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教學質量工程項目有哪些
教學質量工程項目計劃實施方案
為了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遼寧建設高等教育強省計劃(2008—2012年)》、《關於加強遼寧省高等職業教育建設與發展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為加快推進高等職業教育的建設與發展,努力構建遼寧省高等職業教育新體系,提高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主動適應建設「五點一線」的經濟發展戰略需要,結合學院「十一五」發展規劃和實際情況,特製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樹立科學發展觀;「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發展道路」的辦學方針;以辦學基礎能力建設為突破口,以專業(群)建設為龍頭,以課程改革和建設為核心,以師資隊伍和教學團隊建設為重點,以基地建設為支撐,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突出職業道德教育,推進素質教育;充分發揮省級試點專業的作用,努力構建具有特色的專業體系。
二、總體目標
從2008年開始,經過五年的努力,通過實施教學質量工程項目計劃,實現學院辦學規模、結構、質量和效益的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使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得到提高。加強品牌、特色專業建設,推進專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加強師資隊伍、教學團隊建設,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水平;完善質量監控評價體系,提高教學管理運行質量和水平。
標志性目標是:到2012年力爭建成省級示範高職院校。建設省級品牌專業1—2個,特色專業1—2個;建設省級精品課程6—8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2門;建設校本教材10—15種,省級精品教材4—5種,國家級精品教材1—2種;建設省級教學團隊4—5個;評選表彰省級教學名師2—3名,院級教學名師8—10名;評選表彰省級專業帶頭人3—5名,動態調整院級專業(學科)帶頭人10—12名;院級立項課題40項,遼寧省教育廳教育教學改革立項課題4—5項,高等教育學會、「十一五」教育科學規劃滾動課題8—10項;建設省級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1—2個,市財政支持的校企共建實習、實訓基地3—4個;建設省級專業教學標准1個。
三、建設內容
(一)加強專業建設,優化結構,突出重點,注重內涵,打造示範專業 1.建設目標 研發和整合新專業承擔其教學和人才培養能力
根據「五點一線」經濟發展戰略和地方產業的需要,以及本、專科專業協調、銜接發展以及專業群建設、資源共享等需要,加強調整和優化專業結構與布局,突出重點專業建設,注重內涵發展,不斷論證增設新專業,滿足專業辦學條件,健全實踐教學體系。學院將遴選部分基礎條件較好、有特色,且與我省乃至地方經濟建設緊密結合的專業進行重點建設,使之在專業教學條件、師資隊伍、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計劃設置、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等方面形成特色,達到或接近省示範專業水平,並帶動全院各
專業建設水平整體提高。2011—2015年,建設院級重點專業8-10個,爭取在2015年之前從中培育出2-3個省級示範專業。
2.實施辦法
以省、院級優秀教學團隊為依託,以省、市、院級教學名師和專業(學科)帶頭人為核心,不斷完善專業建設方案,編制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和大綱,推敲打造精品課,編寫出版教材(精品教材),以教學為基礎承擔科研課題,撰寫高質量的論文,科學論證增設新專業,在建設院級重點專業的基礎上,申報沖擊省級示範專業。通過不懈的努力,建立專業建設模式,鍛煉教師隊伍,提升團隊合力,提升教師科研水平。 (二)加強課程、教材建設,改善和豐富教學傳授方式 1.建設目標
完善學院「達標課—院級精品課—省級精品課」三級課程建設體系,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材出版和選用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創新與改革。到2015年,建設8門院級精品課,其中3—4門課程成為省級精品課,1—2門課程成為國家級精品課。鼓勵教師出版教材和編寫校本教材,努力申報省級和國家級精品教材,到2015年力爭公開出版教材10—15部,編寫校本教材20—25部,其中4—5部成為省級精品教材;1—2部成為國家級精品教材。
2.實施辦法與步驟 (1)各系(部)、教研室以及專業教學團隊,在學院課程建設的統籌規劃下,立項建設院級精品課。以教學名師、專業(學科)帶頭人為負責人,確定主講教師,制定課程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等,通過教科研和教研,在系(部)及教研室內部,通過示範講授,開展課程建設研究和實施,不斷推敲和完善,請院內外專家評判,申報院級精品課。學院按照省教育廳的精品課申報要求(每年一批),在遴選的院級精品當中,推出具有一定優勢的精品課,經過最後的補充和調整,確定申報省級精品課(或國家級精品課)。學院按照《精品課管理和獎勵辦法》,鼓勵和重獎教師參加精品課程建設。學院對精品課實行動態管理和年度檢查制度。
(2)按照「突出特色、強化技能」的建設原則,加大教材建設的支持和投入力度,積極開展學院校本教材建設。學院設立教材建設專項基金,強化培養技能型人才意識,以課程改革建設成果為依託,通過立項形式進行教材建設,爭取編寫公開出版一批質量高、特色鮮明、適應性強的應用型高職系列教材;通過組織力量,科學總結,充分挖掘,精心培育特色明顯和一定優勢的項目,重點支持特色教材建設。堅持教材的擇優選用原則,確保高質量、有特色的教材進課堂,保證教學質量。2008—2009年力爭建設校本教材10—15種,公開出版教材5—6種,力爭2—3種進入省級精品教材建設項目;2011年力爭4—5種進入省級精品教材建設項目,1—2種進入國家級精品教材建設項目。
(3)備課和講授,不再是一支粉筆、一本書、一本教案,加強校園網、多媒體網路教室、數字化圖書館等數字化教學環境建設。定期開展網路教學培訓和現代教育技術的競賽活動,鼓勵教師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水平和課堂教學效果。力爭通過建設和系列培訓,使多數課程使用多媒體授課。建立課件資源庫,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
(三)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動深層次的教學改革 1.建設目標
根據學院辦學定位,加強專業、課程體系頂層設計理念和方法的研究,以制(修)訂
3 人才培養計劃為切入點,以「2+1」人才培養模式為突破口,在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實踐環節等方面進行大膽改革。 2.實施辦法與步驟 (1)努力探索具有我院特色的「2+1」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運行與質量保障機制。根據學院「1+2+X」 的人才培養規格,修訂、完善各專業人才培養計劃,使教學計劃符合學院的辦學定位、專業培養目標的實際需要;實行課程模塊化教學,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提高實踐課程比例。 (2)加大教學研究立項和教學改革成果培育工作。堅持以教學研究推動教學改革,以教學改革促進教學實踐的教學改革思路,激勵廣大教師和管理人員從事教學研究與改革實踐。加大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的立項和成果獎勵工作,加強對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的過程管理和結項驗收工作,努力培育和推廣優秀教育教學成果。 力爭各級教學改革立項、教學成果評獎均有較大幅度增加,2008—2012年建設院級教學研究項目40項,遼寧省教育廳教育教學改革立項課題4—5項,高等教育學會、「十一五」教育科學規劃滾動課題8—10項。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團隊建設,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水平 1.建設目標 按照「提高素質,優化結構」的原則,統籌考慮高層次、高素質優秀人才的引進工作,加大對現有突出貢獻人才的獎勵力度;以造就教學名師為目標,進一步健全學科帶頭人和學術帶頭人的選拔培養制度;加大師資培訓、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大力加強師德建設,政治上關心教師成長,工作上、生活上著力營造有利於教師奉獻事業的良好環境,將教書育人的業績納入教師評價、考核體系,引導和鼓勵教師愛崗愛院,為人師表,以良好的教風帶動學風建設。加強教學團隊建設,力爭到2011年建設省級教學團隊4—5個;評選表彰省級教學名師2—3名,院級教學名師8—10名;評選表彰省級專業(學科)帶頭人3—5名,動態調整院級專業(學科)帶頭人10—12名。 2.實施辦法與步驟 (1)健全教學激勵與約束機制,建立、完善教師獎勵體系,激勵廣大教師教育書人,做出實績。嚴格執行教學工作紀律,通過定期和不定期的教學檢查以及各種教學信息反饋渠道,對教師執行教學工作紀律的情況進行檢查,並根據教學事故的認定與處理辦法,及時進行處理。 (2)把課堂教學質量作為考核教師工作和教師職務聘任的重要標准,在教師職務評審中,實行教學考核一票否決制。鼓勵教師積極承擔教科研工作,撰寫高質量的研究論文;支持教師積極參加教學研究,尤其是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和業務能力。 (3)大力推進教學團隊與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激勵並資助教師開展教學研究、編撰出版教材工作,做好教科研成果的申報和推廣、青年教師的培養等工作。力爭到2011年建設省級教學團隊4—5個,通過各種努力,創造條件,爭取申報成功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 (4)進一步做好院級、省級教學名師的遴選活動。鼓勵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強的骨幹教師積極投入教學第一線,每兩年開展一次青年骨幹教師、專業(學科)帶頭人、教學名師評選活動,並每年進行一次年度考核,評選表彰省級專業(學科)帶頭人3—5名,動態調整院級專業(學科)帶頭人10—12名;力爭評選表彰省級教學名師2—3名,院級教學名師8—10名。
(五)加強實踐教學建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1.建設目標
注重和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強化實踐教學隊伍建設。加大生產實習與教學環節改革力度,建設成1—2個特色鮮明的省級實訓基地;加強實習基地建設,建設省級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1—2個,市財政支持的校企共建實習、實訓基地3—4個;建設省級專業教學標准1個。
2.實施辦法與步驟
(1)制定實驗室建設規劃,加強實驗室建設和實驗教學管理,注重和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保證時間,保證質量。確保每個專業實驗開出率達到教學大綱要求的100%。 (2)加強院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各教學單位要拓寬與企業合作的渠道,建立能滿足各專業實踐教學需要的相對穩定的院外實習基地。每個專業要建立起3—5個院外固定的實習基地,進行院企合作試點工作,創建校企合作教育的新機制,形成產學研相結合的人才培養途徑。設立專項資金,完善實訓實習基地的建設。
(3)穩定、充實實踐教學人員隊伍,保證實踐教學的順利進行。改革用人制度,從企業中招聘一部分實踐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人員充實實踐教學隊伍。
(4)採取有力措施,進一步提高畢業設計(論文)質量。嚴格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過程管理,加強對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的指導和審核,並建立完善檢查制度。 (六)完善質量監控評價體系,提高教學管理運行質量和水平 1.建設目標 進一步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制定完善合理的教學質量標准,健全加強教學質量標准執行信息反饋與教學質量日常監控的制度。加強教學管理體制建設,強化教學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新,做到規范化、科學化管理。
2.實施辦法與步驟
(1)進一步完善院、系兩級教學管理體制,重點加強教研室建設。建立健全教學管理規章制度,促進院、系二級教學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強教學管理隊伍建設,優化結構,提高業務素質,細化管理辦法,完善教學工作流程。 (2)建立由學院、系(部)、教研室構成的全方位、多層次、動態的三級教學質量監控網路。繼續加大領導聽課力度,要求各級領導深入教學第一線,傾聽師生意見,及時了解教學情況,發現並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保證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教務處、教學督導、各系(部)領導通過隨機聽課、檢查教學工作等方式,把發現的問題及解決意見及時反饋,使全院的教學工作始終處於一個動態的質量監控過程中。
(3)不斷完善教師教學質量評估體系,通過評估引導教學管理和教師教學工作改進的方向,激發教師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提高教學質量上來。進一步建立並完善教學質量的激勵機制與教學責任事故的認定辦法。在教師職務評聘中,實行教學考核一票否決制。
(4)加強教學督導信息員隊伍、學生維權小組隊伍建設,進一步溝通教與學的關系,及時了解、掌握學生對教學的意見和建議,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進一步建立並完善暢通的教學信息反饋系統,包括學生、督導、教學質量評價、期中教學檢查、領導聽課等獲取信息的反饋機制。對這些信息應及時進行處理,做出快速反應和相應的工作調整。
四、保障機制與管理措施
(一)組織管理
學院成立「教學質量工程」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協商決定「教學質量工程」的重大方針和總體規劃。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教務處,負責「教學質量工程」的日常工作,開展組織申報、檢查和評估「教學質量工程」建設項目等工作。
各系部及相關教學單位是「教學質量工程」項目建設的主體,系、部主任為本部門「教學質量工程」責任人,負責本部門「教學質量工程」建設項目的規劃、申報、組織實施。 對「教學質量工程」所需引進的高級人才,可優先引進,並在政策上適當傾斜;進一步加強和優化教學管理隊伍。 (二)制度保障
學院建立健全「教學質量工程項目」的發布、立項、審批、推薦、監控及驗收、評獎等機制,並針對具體建設項目制定相應的評價標准、監控措施、經費標准和獎勵標准。 學院對「教學質量工程」實行項目管理,主要實施步驟為:各教學單位組織論證、申請,系(部)主任審查立項並組織實施,學院擇優推薦申報省級和國家級項目。 (三)經費保障
學院在已有教學建設經費的基礎上,調整經費預算結構,劃撥專項經費,對於進入國家級、省級「教學質量工程」的項目,按比例給予配套資金,支持「教學質量工程」項目建設。專項資金按照統一規劃、單獨核算、專款專用的原則管理。學院鼓勵各教學單位發揮自身特點,積極籌措資金支持「教學質量工程」的實施。同時,學院設立「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獎勵基金」,對獲得省級、國家級立項和取得突出成果的項目予以獎勵。
『貳』 劉凌冰的獲得榮譽
1.東北財經大學「優秀女工幹部」(2011);
2. 2009年度中國總會計師協會優秀論文二等獎(2010);
3. 遼寧省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三等獎(2010);
4.中國會計信息化年會學術專題辯論會「最佳辯手」(2010);
5. 中共大連市委高校工委授予的2009-2010年度「優秀共產黨員」(2010);
6.東北財經大學「優秀女工幹部」(2010);
7.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秀成果一等獎(2009)
8.遼寧省第六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09);
9.東北財經大學「優秀女工幹部」(2009);
10.東北財經大學2009年度「工會積極分子」;
11.會計學院2009年度 「優秀教學三等獎」;
12.會計學院2009年度 「科研活動積極分子」;
13.東北財經大學首批「雙語資格教師」(2008);
14.會計學院2008年度 「優秀教學獎」;
15.東北財經大學2008年度「工會積極分子」;
16.東北財經大學「優秀女工幹部」(2008)
17.中國會計學會全國信息化年會優秀論文二等獎(2008);
18.大連市「大連和諧文化建設」徵文活動優秀獎(2007);
19.會計學院2007年度 「優秀教學獎」;
20.會計學院2007年度 「優秀論文獎」;
21.東北財經大學首屆多媒體課件大賽二等獎(2007);
22.遼寧省第八屆教育軟體大賽三等獎(2007);
23.東北財經大學科研活動月「優秀論文三等獎」(2007);
24.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度「工會積極分子」;
25.2007年省級精品課程「會計信息系統」,主講教師/技術負責人;
26.2007年校級精品課程「會計信息系統」,主講教師/技術負責人;
27.會計學院2006年度 「工會積極分子」;
28.東北財經大學首屆「師德建設月」演講比賽二等獎(2006)。
『叄』 於洋的人物業績
自任職以來,編寫了中國農業出版社:《動物病理》、《禽病防制》;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獸醫基礎》《動物生理學》、《畜牧業經濟管理與市場營銷》及相關院內教材8部,在國家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80餘篇。主持了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高等醫學院校本科教學質量監控機制的研究」;全國農業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課題「高職教育畜牧獸醫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培養模式研究」;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理論與發展研究課題「高等農業院校創業型人才培養的制約因素及對策研究」、「我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及院內教學研究課題10餘項。獲得獎項
在研究的課題成果轉化過程中:
「規模化豬場寄生蟲病綜合防治技術推廣」獲得遼寧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規模化豬場寄生蟲病綜合防治技術推廣」獲得遼寧省畜牧科技貢獻獎一等獎;「
禽流感和新城疫一步法二聯RT-PCR檢測方法建立」獲得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二等獎;
「高等醫學院校本科教學質量監控機制的研究」獲昨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一五」中期表獎優秀成果三等獎;
「高等醫學院校本科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及運行機制的研究與實踐」獲得遼寧省第六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動物寄生蟲病》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初步構建」獲得第五屆全國農業職教育成果獎三等獎;
「動物寄生蟲病學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獲得全國農業職教育成果獎三等獎等獎勵15項。
『肆』 優質課獲獎算是教育教學成果嗎
高等教育教學成抄果獎,是確定的國家級獎勵,每4年評選一次。前6次分別在1989年、1993年、1997年2001年、2005年、2009年評選。2013年已擴展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包含基礎教育(含幼兒教育與特殊教育)、職業教育(含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獎勵等級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個等級,授予相應的證書和獎金。本次是2013年4月評選,經過3個月公示期,然後,一等獎和二等獎由批准,特等獎由批准。
製作課件不包括在內。
『伍』 趙璐的教學科研成果
[國際]
「亞洲海報三年展」大獎
「亞洲設計大獎」新媒體類銀獎
「北京國際商標節」商標標志雙年獎機構形象設計類銅獎
蘋果「數碼媒體傑出教育家獎」
海報作品入選國際頂尖海報展「布爾諾雙年展」、「香港亞洲海報三年展」、「平面設計在中國」美國展
《FUSION》海報獲得烏克蘭國際藝術與設計大獎賽海報類銀獎
指導的學生海報設計「麥琪的禮物」獲得國際設計師聯盟學生海報設計比賽「world best ten」 (世界十佳)
指導的字體創新設計工作坊獲世界設計大會工作坊成就展「優秀工作坊成果獎」。
指導的學生包裝設計作品獲國際包裝界最高獎「世界學生之星大獎」
[國內]
「中國優秀品牌形象大獎」最佳人文促進獎
「中國優秀品牌形象大獎」最佳設計獎
中國優秀品牌形象大獎」平面類最佳設計獎
中國優秀品牌形象大獎」多媒體類最佳設計獎
中國優秀品牌形象大獎」海報類最佳設計獎兩項
慶祝建國六十周年「我愛中國」主題海報設計競賽專業組最佳設計獎
第四屆全國視覺傳達設計教育論壇優秀論文獎
「中國之星」設計大賽海報類銀獎
「中國之星」設計大賽海報類銅獎
「中國之星」設計大賽書籍類銅獎
「中國之星」設計大賽多媒體類最佳設計獎
「中國之星」設計大賽網頁設計類最佳設計獎
中國設計事業先鋒人物獎
第五屆全國視覺傳達設計教育論壇優秀論文獎
中標全國第十二屆運動會會徽、吉祥物、志願者標志
2011中國平面設計年度人物
「第十二屆全運會品牌視覺形象應用系統設計」獲得中國之星設計藝術大獎金獎
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獲獎提名作品獎
中標遼寧旅遊主題形象標識設計
獲得遼寧省高等學校雙語教師資格
獲評遼寧省優秀人才
遼寧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遼寧省優秀青年骨幹教師
遼寧省精品教材獎
入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優秀人才
遼寧省第九屆教育軟體大賽一等獎
遼寧省高等院校多媒體教育軟體大獎賽二等獎
第十二屆「大師獎」全國大學生視覺設計大賽金獎優秀指導教師獎
「白金創意」全國大學生設計競賽金獎優秀指導教師獎
第三屆利奧杯全國大學生包裝與印刷創新設計大賽金獎優秀指導教師獎
「第二十六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海報設計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獎
「全國大學生設計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獎
慶祝建國六十周年「我愛中國」主題海報設計優秀指導教師獎
「設計之星」第四屆全國大學生設計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獎
「設計之星」第五屆全國大學生設計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獎
第十九屆時報金犢獎優秀指導教師獎
第二十屆時報金犢獎優秀指導教師獎
第二十四屆時報金犢獎優秀指導教師獎
『陸』 省級教育教學成果獎是省政府發的還是省教育廳發的
區別在於國家的證書時在教育網可以查詢到的,而省的證書只能在省的教育網查詢到,國家教育網是查不到的~~~
公立和民辦的不是一樣的~~區別在於顏色和證書上的鋼印
『柒』 誰能獲國家教學成果獎
入圍的數學類項目
1數學專業本科生課程體系建設,北京大學王長平(數學學院副院長、傑青、長江)、張繼平(數學學院院長、傑青、長江)
2概率統計課程體系的發展變革,北京大學何書元(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統計學教學指導分委會主任)、耿直(統計所所長,傑青)
3 工科基礎數學課程引入建模思想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北京交通大學李琦、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李尚志
4數學建模思想融入基礎課教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李尚志(理學院院長,名師,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副主任)、鄭志明(副校長,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數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會副主任)
5構建科學教育公共課新模式,推進文化素質教育「科學與人文雙翼齊飛」, 南開大學顧沛(名師,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數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會副主任)、張偉剛(教務處副處長)
6全面提升大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機制研究與實踐,天津大學熊洪允,天津理工大學於義良
7泛函分析課程改革和建設的研究與實踐,內蒙古大學孫炯(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劉德
8改革大學數學課程內容與體系,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東北大學宋叔尼、孫艷蕊
9高等數學課程建設和改革的研究與實踐,遼寧工業大學佟紹成、王濤
10省精品課程線性代數教學資源建設、遼寧科技大學李大衛、劉洪
11大學數學課程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沈陽農業大學惠淑榮、張闞
12建設實踐類數學課程群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東北電力大學張傑、周碩
13科學組織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探索創新人才培養與數學教學改革新模式,復旦大學李大潛(院士,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葉其孝
14金融數學課程體系、教材建設及人才培養,同濟大學姜禮尚、徐承龍
15經濟數學教學成果與教材建設,南京財經大學張從軍、時洪波
16數學集中實踐性教學及課外數學創新活動對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作用,南京郵電大學孔告化、邱中華
17依託質量工程建設提高工科大學生數學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合肥工業大學朱士信(數學系主任,名師)、唐爍(數學系副主任)
18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南昌大學朱傳喜(理學院院長,名師,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徐義紅
19公共數學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華東交通大學劉二根、徐保根
20金融數學高級人才培養體系的創建與實踐,山東大學彭實戈(院士),陳增敬
21《數學物理方法》多元化雙主型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魯東大學李清山、徐秀瑋
22發揮學科建設優勢 優化數學專業培養模式,曲阜師范大學劉立山、尹傳存
23高職高專工科數學教學改革與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王秀梅、秦體恆
24隨機分析及其應用在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中的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華中科技大學黃志遠(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隨機研究中心主任)、萬建平
25經濟數學課程體系革新與立體化教材建設,武漢理工大學吳傳生(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王衛華
26大學數學立體化教育資源與集成系統的研究和實踐,華南理工大學郝志峰(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廖芹
27數學建模方法與高等數學課程融合的探索與實踐,海南大學李志林、歐宜貴
28西部高校數學教師創新能力的培養,四川大學劉應明(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王寶富
29依託學科優勢,立足特色創新,工科院校數學與應用數學特色專業建設與實踐,成都理工大郭科、周仲禮
30圍繞統計學省級重點專業建設,探索統計人才培養新模式,雲南財經大學石磊、王力賓
31培養大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和創新素質的綜合改革與實踐,重慶大學楊虎、劉瓊蓀
32構建西部教學團隊,深化數學教育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積極服務基礎教育,西南大學宋乃慶、陝西師范大學朱德全
33《高等代數》教學改革與實踐(教材),西北師范大學劉仲奎、楊永保
34加強《數值分析》課程建設及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新疆大學阿布都熱西提、帕力旦
35少數民族高等數學課程知識體系的改革研究與實踐,塔里木大學周保平、吐爾洪江
36《數值分析》系列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河北理工大學劉春鳳、何亞麗
37優化隨機數學系列課程內容體系,培養多層次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西北工業大學田錚、肖華勇
38創新大學數學教育,全面提高數學教學質量,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劉三陽(理學院院長兼數學系主任,名師,跨世紀人才,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全國人大代表)、王金金(理學院黨委書記)
39依託數學建模創新實踐基地,構建特色鮮明的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實踐平台,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吳孟達、吳翊
『捌』 誰能幫我下載百度文庫: 第六屆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評審指標體系
您好,您需要的《第六屆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評審指標體系》 已為您下載好,請查收!
『玖』 請問學生獲獎,老師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稱號,是屬於教學成果獎嗎
不是。
1、根據《教學成果獎勵條例》第五條:具備下列條件的,可以申請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一)國內首創的;
(二)經過2年以上教育教學實踐檢驗的;
(三)在全國產生一定影響的。
2、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個等級,授予相應的證書、獎章和獎金。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評審、批准和授予工作,由國家教育委員會負責;其中授予特等獎的,應當報經國務院批准。
3、申請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由成果的持有單位或者個人,按照其行政隸屬關系,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教育管理機構提出申請,由受理申請的教育行政部門或者教育管理機構向國家教育委員會推薦。
4、國務院有關部門所屬單位或者個人也可以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由受理申請的教育行政部門向國家教育委員會推薦。
(9)遼寧省第六屆省教育教學成果獎擴展閱讀:
國家教育委員會對申請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項目,應當自收到推薦之日起90日內予以公布;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該教學成果權屬有異議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90日內提出,報國家教育委員會裁定。
省級教學成果獎的評獎條件、獎勵等級、獎金數額、評審組織和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參照本條例規定。其獎金來源,屬於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授予的,從地方預算安排的事業費中支付;屬於國務院有關部門批准授予的,從其事業費中支付。
『拾』 優秀教學成果指的是什麼省優秀教師算嗎
優秀教學成果指的是獨自撰寫的教學論文,並且需要在縣教科所或市、省級教研室組織的教學實驗成果評比中獲獎,由評級組織發給教學成果證書。或者是從教科所申請教研課題,經實踐實驗上報材料後被上級選上,由上級頒發的教學成果獎證書。省優秀教師屬於上級頒發的榮譽稱號,不屬於教學成果范疇。
(10)遼寧省第六屆省教育教學成果獎擴展閱讀: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促進我國教育科學事業繁榮發展,總結2011年至2015年我國教育科研戰線所取得的工作成就,進一步調動廣大教育科學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經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准,決定於2016年5月25日-7月10日開展第五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申報獎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