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課題成果推廣方案

課題成果推廣方案

發布時間:2021-07-25 06:45:26

A. 如何做好qc小組活動成果在企業的推廣

一、加強小組注冊管理,指導選好課題,增加檢查考核頻率
QC小組的注冊登記和課題的選擇工作,是QC小組活動取得成效的開端,是QC小組健康發展的基礎。
首先要健全機構,在組織上予以保證,同時確定專人負責QC小組活動,負責對小組活動的注冊把關、方法指導、監督檢查等。
其次設立QC小組活動指導小組,負責對小組活動過程中共性問題的處理分析和研究,及時進行指導。
加強檢查、指導、成果發布,有效控制QC小組活動的整個過程。QC小組正常的活動是靠嚴格的管理制度來保證,持續不斷的檢查、幫促可以及時發現QC小組活動過程中的問題和困難,並指導幫助他們解決。對小組活動可採用分類檢查考評的方法進行,實行月度檢查、季度考核、年度評比制度。月度檢查主要是查QC小組活動是否按計劃和程序開展的,並及時進行指導幫助。季度考核主要是隨著崗位責任制檢查或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審核一並考核。年度評比主要是總結一年來各縣(市)分公司和各部門QC小組活動情況,表彰先進。
通過成果發布,給小組一個匯報、競爭的機會,使小組的工作得到承認,增加QC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和榮譽感,促進QC小組的普及和深入。主要抓好QC小組成果在銷售部和網運部的發布,注重銷售現場或網路質量問題的解決,講求實效性和指導性,強調發布形式的不拘一格,達到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共同進步的目的。同時應抓好優秀成果的發布,組織有代表性、解決了銷售流程中及網路優化中的難點問題,在面上具有一定的指導性、借鑒性和推廣價值的成果在本地網及省公司進行發布。還需抓好成果的鞏固和推廣工作,不斷提高QC小組的實際價值,力求通過一個成果,解決一類問題,使QC小組活動發揮出更大的作用,逐步提高QC小組的活動質量。
二、注重獎勵機制的運用和員工素質培養,調動員工參與QC小組活動積極性
為了進一步調動員工參與QC小組活動的積極性,必須注重獎勵機制的運用,這是保證QC小組活動的健康發展的有效手段。小組成果發布後,根據成果取得的經濟效益和獲獎級別給予一定的獎勵。在進行成果獎勵的同時,也要注重對活動的獎勵,根據日常的檢查和評比,對長期堅持開展活動的小組,給予一定的獎勵,促使QC小組活動向程序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在開展QC小組活動中,離不開各級領導的支持、專職人員的指導、QC小組骨乾的努力,他們在QC小組活動的全過程中發揮著積極推進和及時指導的作用。因此在成果獎勵的同時,還應考慮設立優秀QC小組活動推進者獎和優秀工作者獎,這也是調動全員參與QC小組活動積極性、推動QC小組活動深入發展的重要環節。
QC小組成員素質的高低,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了QC小組活動水平,加強QC小組成員素質的培養,是提高QC小組活動水平的基礎。對QC小組成員的培訓和教育,以普及質量管理基本知識為重點。對QC小組的培訓教育,要因地制宜、形式多樣,力爭使每個小組成員都有機會參加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管理素質和技術素質。要求QC小組成員,要不斷學習,採用走出去、請進來,互相交流,提高培訓效果。堅持「始於教育,終於教育」,培訓骨幹,以點帶面,帶動全體人員學習的熱情,使QC小組活動能進一步推動。
三、技術創新,是企業QC小組進一步推動的方向 QC小組也要不斷創新。
首先,應不斷加大小組技術含量,緊緊圍繞增加技術含量選擇課題,並與技術創新、合理化建議和新技術、新應用、新項目的推廣相結合,使課題有一定的技術難度,調動各方人員共同參與,攻關,充分調動組員的潛能以及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小組活動的水平。
其次,拓寬小組活動的范圍,結合當前企業的方針戰略,適應時代發展要求。QC小組活動代表著一種先進的管理方式。多年來的實踐證明,QC小組活動適用於各專業多領域。依據上級公司的大力支持,各專業公司同心協力,聯合推動,不斷擴大QC小組活動的范圍和領域。
從基建、技術為主向銷售、管理等延伸;活動的環節從以銷售現場為主,向促成營銷活動的全過程包括市場調查、套餐配比、IT支撐、網路能力梳理、綜合應用方案提供及售後服務延伸,使QC小組活動真正成為全公司、全員參與的質量管理活動。這不僅效果上保證營銷質量,提升ARPU,保有發展等收到實效,而且對於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B. 如何進行科學研究和成果推廣的小

一、推廣價值 (一)成果的教育理念是新穎的、先進的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實驗研究」作為我園已順利結題的市級普教科研資助金課題,其教育理念是先進的,是符合《綱要》精神的。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說:「我的成功歸功於幼兒園,因為幼兒園讓我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可見,健康人生的基礎即是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的培養。 (二)成果的推廣是具有操作性、時效性的 通過推廣實踐,可以進一步探索出符合現代要求的、積極的、良好的各種行為習慣,尋求培養幼兒良好生活行為習慣的有效對策和方法,改善育人環境,為幼兒一生身心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促進幼兒園保教水平的提高。這一成果的推廣,從現實和長遠看,無疑都有重要的意義。 二、推廣的過程 (一)對原成果的學習與認識、提煉 1、收集、學習、分析「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有關資料; 2、成立課題推廣小組,制定保障制度,組織管理網路,具體分工; 3、總結、提煉推廣重點,做好課題推廣計劃。 (二)實踐階段 1、不斷反思、探索、創新推廣方法; 2、開展觀摩活動,交流應用經驗; 3、分階段完成、落實應用目標。 (三)總結階段 1、運用多種方法對成果效益進行教育評價; 2、收集案例、活動資料,整理、匯總推廣資料; 3、形成成果應用分析報告。 三、成果對教育教學的影響 (一)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了幼兒的身心健康,保證了教育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 (二)講文明、有禮貌的良好行為習慣,實現了幼兒社會領域教育目標的有效達成; (三)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 四、成果的創新應用措施 (一)創設推廣條件,保障成果的有效推廣 1、成立推廣領導組,實行分層管理; 2、組織學習成果,制定推廣計劃; 3、聘請專家,指導推廣工作; 4、完善考評制度,鼓勵積極進取。 (二)創新成果推廣措施,加速成果轉化 1、整合成果內容,發揮成果效能。 2、發揮幼兒園教育的作用,樹立良好行為意識。 (1)耐心說教,形成意識; (2)反復訓練,形成習慣。 3、抓住教育契機,使教育更有滲透性和隨機性。 (1)重視晨間接待,發揮文明禮貌的教育窗口作用; (2)開展行為訓練活動,強化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4、環境熏陶,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圍。 首先,注重樹立兩方面的榜樣:一是師德榜樣,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德育工作隊伍。二是樹立同伴榜樣,在班級里設置類似評比欄的「我真棒」、「好樣的」等欄目,對孩子的一些行為表現進行張榜公布,及時發現和表揚孩子良好的行為。 其次,注重環境的創設。教師們將良好的行為習慣與美化幼兒園環境相結合。 5、加強個性化施教,使教育更有針對性。 6、深入教育科研研究,使教育更具科學性和實效性。 五、推廣成效 (一)幼兒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發展 1、幼兒身體素質普遍提高; 2、幼兒各種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率有明顯提高; 3、幼兒智能素質得到較好發展; 4、幼兒獲獎捷報頻傳。 (二)提高了教師的整體素質 1、提高了教師的師德素質; 2、教師的教育觀念、教育行為得到進一步轉變; 3、教師科研意識、成果推廣意識增強。 (三)形成大量有價值的有關資料 積累了大量的、有價值的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觀察記錄、活動方案、教育隨筆、經驗總等,為成果的進一步推廣提供寶貴經驗。參與教師推廣達18人,歷時4年多,期間整理、創編兒歌100餘首,故事15個,歌曲18首;論文35篇,隨筆、個案分析各50餘篇,活動設計30餘篇;按生活衛生習慣、 文明禮貌習慣、學習習慣,選出36個重要行為習慣,編寫了《家園共育手冊》,指導家長做好家庭方面習慣養成教育工作。建立了《人民南路幼兒園幼兒日常行為規范要求》;歸納整理出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方法途徑若干。 (四)提升幼兒園辦園形象 成果的推廣應用,提升了我園的辦園形象和社會聲譽。在此期間,我園成功創建「四川省示範性幼兒園」、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省三八紅旗集體」、「省婦女兒童喜愛的單位」等榮譽稱號;被命名為首批「四川省少年兒童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實踐基地」、「瀘州市德育基地示範學校」及江陽區「藝術教育特色幼兒園」稱號,在連續兩年一次的區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中均獲得了特等獎的優異成績。 六、認識與探討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是一種長期的、日積月累的、循序漸進的、耐心細致的工作,有許多工作還需要我們更多的投入,研究更多的有效的教育方法,針對幼兒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在今後對幼兒進行養成教育的實踐中,我們還應做到: (一)養成教育與一日活動的充分整合。 怎樣才能把習慣養成教育貫穿於一日生活中,又如何在一日生活活動中融入養成教育內容,是檢驗教師教育能力,教育水平,教育機智的重要方面,迫切需要教師提高養成教育與一日活動充分整合的能力。 (二)養成教育的持之以恆 由獲得對某種行為的認識到此種行為的初步習得,再到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過程中,不僅需要教師的教育智慧,更需要教師持之以恆的精神。 (三)養成教育做到家園同步 通過多種途徑,向家長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做到家園同步共同實施養成教育,才能使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得到鞏固,才能創造家園一致的和諧氛圍,才能真正使幼兒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才。

C. 課題研究成果活動推廣方案怎麼寫

首先學習下你的競爭對手將是怎麼樣推廣的,再結合自身的課題研究成果進行方案。

D. 成果推廣應用情況

(一)成功舉辦了「北京平原區淺層地溫能資源地質勘查」項目成果評審會

2009年4月14日,順利通過了以李廷棟院士為組長的專家委員會的審查,成果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被評為優秀級。與會專家認為,項目中提出的淺層地溫能資源賦存和開發利用條件、淺層地溫能資源量調查評價等內容在國際上均屬首次開展,屬於科學前沿課題,所獲得的成果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廣泛的應用前景,是一項具有探索性、開拓性、示範性、系統性的重大成果。

(二)成功舉辦了「北京平原區淺層地溫能資源地質勘查」成果報告會

2009年8月7日召開了「北京平原區淺層地溫能資源地質勘查」項目成果報告會。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科技與國際合作司,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國土資源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市規劃委員會、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市水務局、市環保局、市農村工作委員會、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北京大學等單位負責人以及新華社等16家媒體出席了報告會。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等與會代表對此項成果給予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

(三)積極將《北京平原區淺層地溫能資源地質勘查報告》取得的眾多成果廣泛應用到生產實踐中

該項目成果為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組織編制「十二五」建築節能發展規劃、制訂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相關發展政策、申報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示範城市提供了科學依據。以該項目成果為基礎,為國土資源部起草《國土資源部關於大力推進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的通知》、《淺層地熱能勘查評價規范》(國土資源部行業標准)、《省級淺層地溫能調查評價工作方案》提供技術支撐。該成果作為2007年和2008年中國地調局組織的「全國淺層地溫能資源調查評價和開發利用高級研修班」的教材,培訓全國業務骨幹350名,推動了全國淺層地溫能調查評價工作全面開展。

(四)培養人才,沉澱後勁

通過中共北京市委組織部的人才資助計劃,成功落實了淺層地溫能人才團隊建設的資助項目,使我們在培養相關人才方面增加了一個渠道。作為市委組織部人才資助項目的成果之一,組織相關人員,認真總結三年來舉辦培訓班的經驗和研究成果,編著了《北京淺層地溫能資源》和《中國淺層地溫能資源》兩部專著。根據項目研究成果,培養多名博士和碩士研究生,並在各類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

(五)支持創建淺層地溫能綜合效能實驗室

支持淺層地溫能綜合效能實驗室建設,目前第一期已初步建成,並取得了階段的測試研究成果,對指導實踐、監測地質環境、引導市場行為具有重要意義。

閱讀全文

與課題成果推廣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