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評論成果

評論成果

發布時間:2021-07-24 20:35:56

Ⅰ 科技成果評價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科研成果評價指對科研成果的工作質量、學術水平、實際應用和成熟程度版等予以客觀的、具體的、恰當的權評價。對科技成果進行評價方法:從學術價值、經濟效果和社會影響三個方面進行評審。對不同類型的成果,要有不同的側重,但不能偏廢。對基礎研究成果,主要側重於學術價值;技術研究成果(應用研究印發展研究成果)應側重於經濟效果和社會影響。在成果具體評價上,必須堅持科學性、客觀性原則。

Ⅱ 評價預測成果表示

作為礦產資源評價預測過程中的最後階段,評價預測成果的表達成為主要的內容。按照礦產資源GIS評價對成果表達的一般要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地質礦產圖

採用評價工作比例尺,由工作區地學空間資料庫中的地質、地理、礦產等內容經有序疊加獲得,其中地質內容是經過更大比例尺的相關資料修編而成。

2.找礦遠景區及靶區分布圖

找礦遠景區及靶區分布圖是在素色地質礦產圖的基礎上,疊加、綜合了所有礦種、各種礦床類型的成礦遠景區和找礦靶區,並根據地質成礦條件、評價計算結果、地理經濟條件等多種因素劃分了不同的等級——靶區、A級、B級、C級。

3.其他相關圖件

在礦產資源評價預測過程中,因工作需要,編制了相關圖件;同時,在進行成礦條件空間分析、統計分析中,產生了許多表明成礦因素的空間分布特徵、有關成礦性的統計分析數據等,由它們構成了相對較小比例尺的圖冊。

4.評價預測成果報告

評價預測成果報告是完整表達評價預測全過程的文字材料,從對工作區地質背景描述、成礦地質條件分析、典型礦床剖析到評價模型的建立、評價預測成果的表達和對本區今後地質找礦工作的建議等,都進行了詳盡地描述,是礦產資源評價預測的重要成果表達形式之一。

5.地學空間資料庫

工作區內的地質、地理、礦產、物探、化探、遙感、自然重砂、匯水盆地等所有數據均按評價工作所需的比例尺、坐標系統、投影方式,以空間資料庫的形式予以保存,並可為今後本地區其他相關地質工作提供精細的空間數據。

6.評價成果資料庫

評價預測成果資料庫存放了工作區找礦遠景區和靶區圖形、屬性數據,它們完整地記錄了工作區中各種礦產、各種礦床類型的成礦遠景區和找礦靶區的空間位置、成礦地質條件、遠景區等級、潛在資源量等重要信息,甚至包括每一個區的下一步工作建議,可成為本區及鄰近區地質找礦工作安排的重要依據。

Ⅲ 有利目標區優選及評價成果

在前述油氣地質條件與成藏動態演化分析的基礎上,結合研究區各個構造單元殘留地層與構造變形強度,進行了「風險與價值」雙因素評價和選區優選,先是縱向上分層系評價,然後再平面上選取縱向上評價最好的層系為代表,編制了選區評價圖。評價結果對比已知含油氣盆地沒有I類區,大部分評價為Ⅱ類區及Ⅲ類區。綜合評價認為宜昌穩定帶、秭歸盆地、當陽滑褶帶、沔陽干涉斷褶帶和桑植-石門復向斜帶等是造山帶南側有利的勘探區帶;譚庄-沈丘凹陷、洛陽-伊川凹陷、倪丘集凹陷、濟源凹陷、鹿邑凹陷、舞陽-襄城凹陷是造山帶北側有利的勘探區帶,其中排序相對靠前的有利區帶勘探潛力較大。

1.南側有利區帶優選與評價(共5個有利目標區,在此簡述3個)

(1)研究表明,湘鄂西坳陷下組合生烴強度為(100~500)×108m3/km2,具備形成大中型油氣藏的條件。宜昌穩定帶處於湘鄂西坳陷早古生代生烴高強度區或周緣,又長期處於黃陵古隆起南部斜坡上,是早古生代油氣運移的主要指向區。

(2)當陽滑褶帶上三疊統—侏羅系蓋層連片分布,覆蓋面積達到6195km2,地層殘存厚度一般在1000m以上,香爐山一帶最大地層殘厚可達2600m以上,蓋層厚度700~1300m不等,從四川盆地勘探來看,在上三疊統—侏羅系分布區往往可以獲得較好的地震資料品質,且勘探成功率較高。

(3)下組合生烴中心位於沔陽干涉斷褶帶以南的洪湖-蒲圻-嘉魚一帶,生烴強度大於80×108m3/km2;上組合生烴中心位於簰州-沔陽一帶,生烴強度大於30×108m3/km2。由於距離生烴中心近,油氣運移距離短,避免了油氣在長途運移中的大量散失,有利於聚集成藏。此外,該區上組合烴源岩還具備二次生烴(晚期生烴)的條件,利於油氣晚期成藏。

2.北側有利區帶評價與優選(共6個有利目標區,在此簡述3個)

(1)譚庄-沈丘凹陷發育古近系、下白堊統和上古生界等三套烴源岩,除譚庄凹陷古近系核桃園組因有機質豐度低屬無效烴源岩外,其餘兩套烴源岩均為有效烴源岩,油氣總資源量0.97×108t(油當量),平均資源豐度4.01×104t/km2,其中喜馬拉雅期形成的油氣總資源量0.669×108t(油當量)。

(2)洛陽-伊川凹陷面積約5100km2,三疊系和上古生界是區內主要烴源岩層系,油氣總資源量1.973×108t(油當量)。上三疊統已見良好油氣顯示。伊川凹陷3001孔、4001孔和伊1井在上三疊統中均見良好油氣顯示,義馬地區侏羅系底部曾採集到油樣,推測油源為下伏上三疊統烴源岩。具備二次生烴的條件。喜馬拉雅期,區內因充填巨厚的古近系(3000~4500m),使得中上三疊統和古生界再度深埋,而大規模二次成烴,可形成晚期油氣有效聚集。

(3)倪丘集凹陷上古生界在該區保存較好,通過對倪丘集凹陷2300km2的上古生界有效烴源岩發育及分布、二次成烴資源規模等問題進行系統分析,印支期區內熱演化程度南低北高,南部倪丘集-古城的大范圍內(據古城1井等)Ro值±0.8%,北部顏集-鹿邑一帶高達1.2%。喜馬拉雅期上古生界二次深埋,而再度生烴,因此倪丘集凹陷具有印支期和喜馬拉雅兩期生烴,以晚期有效聚集為特徵。

Ⅳ 如何正確評價基礎研究成果

主要應從學術價值復、制經濟效果和社會影響三個方面進行評審。對不同類型的成果,要有不同的側重,但不能偏廢。對基礎研究成果,主要側重於學術價值;技術研究成果(應用研究印發展研究成果)應側重於經濟效果和社會影響。在成果具體評價上,必須堅持科學性、客觀性原則。體育科研成果有:體育科學理論成果、體育科學新技術成果、體育科學新產品成果、體育軟科學和體育信息成果,以及對已有科技成果的推廣與應用。分為理論性成果和應用性成果兩種形式。對前者通過評審的方式進行評價.對後者用鑒定的方式進行評價。體育科研的理論性成果,通常是以學術論文、研究報告或專著等形式表現出來的。這類成果佔有相當數量.但「可比性」較差,又缺乏一種相對檢驗的標尺,所以較難評審。對這類成果可以通過各種學術會議來宣讀論文,組織評審;組織專題報告,以答辯的形式進行評審;把論文上報本單位學術委員會,或通過本部門年度科研評獎工作進行評審;把材料寄給有關專業研究機構.或通過報刊編輯出版單位進行評審等。具體的評審方法有寫出評審意見、推薦宣讀、批准發表。投票表決、訂分評定等。

Ⅳ 如何對科技成果進行評價

1、先進性:與同類抄技術相襲比;2、創新型:採用的什麼新技術實現的新目標;3、實用性
河南省中創科技評價研究院是在國家政策指導和河南省有關部門批准成立的、專業從事於第三方科技成果評價的權威法人機構,研究院得到省市科技部門、教育部門的認可,研究院主要開展科技成果評價(原科技成果鑒定)、高新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技人才評估及對接等業務。
地址:鄭州市東風路豐慶路交叉口西北角瀚海海尚辦公室區
咨詢:趙老師18638559388

Ⅵ 刁博的評論成果

評論作品散見於《南方都市報》 、《中國青年報》、《現代快報》 、《大公報》、《旺報》、美國《僑報》、新加坡《聯合早報》、英國BBC、《中國商報》、《中國婦女報》 、《中國勞動保障報》、《中國環境報》、《中國改革報》、《法制日報》 、《人民公安報》、《華商報》、《中華讀書報》 、《揚子晚報》、《羊城晚報》、《北京青年報》、《新民晚報》等海內外百餘家媒體中。並被鳳凰網、新浪、搜狐、網易、騰訊、新華網、人民網等大型門戶網站轉載上萬次。

Ⅶ 快速追蹤評價成果

按1.3點/km2加密掃面後,甚低密度異常出現分離和元素間重新組合,濃集段縮小,清晰度增加(圖6-6)。大致由三大塊異常組成:

東段薩爾薩依金異常20×10-9圈出異常面積6—7km2,平均含量Au 43×10-9,最高Au 130.3×10-9,As、W、Cu稍弱。

中西段薩日達拉—阿斯克一帶金異常規模最大,東西展布近20km。該異常有兩種組合類型:以Pb、Zn、Cu、Ag為主,伴有As、Sn、Sb、Mo等,位於水繫上源一帶,異常區內分布有多處黃鐵礦與多金屬礦(化)點,推斷異常與這些礦(化)點有關;以Au為主,伴有W、Mo、As等,位於薩日達拉和納楞夏爾一帶,異常規模大、濃度高、襯度清晰、形態規整,20×10-9異常面積12km2,平均Au 42×10-9,最高83×10-9,推斷異常與金礦(化)體有關。

北西段格奇克—喬隆格爾一帶異常呈東西條帶狀,長約9km,寬1.5—3km,平均Au15×10-9,最高38.8×10-9,伴有Cu、As、W、Mo等,各元素異常套合較好,濃集中心清晰,濃度梯度變化明顯,推斷異常與金多金屬礦化有關。

圖6-6冰達坂地區綜合異常圖

1.薩爾薩依金礦的發現

從水系加密點39011開始解剖(Au 130.3×10-9)。沿出露較好的山腳敷設垂直構造帶的剖面,20—40m點距採集岩樣,首批檢塊樣分析結果見表6-1。

高值點基本確定了金礦(化)體的位置與含礦岩性。剖面控制礦化帶寬達400m,圈定出礦(化)體長22m,寬2.5—10m,分三段刻線取樣13件,分析結果金>1g/t10件,>3g/t5件,最高9.6g/t,其餘三件分別為0.2、0.24、0.68g/t(圖6-7、表6-2)。

表6-130剖面線高值點測試結果

表6-2樣品分析成果表

薩爾薩依金礦體產於元古界(Pt)糜棱岩化片麻岩之中。片麻岩呈灰—黑灰色,壓碎變晶結構,片麻狀構造,主要由斜長石(更長石)組成,少量黑雲母、白雲母,副礦物電氣石、磷灰石、鋯石、榍石、鈦鐵礦、磁鐵礦等。

2.金礦(化)帶追蹤與評價

第一階段東起薩爾薩依西至北山道班,東西長約9km。沿北西西向構造帶敷設岩石剖面11條,總長13.6km,共採集各類岩(礦)石樣224件,分析結果各線上均有金、銅、砷異常顯示。異常地段普遍見黃鐵礦化石英片岩和黃鐵礦化正長岩露頭或轉石,礦(化)體多呈小的脈狀群體沿構造帶分布。室內對岩(礦)石樣光、薄片分析鑒定,有六塊光片中分別見自然金1—3粒,銀金礦1—2粒。說明了金礦化帶確實存在,並受構造與Pt地層變質岩系控制;岩(礦)石鑒定表明含金礦(化)岩石有:黃鐵礦化石英片岩、黃鐵礦化細晶岩化正長岩(脈)、白色塊狀石英脈、黃鐵礦化混合岩化片麻岩。礦石內主要金屬礦物有黃鐵礦、自然金、銀金礦,磁黃鐵礦、黃銅礦、白鐵礦、褐鐵礦等。自然金鏡下呈粒狀、淡黃色、粒徑2—25μm;銀金礦粒狀、顏色比自然金稍淡,粒徑2—10μm。

圖6-7薩爾薩依金礦點采樣位置圖

第二階段從納楞夏爾—喬隆格爾東西長約21km,分段敷設岩石剖面14條,全長23.79km,採集各類岩礦石樣300件。

納楞夏爾40/34線、80/35線Au分別為1003×10-9、183×10-9,且伴有Bi、Pb、Zn異常;85/35線已圈定含金礦(化)體4條(圖6-8),可見長10—100m,寬2—10m,在5塊標本上見自然金1—6粒,粒徑1—8μm;40/34線見兩條含金黃鐵礦石英片石,長24.34m,寬0.5—1m;46/34線光片內見自然金5粒,粒徑2—8μm。納楞夏爾含金礦化體產於斷裂帶下盤,圍岩為蝕變碎裂眼球狀條痕狀混合片麻岩,含金礦化體岩性為黃鐵礦化石英片岩和黃鐵礦蝕變花崗質岩脈,局部地段片麻岩含金。該礦(化)點與薩爾薩依處於同一構造帶內。其含礦岩性、控礦圍岩、礦化類型、礦物組合均很相似。因此推斷應屬同一金礦化帶西延。

另外,在薩日達拉、阿斯克、格奇克等地,在含礦夕卡岩、含礦石英脈中見有顆數不等的自然金。

喬隆格爾20—60/23線異常兩個峰值,由含礦夕卡岩與含礦石英脈引起,金屬礦物有黃銅礦、孔雀石、褐鐵礦等。49/23線岩性為黃鐵礦化石英脈,光片內見自然金4粒,粒徑1—5μm;20/23線西200—750m內取揀塊樣3件,分析結果Au分別達0.131、0.354、0.491g/t。

圖6-885/35金礦(化)體采樣位置圖

1—第四系;2—糜棱岩化眼球狀條紋帶狀混合片麻岩;3—刻線位置方位樣長及編號;4—黃鐵礦化石英片岩;5—剖面線及其點號

Ⅷ 評價成果已逐漸發揮重要作用

油氣資源評價成果已被國家「十一五」規劃所採納,為制定《國務院關於加強地專質工作屬決定》等提供了重要參考。根據油氣資源評價結果,石油公司一方面調整石油天然氣勘探方向,勘探重點向油氣資源潛力較大的盆地或地區轉移,另一方面加大了對非常規油氣(煤層氣、油頁岩、油砂)的勘探開發力度。

閱讀全文

與評論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