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陝西省中醫醫院的醫療成果
在醫療方面醫院擔負著本省及鄰省(市)患者及部分外賓的中醫診療工作,回門診量15.8萬人次,收治住院患者答3300餘人次。門診開設具有中醫特色的專病門診40餘個,並研製出療效卓著的中葯丸、散、膏、丹、片、膠囊、針劑等自產制劑130餘種,如乙轉靈、胃散靈、骨刺丸、接骨丹、展筋丹、熱敷葯、痰飲膏、新平消片、肝悅片、滋骨片、白癜康、銀屑片、新生發丸、頭痛寧、抗衰老片、小兒咳喘糖漿、遺尿靈、清熱解毒口服液,涼血化瘀針劑、丹紫針劑、清熱解毒針劑、復方人參注射液、擴管速注射液及腦壓平注射液等,頗具盛名。在科研方面,共完成科研課題274項,獲得科技成果獎111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24項,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000餘篇。 在教學方面,接收省內外進修實習人員100餘人次,1996年被列為陝西中醫學院臨床教學醫院。在對外學術交流方面,廣泛與世界各國互派專家進行學術交流,舉辦中國西安國際針灸培訓班,累計培訓學員200餘人次,使中醫走出國門,傳及世界。

⑵ 如何完成中醫的科研成果
根據現有的中醫情況提出疑問,尋找解決方法,經過實踐檢驗看看是否正確,就可以知道是否完成中醫的科研成果。
⑶ 在中醫中葯研究方面,哪些科研成果使用辯證法
我國都任何科學研究都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進行的
⑷ 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科技成果推廣項目是真是假
中央來台專門報道過,
國家中醫葯管源理局,是監察管理機構,中立的地位
從來不推廣\推薦任何項目.網站看了,不可信
我告訴你個:終極看病的醫院, 北京中科院腫瘤醫院,(亞洲最大,國家辦的)
醫院的大夫就擁有世界級別的科學技術交流機會,關注世界最新發展動態,
重要的是花費不多 .
現在的葯,萬金油比較多,效果誇大,不管用,
⑸ 什麼是中醫葯科技成果鑒定查新
很多說法的
⑹ 中醫臨床經驗和枝術專長及成就咱樣寫
[參考格式,希來望能源幫上你忙]僅供參考 專業技術工作總結論述: 一年一度專業技術職稱評審開始了,怎麼樣寫好專業技術職稱總結?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也是傷腦筋的問題,為了讓大家順利通過專業技術職務評審,特請一位長期從事職稱改革工作的同志,談一談這個問題。 專業技術工作總結,應該屬於總結類的文章,與一般的總結類文章差不多。但也有獨特的特點,是職稱評審重要組成部分,是評委評價自己的重要依據,也是自己水平、能力、成果的展示,同時也是任職以來重要經驗總結。總結寫得好不好,影響到專家對你的評價,也會影響到自己能不能通過。所以寫好專業技術總
⑺ 中醫葯治病的方法是我國的傳統醫學,也是我國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你還了解哪些關於中醫葯的研究成果
中醫葯科學研究取得較大的成績,有些成果,如針刺鎮痛機理、骨折治療、急版腹症治療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權,近年來,更重視吸收現代科學技術和方法。例如,用分子生物學方法研究中葯或方劑的作用機制,用血液流變學方法研究瘀血和活血化瘀,用放射性核素研究經絡,等等。有關腎虛、脾虛的研究,活血化瘀、扶正培本、通里攻下、清熱解毒等治則的研究,舌診和脈診的研究等方面,均已取得成果。在經絡研究方面肯定了經絡感傳現象的存在,總結出感傳規律,針刺鎮痛得到了有力的科學論證。在中葯葯理學、中葯化學研究方面,已對150餘種常用中葯進行研究,從中分離出活性單體500餘種,發現一批活性強的新結構成分,如青蒿素、棉酚、鶴草酚、靛玉紅、丹參酮、聯苯雙脂等。其中,從中葯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是抗瘧葯物史上繼喹啉類葯物後的一項重大突破,它對抗喹啉型瘧疾、腦型瘧疾的治療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⑻ 自學成材的中醫科學研究成果是否可以公開造福於眾
可以先申請專利,民間發明有時候還是很厲害的.當然如樓下說的,弄個方子出來就沒多大意版思了,現在國家對新權葯的審批很嚴格,不是短時間和一個人所能完成的,從基礎研究到臨床各期,都要用大量的資金和人力.
其他的發明我見過幾個:電子火罐 脈診儀 我所說的專利指的是這類.
⑼ 中醫成果就是這么出爐的,你們仔細讀一下。
學中醫,自然要到中醫葯大學。目前靠海的僅有上海中醫葯大學和廣州中醫葯大學。
上海中醫葯大學的中醫英語,翻譯和針灸學,中醫外科學,中醫骨傷比較好。
廣州中醫葯大學的中醫內科學和婦科學,中醫臨床基礎較強。
⑽ 中醫成果登上《Science》子刊封面了嗎
背部穴位入針,有效治療哮喘,這一經典名方在分子細胞層面究竟有何機理?
北京時間2月8日下午,國際著名期刊《科學(Science)·轉化醫學》最新一期封面文章揭開謎底——前後歷經約10年,上海中醫葯大學楊永清教授帶領科研團隊,在抗哮喘靶標和針灸效應物質的基礎研究中取得重大進展。
他們不僅基於針灸臨床率先發現全新的有效靶標
明確了體內一系列蛋白質反應
還找到能夠模擬針刺效應的活性小分子
可轉化為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針灸葯」
《科學》主審編輯專門為論文成果做了評論
認為這是一篇令人振奮、引發深思的創新力作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了解到,這是中國中醫人第一次在《科學》專業子刊發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科學工作,也是中國科學家驗證的第一個支氣管哮喘新靶標。

楊永清教授帶領科研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