義,承認中華民國或蔣介石的統治,國民政府在抗日上與中國分工合作。
目的就是要打倒日本侵略勢力,維護中華民族的獨立性。
第二次國共合作,促成了全國人民空前的大團結,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伍』 近代史上國共有哪兩次合作,分別取得了哪些成果

近代中國社會中有倆次國共合作
第一次國共合作意義:
1.國共合作的形成,加快內了中國革命前進的步容伐;
2.北伐戰爭的迅猛發展,威懾了帝國主義列強和北洋軍閥;
3.黨大大地拓展了成員數量和組織,建立了一定數量的工農武裝;
4.合作失敗後,使黨開始成長成熟,懂得了進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裝的重要性。
5.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標志著國共兩黨合作的實現和革命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後來,全國反帝反封的國民革命運動迅速開展起來,北伐戰爭就是其中之一。國共合作團結了一切可團結的階級,共同反帝反封,壯大了革命力量,但是,由於黨的不成熟,輕易地放棄了武裝,導致後來的反革命事變。
第二次國共合作意義:
國共兩黨的第二次合作的意義:
①第二次國共合作,促成了全國人民空前的大團結,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②為中共力量的發展和壯大提供了很好的契機。
③顯示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使得外國列強刮目相看,提高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陸』 國共兩黨兩次合作的主要成果是什麼

第一次國共合作,1924年1月--1927年7月.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內,沉重地打擊了帝容國主義的侵略勢力;宣傳共產黨的綱領,擴大黨在群眾中的影響;黨開始掌握部分革命武裝;廣大人民群眾受到一次革命洗禮,為中國革命繼續前進奠定了基礎.
第二次國共合作,抗日戰爭時期.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取得了偉大勝利.

『柒』 國共兩黨的第二次合作有什麼成果

第二次國共合作的主要成果是成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主要影響是國共兩黨「停止內戰,一致抗日」,開始了中國人民的全面抗日戰爭,從而促進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捌』 國共曾兩次合作.這兩次合作分別取得了什麼成果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實現,促進了反帝反封建的工農革命運動的迅速發展。 在國共合作的基內礎上,1926年容5月至1927年4月,以廣東為根據地的國民革命軍進行了北伐戰爭,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反動統 治,形成了以工農群眾為主體的大革命高潮。

第二次國共合作,促成了全國人民空前的大團結,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1947年3月7日,國共第二次合作因國民黨方面的原因破裂。

『玖』 國共第二次合作取得什麼成就

來1、成就
最終取得抗日戰自爭的勝利。
2、簡介
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同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建立的合作,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1937年8月中旬蔣介石被迫同意將在陝北的中央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了《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23日,蔣介石發表談話承認了共產黨的合法地位。10月間,又將在南方十三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至此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第二次國共合作開始。
3、影響
①第二次國共合作,促成了全國人民空前的大團結,促進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②同時也為中共力量的發展和壯大提供了很好的契機.
③顯示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使得外國列強刮目相看.
④雖然抗戰辛苦,可是它也提高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拾』 國共兩黨兩次合作的主要成果是什麼

第一次國共合作,1924年1月--1927年7月。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內,沉重地容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宣傳共產黨的綱領,擴大黨在群眾中的影響;黨開始掌握部分革命武裝;廣大人民群眾受到一次革命洗禮,為中國革命繼續前進奠定了基礎。
第二次國共合作,抗日戰爭時期。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取得了偉大勝利。

閱讀全文

與國共第二次合作的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疫情投訴 瀏覽:149
知識產權合作開發協議doc 瀏覽:932
廣州加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5
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管理辦法 瀏覽:455
消費315投訴 瀏覽:981
馬鞍山鋼城醫院 瀏覽:793
馮超知識產權 瀏覽:384
介紹小發明英語作文 瀏覽:442
版權使用權協議 瀏覽:1000
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表 瀏覽:884
馬鞍山候車亭 瀏覽:329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