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美食榮譽證書

美食榮譽證書

發布時間:2021-07-25 07:38:34

A. 國際餐飲指什麼

□ 深港美食節背景

為貫徹落實溫總理考察深圳,對深圳進一步提高對外開發水平,加強深港合作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秉承「向香港學習,為香港服務」的理念,進一步推動深港合作向更高水平,更高領域,更高層發展,倡導港人來深吃得放心,玩的開心,讓「深港美食節」成為深港市民津津樂道傳誦的話題,為為弘揚中華美食文化,全面建設和諧深圳、效益深圳、繁榮深圳,添上濃墨的一筆。

□ 主辦單位:

深圳市委宣傳部、市旅遊局、

深圳酒樓、酒店商會

飲食行業協會、香港飲食協會、

深圳商報社、香港商報社

□ 協辦單位:

深圳**廣告機構

統籌:

總策劃:

策劃:

執行:

時間:2006年1月10日——1月24日期間

地點:待定

□ 理念

深港美食節的基本理念是「向香港學習,為香港服務」,立意是通過深港兩地的飲食文化,來推動深港合作向更高水平,更高領域,更高層發展,在弘揚中華美食文化的同時更迎合市政府「深港合作一體化」的方針政策,激發港人來深遊玩、娛樂的興趣,塑造並向海內外大力推介深圳品牌新形象,進一步提高深圳的知名度,以營造巨大的社會效應。

□ 主題定位

確定「以食為先、深港聯動」的主題定位詞,用創新的形式、新穎的手段,多方聯動,打造國際化美麗海濱城市形象。以「深港美食節」為切入點,全面建設和諧深圳、效益深圳、繁榮深圳;營造紅火、濃厚的深圳旅遊市場景象。為全面啟動國際化海濱旅遊城市建設錦上添花!
□ 目標
首屆深港美食節的目標是:
以大型活動形式創新思路,交流深港兩地飲食文化,了解民族菜系、制定美食節評定標准。以此帶動深港經濟互動共贏,並積極辦成具有深港特色、薈粹深港美食的盛會。
□ 關於美食
首屆深港美食節,走政府支持、市場運作模式,深港兩地飲食企業協會強強聯手著力舉辦專業、一流的美食文化節,加之強勢媒體的高效受眾,必將營造出濃郁的商業氛圍,形成特區改革開放以來具有轟動深港兩地乃至珠三角的美食文化品牌節日!
□ 綜合展位:
180個標准展位分6個區域
1.中華美食風味一條街 60個
讓你不出深圳,嘗遍大江南北美食
2.深圳品牌區 30個
3.香港品牌區 30個
4.糖、煙、酒專區 20個
5.食品專區 20個
6、與年貨類有關的其他類區域10個
□ 參展對象
與美食節主題相關的食品、年貨、糖、煙、酒等各類食品供應商以及深圳、香港、珠三角地區的各類飲食業。將實現多家贊助單位的加盟,以此吸引參展商的參展。
活動內容設置
1、品嘗深港美食
2、深港兩地飲食文化交流
3、評定「深港美食節」最受歡迎的十大品牌
4、評定「深港美食節」最受歡迎的十大酒樓
5、深港美食文化專題論壇
6、食品、年貨供求洽談會

食品展

首屆深港美食節將進行一周的餐飲展示,內容包括飲食的工藝造型、製作方法、地方特色展示以及與飲食相關的食品、年貨、糖、煙、酒等各類食品銷售。活動期間主辦者還將邀請各求購商現場洽談食品采購事宜,廣大參展商必將在這里撲捉到極大的商機並獲得極其豐厚的回報。

參展效果預測

首屆深港美食節,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力圖通過活動內容、形式等方面的突破,實現贊助單位與參展商的經濟雙贏,辦成具有中國風味、深圳特色、薈粹56個民族的一流美食盛會。決策層的高度重視與精確的商業定位,勢必造就新的商業契機,受到飲食業的強烈關注。

□ 強大的品牌輻射效應

由報業集團、商報、香港商報主辦的首屆深港美食節,是珠三角、港、澳首次最高級別、最有檔次、最有影響力的飲食文化節,秉承高起點,高品味,高質量的宗旨,將成為飲食界的深圳品牌,其行業領域延伸范圍之廣是前所未有的,精確的商業定位,使首屆深港美食節成為商家展示自身實力的最佳平台,而美食節自身的強勢媒體推廣效應更為企業自身品牌的推廣起到了推波助浪的作用。

□ 參展須知

展場面積:3000m2

展位:180個

價格:暫定9900元 (待3個級別的定價)

參展程序

參展說明

□ 造勢攻略

強勢媒體的聚焦點

首屆深港美食節規模宏大,作為飲食企業、商家交流平台的互惠定位,加之活動內容的豐富、多樣和廣闊的范圍,諸多亮點因素必定引起各大強勢媒體的高度關注。現已有相當雄厚的媒體資源鼎力支撐,多元化的活動定位更使美食節的影響波及到珠三角各區,「向香港學習、為香港服務」的高端主題思想,突顯的共贏商業目標,勢必使首屆深港美食節成為弘揚飲食文化與刺激深港兩地經濟發展的雙重動力,必定成為各大強勢媒體的關注焦點。

新聞發布會:

主辦單位邀請有關領導、企業、召開新聞發布會,屆時將貴企業的贊助進行新聞報到。

特邀嘉賓:

香港國際奧運會主席

香港飲食協會會長

香港美食家

深圳市委宣傳部部長

深圳酒樓

酒店商會會長

報業集團領導

社會名流……

特邀媒體:

深圳特區報

南方都市報

廣州日報

中央廣播電台駐深圳辦事處

鳳凰衛視

廣東衛視

深圳電視台

深圳廣播電台……

□ 活動借勢宣傳形式

凡報名參展企業可選擇

在美食節當天自編自演一個節目

現場表演一道拿手菜

可由香港美食家點評,主持人現場進行拍賣(1元起價),獲獎者將頒發榮譽證書

展位收費標准及回報

展位面積3×3(m),費用9900元

可在深圳商報和香港商報享受各1/4彩色廣告宣傳版面

全程黃金冠名贊助商(20萬)

在深圳商報享受一個整版和香港商報兩個整版

開幕當天橫幅、升空氣球標上贊助單位名稱

深圳主流媒體將跟蹤報到。

(以上內容有待重新策劃,具體祥定)

□ 活動形態

演藝區

主舞台規格為15×8×1(長/寬/高),組委會將邀請專業燈光、音響、舞台搭建公司合力打造一個專業現場氛圍,同時,此舞台也用於企業專場促銷活動,時裝秀、文藝演出等大型活動。

邀請著名歌星作為神秘的嘉賓現場獻藝,活動主持人由深圳衛視和鳳凰衛視搭檔組合。

元旦當天組委會與深圳廣播電台聯合推出元旦聽眾直播聯誼會,將邀請知名主持人與聽眾見面,並有精彩的文藝奉獻給觀眾。

(二)宣傳攻勢

將在深圳主流媒體發布深港美食節資訊。

深圳報業集團各大媒體將會展全程跟蹤報道。

將在深南中路、華強北等主要路段人行天橋條幅發布。

深圳各出入境口岸及二線關
(三)動態信息
美食節期間市民在報攤上買一份深圳商報和一份香港商報可到美食廣場指定的酒樓免費享受一份精美小炒。
品嘗美食可參加抽獎,獎品豐富,永不落空

□ 競爭對手分析對位
由於時間因素,主要競爭對手年博會將在1月10日—24日舉行,屆時將搶先在深港美食節之前舉辦。無論在招商、媒體造勢、客戶流向等方面,都將使美食節處於被動狀態。因此,我們必須區別於正常的運作模式,採用加法運作法,搶時機,同步進行各項活動流程的策劃實施,以期達到預期的實施效果。
□ 費用預算
場地租用費
現場布展費
招商費用
展前、展中、展後服務費用

B. 有哪些比較有創意的獎狀名稱

‍‍最佳退步獎。之前一個銷售的銷售額是公司最高的,然後他突然就下降了很多,一直到過年。然後公司給他頒發了最佳退步獎。‍PHP是最好的語言獎,老黃牛獎,最佳奶牛將,金算盤獎,反正我們季度會我起的這個名。

C. 擬稿美食文化節的通知怎麼寫

關於舉辦2015年連雲港市美食文化節的通知

連雲港市商務局

連雲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連雲港市總工會

連雲港市旅遊局

共青團連雲港市委員會

連雲港市工商業聯合會

連商發〔2015〕106號

關於舉辦2015年連雲港市美食文化節的通知

各縣區商務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總工會、旅遊局、團縣(區)委、工商業聯合會:

隨著我市融入國家「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步伐的加快,港城餐飲服務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為搶抓機遇、乘勢而為,積極應對國家發展戰略、帶動港城餐飲旅遊業發展,進一步促進消費,經研究決定,在連雲港之夏經貿活動期間,舉辦2015年美食文化節,藉此助威全市經貿活動的開展,對外展示港城美食發展新成就,推動我市烹飪餐飲業發展。現將活動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辦單位

連雲港市商務局、連雲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連雲港市總工會、連雲港市旅遊局、共青團連雲港市委員會、連雲港市工商業聯合會。

二、活動承辦單位

連雲港市烹飪餐飲行業協會、連雲港市餐飲業商會、連雲港皇御酒業有限公司、中國國緣餐飲協會連雲港分會、山海國際酒店。

三、支持媒體

連雲港報業傳媒集團、連雲港廣播電視總台 。

四、活動時間地點

時間:2015年6月30日-7月30日。

地點:連雲港山海國際酒店。

五、活動主要內容

1.舉辦連雲港餐飲業新常態下轉型發展高峰論壇

2.連雲港市青年廚師烹飪技能大賽

3.連雲港市婚宴團體美食展

4.評選連雲港市青年十大名廚

5.舉辦餐飲企業與供應商企業對接洽談會

六、工作機構

成立2015年連雲港市美食文化節組委會。

主任:高美峰市商務局黨委書記、局長

副主任:

高蘭軍連雲港市統戰部副部長、工商聯黨組書記

王緒浦連雲港市市商務局副局長

張建慧連雲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

陳健連雲港市總工會副主席

賀善鐵連雲港市旅遊局副局長

仲偉德共青團連雲港市團市委副書記

組委會辦公室:

馬志鋼連雲港市商務局流通發展處處長

伏彩連連雲港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處處長

胡曉龍連雲港市總工會經濟技術部部長

包倩連雲港市旅遊局行業管理處

常二華團市委社工部部長

王蘭連雲港市工商聯合會會員部部長

郁正玉連雲港市餐飲業商會會長

高文青連雲港市烹飪餐飲行業協會秘書長

七、青年廚師烹飪技能大賽獎勵辦法

1.獲得青年廚師烹飪技能大賽綜合成績第一名選手由市總工會授予「連雲港市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團市委授予「連雲港市傑出青年崗位能手」榮譽稱號,頒發獎章和榮譽證書;2-6名選手由市總工會授予「連雲港市五一創新能手」榮譽稱號,頒發榮譽證書;團市委授予「連雲港市青年崗位能手」榮譽稱號,頒發榮譽證書。

2.獲得比賽第1-3名選手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授予「連雲港市技術能手」榮譽稱號,4-6名選手授予市「技術標兵」榮譽稱號,頒發證書。

3.獲得比賽前十名選手由團市委授予「連雲港市十大青年名廚」稱號。

八、婚宴團體美食展

婚宴團體宴席展示由市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市餐飲業商會組織專家進行考評,優勝單位由組委會頒發「連雲港市金牌婚宴企業」 ,頒發牌匾。

九、活動有關要求

各縣區務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總工會、旅遊局、團縣(區)委、工商業聯合會、市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市餐飲業商會要加強組織領導,大力宣傳舉辦本屆美食文化節的目的意義,精心組織本地區相關企業和人員參加,推薦優秀青年能手參加比賽,鼓勵爭當技術標兵,搭建青年人才展示和交流的舞台,為我市餐飲業發展和餐飲市場的繁榮做出貢獻。

連雲港市青年廚師烹飪技能大賽實施方和婚宴美食展布展要求由活動辦公室另行通知

連雲港市商務局連雲港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連雲港市總工會連雲港市旅遊局

共青團連雲港市委員會連雲港市工商業聯合會

2015年5月20日

連雲港市商務局辦公室2014年5月20日印發

連雲港市青年廚師美食烹飪技能大賽實施方案

一、參賽對象

熱愛本職工作,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年齡在40歲以下,從事烹飪專業工作三年以上的在職廚師,烹飪方面技術骨幹、管理人員、團膳、快餐、時尚餐廳等人員均可報名參加。

二、參賽內容

每位參賽選手自選一道熱菜、冷拼一道。烹飪原料,不限。烹調方法不限,時間120分鍾內完成製作。

三、參賽要求

1.參賽作品須顯港城特色,倡導成本低廉,操作方便,新穎獨特,體現實用性。

2.使用原料嚴格遵守三不原則:不使用高檔食材(燕窩、魚翅、干鮑),不使用國家保護的動植物原料,不違規使用添加劑。

3.突出菜點質量,注重色、香、味、形、器的完美結合,避免喧賓奪主,華而不實。

4.每款作品要求為8人量。

5.每款作品須附帶作品名稱、製作方法說明,未按要求予以扣分。

6.講究菜點衛生,注意食品安全。

7.工作人員統一安排撤展,撤展時選手將各組作品打包帶走。

四、評判細則:

(一)評判方法

此次大賽採用現場操作評判的方法。

1.現場操作評判,滿分為100分。

2.參賽作品評判,滿分為100分。

3.兩項得分相加為選手該項目的總成績。

(二)評判標准

(1)熱菜現場操作評判標准

a.切配加工過程:操作規范有序,刀工嫻熟、刀法准確、原材料使用合理、廢棄物處理妥當,沒有浪費現象;

b.烹調製作過程:操作程序合理、勺功熟練利索、調味准確快捷,烹調方法運用准確;

c.原料存放安全衛生,炊具、餐具、用具、器皿干凈衛生;

d.操作現場干凈整潔有序,個人衛生符合要求,並能注意安全和節能減耗;

e.遵守賽場紀律和規定,按時獨立完成作品製作。

(2)冷拼現場操作評判標准:

a.刀法准確、刀工嫻熟、精細、原材料使用合理、廢棄物處理妥當,沒有浪費現象;

b.操作規范有序、流程合理、切配拼擺快捷利索;

c.原料保存安全衛生,並有了防止原料被再次污染的措施,炊具、餐具、用具、器皿干凈衛生;

d.操作現場干凈整潔有序,個人衛生符合要求,並能注意安全和節能降耗;

e.遵守賽場紀律和規定,按時獨立完成作品製作。

(三)熱菜作品評判標准

a.味感:口味純正,主味突出,調味適當,無糊味、腥膻味、異味等

b.質感:火候得當,質感鮮明,符合其應有的嫩、滑、爽、軟、糯、爛、酥、松、脆等特點;

c.觀感:主副料配比合理,刀工細膩,規格整齊,汁芡適度,色澤自然,裝盤美觀,餐具與菜餚諧調;

d.營養衛生:生熟分開,營養配比合理,成品中不允許使用人工色素和不能食用的物品,講究餐具和盤飾清潔衛生;

e.作品數量:符合規定的要求。

(2)冷拼作品評判標准:

a.食用價值:選料適宜,葷素搭配合理,口味多樣,口感鮮美純正,質感良好,實用價值高;

b.造型:構思新穎,寓意高雅,形象生動美觀,色彩自然、鮮明、協調,點綴裝飾適度,拼擺裝盤層次清晰、整齊、與造型協調;

c.刀工:刀工細膩,刀面光潔,規格整齊,厚薄均勻,有利於美化塑造冷拼形態;

d.營養衛生:冷拼中的食物要符合食品衛生要求,不含異物,營養配比合理,餐具清潔,盤飾衛生;

e.作品數量:符合規定的要求。

(四)計分方法

1.現場操作評判小組在選手進入賽場後,由組長宣布開始,並記時,評委根據選手錶現開始獨立打分,評分結束評委簽名後,由組長把評分表收齊計分員復核無誤後,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計算出選手的平均分。

2.參賽作品評判小組接到賽場傳遞的參賽作品質量標准單後,由評委獨立為作品打分並簽名,將打分交計分員復核,計分員對每位評委的打分表復核無誤後,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計算出選手的平均分。

3.評委扣分起點為1分。計分員計算結果保留小數點後兩位數。

(五)推選全市婚宴團體美食展總體要求:

婚宴席要富有創新意識,將每家飯店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大家,可以繼承傳統不同的風味,輔以創新,要求菜品製作精良,突出整體風格,體現本企業最高水平。團體賽限3名廚師參展。(包括領隊)。

參展筵席數量為一組冷盤八道熱菜。配點心、湯品、果盤等組成,均應為婚宴席用量。配備每道菜品名稱,可配備服務人員現場講解。(場外製成品、直接擺台展示)

三、賽場紀律和有關規定

1.參賽選手應按時到檢錄處憑參賽證接受檢錄,遲到5分鍾扣1分,遲到20分鍾,視為棄賽。

2.參賽選手應該服從現場指揮和調度,攜帶身份證入場以備核對。

3.參賽選手應做到衣帽清潔,不留長指甲,不戴戒指,不用指甲油,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4.參賽選手應獨立完成操作,不允許使用他人原料,不允許多做、挑選,不允許因失飪而重做。

5.參賽選手操作完畢後,經監理組長同意後,應迅速清理工作區,帶好自己的工具撤離賽場。

6.競賽刀具、砧板、盛器、特殊調料自帶,常規調料由組委會提供。

D. 上海山雨食品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今時今日,飲食行業的發展是一日千里,人們日益增長的工作量及飲食習慣的不斷更新已經不滿足於對日常營養食品的需求。秉承與時俱進、以人為本的理念,本公司一直致力於健康綠色及環保食品的研究與開發。
經過公司全體研究團隊的不懈努力,在2009年國際健康生活方式博覽會上,上海山雨食品有限公司榮幸地獲得由衛生部、科技部、中國科協、上海市人民政府四部委聯合頒發的技術榮譽證書及感謝信。這項榮譽的獲得既肯定了山雨食品在為積極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和全民健康福祉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貢獻,也激勵著山雨公司將繼續加大力度為倡導綠色環保食品作進一步的探索,將業務做大做強的同時,必將提供更加健康的食品,不但滿足我們對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而且讓山雨品牌獲得更多消費者的親睞和信任。
在總經理盧飛雁朴實無華的人格魅力影響下,山雨公司全體員工積極拼搏,讓每一個來山雨的客戶都賓至如歸,倍感親切!選擇山雨,是你們對山雨的信賴,成就美食,讓客戶滿意是山雨的宗旨,山雨人一直在努力!
法定代表人:盧飛雁
成立日期:2005-06-13
注冊資本:5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上海市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0777629777XF
經營狀態:存續(在營、開業、在冊)
所屬行業:批發和零售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人員規模:100-499人
企業地址:上海市松江區新橋鎮申光路90-1號
經營范圍:食品流通,銷售廚房設備、床上用品,從事貨物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E. 有哪些比較有創意的獎狀名稱

01、唱唱跳跳開心獎

02、最受老師青睞獎

03、勵精圖治獎

04、最忠誠員工獎

05、最佳團隊獎

06、最佳音版樂創作權獎

07、愛的付出獎

08、畢業年度最佳喜感人物獎

09、十全十美獎

10、最高人氣獎

(5)美食榮譽證書擴展閱讀

獎狀是用來表示對單位或者個人獲得成績的一種認可和表揚。獎狀多種多樣,最普遍的是學習成績的獎狀,還有三好學生,優秀學生等等。除此之外,社會中還有各式各樣的獎狀。

一張獎狀一般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獲獎人姓名(或獲獎單位名稱)、獲獎時間、獲得何種獎項(或種獲得何種榮譽稱號)、頒獎單位名稱、頒獎單位公章、頒獎時間等。

F. 歷史中稱贊美食的皇帝

福建地方風味菜簡稱閩菜,是中國的八大菜系之一,素以選料精細、刀工嚴謹、口味清鮮、重湯重味著稱,並以烹制海鮮見長。其淡雅、和醇、鮮嫩、葷香不膩的風味特色,在中國眾多的南方菜系中獨樹一幟。佛跳牆 佛跳牆是將雞、鴨、魚、參等原料用文火煮沸後裝入酒壇,加入鮮湯,密封壇口,文火烘煨,待鮮湯收汁時揭開封口,再加進雞湯及調味佐料,重新密封烘煨而製成煲類菜餚。此菜配料考究,做工精細,集中了閩菜在選料、刀工、火候等方面的特點,味美醇厚,色香俱全,是福州地區的一道集山珍海味之大全的傳統名菜,譽滿中外,被各地烹任界推為閩系菜譜的「首席菜」。 佛跳牆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據傳最初出自清朝同治末年(1876年)福州官錢局一位官員夫人之手,後經閩菜奠基者鄭春發加以細心改進而定型。有一天,福州官錢局的這位官員在家宴請福建布政使周蓮。官員夫人對烹任頗有研究,便效法古人將雞、鴨、豬肉和幾種海鮮加上佐料,一並放人空酒壇內煨制,名曰「福壽全」。酒壇上桌啟蓋後,香氣撲面,周蓮品嘗後更是贊不絕口。回衙後,周蓮仍然惦念不忘,遂命衙廚鄭春發登門求教仿製。鄭春發掌握製作方法後,又根據烹飪的「色、香、味、型」四大要素,在用料、宰殺、浸泡、剁切、裝壇和調味方法上做了改進,尤其是多用海鮮,少用畜肉,使之更加葷香可口。後來鄭春發集資經營聚春園萊館。一天,一批舉人、秀才到聚春園聚會,「福壽全」這道菜抬上桌後,壇蓋一打開,立刻滿堂溢香,眾人拍手叫絕,紛紛吟詩贊美,其中有兩句詩曰:「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從此,「福壽全」就被易名為「佛跳牆」。 現在的「佛跳牆」在選料上葷素搭配、甜酸兼有,品嘗起來更添一番獨特風味。雞湯氽海蚌 雞湯氽海蚌是將長樂漳港所產的海蚌即西施舌切成薄片,在沸水鍋中氽至六成熟後,用紹興酒等調料腌漬,吃時淋以燒沸的雞湯,現淋現吃。此菜雞湯清澈見底,蚌肉如水中芙蓉,脆嫩鮮美,味道極佳,餘味悠長,營養豐富,是福州的傳統海味名菜。郁達夫在1936年所著《飲食男女在福州》一文中,稱贊此菜為色、香、味、形俱佳的神品。1983年在全國烹任技術鑒定會上,此菜在福州八大名萊中獲最高評價。荔枝肉 荔枝肉是福州傳統名菜,已有二三百年歷史。因色、形、味皆似荔枝而得名。製法是將豬瘦肉剞上十字花刀,切成斜形塊。因剞的深度、寬度均勻恰當,炸後卷縮成荔枝形,佐以番茄醬、香醋、白糖、醬油等調料即成。芋泥 芋泥是將檳榔芋頭蒸熟後用刀板壓製成泥,加入白糖、雞蛋、熟豬油和水攪拌均勻,裝碗上籠用旺火蒸-小時取出,淋上熟油,並用切碎的紅棗、瓜子仁、櫻桃、冬瓜條糖等分別撒在面上而製成的。此菜香郁甜潤,細膩可口,是閩菜傳統甜食之一。 據說1839年,林則徐作為欽差大臣到廣州禁煙,英、德、美、俄等國領事為了奚落中國官員,特備了西餐涼席宴請林則徐,企圖讓林則徐在吃冰淇淋時出洋相。事後,林則徐也備盛宴回請,幾道冷盤過後,端上來芋泥。芋泥顏色灰暗,不冒熱氣,乍看猶如冷盤,實則燙舌。外國領事們一見佳餚,紛紛舀起來就吃,滿嘴粘著,燙得晤晤直叫。林則徐這時才幽默地介紹說:「這是中國福州的名菜芋泥。」 芋泥深受福州人的喜愛,是酒樓、菜館宴席上的常菜。每當宴席接近尾聲時,端上來的最後一道「壓軸」菜,通常都是芋泥。鼎邊糊 鼎邊糊是將米漿均勻輕潑於鐵鍋內緣四周,烘乾後鏟入由蟶、蜆、蛤、香菇、蝦米、蔥、黃花菜及配料製成的沸湯內而成。剛出鍋的鼎邊糊白脆薄潤,湯清不糊,食之細膩爽滑,清香可口,是福州人人喜愛的獨具一格的風味小吃。 福州人幾乎家家都會做鼎邊糊。每到「立夏」,市民和郊區的農民都要做鼎邊糊過夏,農閑時農家也經常製作、食用鼎邊糊。早起晚上街頭巷尾更處處是鼎邊糊小吃攤。1961年朱德在福州品嘗鼎邊糊時說:這么簡單的原料,這么簡便的製作,這么簡化的吃法,卻有這么引人的魅力,真叫人嘗後難以忘懷。如今,鼎邊糊還有袋裝「鼎邊糊片」,可以隨時煮食。魚丸 魚丸是用鯉魚、鯊魚或淡水魚剁茸,加甘薯粉(澱粉)攪拌均勻,再包以豬瘦肉或蝦、鱘肉等餡心,製成丸狀食物,是富有福州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之一。 魚丸的來歷據說與秦始皇有關。這位性情急躁的「千古一帝」喜食魚,但又十分討厭魚刺,有好幾個廚師為之喪命。有一次,輪到一位名廚為秦始皇做萊,他洗好魚後,想到自己吉凶未卜,身家性命全系在這條魚上,不由得怒火中燒,順手用刀背狠狠地向魚砸去,魚砸爛了,魚刺也露了出來。這時,太監來傳膳,他急中生智,順手揀出魚刺,將砸得稀爛如泥的魚肉在湯里氽了丸子。秦始皇吃了丸子後,十分高興,便給它取了個異常的名稱:「皇統無疆鳳珠氽」。以後魚丸從宮廷傳到了民間。 福州魚丸是以魚肉做外皮的帶餡丸子,選料精細,製作考究,皮薄均勻,色澤潔白晶亮,食之滑潤清脆,湯汁葷香不膩。「沒有魚丸不成席」。從這句俗語中便可知福州人對魚丸的偏愛了,尤其是那些久別故里回榕探親的僑胞,都以能品嘗家鄉的魚丸而感到欣慰。蠣餅 蠣餅,福州傳統風味小吃。將浸泡後的大米、黃豆磨成漿,海蠣肉、豬瘦肉、芹菜調成餡,用特製的長柄瓢勺炸制而成。成品為圓形,色呈金黃,殼酥香,餡鮮美,味葷,可單獨食用。福州人大多把蠣餅做下粥小菜,若與鼎邊糊同吃更佳。春卷 春卷,又名春餅、薄餅,是福州民間流行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據說宋時福州有個書生,為了溫書應試,整天埋頭攻讀,常常廢寢忘食。他的妻子三番五次勸他也沒用;就想了個辦法:把米磨製成薄餅,以萊肉為餡,包成捲筒形,既當飯,又當萊。這種小吃後來定名為春卷,並逐漸流行於城鄉各地。 福州人春節期間常常食用,跟北方過節包餃子一樣普遍。蔡襄曾寫詩贊說:「春盤食菜思三九」。 現在春卷皮已改用麵粉,餡一般用豆芽、韭菜、豆腐乾,有的還放上肉絲、筍絲、蔥花等,較高級的春卷則用雞絲或海蠣、蝦仁、冬菇、韭黃等製作而成。春卷用微火油炸至金黃色,外酥內嫩,又稱為「炸春」。芋粿 芋粿,福州傳統風味小吃。以早米、白芋為主料,故名「芋粿」。做法是,將早米浸泡後磨漿,白芋刨成細絲,調和攪勻加花生、芝麻、鹽巴等配料上蒸籠蒸熟,切成小塊,下鍋油炸而成。皮呈金黃色,外酥香,內軟嫩,味美適口,多與鼎邊糊、肉粥、鴨羹粥、豆漿等配食。九層粿 九層粿 ,又名九重粿,福州傳統風味小吃。每逢重陽節,福州風俗登高,吃九層粿,寓意步步高升。九層粿的做法是:用上等晚米磨成稀漿,加上配料,分九次倒入蒸籠,蒸熟後形成九層。加白搪、紅糖的果面為黃色,次層與底層為白色,中間呈紅色,切成三角形,質嫩甜潤,適於冷食。民間蒸九層粿多不加糖,蒸好後適於加肉絲、香菇、花蛤等煮食。光餅 光餅是用麵粉加少許食鹽烘製而成的餅類食物,直徑約6厘米,中間帶有穿孔,食之香脆可口,是福州人所喜愛的傳統風味小吃之一。光餅還有另一種類型,即改鹽為糖,形狀也比咸餅大一倍,被稱為「征東餅」。無論「光餅」還是「征東」餅,其名均與戚繼光入閩抗倭的傳說有關。相傳在明朝嘉靖年間,侵寇侵擾福建沿海,戚繼光奉旨率戚家軍入閩抗倭。當時倭患猖獗,戰事不斷,沿途百姓爭相犒勞三軍,但戚家軍軍紀嚴明,不收禮品。閩清縣的老百姓就特製了一種中間帶孔的餅,用鹵咸草串起來,掛在成家軍將士的脖子上,戚繼光深感百姓愛軍心切,又看軍隊也需要便於攜帶的干糧,就命將土接受了百姓的一片心意。消息傳到福州後,當地百姓製作了一種體積比閩清餅小一圈更便於攜帶的餅,用細繩穿起來贈予戚家軍。戚繼光在作戰中見這種餅非常實用,就令伙頭軍如法製作。後來,人們為紀念戚繼光抗倭,就稱小餅為「光餅」,稱大餅為「征東餅」。 光餅深受福州人的喜愛。古代文人喜吃光餅,那些進京趕考的舉子路過福州時,都要買許多光餅用作途中干糧,久而久之,吃了多少光餅就成了衡量舉子們用功程度的代名詞。現在的福州人吃光餅,更有諸多花樣,有將炒乾的海苔菜夾在餅中再加上酸辣佐料的苔菜餅,有將芥菜心夾在餅里的辣菜餅,還有將米粉肉夾在餅里的夾肉餅等等。以前光餅屆於街頭小吃,不登大雅之堂,如今福州人宴桌也擺上了光餅。福州人在請遠方客人品嘗光餅時,都要自豪地給客人介紹光餅的傳說。蔥肉餅 蔥肉餅,福州傳統風味小吃。以麵粉為主料,以豬肥膘肉、蔥花、生芝麻為輔料製成的一種烤爐酥餅。做法是:把麵粉揉成餅皮,肥膘肉丁用白醬油、味精、精鹽、五香粉或椒鹽、胡椒粉等佐料腌醉做成餡料,包餡時塞進大把蔥花,餅面上撒入生芝麻,貼爐烘熟。 福州傳統風味小吃中還有一種叫蝦干肉餅,製法與蔥肉餅相似,形狀大小與光餅相同,加蝦干碎、肉丁、椒鹽等為餡,貼爐烤制而成,香酥可口,已有三四百年歷史。肉鬆 肉鬆是用豬瘦肉、白糖、紅糟、醬油、熟油精製成的細絲狀食品,食之酥甜脆,油而不膩,入口自溶,鮮美可口,是福州的名特食品之一。 肉鬆相傳是福州一位官廚補錯救急而發明的。清咸豐六年(1856年),福州鹽運使劉步溪的廚師林鼎鼎,在烹調時不慎把豬肉煮得太爛,這時鹽運使招待客人又催著送菜。林鼎鼎靈機一動,急忙加入各種配料,炒製成肉絲粉末端上席去。誰知客人們品嘗後紛紛贊不絕口,鹽運使以後每招待客人都要林鼎鼎專門烹制這道菜。後來,林鼎鼎辭去官廚回家開設店鋪,專門製作油酥肉鬆,並掛起「鼎日有」招牌,意為「鼎中日日有」,風靡榕城。福州官吏進京還把它作為貢品或禮品,於是揚名全國。 福州「鼎日有」肉鬆有油酥肉鬆、干貝肉鬆、牛肉鬆、兔肉鬆、雞肉鬆等品種,1981、1982年連獲商業部和福建省優質產品稱號,獲外貿部授予的榮譽證書,暢銷國內及香港、台灣、東南亞等地,特別為福州籍華僑所喜愛。燕皮 燕皮是將豬瘦肉用木棒捶成肉茸,放入上等甘薯粉,製成薄如紙張的片狀食品,又稱肉燕皮。福州肉燕皮創於清末光緒年間。成品燕皮色白質香,平滑細潤,脆嫩爽口,可切成絲狀煮食,是福州特有的風味小吃。晾乾後的燕皮可以長久儲存,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肉燕皮配以其它原料,可做成扁肉燕、太平燕等多種名菜和風味小吃。扁肉燕是將鮮魚肉、豬五花肉、蝦干、芹菜莖剁成餡;以切成二寸方片的干燕皮包餡,並將燕皮中腰合攏捏緊,使邊緣自然彎曲成長春花形,又名「小長春」。待蒸熟後入開水中煮沸撈起,調入紫菜、芹菜米、蝦油、紹酒等佐料,沖入豬骨湯即成。此菜與鴨蛋共烹即成福州地區逢年過節或喜慶日子的必備菜餚--太平燕。太平燕因其別具風味、香郁可口和菜名中蘊含的太平吉利之意而倍受福州人青睞。過去在喜慶宴會上,每當「太平燕」上席時,鞭炮齊鳴,客人們停筷停杯,恭候新郎、新娘或壽公、壽婆前來向賓客敬酒,使喜宴氣氛達到高潮。線面 線面,福州特產。以精麵粉為原料;輔以精鹽、茹粉、食油等手工拉制晾乾後而成。福州線面主要有兩大品種:一種稱為特線面,面條稍粗,直徑在0.7毫米以內;另一種稱為「面尾」,面條較細,直徑在0.6毫米以內;有的能用半公斤的麵粉,製成直徑在半毫米以內,長度5.5-6米的線面近1000根,連接起來長達6公里,可以說是「麵粉纖維」了。線面手工製作時間長達9小時,經和面、揉條、松條、串面、拉麵等7道工序,具有煮時不糊,柔韌滑潤,嚼不粘齒,牽絲縷縷的特點。 宋代名詩人黃庭堅的《過土山寨詩》:「湯餅一杯銀絲亂,牽絲如縷玉簪橫」,說的就是線面。因福州民間傳說線面是九天玄女指點創制的,所以福州的線面工人拜九天玄女為「制面始祖」。家裡供奉九天玄女神像,神像旁懸掛對聯,左邊是「金梭玉帛」,右邊是「牽絲如縷」,橫批是「巧奪天工」。福州線面以其精湛的製作技術,美妙的滋味,風行於世,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成為家家戶戶常備的食品。 線面的煮食方便簡單,將線面投入沸水鍋中,待線面上浮後撈起,盛放在碗內,即倒入燉好的羊肉或雞肉、上排等高湯,芬香味美;福州風俗,過生日時要吃線面煮成的壽面,-般用雞湯,再加上兩個鴨蛋,稱為「太平面」,象徵著平安長壽。外出遠行,或迎送賓客,也要吃上一碗太平面,希望一路順風和家居平安。現在賓館中也有炒線面的吃法。 福州龍須線面兩次被商業部評為優質產品,暢銷海內外,尤為華僑所喜好。

G. 請問一下,廣西有啥美食,急急急

1、容縣浪水紅香菇
在2002年玉林市「名特新稀奇」產品博覽會食用菌評比中唯一獲優質產品一等獎。「紅菇雞湯」曾獲2004玉林市「十大名菜」之一殊榮堪稱「菇中之王」野生紅菇的產量不高,屬珍稀野生食用菌。
2.梧州龜苓膏
梧州龜苓膏很有有二千年的歷史了,說是廣西梧州人發明也不為過。
據查,龜苓膏原產地就在梧州,梧州古稱蒼梧郡。公元3世紀時(三國時),蜀漢皇帝劉備新喪,南方諸郡的土著趁機起兵叛變。蜀國丞相諸葛亮親自出馬平亂。諸葛亮南征時駐軍於蒼梧郡,當時蜀軍將士多為北方人,初到南方水土不服,大多數將士上吐下瀉,嚴重影響戰鬥力。諸葛亮很著急,急忙找來當地人問個究竟。當地人說,梧州氣候濕熱、多霧(古稱瘴氣),於是便獻上妙方,以當地特產烏龜、土茯苓熬湯飲用。諸葛亮令軍士一試,果然功效如神,大部分將士痊癒。
此典故正史上沒有記載,應為杜撰。不過梧州氣候濕熱多霧是真,龜苓膏是梧州的民間傳統葯膳是真,梧州是龜苓膏的原產地當不會假。而早在四十年代開始,梧州已有了龜苓膏的生產經營。
梧州風味龜苓膏據查,龜苓膏是原廣西梧州市第三制葯廠飲料部(梧州雙錢公司的前身)於二十世紀70年代末研發的,可以說梧州雙錢牌龜苓膏在梧州最正宗。
龜苓膏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清熱降火、潤肺止咳,還能美容養顏和滋陰補腎。得了嗓子疼、痔瘡、痱子和便秘等病,吃它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現代營養學研究發現,龜苓膏中含有多種活性多糖和氨基酸,具有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的特點,能夠調節血脂和血糖,還有一些人們不可少的東西。
3.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的傳說講了好多年,誰也不清楚,也沒有幾個人去考證它。傳說講秦始皇派史祿率民工開鑿靈渠,靈渠修通了,秦始皇由丞相李斯陪同,微服游覽桂林山水。秦始皇有個嗜好,愛用鯉魚須、魚肚來下酒。來到灕江一看,哇,灕江里的鯉魚用手就捧得起,於是秦始皇叫船家趕快弄來了很多魚,又給了很多錢。一餐不知道要用好多條鯉魚才炒得出一碗,秦始皇在灕江上遊了半把個月,殺了成千上萬條鯉魚去。急起灕江里的鯉魚王亂跳,發誓要把秦始皇的遊船拱翻去,讓他葬身魚腹!河伯知道了警告說,帝王之事亂來不得,你趕緊另想辦法吧。鯉魚王急中生智,用大米磨漿製成了魚須(米粉)、魚肚(切粉)。秦始皇吃了,拍案叫絕,從此桂林米粉就問世了。
傳說歸傳說。桂林米粉到底是哪個做出來的呢?原來,秦王嬴政為了統一中國,派屠睢率50萬大軍征戰南越,緊接著又派史祿率民工開鑿靈渠,溝通湘江、灕江,解決運輸問題。南越少數民族勇猛強悍,不服秦王。秦軍三年不解甲,武器不離手,可見戰斗之檄烈。由於南越地處山區,交通不便,秦軍水土不服,加上糧食供應困難,大量士兵經常挨餓、生病。這些西北將士,天生就是吃麥面長大的,西北的拉絲面、刀削麵、羊肉雜碎湯泡饃饃,都是他們的美味佳餚。如今他們遠離故土,征戰南方,山高水深,糧食運不上來,人不可能空著肚子行軍打仗,只有就地征糧,以解決食為天之大事。
但南方盛產大米,卻不長麥子,這就叫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4、藤縣魚生
藤縣魚生好出名的,在藤縣如果某人用魚生招待客人,說明他當你是個貴賓,不是一般人都吃上的。如果是某家人做魚生,只要是知道吃魚生的話,都不用叫,知道的人都會品嘗一下。在廣東一般都是老鄉集中聚會,就會整一頓魚生出來吃。如果是做其它東西的食品,根本就沒有吸引力,有時叫人家都不來。如果說有魚生吃的話,只要知道的都會來。
5.柳州螺螄粉
螺絲粉又叫 螺螄粉 。
螺螄粉為廣西柳州著名小吃,具有酸、辣、鮮、爽、燙的獨特風味,位居柳州風味小吃之首。它由柳州特有的軟滑爽口的米粉,加上酸筍、木耳、花生、油炸腐竹、黃花菜、鮮嫩青菜等配料及濃郁適度的酸辣味和煮爛螺螄的湯水更多>>。廣西柳州著名小吃 ,具有酸、辣、鮮、爽、燙的獨特風味,位居柳州風味小吃之首,它由柳州特有的軟滑爽口的米粉,加上酸筍、木耳、花生、油炸腐竹、黃花菜、鮮嫩青菜等配料及濃郁適度的酸辣味和煮爛螺螄的湯水調合而成,因有奇特鮮美的螺螄湯,使人吃一想二。
柳州的螺螄粉,聞名遐邇,中國獨一無二。螺螄粉具有酸、辣、鮮、爽、燙的獨特風味,位居柳州風味小吃之首,它由柳州特有的軟滑爽口的米粉(牙簽般粗細的圓形粉條)。
螺螄粉是柳州最出名也最受大眾歡迎的小吃米粉。據說在很久以前柳州人只有單一的螺螄吃法,除了一些配菜,幾乎很少還有人在加入其它的什麼東西。後來有一位開螺螄店的老闆異想天開把螺螄配合青菜烹飪而後又逐漸加入粉絲(現加入米粉)沒想到收到很好的效果。大家吃了以後都覺得味道奇佳,附近的店面也效仿其做法,螺螄粉在1984年左右開始風靡。
柳州盛產螺螄,也愛吃螺螄。柳州人吃螺螄已有上百年的歷史了,而柳州人一回到家鄉都是在第一時間找一碗螺螄粉大快朵頤,以解鄉思。
6.梧州紙包雞
「紙包雞」顧名思義,菜餚是以紙包裹主料炸制而成,這是隔紙炸的烹飪法,製作獨特,菜餚可以保持雞肉的鮮嫩,調料味濃,特有異香。梧州紙包雞色澤金黃,香味誘人。吃起來,入口甘、滑、甜、軟,食後齒頰留香。 原汁原味,肉嫩骨脆,香氣四溢,鮮美適口。採用純正三黃雞,切件調味後,以紙包裹,用花生油浸炸而成。因此氣味芳香,鮮嫩甘美,製作工藝獨特,名揚海內外。梧州紙包雞相傳已有近百年歷史,始創於民國初期的梧州官辦酒樓環翠樓廚師官良之手。起初,紙包雞僅限於款待達官貴人,後來名酒家粵西樓老闆重金聘請了該廚師官良。府台宴請賓客的宴席上常用此菜,嫩滑脆口,贏得了賓客們的一片贊賞,從此,紙包雞同它奇特的製法名聞暇邇。自此,紙包雞佳餚遂為民間百姓所品嘗,日漸揚名於桂粵港澳及東南亞各地。百年來,經過廚師們在選料、配料、烹制方法上不斷發揮和改進,風味更美了。 據說粵軍將領陳濟棠為能吃上梧州紙包雞,曾特派專機由穗來梧空運此佳餚回去品味。名菜紙包雞經過代代師傳,現已成為梧州市傳統名菜。國內外遊客、商人,凡到梧州,都以能品嘗到紙包雞為一大快事。1985年,梧州紙包雞被選拍入《中國一絕》風情電視紀錄片。
7.南寧老友粉
南寧老友粉有著百年歷史的美食。據說,一老翁每天都光顧周記茶館喝茶,有一天因感冒沒有去茶館,周記老闆便以米粉,佐以爆香的蒜末、豆豉、辣椒、酸筍、牛肉末、胡椒粉等,煮成熱米粉一碗,送予這位老友吃。老翁吃後出了一身汗,病狀減輕,故由此而得"老友粉"之名。老友粉食之開胃驅寒,深受食客歡迎而經久不衰。如今它已經成為南寧的標志性特色小吃,無論是本地市民還是外地遊客都紛紛品嘗. 老友粉是到南寧必吃的美食之一,由百年名小吃老友面演化而來,是南寧小吃的金字招牌,口味鮮辣,湯料香濃,開胃驅寒,深受食客歡迎而經久不衰。在南寧各處都可品嘗到正宗的老友粉,街邊的老友粉價錢都在5元上下,物美價廉,常常讓人吃的汗流浹背,辣的痛快而欲罷不能。
8.岑溪三黃雞
岑溪三黃雞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名雞,是廣西歷史上四大名雞之一,此雞是由一種野雞長期馴養而成。1977年廣西外貿系統在靈山以統一加工,不標名現場品嘗的方法,對全省16個肉雞品種進行品嘗評比,最終品嘗者認為肉質最佳的是岑溪三黃雞;1993年廣西外貿系統又在南寧西園飯店,邀請香港九龍一帶有幾十年經營家禽經驗的商人,對全省16個供港活雞品種進行外表評定,商人們一致認為岑溪三黃雞和賀縣的信都雞為最佳品種;同年在北京《全國出口商品生產基地專廠建設成果展覽會》上展出,又受到對外經濟貿易部領導贊譽和好評,並向岑溪人民政府頒發榮譽證書,為了全方位開發這個優良的地方品種,岑溪外貿雞場於1983年起,對岑溪三黃雞進行開發,1987年起,連續七年對其進行嚴格的系統選育。經過系統選育的岑溪三黃雞,全面保留古典型的體型、外貌和肉質的特色,型、色、香、味俱臻一流,是廣西唯一經過系統選育的地方土雞。目前岑溪市外貿雞場把選育後的岑溪三黃雞放到果園、林區、山地進行放牧飼養,用傳統的飼料喂養,所養出的肉雞與傳統的放養雞保持了一致的特色,是製作白切雞的最佳品種,曾得到廣州十大名廚白天鵝賓館中廚總監庄偉佳先生的贊譽。
9.廣西少數民族特色美食——壯家五色糯米飯
五色糯米飯是壯族地區的傳統風味小吃。因糯米飯呈黑、紅、黃、白、紫5種色彩而得名,又稱「烏飯」。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或清明節時節,廣西各族人民普遍製作五色糯米飯。壯家人十分喜愛五色糯米飯,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穀豐登的象徵。
10.廣西少數民族特色名菜之——苗族竹板魚
灕江苗家竹板魚
配料:灕江光魽魚1條約450克,姜、蔥、蒜茸、紫蘇葉、假萎葉、米椒少許,新鮮灕江竹大竹葉4張,新鮮灕江製成的竹板2塊。
調料:鹽、胡椒粉(因其損目,眼病患者不宜用,可用桂林三寶·豆腐乳代替)、味精、麻油、錦珍牌精選生抽、料酒酌量。
製法:
(1)將紫蘇葉、假簍葉、米椒洗凈切米粒狀,竹葉及竹板洗凈。魽魚剔除脊骨後用姜、蔥、蒜茸、紫蘇、假蔞、米椒及調料腌制2小時待用。
(2)用一竹板在內面放兩張大竹葉後放入魽魚,再鋪上竹葉,放另一竹板夾住並用竹蔑扎牢,放在烤盤內入烤箱烤熟拿出帶竹板一起裝碟即可。
特點:烹制獨特,家鄉味濃,魚肉嫩滑,濃香馥郁,鮮厚味長。
製作關鍵:魽魚一定要活鮮,並要腌制入味,竹葉、竹板要青鮮,夾扎要牢,烤的火候要掌握准確。

H. 福州特色美食的發展歷史

「福州小吃」是福州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歷史和影響與福州菜一樣引人注目。太平燕、太極芋泥、魚丸、等享有盛譽,台灣同胞有句口頭禪:「魚丸,燕丸,扁肉燕,男女老少吃不厭。」1997年福州市飲食(集團)公司美食園製作的「扁肉燕」和「太極芋泥」被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中華名小吃」。老輩福州人有句話叫「七遛八遛莫離福州」。意謂福州飲食的風味獨好,鄉人不忍離去。
1.魚丸 2.太平燕 3.鍋邊糊 4.芋泥5.光餅 6.線面 7.粿 8.春卷 9.肉丸 10.烰油�11.蠣餅 12扁肉

I. 濟寧特色小吃

1、甏肉乾飯

甏肉乾飯是山東省濟寧市的傳統特色名吃。 甏肉乾飯是精選新鮮豬五花肉或裡脊肉配以傳統特殊在中國傳統的砂甏肉用木炭文火精心烹制而成的,豬肉色澤紅亮,口感酥爛、清爽,肥而不膩,食者均感滿口留香。

4、磚燒老鱉

磚燒老鱉,一聽這名字就感覺有點稀奇古怪。事實也是如此,它的烹飪技藝非常獨特,用「原始」二字形容比較貼切,比爆炒老鱉、清蒸老鱉等做法更原汁原味,被家鄉人譽為「最具特色風味的老鱉烹飪技藝」。

5、燉魚

燉魚是梁山境內的傳統名吃,民眾過節或宴請賓客,一般都把燉魚當作上等佳餚。尤其安山鎮的燉魚更是譽滿水泊。民國初年,全鎮專營燉魚的行家就有10餘戶。其中,陳氏二兄養的燉魚為最佳。

J. 比賽榮譽證書丟了可以辦理二級運動員證書嗎

可以。 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創辦於1985年, 原為商業部(國內貿易部)部屬高等專科學校。1998年因國家高校體制改革由國內貿易部劃轉四川省主管。學校以培養餐飲、旅遊、休閑運動行業高級應用型人才為主,是中國最有特色和最具行業影響力的餐旅類公辦高等專科學校。學校位於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美食之都」 的四川省成都市,現有二個校區,清江校區毗鄰杜甫草堂,龍泉校區地處「水果之鄉」,教學設施完善,校園環境優美。現有在校學生7000餘人,佔地710畝,藏書73.7萬冊,教學全部採用多媒體現代教學技術;基礎實驗室配套齊全,實驗設施較為完備,建有食品科學實驗樓、烹飪技術實驗樓、四星級教學實習酒店、中國飲食文化博物館、英語自主學習中心、餐飲信息化實驗室、企業資源規劃(ERP)實驗室等教學及實訓場所,其中,食品工藝實驗室(中、西烹飪)是烹飪學科四川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在全國烹飪教育處於領先地位;體育設施先進,以休閑運動為特色,有綜合訓練館、田徑運動場、攀岩運動場、高爾夫練習場以及網球場、地擲球場、沙灘排球場、排球場、標准游泳池等體育設施。學校辦學20餘年來,堅持「以特色和質量求生存、以改革和創新促發展」的辦學理念,走擴大規模與拓展內涵相結合的辦學路子,積極推進質量工程建設,建立專業結構優化調整的適應機制,加大專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力度,形成了「適應需求的專業設置、突出應用的人才培養、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學高藝精的師資隊伍、頻繁廣泛的對外交流」為主要內涵的辦學特色,已經成為全國餐飲、旅遊行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學校是教育部高職高專餐旅管理與服務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單位和四川省烹飪工藝、飯店管理、餐飲管理專業自學考試主考院校。設置有烹飪系、食品科學系、旅遊系、酒店管理系、工商系、外語系、運動與休閑系、信息技術系、藝術系、成人教育部等10個教學系部和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川菜發展研究中心,旅遊資源保護與開發研究所,全國烹飪技能鑒定權威機構——四川省烹飪高級技能鑒定所等教學科研機構,開辦了近40個專業,涉及工、管、文三大學科,現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省級精品課程11門,校級精品課程21門。 親愛的考生,希望在一生中最重要的選擇時,能理性而沒有任何世俗偏見地選擇我校,我們為你的選擇提供如下誠信可靠的依據。一、良好的社會聲譽,廣泛的行業影響長期以來,學校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從高素質人才培養和應用性科技研發兩方面致力於推動行業發展,為全國餐飲旅遊業的繁榮和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學校的辦學得到了政府、行業和社會的一致認可和高度贊譽。2003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學校「四川省人才開發先進單位」的光榮稱號;2007年學校又榮獲「全國餐飲業教育成果獎」。2009年,在第七屆全國大學生「回歸杯」攀岩錦標賽中獲女子組第三名;在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高爾夫項目選拔賽中獲團體第5名和女子單項第6名;在首屆全國高校餐旅類專業大學生創業設計大賽中獲3等獎;在首屆全國高校大學生會展策劃技能大賽中獲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1個;在全國首屆旅遊院校飯店服務技能大賽中獲二等獎1個,三等獎6個。這些結果充分表明學校人才培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中國教育報》、《四川日報》、《現代教育報》、《教育導報》、《高校招生》以及四川電視台、四川教育電視台等多家新聞媒體都對學校的辦學成就進行過大量報道,給予了高度關注和評價。迄今為止,學校培養的數萬名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已經成為行業的技術生力軍和管理骨幹,學校與全國200多家大型特大型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被譽為餐飲業的「黃埔軍校」。二、鮮明的辦學特色,優質的人才培養人才培養定位準確,理論與技能並重,適應社會需求。主要培養管理型專業技能人才和創業型專業技能人才,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以校企合作為平台,工學融合一體,學校、企業、學生互動三贏,形成了一種內涵豐富、特色鮮明、具有實踐操作價值、完整系統的、與社會和行業緊密相聯的人才培養模式。學生畢業時具備在餐旅行業從事管理或自主創業經營的能力和素質。優質的人才培養與突出的專業優勢相互融合形成了學校鮮明的辦學特色。以鮮明的辦學特色為基礎,2005年,學校「校企合作探索餐飲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新模式」的教學改革獲得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學成果一等獎。2007年,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水平評估並獲得優秀等級。三、主幹專業優勢突出,新興專業供需兩旺學校的專業建設注重從傳統烹飪向現代食品科學的轉變,又主動向旅遊學科拓展,形成了食品科學類、旅遊管理類與文化藝術類三大專業群相互支撐、內涵互補的專業格局。傳統優勢專業積淀深厚,內涵豐富。烹飪工藝、西餐工藝是教育部高職高專教改試點專業和四川省精品專業;《烹飪原料學》、《西點製作技術》是國家精品課程;《烹飪營養衛生學》、《烹飪原料學》、《烹調工藝學》、《西菜製作技術》、《餐飲市場營銷》、《中國烹飪概論》、《飯店管理概論》、《食品雕刻》、《中式快餐》是省級精品課程。新興專業充滿活力,供需兩旺,發展勢頭良好。旅遊管理、休閑運動、藝術設計專業成為學校發展新亮點。四、實習就業無縫對接,就業工作屢獲表彰以100餘家實習基地為依託,實習就業一體化,形成了覆蓋全國、延伸國外的實習就業網路。60%以上的學生在企業實習期間就能確定就業去向,實現了實習與就業的無縫對接。主要去向為國內大中城市的大型酒樓、星級賓館飯店、旅遊企業、機場等。近年來學校大力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設立了國外就業基金,打通了美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及歐洲國家的就業渠道,實現了就業國際化。僅08、09年,四川烹專參加國外實習就業項目的學生就有110餘人。畢業生就業率實實在在,歷年來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均保持在93%以上,學生受到社會廣泛的歡迎,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較高程度的認可,在四川省屬高校中名列前茅,歷年被評為「四川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五、師資隊伍結構合理,教學團隊素質優良學校擁有一支學識淵博、技藝精湛、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建有各級教學團隊,其中,「烹飪原料學教研室團隊」、「西點工藝教研室團隊」、「戶外運動教學團隊」等為省級教學團隊,促進教師隊伍整體水平的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學校現有教授26人,副教授89人,博士及博士生15人。其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1人,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1人,四川省教學名師2人,國家級職業技能評委15人,取得國家高級職業資格56人,國家級大師、名師32人。學校的一批專家學者在相關專業或行業具有廣泛影響。黃維兵教授是教育部高職高專餐旅管理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盧一教授是教育部高職高專醫學類(營養衛生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盧一教授、梁愛華教授被衛生部聘為第一屆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審評委員會委員,並分別擔任營養與特殊膳食食品委員會委員和生產經營規范委員會委員;陳雲川教授是教育部高職高專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邱萍副教授是教育部高職高專旅遊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杜莉等烹飪文化學專家,許軍等休閑運動知名教授,以及一大批烹飪大師、名師在行業上都擁有較高的聲譽。六、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一直以來,學校堅持以提高學生素質、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為中心,廣泛開展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同學們的課余文化生活,繁榮校園文化,拓寬學生的成才渠道,營造積極、向上、活潑、高尚的校園文化氛圍。學校長期堅持「學術文化、高雅文化、進取文化」的校園文化導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科技、學術、體育、藝術等文化活動項目及品牌,包括:大學生創業大賽、校園十佳歌手大賽、十佳團員團干評選、大學生藝術節、大學生運動會、社團文化節、「5.25」心理健康活動月、「義務支教幫教」 等活動。2008、2009年學校志願者暑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連續兩年獲得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表彰。在第十屆「挑戰杯」四川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活動中獲一個二等獎,一個三等獎。學校現有學生社團33個,社團成員5000餘人,積極開展各種興趣愛好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為學生拓展素質、展現才華提供了有效平台。七、對外交流頻繁廣泛,出國深造不是夢想學校是國內高等專科學校中具有招收和派出留學生資格的少數高校之一,是對外傳播中國飲食文化的友誼之橋。中國餐旅文化獨具特色與魅力,使學校形成了對外交流的辦學傳統。學校與法國杜蓋酒店管理學院、馬賽酒店管理學院、圖盧茲酒店管理學院建立了長期的校際協作關系,定期互派師生進行交流學習。每年有近百名師生被邀到美國、歐洲、東南亞講學和表演,並經常接待國外眾多的餐旅、教育、文化、新聞界代表團來校訪問、學習、交流。在此基礎上,學校提出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目標,即在今後5~10年內,招收外國留學生達到在校學生的5%~10%,到國外實習就業的學生達到畢業生的5%~10%,並逐年有所增長。頻繁、廣泛、持續的對外交流,使辦學具備了國際化的背景,逐步擴大了學校在海外的知名度。 學校網址:

閱讀全文

與美食榮譽證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