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作為政府應該怎麼做
(1)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 分配製度,為縮小城鄉收入差回距,形成合答理有序的國民 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證。 (2)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 、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 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 步。 (兩個比重兩個同步) (3)再分配更加註重社會公平。加大再分配調節力度, 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文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 調節機制,規范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增加低 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4)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推動經 濟持續健康發展。 (5)充分發揮國家財政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 物質保障作用。
2. 如何將發展成果全面惠及百姓,實現藏富於民
誰告訴你我們准備這樣幹了?
這不等於問如何才能和董卿一起生個健康的寶寶,實現優生優育一樣嗎?
3. 如何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發展」與「共享」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只有同時解決好發展動力與成果分配兩大問題。才有發展成果供人民共享;要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就必須把按人均分配和按貢獻分配結合起來。依據按人均分配與按貢獻分配相結合的雙層收入分配結構,應實行國民基本福利制度,來化解目前存在的利益矛盾和沖突。具體政策建議為:按GDP的15%或至20%的比例,為全體國民提供基本生活津貼,按人頭平均分配;以個人全部收入作為稅基,徵收累進個人所得稅;建立個人身份標識的個人終身社會保障號.個人的經濟活動包括一切資金往來以及銀行賬號全部與個人社會保障號掛鉤,政府通過個人終身社會保障賬戶系統,處理個人所得稅徵收和國民基本生活津貼發放。
4. 從經濟角度分析如何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體人民
一、加強國家宏觀調控
國家宏觀調控在構建「橄欖型」收入分配格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政府在二次分配方面應該發揮更大作用,通過發揮財稅政策的收入轉移作用,確保財政的公共性和滿足教育、社會保障、公共衛生等有關方面的發展目標。
二、完善我國的分配製度努力增加居民收入,採取各種財政、經濟政策實現「調高」、「擴中」、「提低」。
「調高」就是要調節高收入階層的財富,讓高收入階層負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調高」的核心是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消除行業壟斷。同時,對高收入行業和階層,要加大稅收的調節作用。
「擴中」就是要擴大中等收入階層的數量,讓其成為分配格局中最重要、所佔比例最大的一部分。我國應該擴大中等收入者隊伍,促進形成」兩頭小、中間大」的分配格局,培育壯大我國中等收入階層的比重,為最終形成穩定的「橄欖型」社會結構創造條件。
「提低」是「擴中」的主要途徑之一。提高低收入群體的生活水平,保障低收入群體的基本利益,是社會穩定發現的需要,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國家必須要把「提低」的工作做好。
三、保護勞動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
補充:
十六大以來黨和政府更加關注民生,胡錦濤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保證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庄嚴承諾振奮人心。
5. 怎樣看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成果來更多就是經濟發展上成就不自斷,有越來越大的成果
更公平是指縮小貧富差距,不讓少數人手裡拿著大部分的國民財富
惠及全體人民,就是指有些人沒有享受到發展的成果,例如偏遠地區,要讓這些地區聽到外界的聲音,趕上時代的潮流,一起享受改革 的成果
提出這樣的目標是因為現在中國普遍實現了小康,但是出現了一下的問題
一:經濟的不可持續性,隨著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漸漸失去優勢,不利於持久發展
二:現在中國貧富差距嚴重,導致社會矛盾激化不斷出現嚴重的治安事件,民眾形成仇富的心理
三:中國的社會發展多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廣大西南地區仍然處於貧困之中
所以提出了這樣的觀點
6.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使發展成果更多什麼惠及全體人民
使發展成果更多【抄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黨的十八大於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這次大會,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胡錦濤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向大會作了報告。十八大報告是回顧成就、總結經驗的報告,是高舉旗幟、科學發展的報告,是解放思想、推進改革的報告,是制定藍圖、引領未來的報告,是凝聚力量、增強信心的報告。報告對鼓舞和動員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確保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7. 如何讓發展成果惠及廣大民眾
戰略指導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發揮財政的作用,加大惠民生力度。
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縮小貧富差距,實現社會公共服務均等化。
8. 科技成果惠及全人類,日益豐富著人們的生活,改變著世界的面貌。【精彩紛呈享受科技】材料一 1870年以後
(1) 萊特兄弟、卡爾·本茨。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4分)
(2)電力和石油。(2分) (3)第一次世界大戰(1分) 這一觀點正確。(1分)科技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人類的進步;但也帶來了許多負面效應,如環境污染、使戰爭更為慘烈等。我們要合理利用科技成果,讓科技為人類造福。(2分) 9. 為什麼要讓改革發展得成果惠及全人民(用政治常識回答)
社會主義社會的目標就是讓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10. 實現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全體人民的重要意義是什麼 1、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惠及全體人民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的廣泛性。 與成果惠及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方案
瀏覽:752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總結
瀏覽:490
郴州學府世家糾紛
瀏覽:197
馬鞍山ok論壇怎麼刪除帖子
瀏覽:242
馬鞍山恆生陽光集團
瀏覽:235
麻城工商局領導成員
瀏覽:52
鄉級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方案
瀏覽:310
樂聚投訴
瀏覽:523
輪子什麼時候發明
瀏覽:151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